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特点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2年教育统计的主要结果和分析,2002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年龄组为1600万人,高等教育年龄组为15%。按照国际通用的指标衡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大众阶段。在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解决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大众化条件下精英高等教育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有关问题,包括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精英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大众化条件下精英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辽宁省精英高等教育发展与“强校”建设对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一、在公共条件下,精英高等教育1.阶段社会阶段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产生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漫长岁月中,高等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培养少数社会精英(Elite),接受高等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与之相应的高等教育模式后来被称之为“精英高等教育”(EliteHigherEducation)。二战以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引起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目标、选拔标准、管理方式等一系列质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学者以战后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为对象,探讨了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提出:高等教育可以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MassHigherEducation)、普及高等教育(UniversalHigherEducation)等阶段。马丁.特罗(MartinTrow)在其相继发表的《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等论文中,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依据划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著名观点,他指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以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造新的高等教育模式。”马丁·特罗的三阶段理论系统地描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反映了高等教育量的积累导致质的飞跃的一般规律,得到OECD、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审议会(CCHE)等机构的高度评价,在国际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精英高等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它表示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最早的一个阶段,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通常用反映高等教育规模的毛入学率低于某一数量(如15%)来作为标志和界限;其次,它表示一种高等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所有阶段中,并不随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结束而消失,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1978年,马丁·特罗在题为《精英与大众高等教育:美国的模式与欧洲的现实》的论文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重新审视,从11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量变与质变的不平衡性。我国学者将马丁·特罗的有关观点归纳为若干维度,其中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十维度说”影响最大。本文拟从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目的与功能、高等教育对象、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过程、高等教育与社会六个基本维度来概括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不同特征和主要区别(见表1)。2.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发展大众化阶段是就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而言,这一阶段非但不排斥而且必须把精英高等教育作为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第一,知识、人才及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需求是分层次和类型的,社会对精英的需求不随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消失;第二,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精英高等教育作为其中的一种模式处于金字塔的顶部,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正如马丁·特罗所指出的:“当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过渡到下一阶段,发挥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时,前一阶段的模式仍然存在于一些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在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不但存在而且很繁荣。”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出现多样化、分层化的态势。菲利浦·G·阿特巴赫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充,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大学得到了发展。此外,为了服务于更多的人,以及为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顾客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必然增加新型的院校。大学仍然处于扩充后的高等教育的中心,其他形式的中学后教育不但提供了扩大的入学机会还提供了多样性。”从发达国家的情况可以发现若干特点:(1)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和层次呈现出多样化格局;(2)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不同的社会职能、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和价值取向,即使在大学中,也存在着不同类型和层次;(3)非传统、非大学型院校作为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在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就学机会、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4)精英高等教育在大众阶段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在新的条件下其作用不可替代;(5)高水平大学是主要着眼于英才培养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阶段的国家,也是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还拥有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学。多层次和多样化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特征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学习和仿效。根据1994年《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可细分为10类,具体如表2。表2所列的10类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层次和类型鲜明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支撑这一体系的富有弹性的高等教育制度保证了美国高等教育既能提供世界上最大的入学机会,又能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上达到世界最高水准。二战结束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教育民主化的要求都向高等教育提出挑战,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加速公立的社区学院的发展。社区学院采取开放招生的政策,不收或仅收极低的学费,使大量过去不可能有机会的青年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正如克拉克·科尔所指出的:“社区学院开创了向学习社会的伟大转变,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只要愿意,就能在几乎任何地方学习任何科目。……美国正在成为首先普及中等后教育的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在大力发展社区学院、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同时,注重发展精英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在大众化和普及化过程中,研究型大学和以博雅教育为中心的文理学院的数量增长并不明显。在美国,一些一流的私立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长春藤盟校”以及加州理工学院等,其在校生总数一般控制在几千人到一万多人,研究生与本科生数量相当,而且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明显,显示出典型的精英教育特色。二、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发展以日为中心,和年、月、年之间发展为核心的人文社会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在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既表现出大众化过程的一般规律,也体现着本国的特色。(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辽宁、天津、浙江等省市)的高等教育先行进入大众阶段,在高等教育规模上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2)作为后发国家,我国高等教育在毛入学率尚未达到15%时,已经表现出一些大众化阶段的特点,比较明显的是高等教育得多样化特征在我国的超前显现,而这种多样化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并不是典型的正相关关系,存在着高等教育规模相对较低的不发达地区反而更加多样化的现象;(3)由于历史、文化等多种原因,发端于欧洲中世纪的精英教育的一些传统,如“学术自由”、“知识即目的”、“博雅教育”等,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深入的根植,因此,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呈现多样化发展的局面时,精英教育的一些理念就更容易被忽视。正是基于这些特点,目前研究大众化条件下精英高等教育的观念、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十分现实和迫切的意义。从表3可以看出:八省市区域内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14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36.8%;其中,本科学校260所,占全国本科学校总数的41.5%;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51所,占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总数的70.8%;“211工程”学校56所,占全国“211工程”学校总数的58.9%;“985工程”学校20所,占全国“985工程”学校总数的58.8%。这些数据说明,从总体上五省市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达地区,无论在规模还是水平上都居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先或前列地位。但另一方面,尽管在数量上都是高等教育先进省份,可五省市之间在高等教育质量水平上还是存在差异。例如,从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所占比例来看,北京市“211工程”学校在该地区高校中占30.6%,占全国“211工程”学校总数的20%;“985工程”学校在该地区高校中占9.7%,占全国“985工程”学校总数的17.6%。而辽宁省“211工程”学校在该地区高校中占6.0%,占全国“211工程”学校总数的4.2%;“985工程”学校在该地区高校中占3.0%,占全国“985工程”学校总数的6.0%。这反映出部分地区虽然在高等教育规模上进入了大众阶段,但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术水平、综合实力还亟待提高。2.正确理解大众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多样化模式之下,为了促进精英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深入认识、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大众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树立符合精英教育特点、适应大众阶段要求的功能观、人才观、质量观、办学观和发展观。(1)功能美学(2)看对象(3)看看本质(4)学校建筑(5)对高校类型的重新划分和指导是构建高等教育特色为了促进精英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在坚持统筹规划、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形成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在职能和任务上的分工,打破盲目攀高、千校一面的不合理局面,真正形成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这种分工不能靠行政命令和硬性规定,主要是在各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自我选择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因其水平和贡献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进入大众阶段之后,基本上保持着多样化发展模式,不同类的学校具有不同的职能任务、质量标准和价值追求,只有同类学校之间才进行相互比较和相互竞争。在我国长期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高等学校的类型甚至名称主要按学科性质和行业特征进行划定,这种划分无法区别高等学校间在层次和类型上的差异。在当前高等教多样化发展的形势下,对高等学校类型进行重新划分,并且采取不同的政策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已经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如表3所列,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396所,其中34所大学进入我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985工程”),95所大学的部分优势学科得到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这些学校应该实行精英教育模式或在部分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专业实行精英教育模式,其它学校实行大众教育模式或者以大众教育模式为主。3.加快推进“强校”建设,领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辽宁尽管在数量上是高等教育先进省份,可与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相比,在高等教育质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较少,更缺乏国内顶级水平的大学,绝大部分学校办学层次和学术水平不高。辽宁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7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大学有4所,只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6.0%,占全国“211工程”学校总数的4.2%;进入“985工程”的大学有2所,只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3.0%,占全国“985工程”学校总数的6.0%;辽宁省高校中有国家重点学科26个,在全国高校964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只占2.7%。这些与北京、上海、江苏差距较大,与高等教育大省的身份不够相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向高等教育强省迈进,是辽宁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重要任务。今后20年,辽宁高等教育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对辽宁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辽宁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知识化的趋势日益显著,地区之间竞争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人力资源、知识资本的竞争,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成果的竞争,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日益凸显。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不仅体现为向区域内输送大批专门人才,更在于持续地培养和造就相当数量的英才,在于先进科技成果的研发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区域内的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一个地区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象征,不仅是一个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核心部分,而且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因素。辽宁经济的腾飞、“新辽宁”的建设需要大力发展精英高等教育,发展精英教育首先要落脚在建设高等教育“强校”,即建设高水平大学。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换,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制造业生产能力将转移到我国,我国在某些领域将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辽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热点地区。十六大报告把“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辽宁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辽宁67所高校中,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是综合实力最强的2所大学,“九五”以来,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科技实力、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储备具备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基础,学科布局特别是优势领域和潜在优势领域,与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工业发展格局,与“新辽宁”建设有较多的结合点,可以实现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对接,可以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辽宁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就应该努力促进精英教育的发展,切实加强高等教育“强校”建设。辽宁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提升质量水平为主线的战略方针,而精英教育的质量水平是高等整体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进入大众阶段的条件下,要切实加强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统筹、调控和指导。一方面,要继续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改善和充实办学条件,普遍提高各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形成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处理好“大众化”与“高水平”之间的关系,切实加强精英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要努力加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前,应该结合国家“211工程”二期建设和“985工程”建设计划的实施,结合国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辽宁省“2003—2007年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尽快组织研究制定辽宁强校建设的系统计划,大力支持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努力建设一批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打造“名牌大学”和“名牌学科”的品牌,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规模,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的学术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话题英语作文400字汇编五篇
- 金融心理账户
- 大学学生实习报告范文汇编9篇
- 安全环保的工作总结
- 小学生自我介绍(集锦15篇)
- 建团100周年演讲稿400字10篇
- 标准工程工程合同-5篇
- 高中军训个人体会600字
- 汽车销售转正工作总结
- 地质工程实习报告范文集合十篇
- 2023年麻醉科年中总结和明年工作计划
- 幼儿园大班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测试
- 《宣传片制作》课程标准
- 危重病人心理护理与沟通技巧
- 四年级上数学计算题100道可打印
- 船艇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课件
- 海南省的历史与文化遗产
- 体育教育职业生涯报告
- 耳硬化症护理查房
- 浙江省义乌市六校联考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