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根据拼音写词语,要求写正确、美观。chàndǒu

wéigān

cùyōng

móquáncāzhǎng

bāofu

niǔkòu

diàodù

shǒujíyǎnkuài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片孤城万仞山

五千仞岳上摩天B.他的诗朴素而感情真挚

我过着朴素的生活C.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

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D.瓜果最长熬不过一个星期

姐姐又熬夜了3.下面选项中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预记

喵准

摩拳擦掌 B.附庸

端庄

跃跃欲试C.板凳

飞弛

出谋划册 D.船梢

钮扣

一针见血4.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的情感不一样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这学期,她订阅了《美文》《读者》《小学生周报》等杂志。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C.不一会儿,大家终于把这道题做出来了。D.他身材魁梧,仪表威严,然而,他有两个令人遗憾的缺陷。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B.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C.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D.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7.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④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⑤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A.③①④②⑤⑥

B.①④③⑤②⑥

C.③①④⑤②⑥ D.①③④②⑤⑥8.按要求写句子。(1)李明刚刚正在吃完了午饭。(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佩服他。(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师对大家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按要求填空。(1)本学期的古诗词带我们走进了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展现了农村夏忙时,儿童学着大人劳作的情景;“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_________。”让我们领略了古代儿童冬天的一场有声有色的游戏:“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展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2)名著节选类课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学习名著的窗口。学习了《草船借箭》,我喜欢上了罗贯中的《_______________》,认识了__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故事:学习了《猴王出世》,我喜欢上了吴承恩的《______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令人百看不厌的故事;我还认识了《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豹子头_______________、花和尚_______________、智多星_______________。(3)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游子吟》(4)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论语》(5)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______——小篆——______——楷书。10.经典诗文,理解填空。(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2)____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

【宋】杨万里《稚子弄冰》(3)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

【宋】雷震《村晚》(4)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5)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6)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化痰止咳颗粒说明书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开水冲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两包,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11、“本品”指______。12、“服用”与“食用”都含有“______”的意思,这里用“服用”一词是因为______。13、根据说明书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止咳颗粒一般在饭前服用。()

②止咳颗粒一般在饭后服用。()③服用后半小时可以喝酸奶。()

④服用后半小时不可以喝酸奶。()14、“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__。10岁的小孩子咳嗽了,他一次可以吃______包化痰止咳颗粒。文言文阅读。咏雪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②曰:“撒盐空中差(chāchà)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因为乘)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③女,左将军王凝之④妻也。【注释】①谢太傅:谢安。②胡儿:谢朗,谢安的侄子。③无奕:谢安长兄谢奕。④王凝之:王羲之的次子。15、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画上“√”。16、读一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俄/而雪骤。C.撒盐空中/差可拟。 D.即/公大/兄无奕/女。17、根据小古文,用现代汉语把《咏雪》这出独幕剧补充完整。《咏雪》独幕剧时间:东晋时期地点:谢府花园人物:谢安(东晋政治家)

谢朗(谢安的侄子)谢道韫(谢安的侄女)

谢安的其他晚辈背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安:(兴致勃勃地)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呀?谢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道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安:(哈哈大笑)18、“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A.谢安觉得这两个答案都很幼稚可笑。B.谢安非常欣赏谢道韫的答案。C.谢安嘲笑谢朗,欣赏谢道韫。D.谢安为能欣赏到雪景而开心不已。19、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人物对话补充完整。阅读短文,完成练习。①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共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②屠呦呦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③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④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了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⑤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实验就达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的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⑥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方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⑦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⑧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和勤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就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夺得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20、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横线上。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这里“一株小草”指的是_____________;“改变了世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2)“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这是一个__________句,其作用是加强语气,突出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3)“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这句话可以用“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来概括。2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中的“一部接一部”说明她为研究药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她突然眼前一亮”是因为她发现了提取青蒿里有效物质的方法是高温煎熬。()(3)短文中多次提到“190”这个数字,主要是通过数字突出屠呦呦的成功来之不易。()24、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作者认为屠呦呦的事迹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请你从文中至少选取3条具体事例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25.习作。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有自己的感想。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要求:①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感想写清楚;②语句通顺,书写工整;③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1.颤抖

桅杆

簇拥

摩拳擦掌包袱

纽扣

调度

手疾眼快【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拼音进行拼读,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学生需要注意“颤抖、摩拳擦掌、包袱”的写法。2.A解析:A本题考查对字义的辨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理解字义,把字义放到文中理解,并且注意平时的积累。A选项:意思相同。“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指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仞”也是指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B选项:意思不同。“他的诗朴素而感情真挚”中的“朴素”指不浓艳,不华丽。“我过着朴素的生活”中的“朴素”指生活节约,不奢侈。C选项:意思不同。“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中的“柔和”指温顺;温和。“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的“柔和”指柔软。D选项:“瓜果最长熬不过一个星期”中的“熬”指放。“姐姐又熬夜了”中的“熬”指忍受,耐苦支持。3.B解析:B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所选词语均是生活中常用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是同音字和形似字。A.有误,“预记”的“记”应为“计”;“喵准”的“喵”应为“瞄”;B.全部正确;C.有误,“飞弛”的“弛”应为“驰”;“出谋划册”的“册”应为“策”;D.有误,“船梢”的“梢”应为“艄”;“钮扣”的“钮”应为“纽”。4.D解析:D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表现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迫切希望,强烈的爱国之情,对中原百姓的同情以及对南宋出师北伐这一举措年年落空的失望。A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七言律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最出名的两句诗,被后人传诵不绝。其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表达了作者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B项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意思是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C项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全诗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意思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D项出自孟郊的《登科后》,全诗为: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思是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表达了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的情感不一样。5.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语病的辨析,仔细分析四个选项进行分析选出没有语病的即可。在本题中没有语病的是D项。A项:这句话中毛病在于用词不当,《美文》《读者》是杂志,而《小学生周报》属报纸。B项:本句话的问题是搭配不当,前半句用了两面词“能否”,但后半句只是一个肯定句,所以搭配不当。C项:本句话的问题搭配不当,前面说不一会,后面又说终于是不合适的。应该改为不一会儿,大家就把这道题解出来了。6.B解析:B【详解】考查准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项,根据句意此句是陈述不认识这个人的事实,所以不是疑问句,句末应该用句号。7.A解析:A【详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掌握诗句描写的时间。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②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8月)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月)④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7月)⑤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9月)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1月)故答案为A8.

李明刚刚吃完了午饭。

脸上浮出神情。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得不佩服他。

老师对大家说,梦里飞行,说明大家是在长身体。【详解】(1)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正在”和“吃完了”语义冲突,去掉“刚刚”即可。示例:李明刚刚吃完了午饭。(2)本题考查缩句。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本句中主语是“我”,谓语是“眺望”,宾语是“田野”。缩句步骤: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主语:脸上,谓语:浮出,宾语:神情。去掉修饰部分“沃克医生的”、“慈祥的”。(3)本题考查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变换前一定要先找出肯定词,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句中表示肯定含义的是“我佩服他”,可改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能不佩服他。(4)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这是老师对大家说的,句中的你们改为“大家”。9.

童孙未解供耕织

彩丝穿取当银钲

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国演义

神机妙算

煮酒论英雄

火烧赤壁

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

三借芭蕉扇

林冲

鲁智深

吴用

报得三春晖

君子坦荡荡

金文

隶书10.

也傍桑阴学种瓜

敲成玉磬穿林响

短笛无腔信口吹

黄沙百战穿金甲

五千仞岳上摩天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11、化痰止咳颗粒12、

专指吃药13、

×

×

√14、

遵照医生的嘱咐

一【分析】11、考查了词语的理解。由说明书可知,“本品”指化痰止咳颗粒。12、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现代汉语中“服用”专指吃药,而“食用”指做食物用,含有吃的意思。而这里的化痰止咳颗粒是一种感冒药,吃它时要用“服用”。13、本题考查说明书内容的题目。从“本品不得空腹服用”这句话可知,①“在饭前服用”是错误,②是正确的。从“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这句话可知,③“服用后半小时可以喝酸奶”是错误的,④是正确的。14、本题考查了词语及内容的理解。从“成人一日三次,每次两包,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可知,10岁的小孩咳嗽了,他一次可以吃了一包化痰止咳颗粒。C解析:15、chā乘16、C17、

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不如把这比作柳絮乘风而漫天飞舞18、B19、盐比较重,一般也不会出现在空中,用盐比喻雪,太生硬了;而春天的柳絮原本就漫天飞舞,用来比喻雪很贴切,也更有美感。【解析】15、本题考查了字音和字义。“差”读“chā”时,差,大致,差不多;读“chà”指错误;不好。根据字义,结合语境,应读“chā”。因:趁、乘。故选:乘。16、本题考查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和我们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按照语感断句是最直接的方法,有时也要借助一些断句技巧。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的意思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正确停顿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俄而雪骤”的意思是:不久,雪下得大了。因此,正确停顿为:俄而/雪骤。C.“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意思是: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因此停顿正确。D.“即公大兄无奕女”的意思是: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因此,正确停顿为:即/公大兄/无奕/女。17、本题考查理解内容补写的能力。将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就能对答如流。结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答案。18、本题考查了短文内容的理解。公大笑乐的内容是“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谢安笑的是谢道韫的向答太形象生动了,故而发出欣赏的笑。因此应选B。19、本题考查了赏析句子的能力。分析句子的特点,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本体、喻体的相似之处进行赏析。如:“撒盐空中差拟。”的意思是: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重在突出盐和雪的形似。“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则突出了柳絮和雪的神似,更具美感。【点睛】参考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20、踏实+勤奋=成功21、屠呦呦通过踏实勤奋的努力终于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成功。22、

青蒿

提取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命

反问

这么多次的失败不算什么

失败是成功之母23、

×

√24、学生时代的屠呦呦踏实勤奋,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成为科研组长后不怕失败,踏实研究;从古代医药典籍中获得灵感,最终成功。【解析】20、本题考查给文章取标题。结合文章内容,可用主要人物作题目,也可用主要事件来作题目,还可以用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作题目。还可以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语做标题,也可从文章内容总结概括标题,从文中句子“屠呦呦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可概括标题为:踏实+勤奋=成功。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归纳能力。归纳概括的方法有:①摘句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②串连法:若一个段落中只由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即可。③归纳法:有些段意,可采用“主要人物——主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方法来归纳段意。④抓住要素法:即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据进行概括。纵观全文,本文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屠呦呦通过踏实勤奋的努力,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提取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1)“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这里“一株小草”指的是“青蒿素”;“改变了世界”指的是提取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命。(2)“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作用是加强语气,突出强调这么多次的失败不算什么。(3)“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这句话可以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来概括。2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仔细读文可知,(1)“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中的“一部接一部”说明她为研究药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句说法是对的。(2)说法错,因为从文中“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方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一一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高温煎熬呢”可知。(3)短文中多次提到“190”这个数字,主要是通过数字突出屠呦呦的成功来之不易。本句说法对。2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科学就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