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643经济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643经济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643经济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643经济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643经济法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2年北京大学644经济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1年北京大学645经济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0年北京大学645经济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09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03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

2002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1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0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1999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1998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

1997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

1996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

1995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

1994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

1993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

1988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大学644经济法学考研试题(回

忆版)

2011年北京大学645经济法学考研试题(回

忆版)

2010年北京大学645经济法学考研试题(回

忆版)

2009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试题(回忆

版)

2003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

2002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大学2002年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经济法的特征及其研究价值。

答:作为新兴法律部门的经济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正是这些特

征使其与其他法学领域相区别,并表现出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经济法具有经济性或专业性的特征。

经济法从产生和宗旨来看,经济法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弥补

民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对社会经济调整不足而产生的。是法律对市场机制

固有缺陷进行规制的产物。其调整的直接对象就是社会经济。经济法往

往把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直接法定为法律。与传统私法注

重权利的形式化和抽象性,力求设计好权利义务的框架不同,经济法更

加注重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的实质内容。经济法的专业性则表现在其直

接赋予经济规则以法律效力。

(二)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其目标,以社会本位和实质正义为

其价值定位。

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是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即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

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保障经济总量的平衡,优化经济结

构,维护竞争秩序,协调社会再分配,将经济个体的行为纳入到社会整

体利益的框架中来评价,以使经济自由与秩序、效率与公正、经济民主

与集中达到统一。经济法关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的总体结构和运行,其

价值是社会本位。经济法首先也重视机会的公平,要顾及各主体的不同

情况和不同起点,要区别对待;不顾情况和要点的机会公平会导致实质

不公平。经济法还重视分配公平,但也兼顾各种具体情况,为了社会总

体公平,允许某些分配不公平先存在。总之,经济法所关注的是社会整

体利益,注重的是社会公平、实质正义。

(三)经济法具有政府主导性,在调整手段方面具有政策性和综合

性。

经济法是国家对经济自觉调控和参与的产物,经济法在强制性、授

权性和法的实现方面均体现着政府主导性特征,亦可称之为行政主导

性。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和参与经济活动,必须适应内在经济规

律和经济生活复杂多变的实际需要,因此经济法更多地通过授予政府以

法规制定权、自由裁量权和准司法决定权等,来体现行政主导的客观要

求。这种政府主导性决定了经济法的政策性特征。经济的法律调整往往

以政策先行,并赋予政策以法的效力。其次,政策因经济形势需要而经

常发生变化,经济法受其影响也时常处于变动之中,最后,政策性的另

一重要方面,是经济法的执法或司法力度受经济政策的影响很大。经济

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首先,综合性是指公法因素和私法因素的综合。

其次,综合性又指经济法调整是将各种法律调整手段有机结合之综合调

整,经济法对其关注的经济关系,采用所需的任何手段进行调整,包括

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程序的、褒奖的、社会性的,等等。最后,

综合性还可以理解为经济法在其调整中处处体现着统分结合、指导和规

制相结合的现代市场经济精神。

经济法学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经济法涉及到社会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

的关系时刻体现于经济法的立法与研究中。其二,中国的经济改革过程

中,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法理论和实务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外经

验的借鉴,更需要中国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努力,经济法的研究是这种

努力的途径。其三,经济法的研究可以为立法、执法和司法提供理论依

据,这将直接有利于中国的法治化。

【参考资料】史际春、邓峰著:《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徐

杰主编《经济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

二、简论对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实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答:(1)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

要阻碍

中国现阶段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行

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十分突出。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机

构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国内的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主要表现

为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行业垄断表现为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

性公司。地区垄断则是指横向行政区域内的地方保护主义,其主要表现

为地方政府禁止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止本地原材料销往外

地,由此使全国本应统一的市场分割成了一个个狭小的地方市场。中国

的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在当前还典型地表现为企业合并中政府强迫企业

加入某个企业集团,或者强迫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接受某些经济效益不好

的企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出于限制竞争的目的,限制经营者只能从事

或者不得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或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

品。

这些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的“自愿、公

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损害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市

场竞争力,使资源不能按照效率的原则进行合理配置,是对市场机制的

严重破坏。同时,行政性限制竞争又往往与腐败相伴而生。

(2)反对行政限制竞争是经济法特别是市场管理法的任务

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政府行政限制竞争

行为正是这两种现象的结合,理所应当的成为经济法规制的对象。市场

管理法建立在防止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调整基础上,一方面以有效

克服市场失灵,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为己任。另一方面,防止政府的官

僚主义对市场秩序的破坏。市场上的有效竞争至少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市场是竞争的和开放的;第二,市场上的经济主体是独立的,即

它们能够自主决定投资方向。市场管理法通过对市场管理过程中发生的

经济关系的调整,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

(3)行政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

行政限制竞争行为应通过反垄断立法进行规制,以创造竞争有序的

市场环境。为了有效限制和预防行政垄断,中国的反垄断立法应当考虑

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法律应以列举和概括相结合的方式,明确行政性限制竞争的

各种表现和特征。使反垄断执法机构能够迅速对行政干预市场的行为作

出判断,从而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节约办案时间,更重要的是,这样

可以使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明确是与非、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从而对其后

果有预见性。第二,应建立具有独立性的反垄断执行机构。现行的《反

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

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但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却“由上级机关处理”,因

此便出现了一般的限制竞争行为和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分别由不同部门

处理的情况。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反垄断执行机构应具有较独立的法

律地位,以更好地反对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

【参考资料】季晓南主编《中国反垄断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

社;孔祥俊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法律出版社。

三、从宏观调控的视角评析国有股减持的法律问题。

答:国有股减持是我国经济中的核心与热点问题,从宏观调控的法

律视角来看,国有股减持包括以下法律问题。

(1)国有股减持的必要性

客观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发达的股权转让。我国的股权转

让是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客观要求。国有股权的减持具有如下意义。首先,国有股权的减持是优

化宏观资源配置、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股份的可转让性是资源优化配置的

基本条件。股权转让可以使生产要素从深度和广度上自由流动,存量经

营资源通过股权转让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并

对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次,国有股

权减持也是解决国有资产投资增量有限和国有资产存量部分闲置的矛盾

的要求。

(2)不允许国有股上市流通的经济后果

国有股转让限制是我国股市潜伏着的大起大落的危险的主要原因。

首先,限制国有股权减持实际上使国有资产沦为“死资产”,成为国有资

产大量流失的主渠道之一。一方面,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不能充分享受股

东的权益,却要承于H比其他股东更火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国有权

的限制转让而使其无法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和行业撤出并投入到经济效

益好的企业和行业中去,造成一部分国有资产运营率低下,其实就是国

有资产的损失。此外,我国的股份有限公司处于成长发育期,需要不断

扩股增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国有股持股企业必须筹措资金,需要投

入为数甚大的扩股资金。如果新扩股份不能转手卖出去,自然就缺乏筹

资购股的动力,致使国有股股东往往放弃或转让其认购权,每扩一次

股,国有股的比值就被动下降,这同样也是因有资产的流失。第二,限

制国有股权减持不利于公司产权独立化。第三,限制国有股权减持会限

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和产业结构的重组。第四,限制国有股权减持不利于

股票市场的正常发育。其一,它不利于股市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

况,从而不能正确引导要素的流向。其二,它不利于企业通过证券市场

筹资。其三,国有股不上市是制约我国股市规范、健康发展的一个巨大

障碍。

(3)国有股减持包括经济条件、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

其一、国有股权的减持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这就需要科学地确

定国家在不同行业中的最低持股比例,规定位于最低持股比例以下的国

有股权一般不允许上市转让。其二,国有股权的减持与国有股的上市还

须具备健全、成熟的市场条件。这是国有股权转让的基本环境条件。股

权转让的各种形式需要不同的金融工具和融资渠道,这尤其需要有完善

的金融市场。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还不是成熟的市场。这主要体现在三

个方面:一是股民不成熟,投机猖獗、投资意识淡漠。二是法制不健

全,以权谋私、扰乱股市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证券交易网络还不发

达,股市信息系统也不够灵敏,要承受较大规模的证券交易还有一定的

困难。其三,国有股权的减持还须具备一定的制度条件。立法先行是各

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经验。这几年,由于我国证券立法没有跟上,在

管理上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必须坚决改进。具体地,一是要有统一的强

有力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二是要有完备而规范的国有股运作的操作

机构制度;三是要有健全的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这三者职责明确、分

工合作,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4)国有股权减持的立法构想

股权减持是一种法律性很强的市场行为。用法律规范股权转让是通

行的国际惯例。具体地,国有股权转让的有关法律(规)应该包括两

类:一类是保障国有股权转让顺利进行的法律(规);一类是防范国有

股权转让行为变异的法律(规),如反垄断法等。其中,第二类法律

(规)的制定是属于配套改革的问题。国有股权减持需要法制化,但目

前我国对国有股权的法律规范上,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

方面:缺乏全国性的统一立法。有关股权减持的立法和政策存在不少矛

盾之处。有的规定与具有更高法律效力的相关规定之间矛盾或者不衔

接。有些规定由于制定较早已不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显得过时;而有的

问题目前在法律规定上还是空白的,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国有股权转让找

不到足够的法律依据。

在国有股减持立法中,首先要明确国有股权减持的基本原则,主要

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条件转让原则。鉴于国有股权的社会性目的,在进

行国有股权的减持时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设置合理的股权结构、进行

严格的资产评估和审计;尤其是要防止把不需要或不具备转让条件的国

有股权硬性转让。二是转让国有股权应以调整投资结构、促进国有资产

的优化配置为主要目的。其次,应规定国有股权的转让方式。目前国有

股权减持的方式大体概括为以下七种:(1)法人协议进行股权相互转

让的方式。(2)向社会公众转让的方式。(3)拍卖或质押的方法。

(4)发行可转换股权的债券。(5)通过现金回购的方式。(6)资产

回购的方法。(7)资产转换的方法。上述七种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将国家股直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第二类是通过将国家股转化

为其他法人股,间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第三类是国有股权不通过上市

而转让。我们认为,国有股减持应该采取两种思路并行的办法:一是上

市公司通过增发新股,降低国有股的比例;二是拿一部分国有股转让流

通。根据这两种思路,目前,对于国有股权的转让,除了前述的七种方

式外,还有下列方式可供选择:其一,将国有股向老股东配售。其二,

将国有股向上市公司管理层转让。其三,将国有股向上市公司职工或集

体转让。其四,可以建立一个国有资产流通转让基金。上述的方式各有

利弊,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弃取。具体地,选择转让模式

时应考虑下面一些主要因素:第一,应考虑政府的政策安排。第二,应

考虑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第三,应考虑国有企业所处的产业部门。第

四,应考虑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实绩。第五,应考虑国内资本

市场。第六,应考虑社会政治因素。第七,应考虑尽量避免引起股市的

剧烈动荡。最后,法律应规定国有股权减持的程序。国有股权减持的程

序是指从最初的股权转让准备到最终成交并实施股权交接的基本过程和

步骤。为保障国有股权减持活动不被扭曲和切实维护转让双方的合法权

益,实行一套完整的国有股权减持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资料】程合红、刘智慧、王洪亮著:《国有股权研究》,中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四、简述一人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的区别与联系。

答:一人公司与独资企业是两种特殊的企业形式。一人公司是指单

个投资主体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规

定,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

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独资企业与一

人公司的联系在于他们都是由单一的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独资企业与一人公司的投

资者不同。尽管都是由单一的投资主体出资,但独资企业是由自然人投

资设立的,而一人公司的出资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公司。其次,

是否具备法人资格不同。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和商事活动

是以独资企业主个人人格或主体身份进行的。一人公司则具有法人资

格。再次,责任承担方式不同,一人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为限对公司承

担责任,股东承担的是无限责任。独资企业的出资人则应对企业的债务

承担无限责任。

【参考资料】甘培忠著《企业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杨紫垣

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简评课税要素的法律意义。

答:税法要素,又称课税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种法具有的共同的

基本构成要素的总称。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纳税环节、期限

和地点,减免税,税务争议和税收法律责任。

首先,就总体而言,课税要素的法律意义表现在课税要素是所有完

善的税种法都同时具备的要素。税法通过课税要素不同内容的规定,体

现税收法定、税收公平、税收效益等原则。

其次,不同的课税要素有不同的法律意义,以下分述之。

(1)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

位和个人。任何一个税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国家到底对谁征税的问题。

不同的税种,规定的纳税人也不尽相同,但往往存在重复、交叉现象。

(2)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征税对

象是各个税种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征税对象决定了各税种法不同的

特点和作用。同时,在税率既定的情况下,征税的多少又直接取决于征

税对象数量的多少。

(3)税率: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或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

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深度。在征税对象既定的情况下,

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税收负担的轻重,

反映了国家和各个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一定时期

内国家税收政策的要求。因此,税率是税法的核心要素,是衡量税收负

担是否适当的标志。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基

本形式。

(4)纳税环节、期限和地点

纳税环节就是指在商品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

的阶段。它关系到税收由谁负担、税款能否足额及时入库以及纳税人是

否便利纳税等问题。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征税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

严格规定和执行纳税期限,对于国家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起着重要的

保障作用。

纳税地点指缴纳税款的场所,即指纳税人应向何地征税机关申报纳

税并缴纳税款。

纳税地点关系到征税管辖权和是否便利纳税等问题。在税法中明确

纳税地点有利于防止漏征或重复征税。

(5)减免税

减免税,是减税和免税的统称,指国家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者征

税对象给予的一种税收优惠、照顾措施。其中,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

一部分税款;免税是对应纳税额的全部免征。由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是

复杂多样的,在时间上又是经常变化的,造成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各不相

同,只依据统一的征税对象和税率征税就很难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情况

和体现实质的税收公平。另外,减免税是税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正

确运用减免税可以促进生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培养税源。

(6)税务争议

税务争议是指征税机关与相对人(包括纳税主体和非纳税主体)之

间因确认或实施税收法律关系而产生的纠纷。税务争议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相对人对征税机关的征税决定或事项不服而引起的争议;二是相对

人对征税机关的处罚决定和强制执行措施等不服而引起的争议。

(7)税收法律责任

税收法律责任是指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困违反税收法律规范所应承

担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纳税主体(纳税人和代缴义务

人)因违反税法而应承担的法擅责任;二是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机关,

主要是实际履行税收征收管理职能的税务机关等,因违反税法而应承担

的法律责任。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三种:①经济责任;

②行政责任;③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刘剑文主编《财政税收法》,法律出版社;张守文著

《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六、加入WTO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分业限制的影响。

答:目前,我业商业银行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体制。为

适应以分业经营体制,我国构建起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三驾马车的

分业监管模式。

加入WTO将肘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限制产生影响,主要表现

在:

根据WTO《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对各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及

其立法提出的要求。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在正式加入时,取消外

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中

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

在加入后5年内,取消所有地域限制;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限

制,在加入2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在加入

后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等等任经过短短5年的

保护期后(到2005年1月1日),外资银行将在中国境内与中国银行业全

面较量。在华外资银行将取得国民待遇,其在业务范围、机构设置,经

营地域和服务对象上都将全面放开。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规制解除已成为全球金融业自由

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各国放松对银行业分业体制的法律管制,商业

银行业务涵盖存贷款、投资和保险等各个领域。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分业

经营的限制下,面时实行混业经营、服务品种齐全、资金实力雄厚、管

理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外资银行的竞争,将处于不利地位。

同时,分业监管格局会造成各监管机构自成系统,缺乏有机的配

合,使某些外资金融机构有机可乘,从而出现分业监管与跨业违规之间

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为:

(1)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必将提出和应用那些中国尚

未开展的新的金融业务。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对这些不熟悉的业务监管

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2)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以后,将会加强

人民币与外币的流通、国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这将会加大我国对资本

项目下严格管理的技术难度。(3)我国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远远不能

适应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需要。目前,新修改的《商业银行法》适应这一

趋势要求,对混业经济开了一个口子。

【参考资料】吴志攀《金融法概论》,法律出版社;杨紫编《经济

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大学

2001年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论经济法的主体及其权利结构。

答:经济法主体亦称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

运行过程中,依法享受权利(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实体。经济法主

体是经济法律关系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经济法律关系的直接参与者。它

既是经济权利(权力)的享受者,又是经济义务的承担者,是经济法律

关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经济法基本理论建设上,研究和探讨

主体问题对于加强经济立法、守法、执法及司法,建立科学的经济法理

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经济法主体的特征

经济法主体是一种社会实体,是社会实体的一部分。社会实体是社

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直接参与者,能以自身的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并对其行为的社会后果承担责任的国家机关、社会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

以及公民个人。社会实体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单位。任何一种法律关

系的主体都是社会实体。而经济法主体则是社会实体的一部分。经济法

主体必须是依照经济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实体。

1.经济法主体是整个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关系主体参与的社会活动的性质是决定它成为哪个部门法律关

系主体的基本依据。因此,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

所进行的国民经济管理活动和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性质,是使其成为

经济法主体的先决条件。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对确定经济法主体的范畴有

着直接意义。就经济法的主体而言,它们不仅是经济法的主体,而且也

可以成为其他部门法的主体,但这绝不是说经济法没有自己基本的、特

定的主体。

2.经济法主体具有广泛性,主体的法律形态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

关系,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和社会保

障关系。这些社会经济关系既有宏观上的经济关系,又有微观上的经济

关系:

从内容上看,它涉及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在各

个环节中又有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等各类经济关系的内容。在各个

环节和层次中还有一系列实体内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决定了它形成

法律关系主体的广泛性。也就是说,凡依法有权参加上述管理活动、生

产经营和消费活动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均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

体。由于各类主体的性质不同,权能有别,法律地位各异,它们的法律

形态和具体组织形式也大相径庭,作为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国家机关来

讲。既有国家权力机关,又有国家行政机关,作为经济管理主体的国家

经济管理机关来讲,既有中央管理主体,又有地方各级管理主体。

3.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特定性,主体之间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

关系经济法主体的活动必须发生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中的国民经济

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管理者依法行使法律规定的职权,而被管理者应

依法接受管理者的单方面意志,接受并服从管理。特别是在国民经济的

宏观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具体的法律关系的经济法主体的地位尤其

是如此。例如,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生产许可证制度。

(二)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的方式

不是任何社会实体都能够成为经济法的主体,只有以自身的行为直

接参加了经济法律规范所调整和制约的经济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

享有权利(包括职权)和承担义务(包括责任)的社会实体才能成为经

济法主体。由于各类经济法主体的性质、职能、作用及其各自的法律地

位的差别,因而在主体资格取得的方式上也是不同的,大体有如下几

种:1.国家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根据有关国家机关的决

定、命令和特别授权而取得。2.企业法人和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组

织通过核准登记注册的方式而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3.进行生产经营

或服务性活动的公民个人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取得进行某种经济活动的资

格,才能取得经济法主体的地位。

4.企业的内部组织或者分支机构因主机构的设立而派生取得经济

法主体地位。

(三)经济法主体的构成

经济法主体体系主要由以下主体构成。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在经济法

主体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经济法的重要主体。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

企业在经济法主体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是经济法的基本主体。不具备

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企业的内部机构可以成为经济法的主体,例如,合伙

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独资企

业。公民个人也能成为经济法的主体。

上述主体根据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形成了自己的结构体

系。经济法主体体系结构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法的决策主体。是指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在经济法

律关系中享有决策权的社会试题,主要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企事业单

位。前者进行的是宏观决策,后者对自己的生产经营决策享有完全的自

主权。

2.经济法的经济管理主体。是指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

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国家经济职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的社会实体。

3.经济法的生产经营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从事

生产经营或者服务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实体。

4.经济法的消费主体。是指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

或者接受服务,享受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实体,主要是包括为了满足生活

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和个体社会成员。

5.经济法的监督主体。是指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在社会经济

活动和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享有监督权的社会实体。包括权力监督主

体、行政监督主体、社会经济监督主体等。

(四)经济法主体的权利结构

经济法主体的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实施

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一定行为,或者要求其他主体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

实施一定行为的一种可能性或者资格。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主要包括经济

法主体的经济职权和经营管理权。

经济法主体的经济职权,即国家经济管理主体的经济职权,指国家

机构依法行使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时所享有的经济管理权力和经济

管理责任。经济职权由法律直接规定,为各级国家机构独有,是一种专

属的职务权限。经济职权以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为中心内容,其

行使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国家经济管理主体的经济职权包括宏观调控

权、市场管理权、经济监督权和经济法律规范的制定权。其中,宏观调

控权包括宏观决策权和经济调节权。市场管理权包括命令和禁止权、批

准确认与撤销权和人事任免权。经济监督权包括计划监督、财政监督、

审计监督、银行监督、会计监督等。

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包括两个层面:企业的一般性权利和国有企业的

经营权。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基本权利包括: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企业

的经营活动自主权和企业获取盈利权。国有企业经营权是指国有企业对

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

【参考资料】杨紫炬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二、论经济法理论研究与经济法制建设的相互关系。

答:经济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立法,应该明确的是经济立法

并非经济法的立法,在经济法制建设中,既包括经济法的立法,也包括

其他经济法律的制定,但由于经济法直接调整国家调控社会经济生活中

发生的经济关系,因此在整个经济法制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经济法理

论研究也因此对经济法制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法理论研究与经济

法制建设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法理论研究与经济法制建设具有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

两者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国家依照

法律,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对市场主体和市场运行进行调控。在中

国,经济法理论研究和经济法制建设的社会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与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的,这

决定了中国的经济立法应当以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为己任,进

行制度设计,这为中国的经济法理论研究提出许多全新的课题,如国家

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等。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过程是从计划高度集

中到权力下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放活微观经济已形成受价值规

律支配的市场调节机制;二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以形成间接控制为主的

国家干预机制。因此,中国经济法理论要研究许多新问题,中国的经济

立法要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范围以及措施,从而维护经济

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维护已经确立起来的新经济体制和经济秩序。

(二)经济法理论的深入研究能为经济法制建设提供法学理论支

持,从而保障经济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济法理论研究对经济法制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经济法理论研究能够确定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从而有

利于编制立法工作规划,促进经济立法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一般而言,

在确定立法项目时,要深入调查研究有关立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立法

的需求和条件,进行立法预测,这正是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任务。其次,

经济法理论研究可以借鉴国外经济立法的成果和经验,作为我国经济立

法的参考。再次,经济法理论研究有利于科学设计法律条款,确保立法

质量。经济法理论研究又可以分为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和经济法基本制

度研究两个方面,这两个层面的研究对于经济法制建设均有重要的意

义。经济法基础理论着重探讨经济法的地位、作用、体系、原则等问

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建设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也有利于在立

法时对具体规范条文的选择。如果说基础理论研究起一个提纲挈领作用

的话,那么具体理论研究则直接作用于具体的经济立法,保障经济法制

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经济法制建设对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作用

中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法

制的发展。中国经济法制的发展又为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

的契机。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法制建设开始了新的进程,制定了大量

法律法规。围绕活跃的经济立法活动,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开始起步。

随着经济法制建设的发展,经济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在经济法律体系

形成的过程中,经济法理论体系也逐步形成。,

【参考资料】杨紫炬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徐杰主编《经济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三、试述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

答:经济全球化浪潮已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市

场的全球化是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认为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包括以下几

点:国际货物贸易、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要求各国金融市场

全面开放;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要求希望各国资本市场开放;国际贸

易、资本流动以及旅行人口的增加要求各国支付系统国际化;再加上当

今计算机和信息科技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极大降低了国际金融信

息的交换成本,成倍扩大了金融业经营规模和交易速度。国际衍生金融

工具交易市场的交换额大大超过各国金融产品的交易额。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主

要有三个方面: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金融市场的平

等和有序竞争。

(一)金融市场开放

中国加入WTO按照其基本规定,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承诺

中,应遵循两大原则: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开放领域及开放进程为:

(1)银行业:人世后两年外资银行可从事中国企业的人民币业务,入

世后五年全面开放。(2)保险业:两年取消对外资保险机构的城市控

制,五年后取消许可证限制。(3)证券业:外国金融公司允许在基金

管理企业中持股33%,三年后增至49%,外国股票包销商可以在合资承

销公司中占3%股份。这要求我国要加强金融市场开放方面的立法。

(二)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应并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要加强对国

际金融资本流动的监管,遏制国际游资的过度投机,提高对金融风险的

预测、防范和救助能力。当前特别重要的是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目

前我国刚刚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依法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

司、信托公司以及其他存款类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建立了银监会、证监

会和保监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工监管体制。央行保留货币政

策的制定与执行职能,以及对交易支付的监管职能。与之相适应,《中

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都进行了修改,制定了《银行业监督

管理法》对央行的地位与职能、具体职责、组织机构、金融监管对象与

范围等作出修改,进而明确央行与银监会之间的职能划分。

(三)金融市场的平等和有序竞争

确保金融市场的平等有序竞争,需要相关法律的完善。给商业银行

较广阔的经营空间,促进其金融创新能力。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和

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中外金融机构的有序竞争。

【参考资料】杨紫炬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四、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取向。

答:法律的价值是指法律规范所体现的立法者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亦即立法者通过这种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调整所要达到的目的。消费者

保护法作为一种类型的法律,亦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即消费者的人

身、财产安全、交易安全和消费者福利。

(一)安全价值

安全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

财产安全。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

时,其身体健康状况不会因经营者或其提供的商品、服务受到不良的影

响。基本内容包括:不受不合理危险的侵害;不受不卫生因素的侵害;

人身安全不受侵害。消费者安全是消费者的最基本利益形态,现代各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无一不是从消费者安全保护这一原点发展起来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这一基本价值的:第

一,从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出发,对各种消费品的生产、销售、保管及消

费服务的提供方式等提出基本的安全要求,促使经营者严格按这些要求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二,通过各种市场管理制度,防止不安全、不

卫生的商品流人市场,及时清除消费市场中的不安全商品和隐患,使消

费者的安全能获得充分的保障。第三,通过各种消费教育和消费信息提

供制度,促进消费信息的传播,提高消费者的素质,保证消费者掌握使

用、消费商品、服务的方法,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第四,通过产品

责任制度及其他消费者救济制度,加重经营者的责任,使经营者在经营

活动中充分考虑消费者安全,并为消费者提供获得充分补偿的机会。

(二)交易公平价值

交易公平是指消费者在与经营者的交易中能够获得公平、平等的对

待,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务与其支付的货币价值相当。由于市场的垄

断、信息的不适当分布、现代消费交易形式的变化,消费者在消费交易

中往往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因而,必须通过法律对消费交易关系进行适

度矫正。正视消费者与经营者的现实差异,通过规范经营者的行为来实

现公平,正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价值所在。

交易公平首先要求在消费交易中消费者能获得公正、平等的对待。

第一,消费交易关系的建立与否,应当由消费者自主地作出决定,不得

进行强迫交易。第二,消费者进行交易是在其对交易条件充分了解的基

础上自愿作出的。第三,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意志应当得到充分的

体现,即便采取标准合同的形式,亦应当给予消费者表达自己意思的机

会。

交易公平还要求交易的结果对消费者公平。它主要有以下内容:第

一,消费者支付的代价与其获得的商品的服务价值相当。是否相当,应

根据市场平均价格水平或一般价格水平来进行判断。第二,对消费者不

得施加交易之外的其他附加条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公平交易价值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第

一,通过各种市场竞争制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消费者能在

充分竞争的市场中获得有利于自己的交易环境。第二,通过消费合同等

法律制度,直接规定交易条件,使经营者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与消费者

进行交易。第三,通过各种市场管理制度,取缔各种不诚实的交易行为

和交易习惯,使经营者依法诚实地进行各种经营活动。

(三)福利价值

增进消费者福利亦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从广义

上说,消费者安全和消费者交易的公平属于消费者福利的重要内容。

消费者福利是人类公共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以此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便意味着它应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通

过对消费关系的法律调整,使社会生产活动能够不断提高消费者的生活

质量,提高消费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消费者福利的基本内容是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包括两

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一,从量的角度来看,应当有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

需求的消费品或服务的存在。第二,从质的角度来看,各种消费资料和

消费服务应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经营者要获得自身利益的

实现,首先必须获得顾客,而要获得顾客,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商品、服

务质量。但这种机制的作用都可能受阻。市场垄断状态下,垄断经营者

可以坐收垄断利润.而消费者由于缺乏选择,只能接受其经营的劣质商

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福利的促进主要侧重于保障消费者上述

第二个方面需求的实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促进消费者福利价值:

第一,通过直接规定消费品和服务要求,迫使经营者生产的消费品和提

供的服务符合这些要求;第二,通过各种市场管理制度,遏制影响市场

促进商品服务质量机制发挥作用的各种因素,使市场本身固有的促进经

营者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商品服务质量的功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资料】李昌麒、王明月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律出版

社,谢次昌主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杨紫恒

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五、简论关联企业及其法律规制。

答:随着企业制度的发展,关联企业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经济现

象。关联企业的法律规制也日益受到法学界重视,成为世界各国公司

法、反垄断法乃至证券法中极为重要而敏感的话题。

(一)关联企业及其特征

关于关联企业的定义,目前法学界尚无统一的标准。国际上对关联

企业规定最全面的是德国。德国《股份公司法》第15条规定:关联企业

是指法律上独立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相互关系上属于拥有多数资产的企

业和占有多数股份的企业。台湾地区公司法1997年增加了“关系企业”一

章,第369条规定:“本法所称关系企业,指独立存在而相互间具有下列

关系之企业:①有控制从属关系之公司;②相互投资之公司;我国法

律上正式使用“关联企业”是在1991年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

税法》中,在其实施细则中进一步明确为:关联企业是指与企业有以下

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营组织:①在资金、经营、购销方面存

在直接或间接的拥有或控制关系;②直接或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

控制;③其他利益上相关联的关系。财政部1997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

则——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中规定,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

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

响,该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受一方控制,该准则也将

其视为关联方。遗憾的是,我国公司企业法中至今未有相关规定。

借鉴上述对关联企业的规定,关联企业是与单一企业或独立企

业相对应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关联企业,泛指一切与其

他企业之间具有控制关系、投资关系、业务关系、人事关系、财务关系

以及合同关系等利益关系的企业。狭义的关联企业,则是指与其他企业

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业。相互之间具有联系的

企业互为关联企业。法律规制的关联企业一般为狭义的关联企业。

关联企业有如下法律特征:(1)关联企业是企业联合体的组成成

员。(2)关联企业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各关联企业仍具有独立的

法律地位,具有法人资格。它们按各自的财产经营范围承担相应民事责

任。(3)关联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利益联系纽带。包括资本、合

同和人事连锁三种。(4)关联企业之间存在直接的或间接的控制关系

或重大影响关系。

(二)对关联企业的法律规制

1.关联企业法律规制现状。从我国现有的关联企业立法现状看,

涉及的关联企业规范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公司

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务院的

《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原国家体改委、国

家经委的《关于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几点意见》等法律、法规。由此

构筑的我国关联企业和企业集团法制有明显的缺憾。①缺乏充实的基本

法。《民法通则》中只有关于“联营”的规定以明确企业之间的联营形

态,其中关于协作型联营的规定对企业集团有一定调控作用,但调控力

度很弱;而《公司法》中虽然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但它对母子公

司之间的关系缺乏规定,尤其是没有界定母公司对子公司所持股份的比

例,也没有对母子公司间相互持股问题作出的限制规定。②这些规范很

多是行政法规,且多为“暂行”、“试行”等,缺乏系统性、权威性和稳定

性。③这些规范大多体现了政府扶持目标,因此很难体现维护公平竞

争。

2.对关联企业的法律规制是多个部门法的任务。即依靠公司法、

反垄断法,完善金融法、证券法和税法等,以多种法律规范的结合规范

关联企业和企业集团。

(1)以《公司法》作为规制关联企业的基本法。在我国现行的《公

司法》中增设一章“关联企业”,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明确界定关联公

司、控制公司、从属公司、母公司、子公司等相关概念。②明确规定关

联企业形成的方式,主要有基于投资关系直接或间接控制他公司的经营

或人事安排形成的关联企业、基于一公司与他公司的具有统一管理内容

的合同形成的关联企业、基于一公司与他公司通过出售控制权、表决权

协议、人事连锁等方式形成的关联企业等。③具体规定母子公司的关

系。主要规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关系,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

拥有控制支配权。④明确规定对关联企业中从属公司及其债权人和少数

股东的特殊保护,主要通过建立关联企业关系的提示或通知制度。赋予

从属公司董事对控制公司给从属公司带来的损害有抗辩的权利,要求控

制公司就其不利指示或不公平给从属公司或其少数股东造成的损害承担

赔偿责任;确立“揭开公司面纱规则”和“深石规则”保护从属公司债权人

的利益。⑤建立关联企业的报告和集团联合财务报表制度,明确控制公

司与从属公司之间的法律行为及其他关系,便于股东大会的审计机构进

行有效地审查和监督。

(2)以反垄断法、税法、证券法和金融法及一些行政法规作为配套

法,塑造完善的关联企业与企业集团法律体系。我国1993年公布的《反

不正当竞争法》并未对企业集团的非法竞争进行遏制,我们必须尽快制

订《反垄断法》,对可能导致的经济性垄断和行政垄断予以规制。同时

还应对现行税法、证券法、金融法及有关企业登记的行政法规等予以完

善,增补有关关联企业的规范,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关联企业法律系

统,以促进关联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徐晓松主编:《公司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施天涛主编《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000年北京大学经济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大学

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法学

一、试比较分析经济法与民商法在经济、社会基础方面的差异。

答:经济法是调整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秩序调控关系、宏观经

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关系、社会分配关系的法律制度,而民商法则

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二者产生和存

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均有较大差异。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经济基础的差异

民商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产生的经济基础是自由竞争的、不发达

的市场经济和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理论。在封建社会的简单商品

经济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自由竞争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

生产和交易活动比较简单,市场主体的经济实力相差不是特别悬殊,市

场竞争比较充分,价格和供求杠杆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起到较好的

作用。于是,亚当·斯密提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自觉地明智地

指明经济前进的方向,市场是道德的,政府是邪恶的,管理得最少的政

府是最好的政府。他认为,人天生是经济人,个人本性是为自己利害打

算的,个人的利害关系与情欲自然会引导人们把社会的资本尽可能按照

最适合于全社会利害关系的比例分配到国内一切不同用途,“政治

家”或“立法家”在某种程度上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这种管

制几乎毫无例外地是无用的或有害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民商法

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等宗旨得到极大

弘扬,因而不存在经济法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

由于私有制和自由主义的经济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向了垄断和社会化发展阶段。生产手段和经济

实力的集中,产生了垄断财团。它们大量吞并、挤跨中小企业,独占或

操纵市场,恶化了竞争环境并致消费者利益受损,自由竞争和民主以及

民法所标榜的一系列原则都被破坏殆尽,资本主义经济由竞争机制所产

生的活力和生机受到压抑和摧残。这暴露出了,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局

限性,也提出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甚至

替代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从而导致

了经济领域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认为过去盛行的自由放任学说的理论

基础不够充分。个人自由是不真实的,开明的私利是不符合实际的,私

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未必相互一致,个人未必贤于、优于政府,政府干预

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他坚决主张扩大政府职能,通过政府对消费倾向

和投资的干预来摆脱危机走向繁荣。随后,供给学派纠正了亚当·斯密

极端的“自由放任主义”和凯恩斯的极端的“国家干预主义”的弊端,一方

面指出了国家过多干预经济的局限性,强调了市场机制的必要性,另一

方面也指出不能忽视国家在经济调节中的积极作用。在这样的经济条件

下,经济法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因此,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基础简单的

说就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集中,其理论基础是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理论。

经济观念的差异导致了民法与经济法的立法目的完全不同。民法的

所有规则旨在给市场机制的自由发挥创造条件,而经济法的规则旨在限

制、修正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以使市场经济按人设计的理想状态运

行。因而可以说民法是市场经济的“自然法”,而经济法则是市场经济

的“制定法”。这正是世界范围内各国民法内容具有很大的相同性及稳定

性而经济法却因国家不同及历史时期不同具有很大差异性的原因。

(二)经济法与民商法在社会基础方面的差异

民商法的社会基础是市民社会,而经济法的社会基础是经济国家。

“市民社会”一词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的基本涵义

是:它是由有权、有份参与形成社会共同意志的社会成员所组成,排除

无权、无力参与的人如奴隶、妇女和穷苦平民等的一种平等、民主的小

康社会。

到了18世纪,为了保护私权,人们将整个社会分为市民社会与政治

国家两部分,二者相互对立,互不侵犯。这种理念在经济上表现为亚当

·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盛行,国家职能被限制在“守夜人”的地

位,在法律制度上则表现为公法和私法的截然区分,以自发的交易和生

活关系为规范对象的民法及相应的精神得以弘扬。

然而,19世纪中叶接连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国家之手”逐渐全面介入

市民社会的生活,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藩篱被冲破,国家理直气

壮地承担起经济和社会职能.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标志,国家通过

宏观经济调控和提供公共产品而在经济中稳坐半壁江山,市民社会不得

不让贤于“经济国家’。“经济国家”是在社会的国家化和国家的社会化的

过程中演化出来的介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一个新的领域,这一

领域体现了“公”与“私”的融合。经济法正是经济国家的衍生物,它是调

整国家干预和参与经济活动、直接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关系的法。正如

金泽良雄所言,经济法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趋于成熟以及国家与市民社会

趋于一致的结果。

总之,民商法与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大相径庭,因而

二者在立法目标、价值追求和实现其目标的方式等诸多方面均有所区

别,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部门。但是,它们并非是完全对立的,

相反,二者之问有一种共生关系,经济法以维护整体平衡和自由公正的

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民商法则对在经济法维持的良好环境下自由从事

活动的主体及其行为加以规制。

(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民法和经济法是以两种完全

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为背景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部门法。正是这些差

异导致它们在立法目的、目标以及实现目的、目标的方式、手段上的根

本不同。由此可见,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且不可相互替代的法律部门。

【参考资料】史际春、阵岳琴:《论从市民社会和民商法到经济国

家和经济法的时代跨越》,载于史际春著《探究经济与法互动的真谛》

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邱本著:《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

二、论我国宏观调控法在扩大内需方面的调整功能及其进一步完善

的对策。

答:(一)宏观调控法,是指调整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1.宏观调控法以宏观调控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宏观调控关系,是

指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诸

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财政税收和货币信贷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等。

2.宏观调控法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经济政策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

济行为选择的法律手段。

3.宏观调控法是由众多法律规范组成的,主要包括计划法、统计

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计量法、标准化法、自

然资源法、能源法、对外贸易法等法律部门。

(二)由宏观调控法的上述三个特点决定,它在扩大内需方面具有

如下调整功能:

1.宏观调控法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起着调控作用。国民

经济是指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和,以及社会产品再

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虽然国民经济活动中存在一些非市场因素(如科学、文化、教

育、卫生),但这些非市场因素也都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而宏观调控法正是运用国家权力对国民经济运行中这些非市场因素进行

调整与规范,并由此将它们纳入整个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轨道。

2.宏观调控法通过经济政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国家通过

市场管理法来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选择,诸如通过制定和实施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依法严禁市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的不正当

竞争和垄断行为,因而市场主体就对市场交易行为有了一个直接的选择

标准。但是,根据宏观调控法对市场经济的依法干预具有间接性的特

点,即政府不是直接通过权利和义务法律规范规定市场主体可以从事何

种交易活动,不可以从事何种交易活动,而是告之市场主体,哪些市场

交易活动因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而受到鼓励(如优惠的财政政策),哪

些市场交易活动因不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而受到限制(如对投资项目上

不予立项批准,并获得贷款支持),进而影响市场主体的具体的经济行

为选择。因此,一方面,宏观调控法的制度规范中,较少设立市场主体

的行为规范,而较多设立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部门的行为规范,其目的

是使这些政府部门科学合理地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市场主体的具体交易

行为,这一点与市场管理法较多设立市场主体交易行为规范的特点,形

成鲜明对照。另一方面,市场管理法的制度规范中,如前所述,对市场

主体更多设立的是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内容,而宏观调控法则是对政

府宏观调控部门(如金融、财政、计划部门)设立的强制性规范多于对

市场主体设立的强制性规范,而且有关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中还设有较

多的诱导性规范,即体现各种经济利益机制的权利义务规范,以及对符

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奖励的规范。可见,无

论是从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上分析,还是依据行为规范的表现形式上的

特点,宏观调控法反映的是政府对市场主体交易活动的一种间接干预法

律机制。

3.组成宏观调控法的各个部门法在扩大内需方面相互配合,相互

协调,互为补充,共同完成调整功能。(1)《计划法》规定国家通过

运用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杠杆和经济法规来引导各企事业单位,使其经

济活动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完成国家规定的计划任务。(2)《统计

法》提供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系统的统计资料,为国家进

行宏观调控提供必要的依据。(3)《税法》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

征收税款,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合理调整国民经济各部分的

比重。(4)《银行法》是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调节的重要手段,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价格法》是国民经济管理法制化的极

为重要的一环,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保证贯彻党和国家的物价方针政

策;加强物价管理的重要法律形式。

(三)正是由于宏观调控法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

能,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的宏观调控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但不容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法还存在很多缺陷,亟须完善。

为此,笔者提供如下完善建议:

1.制定《宏观调控法》。我国至今没有形式意义上的《宏观调控

法》,而仅在理论上将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局

面使得没有统一的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调整对象、调整手段等,使

许多宏观调控问题没有法律依据,也使宏观调控法的各个组成分支之间

体系较为混乱,不能很好地相互协调,因此,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制定

《宏观调控法》变得特别必要而又意义重大。

2.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法的各个部门法分支。宏观调控法的许多

组成部分,如统计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计量

法、标准化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对外贸易法等都还很不完善,不

能及时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作出相应的法律回应,由此出现了

许多法律空白和漏洞。因此应及时将它们予以完善。

【参考资料】王晓著《宏观调控的若干问题思考》《中国法学》

1997年第6期。

三、简论我国市场管理法体系的结构。

答:市场管理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经济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这个有机体中,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政府对

市场交易活动干预的目的——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交易。市场管理法由

以下部分构成:

(一)市场竞争法。主要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由于维

护公平竞争是市场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所以市场竞争法可谓市场

管理法的基础法律制度。

(二)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是交易安全在市场交易中的决定性因

素,产品质量高低是市场交易秩序优劣的一个基本尺度。产品质量法通

过对产品质量问题的规定为企业制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激励企业提高

产品质量。是市场管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要素市场管理法。包括对各类生产和生活资料市场进行管理

和监督的法律规范。包括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期货市场监管法律制

度、房地产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等。由于要素市场构成复杂且各具特色,

所有有关的市场管理法往往采用合并立法和单项立法并举的立法模式。

无论是合并立法还是单项立法。都反映了法律对要素市场的调控.因此

也将要素市场管理法成为特别交易法或特殊市场管理法。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购买力是市场的原动力。在商

品经济社会,消费者是弱者。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结构、内容及程

序等方面,都突出了保护弱者的现代立法趋势,也体现着经济立法的社

会化倾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仅保护着消费者个体权益,而且保障着

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整体利益。消费者权益的依法保护,是市场管理法

的基本内容。

市场竞争法、要素市场管理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

四个方面的市场管理法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

系统。

【参考资料】杨紫垣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

育出版社。

四、简述企业组织法律制度如何体现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协调及法律

调整。

答:我国的企业组织法律制度较好地体现了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协调

和法律调整,其具体表现如下:

(1)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外商独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法和中外合作企业法等对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作出了比较详细具体

的规定,从而国家可以对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企业数量、企业性质、

企业的存续等作出调控。(2)企业破产法对企业的破产条件、破产程

序等作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定,从而有利于国家及时消灭经济运行所不需

要的、经营业绩不好的企业,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全民所

有制工业企业法;公司法等对企业内部必要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作出了

规定,并且对企业在设立、组织与经营管理活动中国家主管部门同企业

之间和企业内部等方面的关系作出了规定,从而使企业能够正常地经

营,并且不断发展,从而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4)公司法等法律规

范对企业内部领导机构与各内部组织、分支机构、职工之间的经济管理

关系作出规范,从而使国家能够更好地进行经济调控。(5)公司法、

中外合资企业法等法律规范对企业因成立审批、商业登记、设权等发生

的关系,以及经济个体在实行内部的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关系作出规定,

从而使国家对创设企业进行更好的调控,促进经济的良性运行。(6)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法律规范对企业的集资、承包,企业的财务、

会计管理等作出规定,从而使企业账目清楚,能够按照实际情况纳税,

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我国

的企业组织法律制度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协调作用。

【参考资料】杨紫炬主编《经济法研究》第l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的内容

简要进行评述,并提出完善建议。

答: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了界定,其

具体内容如下: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

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

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主

要有以下14种: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是目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一个主要类型,行

为者的目的是假借他人商标的声名,直接侵害商标持有人的已有市场,

抢夺市场,牟取非法利益。因此,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不仅是一种商标

侵权行为,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2.擅自使用、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知名商品是指经过长期的销售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信誉的商品,这

种信誉达到公众无所不知的程度。擅自使用、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

称、包装装潢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3.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企业名称是企业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营业标志,是经营者通过付

出劳动和资本所获得的无形财产。保护企业名称和姓名目的是保护因企

业名称或姓名而产生的商业信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实

质上是盗用企业的商业信誉,牟取非法利益,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

为。

4.伪造或冒用他人商品的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产地标志

认证标志是对产品质量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对企业付出的肯定。经

过认证的商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名优标志是证明其产品符

合政府规定标准的一种标志。被授予名优标志具有荣誉性质。产地标志

主要是指货源标记和原产地名称。货源标记指用来表明商品或服务来自

一个国家或一批国家、地区或地方的所有标志或表达方式。原产地名称

是用来表明商品所来自的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

5.行业垄断限制竞争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

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

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此条款即是对行业垄断限制竞争的禁止规定。

具有独占地位公用企业的经营者,本身或多或少拥有独营、市场独占的

行政权力。独占经营者滥用独占权,以行政手段排挤其他企业和经济组

织参与竞争,造成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局面,即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6.权力干预行为

权力干预行为是指对市场活动能够产生影响力的行政部门,出于地

方保护主义或本部门利益,违反法律或公认的商业道德,对市场活动进

行干预,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

7.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采

取向交易对方行贿的办法,以促成业务成效,挤掉别的竞争对手,从而

占领市场的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账外回扣明确禁止,但考虑到商品流通

领域的特点,允许折扣。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第2款规定的折

扣与回扣有本质的区别:一是折扣是公开的,账面上有体现,而回扣则

是秘密进行的;二是折扣是给对方单位,而回扣则是给个人的。

8.虚假广告行为

虚假广告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占领市场,采取夸大、欺诈等方式抬

高自己商品地位的广告行为。目前,采用虚假广告进行不正当竞争,成

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9.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一般而言,现有的商业秘密可分为四个方面:交易秘密、经营秘

密、管理秘密、技术秘密。核心内容是技术秘密。商业秘密应当具有下

列四个特征:1.不为公众所知的秘密性;2.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3.实用性;4.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

10.亏损性经营行为

亏损性经营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长期独占市场的目的,采取阶段性

以低于商品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从而挤垮同行竞争对手,先操纵市场

而后回升商品价位,造成自己独营局面的行为。本来,商品的价格高低

应当由市场决定,国家不宜干预企业对产品的定价权,但是,以低于成

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对于经营者来说,实际上实行的是一种亏损性经营,

属不正当竞争行为。

11.附条件交易行为

附条件交易行为是指市场经营者利用自己拥有的经营优势,在进行

交易过程中,违背对方的意愿,将自己提出的附加条件作为交易成立的

前提,从而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搭售是附条件交易的主要形式。

交易中不合理附加条件的共同特征为:一是附加的强制性;二是附加的

显失公平性;三是附加的社会经济负效应性。附条件交易行为违反了公

平交易、平等自愿的原则,阻碍了市场自由竞争,同时损害了消费者的

利益。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