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昆仑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及其北缘前陆盆地板内变形构造
山地带的变形几何、运动学和动力学是目前国际地质理论的研究对象之一。我国西昆仑一帕米尔弧形造山带及其前陆塔西南盆地作为新生代板内再造山的产物,由于其在特提斯带中的特殊位置和对资源与环境的重要影响,近年来倍受中外地质学家的关注。其新生代板内弧形造山带及前陆盆地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与动力学成因,已成为其他应用研究最为关键的基础理论问题。60年代、70年代以来,随着塔西南油气资源的开发,对塔西南盆地开展了地表调查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但限于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的局限,仅利用地质力学观点进行了解释。80年代以来,新疆石油管理局、石油部塔里木联队和地质矿产部对该区进行了基础地质、古构造、地层、岩浆岩、古板块及构造分区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2,3,4,5,6,7,8,9,10]。90年代以来,新疆石油管理局在塔西南盆地区获取了大量地震反射剖面及部分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等深部探测资料,并已涉及到西昆仑一帕米尔新生代板内变形问题及塔西南前陆盆地的构造问题。本文通过对西昆仑一帕米尔弧形造山带前缘及塔西南前陆盆地地表和深部构造的认识,力图阐明中、新生代板内构造变形特征,前陆盆地各类构造模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从而提供板内变形分段性和阶段性演化的理论模式。1塔西南前陆盆地对西昆仑帕米尔弧形造山带构造研究表明,该造山带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两期强烈的造山运动,即海西末期一印支期的板间碰撞造山阶段及晚第三纪一第四纪时期板内造山阶段。其间侏罗纪一早第三纪为拉张的裂谷盆地发育阶段,据造山带隆升和剥失量及与相邻塔西南同构造前陆盆地沉积史和沉积厚度等,西昆仑一帕米尔弧形造山带的现今状态主要由新生代板内再造山阶段形成,构造单元可划分为(图1):(1)塔西南前陆盆地指新第三纪一全新世以来在拉张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磨拉石盆地,由西昆仑一帕米尔弧形造山带前缘构造带和麦盖提斜坡带的前陆弧形逆冲与反转构造带及麦盖提斜坡带组成。由造山带内部向外部,其形成时代依次变新。塔西南前陆盆地由南向北依次发育了4排隐伏褶皱一冲断构造带,由薄皮逆冲推覆构造带、三角带构造带及过渡带等组成。(2)塔里木南缘构造带由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及前寒武纪中深变质的混合岩、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夹中基性火山岩等组成。属塔里木南缘陆块岩系加入到造山带中的产物(图1)。(3)西昆仑一帕米尔北构造带主要由泥盆纪碳酸盐岩、碎屑岩及石炭纪枕状熔岩、超基性岩等构成的蛇绿岩带等侵入岩组成,总体称为西昆北蛇绿岩带或称为第五缝合带。(4)西昆仑一帕米尔中构造带由前寒武纪及古生代深变质岩带组成,核部为公格尔山和慕士塔格山片麻状花岗岩和片麻岩带,向两侧过渡为各类片岩。(5)西昆仑一帕米尔南构造带由前寒武纪、古生代变质岩、岩浆岩及沉积岩系组成,前寒武纪及早古生代为板岩、千枚岩及片岩,上古生代和中生代为海相沉积岩。(6)喀喇昆仑构造带主要由中生代、新生代不同岩系组成,三叠系、侏罗系为海相浅水沉积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岩系,白垩系为红色砂砾岩、砂岩,该带以脆性变形为主,变质程度低。2西昆仑一帕米尔造山带与塔西南前陆盆地受盆地基底构造和弧形造山带不均匀推覆位移的影响,西昆仑一帕米尔造山带与塔西南前陆盆地在纵向上由NW向SE具弧形构造分段特性,可分为若干个弧形构造段,在横向上由南向北由4排褶皱一冲断构造带组成。2.1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西昆仑一帕米尔山前构造由构造类型不同的卡兹克一阿尔特薄皮弧形推覆构造、齐姆根弧形构造、柯克亚弧形构造段、玉力群一克里阳弧形三角带构造段及桑株一杜瓦薄皮弧形构造段组成。各弧形构造段之间以走滑一斜冲断一褶带或以走滑断裂和弧形构造端部位移消失为界。该弧形构造位于帕米尔弧的北侧山前,推覆前缘断裂带为弧形展布,深部资料表明弧形推覆构造由低角度逆冲断层及中、新生代岩系组成。由依格孜牙薄皮弧形推覆构造段、齐姆根主弧形三角带构造段及叶尔羌一棋盘过渡段组成,表现为现今活动的弧形构造。①依格孜牙薄皮弧形推覆构造段:地表及深部构造解释表明,由白垩系和侏罗系组成的南倾逆冲断层和轴面南倾的倒转褶皱等构成了一系列逆冲岩席,薄皮构造底部为低角度南倾的逆冲或逆掩推覆断层,其运动学标志指示依格孜牙推覆构造由SSW向NNE逆冲推覆。地形地貌、地层产状及地表前缘逆冲活动断层展布表明推覆构造为弧形展布,弧形推覆的最大位移点位于依格孜牙河西侧,各逆冲席体在空间不同部位的逆冲位移量不同,总体呈向SE收敛,向NW依格孜牙撒开的弧形。推覆上盘变形岩系时代及区域第四系底部和上第三系底部角度不整合表明其形成时间为晚第三纪一现代,由逆冲岩席变形强度的空间变化,该推覆系统为背驮一前展式弧形推覆构造(图2A)。②齐姆根主弧形三角带构造段:由3套不同的构造系统组成,即塔西南盆地白垩纪一新生代岩系组成的被动反冲构造系统、侏罗纪一古生代岩系组成的深部主动双重逆冲迭积构造系统及铁克里克主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托帕大坂等地新生代岩系中发育了一系列NNE、NE、NEE倾的弧形逆冲断裂系统,逆冲断裂的倾角一般变化在40°~60°之间。在垂直弧形构造的方向上,发育一系列左旋(弧的NW侧)或右旋(NE侧)走滑断层。七美干萨依及其以南白垩系与下伏侏罗纪、石炭纪等岩系间为近水平由北向南逆掩的反冲断层,运动学标志指示了由NNE、NE、NEE向SSW、SW和SWW的逆冲。深浅部构造综合研究表明,塔西南白垩系及其以上中、新生代岩系由盆地方向(被动)反冲到了西昆仑一帕米尔的前缘构造带上。而深部侏罗纪一古生代岩系组成了主动双重逆冲迭积构造系统,其楔入到塔里木新生界之下。以铁克里克主逆冲推覆断裂带为根部带,即沿阿尔塔什一阿孜干一阿合奇一塔木北一线由倒转的古生代地层和基底岩系组成的薄皮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图2B)。地表和深部断裂系统特征及其交切关系表明该段断裂系统有两次活动,即:(a)相对发育较早,至今还在活动且是齐姆根弧形构造隆升主因的深部主动双重逆冲迭积构造系统和盖层被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构成三角带复杂的对冲构造运动学特征;(b)相对活动较晚,以高角度逆冲并切割早期逆掩滑覆构造的断裂系统,其仅局限于齐姆根弧形构造核部及其以南的区域,与铁克里克逆冲推覆断裂系的区域性活动推覆有关。③叶尔羌河一棋盘弧形构造段:沿棋盘河,总体的剖面构造形态由SW向NE为:由石炭纪及更老岩系组成的铁克里克推覆体根部带;由侏罗系、二叠系和石炭系组成的推覆体前缘带;推覆体前缘带与下盘侏罗系和白垩系等褶皱对冲带;推覆体下盘由下第三系砂岩组成的向斜和宽缓背斜带。在平面上,该构造段由多级弧形推覆构造及其间多组横向走滑断层组成,即:普孜那提河上游石炭系组成的弧形推覆构造,棋盘河上游由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组成的弧形推覆构造前缘带及其间的一系列横向走滑断层,棋盘背斜组成的弧形构造及棋盘向斜组成的地表弧形构造。从组成各弧形构造的地层年代及剖面和平面上弧形构造的相互关系,各弧形构造的形成顺序可能为由前者到后者逐渐变新。由更新世地层被断层错断表明,该推覆系统在全新世还在活动(图2C)。一系列南倾逆冲断层和上盘古生代、前寒武纪岩系及轴面南倾的倒转褶皱等组成的一系列叠瓦状逆冲岩席构成了由SW向NE逆冲推覆的山前构造系统。该系统以北,地表依次出露甫沙、柯克亚、固满及泽普等4排构造。4排构造均为南缓北陡的不对称背斜,轴面均南倾,走向近平行。自山前向盆地内,由逆冲推覆断层转为隐伏逆冲断层,狭窄的背斜间以宽缓的向斜相隔,组成柯克亚隐伏型叠瓦冲断构造系统(图2D)。由南而北,4排褶皱一冲断构造的变形程度渐弱,褶皱层的时代逐渐变新,褶皱幅度越来越小。其中,甫沙背斜构造在中新世初已略具雏形,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继续发展,成型于早更新世晚期;柯克亚背斜在中新世早期末已略具雏形,此后,背斜并未再发展,柯克亚背斜直至上新世末—一早更新世才快速形成;乌鲁克背斜主要形成于上新世末;固满背斜形成时间较长,自上新世末至中更新世;克拉克沙依背斜与泽普背斜是目前正在形成的活动褶皱,其最新变形地层为全新统。沿PS-94-260测线,依次可见到阿图什组上部和第四系向北呈发散状的沉积,这种由南向北的同沉积地层的迁移变化也表明该构造带具有逐渐向北扩展的特征,是一隐伏型、前展式、后缘叠瓦推覆构造系统。由3套不同的构造系统构成对冲三角带(图2E):①由中生界、古生界等组成相对原地褶皱一冲断的深部双重构造系统,是构成玉力群一克里阳构造圈闭的主体岩系和构造,双重构造的一系列逆冲断裂被盖层对冲带所限制。②由新生界组成的塔西南前陆盆地沿下第三系底或中生界上部软弱层,如白垩纪石膏层或侏罗纪煤系等由北向南逆冲到相对原地褶皱一冲断的深部双重构造系统之上,构成被动反冲系统。③铁克里克主动推覆构造系统构成了玉力群一克里阳弧形构造段的根部带。玉力群一克里阳弧形倒转背斜构造组成了玉力群一克里阳前缘主动推覆席体,平面上由一系列向北突出的弧形推覆体组成。上盘为太古宙深变质岩、元古宙及古生代浅变质岩等不同时代岩系组成的多级弧形推覆构造系。由南向北逆冲的山前主动推覆构造在区域上构成下盘玉力群一克里阳弧形构造系统的动力学来源。由于前缘主动推覆席体前缘断裂由南向北继续逆冲推覆,错断了塔西南盆地被动反冲系统的顶部,并使其下盘地层发生牵引,使得玉力群一克里阳浅部构造复杂化。地表玉力群一克里阳线状倒转背斜带实际上是在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早期开始时塔西南盆地被动反冲系统与玉力群一克里阳前缘主动推覆席体相向对冲的对接带。由杜瓦一阿卡孜山前叠瓦推覆构造和桑株一南杜瓦倒转一一近平卧褶皱构成由南向北逆冲的薄皮双重逆冲构造。杜瓦一阿卡孜山前叠瓦推覆构造构成了桑株一南杜瓦倒转一近平卧褶皱的根部带,是一强显露型叠瓦冲断推覆系统,由南向北强烈掩冲推覆。在山前,沿杜瓦一阿卡孜山前叠瓦推覆构造的前缘断层,元古宙、古生代岩系向北逆掩推覆在桑株背斜南翼不同时代的新生界之上。在桑株河西岸,晚石炭世灰岩沿杜瓦一阿卡孜山前叠瓦推覆体的顶板冲断层被推覆至桑株背斜北翼上新统阿图什组之上,形成了明显的飞来峰(图2F)。杜瓦一阿卡孜山前叠瓦推覆体以北的桑株背斜是一由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及下更新统等组成的倒转一近平卧背斜,其北翼的和田断裂沿底板逆断裂向北逆冲推覆,并出露地表,总体构成一断展褶皱。桑株背斜在晚第三纪初已具雏形,背斜及其北翼的和田断裂主要是在早更新世晚期才开始形成、发育和发展的。桑株背斜北翼上新统阿图什组之上的石炭系飞来峰表明,该薄皮双重逆冲构造系统的顶板断层在中更新世期间仍有强烈活动。2.2构造演化对结构的控制野外地表调查、深部地震剖面及重磁力异常综合解释表明,西昆仑一帕米尔山前构造及塔西南前陆盆地各段之间以横向斜冲一走滑断裂为界。其中包括推覆体上盘或弧形构造盖层中的横向斜冲一走滑断裂及深部基底构造中的NE向走滑断裂,表层冲断构造中的横向斜冲一走滑断裂是不均匀推覆位移的产物,而基底走滑断裂是构造分段的深部依据。(1)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的边界斜冲一走滑断层该段以核部为中心向NW斜冲到依格孜牙推覆体构造上,向NE和E斜冲到棋北鼻状构造上,在这些斜冲边界上形成一系列倒转的背向斜及断裂系统。其NW边界塔木一昂塔克斜冲一走滑断层带由3套构造系统组成,即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盖层斜冲系统、依格孜牙薄皮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及依格孜牙推覆体下盘的原地变形构造系统。SE齐姆根一考库亚为一系列边界斜冲一走滑断层及伴生的紧密背斜和底辟构造,边界褶皱、断裂和底辟等复杂构造的发育表明,考库亚一带为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的齐姆根一考库亚亚弧盖层向NE斜冲到棋北鼻状构造之上。阿尔塔什一叶尔羌河横向右旋走滑断层为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与叶尔羌河一棋盘弧形构造段的边界断裂。(2)柯克亚构造段的边界断裂重磁异常、地表地质及深部地震剖面综合构造解释表明,沿吐孜那普河呈NE向展布的吐孜那普河断裂带是柯克亚构造段与棋盘一叶尔羌河弧形构造段间的边界断裂,表现为一组斜冲一走滑断层。柯克亚构造段在向棋盘一叶尔羌河弧形构造段过渡中该组断裂使构造线呈现向SW凹的弧形弯曲,如柯克亚EW向背斜向NW向棋盘鼻状构造的过渡。柯克亚构造段与玉力群一克里阳弧形构造段间的边界断裂大致在乌鲁乌斯塘与曲吕西沟之间沿NE向展布,也表现为一组走滑一斜冲断裂。断裂两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截然不同,构造变形样式也不同,玉力群一克里阳段的3套构造系统在柯克亚构造段没有出现。(3)玉力群一克里阳弧形构造段与桑株一杜瓦弧形构造段间的边界断裂桑株河以西发育一系列NE向具左旋性质的边界斜冲一走滑断层为玉力群一克里阳弧形构造段与桑株一杜瓦弧形构造段间边界断裂,其两侧的逆冲推覆系统具有明显的差异,玉力群一克里阳构造段以被改造的三角带构造为特征。桑株一杜瓦构造段以典型的薄皮推覆构造系统为特征。该左旋斜冲一走滑断裂为区域航磁和重力异常梯级密集带,其东侧桑株一杜瓦构造段对应基底构造的隆起部位,其上发育由南向北逆冲的薄皮双重逆冲构造,西侧玉力群一克里阳构造段对应基底构造的凹陷部位,其上发育厚皮双重迭积构造系统,区域重磁异常梯级带既是盖层斜冲一走滑系统的反映,也是基底NE向断裂的表现。2.3推覆构造带5构造差异对区域构造带的系统综合和对比,由SW向NE塔西南前陆盆地主要由4排形成时代依次变新、变形强度依次递减的褶皱一冲断构造带组成,其中泽普一英吉沙背斜带最新,褶皱一冲断变形程度最弱。具体为:(1)塔里木南缘基底隆起带由太古宙和元古宙变质岩基底组成,主要由地表的褶皱—一逆冲席体构成推覆构造带。沿山前叠瓦推覆构造的前缘断层,前寒武纪、古生代岩系向北逆掩推覆在第一排构造南翼不同时代的新生界之上。(2)杜瓦—桑株—玉力群—克里阳—甫沙—帕米尔前缘推覆构造带下盘隐伏构造带该带称为山前第一排构造,由逆冲或斜冲的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岩系组成的推覆倒转构造带,甫沙背斜以西隐伏于西昆仑一帕米尔基底隆起带以及前缘推覆构造带之下。(3)合什塔克一—乌鲁克一—柯克亚背斜一棋盘鼻状构造带该带称为山前第二排构造带,柯克亚背斜向NWW与棋盘鼻状构造相连并向NW隐伏于西昆仑一帕米尔基底隆起带和前缘推覆构造带之下,合什塔克背斜向东倾伏于桑株一杜瓦推覆构造带之下。(4)固满背斜一棋北鼻状构造一齐姆根主弧一达尔鼻状构造—一依格孜牙背斜带地表与深部资料揭示,北杜瓦背斜一固满背斜为宽缓的背斜构造,冲断构造发育程度弱,向西固满背斜与棋北鼻状构造相连,呈现弧形弯曲,并倾伏于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之下,变形程度明显增大,该带总体构成山前第三排构造。(5)泽普一英吉沙背斜带该带称为山前第四排构造带,其连续性不好,NW端的英吉沙背斜变形较强,在近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的部位,褶皱一冲断构造发育。泽普背斜为平缓的背斜,再向东该带褶皱变形强度逐渐减弱以至消失。上述山前各构造带中,塔里木南缘基底隆起带和第一排构造带主要以地表可见的弧形推覆和倒转构造带为特征,是前陆盆地弧形构造形成和挤压隆起的动力来源;第二、三和四排构造带以隐伏构造为主,形成背斜或鼻状构造。2.4西昆仑一帕米尔保持分段构造的分段性构造系统(1)西昆仑一帕米尔推覆系统根部带铁克里克断裂是西昆仑一帕米尔山前构造中规模最大的逆冲推覆断裂系,其东自和田以南的铁克里克山前,向西沿西昆仑一帕米尔山前呈弧形展布。断裂系在不同的位置切割不同的地层单元,断裂上盘为太古宙、元古宙变质岩以及古生代浅或无变质的沉积岩系,下盘为古生界和中生界,断裂主体向南、SSW或SW倾,地层倾角较陡,在卫星影像上该断裂显示清晰,在深部,塔西南盆地基地构造中的NE向构造尖灭于该断裂系之下。(2)西昆仑一帕米尔前缘推覆断裂系统前缘推覆系统由依格孜牙逆冲断裂系、棋盘河上游一阿尔塔什逆冲断裂系、铁克里克山前主动推覆构造的前缘断层等组成,该前缘推覆系统在山前与各构造段对应,明显具分段特征。(3)前陆盆地褶皱一冲断带中的断裂系统包括被动反冲、深部双重构造及逆冲推覆3类断裂系统,由于构造的分段性,不同构造段具有的断裂类型不同。被动反冲断裂系统包括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被动反冲断裂系统、玉力群一克里阳被动反冲断裂系统及棋盘一阿尔塔什对冲带中的对冲褶皱带和反冲断裂系(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反冲断裂为由北、NNE、NE向S、SSW和SW反冲的弧形断裂带。深部双重构造系统包括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双重构造系统及玉力群一克里阳深部双重构造系统,主要形成在三角带构造的核部并不断楔入塔西南前陆盆地古生界和中生界中。前缘逆冲系统存在于山前所有的构造段中,是前陆盆地板内变形的根部带和动力源。(4)和田断裂带发育在铁克里克推覆体前缘逆冲带以北的叶城一桑株山前褶皱一冲断带内。主要呈NWW向展布。横向上,和田断裂带并非一条断裂,而是由一组近平行的逆断裂及相关褶皱组成的褶皱—断裂带。纵向上,和田断裂带是不连续的,其活动自东向西,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各构造段间被一些横向斜冲—一走滑断裂所分割。和田断裂带变形强度表现为明显的东强西弱,断裂的断距东大西小,构造隆起幅度由西向东抬高,核部出露地层由东向西由老变新,西段活动引起的变形范围较宽,由南而北形成了4排构造,东段活动引起的变形域较窄。3造山运动及古地理塔西南盆地为多期构造复合盆地,经历了塔里木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期末的挤压造山运动及侏罗纪一早第三纪的拉张裂谷阶段、晚第三纪以来的板内再造山阶段。3.1拉张盆地的形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西昆仑一帕米尔弧形造山带普遍具早、晚两期韧性变形期,总体可分为早期(中生代及其以前)的加里东期、海西期至晚期的印支一燕山期的多期洋陆缝合过程,西昆仑一帕米尔造山带古生界和中生界的变形表明了板块碰撞和缝合期的存在。(1)加里东期一海西期沿NE向海槽形成拉张盆地,广泛沉积了海相地层,在泥盆纪一石炭纪,古昆仑洋形成,海西末期SN向强烈挤压造山运动使塔里木板块向南俯冲到古昆仑板块之下,中昆仑构成火山岛弧,二叠纪磨拉石建造代表了古昆仑洋的消失及早期造山带的形成。塔西南盆地基底NE向的隆起和凹陷带可能是古西昆仑一帕米尔弧后拉张盆地的产物。(2)印支期古昆仑造山带经历了剥失夷平阶段,三叠纪末沿麻扎一甜水海一线南昆仑向北俯冲,南昆仑洋封闭形成蛇绿混杂岩带(135~160Ma),由侏罗系在麻扎一康西瓦断裂带两侧的分布,此期俯冲碰撞没有形成强烈的造山。3.2晚更新世至新世(1)侏罗纪一早第三纪板内拉张阶段侏罗纪砂砾岩和煤系地层分布在塔西南山前盆地内、推覆体上盘及中昆仑南侧麻扎等地,据Canerot等认为侏罗纪盆地为NW向,由NE向SW为剥失区、陆相砂砾岩区、陆相煤系到湖相沉积区,为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据研究晚白垩纪一早第三纪海侵来自西部或西南部,为特提斯海的一部分,盆地由断陷阶段转化为拗陷阶段。(2)晚第三纪以来板内再造山及前陆盆地形成阶段晚第三纪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是西昆仑一帕米尔弧形造山带板内强烈隆升和造山及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形成阶段。①上新世一晚更新世:中生代一老第三纪拉张构造环境在此期间转化为SN向挤压环境,海水退出,老第三纪的红色砂岩、石膏层代之以新第三纪早期的黄土层,其后在前陆盆地带沉积了巨厚的磨拉石,形成角度不整合。该不整合代表了新生代以来西昆仑的第一次隆升,前陆反转构造开始形成,逆冲构造进一步发育,磨拉石盆地及弧形构造逐渐形成,此期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SN向,但局部构造应力场随着弧形构造的不断形成而在不断变化,在弧形构造的两侧应力场方向改变。上新统阿图什组巨厚磨拉石建造(1750~3404m)的形成标志着西昆仑一帕米尔的早期隆升。下更新统西域组巨厚砾岩中砾石的成份以古生代各种变质岩、岩浆岩及灰岩为主和少量中、新生代红色岩块,该磨拉石建造标志着古生代基底在早更新世已经强烈隆升和剥蚀,早期强烈的推覆已具相当规模,石炭系一二叠系推覆已在早更新世形成。早更新世主要是中生代和古生代岩系的强烈推覆、隆升和剥蚀。在各构造带内重新形成一系列由南向北的逆冲一斜冲一走滑断裂系统,断块交错隆升、叠覆及大型背向形构造。②中一晚更新世:以SN向挤压应力场为主,使中、新生代地层强烈变形推覆,弧形构造形成,在SN向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局部形成一系列随弧形构造变化的局部应力场及横向走滑断层。③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代表了现今构造应力场时期,西昆仑一帕米尔继续隆升,沿帕米尔弧及塔西南前陆盆地的不同位置,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在不断变化,弧形断裂不同部位,局部构造应力场也在随之变化,断层运动由斜冲走滑一逆冲一斜冲走滑一逆冲。塔西南前陆盆地各构造段最终形成。4讨论和结论4.1特提斯带板内变形构造及其演化近年来在Sumatra、南极半岛、阿巴拉契亚及Zagros等板缘或造山带中相继发现了现代和古代的斜冲构造或弧形构造,边界上的弧形突出部位往往成为最早对接而发生强烈变形的地区。挤压构造区板内变形以非均匀变形为特征,往往表现为弧形造山带或弧形前缘变形带,前陆弧形构造可划分为逆冲推覆主动型和重力滑脱被动型两种。近年来众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阻隔性封装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4年SO2自动采样器及测定仪项目建议书
- 2024年数控组合机床项目建议书
- 2024年双端面磨床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4年致密熔铸合成云母陶瓷项目发展计划
- Syringaldehy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Sulfadimethoxine-sodium-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4高一地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农业的区位选择含解析
- 新教材高中政治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4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场第4节电场中的导体作业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1
-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卷
- 高中物理必修一前两章测试题(含答案)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智能制造工程生涯发展报告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品牌授权工厂生产授权书合同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销售配合与带动-培训PPT课件
- 跨海大桥施工方案
- MATLAB语言课程论文 基于MATLAB的电磁场数值图像分析
- 暗挖隧道帷幕注浆专项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