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生痰之病理机制及现代认识_第1页
肾生痰之病理机制及现代认识_第2页
肾生痰之病理机制及现代认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肾生痰之病理机制及现代认识

粘液是由身体水和体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病理产物,也是原因。其形成机理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故而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依笔者之见,痰的形成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可谓“肾为生痰之根”。今就肾生痰之病理机制、临床意义和现代认识略论如下。肾阳不足,水泛上为痰,则产痰饮《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素问·脏器法时论》曰:“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说明肾脏功能失常不仅可导致水液泛滥为“腹大胫肿”、“身重”,还可引起水液凝聚为痰为饮,上袭于肺,发为“喘咳”。然究其肾生痰的病理机制,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1.肾阳不足,水津不布生痰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内寓真阴真阳。肾阳不足,一则命门火衰,气化不及;二则真火不能温运脾土,使其运化失职;三则真阳不能温煦肺气,使其宣降失常,结果导致水液输布障碍,凝聚而成痰饮。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说:“痰之源,出于肾,故劳损之人,肾中火衰,不能收摄,邪水、冷痰上泛。”陈士铎的《石室秘录》谓:“非肾水泛上为痰,即肾火沸腾为痰。肾水上泛为痰者,常由禀赋不足,或年高肾亏,或久病及肾,或房劳过度,以致肾阳虚弱,不能蒸腾气化水液,肾气虚弱,开阖失司,气化不利,则水液泛溢为痰。”《医碥》云:“痰之本,水也,原于肾。肾火虚,则水泛为痰,其痰清。”《类证治裁·痰饮》曰:“若肾阳虚,火不制水,水泛为痰,为饮逆上攻,故清而澈。治宜通阳泄湿,忌用腻品助阴。”指出了肾阳不足,水聚成痰的特点是“清而澈”,可用温热之药治之。此与《金匮要略》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法则可谓一脉相承。“温药”可振奋肾阳,温补肾气,使气能化津,气道通畅,则痰消饮散。赵献可认为如肾虚火衰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而泛滥成痰,其痰纯是清水,治宜八味丸补火。裴正学则明确指出:“夫痰饮之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肾,肾水上泛,是为痰饮。”2.肾阴亏虚,虚火炼津为痰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亏虚,一则虚火妄动,煎熬津液为痰;二则水不润金,使肺失清肃,不能布津而为痰为饮。《石室秘录》曰:“肾火沸腾为痰者,常因久病伤及肾阴,或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耗伤肾阴,以致阴虚火旺,虚火炼津成痰。”清代名医叶桂提出:“更有阴虚痨证,龙相之火上炎灼肺,以致痰饮者。”临床上所见的肺痨痰嗽当属此类,至于此类痰饮的临床特点,《类证治裁》曰:“肾阴虚,火必灼金,火结为痰,为痰火上升,故稠而浊,治宜滋阴清润,忌用温品助燥。”《医碥》云:“肾火盛,水沸为痰,其痰亦清稀。盖龙雷动而雨水随之,卒然上涌,虽略带浊沫,终非黄稠可比,亦宜用甘寒壮水,而不宜于温热者也。”赵献可在《医贯》中提出:若阴虚火动,则水液沸腾,上而为痰,痰中有重浊白沫为别,治宜六味丸滋水。此类肾阴虚所致痰饮,虽在临床上亦每每发生,然终不如肾阳虚者更为多见。辨治痰饮之法肾虚在痰饮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对痰饮的治疗当注重补肾、调肾。吴澄在《不居集》中云:“肾中阴虚者,壮水之主;阳虚者,益火之源。如是则阴阳相济,水充则痰自化,火足而痰自宁,不治痰而痰不自生矣。”《医学心悟》也云:“若肾虚水泛,为痰为饮者,必滋其肾。肾水不足,则用六味;若命门真火衰微,寒痰上泛者,则用八味肾气丸,补火生土,开胃家之关,导泉水下流而痰饮自消矣。”《景岳全书》亦谓:“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治痰之本”即澄痰之源,或调肺,或理脾,或补肾,皆是从本而治。然肾为先天之本,肾阳对各脏腑组织有温煦推动作用,肾阴对各脏腑组织有滋养濡润作用。肾阳充足,则火能生土,脾得其温煦而功能自健;肾阴充盛则水能润金,肺得其濡养而能宣能降。因此疗痰饮的治本之法当以补肾为主。临床上肺痨痰嗽的滋养肺肾之阴,支气管哮喘的温补脾肾之阳皆是治本之法。补肾方(桑寄生15g,补骨脂15g,杜仲15g,款冬花15g,茵陈9g,藿香9g,枸杞子12g)具有补肾助阳、益肾滋阴、化痰止咳的功能,傅氏通过观察本药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大呼气量一容积曲线的影响,证明本药有改善缓解期哮喘患者潜在气道阻塞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痰饮丸”由三子养亲汤和附桂汤组成(苍术90g,干姜30g,附子45g,肉桂30g,白术90g,炙甘草30g,白芥子45g,紫苏子60g,莱菔子90g),有温补脾肾,助阳化饮的功能。实验证明,其醇、醚提取物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提高作用,而该作用被认为可能是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得以发挥的。由此,补肾在治疗痰饮中的作用可见一斑。痰饮为患的感冒《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在于肾中精气亏虚,即肾虚的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而方氏等的研究表明:痰证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上升。俞氏等的研究也表明痰浊证之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证明肾虚与痰浊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证”的范畴,《症因脉治》认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情志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证作矣。”现代研究证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是在支气管局部病变的基础上,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达到一定程度而引起的。且有人认为:补肾法可能主要通过改善β受体等功能活动而引起稳定哮喘气道反应性的作用。沈自尹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补肾为主的“温阳片”作用于下丘脑,从而对神经内分泌免疫整合网进行调节,达到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过敏状态,而预防有害的刺激因素对哮喘的季节性诱发作用。由此可见补肾法对于痰饮为患的哮喘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也表明肾虚在痰饮生成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许多临床报道认为,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浊”的范畴。李氏等认为化痰是降低胆固醇的重要措施之一。有研究表明:肾虚与高脂血症的发病关系密切,肾气盛衰与HDL-Ch含量有关,肾气盛则HDL-Ch含量高,而血脂不易升高,并且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强;反之,肾气衰则HDL-Ch含量低,而血脂易升高,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弱。这些研究成果也为肾生痰提供了佐证。肾调肾以养痰综上所述,“肾生痰”可由肾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