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XXX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章调查取证壹第一节一般规定贰第二节受案叁第三节询问肆第四节勘验、检查伍第五节鉴定陆第六节辨认柒第七节证据保全捌第八节办案协作目录第一节一般规定【条旨】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时,应当合法、及时、客观、全面地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并予以审查、核实。本条是关于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一般原则的规定。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并采取信息化手段或者其他措施,为当事人查询、陈述和申辩提供便利。不得限制或者变相限制当事人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新法新规涉及修正第四十九条[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一般原则]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1条新增非现场执法证据审核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违法事实的,应当经过法制和技术审核,确保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符合标准、设置合理、标志明显,设置地点应当向社会公布。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违法事实应当真实、清晰、完整、准确。行政机关应当审核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条文释义】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54条第1款规定:“除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6条第2款规定“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第41条第2款规定:“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违法事头应当具实、清晰、完整、准确。行政机关应当审核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实务问题】1.在实践中,如何做到合法、及时、客观、全面地收集、调取证据材料?(1)合法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公安机关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属于执法活动的范畴,是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必须依法进行。(2)及时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及时性是公安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基本要求,特别应当注意。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案件的证据材料存在的时间较短,甚至可能稍纵即逝,必须及时固定。(3)客观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客观收集、调取证据材料是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根本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收集、调取证据材料时必须尊重客观存在的事实,真实、准确地记录收集到的证据材料,(4)全面收集、调取证据材料。收集、调取证据材料的全面性对案件的办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则上对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都应当收集。2.公安机关是否必须对行政案件的调查取证过程进行全过程记录?公安部2018年6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执法全流程记录机制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度制度的指导意见》,对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作了明确要求。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7条将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对行政处罚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进行全过程记录,归档保存。”按照上述规定,就行政案件调查取证而言,办案公安机关必须严格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对调查取证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第五十条[办理行政案件时需要调查的案件事实内容]【条旨】需要调查的案件事实包括:(一)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二)违法行为是否存在;(三)违法行为是否为违法嫌疑人实施;(四)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五)违法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六)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本条是关于办理行政案件时需要调查的案件事实内容的规定。公安机关要公正、合法地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就必须查清案件事实。如果不对案件事实进行缜密调查或者虽经调查却不能弄清整个案件的详细真实情况,极有可能出现冤假错案或者放纵违法行为人的情形。本条所述案件事实是公安机关查处每起行政案件时,都必须调查清楚的内容。【条文释义】1.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违法嫌疑人的姓名(包括别名、曾用名)、出生日期、性别、户籍所在地、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现住址、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必要时,调查其家庭主要成员情况、是否受到过刑事处罚和行政拘留以及强制隔离戒毒等情况。2违法行为是否存在。公安机关处理行政案件的前提是有违法行为发生,违法事实已经存在,且有证据证明,否则就无从谈及对违法嫌疑人的处理。但是,违法行为是否存在并不以办案人民警察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办案人民警察必须经过调查,查明确实有证据证明发生了违法行为,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工作。3违法行为是否为违法嫌疑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存在,必然要求公安机关启动办理行政案件调查程序,如果不能确定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就谈不上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了。因此,确定了违法行为的存在,还必须调查违法行为是否确为违法嫌疑人实施,即要确认违法行为与违法嫌疑人之间是否有客观联系,违法嫌疑人实施的违法行为是否已经有证据证明。04这是案件事实的关键所在,也是调查工作的主要要素。确定了违法嫌疑人之后,还必须对其具体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进行查证。如仅有违法嫌疑人的口供、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行政处理决定。4.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5.违法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05为了体现教育和惩罚相结合与过罚相适应原则,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相应的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对已经有证据证明实施了违法行为的人,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还需查明违法嫌疑人是否具有法定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并在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采取其他行政处理措施时予以充分考虑。主要是考虑到案件具体情况的复杂性,除上述情况外,还可能存在需要调查的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材料,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尽量进行详细的调查取证,才能保证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合理合法,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6.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既不能使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违法嫌疑人受到较重的处罚,或者使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违法嫌疑人受到不应有的处罚,也不能让依法应当从重处罚的违法嫌疑人只受到较轻的处罚。公安机关在具体的执法工作中必须准确把握法律的规定和精神,绝不能滥用。至于具体的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行政处罚的法定情形则要视违法嫌疑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条旨】公安机关调查取证时,应当防止泄露工作秘密。本条是关于调查取证工作纪律的规定。保守工作秘密是对公安机关及其办案人民警察的工作要求;防止泄露工作秘密是公安机关及其办案人民警察在执法办案中应当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办案人民警察在调查取证工作中,特别是对违法嫌疑人询问查证时,一方面,要通过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提出的证据材料查证案件事实,寻找相关证据;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调查违法嫌疑人的行为去获取相关证据,并在询问过程中运用所掌握的证据戳穿违法嫌疑人的谎言,或者运用所掌握的证据揭露、证实违法嫌疑人的违法行为。条文释义第五十一条[调查取证的工作纪律]【条旨】公安机关进行询问、辨认、检查、勘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调查取证工作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表明执法身份。接报案、受案登记、接受证据、信息采集、调解、送达文书等工作,可以由一名人民警察带领警务辅助人员进行,但应当全程录音录像。本条是关于调查取证的基本要求和“1警+警务辅助人员”执法模式范围的规定。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新增执法主体资格和人员的规定:“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7条新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对行政处罚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进行全过程记录,归档保存。”新法新规涉及修正第五十二条[调查取证的基本要求和“1警+警务辅助人员”执法模式范围]
条文释义根据《修改决定》,本条有两处变化:一是对“调查取证"工作的范围作了列举;二是对“1警+警务辅助人员"执法模式范围作了规定。本条第1款是关于调查取证的基本要求的规定。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的规定,是对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所有行政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要求。根据这一规定,公安行政案件必须由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办理,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办理。本条第2款是新增内容,主要规定了“1警+警务辅助人员”执法模式范围。在实践中,各地公安机关普遍聘请警务辅助人员,让其协助人民警察开展一些勤务活动,国务院办公厅也发文对警务辅助人员协助公安机关执法岗位人民警察开展执法执勤和其他勤务活动进行了规范。人民警察【实务问题】1.如何理解本条中的“人民警察”?本条所说的“人民警察",是指被公安机关正式录用、经确认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负责办理行政案件的人民警察。也就是说,公安机关雇用的联防队员、合同制民警、公安机关内部工勤人员等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无权进行调查取证。在实践中,考虑到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等因素,这些人员可以在办案人民警察的领导下,协助办案人民警察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但他们没有执法权,也不能独立地进行案件调查工作。另外,并不是公安机关所有的人民警察都可以承担该项任务,只有具有执法主体资格,且依照职权或者受领导指派的人民警察才可以办理相关行政案件。2.人民警察是否必须取得地方人民政府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是否申领地方政府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问题的批复》规定,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不仅担负着治安行政执法任务,而且担负着刑事司法任务,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人民警察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申领地方人民政府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没有明确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可以持公安机关制发的有效证件依法行使执法权,不必申领地方人民政府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公安部有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的考试的相关规定也明确,民警参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不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条旨】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应当立即扣押;对违法嫌疑人随身携带的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登记、保管、退还。安全检查不需要开具检查证。前款规定的扣押适用本规定第五十五条和第五十六条以及本章第七节的规定。本条是关于对违法嫌疑人进行安全检查的规定。在实践中,少数人民警察由于没有及时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的身体或者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导致违法嫌疑人利用随身携带的管制器具或者武器等物品伤害人民警察、其他群众或者违法嫌疑人本人,造成恶劣影响。为解决人民警察缺乏自身安全保护意识和有关执法程序不严密的问题,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和执法实际情况,本条对人民警察进行安全检查作了明确规定。第五十三条[对违法嫌疑人进行安全检查]条文释义1.安全检查的对象是依法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这些人由于涉嫌违法行为,需要带回公安机关接受询问。2.为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警察、其他群众和违法嫌疑人的安全,本条规定,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检查。3.安全检查与调查取证的检查不同。安全检查是一种即时性的检查,不需要开具检查证,主要考虑这种检查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的需要,保护在场人民警察、其他群众和违法嫌疑人的安全,其主要目的不是调查取证。4.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的,人民警察应当立即予以扣押。5.扣押的范围限于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违法嫌疑人随身携带的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属于公民私人财产,办案人民警察不得扣押,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代为保管涉案人员随身财物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予以登记、保管、返还。【实务问题】1.人民警察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对违法嫌疑人进行安全检查?人民警察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可以实施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有条件限制的:一是人民警察查获的违法嫌疑人;二是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包括自行投案的、被群众扭送的、经传唤到案的违法嫌疑人等。由此可见,只有对违法嫌疑人才能进行安全检查。本条规定更多的是从维护公共安全和保护人民警察人身安全角度考虑的,无论违法嫌疑人是否对公共安全和人民警察存在危险或者威胁,人民警察都必须予以安全检查,这既是对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保护,也是对违法嫌疑人本人和周围群众以及公共安全的保护。【实务问题】2.如何对违法嫌疑人实施安全检查?人民警察依法对违法嫌疑人实施安全检查,主要是针对违法嫌疑人的身体和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对违法嫌疑人的身体进行检查主要采取拍身检查的方式;对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主要采用开包检查等方式,当然,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有关检测仪器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检查违法嫌疑人是否随身携带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对违法嫌疑人的一些生理特征或者体表特征的检查,不在安全检查之列。人民警察实施安全检查时,虽然不需要开具检查证,但同样要注意尊重和保障违法嫌疑人的权利。3.在检查中,发现违禁品和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时,如何办理扣押手续?在检查过程中,人民警察在违法嫌疑人身上或者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时,当立即予以扣押,《程序规定》第55条和第56条以及第七章第七节关于证据保全的有关规定,对扣押措施的实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公安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扣押时应当制作证据保全决定书及证据保全清单,详细记载扣押物品的名称、数量、特征等情况。也就是说,在人身检查中扣押物品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严格遵守扣押物品的工作要求,不能减少工作环节、省略工作步骤。【条旨】办理行政案件时,可以依法采取下列行政强制措施:(一)对物品、设施、场所采取扣押、扣留、查封、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封存文件资料等强制措施,对恐怖活动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还可以采取冻结措施;(二)对违法嫌疑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继续盘问、强制传唤、强制检测、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对恐怖活动嫌疑人采取约束措施等强制措施。本条是关于办理行政案件时可以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的规定。根据《修改决定》,本条新增了封存文件资料、冻结恐怖活动嫌疑人财产和对恐怖活动嫌疑人采取约束措施等行政强制措施种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只有法律、法规才能设定。因此,本条不能直接作为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都应当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掌握。第五十四条[办理行政案件时可以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条文释义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实施前须依法向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二)通知当事人到场,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并在现场笔录中注明;(三)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四)制作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办案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注明。当事人不在场的,由见证人和办案人民警察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五)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家属实施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理由、地点和期限;无法当场告知的,应当在实施强制措施后立即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方式通知;身份不明、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可以不予通知。告知、通知家属情况或者无法通知家属的原因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第五十五条[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要求]【条旨】勘验、检查时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制作勘验、检查笔录的,不再制作现场笔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全程录音录像,已经具备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实质要素的,可以替代书面现场笔录,但应当对视听资料的关键内容和相应时间段等作文字说明。本条是关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要求的规定。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7条新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对行政处罚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进行全过程记录,归档保存。”第五十五条[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要求]新法新规涉及修正【条文释义】本条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参照《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第七章的规定,在第2款中增加勘验时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再制作现场笔录的规定。二是根据《修改决决定》增加一款作为第3款,明确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现场执法录音录像可以替代书面现场笔录的规定。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7条将当前推行的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也即成为行政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法定义务。因此,就办理行政案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而言,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对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公安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如下:11.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须向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行政强制措施直接关系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本条遵照《行政强制法》等法律的规定,规定了必须向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的程序。22.通知当事人到场,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并在现场笔录中注明。33.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陈述权和申辩权是当事人享有的重要权利,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也是公安机关的法定义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向当事人告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有关情况后,当事人有权表明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证据,也有权进行解释、辩解,反驳对自己不利的意见和证据,办案人民警察应当认真听取,并在现场笔录中详细记录。44.制作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办案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注明。当事人不在场的,由见证人和办案人民警察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对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现场情况予以书面记录。55.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当场告知或者在实施强制措施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家属实施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理由、地点和期限。当事人身份不明、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6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解决上述五项未作规定而有关法律、法规有其他程序性规定的情况。《程序规定》第2条第2款明确规定:“本规定所称公安机关,是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公安派出所、依法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安机关业务部门以及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要根据办案人民警察所属的公安机关来判断公安机关负责人的范围。【实务问题】如何理解本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如果是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内设机构,如治安部门、刑侦部门的民警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则应当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如果是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则应当向公安派出所的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如果是依法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安机关业务部门,如交通管理部门、出入境部门的民警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则应当向交通管理部门、出入境部门的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条旨】情况紧急,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法向其所属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当场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返回单位后立即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公安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本条是关于紧急情况下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根据本条的规定,紧急情况下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行政强制法》将“即时强制”的实施条件笼统地归纳为“情况紧急”。2.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即时强制的“即时性”和“紧迫性”特征使其无法遵守一般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本条赋予人民警察可以当场直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以便及时阻止危险或者排除危害。第五十六条[紧急情况下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条文释义【实务问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如何判断情况紧急的情形?在《程序规定》第一次修订过程中,我们曾尝试对情况紧急的情形予以界定,但是考虑到公安机关执法面广量大,而具体案件的情况也千差万别,难免挂一漏万,经广泛征求意见,从有效保障人民警察执法办案的角度出发,未对情况紧急的情形进行细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警察在执法办案时可以将情况紧急的情形随意扩大化,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来判断。比如,人民警察在巡逻时,发现“武疯子”伤人在即,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此时不可能有时间履行批准程序,这种情况就属于情况紧急。【条旨】为维护社会秩序,人民警察对有违法嫌疑的人员,经表明执法身份后,可以当场盘问、检查。对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嫌疑,依法可以适用继续盘问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公安派出所负责人批准,对其继续盘问。对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依法适用继续盘问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继续盘问的时限一般为十二小时;对在十二小时以内确实难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二十四小时;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且在二十四小时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本条是关于继续盘问的规定。第五十七条[继续盘问]【条旨】对快速办理的行政案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案件类型,使用简明扼要的格式询问笔录,尽量减少需要文字记录的内容。被询问人自行书写材料的,办案单位可以提供样式供其参考。使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对询问过程录音录像的,可以替代书面询问笔录,必要时,对视听资料的关键内容和相应时间段等作文字说明。本条是关于快速办理简化取证方式的规定。第四十五条[快速办理简化取证方式]【条文释义】当场盘问、检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巡逻执勤、维护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现场调查、追捕逃犯、侦查案件等执法执勤活动中,在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的现场对其进行盘问和检查的权力。这是《人民警察法》和《出境入境管理法》赋予公安民警维护社会治安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发现、制止、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对有违反出境入境管理嫌疑的人员的当场盘问、继续盘问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实施,因此,对有违反出境入境管理嫌疑的人员的当场盘问、继续盘问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审批。【实务问题】哪些情况下可以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带到公安机关继续盘问?《人民警察法》第9条对继续盘问的适用范围作了规定,即“一个前提、四种对象”。“一个前提"是经“当场盘问、检查”,“四种对象”包括:
(1)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2)有现场作案嫌疑的;(3)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4)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出境入境管理法》第59条第1款规定,对涉嫌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员,可以当场盘问;经当场盘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继续盘问:(1)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2)有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3)外国人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嫌疑的;(4)有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嫌疑的。【条旨】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必要时,应当送医院醒酒。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约束过程中,应当指定专人严加看护。确认醉酒人酒醒后,应当立即解除约束,并进行询问。约束时间不计算在询问查证时间内。本条是关于对醉酒的违法嫌疑人进行约束的规定。第五十八条[对醉酒的违法嫌疑人进行约束]【条文释义】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通常会出现行为举止失控、意识不清醒等情况,还可能对自身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因此,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公安机关无法对其进行询问。但是,公安机关有维护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在违法嫌疑人酒醒之前,为了保障违法嫌疑人自身的安全以及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有必要对醉酒的违法嫌疑人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以防止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根据本条第2款的规定,在约束过程中,应当指定专人严加看护。安排专人看护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发生醉酒人死亡等执法安全事故。在看护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可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醉酒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执法安全。【实务问题】1.如何理解醉酒状态?所谓醉酒状态,是指违法嫌疑人由于饮酒过量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或者处于麻痹状态,不能正确表达、不能辨别是非,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不能准确认识和辨认,同时也不能控制或者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极有可能对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产生实际危害或者者构成严重威胁的情形。从法医学角度来讲,醉酒可以分为生生理学醉酒和病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是精神病的一种,病理性醉酒的人实施违法行为的,法律规定其不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但是如果其行为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解偿责任。生理性醉酒的人,则应当对其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法律责任,在其醉酒时无法对其进行询问并不影响在其酒醒后继续对其进行调查取证。2.公安机关对醉酒的违法嫌疑人进行约束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实务问题】(1)在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进行约束。只有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才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控制其身体或者行为。(2)约束时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实际执法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凡不符合使用警械的情形绝对不能使用。(3)约束过程中,公安机关应当指定专人严加看护。确认醉酒人酒醒后,应当立即解除约束。公安机关对醉酒的违法嫌疑人进行约束时应当注意:【条旨】对恐怖活动嫌疑人实施约束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实施前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二)告知嫌疑人采取约束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三)听取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四)出具决定书。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被约束人道守约束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约束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不需要继续采取约束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并通知被约束人。本条是关于对恐怖活动嫌疑人实施约束措施的程序性规定。第五十九条[对恐怖活动嫌疑人实施约束措施的程序性规定]本条第2款是关于约束措施监督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恐怖活动嫌疑人遵守约束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随着社会发展,通信、网络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更有效地监督恐怖活动嫌疑人员执行约束措施的情况提供了便利。本条第3款是关于采取约束措施的期限和解除的规定。约束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从实施约束措施之日起计算。对不需要继续采取约束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并通知被约束人。约束执行过程中,已经排除被约束人嫌疑或者虽未排除嫌疑但约束措施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约束措施。如果查明恐怖活动嫌疑人员涉嫌犯罪的,则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采取刑事拘留等刑事强制措施。【条文释义】本条是根据《反恐怖主义法》第53条和《行政强制法》第18条的规定新增加的规定。第二节受案【条旨】县级公安机关及其公安派出所、依法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安机关业务部门以及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按照规定进行网上接报案登记。对重复报案、案件正在办理或者已经办结的,应当向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作出解释,不再登记。本条是关于公安机关接报案的规定。公安机关进行网上接报案登记的情形包括:一是单位和个人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报案,是指单位和个人以及被侵害人发现违法事实但尚不知道谁是违法嫌疑人时向公安机关进行告发,要求对案件进行调查的行为。第六十条[公安机关接报案]条文释义条文释义需要注意的是,本条规定还明确了接报案、受案的主体。在实践中,有的群众直接向省级公安机关甚至公安部报案,导致案件无法及时处理,不利于当事人权益的保护,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为此,《修改决定》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关于合理划分层级管辖、明确执法责任、减少执法层级等要求,在规定行政案件由县级公安机关及其公安派出所、依法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安机关业务部门以及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按照管辖分工办理。【实务问题】公安机关是否必须对接报案过程进行全过程记录?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47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对行政处罚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进行全过程记录,归档保存。”其中“行政处罚的启动”即包括接报案、受案等,公安机关在按照《程序规定》第60条进行按报案工作时,要严格履行上述法定义务。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分别作出下列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在接报案登记中注明:(一)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应当立即调查处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和受案回执,并将受案回执交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二)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并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三)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在接报案时能够当场判断的,应当立即口头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对口头告知内容有异议或者不能当场判断的,应当书面告知,但因没有联系方式、身份不明等客观原因无法书面告知的除外。在日常执法执勤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适用前款规定。第六十一条[公安机关受案]【条旨】本条是关于公安机关受案的规定。【新法新规涉及修正】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54条规定:“除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三)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四)违反本法第二十条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的;(五)执法人员未取得执法证件的。行政机关对符合立案标准的案件不及时立案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理。【条文释义】本条根据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修改了受案环节的规定。1.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应当立即调查处理。“属于本单位管辖”,是指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同时,本单位根据《程序规定》第二章规定,可以依法管辖的案件。2.对不属于本单位管辖,但又是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案件,应当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在受理案件后的24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同时要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关于案件移送的情况。3.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案件,接报案的人民警察在接报案时能够当场判断的。应当立即口头告知报案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实务问题】1.《程序规定》规定的“受案”与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立案”是否不一致?对行政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本次修订前的《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均未设定立案环节。《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及时受理,该法第7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第78条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实务问题】2.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需要办理受案手续吗?如何告知当事人?在执法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单位和个人报案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的案件都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我们也不能要求当事人在报案或者投案前必须了解该案件是否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根据《程序规定》第60条和第61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群众报案要及时受理,进行网上接报案登记,这是执法为民思想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接报案后,接报案的人民警察在接报案时能够当场判断的,应当立即口头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如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对口头告知内容有异议的,则应当书面告知。根据与《程序规定》配套的公安行政法律文书式样的规定,书面告知当事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的,应当制作并交付不予调查处理告知书。【实务问题】3.被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如果认为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可以再次移送或者退回移送机关吗?如果被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认为被移送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既不能退回移送的公安机关,也不能再将其移送到其他公安机关,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公安机关借管辖互相推诿扯皮,损害群众利益。如果被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认为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可以与移送单位协商或者报请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依照《程序规定》关于案件管辖的原则决定。【条旨】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先行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一)违法嫌疑人正在实施危害行为的;(二)正在实施违法行为或者违法后即时被发现的现行犯被扭送至公安机关的;(三)在逃的违法嫌疑人已被抓获或者被发现的;(四)有人员伤亡,需要立即采取救治措施的;(五)其他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形。行政案件移送管辖的,询问查证时间和扣押等措施的期限重新计算。本条是关于移送管辖前的先行处置的规定。第六十二条[移送管辖前的先行处置]【条文释义】本条规定了需要先行进行处置的几种情形。具有这些情形之一的,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先行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再依法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这些情形主要有:对正在实施的危害行为,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不能因认为不属于本公安机关管辖而拒绝及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1.违法嫌疑人正在实施危害行为的。2.正在实施违法行为或者违法后即时被发现的现行犯被扭送至公安机关的。正在实施违法行为或者实施违法行为后即时被发现的现行犯,被群众扭送至公安机关后,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先行处置。3.在逃的违法嫌疑人已被抓获或者被发现的。在逃的违法嫌疑人已被抓获的,受理案件的公安机关或者抓获违法嫌疑人的公安机关不能因不属于自己管辖而逃避责任;4.有人员伤亡,需要立即采取救治措施的。如果发现有人员伤亡的情况,救治伤员是第一位的,不能因办理案件移交手续而导致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5.其他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形。这是一项兜底条款,是对前几项未尽事宜的补充。【实务问题】如何理解本条中的“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这里的“必要的强制措施”,是指制止或者预防重大损害或者危害结果发生的手段或者方法,只要是法律、法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采取,同时又是制止和防止危害后果发生所必需的,公安机关均可以采用。但是,无论采取什么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人民警察的行为都必须依法进行,不得以情况紧急为借口而违法处理。可以说,正确理解本条中的“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必须把握好“必要”和“依法”这两个关键点。依法,是指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滥用职权;而对“必要”的把握,应当由办案人民警察根据现场情况以及处置需要而决定,以可以制止和预防发生更大的危险或者及时抓获违法嫌疑人等为判断标准。【条旨】报案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受案登记时注明,并为其保密。本条是关于为报案人保密的规定。保障报案人、举报人、控告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是当前形势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违法犯罪分子打击报复报案人、举报人、控告人及其近亲属的事件也日趋增多。第六十三条[为报案人保密]条文释义由于报案人、举报人、控告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人民群众知情不举、不敢作证等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出现正不压邪、好人怕坏人的不正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也给公安机关调查处理案件带来很大的困难。达到本条规定要求并非难事,只是需要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克服认识上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麻痹心理,增强责任心,同时要注意抵御和排除各种影响和干扰,如不良的思想倾向、不正常的人情关系、不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条文释义】【实务问题】在执法工作中,报案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行为的,如何制作法律文书?对此,办案人民警察可在受案登记表的“报案人”一栏中写清其姓名等情况,但要注明报案人要求不公开自己的姓名及其他情况,无需单独制作法律文书。另外,办案人民警察对自己知悉的报案人的情况也必须保密,不得向其他无关人员透露。【条旨】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物品等应当登记,出具接受证据清单,并妥善保管。必要时,应当拍照、录音、录像。移送案件时,应当将有关证据材料和物品一并移交。本条是关于登记和保管报案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和物品的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受理案件执法环节,针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公安机关提交的有关证据,办案人民警察在制作受案登记表时,应当同时制作接受证据清单,在接受证据清单中写明证据名称、数量、特征等情况,并由证据持有人和办案人民警察在接受证据清单上签名确认。第六十四条[报案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和物品的登记和保管]条文释义【实务问题】1.公安机关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物品接受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根据本条规定,首先,应当填写接受证据清单,对物品,要写明名称、数量、特征等情况。其次,要妥善保管,保证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所提供的证据材料、物品的真实性、准确性,不得损毁、转移、丢失或者挪作他用。2.为什么移送案件时要求将有关证据材料和物品一并移交?
对需要移送的案件,移送单位在办理移送手续时,必须将有关证据材料,物品一起移交,之所以这样规定,一是考虑办案需要。二是防止些人将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和物品,特别是现金、有一定价值的财物等私自截留、挪用甚至据为已有。【条旨】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办理。本条是关于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按行政案件程序办理的规定。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27条对行刑衔接制度进行了完善:“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加强证据材料移交、接收衔接,完善案件处理信息通报机制。”第六十五条[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按行政案件程序处理]新法新规涉及修正【条文释义】在执法实践中,公安机关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情况和证据材料,以及初步调查的结果,难以判断所受理的案件属于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因为无法确定案件性质,办案人民警察在采取相应的具体强制措施时感到非常困惑,不知是适用行政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还是适用刑事案件的侦查程序。在实践中,因适用刑事办案程序而引发了不少行政诉讼或者国家赔偿的案件,不仅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严格规范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本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
实务问题1.违法行为已涉嫌构成犯罪的,是否需要撤销原来的行政案件?行政案件调查获取的证据材料能否继续在刑事案件中使用?公安机关对按照行政案件程序办理的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如果认为已涉嫌构成犯罪,需要转为刑事案件办理的,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均未规定需要撤销原来的行政案件。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虽规定“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也未对行政案件的撤销作出规定。在行政案件办理过程中,认为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需转为刑事案件办理的,对原来的行政案件应当根据《程序规定》第258条第4项的规定予以结案。至于结案时应当制作什么法律文书,《程序规定》并没有明确要求。笔者认为,办案人民警察可注明该案件已转为刑事案件,无需制作正式法律文书。2.对因涉嫌构成犯罪将行政案件转为刑事案件办理而结案的,需要制作什么法律文书?第三节询问【条旨】询问违法嫌疑人,可以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进行,也可以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本条是关于询问违法嫌疑人的地点的规定。询问,是办案人民警察为揭露和证实违法行为,依照法定程序对违法嫌疑人进行面对面审查的一种调查活动。对询问违法嫌疑人的具体地点,《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执行中可由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根据办案需要和方便被传唤人的原则自行决定。根据本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到违法嫌疑人的住处或者单位进行询问,也可以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询问。第六十六条[询问违法嫌疑人的地点]条文释义【实务问题】1.《程序规定》为什么对询问地点单独作出规定?一般而言,办案人民警察询问违法嫌疑人,大部分是将其带至公安机关进行询问。但在实践中,办案人民警察也可能会选择在公安机关以外的地方进行询问,有的是应违法嫌疑人的请求,也有的是根据所办案件的实际需要,为提高行政执法效率,方便询问而确定询问地点。这主要是考虑到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在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地方进行询问更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效率,询问效果会更好。由办案人民警察确定询问地点,也是为了方便违法嫌疑人接受询问,避免因将违法嫌疑人传唤至公安机关进行询问带来的不便或者其他影响,从而更好地保障违法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在执法实践中,公安机关根据违法嫌疑人的不同情况和办案工作的需要,认为到违法嫌疑人的住处或者单位进行询问更为合适的,完全可以到上述地点进行询问。【实务问题】2.如何理解“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询问?所谓违法嫌疑人所在市、县,是指违法嫌疑人被传唤时所在的市、县,而无需考虑被传唤时所在市、县是违法嫌疑人的户籍所在地还是其暂住地。这样规定旨在防止办案人民警察对违法嫌疑人进行异地传唤。所谓指定地点,可以是公安机关办案场所,也可以是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地方,如村委会、居委会,还可以是公安机关认定或者违法嫌疑人提出且经公安机关认可的其他地方。从执法安全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而言,询问地点应当尽量选择公安机关的办案场所。【实务问题】3.将违法嫌疑人传唤至公安机关以外的地方进行询问,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将违法嫌疑人传唤至公安机关以外的地方进行询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询问地点既要有利于公安机关办案,也要方便违法嫌疑人接受询问;三是要尽量避免外来干扰,特别是在违法嫌疑人的住处或者单位进行询问时,不要让无关人员进出询问地点或者在询问地点逗留等,以确保询问工作的正常进行。二是要注意安全,既要保护违法嫌疑人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办案人民警察的安全,防止发生被围攻、被袭击等事件;第六十七条[传唤、口头传唤和强制传唤的适用条件]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单位违反公安行政管理规定,需要传唤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适用前款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以及法律规定可以强制传唤的其他违法嫌疑人,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传唤。强制传唤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并通知其家属。公安机关通知被传唤人家属适用本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条旨】本条是关于传唤、口头传唤和强制传唤的适用条件的规定。条文释义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统一的人民警察证。人民警察证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身份和依法执行职务的凭证和标志。《修改决定》将原《程序规定》中关于“工作证件”的表述统一修改为“人民警察证”,这与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52条、第53条规定的“执法证件”不冲突,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而言,其执法证件就是“人民警察证”。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标准样式实施工作的通知》也明确规定:“人民警察等特殊执法岗位的执法证件管理工作仍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实务问题】1.如何理解“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对违法嫌疑人是否实施口头传唤,办案人民警察有自由裁量权。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办案人民警察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2.是否对所有的违法嫌疑人都应当进行传唤?《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程序规定》都没有要求对所有的违法嫌疑人进行传唤。在实际执法工作中,对一些违法嫌疑人主动投案或者自觉接受询问的,也可以不进行传唤。3.传唤证是否仅适用于违法嫌疑人?传唤证应当只适用于行政案件的违法嫌疑人,对于证人、被侵害人不得使用传唤证传唤。对与违法行为有某些牵连,但又不能确定为违法嫌疑人的,不应使用传唤证传唤其到案接受询问。4.口头传唤是否应当补办传唤手续?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口头传唤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没有要求补办传唤手续。但是,如果违法嫌疑人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依法进行强制传唤的,办案民警应当依照《程序规定》第56条的规定,在返回单位后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条旨】使用传唤证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被传唤到案后和询问查证结束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和离开时间并签名。拒绝填写或者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本条是关于使用传唤证传唤的基本要求的规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的规定,对违法嫌疑人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为了保护被传唤人的人身自由权利,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适用传唤措施,防止办案人民警察超时传唤等违法行为,本条规定,使用传唤证传唤的,公安机关应当让违法嫌疑人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并签名。第六十八条[使用传唤证传唤的基本要求]条文释义(1)违法嫌疑人本人要求办案人民警察填写,并由违法嫌疑人本人签名确认的,可由办案人民警察填写。(2)违法嫌疑人因不识字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填写的,也可由办案人民警察代为填写,但必须由违法嫌疑人签名确认;对违法嫌疑人不识字的,在向其宣读后,要求违法嫌疑人在传唤证上捺指印确认。(3)前述两种情形是违法嫌疑人不拒绝填写的情形,在实践中也经常出现违法嫌疑人拒绝填写的情形,这时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传唤证上填写被传唤人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并在传唤证上注明违法嫌疑人拒绝填写的情况。根据本条要求,被传唤人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应当由违法嫌疑人如实填写,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可由办案人民警察填写,主要有以下情形:【实务问题】1.被传唤人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是否可由办案人民警察填写?【实务问题】2.被传唤人到案时间如何计算?被传唤人到案时间,是指被传唤人到达公安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指定的询问地点的时间。既不能从公安机关传唤违法嫌疑人时开始计算,也不能从开始询问时开始计算。一方面,如果从公安机关传唤违法嫌疑人时开始计算到案时间,有可能将路途时间计算在询问查证时间内,这势必影响公安机关正常的办案期限,有时甚至会出现违法嫌疑人尚未到达公安机关或者指定询问地点,就已超过询问查证期限的情形。另一方面,如果从公安机关对被传唤人开始询问时开始计算,就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形:违法嫌疑人到达后,公安机关不及时进行询问,致使违法嫌疑人在公安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指定的询问地点的时间客观上超过法定期限,从而侵犯被传唤人的人身自由权利。【条旨】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违法嫌疑人。本条是关于询问查证的时限和要求的规定。违法嫌疑人被传唤到案后,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这里强调“及时”询问查证,主要是考虑公安机关不能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案后置之不理,或者故意拖延询问查证时间。在实际工作中,办案人民警察将违法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后,有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同时,被传唤人或者其代理人基于不同考虑,也可能在此问题上与公安机关产生分歧。第六十九条[询问查证的时限和要求]条文释义1.如何理解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本条明确规定,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进行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这既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防止案件拖延办理,又有利于防止询问查证时间过长,侵害违法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这里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是指一次询问查证持续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实务问题】2.在何种条件下,对被传唤人的询问查证时间可超过8小时?延长期限最长是多长时间?本条规定,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适用范围仅限于案情复杂且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2)案情复杂。3.对被传唤人询问查证时间超过8小时的,是否需要经过批准?根据《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第8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或者办案部门负责人在审批书面传唤时,可以一并审批询问查证时间。对经过询问查证,属于“情况复杂”,且“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案件,需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适用超过8小时询问查证时间的,需口头或者书面报经公安机关或者其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4.对违法嫌疑人是否只能传唤一次?从有利于调查案件和保护违法嫌疑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如果在法定期限内不能结束询问查证的,就应立即释放违法嫌疑人。如果需要继续查证,可以再次进行传唤。总之,传唤旨在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调查询问,以查清案件事实和证据,但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限制违法嫌疑人的人身自由。5.非经强制传唤的,是否可以限制违法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方式进行询问查证?公安机关及其办案人民警察对不符合强制传唤条件的违法嫌疑人,不得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进行询问查证,公安机关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限制其人身自由。从目前法律、法规的规定看,只有对违反治安管理、出境入境管理的违法嫌疑人才可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进行强制传唤。6.超期限询问查证的,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为保证公安机关严格执法,防止公安机关不及时询问查证或者超期限进行询问查证,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6条对此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即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超过询问查证的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应当依法给于处分;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条旨】对于投案自首或者群众扭送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立即进行询问查证,并在询问笔录中记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和离开时间。询问查证时间适用本规定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投案自首或者群众扭送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适用本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通知其家属。本条是关于对投案自首或者群众扭送的违法嫌疑人询问查证的规定。传唤是公安机关要求违法嫌疑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公安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接受询问查证时采取的措施,其目的在于让违法嫌疑人到公安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接受询问。对投案自首或者群众扭送的违法嫌疑人,违法嫌疑人事实上已经到案,再行履行传唤手续已无必要,公安机关接受后应当立即进行询问查证。第七十条[对投案自首或者群众扭送的违法嫌疑人的询问查证]条文释义【条旨】在公安机关询问违法嫌疑人,应当在办案场所进行。询问查证期间应当保证违法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在询问查证的间隙期间,可以将违法嫌疑人送入候问室,并按照候问室的管理规定执行。本条是关于询问违法嫌疑人要求的规定。随着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执法场所改造已全部完成,功能区划分更加科学合理,执法场所的软硬件设施有了显著提高。根据《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设置规范》以及公安部《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通知》的规定,办案区的设置应当符合安全、保密的要求,并与其他功能区隔离。第七十一条[询问违法嫌疑人的要求]条文释义【实务问题】本条第1款规定与《程序规定》第66条的规定是否冲突?二者并不冲突。《程序规定》第66条规定,询问可以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进行,主要是基于方便违法嫌疑人的考虑。因为有的行政案件,根据案件性质和案情的不同,不必将违法嫌疑人传唤至公安机关询问,在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询问,可能效果更好。《程序规定》第66条还规定可以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询问,主要是防止异地传唤,也是为了维护违法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条旨】询问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个别进行。本条是关于询问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个别进行的规定。询问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个别进行,主要是指询问时应当单独进行,既包括同案的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也包括不同案的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个别进行,是指相对隔离,逐个进行,以防止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之间相互影响,或者相互串供,妨碍询问查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七十二条[询问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个别进行]条文释义【条旨】首次询问违法嫌疑人时,应当问明违法嫌疑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现住址、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是否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拘留、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收容教养等情况。必要时,还应当问明其家庭主要成员、工作单位、文化程度、民族、身体状况等情况。违法嫌疑人为外国人的,首次询问时还应当问明其国籍、出入境证件种类及号码、签证种类、入境时间、入境事由等情况。必要时,还应当问明其在华关系人等情况。本条是关于对违法嫌疑人基本情况进行询问的规定。第七十三条[对违法嫌疑人基本情况进行询问]条文释义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有关收容教育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决定》,废止了收容教育制度。2020年8月6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安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公安部令第160号),删去《程序规定》本条第1款中的“收容教育”。【条文释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已于2013年12月废止了劳动教养制度,本条第1款据此删去了其中的“劳动教养”。确定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对确定违法嫌疑人身份和案件的定性以及行政处理决定的作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询问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除应当问明本条规定的基本情况之外,其他相关情况和内容可由办案人民警察在询问时自行把握。之所以这样规定,就是要求办案人民警察在询问时必须首先将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审查核实清楚,防止出现错案,也为下一步询问查证工作打下基础。1对违法嫌疑人基本情况是否每一次询问都应当问明?根据本条的规定,对违法嫌疑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现住址、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是否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等情况,在“首次”(也就是第一次)询问时,办案人民警察必须问清楚。第二次询问时,无需重复询问;但如果认为还有情况没问清楚,则应当在第二次询问时继续询问查证。2公安行政法律文书式样中的询问/讯问笔录是否只适用于违法嫌疑人?修订后的《公安行政法律文书式样》将办理行政案件中的“询问笔录”和办理刑事案件中的“讯问笔录”进行了合并,统一为“询问/讯问笔录”,同时适用于办理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使用时,如果是办理行政案件,将“讯问”二字划去;如果是办理刑事案件,则将“询问”二字划去。3.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如何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询问?首先,询问时,办案人民警察要做好充分准备。询问是办案人民警察与违法嫌疑人进行的面对面的较量。其次,询问违法嫌疑人的关键在于查明违法嫌疑人的全部违法事实。任何违法行为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必然要通过作案的时间、地点、手段和后果等情况表现出来4.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施行后,对违法嫌疑人首次询问时是否还需要询问其是否受过收容教育或者专门矫治教育?上述规定表明,专门矫治教育的性质与收容教养不同,它是一种保护处分措施,其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决定更加突显了其教育属性。【条旨】询问时,应当告知被询问人必须如实提供证据、证言和故意作伪证或者隐匿证据应负的法律责任,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本条是关于询问时告知被询问人相关权利、义务的规定。违法嫌疑人的陈述是证据的一种,只是与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提供证据的出发点不同而已。一方面,违法嫌疑人应当如实交代自己实施违法行为的情况;另一方面,违法嫌疑人也同样有权提出证明自己没有实施违法行为或者违法行为情节轻重的证据。被侵害人提供的一般是自己被侵害的事实及证据。第七十四条[询问时告知被询问人相关权利、义务]条文释义1.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不愿作证的如何处理?一方面,应当向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耐心细致地进行宣传教育,作证是公民的义务;另一方面,公安机关还要认真分析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不愿作证的原因和目的,尽可能为其提供有利于作证的环境。【实务问题】2.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在接受询问时要求离开,公安机关是否允许?由于对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的询问没有时限要求,如果在询问过程中.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提出中止询问并离开的请求,公安机关应当在问明情况后允许其离开,公安机关对被浸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在询向中要求离开的,不得采取强制措施进行询问。【条旨】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本条是关于询问未成年人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的规定。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0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应当依法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成年亲属、所在学校的代表等合适成年人到场,并采取适当方式,在适当场所进行,保障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第七十五条[询问未成年人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新法新规涉及修正由于未成年人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在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等方面与成年人还存在较大的差别,他们在法律上尚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在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等方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条文释义】【实务问题】1.对未成年人没有监护人,或者无法找到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收到通知后不到场或者没有及时到场的如何处理?询问未成年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这是公安机关的法定义务。但是,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也没有其他监护人;或者因种种原因无法找到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虽能找到,但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收到通知后不到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培训课件: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解与运用
- 毛周角化病的临床护理
- 人体解剖学课件-全
- 员工培训与开发课件
- 孕期湿疹的健康宣教
-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课件-第4章
- 光的色散.不可见光课件
- 痛风危象的健康宣教
- 《解读临床医学认证》课件
- 研究分析仓库作业流程的优化计划
-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
- 医院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实践与体会
-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解读
-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场能力提升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运筹学(B)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四川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标准规范检查验收评定统一标准
- 宋小宝杨树林宋晓峰小品《甄嬛后传》年会台词剧本完整版欢乐喜剧人
- 太极拳文化与养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DB13(J)T 8427-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检修导则 第5部分:内冷水系统检修》
- 山羊胚胎生产及冷冻保存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