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腾大道(三期)工程页共27页工程概况工程概述项目名称:高腾大道(三期)工程项目类别:城市道路工程项目区位:高腾大道(三期)工程位于高新区直管区内,项目起点接已建金凤园区段高腾大道,向东延伸,在槽房湾东侧山坡上进入隧道,穿越寨山坪余脉后,从轿子湾和汪家院子之间的山嘴出隧道,终点接高腾大道(二期)。科学大道新州大道金凤园区段高腾大道高腾大道三期成渝高铁高腾大道(二期)寨山坪科学大道新州大道金凤园区段高腾大道高腾大道三期成渝高铁高腾大道(二期)寨山坪高龙大道项目区位建设规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Km/h,该项目包含改造段和新建段。其中:改造段道路全长约160m,工程范围涉及对金凤园区段高腾大道现状的局部改造,以满足项目建设需求。新建道路全长约1520m,包括路基段长约466m,标准路幅宽度44m,双向八车道;隧道段为双洞双向八车道隧道,其中隧道左线长1078m,隧道右线长1077m。,隧道段单洞路幅宽16.5m,单向四车道。工程建设条件道路周边土地规划利用性质及开发进度高腾大道三期高腾大道三期片区规划用地性质图高腾大道左右两侧地块主要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商业用地及防护绿地等,本次设计的高腾大道(三期)工程两侧地块主要为防护绿地、教育科研用地、水库绿化用地及居住用地,本段高腾大道以隧道形式穿越寨山坪余脉,直接连通寨山坪东西两侧的地块,使得片区内部交流更加便捷,道路沿线的地块的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目前道路起点段左侧地块已平场,道路终点处已出让地块(光大集团地块)。道路周边主要道路建设情况通过现场调查及相关资料可知,在项目道路周边目前已经建设完全的主要道路包括新凤大道、科学大道(一纵线)、高龙大道、高新大道、新州大道及高腾大道西段(即金凤园区段)等,如下图所示。项目道路周边主要道路建设现状图高腾大道全线区段中,金凤园区段高腾大道等已建成通车,高腾大道(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路面铺筑,即将开放交通,其余区段均为现状道路或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或处于施工状态,故高腾大道(三期)工程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它是使高腾大道全线贯通的最后节点。因此,高腾大道(三期)工程的建设对于该片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边坡使用年限设定路基边坡防护需结合道路两侧用地规划以及地块开发时序等考虑。根据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两侧地块以水库绿化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及防护绿地为主,同时有少量居住用地。本设计中,除居住用地边坡外,对规划为水库绿化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及防护绿地的路段,边坡按永久性边坡进行防护;对规划为居住用地的路段,边坡按临时性边坡进行防护。高度大于2m的边坡采用蜂巢格室护坡,其他高度小于2m的边坡均采用植草绿化防护。若边坡使用年限小于两年,则取消防护。具体实施范围可由业主根据两侧地块的开发进度进行调整。高边坡范围限定根据重庆市建委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精神,高边坡界定范围如下:高切坡:岩质边坡高度≥15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12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8米。高填方:填方边坡高度≥8米。同时,超限高边坡范围规定如下:高切坡:岩质边坡高度≥30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25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15米。高填方:填方边坡高度≥12米。道路高边坡分布情况根据重庆市建委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精神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综合边坡高度和地勘建议,本次边坡安全等级划分以及本项目高边坡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高边坡分布表项目桩号位置边坡高度长度岩土立面面积安全等级边坡性质(m)(m)类型(m2)高切坡ZK0+310-ZK0+330左侧8.0~13.3620岩土混合214二级临时性YK1+562~YK1+580右侧8.0~9.4618土质157二级永久性YK1+610~YK1+680右侧15~19.5370岩质1245一级永久性YK0+505~YK0+514左侧8.0~18.69岩质198一级临时性YK1+514~YK1+533左侧11~2219岩质475一级临时性ZK1+539~ZK1+567左侧11~24.328岩质588一级临时性挖方合计1642877高填方YK0+427.25~YK0+485右侧12~24.457.75土质1055一级永久性ZK1+900~ZK2+010.6左侧8~16.95110.6土质1506一级临时性填方合计168.352561总计332.355438高边坡防护填方立面面积总计2561平方米,挖方立面面积总计2877平方米,合计5438平方米。高边坡填方段落长度总计168.35米。高边坡挖方段落长度总计164米。其中超限高边坡段落分布见下表:项目桩号位置边坡高度长度岩土立面面积安全等级边坡性质(m)(m)类型(m2)高填方YK0+427.25~YK0+485右侧12~24.457.75土质1055一级永久性ZK1+921.9~ZK2+00.9左侧12~16.9579土质1191一级临时性填方合计136.752246总计136.752246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高边坡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及执行情况1)复核岩土参数及锚拉桩后部边坡整体稳定性。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校核边坡岩土参数,复核边坡破坏形式及锚拉桩后部边坡稳定性验算,并修改、优化路基横断面设计。2)核实锚拉桩锚固深度及桩截面尺寸。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复核锚拉桩锚固深度及桩截面尺寸,详见计算书。3)对ZK1+921.9~ZK2+000.9临时边坡,建议根据地块开发进度,采取合理措施保证新旧路基搭接后的路基整体稳定性。回复:同意专家意见,本段道路放坡坡率自上而下第一级为1:1.75,第二级为1:2,并对既有路基边坡进行挖台阶处理,在新填路基底部和路床处的新老路基结合部位铺设三层土工格栅,设置30~50cm的砂垫层或其他透水性较好的匀质材料,再敷设加筋材料等措施保证新旧路基搭接后的路基整体稳定性,详细措施见新旧路基搭接设计图。4)强调“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要求,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回复:同意专家意见,本边坡防护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时,应及时反馈信息,以利尽快修改设计,保证安全和工期。高边坡专项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及执行情况(1)复核岩土参数及边坡稳定。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校核边坡岩土参数,复核边坡破坏形式及边坡稳定性。(2)核实抗滑桩嵌固起算点。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复核抗滑桩嵌固起算点,详见计算书。(3)结合场地,完善边坡截排水组织设计。回复:同意专家意见,结合场地,完善边坡截排水组织设计,详见“C02D006~014道路分平面图”。(4)强调执行“动态化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回复:同意专家意见,本边坡防护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时,应及时反馈信息,以利尽快修改设计,保证安全和工期。设计依据及采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依据⊙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高腾大道(三期)高边坡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文)⊙《高腾大道(三期)工程》方案设计图纸(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0年6月)⊙《高腾大道(三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0年7月)⊙《高腾大道(三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初步勘察)(重庆天域勘察测绘有限公司)⊙《高腾大道(三期)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重庆天域勘察测绘有限公司)⊙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管线实测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采用的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地质评价(以下内容摘自工程地勘报告)地理位置及交通高腾大道(三期)工程位于高新区直管区内,项目起点接已建金凤园区段高腾大道,向东延伸,在槽房湾东侧山坡上进入隧道,穿越寨山坪余脉后,从轿子湾和汪家院子之间的山嘴出隧道,终点接高腾大道(二期)。本项目为新建市政道路工程。已建高腾大道(金凤园区)与已建高腾大道(二期)均已通车,交通便利,车辆可分别拟建高腾大道(三期)起终点。气象水文(1)气象线路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总时数1000~1200h,具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mm,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秋雨连绵等特点,素有“巴山夜雨”之说。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00m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18.0~18.8℃。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极端最高气温43℃,出现日期: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出现日期:1955年1月11日。湿度:年蒸发量1079.2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绝对湿度17.7M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1544.8mm,最小年降水量740.1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6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年最小降雨量740.1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强度较大,暴雨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266.5mm(2007.7.17),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mm。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2)水文沿场区地势总体较为平坦,局部基岩出露地段较陡。场地内无大型的地表水体,主要分布有鱼塘及零星的水田。场地内的地表水体主要为道路右侧(路基范围外)K1+060~K1+220的鱼塘,水深度一般1.5~4m,湖水清澈无异味。隧道段上方分布有零星的水池,水深0.5—3.0米,水深主要受大气降水变化,无大气降水时水深变化很小。道路K2+320~K2+500中线附近主要为水田,在低洼处有积水,大气降水后该段地表水汇集较多,一般水深度一般0.2~0.5m。地形地貌由于线路穿越寨山坪余脉南侧,拟建隧道区及道路段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山体基本形态为丘陵,山体表面覆盖层位第四系素填土及残坡积粉质粘土,覆盖层厚度大约0~10.4m,下伏侏罗系上统遂宁组砂岩、泥岩。区内地形地貌受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地貌构架受构造控制,岭脊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丘包呈串珠状排列,冲沟呈树枝状展布。地形受岩性制约明显,区内地层以泥岩为主偶夹砂岩,受其影响,地形起伏平缓,泥岩出露区,丘坡浑园,丘谷宽缓,砂岩出露地段常形成局部陡坡,地形总体上沿道路方向,中间高,道路两端低,地面坡角一般为5°~35°,局部段较陡,道路沿线地形最高点位于隧道中部,高程446.46米,最低点在本次勘察道路拓宽段终点处,高程304.2米,相对高差达142.26米。地质构造根据《重庆市构造纲要图》,拟建场地横穿北碚向斜(详见图2.4.1: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向斜西翼为高腾大道(三期)高程K0+880~K2+000,岩层倾向58~70,倾角6~12,岩层优势产状为62°∠9°,西翼岩层中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裂隙J1产状:270°∠75°,间距0.3~2.5m,隙宽0.5~3mm,延伸长1.80~4.50m,局部泥质充填物,裂隙面略起伏,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裂隙J2产状:170°∠83°,间距0.5~3.5m,隙宽0.3~2mm,延伸长1.50~2.50m,局部泥质充填物,裂隙面略起伏,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向斜东翼为高腾大道(三期)高程K2+000~K2+559.923及本次道路拓宽段,岩层倾向230~280之间,岩层倾角约为5~12,岩层优势产状为260°∠7°。裂隙J3产状:90°∠80°,间距0.3~2.5m,隙宽0.5~3mm,延伸长1.50~4.0m,局部泥质充填物,裂隙面略起伏,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裂隙J4产状:8°∠68°,间距0.4~3.5m,隙宽0.2~2mm,延伸长1.80~3.0m,局部泥质充填物,裂隙面略起伏,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勘察区勘察区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泥岩岩层较平直光滑、略有起伏,泥质充填,间距0.30~0.60m,沿岩层层面延伸,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砂泥岩岩层较平直光滑、略有起伏,岩屑充填,沿岩层层面延伸,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砂岩岩层较平直光滑,无充填,间距0.30~1.0m,沿岩层层面延伸,结构面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场地岩体属较完整岩体。根据实地地质调绘以及钻探揭露,岩体呈块状结构,基岩内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地层岩性据钻探揭露,路段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泥岩、砂岩。其特征由新至老,由上至下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灰褐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角砾等组成,块石粒径一般150~600mm,含量一般20~45%,稍湿,松散~稍密,系场地周边临时便道修建及房屋修建时场地整平时回填,回填时间约1~3年。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0.20m(ZK20)~17.1m(ZK170)。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灰褐色,由粘土矿物组成,可塑状,含少量碎石角砾,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稍湿,无摇震反应。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0.30m(ZC13)~10.4m(ZK175)。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条带或团块,具风干起裂纹之特征。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75.5m(ZC13)。强风化岩体:岩芯较完整,呈小碎块~碎块状,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岩体:岩芯呈碎块状~短柱,锤击声较清脆,轻微回弹,难击碎,为线路区的主要岩性,分布于整个场区。砂岩:灰色,灰白色,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云母等为主,钙质胶结,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15.2m(ZX01)。强风化层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层岩芯呈柱状,锤击声哑,为本场地次要岩层。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基岩面特征据钻探揭露,场区范围内第四系全新统覆盖层厚度不均匀,在斜坡局部地段可见泥岩出露,场地基岩顶界埋深为0.00m(ZK05)~17.1m(ZK170)。基岩面总体与原丘陵斜坡地形基本一致,纵横剖面上基岩面呈波状起伏,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角一般为5~15°,局部基岩面变化起伏较大,达到45°。基岩风化带特征强风化带岩体:岩性主要为泥岩。网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呈散体结构,强度低,质软,岩芯多呈土状、碎块状~块状,仅少量为短柱状,岩体较完整,手捏岩芯易碎散,差异性较小。中等风化带岩体:岩性主要为泥岩与砂岩。场地泥岩裂隙发育,岩芯局部较完整。基岩面与上覆土层呈不整合接触。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表水根据地质调查与测绘可知,本场地属丘陵地貌,岩土层普遍含水微弱。在地势较高的斜坡及丘顶平台,地表水迳流条件较好,在沟心凹地第四系土层厚度较大的覆土层分布区域,下伏相对隔水层分界面(中等风化岩石界面)平缓,地表水向下渗入土体易于聚集于岩土体中。本场地地表水主要有隧道进口段道路右侧(路基范围外)K1+060~K1+220的鱼塘,水深度一般1.5~4m。隧道段上方分布有零星的水池,水深0.5—3.0米,水深主要受大气降水变化,无大气降水时水深变化很小。道路K2+320~K2+500段附近主要为水田,在低洼处有积水,大气降水后该段地表水汇集较多,一般水深度一般0.2~0.5m。场地地下水场区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据调查分析,场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1、松散土层中的孔隙水该类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残坡积层中,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向地势较低的斜坡坡脚处排泄,由于该层孔隙率大,透水性好,厚度小,含水性差,水量贫乏,在暴雨后有短暂孔隙水存在。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以及层间裂隙中。拟建场地内下伏基岩为泥岩。由于补给能力差、补给量小,地下水迳流、排泄条件好,因此场区内基岩裂隙水含量小、埋藏深,分布局限。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无地下水。钻孔水位观测表明,拟建场地内除鱼塘区域外无统一、稳定的地下水位面,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不发育。勘察期间,通过钻孔内水位观察,钻孔内无地下水。综上所述:勘察区地表水不发育,对岩土体的稳定性影响小;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经对场地内大部分钻孔的终孔简易水位观测,场地在施工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地内浅部地下水贫乏。局部存在上层滞水及少量地下水,水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而变化,在道路施工中应加强地表水的抽排、拦截措施;在隧道施工中应加强地下水防、排水措施。本次勘察为查明隧道围岩的吸水率和渗透性,本次详细勘察选取钻孔ZX6、ZX7进行压水试验,岩体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裂隙的发育程度。结合初步勘察阶段压水试验结果,统计见下表。试验成果按下式进行整理:式中: 单位吸水量(l/min·m2); 压入流量(l/min); 试验压力,按水柱高计(m); 试验长度(m); 渗透系数(m/d); 钻孔半径(m),取0.045m钻孔压水试验结果表钻孔编号孔深(m)试验深度(m)岩性岩芯性状透水率(Lu)渗透系数(m/d)渗透性等级试验段岩体完整性评价ZC4ZX6ZX7试验结果表明隧洞围岩泥岩、砂岩岩体渗透系数0.034~0.11m/d,透水性为微透水~弱透水,泥岩为微透水,砂岩为弱透水。场地水土腐蚀性评价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地及周围无大型工矿、化工企业,无对水土有重度污染的污染源,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根据场地周边已有建筑现状和当地已有的工程经验,该场区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为判定场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于场区取1组粉质粘土样送实验室进行腐蚀性分析试验。土样腐蚀性测试成果见下表,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12.2条判定,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土体腐蚀性评价表评价类型腐蚀介质试验值判别标准腐蚀等级评价结果土对混凝土结构SO42-(mg/l)35.0Ⅲ类环境<300微对砼结构有微腐蚀性Mg2+(mg/l)4.93<2000微NH4+(mg/l)-<500微OH-(mg/l)-<43000微总矿化度(mg/l)-<20000微PH值7.86弱透水层>5.0微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Cl-(mg/l)9.98含水量≥20%<250微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钢结构PH值7.86>5.5微对钢结构微腐蚀性备注按GB50021-2001(2009年版)12.2节评价不良地质现象据调查和钻探揭示,拟建场区内及周边,未发现泥石流、危岩、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地表无开裂、变形迹象。根据本次勘探成果,结合场地各地层岩性条件和地区经验,该场地各岩土层中本身无有毒有害气体存在,但隧道开挖及桩孔采用人工施工时作好通风、送风工作。土石工程分级拟建场地现状地面高程约304.2~446.46m,道路设计标高321.462~339.522,现将土石分级如下:松土:拟建场地地表素填土粉质粘土。主要由强~中等风化砂泥岩碎块石及软塑~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硬质骨架颗粒含量20~45%左右,粒径150~600mm,结构松散~稍密,稍湿,土、石等级为Ⅰ级,可直接用挖掘设备开挖。普通土:拟建场地内的粉质粘土,土、石等级为Ⅱ级,可直接用挖掘设备开挖。硬土:拟建场地内的强风化泥岩等级为Ⅲ级,可直接用挖掘设备开挖。软石:拟建场地内的中等风化泥岩为Ⅳ级,部分可直接用挖掘设备开挖,部分需爆破开挖。次坚石:场地中等风化砂岩,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体较完整,土、石等级为Ⅴ级,需爆破开挖。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素填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根据地区经验,素填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如下:1)素填土天然重度:γ取19.5kN/m3,饱和重度γ取20.0kN/m3。2)基底摩擦系数取0.25,素填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取8MN/m4。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20kpa(经验值)。4)素填土天然综合内摩擦角=28°;素填土饱和综合内摩擦角=26°。粉质粘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根据室内试验结果结合当地地区经验,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如下:1)粉质粘土天然重度建议值γ取19.6kN/m3;饱和重度建议值γ取19.7kN/m3;2)粉质粘土基底摩擦系数μ取0.20,粉质粘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取10MN/m4。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20kpa(经验值)。4)粉质粘土天然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19.18°,粘聚力C=27.27kPa。5)粉质粘土饱和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9.51°,粘聚力C=13.52kPa。泥岩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根据室内试验成果并结合地区经验,泥岩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如下:泥岩天然重度:γ=24.81kN/m3;饱和重度γ=25.04kN/m3。中等风化泥岩天然状态下抗压强度标准值为6.47MPa,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标准值取4.09MPa。泥岩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31.33°;中等风化泥岩岩体内摩擦角φ标准值:按0.90(较完整)倍泥岩岩块内摩擦角标准值,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0.90×0.95×36.65°=31.33°;泥岩岩体粘聚力标准值取:C=453.15kPa;中等风化泥岩岩体粘聚力c标准值:按0.3(较完整)倍泥岩岩块粘聚力标准值折减,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1590kPa×0.3×0.95=453.15kPa;泥岩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取:σt=163.4kPa;中等风化泥岩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按0.4倍泥岩岩块抗拉强度标准值折减,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430kPa×0.4×0.95=163.4kPa;泥岩岩体压缩指标取值,弹性模量Es0=1446.1MPa,变形模量E=1305.52Mpa;中等风化泥岩岩体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按0.6倍泥岩岩块压缩指标折减,弹性模量Es0=2410.18MPa×0.6=1446.1MPa,变形模量Es0=2175.86MPa×0.6=1305.52MPa。强风化泥岩基底摩擦系数μ取0.30,中风化泥岩基底摩擦系数μ取0.40。强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300kpa,中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4090×0.33=1484.67kpa。砂岩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建议根据室内试验成果并结合地区经验,砂岩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如下:砂岩天然重度:γ=24.21KN/m3;饱和重度γ=24.41KN/m3。中等风化砂岩天然状态下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72MPa,饱和状态下抗压强度标准值取23.87MPa。砂岩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34.69°;中等风化砂岩岩体内摩擦角φ标准值:按0.90(较完整)倍砂岩岩块内摩擦角标准值,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0.90×0.95×40.58°=34.69°;砂岩岩体粘聚力标准值取:C=1886.7kPa;中等风化砂岩岩体粘聚力c标准值:按0.3(较完整)倍砂岩岩块粘聚力标准值折减,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6620kPa×0.3×0.95=1886.7kPa;砂岩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取:σt=722kPa;中等风化砂岩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按0.4倍砂岩岩块抗拉强度标准值折减,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即为1900kPa×0.4×0.95=722kPa;砂岩岩体压缩指标取值,弹性模量Es0=4289.35MPa,变形模量E=4121.17Mpa;中等风化砂岩岩体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按0.6倍砂岩岩块压缩指标折减,弹性模量Es0=7148.91MPa×0.6=4289.35MPa,变形模量Es0=6868.61MPa×0.6=4121.17MPa。强风化砂岩基底摩擦系数μ取0.45,中风化砂岩基底摩擦系数μ取0.55。强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450kpa,中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30720×0.33=11151.36kpa。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建议值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3.1,因岩体裂隙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故岩体裂隙结构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52kPa,内摩擦角=18°。泥岩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故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30kPa,内摩擦角=16°。砂岩岩层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故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35kPa,内摩擦角=18°。砂岩与泥岩岩层界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故岩体层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取值如下:粘聚力c=26kPa,内摩擦角=14°。M30砂浆锚固体与岩土体粘结强度标准值: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粉质粘土取35kPa(经验值),泥岩取360kPa(经验值),砂岩取1100kPa(经验值),此参数仅适用于初步设计和估算,施工时应通过抗拔试验来确定。主要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值见下表。岩土体设计参数取值项目素填土粉质粘土泥岩砂岩岩土体重度(KN/m3)天然19.5*19.624.8124.21饱和20.0*19.725.0424.41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MPa)//6.4730.72饱和(MPa)//4.0923.87岩土体抗剪强度C(KPa)天然027.27//饱和013.52453.151886.7φ(°)天然28*19.18//饱和26*9.5131.3334.69土体沿基岩面抗剪强度C(KPa)天然019.0*//饱和015.0*//φ(°)天然22*11.0*//饱和20*8.0*//岩体破裂角(无外倾结构面时)θ(°)//6062岩层层面(各岩层内部)C(KPa)//3035Φ(°)//1618裂隙C(KPa)52Φ(°)18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Ⅲ//53*Ⅳ//48*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土层120*120*//强风化//300*450*中等风化//1484.6711151.36挡墙基底摩擦系数土层0.25*0.2*//强风化//0.30.45中等风化//0.40.55岩土体水平抗力土比例系数(MN/m4)8*10*//系数强风化岩体(MN/m3)//15*28*中等风化岩体(MN/m3)//60*360*锚固体与岩土体粘结强度标准值(kPa)(M30)(kPa)/35*360*1100*变形模量(MPa)//1305.524121.17弹性模量(MPa)//1446.14289.35泊松比///0.330.24备注:(1)“*”号为地区经验值;(2)边坡岩体破裂角:当边坡岩体破坏模式受岩体强度控制时取45+/2;当破坏模式受外倾结构面控制时,则取其倾角与45+/2二者中之小值。(3)表中素填土相关参数为现状钻探揭露的素填土,对于未来填土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2%。未来填土与基岩面饱和状态下综合内摩擦角取28。(4)填方边坡放坡建议(边坡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填方边坡放坡坡率为第一级为1:1.5,第二级放坡坡率为1:1.75。临时边坡挖方边坡放坡建议:挡墙基槽开挖临时边坡坡率:土层1:1.25,强风化基岩1:0.75,中风化基岩1:0.5。永久边坡挖方边坡放坡建议:挡墙基槽开挖临时边坡坡率:土层1:1.5,强风化基岩1:1.0,中风化基岩1:0.75。场区工程地质评价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修订版),本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抗震设防烈度Ⅵ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拟建工程场地覆盖土层岩性主要为素填土及粉质粘土。根据钻探、现场测试试验、工程地质资料、区域资料,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修订版)的规定:根据经验拟建道路现有素填土和未来填土按软弱土取130m/s,为软弱土;粉质粘土为中软土,剪切波速值取160m/s,为中软土;强风化基岩的剪切波速值取800≥vs>500m/s;中风化基岩的等效剪切波速值取vs>800m/s,抗震设防类别均为标准设防;填土压实后应补充实测剪切波速校核道路场地类别,具体分段评价见下表。道路沿线抗震场地类别划分表线路里程整平后土层情况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值(s)对建筑抗震地段划分总厚度粉质黏土素填土K1+040~K1+160m6.106.1130Ⅱ0.35一般地段K1+160~K1+246.87m8.64.44.2143.8Ⅱ0.35一般地段K1+246.87~K2+300m10.310.30160Ⅱ0.35一般地段K2+300~K2+559.923m8.68.60160Ⅱ0.35一般地段既有道路拓宽段25.810.115.7140.3Ⅲ0.45不利地段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场地也不存在饱和砂土、粉土地基,可不考虑地震中岩土的液化影响;无断层、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高边坡原状坡度较陡的斜坡上修建填方路基及高切坡,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失稳及沉降变形,应加强边坡支护处理及地基处理。既有道路拓宽段土层厚度较大,且不均匀,为软弱土,为抗震不利地段。对软弱土厚度较大的抗震不利地段,建议采用强夯与换填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式,同时完善排水措施,经过上述处理后,岩土地震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相邻构筑物及环境影响评价(1)高腾大道(三期)工程新建段起点与既有高腾大道段相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既有高腾大道管网的保护。(2)隧道左线ZK0+773隧道上部距离现状110KV高压铁塔最小距离为14m左右,该段隧道为深埋段,隧道施工中对高压铁塔影响较小,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还是应加强对高压铁塔进行监测。(3)道路拓宽填方边坡走向与现状涵洞正交,填方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既有涵洞的保护,现状涵洞附近不能采用强夯,避免对现状涵洞的破坏。(4)由于拟建隧道开挖断面大,且大部分为浅埋隧道,隧道开挖可能会出现地面大的沉降,建议设计应提高隧道防护结构的安全储备,加强隧道结构刚度,隧道施工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隧道疏水作用下,也有可能造成地表沉降,应加强地表以及周边地表建(构)筑物的沉降监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评价道路路基段:根据勘察区现场地质调查,场地及周边范围内地形地貌较复杂,勘察范围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为挖、填方场地,施工过程中形成挖、填方边坡,边坡高度较大。素填土厚度较大区域,结构松散,未经压实,填土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边坡回填处理过程中,未按设计要求处理回填土可能产生斜(边)坡整体失稳。对半填半挖路基段,对以素填土与基岩为持力层的路基,未按设计要求处理,可能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建议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对拟建道路的不利影响,以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施工过程中多为机器作业,需在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且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和防护。隧道段:隧道进出口段及洞身局部岩体较破碎,建议设计对该区域加强支护,岩体裂隙较发育,受大气降水影响大,隧道施工卸荷可使基岩裂隙变宽变大,从而发展成为多裂隙岩体,导致涌水量明显增大,可能造成隧道局部段在开挖过程中产生突水突泥。隧道岩层面缓倾,局部段可能存在冒顶的风险,隧道开挖前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建议对渗水严重地段采用径向注浆对其进行堵水、封闭处理。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横穿北碚向斜,地貌分区上为重庆市中部构造平行岭谷(低山)地区,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拟建道路沿线地形总体中间高,道路两端低,地面坡角一般为5°~35°,局部段较陡,可达70°,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现状细部地形零乱,地形起伏较大。据现场钻探和地质调查综合分析,拟建场地内下伏基岩面总体与原斜坡地形基本一致,局部基岩面较陡,达到约70°。纵横剖面上基岩面呈波状起伏,现状土层整体滑动的可能性小,按设计标高边坡开挖后土体易松动、坍塌,基岩面局部较陡处还可能沿基岩面产生滑动从而失稳。场地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场内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综上所述,本场地适宜高腾大道(三期)工程建设。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评价根据建设部令第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对道路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做如下说明:(1)拟建道路沿线高边坡及深基坑工程较多,均应进行高边坡与深基坑专项设计,并经过专家审查。施工单位应编制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过专家审查。(2)隧道施工前,应编制相关的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地基评价地基均匀性评价拟建场地的地基岩土层有素填土、粉质粘土、砂岩、泥岩。1、素填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段及道路拓宽段,道路沿线其它区域零星分布,对拟建工程有影响的素填土主要分布于中线里程K0+200~K0+240,厚度0~6.1m,多为新近抛填形成,抛填年限0~1年,该层骨架颗粒无分选,均匀性差,偶见卡钻及掉块现象。道路拓宽段分布素填土厚度较大,为高腾大道二期已建路基,厚度2.0~17.1m,为碾压压实形成,稍密。线路区的人工填土,厚度差异大,为不均匀地基,工程力学性能差,地基均匀性差。2、粉质粘土在场区内均有分布,对道路有影响的主要分布中线里程K0+180~K0+240及隧道出口段中线里程K2+300~K2+559.923段。该层分布不连续,厚度差异大,为不均匀地基,工程力学性能一般,地基均匀性较差。3、场地内强风化基岩分布均匀,但厚度变化大,工程力学性能差,地基均匀性较差。4、中等风化基岩承载力较高,且分布连续、稳定,工程力学性能好,地基均匀性较好。特殊性土地基评价(1)素填土地基评价素填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段及道路拓宽段,道路沿线其它区域零星分布,隧道进口段中线里程K0+200~K0+240,厚度0~6.1m,多为新近抛填形成,抛填年限0~1年,松散,该层骨架颗粒无分选,均匀性差,偶见卡钻及掉块现象。道路拓宽段分布素填土厚度较大,为高腾大道二期已建路基,厚度2.0~17.1m,为碾压压实形成,稍密,清除现状边坡表层松散土层后,该段道路的素填土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中线里程K0+200~K0+240素填土厚度变化较大,土质不均匀,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力学性质变化大,压缩性较高,若没有经过压实处理,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填土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当选用回填土作为持力层时,对于已有填土,深度较小的填土建议采用换填处理,深度较大段建议采用强夯;对于整平时新填土,建议采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填料分层碾压、分层检验,当填土地基处理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后方可作为持力层。建议在场地整平时对填土进行碾压,作路基持力层时,压实系数需达到0.94。压实填土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用地基载荷试验确定,且应注意地表排水,以免对填土地基产生破坏。(2)强风化基岩地基评价强风化层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手捏易碎;测区岩石以物理风化为主,其形式有表层风化、裂隙式风化及顺层风化。风化速度和深度与岩性、地形、裂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砂岩强度高,风化速度慢,但剥蚀也慢。泥岩岩性软弱,风化快而强烈,但风化后较快遭剥蚀,相同岩性则裂隙发育较不发育的风化速度快和强烈。当风化作用沿层面和较软弱的岩层进行时,风化深度较大。区内含泥质较重、长期浸水地段的砂岩存在风化层较厚的情况。地下水作用评价勘察期间场地地下水贫乏,勘察期间无统一地下水位,局部存在上层滞水及裂隙水,地势较低处地下水可能汇集,水量受季节变化,雨季较大。地下水对砼有微腐蚀性,施工中应加强地表水拦截及排泄处理措施。拟建隧道沿线无地下水含水层,岩体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在本段隧道建设中涌水量一般。根据重庆地区已施工完成的隧道施工经验,隧道施工卸荷可使基岩裂隙变宽变大,导致涌水量明显增大,初期水量较大且集中,随时间增加,水量逐渐减小,水量不均匀现象明显。隧道实际涌水量受施工季节及降水季节影响严重。勘察期降水量较小,施工时建议根据施工期间隧道实际涌水量,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局部集中出水点可采用注浆止水措施,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建议对渗水严重地段采用径向注浆对其进行堵水、封闭处理。持力层场地素填土分布不均,厚薄不均,硬质物含量区别较大,除道路拓宽段外,其它段素填土未经处理不能作为路基持力层;强风化基岩厚薄不均,一般埋深较大,局部埋深较浅处可作路基持力层;中等风化岩石岩体较完整,可作路基持力层。道路填方段建议以经过压实处理达标后的填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对半挖半填段路基,建议对岩质挖方区进行超挖换填,以减小路基不均匀沉降。路段区路基持力层分布情况一览表路段区持力层分布情况土质路基的干湿类型高腾大道(三期)工程K1+040~K1+160m泥岩干燥状态K1+160~K1+246.87m压实填土、粉质粘土、泥岩干燥状态K1+246.87~K2+300m(隧道段)泥岩干燥状态K2+300~K2+559.923m粉质粘土、泥岩粉质粘土为中湿状态既有道路拓宽段压实填土干燥状态备注人工压实素填土或粉质粘土应满足《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的有关要求并检验验收合格。6岩土工程结论与建议结论1、本次详细勘察工作严格按照相应规范和勘察大纲执行,详细查明了场地区域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满足规范要求,可供设计与施工使用。场地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场地内地层层序正常,岩土体现状稳定。但拟建工程的修建,将会在部分地段存在地质灾害或地质灾害隐患,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后,适宜本工程建设。2、勘察场地中等复杂,场区地貌构造剥蚀浅丘地貌;沿线岩体结构面一般为2组,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轻微,构造裂隙较发育,基岩较完整。3、全线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土层和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及砂岩组成。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无地下水。但隧道进出口及洞身局部段岩体破碎,在大气降水作用下,隧道涌水量可能较大。场区内的特殊岩土为素填土,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段及道路拓宽段,隧道进口段为新近抛填,结构松散,拓宽段为路基压实回填形成,结构稍密。沿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除国家特别规定外,可采用简易设防。4、路基持力层选择:基岩出露地段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素填土压实后达到设计要求,清除局部粒径较大的泥岩块石,可以作为路基持力层;隧道出口段粉质粘土含水率大,需换填或碎石挤密处理,其它段清除表层松散层后,粉质粘土可作为持力层。5、场地地下水总体较贫乏,地势低洼处局部有地表水汇集。地下水及土对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建议1、拟建道路的挖方路堑边坡,素填土及粉质粘土按1:1.75放坡,强风化基岩按1:1放坡处理,中风化基岩按1:0.75放坡处理;按8m设置边坡分级平台,平台宽2m,采取相应的坡面防护措施,做好坡顶和坡底的截排、水工作;局部边坡高度较大,坡体主要为泥岩,偶夹砂岩,建议采用锚固格构对坡面进行防护;边坡坡顶应设置截水沟,坡底设置排水沟。施工中采用逆作法施工,加强监测,对坡面松动易落块体进行锚固或清除处理;开挖后基岩出露段可直接采用中等风化基岩作路基。2、线路路基段应设置有效的截、排水沟,防止地表水下渗对路基产生危害及影响线路稳定性。在挖、填方边坡段,应设置相应坡面防护措施,并应在边坡坡顶、坡面、坡脚设置排水系统;在坡顶外围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下渗对路基产生危害及影响线路稳定性;施工前应对地表水进行有效排放,清除有机质土层。挖方边坡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跳槽开挖,及时支护的施工方式;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并应保持两侧边坡的稳定,保证弃土、弃渣不会导致边坡附加变形或破坏。边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信息法施工,施工中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3、建议在斜坡填方路基段进行清表工作,清表深度建议0.5m~1.0m,具体深度根据后期设计最终确定,建议采用挖台阶的措施加大基岩面与土层的摩阻力。增加斜坡填方段路基的整体稳定性。4、隧道拟采用新奥法施工,应考虑隧道浅埋的不利影响。建议设计根据具体施工情况(掘进推力、衬砌强度等)采取措施进行防范。隧道进出洞口应采用加强超前管棚支护,待支护稳定后再进行下步施工。隧道施工时对洞壁出现的松动块体应及时清除或锚固。隧道施工应加强初期支护,及时跟进喷锚联合支护。施工中应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多循环、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采用信息施工、动态设计,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案。5、地基承载力及设计参数建议值见表3.5.6-1。6、场地内的边坡岩体主要为泥岩,开挖后风化速度较快,为防止坡面掉块,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支护或采取封闭措施。7、本工程沿线基岩为陆相碎屑沉积层,岩石强度变异较大,报告所提岩土参数值系在概率统计的基础上的标准值,在实际工程采样检测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实测值与报告建议值的差异;本报告所列岩层及裂隙产状为地表调查的优势产状数据,与实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加强验槽,重点检校岩质边坡路段的岩体结构面产状及力学性质,及时反馈,作到信息法施工,动态设计,以便及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出合理调整。8、施工开挖过程中若遇报告未述及的地质问题,请及时通知我公司有关人员进行验槽处理。9、对超限边坡,建议设计按渝建发2010(166)号文进行设计方案专项论证工作。
设计技术标准和主要参数4.1荷载等级汽车荷载:城-A级;主干道人群荷载:3.5KN/m2。4.2设计基准年限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永久性支挡工程设计基准年限为50年。高边坡支护设计及稳定性评价高挖方边坡分段地质评价与支护设计高挖方段位于ZK0+310~ZK0+330左侧、YK1+562~YK1+580右侧、YK1+604.989~YK1+680右侧、YK0+505~YK0+514左侧、YK1+514~YK1+533左侧及ZK1+539~ZK1+567左侧,根据覆土层厚度及地形的差异,评价分段进行。ZK0+310~ZK0+330左侧(1)地质概况该段道路设计标高约为325.862~326.876m,地形标高约为324.03~340.475m,该段道路左侧挖方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3.36m;道路右侧为挖方边坡,边坡最大高度约为7.55m。该段地貌属于浅丘斜坡地貌,地形坡角一般约为5~30°,局部地段地形坡角约为70°。地表主要为旱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及素填土,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厚约0~1.3m;素填土松散-稍密,厚约0~6.1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强风化层岩质软,岩体破碎,厚1.1~2.4m,中风化岩体较完整。道路路基持力层评价:路基开挖至道路设计标高后,该段路基路基持力层主要为中风化基岩,新建道路起点段局部路基段存在浅层的素填土,建议对素填土进行换填压实填土作为路基,压实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在岩层持力层与素填土持力层交界处应设置渐变段,对基岩进行超挖,防止不均匀沉降。道路边坡评价(1)道路左侧边坡该段边坡长约120m,边坡倾向约182°~187°,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3.28m,边坡主要由泥岩组成,选取典型剖面3-3'剖面进行赤平投影分析,边坡裂隙与边坡的组合关系见图4.3-1。图STYLEREF1\s6SEQ图\*ARABIC\s113-3'剖面左侧边坡赤平极射投影图根据赤平投影分析可知;岩层层面与边坡反向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J1倾向与边坡坡向呈切向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J2倾向与边坡坡向小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大;裂隙J2为不利结构面,边坡稳定性受裂隙J2控制。建议强风化基岩按照1:1.0的坡率进行放坡开挖,中风化基岩按照1:0.75的坡率进行放坡开挖,采取相应的坡面防护措施,施工中加强观测,发现不稳定块体及时清除,确保安全。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3.2.1、表4.1.4、表4.3.4知: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3;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0º。直立切坡后其稳定性差,直立切坡后可能岩体局部坍塌、掉块、表层土体滑移,从而导致边坡失稳。建议挖方岩质边坡采用1:0.75~1:1放坡,坡面采用格构锚固防护,并做好防排水工作。(2)破坏模式:内部圆弧滑动。(3)边坡设计限制因素:坡顶无重要建筑物,具备放坡条件,可放坡开挖。(4)支护设计1)边坡安全等级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次设计安全等级取为二级,根据设定的边坡使用年限,ZK0+310~ZK0+330左侧为临时性边坡。2)边坡设计结合地勘报告对于支护措施的建议,采用分级放坡,每级高8m,岩质部分中风化岩层按1:1放坡,强风化岩层及土层按1:1.75放坡,相邻两级之间设2m宽马道,并设置2%外倾斜坡以利于排水,坡顶设置截水沟。边坡采用蜂巢格室防护。(5)稳定性评价:取典型横断面ZK0+320分析,左侧边坡高度13.36m。岩质部分:根据地勘报告,道路左侧边坡为顺向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6.3.3条,破裂角取边坡岩体破裂角和外倾结构面倾角的小值。边坡稳定性主要裂隙J2控制,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0º,故边坡开挖坡率1:1即45°,缓于岩体破裂角,故边坡安全。土质部分:选取最不利断面ZK0+320进行验算。采用简化Bishop法计算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计算结果,边坡滑动安全系数为1.369>1.3,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规范要求,边坡安全稳定。YK1+562~YK1+580右侧(1)地质概况该段道路设计标高约为331.812~332.262m,地形标高约为338.615~342.318m,道路右侧为挖方边坡,边坡最大高度约为9.46m,该段右侧挖方边坡主要为土质边坡。该段地貌属于浅丘斜坡地貌,地形坡角一般约为5~30°,局部地段地形坡角约为40°~60°。地表主要为旱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厚约0~8.3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强风化层岩质软,岩体破碎,厚1.7~3.3m,中风化岩体较完整。(2)破坏模式:内部圆弧滑动。(3)边坡设计限制因素:坡顶无重要建筑物,具备放坡条件,可放坡开挖。(4)支护设计1)边坡安全等级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次设计安全等级取为二级,根据设定的边坡使用年限,YK1+562~YK1+580左侧为临时性边坡。2)边坡设计结合地勘报告对于支护措施的建议,采用分级放坡,每级高8m,土层按1:1.75放坡,相邻两级之间设2m宽马道,并设置2%外倾斜坡以利于排水,坡顶设置截水沟。边坡采用蜂巢格室防护。因相邻断面岩土界面变化较大,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地勘应及时复核边坡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假如有出入应及时通知设计等方协调解决。(5)稳定性评价:图STYLEREF1\s6SEQ图\*ARABIC\s12YK1+562典型横断面图稳定性验算:取最不利断面YK1+562右侧边坡进行验算,右侧边坡高度9.46m,采用简化Bishop法计算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计算结果,边坡滑动安全系数为1.552>1.3,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规范要求,边坡安全稳定。YK1+610~YK1+680右侧(1)地质概况该段道路设计标高约为325.944~332.6m,地形标高约为326.94~350.79m,道路右侧为挖方边坡,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9.53m。该段右侧挖方边坡主要为岩质边坡,该段边坡倾向约186°~191°,边坡主要由泥岩组成,选取典型剖面31-31'剖面右侧边坡进行赤平投影分析。该段地貌属于浅丘斜坡地貌,地形坡角一般约为5~30°,局部地段地形坡角约为40°~60°。地表主要为旱地,隧道出口段有水田;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及素填土,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厚约0~1.8m;素填土松散-稍密,厚约0~8.6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强风化层岩质软,岩体破碎,厚1.7~3.3m,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图STYLEREF1\s6SEQ图\*ARABIC\s1331-31'剖面右侧边坡赤平极射投影图①右侧边坡:根据赤平投影分析可知;岩层层面与边坡反向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J1倾向与边坡坡向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J2倾向与边坡坡向小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大;裂隙J2为不利结构面,边坡稳定性受裂隙J2控制。建议强风化基岩按照1:1.0的坡率进行放坡开挖,中风化基岩按照1:0.75的坡率进行放坡开挖,采取相应的坡面防护措施,施工中加强观测,发现不稳定块体及时清除,确保安全。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3.2.1、表4.1.4、表4.3.4知: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3;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0º。直立切坡后其稳定性差,直立切坡后可能岩体局部坍塌、掉块、表层土体滑移,从而导致边坡失稳。建议挖方岩质边坡采用1:0.75~1:1放坡,坡面采用格构锚固防护,并做好防排水工作。(2)破坏模式:受裂隙J2控制。(3)边坡设计限制因素:坡顶无重要建筑物,具备放坡条件,可放坡开挖。(4)支护设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次设计安全等级取为一级,根据设定的边坡使用年限YK1+610~YK1+680右侧为永久性边坡。结合地勘报告对于支护措施的建议,高边坡采用分级放坡,每级边坡高度8m,中风化按及强风化岩层按1:1放坡处理,相邻两级之间设2m宽马道,并设置2%外倾斜坡以利于排水,平台及坡顶设置截水沟。边坡采用蜂巢格室防护。稳定性验算:取最不利断面YK1+640剖面进行验算。图STYLEREF1\s6SEQ图\*ARABIC\s14YK1+640典型横断面图稳定性评价:根据地勘报告,道路右侧边坡为顺向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6.3.3条,对有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破裂角取边坡岩体破裂角和外倾结构面倾角的小值。边坡稳定性主要裂隙J2控制,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0º,故边坡开挖坡率1:1即45°,缓于岩体破裂角,故边坡安全。YK0+505~YK0+514左侧(1)地质概况该段隧道边坡坡底设计标高约为328.691~328.938m,地形标高约为329.711~365.437m,隧道临时进洞仰坡及洞口两侧临时边坡为挖方边坡,边坡最大高度约为22.4m,该段挖方边坡主要为岩质边坡,该段土层厚度1.5~2.6m。该段地貌属于浅丘斜坡地貌,地形坡角一般约为5~30°,局部地段地形坡角约为40°~60°。地表主要为旱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厚约0~8.3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强风化层岩质软,岩体破碎,厚1.7~3.3m,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图STYLEREF1\s6SEQ图\*ARABIC\s15隧道进洞仰坡赤平极射投影图左侧边坡:根据赤平投影分析可知:左侧岩层层面、裂隙1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J2倾向与边坡坡向小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大;裂隙J2为不利结构面。建议强风化基岩按照1:1.0的坡率进行放坡开挖,中风化基岩按照1:0.75的坡率进行放坡开挖,采取相应的坡面防护措施,施工中加强观测,发现不稳定块体及时清除,确保安全。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3.2.1、表4.1.4、表4.3.4知: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3;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0º。直立切坡后其稳定性差,直立切坡后可能岩体局部坍塌、掉块、表层土体滑移,从而导致边坡失稳。建议挖方岩质边坡采用1:0.75~1:1放坡,坡面采用格构锚固防护,并做好防排水工作。破坏模式:岩体自身强度控制。边坡设计限制因素:坡顶无重要建筑物,具备放坡条件,可放坡开挖。支护设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次设计安全等级取为一级临时边坡,根据设定的边坡设计使用年限为两年。结合地勘报告对于支护措施的建议,高边坡采用分级放坡,第一阶直立护坡,高度3m,采用锚喷支护,φ32@1.5*2.0m梅花形布置,其上边坡每阶高度8m,中风化岩层按1:0.1放坡处理,土层及强风化岩层按1:1放坡,相邻两级之间设2m宽马道,并设置2%外倾斜坡以利于排水,平台及坡顶设置截水沟。为避免边坡岩体风化造成岩体强度降低,坡面采用喷混护坡。稳定性验算:取最不利断面K1+247.52剖面进行验算。图STYLEREF1\s6SEQ图\*ARABIC\s16K1+247.52典型横断面图稳定性评价:根据地勘报告,左侧边坡虽然为顺向坡,但岩层角度大于切坡角度,边坡稳定性受自身强度影响。边坡稳定性主要受自身强度控制,根据计算,该临时边坡锚杆安全性系数最低值2.17>2.00,故边坡安全。YK1+514~YK1+533左侧及ZK1+539~ZK1+567左侧(1)地质概况该段隧道边坡坡底设计标高约为330.061~330.535m,地形标高约为336.911~356.258m,隧道临时出洞仰坡及洞口两侧临时边坡为挖方边坡,边坡最大高度约为25.8m,该段挖方边坡主要为岩质边坡,该段土层厚度2.5~3.3m。该段地貌属于浅丘斜坡地貌,地形坡角一般约为5~30°,局部地段地形坡角约为40°~60°。地表主要为旱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厚约0~8.3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强风化层岩质软,岩体破碎,厚1.7~3.3m,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图STYLEREF1\s6SEQ图\*ARABIC\s17隧道出洞仰坡赤平极射投影图左侧边坡:根据赤平投影分析可知:左侧岩层层面、裂隙1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J2倾向与边坡坡向小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大;裂隙J2为不利结构面。建议强风化基岩按照1:1.0的坡率进行放坡开挖,中风化基岩按照1:0.75的坡率进行放坡开挖,采取相应的坡面防护措施,施工中加强观测,发现不稳定块体及时清除,确保安全。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3.2.1、表4.1.4、表4.3.4知: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等效内摩擦角取53;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0º。直立切坡后其稳定性差,直立切坡后可能岩体局部坍塌、掉块、表层土体滑移,从而导致边坡失稳。建议挖方岩质边坡采用1:0.75~1:1放坡,坡面采用格构锚固防护,并做好防排水工作。(2)破坏模式:岩体自身强度控制。边坡设计限制因素:坡顶无重要建筑物,具备放坡条件,可放坡开挖。支护设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次设计安全等级取为一级临时边坡,根据设定的边坡设计使用年限为两年。结合地勘报告对于支护措施的建议,高边坡采用分级放坡,第一阶直立护坡,高度3m,采用锚喷支护,φ32@1.5*2.0m梅花形布置,其上边坡每阶高度8m,中风化岩层按1:0.1放坡处理,土层及强风化岩层按1:1放坡,相邻两级之间设2m宽马道,并设置2%外倾斜坡以利于排水,平台及坡顶设置截水沟。为避免边坡岩体风化造成岩体强度降低,坡面采用喷混护坡。稳定性验算:取最不利断面K2+276.72剖面进行验算。图STYLEREF1\s6SEQ图\*ARABIC\s18K2+276.72典型横断面图稳定性评价:根据地勘报告,左侧边坡虽然为顺向坡,但岩层角度大于切坡角度,边坡稳定性受自身强度影响。边坡稳定性主要受自身强度控制,根据计算,该临时边坡锚杆安全性系数最低值2.17>2.00,故边坡安全。高填方边坡分段地质评价与支护设计YK0+427.250~YK0+485右侧填方边坡(1)地质概况该段地貌属于浅丘斜坡,地形坡角一般约为5~45°,局部地段地形坡角约为70°。地表主要为旱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及素填土,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厚约0~4.4m;素填土松散,厚约0~6.1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强风化层岩质软,岩体破碎,厚0.8~2.1m,中风化层岩体较完整。该段道路设计标高约为329.162~331.551m,地形标高约为317.07~351.04m,该段填方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3.29m。现状地面坡度较大,边坡可能沿基岩面或新老填土界面滑动,建议该段设置桩板挡墙或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建议清除坡表松散土层,现状横坡较大,应开挖倒坡铺设碎石增加摩擦力,做好相应的坡面的防护工作以及坡顶和坡底的截排、水工作。(2)破坏模式:沿岩土界面滑动。(3)边坡设计限制因素:坡顶无重要建筑物,坡脚有规划水库,设计洪水位308.31m。(4)支护设计1)边坡安全等级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次设计安全等级取为一级,边坡为永久性边坡。2)边坡设计结合地勘报告建议,对本段边坡采用桩板挡墙+锚拉桩板挡墙支护。YK0+427.250~YK0+443.250段采用桩板挡墙支护,桩截面尺寸为φ1.5m,桩中心间距4.0m,以稳定中风化基岩为嵌固起点且襟边宽度不小于3m,桩身嵌入嵌固点以下长度≥1/2×悬臂段长度,且不小于桩长的三分之一;YK0+443.250~YK0+464.750段采用锚拉桩板挡墙支护,桩截面尺寸为φ1.5m,桩中心间距4.0m,以稳定中风化基岩为嵌固起点且襟边宽度不小于3m,桩身嵌入嵌固点以下长度≥1/2×悬臂段长度,且不小于桩长的三分之一。锚索采用12束1x7^15.2钢绞线,钻孔孔径为200mm,锚索间距为4.0m(水平)*2.5m(垂直)。要求锚索锚入破裂角内稳定中风化岩层不小于10.5m,自由段长度不小于5m;YK0+464.750~YK0+485段采用桩板挡墙支护,桩截面尺寸为φ2.0m,桩中心间距4.0m,以稳定中风化基岩为嵌固起点,桩身嵌入嵌固点以下长度≥1/2×悬臂段长度,且不小于桩长的三分之一。分别选取典型横断面YK0+440、YK0+460、YK0+475进行计算:典型横断面YK0+440典型横断面YK0+460典型横断面YK0+475稳定性评价:桩板挡墙采用理正岩土进行计算,桩顶位移满足规范要求,计算过程详见计算书。ZK1+900~ZK2+010.6左侧(1)地质概况该拓宽段道路设计标高主要参考既有高腾大道二期的现状道路标高,该段地形标高为302.92~326.92m,该段填方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6.76m。现状地面坡度较大,边坡可能沿新旧填土界面滑动。该段地貌属于浅丘斜坡,地形坡角一般约为5~30°。地表主要为旱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及素填土,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厚约1.3~10.4m;素填土松散,厚约2.0~17.1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局部为砂岩,强风化层岩质软,岩体破碎,厚1.7~3.3m,中风化层岩体较完整。道路路基持力层评价:该段路基在素填土上填筑新路基,素填土为未来填土,对未来填土建议采取强夯与分层碾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既有边坡已经进行坡面防护,拓宽段在填筑新路基前,建议清除原路基边坡表层填土,并开挖台阶,加强临时截排水措施。(2)破坏模式:土体内部圆弧滑动。(3)边坡设计限制因素:坡顶无重要建筑物,具备放坡条件,可放坡开挖。(4)支护设计1)边坡安全等级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本次设计安全等级取为一级,根据设定的边坡使用年限,ZK1+889.5~ZK2+058.6左侧为临时性边坡。2)边坡设计结合地勘报告对于支护措施的建议,采用分级放坡,每级高8m,第一级边坡坡比1:1.75,第二级边坡坡比1:1.2,相邻两级之间设2m宽马道,并设置2%外倾斜坡以利于排水,坡顶设置截水沟。对于旧路路基拓宽段,采用新旧路基搭接设计,对既有路基边坡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底应有2%向内倾斜的坡度。边坡采用蜂巢格室防护。(5)稳定性评价:图STYLEREF1\s6SEQ图\*ARABIC\s19ZK1+940典型横断面图稳定性验算:取最不利断面ZK1+940左侧边坡进行验算,左侧边坡高度16.93m,采用简化Bishop法计算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计算结果,边坡滑动安全系数为1.363>1.35,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规范要求,边坡安全稳定。边坡防护本次设计范围内存在临时性边坡、永久性边坡,边坡防护具体措施如下所示。1)填方边坡填方边坡高度小于2m的填方边坡,可在边坡上直接种植或移植花草或灌木丛来绿化边坡;高度大于2m的填方边坡则采用蜂巢格室防护。为保证行人安全,本次设计填方高度大于3m且路段附近有行人活动处的人行道外边缘安设人行道栏杆,由业主根据周边地块的开发进度决定是否实施。栏杆形式可根据业主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填方高度大于6m或在道路纵坡≥5.0%大纵坡的填方边坡路段车行道边缘设置防撞护栏。若周边地块2年内开发,临时边坡将由于地块平场而小于8m,可根据实际情况取消防撞护栏的设置。若坡段2年内不开发或者周边地块平场后边坡仍大于8m,建设设置防护护栏,保证行车安全。具体实施范围由业主根据两侧地块的开发进度进行取舍。填方前应清除表层的腐殖土、树根、草皮,对于地面横坡陡于1:5的时,对基岩面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应开挖至中分化岩层,宽度不得小于2m,再进行填方,填方分层压实。2)挖方边坡挖方边坡高度小于2m的挖方边坡,可在边坡上直接种植或移植花草或灌木丛来绿化边坡;高度大于2m的挖方边坡则采用蜂巢格室防护。对挖方高度大于等于2m且路段附近有行人活动处应在坡顶设置防护网。具体实施范围由业主根据两侧地块的开发进度进行取舍。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需在坡脚设临时排水沟;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排水防渗工作,当挖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需在坡顶外设临时截水沟,并顺地势接入道路排水系统排出路基范围。设置截、排水沟处,占地线距离坡顶、脚线5m,截、排水沟紧贴占地线内侧设置。截、排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30片石,平台及坡顶设置截水沟,设置位置及断面形式详见典型横断面图及截排水沟大样图。路基施工要点质量标准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起皮、积水及表面不平整等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路基压实首先采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要求的击实标准,如下表:表STYLEREF1\s9.SEQ表\*ARABIC\s11路基压实标准路床顶面以下深度压实度(%)快速路和主干路路堤路床0~0.8≥96上路堤0.8~1.5≥94下路堤>1.5≥93零填及挖方0~0.3≥96注: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路基允许偏差需满足《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CJJ1-2008的规定。土质路基允许偏差:纵断高程:+10mm,-15mm中线偏位:不大于3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选址 课程设计
- 食品召回及停止经营制度
- N-d-Biotinyl-7-amino-4-methylcoumarin-生命科学试剂-MCE
- 铁路货车检车员(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语文1-6年级作业建设方案
- 浅埋法盾构施工课程设计
- 材料力学学课程设计
- 某公司股权分配方案
- 高端商务谈判课程设计
- 学校规章制度之学校消毒通风制度
-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全套)
-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 自行车连锁店运营手册范本
- 银行分行第一届辩论赛方案
- 高中思想政治课《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教学案例分析
- 起重机械自检报告(共5页)
- (精选)活动房产品手册Word版
- 浅析资产评估中税收事项
- 武建〔2005〕273号
- IEEE1588学习笔记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