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阳新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阳新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阳新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阳新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阳新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阳新县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建设文明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C.使用清洁燃料代替化石燃料D.减少私家车使用,提倡文明出行2.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象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A.B.C.D.3.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4.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5.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C.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6.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7.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8.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表述是A.液态氧气是淡蓝色液体B.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水加热可变成水蒸气D.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9.小丽和同学一起参加研学活动,午餐时在饭店点了以下食物:红烧肉、土豆丝、红烧卿鱼、蒸鸡蛋、米饭。从营养均衡角度来看,还缺少的营养物质是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10.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有明显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D.将空气进行加压液化﹣﹣分子的体积变小1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这一现象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B.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C.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分解产生的氢气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12.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0.2gH2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品中定只含有Mg 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C.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量为12g 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氮气用作充氮包装C.铜用作制导线 D.石墨用作制铅笔芯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氯化钠做调味品B.用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C.用灼烧法鉴别棉线与羊毛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烂15.具有“天下第一洞”美誉的织金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化学反应有Ca(HCO3)2=X↓+CO2↑+H2O(方程式已配平),则X的化学式是A.CaO B.CaCO3 C.Ca(OH)2 D.CaO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我国的一个低碳生活环境保护宣传图片。低碳生活主要是指减少____的排放。请你提出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认识酒精灯中的酒精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所用燃料为酒精,某同学通过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整理了下列有关酒精的信息:①酒精又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②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⑥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⑦点燃酒精灯,酒精在灯芯处汽化后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各种“酒”中均含酒精(乙醇),假酒中因含少量甲醇(CH3OH),饮用后使人中毒,轻者失明,重者死亡,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酒精易挥发,因此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酒精挥发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a.酒精分子的运动速率b.酒精分子的构成c.酒精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d.酒精的化学性质e.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f.酒精分子的能量g.酒精分子的质量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_____。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A燃烧匙B试管C量筒D蒸发皿用分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在小玻璃药瓶中注入约一半体积的水,再向瓶中加入滴有蓝墨水的酒精,塞上瓶塞,液体液面处于a处,用手指堵住塑料管口,上下颠倒玻璃瓶,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后,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_____。18.(8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厨房用含有洗涤剂的冷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比用纯净的冷水要清洗的干净,下列有关其原因解释中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①洗涤剂有吸附作用②油污可以溶解于水③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配制溶液时,老师发现某同学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导致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要求写两条)。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验证其部分性质。①请在A中简要补画出CO2的制取装置图。_____②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③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④写出如何检验D装置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将30.9g氯酸钾(KC1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3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损坏并且没有完全密封的溶液(如图),可能是NaCI、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100g水3610921.59.6常温下稀溶液的pH713119从物质的相关信息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3,因为________。[进行实验](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________。(2)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②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无色溶液样品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获得结论]实验完成后,最终得到的结论:瓶中原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题分析】

A、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不可行,因为露天焚烧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故选项正确;

B、实施绿化工程,防止扬尘污染可行,故选项错误;

C、使用清洁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行,故选项错误;

D、减少私家车使用,提倡文明出行可行,故选项错误;

故选:A。2、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由于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是一定的,故武器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不变,A错误;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加入稀硫酸,溶液的PH逐渐减小,前后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继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溶液呈酸性,B错误;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离子的数目逐渐的减少,继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离子的数目逐渐的增加,C错误。故选D。考点:化学反应与图像3、C【解题分析】

放置时间较长时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自身质量减小,②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自身变稀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③烧碱会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自身质量变大,发生化学变化,④食盐的质量基本无变化,⑤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自身质量变大,⑥稀硫酸的质量基本没有变化.故选C4、A【解题分析】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其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5、D【解题分析】A、汉黄芩素的化学式为C16H12O5,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芩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5)=12:5,故正确;C、汉黄芩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D、汉黄芩素是由分子构成,应该说1个汉黄芩素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错误。故选D。6、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氯化钠没有溶解完;B选项是错误的的叙述,在该温度下,蔗糖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在该温度下,有溶解不完的氯化钠;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蔗糖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考点:溶液的判定、溶液的组成7、C【解题分析】t1min时,锌与盐酸反应曲线上点的纵坐标位置更高,说明此时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较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由时横坐标表示时间,所以也表示0~tmin这段时间内,锌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较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所以也表明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铁与盐酸反应更快;t2min时,两条曲线相交,且此后保持水来,说明锌与盐酸的反应、铁与盐酸的反应均已完全,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由于氢气中的氢元素来源于盐酸提供的氢元素,所以产生等质量的氢气,也就说明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相同。8、B【解题分析】

A.液态氧气是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水加热可变成水蒸气,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B。【题目点拨】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9、D【解题分析】

红烧肉可提供油脂和蛋白质,土豆丝、米饭可提供糖类,红烧鲫鱼、蒸鸡蛋可提供蛋白质,故还缺少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故选D。10、D【解题分析】

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不符合题意;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不符合题意;C、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不符合题意;D、将空气进行加压液化,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11、B【解题分析】

A、蜡烛中主要物质在温度不高的条件下能变为石蜡蒸汽,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沸点较低,故A错误。B、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汽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故B正确。C、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子火焰”,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白烟,是石蜡蒸汽,故C错误。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汽,而不是该处氧气充足,故D错误。故选B。12、C【解题分析】A、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故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铁,样品中等质量的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量铝比镁多,锌比镁生成的氢气少,故可能是锌与铝的混合物,故A错误;B、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故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铁,故错误;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2.4g,金属可能是只有镁,铝铁混合物,铝锌混合物三种情况,硫酸的质量相等,放出氢气的质量为0.2g,故无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都与生成硫酸镁的质量相等,故溶质的总质量都是12g,故正确;D、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含0.2g的氢元素的硫酸的质量为0.2g=9.8g,故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故错误。故选C。13、B【解题分析】

干冰易升华吸热具有制冷效果,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B、氮气用作充氮包装是因为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C、铜用作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D、石墨用作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表现方式不同: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14、D【解题分析】

A、用氯化钠做调味品,正确;

B、用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正确;

C、用灼烧法可以鉴别棉线与羊毛,尝试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因为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错误;

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棉线与羊毛的鉴别方法、氯化钠的用途、配制波尔多液、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B【解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C原子2个,反应后1个,反应前后氢原子个2个,反应前O原子6个,反应后氧原子3个,反应前钙原子1个,反应后没有,故X的化学式为CaCO3。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CO2(2)节约用电、纸张双面使用等(意思相近均给分)【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低碳生活主要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2)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节约用电、纸张双面使用等考点:低碳生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②③④⑤12:3:8(或24:6:16)分子构成不同(或结构不同,或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答组成和结构不同不给分)物理bdg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或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过一会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或石灰水变浑浊。)【答题空10】C分子间有间隔,温度高分子间隔大,温度低分子间隔小(分子间隔大小与温度有关)【解题分析】本题通过酒精的变化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判定,根据化学式进行质量比的计算,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微粒的共性,综合性强,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1)②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描述的是酒精物理性质。⑤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描述的是酒精化学性质。所以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②③④,化学性质的是⑤;(2)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1×6):(16×1)=24:6:16=12:3:8,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或结构不同,或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3)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酒精分子的构成、酒精的化学性质、酒精分子的质量,故答案是bdg;(4)酒精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是: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5)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或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过一会将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或石灰水变浑浊);(6)燃烧匙、试管、蒸发皿都能用酒精灯加热,量筒不能用酒精灯加热,故选C。

(7)液面由a下降至b,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了温度高分子间隔大,温度低分子间隔小(分子间隔大小与温度有关)。点睛:性质在描述时一般有“能”“会”“可以”“易”等字眼,而变化在描述上没有上述字眼。18、③称量氯化钠时左码右物氯化钠中含有杂质或量取水时仰视读数CaCO3+2HCl=CaCl2+H2O+CO2↑干燥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24.5g【解题分析】(1)在厨房用含有洗涤剂的冷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比用纯净的冷水要清洗的干净,其原因是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2)配制溶液时,老师发现某同学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导致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