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_第1页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_第2页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_第3页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_第4页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

癫痫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特点是皮肤上有红斑,上面覆盖着多层银币的鳞片状。本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易于复发,病程较长,因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较大的不良影响。本病的中医病名为“白疕”。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皮肤科医生、患者习惯于把银屑病称为“牛皮癣”,民间俗称的“牛皮癣”也常常是指“银屑病”,但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行业标准,西医的“银屑病”中医命名应当为“白疕”,而西医的“神经性皮炎”相当于中医的“牛皮癣”,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在临床中非常容易混淆。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多数患者秋冬或冬春季节交替时病情加重。1毒副反应的临床表现西医认为银屑病病因不十分明确,属多因素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引起。研究发现本病发病与遗传、感染、内分泌、免疫因素、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上呼吸道感染、精神刺激、劳累等因素常常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中医认为,禀于父母血毒(即有阳性家族史)或素体阳盛内热者,又外感六淫邪气,如风寒、风热、风湿、秋燥之邪,外邪入里化热、化毒;或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性情急躁,肝火亢盛;或大量进食辛辣发物,生热上火,导致体内热毒炽盛,热入血分,血热外发于肌肤,故见急性发病,皮肤起红斑、瘙痒;血热生风,故见层层鳞屑;热毒与内湿相合,湿热内蕴,外发肌肤,故见红斑湿润或有脓疱。热毒炽盛,日久耗伤营血,阴血亏虚;或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血虚风燥,故见红斑干燥皲裂,瘙痒脱屑;热毒阻滞经脉,日久血行不畅,气血凝结,故见皮损肥厚,颜色暗红,经久不退;失治、误治者或受不良刺激,热毒炽盛,气血两燔,故见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大量脱皮,或起脓疱。2临床表现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4种。2.1不够的材料本病绝大多数为寻常型,典型的皮损初起为针尖至绿豆、黄豆大小的红色“点滴状”丘疹,可增大、融合成形态不同的浸润性斑片,边界清楚,红斑上覆盖多层云母状的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见到一层半透明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其上可见到筛状的细小出血点,这种现象称为“点状出血”;头部皮损处毛发常呈束状,称为“束状发”,但毛发正常无脱落;指甲可出现很多针头大小的凹坑,称为“顶针样”损害,是银屑病典型的甲损害。轻者皮损局限于身体某处,好发于头皮、肘膝关节及小腿伸侧,或零星散发于躯干、四肢;重者大片红斑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寻常型患者根据病程又可以分为以下3期。2.1.1患者的形态和临床表现本病初起阶段为进行期。本期皮疹进展比较迅速,新疹不断出现、增大,颜色鲜红,鳞屑较多,一般瘙痒明显,但少数患者并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时非皮疹部位的皮肤受到损伤后会发展为皮损,如针刺、外伤处可形成新的皮疹,这一现象称为“同型反应”,是进行期皮疹的特点。2.1.2安静时期经过进行期后疾病进入静止期。本期病情稳定,皮疹颜色暗红,鳞屑不多,既不扩大也不消退,基本没有新疹出现。2.1.3返回阶段皮损颜色变淡,鳞屑减少,面积减小或从中心消退而成环状,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或色素减退斑。2.2细胞缺损,表皮狭窄患者的皮疹以在红斑上出现小的黄色或白色脓疱为特点;部分患者皮损仅限于手足部位;严重者可全身出现密集脓疱,融合成脓湖,并出现发热、关节肿痛等全身症状。2.3国际习惯法这一型临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在寻常型皮损基础上伴有关节的酸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变形,多侵犯末端关节,严重时累及大关节。2.4激素单次给药后出现错误这一型可由其他几型发展而成,多因皮损受到不适当刺激如烫洗、紫外线照射等,或外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突然停药后引起。可见全身皮肤弥漫潮红、浸润、肿胀,大量脱屑,多伴有发热、畏寒、乏力等全身症状,甚至活动受限。3诊断要点主要根据皮肤浸润性红斑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的皮损特点进行诊断。4诊断和诊断4.1皮肤组织病理学玫瑰糠疹中医又名“风热疮”,同样为一种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皮疹为椭圆形红斑,上覆盖细薄鳞屑,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而无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主要鉴别点为鳞屑不多,无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4.2神经温度神经性皮炎中医又名“牛皮癣”,发病亦有皮肤起红斑、增厚、脱屑的特点,但神经性皮炎皮疹多为暗红苔藓化斑片,肥厚且硬,皮纹粗糙,剧烈瘙痒,鳞屑很少。主要鉴别点为皮损以苔藓样变为主,无银白鳞屑,无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5般适应证的选择由于本病在病理上可见到表皮细胞增殖过速,因此用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等抑制细胞分裂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对肝肾功能均有影响,应用时需严格选择适应证。目前一般不主张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银屑病,因为不良反应较大,停用后复发和反跳现象较为明显。维A酸类口服治疗银屑病有效。常用于治疗银屑病的阿维A酯是一种芳香维A酸,能使表皮细胞恢复正常角化,适用于对其他疗法有耐药性的严重银屑病,如红皮病型、脓疱型,但主要不良反应为致畸胎,并且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出现口唇干燥、头晕恶心等,限制了临床应用。外用药物以角质剥脱剂、润滑剂及细胞抑制剂为主,包括焦油制剂、蒽林、皮质类固醇、维A酸、钙泊三醇、水杨酸类等。6中医治疗6.1中医辨证论治6.1.1风凉血,消斑主症: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多呈点滴状,新皮疹不断出现,颜色鲜红,鳞屑较多,刮之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常伴口干舌燥,或咽喉疼痛,或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斑。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处方示例:水牛角片30g,生地15g,牡丹皮10g,赤芍10g,生槐花10g,紫草15g,白茅根15g,大青叶15g,蚤休10g,苦参10g,金银花10g,紫花地丁15g,生甘草10g。加减:痒甚者可加白藓皮、白蒺藜;夹湿者可加薏米、茵陈、土茯苓、泽泻;伴咽喉肿痛,加板蓝根、玄参、北豆根;由感冒诱发者,加连翘、牛蒡子;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1.2配方6,饮子加主症:病程较久,皮疹色淡,鳞屑减少,干燥皲裂,舌质淡红,少苔,脉沉细。治法:养血滋阴,润肤息风。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处方示例:生地30g,元参15g,花粉15g,水牛角片30g,紫草10g,赤芍10g,白芍10g,丹参15g,鸡血藤30g,当归10g,草河车15g,白蒺藜10g,威灵仙10g。加减:脾虚者加白术、茯苓、山药;风盛瘙痒明显者加白藓皮、苦参、露蜂房、全蝎等;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6.1.3桃红四物汤、养鱼汤主症:皮损肥厚,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处方示例:生地15g,牡丹皮10g,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忍冬藤30g,鸡血藤30g,三棱10g,莪术10g,鬼箭羽15g,生甘草6g。加减:兼有湿热者,加土茯苓、生苡米;日久不愈,加乌蛇、全蝎、蜈蚣;皮损经前加重者,加益母草、泽兰。6.1.4有气阴也病阴治泻湿主症:皮损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为密集的脓疱,部分融合成片,表面糜烂、脱屑,或见黏厚的痂屑,或伴关节酸痛、肿胀、下肢沉重,舌红,苔黄腻,脉滑。多相当于脓疱型、关节型银屑病。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处方示例:川萆薢10g,生薏米30g,苦参10g,土茯苓30g,生白术10g,车前子10g,车前草10g,泽泻10g,金银花10g,丹皮10g,生枳壳6g,六一散15g。加减:关节肿明显者,加羌活、独活、秦艽、忍冬藤;脓疱多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莲子心;瘙痒剧烈者,加白藓皮、地肤子。6.1.5治疗药物不良反应主症:全身皮肤潮红、肿胀,大量脱皮,或有较多脓疱,伴壮热,口渴,畏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多属红皮病型。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处方示例:金银花15g,连翘10g,水牛角片30g,大青叶15g,白茅根15g,牡丹皮10g,紫草15g,山豆根6g,茜草根10g,元参1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白花蛇舌草15g。加减:寒战高热者,加生玳瑁;口干唇燥者,加玄参、花粉、石斛。常用剂量为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滴,治疗2周。静止期皮损色暗、恢复较慢者,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现代研究表明,丹参能改善组织缺氧,减轻血管内皮炎症。常用剂量为丹参粉针剂0.4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滴,治疗2~3周。静止期患者还可以在应用中药的基础上加用窄波UVB黑光照射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一般连续6~8周,可以抑制表皮细胞的异常增殖,促进皮损的恢复。对于病情较重、反复发作或长期不愈者,可考虑给予口服雷公藤多甙片,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常用剂量为每次20mg,每日3次,根据病情逐渐减量。需注意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且不宜长期应用,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皮损初起,散在发生,呈点滴状且无迅速扩大趋势,此时邪热尚未深入,病情尚轻。若失治误治,如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含有汞、砷等有毒之品的中药制剂,以及刺激性强的外用药;或急性期用热水烫洗;或暴饮暴食辛辣发物;或有剧烈情志变化等,均可造成药毒、热毒炽盛,导致病情加重。表现为皮损迅速增多,点状皮损很快扩大成斑状,并相互融合,甚至演变为脓疱型、红皮病型,给治疗造成困难。7止期、退行期皮质的加味7.1进行期皮损颜色鲜红,大量脱屑、瘙痒,宜用温和之剂,可用黄连膏、普连软膏。7.2静止期、退行期皮损颜色暗红,浸润肥厚,干燥脱屑,可外用黄连膏、加味黄连膏等;也可用药渣煎水放温后洗浴浸泡患处。大斑块状浸润肥厚皮损,可用封包疗法,即擦药后用塑料保鲜膜包裹数小时,以促进药物的吸收。需注意封包时间不宜太长,并且进行期患者避免应用封包疗法,以免刺激皮损导致病情加重。8预防质量应注意使用的原则8.1饮食忌辛辣海鲜发物,戒烟酒。8.2预防感染和外伤,秋冬、冬春季节交替之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咽炎、扁桃体炎。8.3避免过度紧张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8.4忌热水烫洗及搔抓。8.5本病治愈后易于复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