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理

论历年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印刷学院611新闻传播理

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北京印刷学院611新闻传播学

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新闻传播理论历

年考研真题

2014年上海大学641新闻传播理论考

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0年上海大学653新闻传播理论考

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

2009年上海大学653新闻传播理论考

研真题(回忆版)

2008年上海大学653新闻传播理论考

研真题

2007年上海大学648新闻传播理论考

研真题

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616新

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印刷学院611新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专业:传播学、新闻学、出版学、传媒经济与管理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理论试卷共1页

(考生注意:答题时请标明考题号,并将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写

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议程设置功能

2.群体感染

3.第三人效果

4.民主参与理论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李普曼对传播学有哪些主要贡献?

2.新闻与宣传有何不同?

3.什么是传播流研究?其主要成果有什么?

4.格伯纳提出的培养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三、论述(每小题30分,共计90分)

1.请就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做出论述。

2.请就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做出论述。

3.请就互联网与大众传播的新革命展开论述。

真题及详解

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专业:传播学、新闻学、出版学、传媒经济与管理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理论试卷共1页

(考生注意:答题时请标明考题号,并将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写

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议程设置功能

答:议程设置功能是由麦克姆斯和肖通过对美国总统大选进行调查,研

究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于1972年提出的重要理论,是大众传播

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①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

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

见,以及人们谈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②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

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

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③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

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其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

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④该理论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

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

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2.群体感染

答:群体感染是指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

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的速度快,主要

原因还是由于在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性的自控能力,而对来

自外部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经过这种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

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3.第三人效果

答:“第三人效果”理论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于1983年提

出。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

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

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

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

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

人”(thethird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

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4.民主参与理论

答:民主参与理论又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

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

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

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它的主要

观点有:

①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

和使用权,以及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

告赞助人而存在。

③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④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

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

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李普曼对传播学有哪些主要贡献?

答:李普曼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在《自由与新闻》、《舆

论学》等著作中,李普曼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

分析,李普曼对传播学有以下主要贡献:

(1)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

早期思想,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

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

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

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

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

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关于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观点(“拟态环境”、“刻板成

见”),人的行为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李普曼不仅对新闻的性质

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

是“拟态环境”;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

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

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

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

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

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

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

大的影响力。

(3)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

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李普曼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

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该书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

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

象的第一次全面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

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

作中,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2.新闻与宣传有何不同?

答: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

息。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

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其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

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

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由此引出其他一系列区别。新闻与宣传的

不同之处主要包括:

(1)出发点不同

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他们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

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而新闻的出发

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人们为了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地

追逐信息,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取信息。宣传追

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

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

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

的思想,让受众自觉自愿地按照宣传的意图去行动。换言之,宣传是为

了“收买人心”。而新闻发布者(如果他们没有宣传意图的话)发布新

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

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

一条新闻信息的传播从来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都成了“明日

黄花”,它们可以证实第一次传播的可靠性,但已不是信息。在一张报

纸上,决不可能重复刊登内容一样的一条消息。但宣传却常常需要重

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商品广告,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了

解和理解,往往用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一种观念。

(4)传播的要求不同

新闻信息传播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①真实。不容许有任何夸

大或缩减,当然更不容许凭空捏造。②全面。构成一个信息的各种要素

必须齐备,一个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必须周全。③客观。新闻信息的传播

者在传播信息时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取舍信息,只能尽可能地按事物的

本来面貌来叙述。④公正。不管是多数人意见还是少数人意见,是赞成

还是反对,是令人喜悦还是令人沮丧,都要如实传播。⑤及时。时效是

新闻的生命。⑥准确。最准确的语言是数学语言,在信息沟通中,一切

凡是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的都要用数学语言,而不是模糊的语言。

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

材料要求真实、典型,能够恰到好处地说明观点的正确。在宣传上,凡

是能够证实观点的所有材料,只要是真实的、典型的都可以用,不管是

新近的还是历史的,是新鲜的还是人们所熟知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

的。

3.什么是传播流研究?其主要成果有什么?

答:(1)传播流研究

“传播流”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

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

《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

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2)传播流研究的主要成果

①伊里县研究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美国伊里县进行的总统竞选调查,他们采用

民意测验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转变为多方位的调查研究。在该研究中他

们主要调查媒介在总统大选中的作用和效果,结果发现:媒体在1940年

的大选中起的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突出,并发现了在人际交流中对他

人态度产生影响的“舆论领袖”。伊里县研究后写成调查报告《人民的选

择》,并提出“两级传播理论”。该研究表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并不

像“子弹论”所认为的那样强大,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时代。

②“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政治既有倾向是指人们在接触媒介信息或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

度,是拉扎斯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他们在对1940

年美国大选宣传的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就选举投票或其他政治问题做出

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结果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

基本上取决于人们迄今所持的政治立场。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既有

倾向的作用并不仅止于政治问题领域,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人们的

态度和行动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既有倾向的制约。

③意见领袖

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

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④两级传播

关于“传播流”的一种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

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

见领袖这个中介,即表现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的两级过

程。罗杰斯对此做了修正,他把“传播流”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

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而影响的传播则必然是多级的。

⑤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a.无变化。

b.小变化。

c.强化或“补强”效果。“补强”即大众传播对受众的既有态度的巩固和

加强作用。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由于“既有倾向”和“选择性接触”机

制的作用,大众传播最明显的效果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原有

态度的强化。“补强”论是有限效果论的核心观点之一。

d.结晶。指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e.改变。指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拉扎斯菲

尔德等人认为这种效果是不常见的。

⑥《个人影响》

《个人影响》是《人民的选择》的后续研究,其目的是为了验证《人民

的选择》提出的各种假说在政治选举以外的其他领域是否适用。经过调

查发现,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级传播现

象,在购物、流行、时事等领域也是广泛存在的。

《个人影响》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中介因素”的概念。他们认为制

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a.选择性接触机制;b.

媒介本身的特性;c.讯息内容;d.受众本身的性质。

⑦创新与扩散理论

1962年,罗杰斯通过深入调查农村中的新事物(新品种、新农药、新机

械)的采用和普及过程,发表了《创新与普及》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大

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对“两级传播”理论做了重要的补

充,研究了社会进程中创新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以

推广的。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为:

a.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

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地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对

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更有力。

b.认为“创新扩散”过程至少包括四个环节:知晓(了解)、劝服、决

定(决策)、确认(证实)。

c.认为大众传播早期过程比以后更有影响,传播过程呈“S”形曲线,即

在采用开始时速度很慢,当其扩大至居民一半时速度加快,而当其接近

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下来。

d.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事物的传播和说服人们采用它们的

最有效途径。

创新与扩散理论提醒人们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最初应尽量发挥大众传播

媒介及时、迅速、广泛的传播长处。而当人们对新事物普遍了解、充分

把握以后,尽量调动人际渠道的积极性,借助人际网络传播劝服性信

息,以产生预期效果。因此,要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但是由于

缺少反馈环节和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等原因,该理论存在着一定局限

性。

⑧“有限效果论”

“有限效果论”是基于一系列实证研究成果而概括出的理论观点,它认为

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是有限的、间接的和有选择性的,往往受到媒介自

身、各种中介因素以及受传者个人因素的多种制约。其缺陷有:

a.在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效果层面上,有限效果论只考察了后两个

层面,而忽视了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b.只考察了传播活动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

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长期的、宏观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4.格伯纳提出的培养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培养理论”(cultivationtheory)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

一种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

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

理论。

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

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作用。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

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

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

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的过程。

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

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上,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

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

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三、论述(每小题30分,共计90分)

1.请就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做出论述。

答: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制度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国家发展的状况和条件

来说也有不少相同的特点,例如经济比较落后,发展经济是国家的首要

目标;政局相对不稳定,有些国家甚至经常面临内战、政变或外来势力

颠覆的威胁;从大众传播的状况而言,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在硬件

和软件两个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都很高。发展中国家的传播

制度和理论从总体上反映了这种现实状况。

根据英国学者D.麦奎尔的归纳和概括,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

规范理论大致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

基本任务。

(2)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种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的原则

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

(3)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

(4)在新闻与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

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5)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关系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

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2.请就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做出论述。

答:框架是人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运用什么样的框架处理信息,会

影响到人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及行为反应,

这种影响,被称为框架效果。

实验表明,决策行为受到方案文本的表述框架性质的影响:如果决策方

案的表述框架是正面的,人们倾向于肯定的方案;如果表述框架是负面

的,人们更倾向于冒险的抉择。这一现象在认知心理学中也称为“框架

效应”。

新闻框架有4种功能:提供问题定义、阐释事件原因、提供道德评价和

示意解决方案。

但对新闻框架研究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社会学家E.戈夫曼1974年出版

的《框架分析》一书。在这部著作中,戈夫曼明确为框架做出了这样一

个定义:“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

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

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从这个定义可以看

出,框架有双重含义:

(1)框架(frame)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我们的大脑

中,它来自于我们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

(2)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framing)对新事物的认识。由此而

言,戈夫曼的“框架”概念与皮亚杰的“基模”(schema)概念有着高度类

似性,两者都用了“认知结构”来界定自己的概念,都认为它们既是过去

的经验或知识的积累,同时又是人们处理新信息、认识新事物的一种导

引机制或者“建构”机制。

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

诞生了“媒介框架”(mediaframe)和“新闻框架”(newsframe)两个学

术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新闻框架:

(3)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

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

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

约。这些原则,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

(4)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定性的关

键词或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像符号等)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

件意义的建构。例如,围绕美国进攻伊拉克的战争的报道中,如果一家

媒体在报道中较多使用“反恐”、“反独裁”、“解放伊拉克人民”等词语,

而另一家媒体则更多地使用“资源争夺”、“入侵”、“霸权主义”等词语,

那么很容易看出,前者是用“正义”的框架来定性这场战争的意义,而后

者则是用“非正义”的框架来解读这场战争。

(5)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大

都具有复杂的多种属性,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

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

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即所谓“打包”)。

新闻应简明扼要地向受众提示新闻事件的性质和意义。在这个意义上,

J.M.坦卡德把新闻框架的建构定义为“采取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

择、强调、排除和精心处理等方式对新闻内容提供背景,并提出中心议

题的活动”。这里的“中心议题”,实际上也就是一条新闻的中心思想。

(6)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定性的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

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称

为框架效果。受众阅读新闻也是一个基于个人框架对新闻文本进行解读

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可以把围绕某新闻事

件的受众个人反应或作为集合反应的舆论态度,看做是媒介框架和受众

框架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对于受众个人经验较为间接

或较复杂的新闻事件,特别是在缺少对照性信源的情况下,媒体的主导

性框架所造成的先入为主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请就互联网与大众传播的新革命展开论述。

答:(1)互联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的用于军事目的的“阿帕

网”,现在它已经成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拥有

巨大影响力的全球信息系统。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传播平台,

它既是个人信息处理的工具,也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手

段,而大众传播也是它的一个基本功能。

(2)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①传播速度的实时性——网络传播的介质是数字的“比特”而非物质

的“原子”,其传输速率接近于实时。

②信息内容的海量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在单位时

间和空间中所传播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而互联网媒体贮存和发布的信

息容量巨大,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海量”。

③信息形态的多媒体性——网络传播的信息形态包括了文字、图片、声

音、影像、动画等几乎所有的符号形式,并且能够实现这些符号形式在

同一文本中的融合。

④信息检索的便利性——互联网通过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

信息加以贮存和发布,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

⑤传播过程的交互性——网络的双向渠道性质,决定了传受双方的互动

是网络传播的突出特点之一,这种互动是多方面的,不但表现为时间上

的实时互动,而且表现为数量和空间上的大规模和大面积互动。

⑥传播范围的全球性——互联网连着全世界。

(3)通过网络参与大众娱乐和获得新闻信息,依然是人们使用互联网

的两种主要目的,而最重要的依然是对网络的大众传播功能的利用。

(4)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大众传媒带来了强大的挑战,也为它

们未来变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生机,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意义,并不仅仅

在于它创造了几乎“全能”的自身,还在于它正在推动传统大众传播的转

型。

过去,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在各自领域的发展,已经达到

了极致的境界,但它们在互联网上述六个特点面前,都有着不可克服的

缺陷。与互联网传播融合,实现自身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了传统

大众传媒亟待解决的课题。

2012年北京印刷学院611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印刷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专业:传播学、新闻学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基础试卷共1页

(考生注意:答题时请标明考题号,并将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写

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l.舆论

2.传播流研究

3.内容分析法

4.知沟理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计40分)

1.什么是倒金字塔结构?新闻写作为什么多采用这种结构?

2.新闻和广告有什么不同?

3.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4.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有什么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计90分)

1.请就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控制发表论述。

2.依据媒介依存症原理论述网络成瘾的表现及危害。

3.请论述博客的属性及功能。

真题及详解

北京印刷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专业:传播学、新闻学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基础试卷共1页

(考生注意:答题时请标明考题号,并将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写

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l.舆论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

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

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

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②公共

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

2.传播流研究

答:略。

3.内容分析法

答:内容分析法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是定量研究方法的一种,该

方法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讯息内容。一般分两个层次,即说什么(传

播内容)和怎么说(传播形式)。

(1)具体步骤:①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范围;②制定分类表,确

定分析单元,严格界定分类标准;③将讯息内容按分类表的分类方式编

码归类,计算各种类别所占比例、各种分析单元所占频数;④验证假

设,得出结论。

(2)特点:可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源特征以及读者对信息的

意见,描述传播模式。但其分析对象必须能代表总体状况,防止研究者

主观因素影响分类表的科学性。

4.知沟理论

答:知沟理论是指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

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

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

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如下:

①传播技能上的差异——获得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的知识,需要一定程

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②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越快。

③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

程越能加速。

④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

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

⑤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

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二、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计40分)

1.什么是倒金字塔结构?新闻写作为什么多采用这种结构?

答:(1)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消息的结构方式,是一种头重脚轻,

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

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的递减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主

要特点:①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间特征上,往往呈现以

下公式——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发生的却富有吸引

力的材料置于篇首;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中的顺叙”),即在

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

何”;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一步又如何”。②按

重要性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③它的导语通常是直叙

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

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④对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

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

(2)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原因:

①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能够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的需

求;②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③

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

无须重新调整段落。

2.新闻和广告有什么不同?

答: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

息。广告是通过公文、榜示向人们介绍或说明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狭

义是指以一种盈利性的面向目标市场服务对象迅速传递供求信息及宣传

商品劳务的经济活动。新闻与广告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所使用的媒介范围不一

在我国,通常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这

些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而广告的媒介却丰富得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得到不断扩大和延伸。对新媒介的创新使用也是国际广告界十分

推崇的,许多国际广告大奖,如“戛纳广告奖”等都对广告人创新运用媒

体的成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奖励。

(2)对信息传播的频率与时效要求不一

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之一。“前一段时间”或“近日”等词语是新闻的

大忌,但对广告来说却没有这样的约束。在广告中“乐百氏纯净水经过

27层净化”是事实,但却不具有“新近发生”这一新闻要素。前不久,

中国青春宝集团公司将80年代初在电视上播出的广告片重新播出,以

期唤起老顾客对青春宝的回忆与感情。而这在新闻中至多只能作为新闻

背景或资料加以运用。

此外,作为新闻而言,同一条一模一样的新闻不能在媒体中重复作为新

闻刊登或播出(不包括电视中整档节目的重播),除非仅作为报道中提

供的一个背景资料。广告则没有这样的禁忌。相反,反复诉求还是广告

的一条金科玉律,尤其是对稍纵即逝的视听媒体而言,重复诉求才能吸

引消费者注意,进而加深消费者的印象。

(3)传播的目标对象范围有所不同

新闻是针对大众的一种传播行为,尽管在新闻接受过程中,接收者是尽

量注意和接触那些与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及观点相一致的新闻,但就新

闻而言则没有针对某一部分特定的受众。广告则是有其明确的目标对

象,即某一产品的使用者或购买者(包括对购买者能产生影响的人)。

广告只有正确地面对诉求对象,准确地选择符合目标对象心理和需求的

诉求内容,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4)付费与否是新闻与广告之间质的区别

新闻是无偿的,新闻的无偿性也是保证新闻客观公正的基础。有偿新

闻,指的是新闻报道或明或暗地向被报道者索取一定费用的新闻活动。

有偿新闻向受众提供的信息服务是建立在破坏受众对新闻报道应该是客

观、公正、真实、全面的预期基础上的,因此,有偿新闻是一种欺诈受

众的行为。相反,广告则明确是一种有偿传播活动,是广告主以付费的

方法,通过一定的媒介向一定的人传达一定的信息,以期达到一定目的

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是对企业主委托播报的信息进行传播,对所传播

的信息根据其时间的长度或面积的大小进行不同标准的收费,广告的内

容也是广告主与广告人主观意识的体现。因此,受众对新闻与广告的信

任程度也大不相同。

(5)两者对真实性要求的标准不一

事实是新闻的源头,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事实同样也是广告诉求的

基础和依据,但两者对真实的要求程度却不同。新闻职业道德的最基本

准则是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公正。而且为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

性,绝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职业道德要求记者在撰写报道时尽量避免感情

色彩过浓;为保证新闻的准确完整性,记者的报道必须与他所知道的事

实相一致,特别是直接引用的材料、事件发展过程的重要细节必须准

确,甚至对发生冲突的双方或多方在报道上给予均等的篇幅或时间。在

新闻报道中,主观是大忌,比如对一个犯罪嫌疑人而言,新闻可以如实

报道、可以揭露事实真相,但却不应充当法官予以主观量刑定罪。

广告是在遵循商品和服务的性能、质量、用途、用户评价、反映等事实

基础上策划制作的,广告的内容可以是某种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本

身,而只是在事实基础上的由广告主对受众作出的某种承诺、广告主希

望传递的某一种观念等。

3.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从语言产生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

展过程。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分为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

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四个发展阶段。

(1)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就是从人类开口

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

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

播手段。当然,作为声音符号的口语是有其局限性的,它受到空间和时

间的巨大限制。因此,即使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口语也并不是唯

一的传播手段。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环境空

间,人类不断地发明和采用了一些早期的体外化媒介,如结绳记事,用

燃放烟火保持远距离联络等。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

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它使人类传播在

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

符号系统,文字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以文字为核心的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地推进了各地区的

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

(3)印刷传播时代

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手抄传播效率

低、规模小、成本高。这种情况,直到印刷时代到来之后才有了改变。

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

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

能,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迅速进入机械动力和电

力生产的阶段。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

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

色。如今,印刷媒介已经高度普及,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作为人

们每天获得信息、知识、娱乐的基本渠道之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都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4)电子传播时代

伴随着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媒

体的出现,人类传播进入了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

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电子传播的重要意义表现

在:

①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电子通信工具的出现使得距离不再成

为人类沟通信息的严重障碍。

②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随着

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

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

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③电子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

功能,这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并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

依次叠加的进程。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

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4.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有什么特点?

答:德福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又称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在20世纪60年

代后期由社会学家兼传播学家梅尔文·德福勒(MelvinL.DeFleur)在发展

申农一韦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这个模式指出:

·在闭路循环传播系统中,受传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送

者。

·噪音可以出现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这个修正模式突出了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最大贡献在于增加了反

馈机制,被认为是描绘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式。

·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

德福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互动过程模式是社会系统模式,它从社会学角度切入对大众传播体系进

行整体观照,并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一模式。其基本

观点为:大众传播是构成社会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组成社会系统

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部分都必然会成为影响大众传播过程的因素,

大众传播过程是作为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而存在的。

互动过程模式最为明显的优点是突出了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

有机联系。就传播来说,社会是整体,而传播组织、政府机构、文化环

境、利益团体等是部分,作为一个组成部分,传播组织的活动必然要受

到社会整体及其他各部分的影响。大众传播会受到社会中此消彼长的各

种力量的影响,这些力量之间对比平衡的保持或被打破,都会对大众传

播产生影响。但是,这一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那些直接受到国家、政府

或政党的指导和控制的大众传播。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计90分)

1.请就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控制发表论述。

答: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政治控制上。这种控制的目

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

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它主要包

含以下几个方面: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规定所有制形式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采用

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主要取决于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社会历史

文化以及传媒本身的性质也对所有制形式的确立产生重要影响。在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介的控制较为宽松,一般采

用私有企业制度;对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介的控制则比较严格。社会主

义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有制是公有制。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包括对传媒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分配传播资源;对媒介活动进行多

方面的监督管理等。由于大众传播是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

此,对媒介经济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也是国家和政府控制的一个重要内

容。在许多国家,商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经济法规对传媒

活动也是适用的。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限制或禁止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制度下是不同的,但一

般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②国

家安全及国防机密;③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④淫秽和非法出版物;⑤

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

(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并不都是限制性的,积极的指导和扶持也是一个重要

的方面。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为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过优惠政策,例

如降低印刷品邮费、对某些亟待发展的媒介行业实行免税制或津贴制

等。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政府都对发展传播事业给

予了高度重视。如果过去国家和政府对传播事业的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

国内,那么在今天,这种调控已经有了明显的全球战略的性质。

2.依据媒介依存症原理论述网络成瘾的表现及危害。

答:(1)媒介依存症原理

“媒介依存症”是现代人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其特点是:①过渡沉迷于媒

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一切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

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

的社会性格。

(2)网络成瘾的表现

现代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信息空间和媒介接触条件是网瘾症产生的前提,

没有互联网,也就不会有网瘾症。网络是一种新技术,人类社会对它的

认识还不到位,相应的控制机制还未形成。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

伴随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电子产品的琳琅满目,接触媒介也是十分方

便快捷,长时间接触媒介容易形成媒介依存症,从而导致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的表现:①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甚至每天8小时以上)不能自

控;②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③在网欲得不

到满足的时候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等。

青年学者王冲在《网瘾症的基本问题探析》一文中归纳了网瘾症的五种

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

视听成瘾。同时,他也分析了网瘾症带来的多种心理危害,包括以虚拟

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错位,长时间沉溺网络所形成的孤僻、冷漠、不合

群、无责任感等人格和人性的异化,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多重人格和自

我迷失,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功能的退化,技术崇拜等。

(3)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的人往往会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

天、浏览、游戏,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

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失调。网络成瘾的人经常情绪低落,无愉

快感或兴趣丧失,有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饮食下降和体质量(体重)

减轻,精力不足,运动迟缓,自我评价降低,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

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这些

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危及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3.请论述博客的属性及功能。

答:(1)博客的属性

博客(blog)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用户以张贴文章的形式,发表自

己的心得和思想,并与他人交流互动的综合性平台。博客具有持续更

新、即时便捷、操作简单、开放互动、灵活丰富、展示个性等特点。

博客的属性是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

章、图像或视频的网页。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时间,以倒序方式

由新到旧排列。它作为互联网新的传播方式,任何人都可使用电子邮件

在这种网站上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和更新。博客的基本特点在于:所有

人都可利用它传播新闻和观点,把关人的设障被延缓,言论自由的空间

进一步扩大。

(2)博客的功能

①作为双向媒体的博客成为网络中的“个人中心”。

在目前,博客更多地被人们视为个体向社会发布自己的内容的一种“自

媒体”,也就是被简单地视为一种单向传播的媒体。但值得注意的是,

新的技术正在使博客具有个人门户的功能,个体不仅对外发布信息,同

时,也可以通过这个界面接收来自于其他媒体或个体的信息,整合别人

提供的服务。

②作为社会资源与形象管理工具的博客促进社会交往。

博客不仅支持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而且还在支持着个体

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社会资源(如知识资源、人脉资源)的管理。而更重

要的是,博客的创作者更多的是通过博客这个窗口进行个人的形象管

理,通过精心选择的信息披露过程来展示一个理想中的自我,以获得更

积极的社会反馈。这样一种工具性功能,使个体在进行社会交往时有更

大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个体获得更高的社会性报偿,因而在一

定程度上能促进个体与社会交往。

③作为社会节点的博客成为个体与社会间的能量交换器。

博客平台是个体与个体相连接的纽带,也是个体与社会发生密切关系的

节点。正是这种社会节点的属性,使博客传播超越了自娱自乐,而产生

广泛的社会影响。

博客虽然是一种较新的网络应用方式,但是,它与网络既有的应用方式

是一脉相承的,与新闻网页、论坛、RSS等,也能实现有效的连通。可

以说,它并不是网络中的孤岛,而是网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④作为生态系统的博客世界与社会生态交互作用。

博客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博客传播者的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也造就了

复杂的博客生态系统。把博客视作生态系统,就可以从生态系统的各个

构成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或者说“生物链”的构成中去认识博客世界。

⑤分权后的博客世界重塑权力关系。

作为Web2.0的应用之一,人们总喜欢把博客世界与分权或去中心化联

系在一起,博客似乎给了网民同等的表达与传播的权利。但这种传播渠

道拥有权的相对平等,是否意味着“话语权”的平等?

如果仅仅将博客等视作个人媒体,那么它在给予个人更方便地进行个人

表达与意见共享方面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把博客以及

Web2.0看作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网络的话,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关注

由这种关系或网络结构带来的权力的重新分化。

⑥作为民间记录平台的博客有助于描绘更完整的历史画卷。

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记录历史。而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所记录的历

史,只是代表了官方的或某些机构的意志,它所记录的历史片断和画面

是经过筛选的,是不完整的。而博客这些不受主流话语控制的“自媒

体”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媒体的不足。虽然每一个博客

都只是历史画卷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碎片,它只是从一个微观的视角反

映历史的进程,但当所有博客的碎片聚集在一起时,仍然会构成一种丰

富的历史图景,它们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历史

运动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反映了社会变迁中的社会风貌,因此,

博客的文字、图片以及音像资料,将成为人类文明中的一种重要财富。

⑦作为文化沃土的博客世界“助长”多元文化。

博客世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种子,而博客平台本身为这些种子的萌芽、

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博客世界的自由精神会鼓励非主流性的文化创

作,博客的开放性质可以使博客们的创作得到广泛传播、检验,并经由

互动得以发展、丰富,也使其文化在形成过程受到更多方面的冲击与磨

炼。而博客世界的群体交流,也成为博客文化生长的另一种环境。与传

统时代相比,博客世界里的文化,非主流性、多元性表现更充分。当

然,博客文化有时互相影响,也可能出现同质化的倾向,在博客世界里

也可能出现新的主流文化,但是,总的来看,博客对于多元文化的生

长,具有重要的“催苗”和“助长”作用。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新闻传播理论历年考研真题

2014年上海大学641新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上海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41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价值不同内涵

2.新闻传播效果的多种界定

3.大众媒介信息

二、简答题

1.简述英尼斯媒介理论。

2.试述行为主义理论。

3.简述调查新闻学起源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三、论述题(要求每个论述要拟一个标题,结合实例)

1.自媒体环境生态下西方批判学派的启迪。

2.结合新闻舆论监督谈谈“把权利放在笼子里”。

真题及详解

上海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41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价值不同内涵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人情

味、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

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

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

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

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

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璜。1918年,他在《新闻学大意》(发表于《东方

杂志》)中,设专章论述“新闻的价值”。

2.新闻传播效果的多种界定

答: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

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它具有双重含义:①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

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说服性传播是指

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

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

图或目的。②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

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

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3.大众媒介信息

答:大众媒介信息是指通过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大众媒介信息从属

于一般的信息范畴,具有一般信息的共同特征:共享性、扩缩性、组合

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等。大众媒介信息,依据不同的分类

标准和研究需要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种类,主要包括:(1)依据信息的

内容特征,可以将传播中的信息分为: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

息、教育信息、体育信息、科技信息等。(2)依据信息的活动状态,

可以将进入媒介的信息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3)依据符号的载

体特点,可以将媒介信息分为文字信息、声音信息、图像信息。(4)

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看,如果要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地方特色和报道范

围,可以把所传播的信息分为:地方信息、外地信息、中央信息、国际

信息。(5)倘若要分析新闻媒介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则可以将其

中的信息分为批评性信息息与非批评性信息。(6)假如要研究大众媒

介如何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情况,则又可以将所传播的信息分

为:积极消息、消极信息、中性信息。

二、简答题

1.简述英尼斯媒介理论。

答:(1)英尼斯概况

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加拿大影响力最深远的传播学者之一,媒介生

态学的开创者,其对传播的研究的影响,不仅在于他对媒介决定论的论

述,更在于他在传播学说中开创性的引进了精确的定量性的研究方法,

以动态的历史眼光考察传播技术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

他和他的学生马歇尔·麦克卢汉以及其他一些追随者一起被称为“多伦多

学派”而被传播得很远。

(2)英尼斯媒介理论

①媒介偏倚论

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bias)和空间偏倚(spacebias)的特性。

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

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

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任何传播媒介若不具有

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时间,便会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

者必居其一。

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

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

②传播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就这两类媒介同权力结构的关系而言,英尼斯认为,“偏向时间的媒

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有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

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的贸易,有助于帝国的扩张,从而

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性不强的社会体制。

英尼斯认为,任何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能够改变社会体制的形

态,常常转移权力中心。社会权力的竞争离不开寻求新的传播技术形式

的竞争。于是,英尼斯就将控制媒介行为视为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一

种手段。

英尼斯还探讨了媒介的时空偏向性两者之间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认

为,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或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

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的机制。

2.试述行为主义理论。

答:(1)行为主义理论的概念

行为主义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

立,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

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

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2)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

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

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

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

看到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3)行为主义的主张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

法处理客观的资料。内省不是客观的方法,用内省法所得到的意识经

验,更非客观资料。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张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点:①

强调科学心理学所研究者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

②构成行为基础者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③个

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

动学习的。④经由对动物和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

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像此种纯粹以“客观的客观”为标准的行

为主义取向,也被人称为激进行为主义。

(4)早期的行为主义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

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

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

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

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

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

同样的规律。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

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

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

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

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5)后期行为主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

金纳在巴甫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

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

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

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

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

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3.简述调查新闻学起源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答:(1)调查新闻学的含义

调查新闻学是指以揭示试图被隐藏的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是新

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

通过独立、系统、科学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调查新闻学从如下的

假设出发展开新闻采写活动:某些事实或真相对公众而言有重要价值与

意义,而某些个人和组织试图隐瞒这些事实或真相,记者的工作就是揭

示其中的事实或真相。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峙状态时调查新闻学的突出

特色。

调查新闻学是西方新闻学派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水

门事件”后,特别是《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合著

的《总统的全班人马》一书出版之后,在美国新闻界广为流行。

(2)调查新闻学的主张

调查新闻学的拥护者把自己看作是本世纪二十年代的“掏粪者”的信徒,

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有西摩·赫什、斯通、麦克威廉斯和专栏作家杰

克·安德森、汤姆·怀特赛德等人。他们力图揭发个人和团体的形形色色

的营私舞弊,揭露各种违反法律和不道德想行为;而犯罪者千方百计设

法掩盖自己的行为,逃避社会舆论的谴责。调查性报道就是对被隐瞒的

丑闻所进行的公开报道,往往涉及政府官员、政客、联合公司与政治团

体的头目。

(3)调查新闻学的工作

新闻工作者在采写这类问题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与秘密警察进行调查的

方法相似,这也就是新闻学中的这一流派被称为“调查新闻学”的缘故。

美国已经有相当一大批介绍这一流派主要实践者的书籍,这些书籍探讨

了“调查新闻学”的理论原理。

美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写作的一个流派,起源于本世纪初的揭丑报道。

新闻工作者为了揭露和报道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不得不采取类似秘密警

察进行调查时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他们所采写的报道被称为调查报

道,研究这些报道的方法和原则的理论,被称为调查新闻学。这一流派在

美国水门事件发生的70年代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在《华盛顿邮报》两

名记者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写的揭露水门事件的《总统的全班人马》出

版后,这一术语和这种写作手法更为流行。

(4)调查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就是深度报道的形式

中国现代深度报道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社

会发生历史性转折的时期。当一种新的社会运行机制取代一种旧的社会

运行机制的时候,各式矛盾的碰撞、新旧势力的角逐、不同观念的交锋

都出现在这个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变革时代,一个需要对眼前发生的

种种前所未见的事情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说明解释、进行分析预测的时

代到来了。大量深度报道作品在这时开始面世,其题材涉及政治、经

济、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这些作品重要的共同特征

是,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出现的缘由,

解释问题对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是这些作品的醒目精神标志。

三、论述(要求每个论述要拟一个标题,结合实例)

1.自媒体环境生态下西方批判学派的启迪

答:

自媒体时代的逆袭

(1)批判学派的由来及其立场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学派。1923年,欧洲一部分学者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成立

了“社会科学研究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

性研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M.霍克海默、H.马尔库塞、T.W.阿多

诺等人。

批判学者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大众

传媒在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英

国广播大学的学者们对批判学派的社会观曾经做了如下概括:马克思主

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大众传媒是社会意识形态斗

争的重要一环,它们越来越集中于垄断资本手中并为其利益服务。大众

传播媒介中的专业工作者在沉浸在“自治”幻想中的同时,不断接受占统

治地位的思想和价值规范的熏陶,有着越来越被其同化的倾向。大众传

播媒介在总体上是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的中转传播站。在

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大众传播的受众时时想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却无

法拥有自己的传播工具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无法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

化相抗衡。

(2)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

①政治经济学派

该学派依据马克思关于若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则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

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

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

②文化研究学派

“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

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

独立性。

第二,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

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前者是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

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

符号解读,解释其意义的过程。

第三,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meaningsystem)结

合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

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

性”价值体系,还有不满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

值体系。大众传媒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来说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

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

第四,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却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

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做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③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批判学派的学者继承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观点,认为,在现代资本主

义社会,支配阶级不再主要依靠国家、军队、法院等“强制装置”,而主

要是通过意识形态“霸权装置”来维护自身利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大众

传播制度就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霸权装置”之一。大众传媒通过日常的新

闻报道、宣传和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的特殊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

利益”,其目的是操作形成“同意”或“社会合意”,但这归根结底只不过

是一种“虚假的合意”,因为它掩盖了阶级支配的实质。

④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哈贝马斯提出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观点。他认

为,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这一合理化过程

不仅带来了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的扩大,而且也强化了社会的支配

结构和支配关系。哈贝马斯反对导致人的异化的片面追求“工具合理

性”的立场,提倡“综合的合理性”,即主张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

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

(3)自媒体环境生态下西方批判学派的启迪

自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

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

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当前,以微

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

场。自媒体包括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空间、人人网、

Facebook等。它具有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运作简单,交互性强、

传播迅速,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相关法律不规范等特点。

自媒体环境生态下,受众突破了“无法拥有自己的传播工具来宣传自己

的主张,无法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相抗衡”的限制,可以通过自媒

体的平台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主张和看法。同时大众传媒

虽然仍旧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工具,但其作为“霸权装置”维护统治阶

级利益的功效在人人都能发声的自媒体时代有所降低。大众传媒在操作

形成“同意”或“社会合意”方面也不能自如,自媒体正在通过扩展“没有

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

关系。譬如网络反腐、网络草根意见领袖的出现等,都实现了自媒体时

代话语权和监督权的逆袭。

2.结合新闻舆论监督谈谈“把权利放在笼子里”。

答:

雷霆下的阳光

——严格监督是硬道理

反腐败制度严密、刚性是基石,但再细密的制度之网,也需要有人严格

监管。“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制度之时,建立制度是硬道理;有了制

度之后,严格监管就是硬道理。当前,务必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

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反对腐败,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制度反腐和法治推

动,用不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取信于民。

(1)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当前反腐败的斗争依然严峻,必须

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加大打击力度,“苍蝇”、“老虎”一起打。第一,坚

决查处大案要案。不论涉及谁、涉及哪些部门,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

息迁就。进一步把查办案件放在突出位置,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

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腐败犯罪案

件,严重损害群众合法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人身权利的案件,发生在

组织人事、行政执法、司法和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案件。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腐败犯罪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完善反腐举报机制,加

强线索集中管理、不立案线索事后审查,健全案件分级管辖、指定异地

管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等制度,完善国(境)外办案合作和防逃追逃追

赃机制。第二,突出查办重点,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

包括“三农”、教育、就业、住房、水利、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生

产、医疗医药、执法司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第三,切实加大惩治

影响党和国家大局,危害改革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的腐败犯罪工

作力度。以保障和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主线,严肃查处滥用司法

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

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

犯罪案件。

(2)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方针。第一,

加强重大典型案件剖析和发案情况分析,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推

进侦防一体化机制建设,结合办案开展犯罪分析,查明发案原因、症

结,把握案件特点、规律,研究区域、行业、职务犯罪状况,了解变化

趋势。进一步抓住公共投资的重点领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积

极预防产业转型升级、公共资源出让、国有资产管理、城镇化建设、重

点文化惠民工程、铁路建设等领域的腐败犯罪。探索在非公经济组织、

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开展预防工作,探索在重点单位或项目、专题进行

挂牌督办,进一步提高预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第二,健全行贿犯罪档

案查询管理体系,建立腐败犯罪记录和查询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已成

立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中心,完成了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查询网络对

接,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本地查询。检察机关还将改

进查询方式,推进与社会诚信管理系统的联网对接,进一步建立腐败犯

罪记录和查询制度,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廉洁准入制度的健全完善做

出积极贡献。第三,加强警示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腐败犯罪的成因和

条件相当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控对策,把警示教育、文化熏陶、

道德自律、制度约束和刑事惩罚等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

腐败犯罪。

(3)注重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第一,更加注重源头治理。针

对腐败犯罪的特点、规律和原因、条件,深入研究带有源头性、根本

性、基础性等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促进建立健全权力约束和监

督机制,促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促进反腐败法律制度建

设和防治腐败的法治推行。完善和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犯罪年度报告制

度,加强和完善专题报告和预防建议制度,特别要针对办案中反映出的

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一个时期重点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

情况,深入开展预防调查,向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提出专题报告,或向有

关机构提出预防建议,为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建言献策。第二,积

极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更加注重各相关部门的联系配合。

加强相关行政机关、职能部门的联系配合,协调、督促、帮助各机关、

各单位、各部门完善预防腐败犯罪的内控机制。把预防措施落实到每一

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形成以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防控网络。把预防腐败犯罪措施融入

相关单位的权力运行、经济运营、工作制度、流程管理之中,落实到权

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加强腐败犯罪风险源点监视、评估、防

控机制和预测预警机制建设,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腐败犯罪发案

规律趋势的分析、研判和预防。第三,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

合。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

为的监督,促进权力的规范运行,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等腐败犯罪。大

力宣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律政策,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加强监

督、踊跃举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监督。

(4)加强社会主义廉政法制建设,用制度遏制腐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