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二中高二下学期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蚌埠二中高二下学期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蚌埠二中高二下学期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蚌埠二中高二下学期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蚌埠二中高二下学期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蚌埠二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4月检测高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否则,该大题不予计分。一、现代文阅读(4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B。因为礼乐制度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所以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C.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D。中华天下体系形成于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近代以来儒家发生的两方面变化为现实前提,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B.这篇文章主要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以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C。第三段重点论述的是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认识:互为前提,互摄和相互成就。D。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分析了礼乐文明与儒家学说、各种外来文化的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有了孔子,礼乐文明的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B.文化之间的“和谐”变成“战争”,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体系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破有关。C。因为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D。新时代,如果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答案】1。C2.A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错,原文是说“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B项,“因为……所以……"因果倒置。结合“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分析,选项内容因果倒置。D项,“形成于”错,原文是说“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故选C。【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错误,结合“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分析,本文论证的是“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A项,“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错误。结合“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分析,“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结论绝对化。C项,“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错误。结合“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分析,原文是不断的因果推导,选项的开头变成了并列关系。D项,“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错误。结合“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分析,原文只是说“关键所在”,不能推导出这一绝对化的观点。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智慧城市”理念问世以来,对其研究的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运行。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是城市主体一一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摘编自秦志光等《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材料二:试点城市地理位置分布城市GDP技术资源5G城市试点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贵阳、兰州等18个城市胡焕庸线以西只有兰州省会城市在相应地区占比高当地存在大量通信高科技企业且形成产业链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试点城市已经达到290个胡焕庸线以西仅有兰州、拉萨、鸟鲁木齐等少数城市省会城市在相应地区占比高物联网发达、高科技数据中心服务企业众多(摘编自曾凌霄《从5G试点城市看我国智慧城市布局》)[注]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胡焕庸线”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材料三: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不同部门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可见,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智慧城市建设既不能落入资本驱动的陷阱,也不能落入技术驱动的陷阱.要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技术嵌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广泛有序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以此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摘编自吴晓林《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4.下列对“智慧城市"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需要以多种新兴的热点技术作为依托。B.可主导信息技术内部要素的优化配置。C。让多方受益并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D.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难题。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变化。B.5G城市试点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须同时展开,影响二者布局的因素具有共性。C.“胡焕庸线”可以大体反映我国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和国家智慧城市的分布特点。D。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原则,善于运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6。作为“胡焕庸线"以东的省会城市,合肥市如何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B5.B6。①根据地理位置、城市GDP和技术资源等特点,发挥区位、经济和科技等固有优势;②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建设资源配置合理的有机系统,发展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模式;③遵循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等原则,解决有产无智、有智无慧、有慧无惠等问题。【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智慧城市'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智慧城市"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B项,“主导”错误。结合“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运行”分析,是共同发生作用的。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5G城市试点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须同时展开”错误。结合材料二内容“试点城市”“地理位置分布"“城市GDP"“技术资源”等要素分析,“须同时展开”于文无据。故选B。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结合材料二内容“地理位置分布"“城市GDP”“技术资源"“‘胡焕庸线’也成为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分析,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区位、经济和科技等固有优势.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运行”“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等分析,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建设资源配置合理的有机系统,发展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模式。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智慧城市建设既不能落入资本驱动的陷阱,也不能落入技术驱动的陷阱。要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一是‘有产无智’”“二是‘有智无慧’"“三是‘有慧无惠’”等分析,遵循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等原则,解决有产无智、有智无慧、有慧无惠等问题。【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青衣毕飞宇①自古至今,唱青衣的人成百上千,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蕴的极少。筱燕秋是个天生的青衣坯子。二十年前,京剧《奔月》的成功演出,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嫦娥。②可造化弄人,此后她沉寂了二十年,在远离舞台的戏校里教书。学生春来的出现,让筱燕秋重新看到了当年的自己。③二十年后,《奔月》复排,这对师生成了嫦娥的A、B角。把命都给了嫦娥的筱燕秋一口气演了四场,她不让.不要说自己的学生,就是她亲娘老子来了她也不会让.这不是A档、B档的事。她是嫦娥,她才是嫦娥。筱燕秋完全没有在意剧团这几天气氛的变化,完全没有在意别人看她的目光,她管不了这些。只要化妆的时间一到,她就平平静静地坐在了化妆台的前面,把自己弄成别人。④天气晴好了四天,午后的天空又阴沉下来了。昨晚的天气预报说了,今天午后有大风雪。下午风倒是起了,雪花却没有。午后的筱燕秋又乏了,浑身上下像是被捆住了,两条腿费劲得要命。下午刚过了三点,筱燕秋突然发起了高烧.高烧来得快,上得更快。筱燕秋的后背上一阵一阵地发寒,大腿的前侧似乎也多出了一根筋,拽在那儿,吊在那儿,无缘无故地扯着疼。筱燕秋到底不踏实了,到医院挂了妇科门诊。医生说:“最好呢,住下来.”筱燕秋没有讨价还价,生硬地说:“我不住。"医生拿起了处方,龙飞凤舞,说:“先消炎,再忙你也得先消炎。先吊两瓶水再说。”利用取药的工夫筱燕秋拐到大厅,她看了一眼时钟,时间不算宽裕,可也没到火烧眉毛的程度。吊到五点钟,完了吃点东西,五点半赶到剧场,也耽搁不了什么.这样也好,一边输液,一边养养神.⑤筱燕秋完全没有料到自己会在输液室里头睡得这样死,简直都睡昏了。筱燕秋起初只是想闭上眼睛养养神,空调的温度打得那么高,养着养着居然就睡着了。筱燕秋那么疲惫,发着那么高的烧,输液室的窗户上又挂着窗帘,人在灯光下面哪能知道时光飞得有多快?筱燕秋一觉醒来,身上像松了绑,舒服多了。醒来之后筱燕秋问了问时间,问完了眼睛便直了。她拔下针管,包都没有来得及提,就往门外跑。⑥天已经黑了.雪花却纷扬起来。雪花那么大,那么密,远处的霓虹灯在纷飞的雪花中明灭。筱燕秋拼命地对着出租车招手,出租车有生意,多得做不过来,傲慢得只会响喇叭。筱燕秋急得没办法了,一个劲地对着出租车挥舞胳膊,都精神抖擞了.她一路跑,一路叫,一路挥舞她的胳膊。⑦筱燕秋冲进化妆间的时候春来已经上好妆了.她们对视了一眼,春来没有开口。筱燕秋上课的时候关照过她的,化上妆这个世界其实就没有了你,你不再是你,他也不再是他—你谁都不认识,谁的话你也不要说。筱燕秋一把抓住了化妆师,她想大声告诉化妆师,她想告诉每一个人:“我才是嫦娥,只有我才是嫦娥!”但是筱燕秋没有说.筱燕秋现在只会抖动她的嘴唇,不会说话。此时此刻,筱燕秋就盼望着西王母娘娘能从天而降,能给她一粒不死之药,她只要吞下去,她甚至连化妆都不需要,立即就可以变成嫦娥了.西王母娘娘没有出现,没有人给筱燕秋不死之药。筱燕秋回望着春来,上了妆的春来比天仙还要美。她才是嫦娥。这个世上没有嫦娥,化妆师给谁上妆谁才是嫦娥。⑧锣鼓响起来了。筱燕秋目送着春来走向了上场门.大幕拉开了,筱燕秋知道她的嫦娥这一回真的死了。嫦娥在筱燕秋四十岁的那个雪夜停止了悔恨。死因不详,终年四万八千岁。⑨筱燕秋回到了化妆间,无声地坐在化妆台前.剧场里响起了喝彩声,化妆间里就越发寂静了。她望着自己,目光像秋夜的月光,汪汪地散了一地。筱燕秋一点都不知道她做了些什么,她像一个走尸,拿起水衣给自己披上了,然后取过肉色底彩,挤在左手的掌心,均匀地、一点一点地往脸上抹,往脖子上抹,往手上抹。化完妆,她请化妆师给她吊眉,包头,上齐眉穗,戴头套,最后她拿起了她的笛子。筱燕秋做这一切的时候是镇定自若的,出奇地安静。但是,她的安静让化妆师不寒而栗,后背上一阵一阵地竖毛孔。化妆师怕极了,惊恐地盯着她。筱燕秋并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拉开了门,往门外走.⑩筱燕秋穿着一身薄薄的戏装走进了风雪里。她来到剧场的大门口,站在了路灯的下面。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她开始唱了,她唱的依旧是二黄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雪花在飞舞,剧场的门口突然围上来许多人,突然堵住了许多车。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挤,但没有一点声音.围上来的人和车就像是被风吹过来的,就像是雪花那样无声地降落下来的。筱燕秋旁若无人,边舞边唱……(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筱燕秋冲进化妆间后和春来“对视一眼"这个细节,微妙地揭示出这对师生之间的矛盾。B。小说在叙事方面有独特之处,将人和戏巧妙结合,为人设戏,以戏写人,人与戏相照应,相互阐释。C。小说结尾记叙了筱燕秋在风雪中路灯下轰轰烈烈地“演出”,旨在表现她高超的艺术水准和自负的个性。D.小说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筱燕秋自己化妆的情形和动作,符合人物身份特征,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8.文中第④段,第⑥段,第⑩段都有关于“风雪”的描写,这三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小说以“嫦娥"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7。C8。第一处:午后天空阴沉,天气预报说有风雪,暗示着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变化。第二处:天黑了,雪花却纷扬起来,霓虹灯在纷飞的雪花中明灭,突出了路途的艰难,烘托出筱燕秋焦急的心情.第三处:路灯下,雪花飞舞,主人公以“风雪”为背景演出,给文章增添了悲剧色彩。9.①“嫦娥”是文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使小说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悲剧色彩.②“嫦娥”是贯穿小说的线索,能够激发人物之间的矛盾,推动情节发展,并使情节紧凑集中.③“嫦娥"有助于塑造主人公形象,展现了一个痴迷执着、视戏如命的“青衣"形象.④“嫦娥”有助于表现人物内在的情感,主人公对于“嫦娥”的认知及其变化,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⑤“嫦娥”伴随着主人公的人生历程,暗示了主人公无力回天、苦苦挣扎的悲剧命运.【解析】【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旨在表现她高超的艺术水准和自负的个性”错。此处应该是为了刻画一个痴迷执着、视戏如命的“青衣”形象。故选C。【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中第④段,第⑥段,第⑩段都有关于‘风雪’的描写,这三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解答时,先找到三处有关描写“风雪”的句子或语段,看它的上下文的情节故事是什么,人物有哪些表现或变化,再分析与小说的主题是否有暗示的作用。本题应从小说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人物性格的塑造等方面分析概括.要先找到三处有关描写“风雪”的句子或语段,看它的上下文的情节故事是什么,人物有哪些表现或变化,再分析与小说的主题是否有暗示的作用。第一处这样说“午后的天空又阴沉下来了。昨晚的天气预报说了,今天午后有大风雪的。下午风倒是起了,雪花却没有。”接着交代了筱燕秋浑身乏力,发了高烧.筱燕秋突然生病,势必会影响演出,而“嫦娥”的角色将易主,这对她该诗多大的打击。故该处的景色描写暗示着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变化.第二处这样说“天已经黑了.雪花却纷扬起来。雪花那么大,那么密,远处的霓虹灯在纷飞的雪花中明灭"这是筱燕秋挂完水后的景色描写,接着因为“风雪"的缘故,她打不到车,故此处的景色描写突出了天气恶劣,回剧院的路途艰难,主要是烘托了筱燕秋焦急的心情。第三处出现在小说的结尾,这样说“筱燕秋看了大雪中的马路一眼,自己给自己数起了板眼,同时舞动起手中的竹笛.她开始了唱,她唱的依旧是二簧慢板转原板转流水转高腔。雪花在飞舞,剧场的门口突然围上来许多人”,此时,雪花飞舞,筱燕秋以“风雪”为背景,独自在演出,这给文章增添了悲剧色彩。本题应从小说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心理的刻画、性格的塑造等方面分析概括。【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安排的能力。解答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题干是“小说以‘嫦娥’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认真阅读,梳理文章内容,回答有关“好处”的题目,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题干已经提示说本文以“嫦娥”为中心叙事写人,这就表明在就够上,“嫦娥”是贯穿小说的线索,激发人物之间的矛盾,推动情节发展并且使情节紧凑集中。在内容上,“嫦娥"是“奔月”这场戏的主角,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以“嫦娥”为中心叙事写人使小说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悲剧色彩.“嫦娥”有助于对人物内在情感的表现,主人公对于“嫦娥”的认知及其变化,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有助于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位痴迷执着、视戏如命的“青衣”形象.从主题上说,“嫦娥"伴随著主人公的人生历程,暗示了人物无力回天、苦苦挣扎的悲剧命运。综上,本题用该结合小说的人物性格、情节结构和主题的揭示等方分析“嫦娥"在小说中的好处,尤其要分析“嫦娥”在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方面的作用,然后分点回答.二、古代诗文阅读(6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孝文帝择绛侯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续绛侯后。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成礼而去。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吴方攻梁,梁急,请救,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郤,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取佣苦之,不予钱。佣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①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而不逊,终以穷困。悲夫!(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①穰苴:春秋末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B.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C。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D。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候/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条侯:周亚夫承袭父亲绛侯周勃的侯爵位,因封地在条,故称条侯,侯爵是五等爵位的第二等.B。孝景三年:用的是年号纪年法。明以前一个皇帝一般有多个年号.C.太尉: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是三公之一。D.县官:旧称一县的行政长官,西汉时常用以称政府或皇帝。文中即指皇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亚夫严于治军。汉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周亚夫驻守细柳营,营中将士随时保持战备状态,皇帝也不能随意进出军营。B。周亚夫长于用兵之道.在吴楚之乱时,他明了敌方的优势和缺陷,提出了明确的战略方针,并排除干扰,坚决执行,大败敌军。C。周亚夫性格耿直,坚持自己政见.他先是以“高皇帝约”反对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后来又站在臣子守节的立场上反对封匈奴降王为侯.D.周亚夫处事不慎,终至惹祸上身。他儿子私自购买甲盾埋在地下,被佣夫告发,调查人员指出他的问题并转交廷尉处理,他绝食抗议,五天后呕血而死。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成礼而去.(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答案】10.A11.B12.D13。(1)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节给将军下诏令,亚夫这才传话打开军营大门,完成劳军的礼仪后离去。(2)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此一飞在六个月后方才停歇下来。【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不得王"是不能封王的意思,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天下”是“共击之”的主语,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皇后兄"“无功侯”的主语为“信”,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无"前面应该断开,排除D项。句意:周亚夫说:“当初高皇帝规定‘不是刘氏家族的人不能封王,不是能功的人不能封侯,谁不遵守这个规定,天下人共同攻击他’.如今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没有立功,封他为侯是违背规约的。”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B项,“孝景三年:用的是年号纪年法”错误,孝景是谥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才有的,汉武帝以前,无年号之名目.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所生,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故选B。【12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D项,“他儿子私自购买甲盾埋在地下”错误,由原文第5段“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可知,是条侯的儿子从专做后家用品的工官那里给父亲买了五百件殉葬用的盔甲盾牌,而不是“购买甲盾埋在地下”。故选D。【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第一个“使",派;“节",符节;“乃”,连词,才;“壁门”,军营大门;“成",完成;“而”,连词,表承接。(2)“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徙”,迁移;“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抟",回旋而上;“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九",表虚数,不是实指;“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以”,凭借;“息",风。【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文帝从周勃的儿子中挑选贤能的人,大家都推举亚夫,于是封亚夫为条侯,接续绛侯的爵位.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境.任命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便防备匈奴.皇帝亲自去尉劳军队。军中官兵都披持铠甲,兵刃锐利,弓弩张开,弓弦拉满。天子的前导来到军营,不能进入。前导说:“天子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我们将军命令说‘在军中只能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节给将军下诏令,亚夫这才传话打开军营大门,完成劳军的礼仪后离去。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叛乱。周亚夫升任太尉,领兵进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这个意见。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援救。景帝随即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由弓高侯等人率领去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太尉让人们注意防备西北.接着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但不能攻入。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可是由于这次平叛。梁孝王却和太尉有了仇怨。梁孝王每次进京朝见,常常跟太后讲条侯周亚夫的短处。窦太后说:“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了。"景帝说:“这件事需要和丞相商议一下。”景帝就与丞相商议,周亚夫说:“当初高皇帝规定‘不是刘氏家族的人不能封王,不是能功的人不能封侯,谁不遵守这个规定,天下人共同攻击他’。如今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没有立功,封他为侯是违背规约的。”景帝听了默默无言,只好作罢。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来的人。丞相周亚夫说:“那几个人背叛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们为侯,那还怎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的不能采用。"于是把唯徐卢等人全都封为列侯.过了不久,条侯的儿子从工官尚书那里给父亲买了五百件殉葬用的盔甲盾牌.搬运的雇工很受累,可是不给钱。雇工们知道他偷买天子用的器物,一怒就上告周亚夫的儿子要反叛,事情自然牵连到条侯。雇工的上书呈报给景帝,景帝交给官吏查办。官吏按文书上内容一一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景帝责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并下令把周亚夫交到廷尉那里去。廷尉责问说:“您是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狱吏说:“您纵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狱吏逼迫越来越加紧。起初,狱吏逮捕条侯的时候,条侯想自杀,夫人制止了他。因此没能死,接着就进了廷尉的监狱.周亚夫于是五天不吃饭,吐血而死。他的封地被撤除。太史公说:周亚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司马穰苴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终导致穷途因窘。真令人悲伤啊!(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新修滕王阁记韩愈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①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②,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④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⑤,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于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⑥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有删改)[注释]:①三王所为序、赋、记: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以言事斥守揭阳:元和十四年(819年)五月,唐宪宗自凤翔迎佛骨至京师,韩愈上《论佛骨表》,竭力劝阻此事,由此触怒宪宗,贬潮州刺史。揭阳:地名,属广东潮州。③大号:年号。④太原王公:即王仲舒.⑤浃和:融洽、和谐.⑥漫漶:模糊不可辨别。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B。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C.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D.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唐朝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B.御史中丞,是唐代监察部门御史台的最高长官,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C。治所,古代指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等,文中借指所管辖的地方。D.邦伯,即州牧,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后多泛称地方长官。李密《陈情表》中“二州牧伯"的“牧伯”也是指地方长官.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滕王阁闻名遐迩,作者从年少时就知道它是江南第一的名胜景观.B。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长官后,曾经撰文呼吁关注滕王阁的修缮问题。C.王仲舒修缮滕王阁基本上没有劳民伤财,作者对他的务实精神持肯定态度。D。文章在写法上没有正面描写滕王阁及其四周景物,而是以情取胜.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答案】14.A15.B16。B17。(1)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2)工程完成之后,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说:“希望您替我记录这件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焉”是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开,排除B项、D项。“窃喜载名其上”和“词列三王之次”结构相同,前后都应各自断开,排除C项。句意:我既因为不能够到达滕王阁观赏而叹息,又私下里高兴自己的名字能够写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没有推辞而接受了您的命令。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御史中丞,是唐代监察部门御史台的最高长官”错误。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副长官.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长官后,曾经著书呼吁关注滕王阁的修缮问题”错误,据原文“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可知,是撰文而非著书;撰文时间为三十年前任刺史从事时,而非任南昌地方长官后。故选B.【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心",意愿;“形”,形体,指身体;“役”,奴役;“奚",何,为什么;“惆怅”,失意的样子;“悟”,认识;“谏”,谏止,劝止;“追”,补救。(2)“既”,已经;“讫功”,完工,竣事;“以”,介词,写;“子”,您;“之",代词,指这件事情。【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参考译文:我年轻的时候就听说江南有许多适合于登临观赏的美景,而滕王阁独自排在第一位,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看到了三王所写的《滕王阁序》《滕王阁赋》《重修滕王阁记》等文章,我觉得它们文辞壮美,更想去看一看滕王阁再读一读这些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到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我因为谏迎佛骨的事情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时选择走近便快速之道而到海上,又不能够经过南昌参观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进封(“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的)尊号,在国内施加恩德,我转任袁州刺史。袁州是南昌的下属区域,我私下感到高兴和庆幸地对自己说,我认为应当有机会亲自到南昌府述职,承受南昌府差役人员的管束。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得到一个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私下里注视胜景,满足我的心愿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诏书下达,把中书舍人太原人王仲舒先生作为御史中丞,任命为江南西道的观察使;洪州、江州、饶州、虔州、吉州、信州、抚州、袁州都是他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缺乏便利的事情以及不能满足的愿望,王公到了之后,(缺乏便利的事情)都停止了,(不能满足的愿望)都实现了。大的事情通过驿使迅速上报,小的事情立刻处理。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阳气上升,阴气闭合。在数日之内百姓就修炼出美好的品德,而您在千里之外的湖光山色中怡然自得。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您的府下听从命令,可是我们袁州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借来作为出行的理由,又怎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您的接待人员?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到达啊!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关系融洽,您和监军派人在这个阁上设宴,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参加宴会.酒宴进行到中途,综合各种意见说:“这阁子如果再不修整,将会毁坏.以前您在这里任刺史的属官,有恰当的理由来翻新滕王阁;您所写的文章,确实还题写在墙壁上。到如今已过了三十年,您来到南昌担任地方长官,到今天刚好满一个月,您又来在这里设宴,您怎么能够没有感情呢?"您回答说:“是的。”因此,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子,浸坏模糊不鲜艳的色彩,修治一下就停止。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损害可供后人观赏的景观。工程完成之后,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说:“希望您替我记录这件事情!”我既因为不能够到达滕王阁观赏而叹息,又私下里高兴自己的名字能够写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没有推辞而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欢乐,即使我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跟着您一起游玩的话,我还能为您做文章。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写下这篇阁记。(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杨炎正①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18。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愁绪已出,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吹去做了颜料染秋荷,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C.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了愁情之多。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中蕴含之意。19。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18。C19。①岁月蹉跎、青春难驻之悲慨。起首两句中“西风”与“斜日”暗含年华流逝之意。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③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大夫,做个高洁的隐士。④飘泊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⑤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解析】【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用借代手法”错误。“离愁万斛"把愁情具体化,可用“斛”来称量,并冠以“万"字,应是比喻兼夸张手法。故选C。【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写到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和下文“吾生如寄”写人生短暂。一起写出了年华流逝,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暮色苍茫,唯有阑干的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倚着阑干,愁怀难遣。词人饮酒之所以醉,是由于内心积郁,愁肠百结;而仍醒,是因为胸中块垒难平,写出了词人壮志未酬的之愁。“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万斛愁”化用典故,以“万斛”言愁之可量,量而不尽。“无处”一句,再次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离愁满江,竟连飞鸟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何况人呢?写出了诗人的满腔离别之愁绪.“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写到人生短暂,词人萍踪浪迹于大江南北,走遍了浙西浙东,漂泊不定的感叹。“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只是寄寓作者的田园之思、归隐之心。“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词人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语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只能借我舟楫浮泛五湖,当一个钓鱼翁.写出了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承接上文归隐之意,写出了仍就不能归隐,表现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5分)20。(1)写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受外界评价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2)《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安慰。(3)子曰:“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答案】(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茕茕孑立(4)。形影相吊(5)。学而不思则罔【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誉"“茕"“吊”“罔”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三、语言文字运用(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的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从他的故居直至老街,我感受到的是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种环境是能让人的想象飞翔。():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了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奔月》里吃腻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在向我们着:这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嘛!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栩栩如生急遽倾注昭示B。惟妙惟肖急剧灌注展示C。栩栩如生急剧倾注展示D.惟妙惟肖急遽灌注昭示2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孔乙己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来的辛酸的浪漫,但他又是现实的B。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C。孔乙己既是现实的,又有着被苦难压榨出来辛酸的浪漫D.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那浪漫里有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B。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C。只不过我们把它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D。只不过我们把它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答案】21.A22。B23.D【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可以是词语,包括关联词,也可能是成语熟语或者四字短语。主语语境、语体风格、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等。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得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前者强调神似,后者强调形似。根据语境应用“栩栩如生”。急遽:急速。急剧:迅速而剧烈。此语境不需强调“剧烈",故选用“急遽”。倾注: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灌注:多指液体的浇进、注入,也比喻心血、感情、勇气、生命力等较抽象事物的融入。“倾注”要比“灌注”的情感速度来的缓慢一些.此语境用“倾注”更为适合。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的表现出来。“昭示"强调明显、明白地表示;“展示"强调拿出来给人看。根据语境应选“昭示”。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属于补写句子,具体而言也可以归为衔接题。作答本类题型应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根据连贯的原则,括号处要引出下文的话题,结合后文“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了腿时为自己的辩解……的浪漫主义的热情”可知,括号处应先是“现实”,最后是“浪漫",排除AD;“浪漫”与“心酸”应为转折关系,C项是并列关系,排除C.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中“确立……高度"搭配不当,排除AB;“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的精神”语序不当,应改为“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排除C。故选D。2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朋友的背叛、公司的破产、家慈的谢世,这一连串打击几乎让他失去生活的勇气,但他还是成功走出了低谷。B。城市繁荣能从一个大型商场的状态看出来,我经常光顾的这家商场就充分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经济状况.C。这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当年最喜欢的徒弟,一个是我最好的朋友的女儿,我一定会玉成他们的这段姻缘.D。我一直非常喜欢中国民族音乐,可是一直难以获得学习的机会,此次承蒙先生不弃,使我得以忝列门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