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1页
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2页
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3页
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4页
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文言句式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一.判断句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式。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也”式。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3.用“为”、“乃”、“则”、“悉”、“即”等词表示。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4.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有时可作判断句的主语。如:是进亦忧,退亦忧。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下列句子哪些是判断句,哪些不是,并指出是用了怎样的形式。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是,“是”做判断动词)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是,“…,…也”的形式)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也”形式)

下列句子哪些是判断句,哪些不是,并指出是用了怎样的形式。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是,“非”表否定判断)5.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者,…也”的形式)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乃”作肯定判断)(练习)翻译下列句子:1.环滁皆山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3.夫战,勇气也。(打仗,靠的是勇气)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有一座亭子四周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练习)翻译下列句子:5.臣本布衣。(我本来是个平民)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式危急,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啊)二.省略句文言文中常见的省略有以下几种:A.主语省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问:“何以战?”B.谓语省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宾语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D.介词省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E.量词省略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1.()便舍船,从口入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可以()一战4.或异()二者之为5.()杂然相许

6.()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7.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8.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指出以下句子各属于何种省略,并补出省略的词语。

三.倒装句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有:1.宾语前置句孔子云:何陋之有?2.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定语后置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4.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练一练翻译下列各句中划线的部分。1.何有于我哉?(“有何”,有哪些?)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苦何”,愁什么。)3.微斯人,吾谁与归?(我能和谁同道呢?)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1.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2.惟利是图(宾语前置)3.尝射于家圃(介宾短语后置)4.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1.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于帝告之)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负者于途歌,行者于树休)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4.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语序。

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语序。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

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于草庐之中三顾臣,以当世之事咨臣)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故临崩以大事寄臣)8.开小门于大门之侧(于大门之侧开小门)一.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3.定语后置4.主谓倒装二.判断句{三.省略句{1.句中用“者”,句末用“也”,即用“……者……也”表示(有的句中不用“者”,句末用“也”;或者句中用“者”,句末不用“也”。2.句中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3.用“为”、“乃”、“则”等词表示。1.主语省略2.谓语省略3.宾语省略4.介词宾语省略5.介词省略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贾十倍。”

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说:“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一连三个早晨站在市场上,没有人知道他。2.一连三个早晨站在市场上,没有人与我谈交易。1.把它拿给琢玉的工匠看,琢玉的工匠把它当作宝贝。2.如果把玉给了我,是我俩都失去了珍宝。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以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为什么不用脚来试鞋呢?补充常见文言句式: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例: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为”表被动

例: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补充常见文言句式:被动句b“为……所……”

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动

例: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补充:文言文固定格式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

例:1、……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补充:文言文固定格式(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