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植城与城市地质_第1页
山东植城与城市地质_第2页
山东植城与城市地质_第3页
山东植城与城市地质_第4页
山东植城与城市地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植城与城市地质

今天,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是孔子的继承人。其地处鲁西平原东缘,北望泰岱,东接鲁中南丘陵,有条带状的隆起自东而西缓缓向此委曲延伸,古称曲阜。北、西两面有泗水绕过,南面有沂水西流而注入泗水。自周公封鲁,筑城为都以来,楚灭鲁于此置鲁县,秦为薛郡治;汉魏为鲁国治;晋改为鲁郡治,宋改为属县,北魏又重为郡治,北齐改称任城郡,隋废郡,而改称汶阳县,又改称曲阜县,唐因之,宋改称仙源县,金复改称曲阜县,元明清因之。相沿至今已三千余载,可谓历史悠久。其间城址曾数经变迁,今地面及地下犹可寻觅出周代鲁城、汉代鲁城及明清曲阜城等,然此并非历代所建城址全部。结合古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发掘资料进行探求,此地当先后建城七座。兹逐一加以考究。一北垣病、鲁“中城”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公旦于鲁。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伯禽筑城为都,称鲁城,为今曲阜城营建之始。关于此鲁城之初始风貌,本人曾有过较为详尽的考究1,无需重复。为明了此地历代城址变迁之轨迹,兹简述其要。周代鲁城城垣至今犹有残存于地面之上者。明清曲阜城之南垣即沿于原鲁城之南垣西段,此外,原鲁城之南垣东段及东南城角,东北城角及北垣大部皆仍存之,而北垣西段为后世孔林围墙之南垣所沿。经考古勘测得知,周代鲁城平面呈南北扁长方形,除南垣较直外,其余三面城垣明显外凸,四城角呈圆弧形。其东垣长2531米,南垣长3250米,西垣长2430米,北垣长3560米,总周长11771米,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城垣残高有达10.米者,除西垣基宽为30—33米外,其余三面基宽均在40米左右。城外有护城河,其北、西两面护城河今称洙水(非古时洙水)。东垣外护城河北接沫水,至东南城角处折向西,为南垣外护城河,西入于洙水。河道宽约30米,在鲁城内北部发现一条横贯东西的排水河道,其自东垣北门北引东护城河入城,向西流至西垣中门北出城入洙水。发现城门十一座,其中东、西、北三面各三座,南面两座。发现交通大道十条,其中东西向和南北向各五条,皆与城门相连接。在鲁城城址内周公庙高地、周公庙村西及村东、靶场东、农机厂北、兽医站北、南垣东侧、小北关、古城村西等地发现有较大面积的夯土建筑群基址,其时代早者可至西周时期,经春秋战国而延续至汉代。此外,还发现有许多大面积的居住遗址、各种作坊遗址及墓地等2。将古文献所记鲁城名物与之对应推求,其东垣中门当称东门,北门当移上东门,南门当称石门;北垣中门当称北门,西门当称争门,东门当称莱门;西垣中门当称西门,北门当称子驹门,南门当称吏门,或作史门;南垣东门当称南门,又称雩门、高门等,西门当称稷门。此外,见于记载者尚有鹿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季孙怒,命攻臧氏。乙亥,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杜预注:“鲁南城东门。”本世纪四十年代日人驹井和爱等勘察鲁城时曾指出在今天所发现的南垣东门以东有另一座城门3。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进行的勘察中未予发现。从连接北垣东门即莱门的10号道路向南延伸的情形判断,并非没有这种可能。其门当设于此路南向与南垣交接处,为南垣东门(勘探中发现的南垣东门,依其所在位置当为中门),当称鹿门。如此,正合“旁三门”之制。而古文献所记之“中城”即鲁宫城(包括公宫、宗庙等建筑)则当在周公庙高地一带。在此高地东部及北部边沿曾发现有残存的夯土墙遗迹,发掘者判断为宫城城垣。似不确。从堆积物叠压关系来看,此夯土墙当为魏晋以后所筑;而且规模也小,夯土墙北还有许多属同时期的夯土建筑基址,理应包括在宫城之内,而却被分割在外,依早期修筑城垣多被后世筑城凭借之例推之,周代鲁城之“中城”之北、东两面城墙极有可能即为今所发现的汉代鲁城之北垣东段及东垣北段,而西城垣则有可能在8号古道以东。又据《水经·泗水注》载:“(季氏武子)台之西北二里有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台南四里许,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其周公台当为周代所筑周公庙所遗之台基。依其所记季氏武子台(即今古城村西夯土建筑基址)、周公台与孔庙三者之间距离推测,此周公台当在今靶场东夯土基址附近(今周公庙址为宋时重建所移,并非古周公台),其当被包括在“中城”之内,故其南城垣当在靶场一线。如此,则鲁“中城”东西长约700米,南北长约1000米,呈东西扁长方形。秦薛郡治及西汉时期鲁国都仍因于原鲁城。据《史记·项羽本纪》及《儒林列传》等记载,秦末,项羽起兵反秦,求楚怀王之孙心于民间,立为楚怀王。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后楚汉相争,项羽兵败垓下,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王刘邦“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刘邦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的精神所感动,只好让人取出项羽头颅示于鲁人,鲁人乃降。此一幕守城图景可谓壮烈,由此亦可想见其时鲁城尚坚固可守。《儒林列传》又载,汉高祖十二年途经鲁城,“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此“南宫”,即原鲁“泮宫”,在今曲阜城东南之泮池附近,其时尚存。汉时先有鲁元公主之子张偃就封于鲁,称鲁王4;后有景帝之子刘余徙封于此,称鲁恭王。传至王莽时绝封5,改为鲁郡。在今周公庙附近发现有汉代宫殿建筑遗迹,其分上、下两层,下层以花纹方砖铺地;上层以素面方砖铺地,并发现有“鲁六年九月所造北陛”刻石6。其遗址当为鲁王朝宫之所在,下层花纹方砖当为张偃修造宫殿时所铺;上层素面方砖则当为鲁恭王重修时所铺,“鲁六年”即鲁恭王六年。可知此时鲁王朝宫仍因于原鲁公朝宫。或以为此地为灵光殿所在,不确。王延寿《灵光殿赋》序云:“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7。《汉书·景十三王传》亦载:“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又《水经·泗水注》载:“孔庙东南五百步有双石阙,即灵光殿之南阙。北百余步即灵光殿基,东西二十四丈,南北十二丈,高丈余(《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五引作:孔子庙东南立百步有双石阙,即灵光殿之南阙,阙北百余步即灵光殿基,东西二十丈,南北十二丈,高丈余)。”其时孔庙大致在今孔庙内杏坛处,原为孔子故宅8。依北魏铜尺计,一尺合今约30.9厘米9,一步为六尺,五百步即三千尺,合今约927米。自今孔庙内杏坛处向东南方测得此数,已越过泮池,至明清曲阜城之东南城角一带,实不可能,明显有误,故“孔庙东南五百步有双石阙”句当依宋刻本《太平御览》所引作“孔子庙东南立百步有双石阙”,而“立百步”又似当为“百步立”之误。《灵光殿赋》中有“朱阙而双立”句,“立有双石阙”正与此同。准此,《水经注》原文当作“孔子庙东南百步立有双石阙,即灵光殿之南阙也”。其百步,即六百尺,依北魏铜尺计,合今约185.4米。由此推之,刘余所造灵光殿当在今孔府一带,临近孔子旧宅。由于是因鲁僖基兆而营,即以鲁僖基兆(当即灵光殿基所在)为中心点来划定四至范围,故有坏孔子宅之举。灵光殿为此一建筑群之主要建筑,自当位于中心部位。其殿基与北、东、西围墙之间的距离亦当略等于《水经注》所载其至南阙的距离为百步左右。如此,灵光殿建筑群之总体规模当在方二百余步,合今约400余米。略等于西汉时一里之长(417.53米)10。其偏与鲁王朝宫。当属离宫一类建筑,西汉时期外郭城当仍沿于原鲁城垣。二两汉之晚期城郭设置时代东汉光武帝即位之初仍以鲁城为鲁郡治,曾拜鲍永为鲁郡太守,至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封子刘强为东海王,建武二十八年就封而“兼食鲁郡”。《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载:“初,鲁恭王好宫室,起灵光殿,甚壮丽,是时犹存,故诏强都鲁”。可知东海王是以鲁城为都。其传至汉末,曹丕称帝,贬其后刘羡为崇德候。经考古勘测,在原鲁城之西南部发现有汉代城垣,其以原宫城东北角为外郭城之东北角。分别向西、南两方修筑北垣,东垣;而西垣、南垣则沿用原鲁城之外郭城。此汉代鲁城平面亦呈南北扁长方形,北垣长约2560米,东垣长1880米,均宽约10米,两垣相交之东北城角呈圆弧形,宽约20米。整座城周长约8410米。发现城门七座,即东、北、南三面各两座西面一座。城外环以护城河,西、南两面沿用原鲁城外护城河,北面即利用原鲁城内贯通东西的排水河道,东面护城河南连南护城河、北接原排水河道,宽约18—23米。在北、东两面新筑城垣的夯土墙基下压有汉代文化层,夯土内夹杂大量布纹筒、板瓦残片、回纹铺地砖等,还发现一件“朱已公”的陶拍和一枚方折朱头“五铢”残钱。墙身无修补遗迹。城墙上部杂土内含较多的汉代布纹板瓦和筒瓦片、铁渣、红绕土粒等。发掘者认为应属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的堆积,并由此推断其城垣当筑于西汉晚期11。而如果是将这一时期的政事变动等因素也考虑在内来分析,则判定其为东汉初刘强所为似更恰当些。此城墙夯土下压有西汉中晚期遗迹遗物,只能是表明其城墙的修筑不能早于西汉晚期,而并非不可能晚至东汉之初。一般说来,城郭的改筑往往与政事变动、经济实力诸多因素相关。西汉晚期国力已衰,似不太可能有此一番兴作,而东汉之初,刘强原是被立为皇太子,后因母废,而改封东海王,“就国,帝以强废不以过,去就有礼,故优以大封,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依《后汉书·郡国志》所载县数,当为一十九县之误)。赐虎贲旄头,宫殿设锺虡之县,拟于乘舆”12。其都于鲁,面对旧城失修及在城人口减少之势,必然会有改筑城郭之举。而之所以内缩至原鲁城之西南部一带,则当是由于灵光殿“是时犹存”。此新筑鲁城很明显是以灵光殿为中心来谋计营造的,灵光殿当即为新王宫所在。而旧王宫虽还被围于新筑鲁城之内,然不见此一时期修缮之迹,当已被废置不用。《孔丛子》载:“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此“鲁城”当即指内缩后之东汉鲁城。其北垣距泗水正为六里余。《孔丛子》所记事下限为孔季彦之死,时为东汉延光三年(公元124年),其最后的作者当离孔季彦不远13,故其记夫子墓茔及泗水以东汉鲁城之北垣计里程。从考古发掘所发现的城垣本身无修补遗迹及城墙上部杂土含有汉代堆积物等来看,此东汉鲁城延续使用时间似不会很长,其部分城垣很可能在东汉后期即已颓废,而整座城最后维持之下限当超不过东汉末年。此东汉鲁城城门之名多不见于记载。据宋刻石《鲁国之图》14,其南面三门,自西至东依次为雩门、稷门、章门;东面三门,自南至北依次为鹿门、建春门、始明门;北面三门,自东至西依次为齐门、闺门、龙门;西面三门,自北至南依次为麦门、史门、归德门。其中见于先秦典籍者唯鹿门、史门、雩门、稷门;其余不见于先秦典籍,自不当为周代鲁城之城门名,而当为汉以后鲁城城门名之遗传。而依命名之特点,似又有所区别。据《三辅黄图》载,汉长安城门东面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或曰青门,第二门曰清明门、一曰凯门,第三门曰宣平门;南面东头第一门曰覆盎门、一曰杜门,第二门曰安门、亦曰鼎路门,第三门曰西安门,一曰便门;西面南头第一门曰章城门、亦曰章门,第二门曰直城门、亦曰直门,第三门曰雍门,又曰光门;北面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又曰高门,第二门曰厨城门,第三门曰横门。又据《洛阳伽蓝记》序载,洛阳城东面北头第一门汉曰上东门、魏改建春门,第二门汉曰东中门、魏改东阳门,第三门汉曰望京门、亦曰望门、魏改清明门;南面东头第一门汉曰开阳门、魏因之,第二门汉曰平门、魏改平昌门,第三门汉曰津门、魏改宣阳门;西面南头第一门汉曰广阳门、魏因之,第二门汉曰雍门、魏改西明门,第三门汉曰上西门,魏改阊阖门;北面西头第一门汉曰夏门、魏改大夏门,第二门汉曰谷门、魏改广莫门等。与此相比照,《鲁国之图》中之章门、齐门、闺门、龙门、麦门等,与汉长安城及洛阳城城门名相类,当属汉代鲁城之城门名;而建春门、始明门、归德门等,与魏洛阳城城门名相类,当属魏以后鲁城之城门名。如此,则东汉鲁城城门之名可大致推得。其南垣二门皆沿于原鲁城,城门之名亦当循而不改,仍是西门称稷门,东门称雩门。东垣二门为新置,依石刻图所标方位(当即历代相传之方位),当以南门称章门,北门称齐门。北垣二门亦为新置,依石刻图所标方位,当以东门称闺门,西门称龙门。西垣城门是沿于原鲁城之西南门,则此门当仍称吏门。此外,依此城南部有(3)号东西向古道推测,西垣南部与东垣南门对应处似亦当设一城门,当称麦门。三《隋书》卷四七《鲁郡》载魏文帝曹丕贬鲁为侯国,西晋初仍于此置鲁国,后改为鲁郡,东晋因之。此一时期鲁城已无遗迹可寻,然可从一些相关的文献记载中间接推求出来。南宋初年孔子之四十七代孙孔传编撰《东家杂记》,其卷下记载孔庙之外古迹有“鲁城,周回九里三十步,城之西南隅即孔子之旧宅,昔鲁人泛海而失津,至于澶州,遇仲尼七十子游海上,指以归途,使告鲁公筑城以备寇。鲁人归,具以告鲁侯,鲁侯以为诞。俄而群鹊数万衔土培城,鲁侯始信,乃城曲阜,讫而齐寇果至。此其所以为圣也。事载《十六国春秋》。其说神异,虽先圣之所不语,然鲁人尚能言之。所谓疑则传疑者,于是亦缀而不遗。”其《十六国春秋》为北魏崔鸿所撰,大约亡佚于北宋,后世有托名伪著,亦有辑本行世。孔传所引当是出自原书,或转引于宋时其他书籍。宋刻本《太平御览》卷一百二十四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记北凉王沮渠蒙逊“好学涉群史”,其与郎中刘炳谈及孔子之事曰:“卿知其外,未知其内。昔鲁人有浮海而失津者。至于澶州,仲尼及七十二子游于海中,与鲁人一木杖,令闭目乘之,使归告鲁侯筑城以备寇。鲁人出海投杖水中,乃龙也,具以状告,鲁侯不信。俄而有群燕数万衔土培城,鲁侯信之,大城曲阜。讫而齐寇至,攻鲁不克而还。此其所以称圣也”。其所言“澶州”,为传说东海中之岛。《后汉书·东夷列传》载:“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又有夷洲及澶州。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家。人民时至会稽市。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洲者。所在绝远,不可往来”。又《括地志》云;“吴人《外国图》云澶洲去琅邪万里”。孔子浮海之事,古时亦有流传。唐杨炯撰《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有云:“坐于缁帷之林,浮于澶州之海”15。其所言孔子游海之事固属虚传,甚而是出于编造,然鲁侯筑城之事则当为实有。沮渠蒙逊言称“鲁侯”,明显是指曹丕贬鲁为侯国以后之事。其时在今山东临淄亦有齐国。又《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一载:“曲阜县,(兖州治)东三十里。旧八乡,今三乡。春秋之鲁国,伯禽所都之地,古炎帝之墟。按《郡国志》云:神农氏自陈徙都于此。昔大庭坡,故有大庭之库存焉。汉为鲁县,魏为曲阜。委曲长七八里,故曰曲阜”。所引《郡国志》之文,不见于司马彪之《续汉书》(即今本《后汉书》之《郡国志》,为刘昭所补入),而当引自袁山松所撰《后汉书》之《郡国志》(其书散佚于宋元之际)。袁山松为东晋时人,其所言“魏为曲阜”,当时指曹魏时此鲁城曾一度称曲阜。其与汉之鲁县城同在昔所称之大庭坡附近。今周公庙高地一带相传为大庭之库所在。大庭坡当是指此高地及其西南坡下之地。此《郡国志》所称“曲阜”,正与沮渠蒙逊所言“大城曲阜”暗合。由此可推测,鲁城在曹魏时又曾加以重修或改筑,而后成“周回九里三十步”的规模。此为周、汉城而外之第三座鲁城。曹魏时所筑鲁城不见于其他曲籍,《水经·泗水注》亦不辨其所在方位,很可能是在北魏以前即已荒废,故其“周回九里三十步”的数字不可能为唐以后所测,而当魏晋时测得。如此,以晋尺计(东汉尺度与之略等),一尺约合今24.2厘米16,一步为六尺,合今约1.452米,一里为三百步,合今约435.6米,九里三十步当合今约3963.96米。除此而外,《东家杂记》卷下又载:“先圣庙,庙在曲阜县西二里,西接鲁城二百余步”。“庙西南一百二十步有圃曰矍相,周回二里,高一丈。昔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观者如堵焉。晋《太康志》亦曰:矍相在鲁城内县西南,近孔子宅是也,今圃中犹存旧井,皆陶瓦(“陶瓦”或作“石”)为之”。“庙西南二百步,鲁城有门曰归德,世传四方诸侯慕先圣之德而至,多入此门,故鲁人因以名之”。其归德门,亦见唐时贾防所撰《文宣王庙记》:“门连归德,先分数仞之形”17。其门指唐时孔庙外围墙之南门(大致在今孔庙大成门附近),归德则是指旧鲁城西门或西南门,二门之间有路相通,故有此说。其意谓孔庙南门与鲁城之归德门相连,进入归德门后即可分辨出孔庙外围墙“数仞之形”。《东家杂记》所记矍相圃之周长及相关名物之间距离的尺度当是沿于唐以来的流行说法,故可依唐尺计之,一尺约合今29.5厘米18,一步为五尺,合今约1.475米。一里为三百六十步,合今约531米。其矍相圃周长二里约合今1062米,孔庙西距鲁城垣及归德门二百步约合今295米,孔庙西南距矍相圃一百二十步约合今176米。今孔庙大成门南,东、西两侧之毓粹门、观德门(建于金代)所连接的大路(今观德门西一段称西华门街)在唐以前当即已形成。自观德门向西测得约300米,适在今公安街(城隍庙街)与西门大街相交处,当即为归德门之所在,而魏晋时鲁城之西垣当即在此公安街一线,在公安街北发现有南北向6号古道,今公安街当沿于此古道之南向延伸一段,而鲁城西垣或有可能在此古道之东。又矍相圃在此鲁城内,既与孔庙相距约176米,则东西之长似只能在100米左右,而南北之长当在400米左右,其北端当临于通往归德门之路而不被此路所穿。如此,归德门及其连接之路南距西南城角及南垣之长当超过400米,而恰在周汉鲁城之南垣一线。由此推测魏晋鲁城之南垣当是沿于旧城,唯不知其长度几何。由汉末刘桢所作《鲁都赋》可知19,其时灵光殿犹存,故魏晋鲁城当仍以此灵光殿为中心而建(灵光殿当为晋时郡县之治所在,故晋《太康志》曰矍相在鲁城内县西南,县即指县治),暂以其四面城垣之长均为1000米左右推之,则自此鲁城西南城角向东测得约1000米,恰在泮池东缘,往北有三皇庙街,魏晋鲁城之东垣即当在此一线。而其北垣似当在今官园街一线。其城门,见于记载者除西垣之归德门外,尚有明始门、建春门。《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一载曲阜县之古鲁城门“东有二门,其北曰上东门,今名明始门”。“东门襄仲台,周回四十步,高五丈,在县东三里鲁城内建春门南”。其虽属附会而成,然亦可指示此二座城门当位于东部。依命名特点推测,其当为魏晋鲁城之东垣城门。又《水经·泗水注》载:“(泮池)宫中有台,高八十尺。台南水东西地一百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依北魏铜尺计,其台西水南北四百步即二千四百尺,合今约741.6米。以今泮池南沿在明清曲阜城(亦即鲁城)南垣内侧推计,向北约750米大致在今龙虎街一线。引一线当沿于古道路,其与东垣相交接处当设有城门,称明始门(后讹为始明门)。另一东垣城门当位于南段,称建春门。此一鲁城修筑于曹魏时期,至北凉王沮渠蒙逊所谈时当仍存之。《宋书·州郡志一》载,鲁郡首县为邹,鲁为属县,当是已移郡治于邹县。此时鲁县似不再会有大的兴作,可能是一直因循于此城,而渐至荒落。四周公庙村地及仙源县北魏时又重移鲁郡治于鲁县。《魏书·地形志中》载:“鲁郡,秦置为薛郡,高后改为鲁国。皇兴中改”。而列鲁县为首县,邹县属之。又据《魏书·显祖纪》载,北魏献文帝天安元年(公元466年),“十有一月壬子,刘彧兖州刺史毕众敬遣使内属”。《毕众敬传》亦载:“及(魏将)尉元至,遂以城降”。鲁城亦当于此时归属于北魏,而于皇兴年间(皇兴元年为公元467年)改为鲁郡治,重筑鲁城之举当在此后不久。此一时期鲁城之所在,据《水经·泗水注》载:“(鲁)县即曲阜之地,少昊之墟,有大庭氏之库。《春秋》竖牛之所攻也”。当在今曲阜城东北周公庙高地一带。《元和郡县图志》卷十载:“曲阜,在县理鲁城中,委曲长七里。今按:季子台及大庭氏库及县理城,并在其上”。是二者当同在一地,唐曲阜城沿于北魏鲁城。而后又沿至宋初,其为北魏鲁郡治、北齐任城郡治、隋汶阳县治及曲阜县治、唐至宋初曲阜县治,前后达五百余年。此一时期鲁城(曲阜城)所在之具体方位可依有关文献记载大致推得。《括地志》云:“兖州曲阜县鲁城西南三里有阙里,中有孔子宅,宅中有庙”。《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亦载:“阙里,在县西南三里鲁城中。”《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一所载:“阙里,在县西南三里鲁城东”,其“东”,当为“中”之讹。今孔庙东北三里余为周公庙村,当为此曲阜城之西南城角所在,又《括地志》云:“泮宫在兖州曲阜县西南二里鲁城内(似当为南字之讹)宫之内”。《太平寰宇记》载:“泮宫二池,在县南二里泮宫台南”。今泮池东北二里余亦正为周公庙村。《太平寰宇记》载:“孔子墓,高一丈二尺,在县西北三里”。今孔子墓东南三里余为周公庙高地西北缘,当为此曲阜城之西北城角所在。《太平寰宇记》又载:“东门襄仲台,周回四十步,高五丈,在县东三里鲁城内建春门南”。其以周代鲁城东垣中门称建春门有误,然由此可知此曲阜城东距周代鲁城东垣三里。今古城村东之鲁城东垣以西三里余为周公庙高地东缘;当为此曲阜城之东垣所在。再比照宋刻《鲁国之图》,其于周代鲁城中部所绘城垣遗迹,且标为“小石城”者,正当为此曲阜城。其图碑识文曰:“舜凯顷者负笈四方,得此图于袭庆府,藏之逾三十年。今幸承乏敢请于郡模刻,置大成殿之东庑,……绍兴甲戌四月十五日左迪功郎充兴国军事教授俞舜凯谨识”。袭庆府治瑕丘(今山东兖州),下辖仙源县。兴国军治永兴(今湖北阳新县)。绍兴甲戌即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上推三十年为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据识文可知,此图为俞舜凯北宋末年游学时得于袭庆府,三十年后于兴国军刻成图碑,置于永兴县孔庙内大成殿之东庑,故图碑所记当为北宋末年之曲阜景观。宋真宗时将曲阜改称仙源县,并东移县城至寿丘,即今旧县村地。于此图碑中已可见到仙源县城东移,在原鲁城之外,故此“小石城”只能是指原曲阜城。今曲阜城东北周公庙所在高地,平面略近方形,东、北两面边沿整齐,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500米。在此高地下部发现有周代及汉代建筑群夯筑基址;上部则发现有较厚的北魏至唐宋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出土有属北魏时期的素面厚胎布纹筒、板瓦、莲心纹、兽面纹瓦当及少量瓷片等,属唐宋时期的碗、盏、盂、瓶、罐、注子、枕等瓷片及“开元通宝”、“至道元宝”、“咸平元宝”、“天禧通宝”、“皇宋通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等铜钱,并发现有隋唐时期的房基址及素面布纹瓦。在东侧试掘中又发现有夯土墙遗迹,宽约2.5米,残高0.3—1米,其上部及内侧发现有唐宋时期堆积层,夯土墙外敷设自然石三层,石块排列规矩,残宽约1米,上压有北魏时期堆积层,北魏时期堆积层上为唐宋时期堆积层,发掘者判定其为石台阶,似不确。实际上,这应该就是“小石城”的城墙遗迹。此外,在周公庙高地的北部及西北边沿亦发现有断断续续的宽约2.5米的夯土墙遗迹,在此高地以南周公庙村西及村东则常有古石块遗存,有些似也应该是“小石城”城墙之遗物。据《鲁国之图》所绘,“小石城”呈东西扁长方形。其北垣当即为今所发现的周公庙高地北缘夯土墙,长约550米,亦即为城东西之长;其南垣,上已据古文献所记推测当在周公庙村一线,此又有考古资料可为佐证,则城南北之长在700米左右,鲜卑人有以石砌城之习,如今青海湖西岸共和县铁卜卡古城址(慕容鲜卑吐谷浑部之都伏俟城),其外郭城即用砾石叠砌20。此“小石城”很可能是受其影响而建。由此推测其当始建于北魏时期。至于此石城墙内之夯土墙,从其被唐宋时期堆积物所压等迹象来看,有可能为隋唐时期所补筑。在宋刻《鲁国之图》中,“小石城”内所标绘图形,北部西为文宪王庙,东为胜果寺,南部为伯禽井。其文宪王庙即周公庙,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并重新立庙于今址,庙内今存大中祥符七年立宋真宗撰书文宪王赞碑。据《太平寰宇记》载:季桓子井,深八十八尺,在县中法集寺中。按《史记》季桓子穿井得士缶,即此也”。又元杨奂《东游阙里记》载:“辛亥,谒周公亩。庙居孔府之东北二里,有真宗御赞碑。东辋井在正东少南,水清白而甘,俗呼浆水井者是也。庙北双梁井,石上绠痕有深指许者。百步许得胜果寺,鲁故宫也。殿之东北大井圆径六十尺,深二丈,水色墨如也”21。其所记胜果寺与法集寺当同为一寺,很可能是唐时称法集寺,宋时又改称胜果寺。在今周公庙高地之北盛果寺村曾发现有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三年(公元572年)鎏金铜造像22,则此寺建造更可能早于唐代。其在周公庙之北,二者相距百步许,则当已临近“小石城”之北垣。所谓“殿之东北大井”当即“季桓子井”。其东辋井,即伯禽井。《明一统志》卷二十三载:“伯禽井,在曲阜县宣圣庙东北三里鲁公故基内,亦名东辋井,水清白而甘,俗呼为浆水井”。其在周公庙“正东少南”,当位于今周公庙村一带。由此亦可表明“小石城”之南垣当在今周公庙村一线,因其时县城已东移,“小石城”内未标绘原县衙所在。就图中已知名物分析,宋初及唐以前县衙最有可能在周公庙以东、胜果寺以南之地。又图中所标“小石城”两侧之白鹤观,当建于北宋时期,为此一时期道教盛行之产物。五《鲁书》《协同诸碑》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以传说轩辕诞生于寿丘之故,诏改曲阜为仙源县,属兖州,并移县址于寿丘,在今旧县村地。金人占据此地后,于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复曲阜旧名23,而县址不迁。元时因之。至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又西移至今址。是今旧县村地为宋仙源县治及金元曲阜县治,前后达五百一十年。宋仙源城见于宋刻《鲁国之图》石碑。正位于古鲁城之东,穷桑(少昊陵)之南。城垣作东西扁长方形,南垣设两座城门,西、东垣各设一座城门。城内北部为景灵宫,中有太极观及寿丘等;南部东为县衙,西为县学。其景灵宫,为祭祀黄帝而筑。《宋史·真宗纪》载: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建景灵宫太极观于寿丘”。南宋时坊贾所增定《九域志》记兖州古迹有“景灵台”24,当是其时景灵宫已废,而唯存台基了。今曲阜城东旧县村一带犹可见宋金元时期城址之轮廓。其平面略呈东西扁长方形,地面之上尚存原西北城角至北门一段城垣,长约330米,宽约4米,残高约2米,现上架渡槽。北门至东北城角也有一段约百余米的残垣,并由东北城角折而向南,长约80米,为东垣北段之一部分,又在西门以南存残垣一段,长约75米,宽约4米,残高约2米。据老者回忆,此城墙原来宽15米左右,高与明清曲阜城墙不相上下,在9米左右。据调查资料可知,此城址西垣长约720米,南垣长约500米,东垣长约650米,北垣长约550米,周长约2420米,总面积约0.36平方公里。城外四面有护城河遗迹,现存的东、南护城河宽约50米,在东南、东北两城角处又各有东西向水渠与护城河相通。城垣四面各开一门,两两相对。东、西城门及其所连接之东西向干道偏于城北部,干道长约560米,于东、西门处以石铺地,长约20米,宽约6米,路石向城外低斜,上遗留有深约5厘米的车辙痕迹,南、北城门及其连接之南北向干道偏于城东部,干道长约700米,宽约10米,北门城楼系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拆除。城外东北角护城河北有景灵宫遗址,平面略呈正方形,边长约100米。与之相对,在东护城河北段有一方大石碑,高7米。宽3.76米、厚1.2米。护城河东岸有一龟趺,高2.2米、宽4.6米、长6.2米,碑上无字,又城内东北部有一方“庆寿”碑,略小于无字碑。据传二者均为北宋宣和年间遗物,而“庆寿”二字为元代人所书25。将此遗存与《鲁国之图》相比照,可见二者不尽一致,尤其是今存之景灵宫遗址不在城内,更明显不合;而与金时孔元措所撰《孔氏祖庭广记》所附《鲁国图》中之曲阜县城则颇多相合之处。由此推测,今所存城址不当为宋仙源城,而当为金元时期之曲阜城,宋仙源城当在此城址稍东之地。元杨奂于壬子(公元1251年)春曾游于曲阜,写有《东游阙里记》一文,其记“由曲阜西复东北行一里,入景灵废宫观、寿陵。陵避讳而改也。东北少昊葬所,宋时叠石而饰之也。前有白石象,为火爆裂。坛之古栏,穷工极巧,殆鬼刻也。读碑记始知草创于祥符,润饰于政和,而大定中因之而不毁也。……大碑四,谚云万人愁者是也。而二碑广二十有三尺,阔半之,厚四尺。赑屃高十有三尺,阔如之,厚四尺。龟趺十有八尺。二碑广二十有四尺,阔半之,厚四尺赑屃高十有八尺,阔十有六尺,厚四尺。龟趺十有九尺。一在城之外,一在城之内。无文字,意者垂成而金兵至也。陵曰寿陵者,诚何谓邪?入东门饭器之家”。其所述景观与今之所见略同,而与图碑相异。少昊陵于大中祥符五年叠石固之,又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砌以万石,成为今所见之状,而图碑未示,可知其所刻《鲁国之图》当绘于政和以前。大定为金世宗年号(元年为公元1161年),所谓“大定中因之而不毁”。当是于大定年间曾有所兴作,而不毁少昊陵及其附属建筑。由此推测,今所存之城址极可能为大定年间所重筑之曲阜城,因景灵宫建筑群已大半损坏,故将其遗址之西南部围于城内,而成大碑“一在城之外,一在城之内”之状。景灵宫始筑于大中祥符五年,四年而成之,总计一千三百二十间。后至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1年)被毁而又重修,“制杀于旧者三之一”,当为八百余间。而金时既有祠田,则此宫建筑当仍有部分存留。庚戌之岁(公元1250年)“营理”,可能只是小修,故两年后杨奂来游,竟是“入景灵废宫观、寿陵”。直到至元丁亥之春(公元1347年)方由孔克钦与潘道谨合力大修,而成于庚寅之夏(公元1350年)。然此次所营,亦当只是局限于今所见之景灵宫遗址的范围内。当为原景灵宫之后半部分,主要建筑当均建于此一带26。万历二十四年刊《兖州府志》卷二十三载:“(少昊陵)陵前又有大石,方广丈许。旧为土雍,嘉靖末水汜始出。其文云:奉敕修仙源县景灵宫太极观,于大中祥符五年三月一日奉安圣祖,遂为大帝立石圣像。盖宋真宗时所建老氏之宫也。余具祠庙”。其大石当为太极观内置放轩辕黄帝玉像之石座,大中祥符年间“琢玉为象,龛于中殿”;至正年间“中殿有伉,象设肃整”,当均用之。由“水汜”而出,可知其当被置于金元曲阜城址北垣外护城河之北沿,是原太极观即当位于此。大石碑所在正对于其南。由《鲁国之图》可知,原景灵宫之南门及南围墙位于仙源城之东、西城门连线之北,而其东、西城门则当与金元时曲阜城之东、西城门同在一线。由此一线北至景灵宫遗址之北沿及其以东水渠之长约300米,当即为原景灵宫之南北长度。其东西长度,依此折半计,当为150余米。此一规模与宋时此地所建孔庙(自今孔庙内同文门至后寝殿)大体相当。为表示敬重之意,此景灵宫当位于仙源城之正中部位,仙源城正门、景灵宫正门、太极观、后寝殿及寿丘等当均处于全城之南北中轴线上。又依今景灵宫遗址所在方位及其以南大石碑被分置于城内城外两部分推测,此一南北中轴线极有可能即在今所见金元曲阜城之东垣一线,沿此一线所修之路当专通于景灵宫,而其南端则当为仙源城正门之所在。此外,于南垣西部另设一城门(如图所示),通于城内其他各处。金时所筑曲阜城即以此一城门为南门,而以原仙源城内之中轴线所在为东垣,故成今所见南、北城门偏于城东部之状。原仙源城之南垣当即在今所见城址之南垣一线。由此一线至北垣(景灵宫遗址北沿)之长约800米,当为仙源城南北之长。于《鲁国之图》中不见仙源城之北垣城门,而于乾隆《曲阜县志》所附曲阜县图中将旧县城址遗迹绘成东、西各开一门,南、北各开二门,虽属示意性质,然亦可表明旧时此二城址并列(部分重合)之状。其北垣西门自当为金元曲阜城之北门,为金时重筑此城时所开,其北垣内缩至今址一线;其北垣东门则有可能原为仙源城及景灵宫围墙后门,或因其门虽设而并不常开,故于《鲁国之图》中未于标绘,原北垣西部可能未设城门。原仙源城之西垣当在南垣西门以西,于《鲁国之图》中亦可见到其城西垣与景灵宫西围墙之间存在有一段距离,而景灵宫东围墙则不见与城之东垣分离,当是由于此一带建有许多与之相关的附属建筑之故。又据民国《曲阜县志》卷三:“城东旧县村,自大中祥符五年徙治于此,……(北)门内即当日县署旧址,有曲阜县历代沿革志碑,碑阴为《曲阜县治迁徙略》。迤东有端本堂碑记;迤西约五十步有石人,高五、六尺,背有字迹,惜经风雨摧残,已剥落不能辨识”。其石人自当在西垣以内,五十步约合今100余米。由此可知金元时期县衙当在今所见城址北门内,西距西垣百余米之处。而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所记《曲阜县治迁徙略》云:“县治之东北仅二十步有端本堂,共二十八间,所以管部吏之往来”。此端本堂与县衙当均位于城内南北向干道以西,既有端本堂相隔,是县衙又不临于此道。其记又云:“今县治之东约里余,则宋仙源县之故城焉”27。其时宋仙源城之西垣已被围在城内夷为平地,故其所称“宋仙源县之故城”,只能是偏指原城之东垣。由此可推测,原仙源城之东垣当在今所见城址南、北门连线以东约500米,而东、西垣之间相距当在600米左右,亦即原南垣正门所在之中轴线距东、西垣当均为300余米。如此,则原仙源城之周长当为2800米左右,略大于金元时期曲阜城。金元时期之曲阜城由于是就原地改筑,必然要有所因循,故成今所见之状。其县衙所在前后曾数次迁徙。《曲阜县治迁徙略》记云:“伏维皇元奄有天下,百年于兹,曲阜县治已三迁矣。国初草创,县治未兴,而县尹孔之用,今县尹克钦之高祖也,当即所居之第以出政治;后迁于今三皇庙之基;再迁于此”。是知元初此城之内并无县衙,而治于原鲁城内之孔府;后迁于此城内三皇庙之基,已无法确知其所在之处。《元史·祭祀志五》载,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初命郡县通祀三皇,如宣圣释奠礼”。其再迁于北门内之址,当在此后不久。乾隆《曲阜县志》卷二十七记至正二年(公元1341年),“迁县治”。其又记至正十二年,“命完城郭,筑堤防”。当是对此城垣加以修缮。至于金时县衙所在,已无从考究。又据民国《曲阜县志》卷三载,旧时北门“上前后有横石匾各一,向南者题‘瞻峄’二字,向北者题‘望岳门’三字”。可能属晚时之物。峄山在曲阜之南邹县境。如存有南城门,不可能由北门而“瞻峄”。六曲阜城的修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2年),刘六,刘七起事于山东,攻入曲阜县城及阙里孔庙。次年,按察司分巡东兖道佥事潘珍奏请移县筑城说:“今该县官并城中居民房屋皆被焚毁,十无一二,请趁此县治残毁之余,庙貌犹存之际,将曲阜县治移徙庙傍,量筑城池,以备防守,庶庙貌、县治皆可以永保无忧”28。经允许,于此年开始在今址重修曲阜城,历时十年,至嘉靖元年(1522年)竣工。费宏《城阙里记》云:“其基周八里三十六步,而益以负郭之田;其版筑用丁夫万人,而取诸农务之隙;其材用为银三万五千八百余两,多出于诸司罚锾,而复募高资,好义者助之。经始于癸酉(正德八年)之秋七月,讫工于嘉靖壬午之春三月。视其外则高墉深沟,与秦山、洙泗映带而萦迥;视其内则庙貌、公府伉然中居,而县治、儒校、行台、分司、以及市厘、门巷罗布环列,雅足以增宫墙之重。前此千百年之缺典,乃今始克举之;后此千百年而有外侮焉,于是乎庶几无患矣”29。由此而成“卫庙”之城,相沿至今,已历四百七十余载。在此城修筑以前,这一带的孔庙、孔府及颜庙等,已几经扩建,基本上达到了今所见到的规模。新曲阜城既然是为“卫庙”而建,自然要以孔庙及孔府为中心进行规划,同时亦应考虑到尽可能地将各相关景点包围在城内,并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于是曲阜城的形制及布局就成了今所见到的景观,即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