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G348龙王淌至草堂大桥段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奉节县G348龙王淌至草堂大桥段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奉节县G348龙王淌至草堂大桥段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奉节县G348龙王淌至草堂大桥段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奉节县G348龙王淌至草堂大桥段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奉节县G348龙王淌至草堂大桥段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书S2-1第5页共5页第二篇路线设计说明书1初步设计文件批复执行情况执行情况:路线走向基本沿批复执行,局部路段对路线进行了优化2路线平、纵面设计(一)路线概况奉节县G348龙王淌至草堂大桥段升级改造工程起点位于巫山与奉节交界处的龙王淌,终点位于草堂大桥桥头,路线基本为东西走向,路线全长为30782m。其间还与多条村道相交,交通较为便利。本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部分困难路段降低标准),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10m。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三)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指标备注规范值采用值公路等级二级(部分困难路段降低标准)设计速度km/h80/60/4040车道数道22路基宽度米10/8.510/8.5平曲线最小半径一般米10060极限米6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米3535会车视距米8080最大纵坡%77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米700550极限米450凹形一般米700570极限米450桥涵设计荷载等级公路-I级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100小桥涵1/50大、中桥1/100小桥涵1/50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四)平面设计奉节县G348龙王淌至草堂大桥段升级改造工程起点位于巫山与奉节交界处的龙王淌,终点位于草堂大桥桥头,路线基本为东西走向,路线全长为30782m。标准路幅宽度为8.5米/10.0米,主线技术等级采用二级公路标准,部分困难路段降低标准,平曲线最小半径为20米,设计车速为40km/h;支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车速为30km/h,平曲线最小半径为30米。路线线形连续、均衡、协调、超高、加宽及缓和曲线的配赋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路线设计线型比较舒顺,通视良好,施工方便。本次设计采用最大超高值为8%。本次设计平面线形一般由直线、圆曲线等要素组成。本项目圆曲线上的路面加宽正常设置在圆曲线的内侧。本项目的路线方案是根据相关规范、建设单位意见、我公司初测外业验收意见,经进一步的实地踏勘,同沿线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五)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结合规划、地物、水文、地质、桥涵、管线、设计洪水位、土石方平衡、路基稳定以及重要设施高程控制等因素,合理采用坡率、坡长,力求指标均衡,凸凹曲线设置合理,视觉顺适。全线设变坡点203个,竖曲线占路线总长度的38.13%;最大纵坡9%,共5处,最小纵坡0.3%,共15处,最小坡长60m,共4处,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550m,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570m。其中竖曲线半径的选用,以满足驾驶人员视觉要求和路容美观为宜,尽量选择满足视觉需要的值。当同向竖曲线间,特别是凹形竖曲线之间,如直线坡段不长,合并成单曲线或复曲线。2安全设施说明(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22-2009;《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B05-01-2013;(二)设计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性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以国标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以及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等作为基本依据,适当借鉴近几年行业内形成的各种规范的送审稿或报批稿如《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的规定。2.安全性原则交通安全设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安全设施设计的成败,以能否保证安全性作为第一检验标准。3.经济实用性原则本路安全设施的设计,坚持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规范性和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力求降低造价。4.舒适原则本项目设置的波形梁护栏端头尽量根据地形条件适当外展后埋设于土中,既保障行车安全,又给人舒适的感觉。(三)设计理念本路的安全设施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在本设计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使用者行驶舒适作为设计指导思想。落实到安全设施设计上,舒适性体现在各种引导设施科学完善、清晰明了。在能满足使用者随时掌握自身所处方位、及时了解前方路况的最低标准前提下,还通过合理的设置标志、标线等,使道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体会到美的感受。设计过程中引入“宽恕”的设计理念,即对于犯错误的车辆驾驶员,我们尽量从工程的角度尽量纠正错误,减小事故严重程度,例如在路侧危险路段设置护栏,在急弯路段采用振荡标线,提醒驾驶者减速。2.确保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的决定因素有很多,而在道路的主体已经建设好的前提下,为改善行车安全条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加强安全设施的设置。将主动诱导和被动防护相结合,同时设置合理的隔离设施以减少横向干扰,达到确保安全行车的目的。(四)设计内容设计内容有:标志: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标线:道路中心线、行车道边缘线、减速标线;防撞护栏:波形梁护栏;1.标志设计(1)布设原则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提供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交通标志设计,应主要以完全不熟悉本路段的司机为对象,其主要作用是在为驾驶员提供适时、准确的诱导的同时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保证必要的行车安全。本路段交通标志的布设上应遵循以下总体原则:a.综合考虑周边路网情况,合理布设地点距离标志和交叉口系列标志。b.全段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并前后协调,形成整体系统,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过载的现象。c.及时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信息,并且充分考虑交通参与者的行动特性,即充分考虑在动态条件下发现、判读标志及采取行动的时间和前置距离,依据人体接受,加工处理信息的基本规律确定各个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d.本项目部分路段道路两侧房屋较集中,行人干扰较大,因此将在这些路段设置限速、村庄等相关的警告、禁令标志。e.为保障主线行车安全,在支线上适当位置设置减速让行标志。f.标志的布设与交通标线、其它沿线设施、环境等协调配合使用。2.版面设计版面设计应以司机在设计速度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内容为基本原则,同时版面布置应美观、醒目,并且标志应具有夜间反光的性能。本路段交通标志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要求进行设计,标志颜色:一般圆形禁令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或黑字(图案压杠)、白衬边;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黄衬边;其它标志的颜色应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施工。(3)结构及反光材料标志结构设计基本风速采用25m/s。单柱式标志板选用3003铝合金板。为加强标志板的强度和便于同立柱连接,铝合金标志板后附有滑动槽铝,滑动槽铝用铆钉铆固在标志板上,玻璃钢标志板与扁钢采用铆钉连接,铆钉头打磨平滑。标志结构中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热浸镀锌处理,螺栓、螺母等连接件的镀锌量为350g/m2,其余均为600g/m2。路基路段的标志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强度等级为C30。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规定,为保证夜间标志板的反光效果,本路所有标志板的反光膜均推荐采用II类反光膜。所有标志板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的规定。(4)标志安装柱式标志的标志内边缘距路肩边缘≥25cm,标志牌下缘距路面高度为2.50m。路侧标志安装时应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指路和警告标志其安装角度为0~10°,禁令标志的角度为0~45°。当设计的标志安装位置与实际存在的构造物发生冲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做适当调整。标志柱长度均按填方边坡1:1.5设计,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立柱长度。(5)标志加工及施工要求标志底板和滑动槽铝均采用牌号为3003的铝合金板制作。标志底板同滑动槽铝采用Φ5×10铝合金铆钉铆接,铆钉间距不大于15cm;铆钉沉头面必须磨至同标志面一样的高度;铆钉沉头面不得凹入板内,否则应补至板面高度,做到牢固、平整。滑动槽铝必须采用整料定制,不得焊接接长。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焊接钢管;凡钢管直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采用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应采用整料,不得焊接接长。立柱应垂直地立于基础之上。标志板偏角的调整应通过浇筑标志柱基础时,调整立柱的地脚螺栓和法兰盘位置来进行。标志柱顶端及横梁外露钢管口,用3mm厚的钢板焊接封盖。底座法兰盘与地脚螺栓采用T422或T423的焊条焊接。2.标线设计(1)布设原则交通标线是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等,其作用是用以引导、管制和渠化交通。本路的标线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a.路面车道分割线在普通路段采用15cm宽黄色热融型标线(实线)。b.车道边缘线在全线普通路段,车道边缘采用15cm宽白色实线,在路口处断开。(2)标线材料路面中心标线、车道边缘线、立面标记均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并掺玻璃珠,施工时面撒玻璃珠,标线厚度为1.8mm。(3)施工中的注意事项a.几点注意事项:在开放的道路上施工,应注意交通安全。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涂料、溶剂、烟火等实施安全管理。应迅速而正确地进行施工,并保持与道路线形的协调一致。恶劣天气如:雨、雪、强风等不能进行标线施工。b.在标线施工前,应先将道路表面上的污物、松散的石子或其它杂质清除掉。喷涂标线工作应在白天进行。如果遇到天气潮湿、灰尘过多,风速过大或温度过低(低于4℃时),喷涂路面标线工作应该暂时停止。3.波形梁护栏设计(1)设计原则①路侧计算净区宽度范围内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压输电线塔、危险品储藏仓库等设施时,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高,必须设置护栏。②路侧计算净区宽度范围内有下列情况时,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中,应设置护栏:a.路侧计算净区宽度范围内有深度30m以上的悬崖、深沟、深谷等的路段;b.有江、河、湖、沼泽、航道等水深1.5m以上的路段;c.有I级铁路、一级公路等。③边坡坡度和路堤高度在下图中I区方格阴影范围内的路段,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低,宜设置路侧护栏。边坡坡度、路堤高度和设置护栏的关系④边坡坡度和路堤高度在下图中Ⅱ区、Ⅲ区方格阴影范围内的路段,应通过警示墩、警示桩、警告标志或诱导标等措施加强引导,必要时设置C级护栏。⑤位于急弯外侧、长直线尽头处的平曲线外侧、陡坡路段的下坡一侧和视距不良路段时,可采用加强型,或提高一个护栏的防撞等级。⑥连续下坡、外侧有悬崖、深谷、深沟的路段宜采用混凝土护栏。⑦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尤其是驶出路外的交通事故多发的路段,可根据需要提高护栏的防撞等级。⑧公路路侧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压输电线塔、危险品储藏仓库等设施的路段,宜设置A级混凝土护栏。(2)结构设计B级路侧波形梁护栏由二波波形梁板(310mm×85mm×3mm)、立柱(Φ114×4.5mm)等组成。(3)技术要求a.波形梁、立柱、横隔梁、端头梁及连接螺栓所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2006)的规定。b.拼接波形梁的螺栓应采用高强螺栓,材料可采20MnTiB,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2008)的规定,拼接螺栓及连接螺栓均采用防盗螺栓。c.立柱埋置于混凝土中时,应采用C20以上等级的混凝土。混凝土用材料应符合现行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d.波形梁护栏的防锈应采用热浸镀锌处理。热浸镀锌应为《锌锭》(GB/T

470-2008)中所规定的0号锌或1号锌,镀锌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护栏立柱、波形梁板、端头镀锌量为600g/m2,镀锌厚度为85μm

;防阻块、螺栓、螺母、垫圈镀锌量为350g/m2,镀锌厚度为50μm

。镀锌应均匀平滑,不得有粘接、麻面、空隙和流淌堆积现象。镀锌层应具有耐化学腐蚀性和耐侯性,并经试验合格,方可进行安装施工。(4)施工注意事项a.护栏的安装一般应在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但设置于小桥、通道上的护栏立柱,其基础应作预先处理。b.立柱应根据设计图进行放样,并以桥梁、通道、涵洞、平交等为控制点,进行测距定位。c.立柱放样后,应调查每根立柱位置的地基状态。如遇地下通信管线、泄水管等,或涵洞顶部埋土深度不足时,应调整某些立柱的位置,改变立柱固定方式。d.一般路段,立柱可采用打入法施工,施工时应精确定位。当打入过深时,不得将立柱部分拔出加以矫正,须将其全部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