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三)(天津卷)(解析版)_第1页
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三)(天津卷)(解析版)_第2页
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三)(天津卷)(解析版)_第3页
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三)(天津卷)(解析版)_第4页
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三)(天津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三)

注意事项:

i.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琴棋书画,可以益人()。琴居其首,可见地位之重要。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

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的说法,即弹琴是为

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挥动五弦,()音律,响遏行云,

绕梁三日,其魅力难以言表。另外,古人还将琴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有“琴音调而天下治”的说法。音乐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会受到政治思潮和道德观念的影响,所以它和政治、礼教、社会也必然有千丝万

缕的联系,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原也(),但如果将这种关系视为音乐的创作之本,将音乐作为经世

致用的手段,忽视其艺术审美价值,就会使音乐异化,沦为实现功利目的的工具。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神志谐调无可厚非

B.神智谐调无可厚非

C.神志谐调无可非议

D.神智谐调无可非议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是()

A.“琴棋书画”中的“书”指书法,代表人物是东晋的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其书写的《兰亭集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知音”,与“高山流水”的典故有关,《滕王阁序》中有“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是在借

此暗示:遇到阎公这样的知音,自己愿意在宴会上赋诗作文。

C.古诗中有很多描摹音乐的诗句,“昆山玉碎凤凰叫”是在描写李凭的箜篌之声,“大珠小珠落玉盘”是

在描写商人妇的琵琶之声,"复为慷慨羽声”是高渐离的击筑之声。

D.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比如形成了乐府诗,即有音乐性的诗歌,如《孔雀东南飞》《涉

江采芙蓉》、曹操《短歌行》及李白《蜀道难》。

【答案】

1.D

2.D

3.C

【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

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第(1)空,“神

智”指的是精神和智慧。“神志”指的是知觉和理智。“神智”侧重于智慧,而“神志”侧重于感知。语

境说的是琴棋书画,对人的精神有益。故选用“神智”。第(2)空,协调,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谐调,

解释为诙谐戏谑;和谐协调。此处取“和谐协调”的意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语境是说挥动古琴的五弦,

使古琴发出的声音和谐。使用此处选用“谐调”.第(3)空,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表示虽有

缺点,但还可以原谅。无可非议: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

思想、行动、品质等。语境说的是音乐和政治、礼教、社会之间有关系完全合情合理,故选用“无可非议”。

故选D。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

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

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

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本题,

根据前句“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可知,选用的句子应紧承上句内容说古琴音量小,即该出的上

半句应是说“音量小”。再结合下句“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的说法,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

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而“正因为音量小”可知,该句下半句是说古琴成为

直接和人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分析所填两句的内容,在结构上是因果关系,所以选用D项比

较合适。A、B两项本身都是病句。两个句子的主语都是“古琴”,但是与后一句“使得它……”搭配不当。

C项,“正是音量小……是最个人化的乐器”也是搭配不当。故选D。

3.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

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风俗礼仪类、音乐文娱类、文史典籍类、目录辞书类、官职升迁贬谪类,等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复为慷慨

羽声’是高渐离的击筑之声”错。原文,“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

意思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微的声音……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所以,“复为

慷慨羽声”不是高渐离的击筑之声,而是荆轲唱歌的声音。故选C。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运用5G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新型关系。

以往用户只能依靠打电话或是登门询问的方式去图书馆查找自己想要的文献。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也有一些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检索查找该图书馆是否有自己想要的文献。若围书

馆能够融入5G技术,无疑将进一步拉近用户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依托5G技术,图书馆能够建设网络书籍

信息查阅系统,及时更新馆藏书籍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文献查阅渠道,用户足不出户便能查阅到

自己想要的馆藏文献;同时依托5G技术,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形式也会大大丰富,如图书馆可以

与教育融合,建设用户在线教育系统,为用户提供远程教育等,使得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图书馆的资

源,实现自我发展。

运用5G技术也能够改善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方便馆员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首先,5G技术的融

人能够促进馆员自身发展。在5G时代,馆员必须积极进行心理调整和适应,必须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综合

素质。其次,5G技术也将使得馆员与用户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结合5G技术支持下的云计算或者大数据

平台中不同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阅读情况的分析,面对不同用户,馆员也能够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推荐

相关书籍或者检索某类型信息,进而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取材于王辉《5G时代我国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研究》)

材料二

CADAL项目中英文图书资源

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图书馆主页数据库使用情况分析图(单位时间使用:人数)

(取材于新疆农业大学白克尔吾马尔《图书馆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材料三

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应该积极调整服务模式,重视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利用。图书馆员应积极

学习大数据技术和工具使用,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原有的向导式和指南式

的用户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馆需要向知识型、服务型转变,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更智慧

的学科分析与知识服务,并进一步扩大用户服务范围,提升用户服务质量,获得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可。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趋向移动化、智能化、数据化、个性化态势。大

数据技术出现前,不全面、不细致的数据无法使图书馆获得用户的准确资源需求。数据挖掘技术充分挖掘

用户与资源之间的联系,寻找用户行为规律,精确分析不同环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隐性需求,

融合推荐、可视化等技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匹配不同的资源,让资源精准配送到每一位用户。

后信息时代下读者资源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特点以及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无时空与地域限

制的特点,都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分析技术可通过对用户使用轨迹、用户偏好,

用户社交关系捕捉到用户行为、用户心理甚至用户情感等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提取进而挖掘

有价值的用户需求。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应以数据驱动服务和发展,以用户需求指导图书馆的资源配置,

优化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工作。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图书馆的各系统间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困难,信息孤岛问题一直制约着图书信服

务的效率。图书馆应该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独立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迅速、准确、全面地提供给用

户。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为图书馆带来一场变革,建设全新的开放、互联的智慧型图书馆。

(取材于高雅奇《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图书馆能够融入5G技术,将使用户与图书馆间的距离进步缩小。

B.5G技术的融入能够促进馆员自身发展,也将使得馆员与用户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

C.图书馆主页数据库的使用情况不平衡,绝大多数用户使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D.在图书馆主页数据库使用情况中,“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利用率不到“中国知网”的30册

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各高校中,图书馆主页数据库的使用方便了学生的检索、借阅,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孤岛”的

问题。

B.5G时代的到来,迫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进行心理调整和适应,进而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

综合素质。

C.图书馆与教育融合,可以使用户在线上接受远程教育,实现自我发展,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学校的教育

负担。

D.运用5G技术,可改善图书馆与用户、馆员与用户的关系,构建智慧型图书馆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服务

需求。

6.下列做法不符合“智慧图书馆”特点的一项是()

A.图书馆给老人提供纸质的借书卡片,方便查询,实现借阅。

B.学生如果借阅某一图书馆的图书失败,可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查询其他图书馆的臧书情况以实现成功借

阅。

C.馆员利用智能书车(移动式RFID文献归架管理设备)进行高效率归架。

D.民众通过图书馆相关公众号或者客户端实现网站检索,借阅。

【答案】

4.C

5.D

6.A

【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绝大多数用户使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错误,

从材料二《图书馆主页数据库使用情况分析图》可以看出,“中国知网”单位时间使用人数为115,“万方

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单位时间使用人数为53,所以绝大多数用户使用“中国知网”而不是“万方数据知识

服务平台”。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错误,曲解文意,

由文中”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图书馆的各系统间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困难,信息孤岛问题一直制约着图书

馆服务的效率”可知,信息孤岛问题一直制约着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图书馆主页数据库的使用还未从根本

上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B.“迫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进行心理调整和适应”错误,材料一第三段“馆员必须积极进行心

理调整和适应,必须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可知,应是“必须”而不是“尽最大努力”;C.“减

轻学校的教育负担”错误,于文无据,材料一只是说“图书馆可以与教育融合,建设用户在线教育系统,

为用户提供远程教育等,……实现自我发展”,但并未提及“可以大大减轻学校的教育负担”。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提供纸质借书卡片”属于传统图书馆做法,不符合

题意。故选A。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

则妇不顺矣。父慈西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孔子日:“奢则不逊,俭则回;与其不逊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

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

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

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

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

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衡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

仰命益,如此者用,退而责其女日:“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节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有删改)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日:“孔子称'与其不逊

也,宁固‘;又日'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日'土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

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御孙日:“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

欲则不役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千家。故日:“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日:“侈,

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锋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管仲镂羸朱练,山节藻税,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蹲知其及祸;及成,果以富得罪出亡。

石崇以奢靡夺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多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

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臭,不可遍教,聊举数人》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

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节选自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训俭示康》,有删改)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奢则不逊,俭则用固:鄙陋,寒酸

B.俯仰命益,如此者再再:再次

C.远罪李家丰:使……足

D.不可遍算数:列举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父慈阿子逆风飘飘顶吹衣

B.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不拘于时,学于余

C.人莫之非外无期功强近年亲

D.聊举数人以训汝秦亦不以城予赵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B.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C.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D.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10.下列句子全都是司马光崇尚俭约原因的一组是()

①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②俭,德之共也

③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④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⑤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⑥以约失之者,鲜矣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②④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则材料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了应提倡节俭但不能吝啬的道理;第二则材料引用孔子的话,则既揭示

了论点“以俭素为美”的思想基础,又是对论点的证明。

B.第一则材料用裴子野、邺下领军和南阳人的例子,让人分别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贪婪与吝啬。

C.第二则材料用正考父、季文子的事例从正面论证以俭立名的道理,用管仲、公叔文子、石崇、寇莱公之

例来论证“以侈自败”的道理。

D.两段选文虽然都是家训,材料丰富,都采用了事例论证与引用论证,内蕴深厚,但两文叙议侧重点有别,

文字风格迥异。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D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2)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

(3)土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3.在物质生活水平相对发达的今天,这两则家训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一谈。

【答案】

7.B

8.B

9.C

10.D

11.D

12.(1)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加影响的。

(2)(他)用两石米煮成稀饭,仅仅(能)够让大家都能吃上,他自己也同大家一起吃,脸上从没有显露出厌

烦的表情。

(3)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13.颜之推提出的“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原则和司马光“俭素为美”的主张,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

的今天仍然是我们应当遵循的。

启示我们在现代生活中①依然要提倡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鼓励适度消费和合

理消费,不能过度超前消费。③建设节约型社会其起点就是在全社会树立节约的社会意识。

【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B.“再:再次”错误,应为两次。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B.两个“于”,都表被动;

C.代词,他,指寇莱公/结构助词,“的”;

D.连词,表目的/介词,把,拿。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中“俭者……也”“吝者……也”均是判断句,“者”“也”后都

应断开,排除AB;“施则奢”“俭则吝”均是主谓结构,作动词“有”的宾语,中间和后面均应断开,排

除D。画线句的意思是:节俭,是指合乎礼数的减省节约;吝啬,是指面对穷困急难也不救济。现在肯施

舍的人常常奢侈无度,奉行节俭的人却又吝啬小气。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选择全都是司马光崇尚俭约原因的一组。①“吾

心独以俭素为美”是司马光崇尚俭约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C;③“吾不以固陋为病”是司马光崇尚俭

约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⑤是《颜氏家训•治家》的例子,与司马光无关。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D.“文字风格迥异”错误,两则材料都质朴沉稳,通

俗易懂,文字风格并不迥异。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

(1)“……者也”表判断;行,推行。

(2)得,能够;厌色,厌烦的表情。

(3)耻,意动用法,以……为耻;恶,粗劣的;足,值得;“未足与议也”省略句,应为“未足与(之)

议也”。

1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由《颜氏家训•治家》“如能施而不奢,俭而

不吝,可矣”可知,颜之推提出了“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原则;由《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训俭示

康》“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可知,司马光提出了“俭素为美”的主张。在物质生活水平相对发达的今天,

这些原则和主张仍然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在现代生活物质生活水平虽然相对发达,但资源毕竟有限,受以

上家训启发,我们依然要提倡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面对现实生活中很对铺

张浪费和过度消费的想象,我们还应鼓励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不能过度超前消费;消费问题从来不是个

人的事情,要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的社会意识。

参考译文:

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加影响的。所以一家之中父辈不慈爱则子女就不

会孝顺,兄长不友爱弟弟就不会恭敬,丈夫不讲道义妻子就不会温顺。如果父辈慈爱而子女仍忤逆不孝,

兄长友爱弟弟仍傲慢无礼,丈夫讲道义妻子仍不守礼节,那(后面这三种人)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就要用

刑罚来使他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变了的。

孔子说:“一个人生活奢侈就做不到恭顺,生活俭朴则显得鄙陋。与其不恭顺,宁可鄙陋。”又说:

“假如有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才能,但只要他有骄傲和吝啬的缺点,那么其他的一切也就不值得称道了。”

这样说来,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节俭,是指合乎礼数的减省节约:吝啬,是指面对穷困急难也不救济。

现在肯施舍的人常常奢侈无度,奉行节俭的人却又吝啬小气。如果能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

啬,那就很好了。

裴子野有远亲故旧饥寒不能自救的,都收养下来。家里一向清贫,有时遇上水旱灾,(他)用两石米煮

成稀饭,仅仅(能)够让大家都能吃上,他自己也同大家一起吃,脸上从没有显露出厌烦的表情。京城邺下

有个大将军,贪欲积聚得实在太狠,家僮已有了八百人,还发誓要凑满一千。每人早晚的饭菜,他只以十

五文钱为标准,即使有客人来,他也不增加一些。后来将军犯事被处死,籍册没收家产,仅麻鞋就有一屋

子,旧衣藏了几个仓库,其余的财宝多得无法说。南阳有个人,深藏广蓄,个性极为吝啬,冬至后女婿来

看他,他只准备了一铜匣子的酒,还有几块獐子肉。女婿嫌他太吝啬,一下子就吃尽喝光了。这个人很吃

惊,只好勉强应付添上一点。就这样添了两次。女婿下来后,他责怪女儿说:“你丈夫太爱喝酒,才让你

老受穷。”等到这人死后,几个儿子为争夺财产,以至造成哥哥杀死弟弟的惨剧。

(节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有删改)

一般的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光荣,我心里独自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通达,我

不把它当作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不恭顺,不如固陋。'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

(那是很)少的。'又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

和他谈论真理了。'古人把节俭当作美德,现在的人却因为节俭而相互讥讽议论。唉,(真)奇怪呀!”

御孙说:“节俭是人们共同的道德,奢侈是最大的罪恶。”共同,就是相同。说的是有道德的人都是

从节俭中来的。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不会被外物所役使,可以走正直的道路。一般的人

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使罪恶远离,使家庭富足。所以说:“节俭是共同的道德。”奢侈就

会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贪恋羡慕富贵,走不正直的路,招致祸患;一般的人多贪欲,就会多

方营求,胡乱浪费,败家丧身。因此,(如果奢侈),有地位的人必然贪赃受贿,居住在乡间必然盗窃他人

财物。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古时候正考父用粥饭维持生活,孟僖子(由此)推知他的后代必定有显达的人。季文子给三位国君作过

相国,他的小妾不穿绸衣,马不喂小米,当时有名望的人认为他忠于公室。管仲使用的器具上都精雕细刻

着多种花纹,戴的帽子上缀着红红的帽带,住的房屋里,连斗拱上都刻绘着山岳图形,连梁上短柱都用精

美的图案装饰着。孔子看不起他,认为他不是一个大才。公叔文子在家中宴请卫灵公,史鳍推知他必然会

遭到祸患,到了他儿子公叔戌时,果然因家中豪富而获罪,以致逃亡在外。石崇拿奢侈浪费来向人夺耀,

终于因为这个被处死在东市。近代寇莱公豪华奢侈堪称第一,但是因为(他的)功业大,人们没有非议他。(他

的)子孙习染了他的家风(仍然豪华奢侈),(导致)现在大多穷困。其他因为节俭而立下声名,因为奢侈而自

取败亡的人很多,不能全部列举。姑且举出几个人来教导你。你不仅仅自身应当实行节俭,(还)应当用来

教诲你的子孙,使他们了解前辈的风气习惯。(节选自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训俭示康》,有

删改)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送北征

裴让之®

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②惊。

皇威奋武略,上将总神兵。

高台朔风驶,绝野寒云生。

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

出塞

王昌龄

驱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注]①裴让之:北齐河东闻喜人。东魏时曾任屯田主客郎中,又任高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等职。

②烽燧:烽火,白天放烟报警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③躺马:长有黑鬣的红马,指骏马。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北征》是一首早期的边塞诗,写外敌入侵,送友人北征杀敌卫国,全诗洋溢着立功疆场的豪情。

B.《送北征》由眼前事想象壮士驰骋疆场,空间上远近交错,时空跳跃,充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

壮。

C.《出塞》中勇武不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

搏战场的心灵写照。

D.《送北征》送壮士出征,预想战争结果,表现壮士慷慨赴敌的豪情;《出塞》回顾刚刚结束的战斗,塑造

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

15.鉴赏“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中“惊”的用字之妙。

16.《出塞》是如何塑造英雄形象的?

【答案】

14.B

15.“惊”拟人,外敌从大漠而来,向朝廷报警的烽火使关山吃惊、震动(心惊),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气氛

、消染了外敌入侵,国家危亡的紧张氛围。

16.①意象运用:“骆马”“白玉鞍”“沙场"'‘铁鼓"''金刀"、未干的“血”等意象的使用,串联成

战斗生活的画面,塑造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②意境刻画:战场上空得寒冷月光,仍在旷野上回荡的城上

催战的鼓声,构成慷慨悲壮的战场环境,烘托了英雄形象。③选材特点:不直接写战争过程,而是写战前

战士骑骏马出征,斩杀敌人后血染战刀,烘托英雄形象。④侧面描写:“骑马新跨白玉鞍”,展示英雄的

雄姿;采用“战罢沙场月色寒”的环境描写,烘托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写战争结束,鼓声犹在耳,宝刀血

未干表现沙场健儿的精神抖擞与豪迈,塑造出-位英气勃勃、勇敢战斗的英雄形象。

【分析】

1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B.充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情感表述有误,由“皇威

奋武略,上将总神兵”“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可知应为杀敌报国的豪情。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首句说,北方的沙漠地带腾起了胡骑来袭的沙尘,以单纯而形象

的画面交待了战争的责任与敌人大举入寇的情景。从次句起,即转写我方的反应。次句中的“关山”,指

我方北面边防线上的关隘、山口;“烽燧”,即烽火,白天放烟报警叫“烽”,夜间举火叫“燧”。“惊”

是关山吃惊,此句运用拟人手法,指关山受到震动,便举烽燧向朝廷报警。以上两句,空间上自北而南展

开,敌骑从沙漠压向边关,烽火从关口、山头烧起,向内地频传、直至京城。其间,喊杀声震天,烽火遍

地。才一落笔,即为全诗渲染了一派浓郁、紧张的战争气氛。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技巧的能力。第一句“骚马新跨白玉鞍”。驱马,长有黑

鬣的红马,指骏马。白玉鞍,装饰有白玉的马鞍。这句说将上们飞身跨上配有白玉鞍的战马。写战前充分

准备,将士们英姿勃勃,对战斗胜利充满信心。这里的“骚马”“白玉鞍”既是作者选取的表现战争场面

的意象,又能够烘托人物的英雄气概。且通过战斗打响前的准备场面来塑造英雄形象,表现战争,选材独

特。第二句“战罢沙场月色寒”。沙场,原指沙漠地带,后指战场。寒,冷,凄冷。作者没有直接去写战

斗经过,由准备出战,一下写到战斗结束。那么,仗打得怎么样呢?用战场上“月色寒”三字作了含蓄的

表示。它不仅指夜晚天冷,连月光也寒气逼人,还指月光映照下的战场尸横遍野,血迹斑斑,给人凄冷的

感觉。说明战斗非常激烈、残酷。这也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战士们胜利者的形象。三、四句“城头

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铁鼓,用铁皮箍着的战鼓,结实声壮。金刀,钢刀,古时泛指金属为金。

这两句不直接写战争过程,而是写战斗回顾,说战斗刚结束不久,将士们余兴未尽,战斗情绪还是那么高

昂,心里抑制不住胜利的喜悦。这两句写得非常形象生动,使人也如同听到战场震天动地的鼓声,想见将

士们拭看钢刀的情景,有身临其境之感。总之,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

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两个片段,

不直接写战争过程,而是写战前战士骑骏马出征,斩杀敌人后血染战刀,烘托英雄形象。以“驱马”“沙

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并用

冷月与鼓声营造出慷慨悲壮的战场环境,烘托了英雄形象。诗人善用侧面烘托,“骑马新跨白玉鞍”,展

示英雄的雄姿:采用“战罢沙场月色寒”的环境描写,烘托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写战争结束,鼓声犹在耳,

宝刀血未干表现沙场健儿的精神抖擞与豪迈,塑造出一位英气勃勃、勇敢战斗的英雄形象。

五、句子默写

17.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⑴,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总角之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⑶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李白《蜀道难》中“,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沟万壑间发出巨大的声响,

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5)你所在的中学举办成人典礼,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正值青春的我们,要有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常在于险远”,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

所以,要想看到这种奇景异观,“",让我们挽携意志,带着理想出发吧!

【答案】奈何取之尽锚铢言笑晏晏赢得仓皇北顾飞湍瀑流争喧眩而世之奇伟、瑰怪、非

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

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

“锚铢”“晏”“皇”“谬'。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泥火盆儿

“江山千里雪,炉火一点红。”展望北方的苍茫原野,总让我想到童年那一盆红彤彤的炉火,炉中闪

耀的火光,照亮了我的冬日情怀。记忆中的火炉不是那种婉约的小火炉,而是朴素简约的泥火盆儿。温暖

的火盆儿,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童年的北方,冬天格外冷。大雪囤着一座座村庄,整个长冬都不肯化去。晌午,阳光强烈,屋里生火

做饭提升些温度,屋瓦上才变得柔和些,滴滴答答的屋檐水垂落下来。日头稍稍偏西,屋檐下就又挂上了

长长的冰棱。这时,祖父掖了掖宽大的棉袄,用一根带子把腰勒紧,推开风门,从南墙根儿端来一个泥火

盆儿——那是乡下人冬季的宝物——放在屋檐下,往盆里装了碎草,盖上细碎的玉米秸,点燃。碎草抽抽

噎噎地燃起,一股青烟被北风扭得四下流窜。祖父不急不躁,好像任由顽皮的孩子尽情打闹,在旁边不紧

不慢地吸着他的烟锅。烟吸透了,青烟没了,火红的炭骨窜着短粗的火苗儿,在火盆里活力四射。祖父用

他粗糙的大手,小心地捧起暖烘烘的火盆,(甲)笑吟吟地回屋。片亥,屋里就温暖如春天一般。

那时候的乡下,几乎家家有一两个火盆儿。火盆儿是秋天就做好的。它制作起来很简单,到村外岭畔

挖些干净的粘性黄泥,拌上麦糠,和成厚泥巴。粘土有时候是会裂的,为了让火盆儿品质好,还要把一些

破布片儿、旧绳头儿绞碎,拌进泥里,这样火盆儿就有了筋骨,可以更好地成型,不易碎裂。拿一个旧脸

盆做模子,倒扣在平展的地上,盆面擦一层“粉”——爷爷从灶底掏出的草木灰。然后,一层层往上糊泥

巴。开始时泥巴打滑,拍打几下就好了,泥巴糊上去要轻轻拍打,拍打得火盆儿瓷实且四壁均匀。做好的

火盆儿就像一个丰满厚重的大脸盆,放在背阴的地方慢慢她阴干,急了会有裂纹。祖父总是去查看火盆儿,

有小裂缝马上用细泥封住、抹平。火盆儿干透了,小心翻转过来,从中间把脸盆抽出------只丰满的泥火

盆儿就(乙)笑吟吟地端坐在墙角,等待着北风紧、雪纷飞,等待着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隆冬的到来,

那时,它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乡村取暖,大都用做饭的灶火,烧热屋里的火炕,叫“暖屋热坑”。但炕的热度远远抵御不了隆冬的

严寒。尤其屋里有老人孩子,他们抵挡不住大寒的侵袭。严寒时节,大雪培住屋子,即使炕烧得热整子一

样烙屁股,屋里仍然凉气刷脸,清晨,你会发现脸盆里结了冰方查子。北方还有一句话——“针鼻儿大的窟

窿斗大的风”。冬日里,一点儿小缝隙就能夺走屋里好不容易积攒下的热量。于是四处寻找凉气来源,不

断用碎石锤紧老鼠洞;将门帘挂在堂屋和卧房的门外;而且用高大的茅草和芦荻垒一扇独扇的风门挡在堂

屋门外。尽管如此,四九天气,还是到了寒气逼人的时候。

是时候请泥火盆儿出场了。每一餐灶火,总要剩些热炭,从灶膛里拣几块红彤彤的木炭置于火盆儿内,

端到屋子里,屋里顿时就腾起一股暖流。带着小火苗的炭火在火盆儿里热腾腾地跳跃,老人在炭火的上方

烤烤手,说,暖和!孩子的小脸儿被炭火映红,暖暖地笑。在炕上绣花的姑娘,把积劳而僵硬的双手拢在

火盆边儿烤烤搓搓,绣出的花就更显灵性。远归的人,拿省帚扫下一身硬邦邦的雪粒子,坐在暖融融的火

盆儿前,顿时感到无限温暖冬季,在火盆儿边,多少英雄变得儿女情长,被这一小盆红通通的炭火拴住了

出去闯荡的脚步;多少游子又在日思夜念老家炕头上泥火盆儿那冒着火苗的温馨。冬日,家里来客串门,

最热情的招呼就是拉到火盆边说:来,烤烤火!围着火盆儿拉呱着日子,闲话着岁月,一天天地向年关迈

进,向春天迈进,向新的生活迈进。火盆的微红,映着庄户人一脸的安详、满足和期盼、向往。

泥火盆儿,是温暖的使者,还是美食的源地。一把黄豆,一撮苞米粒,几个花生,祖父就变戏法一样

把它们变成香喷喷的美食。瘦小的苞米粒埋进去,过一会它就蹦跳着出来,变成一个爆米花。祖父一边欣

喜地用拨火的钎子挑出爆米花,一边看着我说:“看看,女大十八变,小丫头转眼就变成大姑娘了。”有

时候,祖父悄悄把地瓜埋进深灰里,慢慢地热。闻到甜香味儿,小孩子馋猫一样到处找,直到那滋滋地冒

着油的地瓜被祖父从灰里掏出来,小孩才恍然。于是,趁家人送客去了,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地瓜悄情

埋在火炭里就上街玩了。待到家人闻到一股焦糊味儿,那火盆里只剩了一块黑乎乎的糊炭儿。最温馨的是

祖父就着火盆儿喝酒。黑色的烫壶倒上半壶白酒,酒壶底部埋进火盆的炭灰,伸手从屋脊挂钩子上摘下小

小的腊条提篮,拿出几条小干鱼,祖父用铁筷子夹着干鱼在火盆儿上慢慢地烤。鲜味首先惊醒了炕头小猫,

啮啮叫,围着祖父转。祖父拿过猫食碟子,把鱼头、鱼鳞和杂刺、肚腹之物分享给猫。

泥火盆儿前的时光是温馨的。听北风敲窗,几片干树叶在窗外飒飒轻响;看雪花飘飞,给院中的草垛

披上斗篷。守着泥火盆儿的炕头上,绵绵的是祖母那些久远的故事和传说。火盆前的祖母戴着老花镜悠悠

地在绣一副鞋垫,或者补几双袜子,或者就那么比划几片布片,拼接成她需要的枕头套、小肚兜。故事也

像手中的线一样绵绵不断。冬天日短,不觉中日影就从窗户根上没尽了,火盆儿里的火也暗淡下去,小孩

子打一个长长的哈欠,灶屋里响动锅碗瓢盆的序曲。祖父就着火盆儿里微微露红的炭苗点燃了烟袋锅,烟

雾缭绕里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恬静安详。

常常,火盆儿边的情景像一幅静物写生画,永恒定格在我的记忆里:祖父背倚着炕头上高高的被卷闭

着眼睛,是在打瞌睡,还是在想久远的往事?火盆边小弟睡得小脸红彤彤,拨浪鼓在枕头边寂寞着;祖母

双手插在宽大的衣袖里,眼睛似乎在看向窗台上阿姐的算盘。猫儿从静物里走出,它先是在火盆边伸伸懒

腰,扭扭捏捏地走到窗户边,透过封窗纸上的小玻璃片,看窗台上的麻雀祖父醒来,引过猫儿,抱在

怀里,祖母轻拍窗根赶走了麻雀……

此刻,火盆儿里也许只剩下些热炭灰,堂屋里,锅碗瓢盆又响动起来,风箱慢悠悠响起,炕头接续着

火盆的暖,又热起来。

(取材于张金凤同题散文,见2018.2.23.《光明日报》)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作者笔下,泥火盆引发了作者对艰苦却温暖、恬静的生活美好的回忆。

B.本文融记事、写景、忆人于一炉,行文变换交错,笔法灵活,语言质朴而又不失灵动。

C.祖父的形象很丰满,他本领大、不怕苦、满心慈爱,但心里也有无法出去闯荡的遗憾。

D.作者运用比拟的修辞,写出了泥火盆儿前祖母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天伦之乐,以及家的温暖安详。

E.文章的结尾,既是对眼前现实生活实境的叙写,又寄寓着强烈的感情,可谓寓情于境。

19.请分别写出(甲)(乙)两处“笑吟吟”在表达上的妙处。

20.本文为什么以“泥火盆儿”为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1.作者说“温暖的火盆儿,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这种承载几代人乃至整个民族共同记忆、具有文

化内涵的事物,还有很多。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学习体会,举出另外一例,并做简要说明。

【答案】

18.CD

19.【甲】用神态表情描写,写出了爷爷为家人点燃火盆带来温暖后内心的满足和自豪。

【乙】用拟人的形式,写出了泥火盆做成后的情态,表现出一家人对温暖生活的满足。

20.“泥火盆儿”为题,奠定了本文温暖怀旧的情感基调;是全文的线索,文章以此为中心组织材料;

“泥火盆儿”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点,它汇聚了亲情以及家的温馨、温暖,表现了庄户人的安详、知足。

21.示例:“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这首歌,旋律昂扬,节奏明快,思想积极向上,从

我们的祖辈,唱到我们父辈,如今又被我们放声高唱,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像雷锋那样,把自己融入社

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分析】

18.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心里也有无法出去闯荡的遗憾”错

误,文中说“冬季,在火盆儿边,多少英雄变得儿女情长,被这一小盆红通通的炭火拴住了出去闯荡的脚

步;多少游子又在日思夜念老家炕头上泥火盆儿那冒着火苗的温馨”,着重于火盆象征的和美温暖家庭生

活对人的吸引,说祖父“心里也有无法出去闯荡的遗憾”没有根据,无中生有曲解文意。D.“作者运用比

拟的修辞”错误。提取原文信息:“故事也像手中的线一样绵绵不断”,可见比拟修辞不准确,应该是比

喻手法,本体为故事,喻体为“线”,相似点为“绵绵不断”。故选CD。

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艺术表现力的能力。“祖父用他粗糙的大手,小心地捧起暖烘烘的火盆,笑吟

吟地回屋”,这是写祖父把火盆弄旺后搬回屋里,给家人取暖用。“笑吟吟”描写祖父的慈祥神情,是爷

爷为家人点燃火盆带来温暖后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欣慰感的外在呈现,这一细节体现了爷爷对家人的爱。

“一只丰满的泥火盆儿就笑吟吟地端坐在墙角”,“笑吟吟”这里形容火盆做成后的样子,本来是人的神

情状态,赋予无生命无思维和情感的物象,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火盆写活了,给人亲切可爱感,表面

写泥火盆,其实这是一家人对火盆的观照,是看到泥火盆后,感到泥火盆带来的温暖后,对温暖生活的满

足。情景温馨而美好,富有感染力,极具画面感,让人犹如身临其境般,容易达成情感共鸣,突出中心。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标题含义及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

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的修辞手法,从小说

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感情态度、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为何以泥火盆儿为题,首先理解它的工具性特

点,是取暖用的,是祖父亲手制作的,从中体会出温暖幸福的感受以及对祖父的赞美;再结合“它的温暖

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多少游子又在日思夜念老家炕头上泥火盆儿那冒着蓝火苗的温馨”“火盆儿的

微红,映着庄户人一脸的安详和知足”“泥火盆儿前的时光是温馨的”等句分析,可见以“泥火盆儿”为

题奠定了本文的情感基调。然后结合“他手端一个大泥盆,那就是泥火盆儿,是乡下人冬天里的室内取暖

宝物”“还得请泥火盆儿出场”“泥做的火盆儿,不管盆内的炭火多热,火盆儿也是敢搬动的”“泥火盆

儿,这位温暖的使者,还是美食源地”等分析,可见“泥火盆儿”是全文的线索,串联了全文的内容。接

下来结合“守着泥火盆儿的炕头上,绵绵的是祖母那些久远的故事和传说”“常常,火盆儿边的情景像一

幅静物写生画,永恒定格在我的记忆里:祖父背倚着炕头上高高的被卷闭着眼睛,是在打瞌睡,还是在想

久远的往事?”“多少游子又在日思夜念老家炕头上泥火盆儿那冒着火苗的温馨”“火盆的微红,映着庄

户人一脸的安详、满足和期盼、向往”等分析,可见“泥火盆儿”是作者情感的寄托,表现了庄户人的安

详知足。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重要形象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温暖的火盆儿”,承载了几代人乃至整

个民族共同记忆、具有文化内涵。类似的东西,还有纸元宝、溜圈、玻璃球等老玩具,锄头、木锹等老农

具,五角星、红旗等物件,粽子、元宵、饺子、月饼等食品,牡丹、菊花、竹子等植物,《我的祖国》《学

习雷锋好榜样》等老歌……选出其中一个,写出相关记忆,阐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即可。比如老歌《我

的祖国》,这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引人

入胜。这首歌几代人传唱,“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的爱国热情。

七、语言表达

22.下面是某校高中生以《泊》为题拟写的一首小令,请你从所给的两题中任选题作答。

天净沙•泊

乌篷渔歌夕霞,

桨声灯影清茶,

秋月烟波薪葭。

飞鸿影下,

朱门怎可为家?

1.选择一个角度(如意象、意境、语言)对这首小令加以简评,要求100字左右。

2.请你以李明的名义,给某诗刊编辑写一封信,推荐这首小令。要求100字左右。(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这首小令韵律和谐。前三句采用视听结合、意象叠加等艺术手法,营造出澄静寥廓(清幽静美、宁

静温馨、宁馨素洁等等)的意境,表现作者沉醉于自然山水,内心闲适悠然。最后两句“飞鸿影下”破空而

来,使画面静中有动,沟通古今,情感转向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示例:

尊敬的方编辑:

您好!

我今天给您写信是向您推荐的一首小令,它是一位高中生拟写的。

小令先选取九个意象,分别为我们描绘了泊前、泊中、泊后三幅画面:“洵舟唱晚"''夜泊品茶”“月

笼兼葭”,清幽静美,寥廓空灵,使人沉醉其间,顿生闲适洒脱之感。后文以“S鸿影下”揭示主题,“匕

鸿”如“沙鸥”,不以“朱门”为家,而托身于“天地”之间,自在、洒脱,实乃“泊”的最高境界!

恳请加以指点,希望能得到您的青睐!

祝:

工作顺利!

仰慕您的人:李明

2021年X月X日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作答时先要选取角度,明确观点结合小令内容加以分析,

如运用的艺术手法(视听结合、意象叠加、静中有动等)、营造的意境特点(澄静寥廓、清幽静美等)、表

达的情感主题(作者的闲适悠然之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等)。最后注意字数要求。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材料所给为某校高中生拟写的一首小令,题目

要求给某诗刊编辑写一封信,推荐这首小令,身份是以“李明”的名义,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100字左

右。作答时,形式上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求,如开头要有称呼语“尊敬的编辑”、问候语“您好!”,结

尾要有祝贺语“祝工作顺利!”以及落款署名“李明”、时间等,同时表述中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结合

小令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如选取意象描绘了泊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