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婚姻家庭法难点问题6问:夫妻一方向第三人借款,未向第三人表明是夫妻共同借的还是自己借的,也未表明将来由谁来还。实际中借款用于给自己19岁的孩子安排工作。1、这笔借款应由谁来偿还?2、给孩子安排工作属于为抚养或是为共同生活的范筹吗?答:这笔借款应当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我国的婚姻法司法解释实际承认了日常家事代理权,即夫妻双方互为代理人。由于夫妻在家庭生活中关系密切,日常事务又非常繁琐,赋予夫妻相互日常家事代理权,可以扩张夫妻双方意思自治能力,方便经济交往。同时由于夫妻对一方作出的处理负连带责任,对第三人来说也是公平的。这是商品经济时代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重要的财产事务的处理夫妻双方应当协商一致,如果是单方擅自做出的决定,另一方可以否认。但是考虑到保护善意第三人也很重要,在婚姻权利与交易安全中司法解释做出权衡,隐含的意思是保护善意第三人的程度要高于保护夫妻对共同财产的处理权。同时婚姻法规定:“夫妻可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的,也可约定债务各自承担。此时,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清偿。第三人不知道该约定的,如属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第三人有权要求夫妻应当共同偿还”。同时,应当认为给孩子安排工作属于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父母对于未成年人子女的抚养,是一种无条件的抚养,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免除,即使父母已经离婚,对未成年子女仍应依法抚养。父母对成年子女的抚养是一种有条件的法定义务,如果成年子女没有劳动能力或者不能维持生活,父母也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其负担生活费用或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作为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例外,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已经参加社会工作,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并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可作为免除父母抚养责任的一种特殊情形。问:间接侵害婚姻关系是否侵权?答: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件:(2001年4月27日,南京市建邺区环境卫生管理所汽车驾驶员徐某,在工作时间驾驶东风牌自卸车倒车时,将正在卡车后面帮助关车门的张某撞伤,医院诊断为左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法医鉴定结果为:因外伤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张某的妻子王女士认为,自己作为张的合法妻子,丈夫因车祸丧失性功能,使自己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今后将陷入漫长的、不完整的夫妻生活。于是,夫妻二人共同以环境卫生管理所为被告起诉,要求赔偿各项损失152700元,其中包括性权利损害的精神损失赔偿。南京市雨花台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建邺区环卫所司机徐某在工作中倒车时疏于观察,将张某撞伤,环卫所应负全部责任。性权利是公民健康权的一个方面,正是由于徐某的侵害,使王某作为妻子的性权利受到了侵害。因此,该法院于2002年9月2日作出判决,建邺区环卫所赔偿张某医疗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等损失109207元,赔偿王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杨立新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间接侵害夫妻关系的侵权案件。法院的判决结果是正确的,为正确审理这类案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经法院审理的侵害婚姻关系案件还比较少见。很多学者倡议法院受理这类案件,但是,除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离婚过错损害赔偿案件外,法院目前对其他侵害婚姻关系的侵权案件基本上不受理。在美国,间接侵害婚姻关系的案件被称为间接干扰婚姻关系的侵权案件。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明确规定,干扰家庭关系侵权案件包括直接干扰婚姻关系、间接干扰婚姻关系、直接干扰父母子女关系和间接干扰父母子女关系四种。其中,直接干扰婚姻关系的侵权案件,类似于大陆法系的侵害配偶权的案件,如离间夫妻感情、导致夫妻一方与他方分居或导致一方拒绝回复与他方共同生活、与夫妻一方有犯罪的性交往行为(通奸)。如果实施这些行为是由于当事人父母建议、受害配偶同意、宽恕,或者有正当离婚理由的,则不构成该种侵权行为。间接干扰婚姻关系的侵权案件,是指受害人因被告的侵权行为而患有疾病或遭受其他身体伤害,以致性能力丧失的情形。对该受害者承担责任的被告,对于受害人的配偶因此所遭受的社会地位的丧失及其配偶服务提供的丧失,包括性交能力的损害,应对受害人的配偶承担侵权责任,其责任范围包括受害人的健康损害以及受害人的配偶的婚姻关系损害。此外,向有吸毒习惯的配偶售药,也是一种间接干扰婚姻关系的侵权行为。本案正是由于加害人的行为造成受害人的健康损害,损害了其性能力,间接造成受害人及其配偶的婚姻关系的损害,构成间接侵害婚姻关系的侵权案件。法院在审理这种侵权案件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间接侵害婚姻关系的侵权行为是一种依附于主侵权法律关系的侵权法律关系,不是一个独立的侵权行为。在这种案件中,存在两个侵权行为法律关系,即加害人在实施一个侵权行为时产生了两个侵权法律关系:一个是主侵权法律关系,侵害的是受害人的健康权,产生的是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另一个是从侵权法律关系,侵害的是配偶权,产生的是侵害婚姻关系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前一个侵权法律关系是主要的法律关系,后一个侵权法律关系是依附于主要侵权法律关系的次要的法律关系。两者是重合的法律关系,而不是竞合的法律关系。因此,主侵权行为的当事人是侵害健康权的双方当事人,而从侵权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则是健康权受侵害的受害人的配偶和加害人。雨花台区法院在认定这两个重合的侵权法律关系上,意见是完全正确的。第二,间接侵害婚姻关系侵权案件的责任构成,应当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违法行为的要件,应当是作为(也包括特殊情况下的不作为)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直接违反的是不得侵害生命健康权的不作为义务或某些情况下的作为义务。损害事实的要件,损害的既是健康权,也是配偶之间的婚姻关系,即配偶相互之间的性利益。因果关系的要件,则是造成人身伤害的行为与人身伤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以及与受害人配偶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性利益的损害事实之间也具有因果关系。必须具备这样两个因果关系,才能够构成间接侵害婚姻关系的侵权责任。最后,主观过错的要件,故意或者过失均可以构成。处理这类侵权案件应当注意的是,确定侵权责任主要的是要确定主侵权责任的构成,在主侵权行为责任构成的基础上再确定间接侵害婚姻关系的责任构成是否成立。雨花台区法院对这个案件的判决,在认定侵权责任构成中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在认定侵权行为间接侵害的客体时略有不足,最好进一步认定侵权行为侵害了受害人配偶的婚姻权利义务关系,损害了配偶之间的性利益。第三,间接侵害婚姻关系侵权责任所适用的归责原则,应当视造成人身损害侵权责任性质所适用的归责原则而定。如果主侵权行为的责任性质是过错责任,那么,间接侵害婚姻关系的侵权责任就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如果主侵权行为的责任性质是无过错责任,那么,间接侵害婚姻关系的侵权责任就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在责任构成上就不再必须具备主观过错的要件。如果主侵权行为的责任性质是推定过错,其主观过错的要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那么,附随主侵权行为的间接侵害婚姻关系的侵权责任构成同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受害人不必举证证明加害人的主观过错,直接推定加害人具有主观过错;如果加害人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则须举证证明其主张,证明成立者,不负责任。本案被告在倒车的时候造成人身损害,侵权责任性质应当是过错责任,法院判决确认适用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也是正确的。如果损害是在高度危险作业中所致,那就要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行为人即便无过错也要承担侵权责任。第四,间接侵害婚姻关系侵权行为的责任是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即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侵害健康权构成侵权责任,同时又构成间接侵害婚姻关系责任,就应当判决侵权人在承担侵害健康权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同时,再承担侵害婚姻关系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有人怀疑,对于这种间接侵害婚姻关系的侵权案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法院是否可以像雨花台区法院这样作出判决?我认为,这种侵权案件的关键是加害人的行为是不是构成主侵权行为。加害人的主侵权行为构成侵权责任,健康权受到损害的受害人就享有人身损害赔偿的请求权,法院应当保障这种赔偿请求权得到实现。至于间接侵害婚姻关系的侵权行为,主要还是一个认识问题。只要侵害健康权的行为不仅造成了健康的损害,而且由于这种损害导致了受害人性功能障碍,不能履行配偶之间的同居义务,损害了受害人配偶的性利益,就应当认定为侵害婚姻关系的侵权行为。这是侵权行为法的应有之意,不一定要有明文规定,法院自可以直接认定为侵权行为,作出肯定的判决。问:离婚损害赔偿中——无过错方如何举证?答: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离婚损害赔偿中无过错方的举证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重婚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举证问题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领取结婚证明,两个婚姻法律关系并存的时候,无过错方的举证相对容易,调取过错方重新领取的结婚证即可证明对方过错,从而提起赔偿。但是对于未经婚姻登记,而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的证明相对困难。首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可以向过错方重婚行为所在地的派出所、居委会、周围群众取证,以证言的形式予以证明;其次,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形成了一些夫妻共同财产;最后,双方有无生育子女等均可以成为认定重婚的证据。但是,此种重婚行为与长期同居较难区分,实践中应根据当事人举证、抗辩等相关证据综合分析,加以区别。当然,认定有重婚行为最有力的一个证据是过错方已经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其犯有重婚罪,此时,无过错方无需再另行举证。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区别于重婚,也不同于通奸和姘居,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象的特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同时,它是相对隐蔽的,不公开的,最为重要的是同居双方对外不以夫妻名义从事各项活动。离婚时,无过错方以此条法定情形为损害赔偿之请求时,证据的收集调取就尤为重要。实践中,有无过错方以偷拍过错方与同居对象照片的行为,无过错方采取秘密跟踪的方式等等,笔者认为,这两种行为有些欠妥,这里对取证方式暂不讨论,仅就证据效力谈一下看法。我国婚姻法否认了姘居、通奸的离婚损害赔偿,那么,仅就几张照片,无法判定是姘居还是同居行为。有的当事人提供了公安机关对过错方予以治安处罚的相关材料,但是这仅证明了过错方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嫖娼行为,与非法同居没有必然联系。举证困难就导致无过错方在请求救济的时候,不择手段,采取极端措施完成举证行为,使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其消极影响要远远大于积极影响,而且当事人举证的困难,以及给法院认定工作的不利,也造成法院在实践操作中的尴尬。因此,法院在认定是否有同居关系时应持审慎态度,避免因法院的裁判,导致第三人名誉受损。2.关于实施家庭暴力的举证问题笔者认为,认定家庭暴力可以参照以下标准:(1)延续性。夫妻一方长期地、习惯性地对另一方实施殴打等暴力行为;(2)严重性。损害须达到一定程度,应以身体实际造成严重伤害为起点,直至致残。对于实施家庭暴力的举证问题,无过错方应按人身损害赔偿的举证原则进行,证明伤害事实及因果关系。同时,对于无过错方由于长期生活在恐惧、不知、不能反抗的情形下的当事人,其举证有一定困难,法院应依法予以调查,律师也可依法给予司法援助,帮助受害当事人举证。3.关于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举证问题对此的举证当事人可参照刑事自诉案件的举证,在此不再多述。但应提出的是,有人认为,过错方在其家人、亲属、朋友的帮助下实施虐待、遗弃行为的,帮助人也应作为赔偿主体。笔者认为,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仅为夫妻双方,其他任何人均不能成为此类案件主体,无过错方可另案起诉帮助实施虐待、遗弃行为的人请求赔偿。问:离婚案件责任田怎样分割?答: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婚姻法把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共同财产分割放在同一条之中,体现了对夫或妻一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视,因为这是直接关系婚姻当事人生活来源的切身利益。但是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中,怎样适用这一条款,实践中存在不同的做法,理论上也有分歧,主要表现在:一种观点认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婚姻当事人有诉讼请求予以处理,没有诉讼请求则不予处理。这种认识和做法非常普遍,也有理论上的依据,因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与夫妻财产权相关的能够给婚姻当事人带来财产利益的一项基本权益,人民法院应比照共同财产的分割方法予以分割。如当事人不提出请求视为放弃诉讼请求,应当允许。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容易导致分割不均、难以分割或抛荒现象的发生。另外一种做法是法院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割请求,转送当事人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处理。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其一,土地的划分应属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限范围;其二,婚姻法对共同财产的分割方法明确了协议和判决的途径,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则未明确保护的途径,法院不能超越权限处理。笔者以为,上述两种观点和做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缺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依法保护,较好的办法是有诉讼请求应予处理,无诉讼请求应告知其有分割权利,对放弃分割的应当允许。在分割时应着重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判决。理由是,法院此时不是在代替村集体行使划分土地承包权,而是在一并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另外,对涉及土地上的树木,特别是多年生经济作物,一方要求分割其价值,但不主张分割经济作物及土地承包权本身的,应当依法进行评估作价。总之,在农村离婚案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与离婚诉讼一并审理,能够防止离婚后新的矛盾产生,促进社会稳定,符合婚姻法的立法精神,人民法院应当高度重视,不断总结经验,切实做好这一工作。问:如何才能丧失继承权?答:重庆大学的傅理律从以下几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我们可以参考。一、相关概念简述继承权之丧失,又称继承权的剥夺,是指对被继承人或其他继承人犯有某种罪行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继承人,依照法律取消其原来享有的继承权。继承权之丧失可分为绝对丧失与相对丧失。继承权之绝对丧失,又称继承权的终局丧失,是指因发生某种法定事由,继承人的继承权终局的丧失,该继承人绝对不得也不能享有继承权。继承权之相对丧失,是指因发生某种法定事由,继承人的继承权暂时丧失,若其有悔过表现,且得到被继承人宽恕,其继承权可恢复,若无,则丧失继承权。遗嘱是自然人生前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及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于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二、法之规定继承法总则及继承法司法解释于继承权之丧失有如下规定:①继承法总则第七条:“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意见:“关于总则部分第10条: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不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均可确认其丧失继承权。(第二款)。第11条: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不论是既遂还是未遂,均应确认其丧失继承权。第12条:继承人有继承法第七条第(一)项或第(二)项所列之行为,而被继承人以遗嘱将遗产指定由该继承人继承的,可确认遗嘱无效,并按继承法第七条的规定处理。第13条: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或者遗弃被继承人的,如以后确有悔过表现,而且被虐待人、被遗弃人生前又表示宽恕,可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第14条: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的,应认定其行为情节严重。第28条: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不得代位继承。如该代位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对被继承人尽赡养义务较多的,可适当分给遗产。”基于以上规定,关于继承权之丧失存有几个问题:①继承人为杀害及伤害致死行为究是否定使继承权丧失,②继承人以诈欺或胁迫行为使被继承人为非真实之意思表示,其继承权是否丧失,③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符合被继承人的真意,其继承权是否丧失,④继承人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之行为,但非对其有利,其继承权是否丧失,⑤继承权之丧失是否及于代位继承人。笔者将以我国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为主线,兼以他立法例为补充展开论述。兹分述之:首先,继承人为杀害及伤害致死行为究是否定使继承权丧失1、继承人杀害被继承人但为预备犯继承法及最高院之意见规定“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不论是既遂还是未遂,继承人之继承权都绝对丧失”。则既遂犯与未遂犯都绝对丧失其继承权,然于预备犯是否适用上述规定?构成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行为须具下述两条件:其一,客观上继承人实施了杀害继承人的行为;其二,继承人于主观上有杀害之故意。以此为依据,观预备犯之情况:主观上行为人虽有杀害之故意,然客观上行为人并未实施杀害继承人之行为,似乎预备犯不符合上述条件,其继承权不应丧失。但,“实施”究应作何解释?实施即实行。则实行之内容包含什么?含实行犯罪预备行为及着手实行犯罪实行行为。预备犯虽未着手实行犯罪实行行为,但已实行犯罪预备行为。且构成预备犯系由于行为人意志外之事由而使犯罪停止于着手之前,继承人于主观已有杀害被继承人之故意。于此,足见预备犯的主观恶性大,社会影响恶劣,严重破坏中华民族之优良传统及社会之善良风俗。度立法者于此所追求之目标,当为保护被继承人之安全及维护社会之公序良俗。故,为彰显立法之精神,笔者以为,预备犯应论为已实施杀害行为,即符合上述之绝对丧失其继承权条件,应绝对剥夺其继承权。2、继承人为伤害行为而致被继承人死亡继承人伤害被继承人且致其死亡,其结果与杀害被继承人既遂之结果同,且杀害未遂犯亦绝对丧失继承权,故向有不少人以为伤害致死行为也使继承权绝对丧失。继承法总则规定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绝对丧失其继承权。则“杀害”与“伤害致死”究有否区别?若有,则伤害被继承人而致其死亡之继承人不绝对丧失其继承权;若无,则继承人绝对丧失其继承权。故,问题之关键在于“杀害”与“伤害”二者之关系。杀害,杀死;伤害,使身体组织受到损害。究二词之字面意思,行为人于主观并非一致:杀害有将受害人致之死地之故意;伤害则仅有伤之故意。致死非系行为人所追求之最终目的甚至为其所排斥,而结果之发生多为意外或过失。情况过失致死有相似之处,即主观均无杀害之故意,客观有死亡之后果。于过失致死是否丧失继承权,理论与实务有一致之见解:不丧失。虽伤害致死之主观恶性略大,然仍不足以使行为人丧失其继承权。另为彰显私法自治之原则,笔者以为,公权力不应介入此中来,即法律不因行为人为伤害行为而剥夺其继承权。持“不丧失”观点之学者有郭明瑞先生,彭万林先生及蒋月先生。则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伤害其他继承人并致其死亡的不丧失继承权同理。且于此尚有被继承人得以遗嘱形式使行为人丧失继承权,并非定要公权力介入。3、继承人不知其为继承人而为杀害被继承人之行为继承人若不知其为继承人而为杀害被继承人之行为,其继承权是否丧失?既遂与未遂是否有区别?行为人之杀害行为完全符合法定故意杀人罪犯罪构成之客观要件,于主观有杀害被继承人之故意。故杀害行为于刑法上之应追究性当无疑义。然于继承法,法律应否予以否定?盖立法者于此所追求之价值当为家庭关系之和睦及善良风俗之彰显,故创设绝对剥夺继承权之四条款以否定于其所追求价值相严重冲突的行为。行为人于上述情形,其杀害被继承人之行为未破坏家庭关系之和睦及继承法所彰显之善良风俗。盖行为人不知或不可得而知之其具有继承人之身份,故于主观并无杀害其事实上之被继承人之真正故意,即从行为人之角度观之,杀被继承人与杀其他人并无区别,仅如同杀A或杀B等与之并无亲属关系之其他人。虽杀害行为之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极大,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然其终究未破坏家庭关系之和睦及继承法所彰显之善良风俗,不应为继承法所否定。且继承法意义上之杀害行为,当为明知杀害之对象为被继承人或其他继承人,即行为人明知其为继承人。故规定继承人杀害非被继承人及继承顺序之外的其他人,既遂或未遂在所不论,皆不丧失继承权。反而推之,若继承人不知或不可得而知之自己为继承人,则不论既遂或未遂,继承权皆未丧失。故笔者以为,当行为人不知或不可得而知之其为继承人而为杀害被继承人之行为,其继承权不丧失。4、继承人杀害被继承人之行为未被法院最终确定继承人杀害被继承人之行为未被法院最终确定,其继承权是否丧失?法院未最终确定有三种情形:a.一审判决书生效前;b.上诉期间;c.二审判决书生效前。依无罪推定原则,于判决书生效前被告人都应被看作是清白的。上述三种情形均为判决书未生效,故继承人在法律上应被视为无罪之人。既然继承人于此阶段为清白的,其继承权当无被剥夺之理。法律之程序公正性于此得以彰显。然向有不少人以为犯罪嫌疑人绝大多数都会被判有罪,则保护其继承权纯为浪费资源,徒增成本,因而主张只要行为人被检查机关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受理后即可认定已符合法定继承权丧失要件,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行为人丧失继承权。法之公正价值的中流砥柱乃为程序之公正,上述之观点过于强调法之效益而忽略了法之公正,将效率与公平置于对立。法之正义(公正)与效益是并存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社会主义之效率观,除了投入产出的比较分析外,还有更为深层的涵义,即根据预期目的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最终结果作出社会评价”,“是伦理与功利的统一”。“效率是以自由而公平的竞争为前提的。”即法之公正价值当为法之效益价值之前提,惟此方可维护真正之法之效益。故上述观点诚不足取。笔者以为,为表彰法律之程序公正性,姑勿论继承人之实质是否有罪,只要法院未作最终之确定,其继承权均不宜论为丧失。若以争夺遗产为目的而为杀害其他继承人之行为,未经法院最后之确定,亦不宜论为继承权丧失。其理与前述同。其次,因可归责于被继承人之情事而致遗嘱非系被继承人之真实意思表示,则其继承权是否丧失1、被继承人所立之遗嘱不合法,继承人为篡改或者销毁之行为被继承人所立之遗嘱不合法,法律予以否定当无疑义,然若继承人出于恶意或善意篡改或者销毁该遗嘱,情节严重,则继承人之继承权是否丧失?依继承法总则规定之字面意思,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者,勿论出于善意或恶意均丧失其继承权,且为绝对丧失。然基于善意而为上述行为者,究能否构成法定之“情节严重”程度?盖行为人善意之成立,当因行为人为保护其他合法拥有继承权人之利益而为篡改或者销毁遗嘱行为,当无理由构成“情节严重”之法定要件。故行为人之继承权不应论为丧失。若行为人系基于恶意而为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且情节严重,行为人继承权之丧失当无疑义。但行为人若非至情节严重之程度,则其继承权应否论为丧失?究应论为绝对丧失抑或相对丧失?盖遗嘱系被继承人按照自己之意愿处置其财产之法律行为,设立遗嘱当为被继承人之权利,合法遗嘱当受法律之保护。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之行为,势必危及被继承人,其他合法继承人和受遗赠人之合法权益。于此,行为人之行为未至于“情节严重”,论为绝对丧失缺乏法律依据。依现今之法律,行为人当不丧失其继承权。然其行为足以破坏家庭关系之和睦,损害社会之善良风俗,且绝对保留其继承权,实无益于彰显继承法所保护之社会关系,论为相对丧失实无不当之处。现今之法律无此规定实为遗憾。总而言之,被继承人所立之遗嘱不合法,继承人为篡改或者销毁之行为,按主观之不同可分为两类:善意者当不失其继承权;恶意且情节严重者当丧失其继承权。恶意但情节非严重者,虽于理应论为相对丧失,然依现今之法律,不失其继承权。2、以诈欺或胁迫使被继承人为关于继承之遗嘱,或使其撤回或变更以诈欺或胁迫手段使被继承人为关于继承之遗嘱,或使其撤回或变更,则行为人之继承权是否丧失?应论为绝对丧失抑或相对丧失?于此,继承法及其司法解释均无明文规定。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亲属编”第1145条关于继承权丧失之事由将上述行为明确纳入相对丧失之范围。笔者甚以为是。盖以诈欺或胁迫手段使被继承人为关于继承之遗嘱,或使其撤回或变更之行为,均系对被继承人自由支配其财产的权利之干涉与侵犯,使遗嘱非为被继承人之真实意思表示。遗嘱有效之实质五要件之第二项: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于此,遗嘱之无效可归责于继承人。则继承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当无疑义。然遗嘱是一种单方的民事行为,故遗嘱人如基于维持家庭关系及给予行为人改过之机会而原谅继承人之不当行为实无可非议之处。法律应予以肯定。且给人以改过的机会一直是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若法律将继承人之继承权论为绝对丧失,则行为人知其永无改过之机会,其改过与否将于事无补,家庭关系有进一步破裂之危险,甚至于无可挽回。此实非我们所愿意看到之结果。当然也不排除仍有少数改过的。遗嘱人于此情形下更容易表示宽恕。则法律仍剥夺其继承权实有不公正之嫌。若论为相对丧失,则行为人大有改过从善之可能;纵使仍不思悔改,尚有遗嘱人剥夺其继承权。是故,台湾法律将有以诈欺或胁迫手段使被继承人为关于继承之遗嘱,或使其撤回或变更之继承人的继承权论为相对丧失,即继承人的继承权丧失与否由遗嘱人最终决定。此举充分尊重了遗嘱人之选择自由,彰显了私法自治原则。且真正表彰了继承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以法律手段维护了家庭关系之和睦及社会之善良风俗,大有可借鉴的地方。3、以诈欺或胁迫妨害被继承人为关于继承之遗嘱后妨害其撤回或变更以诈欺或胁迫妨害被继承人为关于继承之遗嘱后妨害其撤回或变更的,继承人之继承权当论为相对丧失。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亲属编”第1145条关于继承权丧失之事由将上述行为明确纳入相对丧失之范围。理由与前述同,故不再赘述。4、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符合被继承人的真意继承人虽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行为,然系遗嘱人之真意,则其继承权是否丧失?考立法者之立法本意,当为保护遗嘱人于遗嘱上之意思表示自由。是故,立法者通过将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之继承人的继承权绝对剥夺来彰显其价值追求。若继承人系基于遗嘱人之明示或默示下而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行为,即继承人所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行为全部得到遗嘱人之认可(事前认可或事后追认)。在此情形中,行为人仅系遗嘱人用以更改或销毁遗嘱之工具,根本无独立之意思表示。如同遗嘱人之代理人。值得注意的是遗嘱不适用代理,此情形仅与代理与相似之处而已。是故,行为人之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行为并未危及遗嘱人于遗嘱上之意思表示自由,相反,还有利于遗嘱人之真实意思表示;与立法者所追求之价值不但不矛盾,而且利于其实现。故笔者以为,继承人于此情形下,其继承权不应丧失。然于实务,盖此继承人于客观确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行为,多数情形下,其他合法继承人及受遗赠人并不得知其中隐情,故得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该继承人丧失继承权。该继承人得以其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行为系遗嘱人之真意为由抗辩,然应负担举证之责任。5、继承人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之行为,但非对其有利继承人虽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之行为,然遗嘱内容最终非利于该继承人,则其继承权是否丧失?立法者之所以剥夺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之行为的继承人之继承权,其目的在于保护遗嘱人之真实意思表示。故只要为足以使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受妨碍或侵犯之行为的继承人均论为丧失其继承权,而不因其行为于最终遗嘱内容上是否利于该继承人而有所不同。盖法律之所以追究违法者之责任,当系违法者破坏了其所保护之社会关系,违背了立法者所追求之价值。而并不以违法行为之最终结果是否于其有利于违法者为转移。在上述情形中,继承人虽未曾从其不当行为中得益,然其行为之本身已足以使遗嘱人表示真实意思之权利受到侵害或妨碍,已与立法者所追求之价值相冲突。故继承人之行为应受到的否定(该遗嘱法定无效),继承人本身丧失继承权。且该继承人能否恢复继承权之最后决定权应交给遗嘱人,惟此方能真正彰显继承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即以法律手段维护家庭关系之和睦及社会之善良风俗。是故,有上述行为的继承人之继承权应论为相对丧失,即如遗嘱人于生前表示了宽恕,该继承人可恢复继承权。三、继承权之丧失是否及于代位继承人1、学界之争台湾理论界于此问题向有两派观点。即固有权说与代位权说。台湾身份法学大家林秀雄先生持固有权说。通说亦采固有权说。当采固有权说,盖代位继承人之继承权为其固有之权利,非系代位继承人代表被代位人行使被代位人之继承权,故被代位人继承权之丧失并不及于代位继承人。即代位继承人本于其自己固有之权利而直接继承被继承人,仅在继承顺序上代袭被代位继承人之地位而已。于大陆地区亦存两派,即固有权说与代表权说。通说为代表权说。亦有学者持固有权说,如郭明瑞先生与房绍坤先生。当采代表权说,代位继承人仅代表被代位人行使被代位人之继承权,故被代位人一旦丧失继承权必波及代位继承人。即代位继承人系承受被继承人之继承权,亦即代替被代位继承人之地位而为继承。2、不同国家地区间之立法例我国大陆地区: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意见“第28条: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不得代位继承。如该代位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对被继承人尽赡养义务较多的,可适当分给遗产。”可见我大陆地区于立法上系采代表权说。法国民法典也采代表权说。我国台湾地区:目前实务及学说所采见解皆为一致,皆采固有权说。《日本民法典》采用的是固有权说,即代位继承人系基于自己的固有权利继承被继承人,而不是基于被代位人的继承地位继承。故,被代位人丧失继承权,放弃继承权时,其直系卑亲属仍可基于自己的固有权利代其位而继承。意大利新民法、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亦同。[24]3、代表权说合理性之思考当采代表权说,于理论与实务将面临诸多问题。故,笔者以为,当以采固有权说为宜。兹分述之:首先,当采代表权说将面临法理上之矛盾。盖自然人之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故继承人之民事权利能力及主体资格当自其死亡之时起终止。是故,以主体资格为前提之继承期待权亦应消灭,则继承法律地位之不复存在当为不证自明之理。因此,姑勿论被代位人之继承权是否丧失,代位继承人均不可能去代替一实际上已不存在的法律地位而为继承。当采固有权说时,则因代位继承人系基于自身之固有权利而为继承,当无矛盾之处。其次,代表权说不能解释代位继承之实质。代表权说未能解释以下问题:法律因何规定某些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其直系卑亲属可以代位继承,而某些则不能。依照固有权说,代位继承人自始至终未被排斥于继承人之外,只因于被代位人在生之时,依“亲等近者优先”之原则,被代位人优于代位人享有继承权。当被代位人丧失继承权,则代位继承人得就自身之继承地位直接继承被继承人之财产。再次,代表权说与现代民法之立法价值取向相悖。当采代表权说,被代位人因不当行为而致丧失继承权本无疑义,然代位人并无过错亦承担同样之后果。于此,显与民法之责任自负原则相矛盾。复次,当采代表权说,于实务上亦遇诸多尴尬。分述如下:父母已经死亡的(外)孙子女,对其(外)祖父母实施《继承法》第六条之丧失继承权的行为之后,因为其不是继承人不会被剥夺继承权,而因其父母没有行使第七条之行为享有继承权,故其(外)孙子女仍可以代位行使继承权。此实难以表彰法律之公平原则!(外)孙子女因为其父母实施了《继承法》第七条第一款杀害其父母时,只丧失了其对父母的继承权并不丧失其对(外)祖父母的继承权。这样必然不利于对家庭稳定和团结环境的创造,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如果继承人是被继承人的唯一继承人而丧失继承权后死亡,则被继承人的遗产就要被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这必然会引起被继承人的旁系血亲的不满,也有背于被继承人的遗愿,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操作实现,进而降低了法律的严肃性!问:如何理解和运用离婚的法定理由?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大文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借阅。离婚的法定理由应当如何规定,受到法学界、司法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认真汲取建国以来两次婚姻立法的经验教训,既要坚持以婚姻关系确已破裂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又要将离婚的法定理由具体化,使其在适用中具有可操作性。关于离婚法定理由的一般规定,我主张在新法中可用“婚姻关系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代替现行婚姻法中的“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于离婚”。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结合而成的一种伦理关系和法律关系;就法律关系而言,双方当事人是被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夫妻感情是婚姻关系借以建立和存续的思想基础。一般说来,夫妻的感情状况同婚姻状况是一致的。但是,感情一词尚不足以概括婚姻关系的全部内容,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涉及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婚姻关系中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却是客观外在的。大量的事实证明,某些婚姻关系之所以不能继续维持,并非出于感情上的原因,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一方因患精神病而丧失婚姻行为能力,一方失踪、下落不明等便是这方面的明显例证。就法律用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言,婚姻关系确已破裂在提法上显然是优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为了完善有关离婚法定理由的规定,必须在立法中为婚姻关系确已破裂确定若干客观外在的标志,否则是难以操作和贯彻执行的。因此,在立法的方式上应当兼采概括主义和列举主义,将一般规定和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依我之见,夫妻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为婚姻关系确已破裂,一方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得依法判决准予离婚:(一)一方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或恶疾经治不愈,致使婚姻关系无法继续的;(二)一方有重婚、通奸、非法同居等情事,另一方不予饶恕的;(三)双方缺乏夫妻感情,分居已满三年,互不履行婚姻义务的;(四)一方下落不明超过二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公告期届满后被告未应诉的;(五)一方受另一方的虐待、遗弃,不堪与其共同生活的;(六)一方有赌博、酗酒、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双方难以共同生活的;(七)一方对另一方有企图杀害、伤害等犯意表示或预备行为,对另一方的人身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八)一方被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其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另一方不予饶恕的;(九)出于其他重大原因致使婚姻关系确已破裂的。上述(一)至(八)项列举性的具体理由可能不够全面,还需再作补充。考虑到我国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的现状,一方虐待同居一家的另一方的直系血亲或受同居一家的另一方的直系血亲虐待,致使双方难以共同生活的,似乎也可作为列举性的规定之一。问:有人说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涉及到隐私权问题,请问您如何理解?答:这是一个不错的问题,让我们阅读一下烟台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硕士研究生李哲的观点。我国现行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了“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一方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并于第四十六条规定:“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可以看出,伴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我国的婚姻法也体现出了冷静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保护了弱者,充分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精神。但是由于制度上的缺陷、配套设施的缺乏,使得侵害人有了规避法律的事由,例如,以隐私权来抗辩其侵权行为。本文仅就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否存在隐私权问题进行论述,即有配偶者能否以隐私权来保护其与他人同居行为。一、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界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的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的行为,构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要件有四个:1、有配偶者;2、不以夫妻名义;3、须与婚外异性(同性不算);4、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符合这四个要件,构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谈到的“包二奶”问题。“包二奶”并非一个法律概念,对于这种现象,“社会舆论的主要倾向是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人们主要是从伦理道德角度看待问题,认为其违背婚恋道德,是对夫妻一方的不忠,更是对一个和睦家庭的破坏。”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和重婚都是违反《婚姻法》的两种行为,但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属于一种违法行为,与重婚不同,重婚是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者行为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并不违反《刑法》的规定,构不成犯罪。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反了我国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原则,但还没有对一夫一妻制形成公开的挑战”。因此,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不能用刑罚的手段进行处理,而只能作为一个民事问题来解决。在民法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属一种侵害配偶权的侵权行为。配偶权是男女双方因结婚而生之亲属关系,表明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身份利益,由权利人专属支配。配偶权的性质属绝对权,“是表明该配偶之所以为配偶,其他任何人均不能与其成为配偶,且均负有不得侵害该配偶权的义务,这种义务是不作为的义务,违反该义务而作为,构成侵害配偶权的侵权行为。”就配偶权的内容来看,具有复杂性,是多种权利基于该种身份关系的合成,包括夫妻之间相互忠实的义务、同居的义务、住所决定的权利等等。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害及配偶权的,主要是对夫妻之间相互忠实义务和同居义务的违反。“夫妻同居,是夫妻共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婚姻的本质义务,是夫妻关系区别于其他两性关系的重要标志。夫妻忠实,是婚姻关系的伦理要求,也是夫妻关系的自然属性。从夫妻关系的自然属性来看,要求夫妻同居和相互忠实是顺理成章之事”因此,夫妻之间相互忠实义务和同居义务是一项法律义务,而非道德义务。侵害配偶权在具备了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后,便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然而,法律对制度的设定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遇到了挫折,损害赔偿属于民事案件,只能依据民事诉讼规则即“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自行承担举证责任。由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属道德和舆论否定的行为,登不得大雅之堂,当事人往往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从而造成了取证的困难,当事人往往委托私家侦探进行调查,但这些做法很容易涉及法律禁区,因为在我国禁止开办“民事事务调查所”、“安全事务调查所”等私家侦探性质的民间机构。另外,虽然无过错方可以自己进行调查取证,但也很难通过合法行为取得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就使得如果采取跟踪、偷拍等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手段取得的证据,一旦被认定在取证过程中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就会被确认无效。例如被“捉奸在床”者便以侵害隐私权抗辩证据来源的合法性,受害者只能眼睁睁的看到自己的权利被侵害。这样,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便成为“水中的月亮”。因此,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否存在隐私权问题便成为开启无过错方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钥匙。二、隐私与隐私权的法律界定“隐私是一个受时间和文化制约的概念”,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心理和社会因素制约的。例如,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处于依附人格权关系中的当事人毫无自身隐私可言。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已经进入了依法治国的崭新时代,人们对于隐私的问题也是知之甚少,甚至一提隐私便理解为一些不可见人的事情,从而把一个体现人格尊严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何谓“隐私”,至今尚无一个普遍认可的法律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隐私是“不愿被窃取和披露的私人信息”,“人体的隐秘部位是人体这一物质性人身要素的组成部分,不是隐私,人体隐秘部位的信息才是隐私;私人存款不是隐私,存款信息才是隐私”。2、隐私是指“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的安宁的私生活或不受他人非法收集、刺探公开保密的私人信息”3、隐私是指“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从以上对隐私的诸定义来看,虽然学者下定义的角度不同,隐私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有差异,但都注意到了隐私的私性,即属个人私生活的组成。比较看来,第三种观点比较准确地揭示了隐私的本质特征——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隐私虽属个人生活之信息,但必须建立在无损于他人和社会的条件下。在强调社会本位的思想下,不能放弃社会利益。该概念即保护了个人利益又维护了社会利益。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如果说隐私是一个道德问题的话,那么隐私权便成为一个法律问题。隐私权一词,源于英文Privacy,就世界范围来看,隐私权的出现也才不过一百来年。“在人权类型化进程中,隐私权是较诸名誉、姓名、肖像等基本权利更晚出现的一种。关于人的这项权利必须得到法律确认和保护的思想至多只能溯到上个世纪末。据考证1868年法国亚尔萨斯曾有过一条‘私生活应严加保护'的法律,但学术界的通说认为,在1890年美国人布兰戴斯(LouisD.Brandeis)和沃伦(SamuelD.Warren)发表《论隐私权》(TheRighttoPrivacy)之前,没有人提出过隐私权的理论,也无相应的立法和判例。”按照《韦氏大辞典》的解释,隐私权主要含义有三:一是指独立于其他公司或其他人的性质或状态;二是指不受未经批准的监视或观察;三是解释为隐居、私宅、私人事务、私密环境等。《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规定:“隐私权是民事侵权行为法和美国宪法上的一个法律概念。在侵权行为法中,隐私权是一种不受这样一些行为给与的精神上的伤害的权利,这些行为的目的是要通过将被害人的私生活向公众曝光或通过侮谩和骚扰他的宁静使他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在我国,隐私一词最早见于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而在立法上,则最早出现于198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一般认为,所谓隐私是指不愿告人或不为人知的事情。”以此为基础,“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就自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隐私权旨在维护权利主体的人格尊严,是公民保持其人格尊严和从事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由于隐私权保护对象及其内容的特殊性,因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从隐私权的价值中我们可以看出,隐私权是一种绝对权,任何权利人许可范围以外的人都不能侵犯,即不能获知他人的隐私。但是,隐私是以一种信息的方式存在的,而非以一种物质形态存在,这意味着他人可以通过复制而获得隐私信息,而这并不影响权利人对该信息的所有。因此,真正的隐私权指向的是一种对信息的独有状态,即不能为他人所知,否则便造成侵权。隐私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生活安宁权。即权利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支配。2、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所谓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诸如身高、体重、病历、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生活经历、财产状况、婚恋、家庭、社会关系、爱好、信仰、心理特征等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利用个人生活情报资料。例如,对公民身体的隐密部分、日记等不许偷看,未经他人同意不得强制披露其财产状况、社会关系以及过去和现在的其他不受外界知悉、传播或公开的私事等。3、个人通讯秘密权。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话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隐私权制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现代通讯的发达联系在一起的。信息处理及传输技术的飞速革新,使得个人通讯的内容可以轻而易举地被窃听或窃取,因而,保障个人通讯的安全,已成为隐私权的一项重要内容。4、个人隐私利用权。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如利用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撰写自传、利用自身形象或形体供绘画或摄影的需要等。对这些活动不能非法予以干涉。应当说明的是,隐私的利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权利不得滥用。例如利用自己身体的隐秘部分制作淫秽物品,即应认定为非法利用隐私,从而构成违法行为。但是,在以下情况下,公开他人隐私不构成对隐私权的侵害:一是为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政治利益的需要而公开他人的个人私事,例如公开公务员的收入状况;二是为维护自身或他人权利的需要而在必要范围内公开或了解他人的隐私。我国现行立法,还没有直接使用隐私权这一概念,但在相关法律中却隐含了对隐私权保护的信息。我国宪法从其他方面对公民的隐私权不容侵犯给予了认定: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宪法第四十条还规定了我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法律保护。这些都是对公民隐私权的间接保护。但是,中国至今还没有将隐私权上升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在《民法通则》中还没有规定隐私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这显然是以保护名誉权的方式来保护隐私权,可以理解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隐私与隐私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隐私是客观存在的个人的“私事”,仅表明了当事人希望将个人的“私事”作为法律保护的对象。而隐私权是法律上的一项具体的人格权利,所保护的对象为法律认可的个人隐私。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隐私都能够成为法律所保护的对象,要受到社会利益和法律的限制。三、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同居不存在隐私权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隐私权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融合了一个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道德上都非常敏感和有争议的问题。否定者大多“从伦理道德出发,认为婚外恋违背了婚恋道德,而法律所保护的隐私,则必须考虑到社会公德和公众的共同利益,如果婚外恋这种违背社会准则的行为也能主张隐私权而受到法律保护,那么可能导致社会上更加丑恶的现象的出现和伸张。”而相反的观点则认为,隐私权属个人的私人信息,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完全属于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并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属于两情相悦的事情,别人无权知悉,不能干涉。笔者认为,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不存在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的,但是,该行为确实为当事人的隐私,是私人信息。理由如下:(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背了道德准则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经济关系最终决定,按照善恶标准来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的总称。他评价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标准是善与恶,包括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他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也是人们对于追求理想境界的体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道德的认识也不一致。并且,道德和法律也是密切相连的,尤其是作为婚姻家庭领域的问题,二者是难以区分的。在一个文明社会当中,道德标准往往与法律标准相吻合,道德义务往往就是法律义务。现代社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背了已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当中形成的“一夫一妻”制的道德判断准则,是违背一般人的思想观念的。这些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公德,造成了家庭的破裂,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我们保护其隐私权,尤其在我国道德转型时期,这无疑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使得“世风日下”。隐私权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我们绝不能给破坏道德者穿上文明的外衣。(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背了法律的强行性规定我国婚姻法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持批判态度的。在现行婚姻法第三条规定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第四条规定了“夫妻应当相互忠实,互相尊重”的义务。可见,婚姻法是把同居上升为了法定义务,而不再是一项单纯的道德义务。应当说,同居是夫妻生活的重要内容,脱离了这一点,婚姻也就成为一副空壳。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背了该义务,即夫妻之间的同居与忠实义务。在这种条件下,赋予其隐私权,无疑说明法律是在保护违法行为。即侵害人可以受害人侵害其隐私权进行抗辩。基于此,我们完全可以推出犯罪嫌疑人以侵害其隐私权为由拒不交待犯罪行为这一结论,这无疑是保护了犯罪,从而曲解了法律设立的本意。因此,在我国是不能存在这样一种“保护违法行为”的法律制度的。(三)、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一方面侵害了其配偶的个人利益,同时,也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这种同居关系表面看来是属于双方自己的事情,但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决非限于两人之间。婚姻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缩影,婚姻家庭关系的状况必然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性。例如,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员都会受到影响。在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婚姻关系也多有动荡,离婚率的增长便是一例,这必然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侵扰了正常的社会活动。因而隐私权的保护要受到社会公共利益的限制。“隐私的内容以真实性和隐蔽性为主要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隐私内容的判断可以不顾及其是否合法、是否合乎道德规范。任何个人隐私都必须局限在合法的、合乎公共道德准则和社会需要的范围内。对任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他人都有权予以揭露和干涉。隐私权在本质上是要保护纯粹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情事”[15]因此,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同居的隐私权存在与否主要是考虑对道德伦理的违反与否,更重要的是考虑对法律的违反和对公共利益的侵害与否。另外,在隐私权的内容上也不包含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不存在隐私权,即法律不保护该种隐私。当然我们并不排除该种行为是其隐私,只是不受法律保护罢了。这样,在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时,证据来源的合法性也就得到了保障,对方也就不能以隐私权受到侵害而进行对抗。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当事人对于一般社会公众而言,可以存在隐私,即该种行为不被他人所知,但是,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是不能寻求法律上的救济的。因为,这毕竟还是一个民事问题,“私人性”还是民法的本质和最大特征,在没有上升到公法领域进行调整时,一般社会公众不宜随意宣扬他人的这种隐私,这也会给当事人造成损害,当然,这也只能进行道德约束。问:《泸州晚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签约妻子状告丈夫,赔我爱情违约金》。湖南会同县一对男女青年相识数月即从恋爱到结婚到离婚,女方以男方违反婚前签订的爱情契约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丈夫违约。会同县法院受理了这桩离奇官司,契约催生的婚姻之舟刚刚出航就抛锚不前,美丽的爱情契约未能缔造如花的爱情。由此可见,婚姻不是仅凭一纸契约即可保证,婚姻基础是多层次多方面物质、精神的凝结。请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法律法规的不断配套,夫妻间婚姻关系之基础是什么?答:王利、陈先洪和何天容三人对此做了回答。(一)思想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夫妻关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一直以来,统治者在巩固政权的同时重视对夫妻关系的维护,不同时期看法不同,封建社会以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为指导思想,夫妻关系成立后妻子人格附属丈夫从而导致财产、生活、劳作的依附。资产阶级革命中提出"人生而平等"思想使婚姻契约理论出现,承认夫妻双方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妇女解放运动不再是口号而落实到社会生活各方面。随着妇女经济的独立,妇女家庭地位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如家庭暴力。因此,唤醒广大妇女的自觉、自知、自卫和自尊意识,不仅要从各方面消除实现男女平等过程中的消极因素,更要适时、适度、不间断地宣传平等的思想,真正使妇女从法律上的平等步入实际生活中平等。(二)法律基础。从法律层面上看,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生活为目的,以夫妻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这种结合是一种身份上的行为,它不应当是双方利益的交换,而应是主体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应是对本人、双方和家庭、社会的一种责任。双方一旦选择组合家庭,其间的权利义务就由法律设定。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多个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另外〈民法通则〉中也体现了保护夫妻之间的平等地位和双方合法权益,〈婚姻法〉更是以调整夫妻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和立法的指导思想。婚姻缔结的法律特征首先是主体必须是两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主体,其相互意思表示真实一致。而平等的特征是民法的根本原则和精神,所以,夫妻关系的法律调整应当遵循法律的一般规定,双方可充分享有意思自治但不得违反社会公德、不影响社会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而且不能由当事人任意创设、任意更改、破坏法定权利义务,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借助法律武器,夫妻婚姻关系有了保障,如婚前存续期间合法财产的共有,夫妻互尽义务等。但如果背离法律原则,个人随意将权利义务扩大或限制,或违背法律任意创设方式或使用其他手段进行婚姻的约束加以保障个人婚姻则是不可取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善良公俗、法律原则下对个人婚姻进行双方私下的互负权利以为创设方式方法能否得到法律保护,如同前面所提的文章,应该值得大家思考。(三)物质基础。爱情和面包都是夫妻关存续期间的保障,物质条件决定精神生活,由此物质基础是婚姻关系的一大基石。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使家庭财富增加,而且也使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出现了一些与以往时期不同的特征。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夫妻双方的差距由大变小,收入由少变多,各自的经济能力由弱变强,各自可以拥有"私房钱",保持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可以使双方在生活、工作上有了更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其次,夫妻独立经济能力的提高使得夫妻个人财产得保护意识增强,婚前财产公证以及婚后对财产约定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夫妻财产也须置于法律监督下,一方面只有夫妻共同体解体后这种状态才能结束;另一方面新《婚姻法》规定了夫妻财产的法定个人财产制和约定制。受传统思维方式和习俗的影响,人们未完全在感情与金钱之间构建桥梁,相当一部分人未就夫妻财产进行规定,这样做的结果是默认实行法定共同制和个人财产制。在权衡保护个人利益与保护社会利益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经济发展的趋势,有意将夫妻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分为对内关系和对外关系两部分进行法律调整。对外注意市场经济条件下懂得交易安全和有序发展;对内双方不仅人格独立,可以完全享有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而且财产可个人占有、处分。这种实质意义上的平等的财产制,可以使当事人对内对外都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从而使夫妻内部之间的侵权或损害有了可执行的物质基础。婚姻基础由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沙地探测中继阀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有柄厄绒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柔和净白洁面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隔离dcdc变换器课程设计
- 光与影的创作课程设计
- 中国银亮钢丝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2024年中国平推式自动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责任保险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药械检验检测行业运营趋势与未来前景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舷外机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动态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登记表范表
- 北京市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朗致集团逻辑测评试卷2024
- 焦化厂生产工序及工艺流程图
- 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
- 《新能源》题库(试题及答案29个)
- (完整版)油罐换底工程施工方案
- 悬吊技术的临床应
- 精益管理与精益服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