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的优点和不足_第1页
对话教学的优点和不足_第2页
对话教学的优点和不足_第3页
对话教学的优点和不足_第4页
对话教学的优点和不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话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所谓的对话教学,就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方式。更进一步讲,对话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新式教学思维和理念。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式教学理念近年来不断受到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学习。对话教学以“体验性对话理论”、“理解性对话理论”和“批判性对话理论”为其理论基础,有“主动对话,平等交流”、“动态发展,指向生成”和“互动交往,和而不同”等特点,准确把握这些有助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其融汇贯通并能有所创新。不同于传统教学,对话教学要求学生认清自己的主体性,发挥主动性,在对话中积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受其他对话参与者外在身份、权威的打扰,只关注对话过程。对话者们必须平等地看待对方,时刻保持对等意识。无论是教而还是学生在开展对话前都应该明白的一个前提就是:对话不是为了突出自己、用自己的经验去征服别人,而是抛开自己原有的固执,平等地去审视双方的观点。正如伯姆所言:“在对话中你不会试图去赢取对方,也不会强求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相反,我们通过对话,来发现任何人身上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从而使每个人都从中受益。”对话教学不是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假定,沉迷于过往累积的经验,而是要摆脱约束自己的种种因素,释放最真实的自我,将自己变成一个空杯子重新去汲取对话中产生的“真理之水”。平等的交流也意味着更多的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观点、想法。对话教学是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没有固定的范本,因而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在对话者们思维的触碰发展中不断地改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无法清晰地列出它的每一步骤,它如流水般善变易动,但是教学所追求的东西只能在对话的过程中去一点点积累、探索。“我们在对话中所形成的想法、进行的沟通,以及产生的观念就像种子,一旦机缘巧合,就可以导致变化的出现”。而这种变化是无法预知的,即使我们事先确定了对话最终的走向,其结果也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其独特的个性思维,因而同样的对话方式也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同一棵树开的花、结的果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我们是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对话也是无法重复的。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结果为何,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对话中肯定会生成新的东西一只要对话有意义。无意义的对话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对话”,它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随意之语。在对话教学中,对话双方在对话精神的指引下,以平等主体的身份共同参与对话交流,在认知、思维的不断互动中,内化对话交往中获得的经验。哈贝马斯把语言作为交往行动的杠杆。要保证对话的顺利进行,对话双方必须选择一种能的够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正确的语言来恰当地表达自己,否则交往行动的互动作用就无法达成。因而在对话中我们要善于选择正确的话语,言辞要清晰明了,不可模棱两可或者多有歧义,不然容易造成对方误解而使对话难以为继或使结果相去甚远。所以适当的提升自己的话语艺术或者对话技能也能徳对话教学取得更好效果。对话教学反对单一声音,要求对话者各抒己见,而在听取别人想法时又要搁置己见不执着于自己原有经验,这就要求对话者做到和而不同。在对话教学中,对话者们不能不加思考附和别人,也不能过度自信而忽视别人。若是你的观点足够正确,别人自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因而作为教师来讲,他要“随时与学生处于二元关系中,把他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同时,为了让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充满整体意义,他不仅需从自己一方,且也需从对方的角度,根据对方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决不能独断专行。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对话教学在阅读课堂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对对话教学的实质把握得不够,以至于在对话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问题一:目标虚泛,对话随意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教师提出“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读一读,并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以此来引领学生展开对话交流活动。这样的对话看似提出了具体要求,其实是目标泛化,只能放,不能收,让对话成了有形无实的讨论交流。对策:巧妙把握话题,让对话指向明确怎样才能提升对话的实效性呢?教师要巧妙把握阅读话题,尽量从一些覆盖面广,贴近学生生活的方面提出话题。这些话题的提出既有利于学生把握对话的方向,又可以避免对话没有明确主题现象的产生,从而使学生的对话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一课时,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蜘蛛,先后开了三次店,分别卖了三种商品,但最终都关门歇业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话题目的明确,指向清楚,使学生在对话中明白了蜘蛛开店失败的真正原因。这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为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问题二:问答琐碎,流于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对话“问答化”就是说把对话片面地理解为一问一答,在这种“问答式”的对话教学中,学生大都没有对问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往往都是直接脱口而出。如在《小公鸡与小鸭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做什么?”“捉虫子。”“小鸭子帮助小公鸡做什么?”“过河。”对话至此结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仍处于浅层次,不能真正走向閱读的深处。对策:设计阅读“主问题”,让对话更具深度问题是课堂对话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师生之间友好的交流与对话。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对话课堂中,教师只有构建出一个大的阅读话题,才能引领学生在对话中交流思想,从而真正实现与文本内容的交流与碰撞。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真正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密切对话:“课堂中响起了几次掌声?第一次发生在什么时候?此时的掌声对小英有何帮助?第二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这次的掌声对小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此教学,紧扣掌声与小英的变化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小英由自卑、忧郁到活泼、开朗、自信的变化过程,从而真正获得了对文本的深刻理解。问题三:漠视差异,对话失衡对话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但在实际课堂中,对话则更多的是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大部分学生显得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如在教学《树和喜鹊》一课时,教师问学生:“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在几个优等生回答以后,教师没有对其他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关注,就直接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中,这就导致了对话的严重失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策:关注全体,全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个性资源与共性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予学生充分的静默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以使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对话教学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画杨桃》一课,主要以画杨桃为例,让学生明白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但通过阅读,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明白这一道理。因此,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认知的发展,教师可以这样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大屏幕出示文中的两次对话)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对话部分,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这样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了充足思考的时间,经过与文本的密切对话,他们从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其他同学一开始答得很简单,很干脆,很坚定,有的还在嘲笑,后来,他们说话的语气就显得支支吾吾、吞吞吐吐了。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如此教学,学生的对话得到了质的提升。问题四:对话内容浮浅,表面形式热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阅读课堂“满堂灌”的现象有了很大改变,但与此同时,在对话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只有表面的热闹,对话内容却十分肤浅,教学也变得低效。如在《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中,有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问学生:“你觉得它们的尾巴怎么样?”当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只是敷衍地说:“你看得真仔细!”“你真聪明!”“你真棒!”这样的对话不能真正切中问题的本质,只是表面的哗众取宠,形式热闹,教学效果甚微。对策:共同走进文本,奠定对话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是高效对话的基础。在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把课文读好,读正确,读流利,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见解,读出对话的品质。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小蜗牛》一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就以下问题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小蜗牛每次出去,都看到了什么?它是如何对妈妈说的?从小蜗牛与妈妈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样教学,有效避免了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的现象的产生,而且在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赏析了文本语言,还体会到了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语文能力。问题五:放任自流,偏离主题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于一些教师对这句话的错误解读,致使对话教学中出现了忽视、偏离教材本意,放任学生自流等现象。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缺乏对文本真正的理解、感悟,也就无法真正的与文本内容产生思想共鸣,导致对话质量低。对策:适度引导,提升实效教育的本源意义就是引导,对于阅读教学中对话过程游离化等现象,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不能一味地顺从学生,认为学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此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对话教学的质量。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时,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教师问学生:“通过阅读,你们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学生说:“我知道了小猴子先来到了玉米地掰玉米,看到桃子后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它看见什么就要什么。”有学生说:“我从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中明白了人们应该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要果断舍弃。”这个学生的发言明显脱离了作者和编者的意图。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就不能一味地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而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