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形象比较_第1页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形象比较_第2页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形象比较_第3页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形象比较_第4页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形象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形象比较

19世纪上半叶,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和农奴制度下,俄罗斯有两个独特的货币奴隶形象。这就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在西方文学史上,守财奴的形象古已有之。在巴尔扎克和果戈里之前,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等都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要谈及的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形象,无论从他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可以说是不朽的典型。如果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两相观照,他们之间的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某些特点使他们相同、相似,而另外一些特征,却又使他们迥然相背。也就是说,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是两位大家笔下的两个异中有同、同中又有异的艺术形象。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虽然是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但他们却具有着明显的相似、相同之点。吝啬可以说是他们共同的突出特征,吝啬让他们失去了正常人的本能,驱谴他们向着畸形发展。甚至可以说,吝啬浸透了他们机体的每一个细胞,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以及对己对人,都无不表现出吝啬。首先,吝啬使他们把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准压低到最低点。葛朗台最终已是个千万富翁,然而却过着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清苦”的物质生活。他住的是“靠着坍毁的城脚”的“一所灰暗、阴森、静寂”的房子。设施破旧不堪,连楼梯踏板也有的掉了,有的已经腐烂,稍不留心,就会一脚踩空。他穿的衣服,四季如一。家里的伙食标准,定在能使每个人的身体机能得以维持运转的最低点,而且每人食用的面包,也都得由他“亲自分发”。全家的一切日用开支,都被他牢牢地控制着:他根本不管天气的变异每年十一月初一前即使早已大雪飘飞,也是绝对不准生火取暖的,而一到第二年的三月三十一日,就是春寒凛冽,也必须熄掉;整座房子只许点一支蜡烛,一旦他要去别的房间做点什么,其他人就只能在黑暗中坐等。对比之下,泼留希金的吝啬,虽不能说有过之,但的确也无不及。泼留希金是《死魂灵》中几个农奴主中较富裕的一个。他拥有上千个农奴,家业之大,是可以想象的。但他却象一个乞丐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他的庄园荒凉破败,住房寒伧不堪,墙壁和门上长满青苔。屋里摆设更是不堪入目,有破旧的椅子,停摆的钟,处处布满了蜘蛛网。在衣食上,他更在葛朗台之下:身上穿的睡衣已无法辨认底色;“袖子和领头都非常龌龊,发着光,好像做长靴的郁赫皮;背后并非拖着两片的衣裙,倒是四片,上面还露出一些棉花团”。这完全是一个叫化子的衣着。他穿的如此,吃的更糟:他女儿在复活节时送给他的饼干,他一直不“舍得”动一下,虽早已变质,却仍坚持要食用,并吩咐女仆:“那饼干的上面是不大新鲜了的。你得用小刀稍微刮一下;但那末屑不要给我抛掉!”,泼留希金保存了妻子生前做的酒,不是为了纪念,而是由于悭吝,一直将它敞口放在柜里。为了报答乞乞科夫给自己的好处,他终于下决心拿了出来:“上帝知道,多少蛆虫和苍蝇和别的灰虫都掉进去了,但我已经统统捞出,现在又干净了,我想敬你一杯。”泼留希金“清苦”到如此地步,真是连“囚犯的生活也要比他好”。其次,吝啬使他们丧失了正常人所应具有的最起码的情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特别是亲情,更是人皆有之。但在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两个人物身上,除了钱财,世上别无他物,可以给予他们以幸福或悲愁。这不仅使他们自甘“清苦”,而且扩大到待人处事上,金钱决定着他们对人的好、坏、冷、热。对于葛朗台来说,自从他开始想实现其发财野心之日起,人的自然感情也就开始了渐渐消亡的过程,甚至最终完全被对黄金的眷恋所取代。最后呈现于读者面前的乃是一个亲情丧尽、彻底物化的人。金钱毁灭了他的夫妻之爱:妻子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为他带来过几笔财产继承权的女人,因此,当他和女儿争夺金匣子,病重的妻子面色苍白地乞求他,甚至眼看着妻子就要昏死过去时,他无动于衷。然而当得知妻子的死将会使他的财产被分割时,转眼间,他又呼天抢地的叫喊:“可怜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么爱你。”可是,紧接着,当得知妻子已病入膏肓之际,他关心的不是妻子的生死,而是她“要不要花多少钱?要不要吃药呢?”老伴终于走了,可他心中不曾闪现丝毫悲痛,脑袋里唯一的活动是盘算着如何才能把妻子的全部遗产一口吞下。金钱也吞噬了他的父女亲情:当得知女儿把价值六千法朗的金洋送给了查理时,他怒不可遏,愤怒地咆哮,疯狂地咒骂着,并把她反锁在房里禁闭起来。可是当他知道女儿在母亲死后有权继承财产时,他一下就瘫软了,发出痛彻骨髓的哀叹:“人生残酷,太痛苦了”。与此同时,他立马换上另一副面孔,百般温情、体贴。其实只是为了俘掳女儿的心,逼迫她放弃继承权。对妻女尚且如此,对其他人自然更不待言。金钱也完全泯灭了他的手足之情,同胞弟弟自杀身亡,在他心中不曾掀起微弱的波澜;遗书上托孤的嘱托,他根本不予理睬。对于孤苦无靠的侄儿,他在女儿面前狂呼乱叫道:“……哼,查理跟咱们有什么相干?他连一个子儿,半个子儿都没有;他父亲破产了。等花花公子称心如意地哭够了,就叫他滚蛋……”多么狰狞的嘴脸!多么凶狠的心肠!葛朗台的绝情,并非绝无仅有,对比之下,泼留希金毫不逊色。在他的意念中,一切人,包括自己的亲人都是为窥视、谋取他财产而存在的。为了杜绝这种威胁,他断绝了和所有人的来往,并把儿女也视若路人,女儿出走了,他作父亲的“只送给她诅咒,却并没有想去寻觅、追回”。对于参军的儿子,他也只“送给他一些清清楚楚的父亲的诅咒,想从此不再相见矣,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注意了”。比较起来,在处理亲情上,泼留希金比葛朗台表现得更为简单和粗暴。.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吝啬到如此地步,这和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的聚敛欲与占有欲密不可分。这是这两个守财奴的又一共同特点,并促使他们向着畸形发展。葛朗台的贪婪欲壑永无填满之日。起初,他只不过是个自食其力的小手工业者。可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用假公济私、强取豪夺、投机倒把,买卖公债等手段,最后终成索漠地区的首富,其田产、公债、黄金和现金“总值大概有一千七百万”。可是,他仍然像一只饥饿的狼,张牙舞爪,时刻准备着扑向每一个可能增加其财富的猎物。金钱的毒汁,已经麻痹了他的每一根神经,牢牢地控制着他的喜怒哀乐,直至其肉体机能的紧张与松驰,因此,当他听说女儿可以分割他的财产时,他沉痛地哀嚎道,“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而当女儿答应放弃继承权时,他又欢天喜地呼喊着:“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这就是说,财产的有无或多少,对于葛朗台乃关涉生、死的大事。因此,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是在为抢夺神父向他伸来的黄橙橙的十字架的一搏中断送的。葛朗台,黄金的可怜走卒。贪婪在泼留希金身上的表现,也不在葛朗台之下。他资产丰厚,存储的财物,可供他家几代人享用。“然而,他却实在没有够,每天每天,他很不满足的在自己的庄子的路上走,看,桥下跳板下,凡是在路上看见的:一块旧鞋底,一片破衣裳,一个铁钉,一角碎瓦,他都拾了去”。凡他经过的地方,就都用不着打扫了。更有甚者,贪欲完全泯灭了他的是非荣辱感,家藏万贯,却去偷盗别人遗落在井畔或路旁的小物件。泼留希金,什物的忠实奴仆。吝啬与贪婪,吝啬激化着贪婪,贪婪加强着吝啬。二者结合起来,促使葛朗台和泼留希金一步步成为财产、金钱的“执着狂”。他们完全被扭曲了,夫妻之爱、父女之情和手足之亲,这一切人类的自然的品质和自然的要求,都被消灭得无影无踪。私有财产权把他们异化为非人,一个成为聚敛、守护黄金的可怜走卒,一个变成聚敛什物的忠诚奴仆。二和三大封建农奴主:受剥削、占有土地的人葛朗台和泼留希金作为守财奴,他们虽然有着吝啬和贪婪的共性,可同时,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颇为明显的。这是具有不同本质的两个形象。而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下面,我们从纵横两个方面对他们作一简略的比较。在横向的对比中,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个人物的各自追求不尽相同。葛朗台在聚敛财产的过程中,对黄金逐渐产生和最后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贪欲。这种欲望已经达到了畸形的程度:他已不只停留在贪恋黄金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是发展成为贪恋黄金的本身。他对黄金有一种超乎常人的特殊“感情”,一见到黄橙橙的颜色,眼睛就闪闪发亮,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因为黄金本身可以使他获得快感、安慰和幸福。葛朗台弥留之际的种种表现,是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对于一个守财奴最典型、最精湛的刻划。他叫人将自己置于转椅上,让人在金库前来回推转;他要女儿将金路易铺散在桌子上,接连几个小时地用眼睛死死盯着;他不断地吩咐女仆:“裹紧、裹紧,别让人家偷了我的东西”;当他即将咽下最后一口气,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伸向他嘴边让他作最后的忏悔,和上帝作最后诀别时,他竟以一个老虎扑捉羔羊的骇人姿态,要把十字架抢到手里。他的生命也正是在对黄金的最后一次掠夺中结束的。对于黄金的欲望,强烈得多么惊人!对照中,泼留希金的追求则在于聚敛各式各样的实物地租。“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物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呢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院子里满满地“堆着没有动用的各种木材和一切家俱”。然而这许多并不能使他满足,他总是睁着尖利的眼睛,在四处搜寻能攫为己有的一切,直至去拾破烂,甚至去偷窃,以充塞自己无底的欲壑。两个都是守财奴,但他们所追求和迷恋的对象却有不同。不仅如此,他们在实现其聚敛和占有欲望时所采取的方法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他们各自隶属不同的阶级紧密联系起来。他们一个是土地经营者、酒商和金融资产阶级,另一个则是地道的封建农奴主。葛朗台的掠夺经营方式完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他从一个小工业者起步,逐渐变成一个金融巨头,长期的经营实践,使他深谙商品流通和货币周转可以获得更多的价值增殖这一经济规律。因此,他采取各种手段把自己的一切财力和物力都作为资本投入流通、周转过程:他砍掉四十年才有一次收入的树木,换种上每年都有一次收成的草;他垄断市场,哄抬酒价;他抛售黄金,买卖公债。总之,他完全懂得了资本放在金库里是死东西,而一旦投入流通,便可捞到丰厚的利润。而泼留希金则完全是一个呆头傻脑的封建农奴主:他不仅根本不懂得自己强取豪夺得来的堆积如山的实物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还是那些实物的破坏者:“他的干草和谷子腐烂了,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肥堆,只差没有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去劈下来;麻布、呢绒,以及手织的布匹,如果要它不化成飞灰,便千万不要去碰一下。”他只知死死抓住农奴主的特权,并且是个极端懒惰的私有者,他一方面自身决不参予经营管理,“并不希图从自己的占有地中获取可能有的最大利益”另一方面,他还拒绝把自己的农产物作为商品投入流通交换过程:“对于跑来想从他的农产物里买些什么的买主,他更难商量,更加固执了;他们来和他磋商,论价,到底也只好放手,明白了他乃是一个鬼,不是一个人”。很显然,泼留希金不论占有方式,或者对待经营管理的态度,都是保守、封闭的,带有典型的封建特征。两相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多么鲜明:一个是“稳定的独占”,一个则将“稳定的独占”变成了“动荡和不安静的独占即变成竞争”;一个是对“别人血汗成果的安闲享受”,一个则是把“安闲享受”变成对“这些成果的忙碌买卖”。所以,一个是把自己束缚在土地上的封闭自守型农奴主,一个则是善于在产品和资本流通中获取利润的开放型资产者。总之,固定不变和不断变化着,这是区别他们的重要特征。再从纵向发展上来看,我们可以对两个守财奴形象的差异作进一步的探索。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长期斗争中的第三次大决战。“这是一次完全抛开了宗教外衣,并在毫不掩饰的政治战线上作战,这也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这次胜利,虽然只是“动的”私有制代替“不动的”私有制,“即是,高度发展的私有制对不发展的、半途而废的私有制、即对土地所有者的胜利”。但它的确从整体上震撼了欧洲封建制度,法国资产阶级从此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为资本主义长足发展拓开了广阔的道路。葛朗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客观环境为这个极富野心的人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在大革命的进程中,他先是看风使舵.投机革命,当了索漠区的行政委员。他利用自己的政治资本买到了最好的葡萄园;随即又以承包供应革命军队的酒为名,把最好的草原弄到了手,拿破仑称帝时期,他虽然仕途多舛、官运不佳,可在资产方面仍然是个丰收期。到了复辟时期,他低价收买了法劳丰侯爵的全部产业。与此同时,他抛售黄金、买卖公债、垄断葡萄酒市场,最后由一个箍桶匠变成为一个金融巨头。葛朗台发家致富的历程,正好是后来恩格斯对法国革命下述论断的形象说明:“这次革命,是第三等级即从事生产和贸易的多数国民对以前享有特权的游手好闲的等级即贵族和僧侣的胜利。但是很快就暴露出,第三级的胜利只是这个等级中享有社会特权的阶层即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治权力,而且这部分资产阶级还在革命过程中就迅速地发展起来了,这是因为它通过对没收后加以拍卖的贵族和教会的地产进行了投机,同时又以承办军用品欺骗了国家。”这段话,既是对大革命中法国资产阶级这个群体经历的总结,也是对葛朗台这个个体活动的概括。而泼留希金生活的年代则正是俄罗斯封建农奴制濒临解体时期。新兴的资本主义正在向俄罗斯大地渗透,西欧的各种思潮正在不断地向沙皇农奴制发起冲击。泼留希金正是这一历史时期没落农奴主的代表之一。泼留希金也曾有过一段值得说道的历史和一个体面的家庭。但妻子的亡故给这个家、这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泼留希金变得吝啬了,吝啬得连儿女亲情都已荡然无存;他变得贪婪了,贪婪到令人发指。最终,他变成了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畸形怪物。泼留希金的变化,尽管掺杂着作者的局限,但只要从作品的整体描写着眼,我们仍不难发现它的阶级的和历史的根由。当他还拥有体面的家业时,这时的农奴制尚未败落到尽头,社会诸多矛盾还未彻底激化。表面上看来,社会还处于大变动前的宁静状态。这种情势反映到泼留希金身上,这就是他的生活似乎是活泼美好的,事业似乎是兴旺发达的。然而历史前进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封建农奴制已临近日暮穷途。这种现实走向,表现在泼留希金身上,他由一个“体面的夫”、“体面的父”变成为一个六亲不认的畸形人;他由一个“聪明”、“温和”的绅士变成为一个吝啬成癖、贪婪成性、残酷剥削、疯狂压榨农奴的迂腐的守财奴;他只知抱残守缺,死死抓住农奴制所赋予自己的特权,要求“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