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ib2b4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显微结构分析_第1页
sic,ib2b4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显微结构分析_第2页
sic,ib2b4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显微结构分析_第3页
sic,ib2b4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显微结构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ic,ib2b4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显微结构分析

碳化硼(b4c)是一种引入的非氧化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它的硬度仅次于钻石和垂直氮化钾。它具有低密度、高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它也被广泛应用于高品质服装、研磨工艺和磨损材料。它也可以用作飞机叶片材料。B4C强度不够高,断裂韧性低,为提高B4C的力学性能人们做了很多工作。文献表明:在B4C中添加第二相颗粒作为增强、增韧相,可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加入的第二相多为高硬度、高熔点的粒子,特别是过渡族的硼化物(MB2)能较好改善B4C的力学性能,如:高纯度,晶粒细小的TiB2或是柱状的TiB2,可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实验中利用B4C与Si3N4和少量SiC,TiC为原料,原位反应得到(SiC,TiB2)/B4C复合材料。反应生成细小的SiC和TiB2晶粒在基体材料中均匀分布且具有长棒状。原位生成TiB2可避免原料TiB2粉末活性高的缺点,使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且有效降低B4C陶瓷的烧结温度。实验中主要对所制得样品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1混和粉料的制备B4C(牡丹江磨料二厂生产)纯度>95%(质量分数,下同),粒度为3μm,含约1%O和0.4%N以及其它微量金属杂质。Si3N4(清华大学生产),αSi3N4纯度>92%,粒度为0.8μm。αSiC(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纯度>99%,粒度为2~3μm。TiC(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纯度>99%,粒度为5μm。Al2O3纯度>99.9%,平均粒径为0.38μm。Y2O3纯度>99%。样品中加入20%αSi3N4,10%(αSiC+TiC)和10%Al2O3和Y2O3[m(Al2O3):m(Y2O3)=1.5∶1],其余为B4C。配好的粉料装入树脂罐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上干磨15h,转速为380r/min。磨好的混和粉料装入石墨模具中,在Multi5000型多功能烧结炉中热压烧结。各样品采用的烧结工艺如表1。烧成后的样品为ϕ42mm×5mm圆片,双面磨光后在HD187.5型硬度计上测定硬度。在内圆切割机上将其加工成3mm×4mm×30mm的弯曲强度试条和2mm×4mm×(30~40)mm(中间有深2mm,宽0.25mm切口)的断裂韧性试条,在LYS50000型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值(三点弯曲法)。用HitachiS25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及HitachiS8000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观察样品断口的形貌。用能谱分析(energydispersiveanalysiswithX-ray,EDAX)研究相的分布等。2结果与讨论2.1烧结温度对产品硬度的影响图1为不同温度下制备样品的相对密度与硬度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样品在1800℃以上已经基本致密化,相对密度达93%以上,温度越高,样品的相对密度越高,硬度也越高。样品BS3最为致密,相对密度为95.6%,Rockwell硬度(HRA)为88.6。不同烧结温度下烧成样品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样品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值比单相B4C材料的有很大提高,随温度的不同呈规律性变化,即: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值都有递增的趋势,最高值分别达到554MPa和5.6MPa·m1/2。由图2a可见: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在1850℃达到最高值,其后又随温度的升高有所降低。2.2由化合物组成的微观结构2.2.1热蚀后样品的sem及tm形貌分析通过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的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XRD)分析、烧结机理分析和反应机理分析,认为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主要为B4C,SiC,TiB2和少量的BN,其中B4C与SiC是主晶相,原料中Si3N4和TiC已经消失。图3为样品BS3在1200℃热蚀后的SEM照片。经能谱测定图3中点1亮的短棒状晶粒为TiB2;点2暗灰色的等轴晶粒为B4C基体相;点3为SiC。图4为样品BS3的TEM形貌,从中可以看出主晶相呈规则块状,结合其衍射斑点分析得知:点A所代表的物相为B4C。图4b中R1,R2,R4分别代表(104),(202)和(300)晶面族的晶面间距。2.2.2复合材料的表征由样品热刻蚀SEM照片可知:主晶相B4C,SiC的晶粒为等轴状;TiB2为短棒状。从TEM分析发现:样品组织中含有弥散相结构和内晶结构。图5a为样品BS3的TEM照片。图5a中主晶相B4C之间有一些弥散相存在,它们大多为长棒状,成一定的架状结构。能谱分析(见图5b)说明物相中以Si含量居多,Fe含量很少。由于复合材料中的主要元素(如:B,C,N等)都是轻元素,能谱分析不能量化,结合物相分析认为:这种组织为αSiC的可能性最大;Fe应为球磨或者原料中混入的杂质。图6中束状不规则结构也是弥散相,这种束状相也位于主晶相之间,束状组织微区的能谱分析表明:成分含有B,C,N,Si等,结合它的束状形貌以及XRD分析,认为它是BN。从样品BS3的TEM照片中还发现了内晶结构,如图6、图7所示。在B4C晶粒内部有一规则长径比的亚微米级晶粒,该种内生型晶粒大小不均,根据图7标尺可大体看出晶粒的长径比为2~3。能谱分析表明:晶粒以Si元素为主,还有C和Fe元素。结合XRD结果分析可知:该相为内生新晶相SiC,不过含量不高;Fe为杂质。在热压烧结过程中,颗粒烧结形成互相连接的密实结构,在烧结驱动力的推动下,基体相B4C颗粒逐渐致密化,产生的新相αSiC等也相互扩散。在B4C颗粒表面的微细αSiC颗粒通过扩散进入晶粒内部,而较大的弥散相颗粒αSiC,BN和TiB2则更多的滞留在B4C颗粒之间,形成晶内/晶间型复合结构。2.3由化合物支撑的强度复合材料的热刻蚀SEM照片显示:烧结体晶粒尺寸细小均匀(2~3μm),TEM形貌图中发现有一定量的架状结构、内晶及束状相等。2.3.1sic和tib2在反应烧结过程中,生成物能够阻止基体晶粒的长大以达到强化基体的作用。较高的烧结温度使形成新相的反应顺利进行,生成较多的SiC,TiB2,它们均匀分布于B4C基体周围,限制B4C晶粒的异常长大。新生相晶粒尺寸小,因为反应生成的SiC和TiB2越多,生成的新晶界也越多,晶界能越高,裂纹扩展受到的阻力就越大,所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棒条状TiB2也有利于样品性能的提高。2.3.2晶界及裂纹作用如图5所示,长棒状αSiC呈架状结构排布,分布在主晶相B4C周围,起到连接、填隙及强化晶界作用。长棒状αSiC晶相的韧化机理类似于纤维或晶须,对裂纹主要起到偏折和桥连作用。图6中主晶相周围的束状不规则相BN较疏松,晶界强度也较低,这样可以保证裂纹扩展到层片时易于发生偏转,增加裂纹扩展路径,并辅之以裂纹的桥接等机制来提高材料的韧性。BN对复合材料的负面影响包括:一方面由于BN的难烧结性导致材料中孔隙率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六方BN具有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层间为分子结构,结合较弱,故因其容易剥落而降低材料的强度。主晶相内生有一定长径比的棒状晶αSiC,该“内晶型”结构使主晶粒内部产生大量次界面和微裂纹,造成基体颗粒潜在分化,使主晶界作用有所减弱而诱发穿晶断裂。由于内生晶粒尺寸小,强度高,使裂纹在穿晶过程中不会直接穿过小晶粒而是沿次晶界偏转而行,增加裂纹扩展能量,进而提高基体材料的韧性。同时,由于生成更多亚晶界使基体再细化而产生强化作用。2.4材料的力学性能图8为样品裂纹扩展和断口的SEM照片。分析认为:复合材料的断裂既有穿晶断裂也有沿晶断裂,扩展中有绕道偏转和桥连。可以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材料中存在微裂纹和应力。B4C基复合材料由多相组成,各相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如:TiB2的热膨胀系数为8.1×10-6/℃;B4C的热膨胀系数为4.5×10-6/℃,材料从烧成温度冷却时就形成很大的内应力。文献采用分析仪测定复合材料中的内应力,结果表明:原位反应生成相对基体会产生极大压应力。材料中承受拉应力的地方会产生微裂纹。由于B4C基体颗粒受压应力作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受到保护而避免发生穿晶断裂。同时,由于B4C颗粒均匀细小,易产生沿晶断裂。在新生相区主要断裂方式为穿晶断裂,说明晶界结合力强,裂纹只有穿过晶粒才能继续前进,会消耗更多能量。对比断口中颗粒被拔出留下的凹坑(如图8b所示)可以看出裂纹扩展的复杂性。复合材料中存在较多弥散相,当弥散相与基体相的界面结合加强时,材料断裂时增韧颗粒将发生拉伸断裂,这将有效提高材料的韧性。裂纹扩展过程中,如遇到微细颗粒的阻挠,即产生粒子“钉扎”作用,使裂纹扩展受到阻碍或发生偏转。另外,微裂纹的存在使主裂纹扩展时产生偏转、分叉,也会使主裂纹扩展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实验中复合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