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学习文言文?什么是文言文?怎样学习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有哪些要求?文言文的特点及要求有哪些?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
简洁、典雅。继承文化、了解历史、丰富语言。文言文的特点及其意义特点:意义:学习文言文有哪些要求?掌握作者信息(包括:字、号、朝代、哪里人士。)掌握作品信息(包括:选自何处)掌握文言词汇(包括: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文章大意(包括:翻译)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多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2、多背诵。通过背诵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3、勤做练习。掌握常用文言词和特殊句式。4、勤查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文翻译书是必备工具书。二、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1、会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2、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一些特殊句式。什么是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有哪些?文言实词出现的现象有哪些?文言实词什么是文言实词——实词就是有固定意义的词.它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不随语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文言实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文言实词一字多义古今异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类活用通假字双音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
文言实词出现的现象1、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有的古词义至今有所扩大。*有的古词义至今有所缩小。*有的古词义至今已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有的古词义至今感情色彩已有变化。
在推断文言词义时,对那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有细微差别并且容易被忽略的词,千万不能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否则要么牵强附会,要么歪曲文意。如:曹操……将顺江东下。(“江”,古专指长江——今泛指一切河流。)
(“肉”,古泛指动物的肌肉——今专指猪肉。)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牲畜——今转移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指地位低下,见识浅薄,属于中性词——今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
有时由于两个词意义相关或语法结构上的关系而连在一起使用,随着语言的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变成了一个双音词,词义也由原来的两个变成了一个。
如: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妻子”,原来是两个词,“妻”指妻子,“子”指儿女。现代汉语是一个双音词,指男子的配偶。3、遇到多义词时,要慎重推断其在具体语句中的正确义项。*六王毕,四海一。*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一人,一桌,一檀板而已。*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数目,自然数的开始。)(统一)(相同、一样)(专一)(满、全)4、古文通假现象普遍,如果遇上的生词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它是不是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完全相同。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声母相同。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3)韵母相同。如: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4)声韵均不相同。如:秦伯说,与郑人盟。“蚤”通“早”
“亡”通“无”“从”通“纵”“说”通“悦”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词类活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举例: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词化了。1、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前:上前,靠前文言虚词什么是文言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文言虚词有哪些——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常见的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于之则者与(欤)
文言虚词的顺口溜:之乎者也若,夫且何吁哉,耶(邪)所矣焉耳欤,其诸而乃然。
了解古今变化文言虚词的古今变化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1)有的消失了。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夫”作为发语词,现在已经不用了。(2)少数沿用下来。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现在还用。(3)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也”是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而现代汉语的“也”是表示重复的副词。(4)有的已被别的词所代替。如:无能为也矣。
助词“矣”已被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了”(“呢”、“啊”)所代替。
之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之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1、判断句
2、省略句4、被动句
3、倒装句5、固定格式
文言句式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0)“……,……也”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1)省略主语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例: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例:投(之)以骨。(《狼》)例:君与(之)俱来。(《隆中对》)(4)省略介词例: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例: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例: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二(个)男新战死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2)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5)何以例:何以战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信: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总经理助理转正工作总结8篇
-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小学生读书演讲稿4篇
- 2017年寒假综合实践作业总结
- 将精神抚慰金列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做幸福教师演讲稿(4篇)
- 2025年文旅小镇合作协议书
- 停车场地出租合同(2篇)
- 2025年CBZ-5-苯基-L-半胱氨酸项目发展计划
- 个人车辆出租合同
- GB/T 397-2009炼焦用煤技术条件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中考体育项目跳绳》教案
- 增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业娱乐安全评价报告
- 医保工作自查表
- 小学-英语-湘少版-01-Unit1-What-does-she-look-like课件
- 单证管理岗工作总结与计划
- 安全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及回复
- 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员工激励模式探索
- 采购部年终总结计划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