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黄高速公路江湖段秦汉墓发掘简报_第1页
湖北宜黄高速公路江湖段秦汉墓发掘简报_第2页
湖北宜黄高速公路江湖段秦汉墓发掘简报_第3页
湖北宜黄高速公路江湖段秦汉墓发掘简报_第4页
湖北宜黄高速公路江湖段秦汉墓发掘简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宜黄高速公路江湖段秦汉墓发掘简报

湖北省江陵县高峰墓位于楚古城南东城墙外约100米处。这是楚国和秦朝之间的另一个贵族墓地。近年来,为配合湖北省宜(昌)黄(石)公路建设工程,我们在宜黄公路江陵段的高台取土场先后发掘清理了30余座秦汉墓葬,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M4、M5、M18等墓中还出土了一批竹简和木牍,为研究西汉前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文字资料。M18所出木牍上记有“七年十月丙子朔庚子”字样,是这批墓中唯一一座有确切纪年的墓葬,故先将该墓情况报道如下。一财务室木棺M18位于高台墓地的中部,为一座土坑竖穴木椁墓,墓向175°。由于公路部门取土筑路,墓坑上部已被挖去2米左右,现存墓坑口残长3.3、宽2.18,底长3、宽2.06,深1.8米(直至坑底)。墓壁平整光滑,坑内填土上部为褐黄色五花土,近椁部分及椁室四周颜色泛青。葬具为一椁一棺,椁室外长240、宽146、深98厘米。椁室盖板由5块梓木横铺,每块长140~148、宽48~52、厚14厘米。两边椁墙板各由2块长216、宽32~40、厚12厘米的木板叠砌而成,两端椁挡板亦各由2块长142、宽34~38、厚12厘米的木板叠砌,椁室转角处,挡板内侧挖凿浅槽,墙板两端嵌入槽内。椁室内东部纵铺1整块长216、宽32、厚6厘米的木板,棺室子盖板残存5块,横铺,每块长72、宽40~46、厚3.6厘米,棺的北端紧靠椁室北挡板,棺室南端留出空间形成头厢以放置部分随葬品。椁底板3块,每块长240、宽46~50、厚12厘米,纵铺。椁底之下有横垫木2根,长154、宽10、厚8厘米。棺作长方匣形,外髹黑漆,内髹朱漆。墙板、挡板与棺盖作子母口扣合,榫结部位再拴以长条形木楔;墙板与底板之间以木楔拴牢。棺底之下因杂物、泥土填塞而与椁底之间形成空隙。棺全长195、宽59、高58厘米(图一)。二样品制作和装饰墓内共出土陶器、漆木器30余件,主要放置于边厢内,头箱只是放置梳、篦、木俑等物(图一),现分类介绍如下。陶器17件。鼎2件。均敛口,两附耳,浅腹,圜底。腹部略收,腹与底相接处微折并饰凸弦纹一周。足下部已残,横切面作半圆形,外侧起数道凸棱,足根作兽首状。有盖,盖顶弧形,上饰3个卧兽状纽,中间有一鼻纽衔环。胎呈灰色,外施黑陶衣,多已脱落。标本M18:17口径16、腹径18.5、腹深7.8、残高11.6厘米(图二:1;三)。盒2件。盒身与盖子母口扣合。盒身敛口,圆唇,腹壁斜直,圜底,小圈足。腹部饰4道凹弦纹。盖作直口,圆弧壁,饰5道凹弦纹,顶部近平,中间有一侈口圈形抓手。灰胎,外施黑衣,部分已脱落,腹部尚可见零星朱绘双线菱形纹,双线之间填以缜密的黄色篦点纹。M18:7通高15.2、盒身高8.8、口径14.4、腹径16.8厘米(图二:3);M18:13通高17.2、口径14.4、腹径16.4厘米(图二:2)。壶2件。口残,长颈,溜肩,圆鼓腹,高圈足。有盖,呈弧形,有子口,盖上饰3个鼻形小纽。陶胎灰色,外表施黑衣,彩绘。M18:16底微内凹,残高(不计盖)28、腹径19.6、圈足高4厘米(图二:6)。M18:1底近平,残高28、腹径20.8、圈足高5.2厘米(图二:5)。豆2件。圆唇,浅盘,喇叭形粗矮豆柄,柄中空。灰胎施黑衣。标本M18:6高11.6、口径14.8、盘深4厘米(图二:10;四)。小杯2件。敞口,尖圆唇,斜直壁,短粗柄,圆饼形底。灰胎。M18:22较矮,通高6.8、口径5.6厘米(图七:3;八)。M18:14稍高,通高8、口径4.8厘米(图七:2)。勺2件。身作箕形,口呈弧形,弧底,底部有刀削痕迹,口上翘,尾部向上竖一圆柱形直柄。灰胎黑衣。M18:18柄端向前折。通高10、勺身长12、宽10厘米(图二:8);M18:9柄端向后钩曲。通高10、勺身长11.6、宽10厘米(图二:9)。瓮1件(M18:2)。口微敛,卷沿,尖圆唇,粗短颈,广肩,肩颈相交处微折,圆腹,圜底微内凹。肩、腹及底部满饰粗绳纹,中腹以上直至肩部为9段分段式绳纹,并有8道抹平了的弦纹痕迹。夹细砂灰陶。高21.8、口径9.6、腹径21.8厘米。罐1件(M18:5)。直口,圆唇,短颈,广肩,中腹斜直,下腹内收刹,小平底微内凹。肩腹部饰2道凹弦纹和一道凸弦纹,中腹饰暗网纹。盖弧形隆起,盖顶有一圆形抓物,盖内起较宽的凸棱1周。灰胎黑衣。高15、口径10.8、腹径18.5厘米(图二:4;五)。匜1件(M18:25)。俯视略呈圆形,小弧形流,圜底,尾部及两侧各附1小圆环。灰胎黑衣。通高3.2、最大径12.8厘米(图二:7)。斗2件。斗身平面呈圆形,口微敛,圜底。后端口沿向上斜竖一圆柱形柄,柄端作钩状。灰胎黑衣。标本M18:20通高12、口径4.8、斗深4.2厘米(图七:1;六)。漆木器共20件。均为木胎。因施工取土时挤压,多遭破坏,保存完整者极少。耳杯8件。形制、纹饰均基本相同,2件形体稍大。外髹黑漆、里面下腹及底部髹红漆。椭圆形,双耳上翘。口沿外侧和耳正面朱绘水波纹和圆圈纹,口沿内侧朱绘变形凤鸟纹。标本M18:15口径10~16.8、通高5.4厘米(图九:1);M18:19口径约12~22、通高6.2厘米(图九:5)。盘4件。均残。形制大小及花纹均相同。器外表及口沿髹黑漆,内壁及底部髹红漆,中间有一周较窄的黑地纹饰带。平沿,方唇,斜弧壁,浅腹,平底。沿面朱绘分段式水波纹,内底纹饰带上朱绘变形凤鸟纹。标本M18:24通高3.5、口径22厘米(图九:3)。奁1件(M18:26)。内髹红漆,外髹黑漆。圆筒形,直口,深直腹,平底。奁盖也为直口直壁,与身套合,盖顶隆起,上饰3周凸弦纹。素面。通高16.54、腹径21厘米(图九:2)。木梳1件(M18:36)。已残。梳背呈弧形,握手以下呈长方形,27齿。通长8.1、宽6、厚0.2~1、齿长4厘米(图九:6)。木篦1件(M18:37)。稍残。弧背长方形,约140齿。通长8.1、宽6、厚0.1~1、齿长4厘米(图九:7)。木俑2件。形制相同,一件稍矮,系用整木雕成,头呈椭圆形,细眉高鼻,长颈溜肩,呈着裙状。标本M18:34通高34、腹部最宽处8.2、头长6.2、宽5.6厘米(图九:8)。木壁1件(M18:39)。出土时已破成数块。圆形,未髹漆,但背面可见零星朱彩。正面墨绘数条变形小龙,笔法萧洒自如,遒劲有力,其布局与铜镜中之环列式略同。直径21、孔径6.6、厚0.6厘米(图九:4;一〇)。扁壶1件(M18:12)。残甚,形制不清。外髹黑漆。木饰1件(M18:38)。残甚,略呈S形,系用厚0.6厘米的木片制成,完整形制已不清楚,可能为木佩之类的饰物。三重形3座木部2座木史—木牍文字此墓出木牍4块,皆出于头厢东南部,由于紧贴于椁底板之上,故保存较好(仅1块由于木俑挤压而稍残),颜色金黄,字迹清晰。根据出土时排列顺序,将其分别编为M18:35甲、乙、丙、丁4号。出土时4块木牍基本叠置,略有错位,其中,甲在上,丁在下,乙与丙居中且正面相向而叠,丙叠于乙之上,背面可见丝绸捆缚痕迹。现分述如下。M18:35甲:窄长方形,木纹清晰。牍长14.8、宽3.15、厚0.4厘米。正面墨书6字,上部为“安都”、下端为“江陵丞印”(图一一1;一二)。M18:35乙:亦为较窄的长方形,长23、宽3.7、厚0.4厘米。背面有两道宽0.5~0.7厘米的丝绸捆缚痕迹。正面墨书文字上部为“新安户人大女燕关内侯寡」、大奴甲」、大奴乙」,大婢妨”左下:“家忧不算不顛”(图版壹:1;一一:2)。M18:35丙:长方形,中部右侧残缺一小块。牍长23.2、宽4.5、厚0.4厘米。正面墨书文字4排:“七年十月丙子朔庚(子)中乡起敢言之新安大」。女燕自言与大奴甲、乙、(大)婢妨徙安都谒告安都受」小数书到为报敢言之」十月庚子江陵龙氏丞敢移安都丞卍亭手”由于牍板右侧残缺一小块,故第一排文字中“庚”字的下部和“子”字的上部不清,但“庚”字仍可辩认,且简文第4排中亦有“十月庚子”字样,故可知其为“庚子”无疑;第二排文字中“大婢”之“大”残缺,但在牍乙中有“大婢妨”字样,故可知其应为“大”字。背面,上部尚存两处丝绸捆缚痕迹;左下角墨书“产”二字(图版贰:2;图一一:3;一三)。M18:35丁:长方形,上部稍窄,右上角略残,颜色大部分金黄,正面左侧泛黑。长23.1、宽5.5~5.7、厚0.4厘米。正面墨书文字两排十二行,为遣策,记有“壶一双髹杯二双一盛一双閜一双铊一双椑(也作榹)二双检一合五角一卮一合黄金二画杯三双脯一束”(图版贰:3;图一一:4)。上叙4块木牍之中,牍甲应为江陵丞给死者前往安都签发的“路签”;牍乙乃属死者给地君的“报到书”;牍丙为“告地书”;牍丁为“遣策”(赗方)。牍丙所记,说明墓主乃新安人,名燕。“关内侯寡”者,则很有可能“大女燕”为某关内侯封邑内的住户,并且是一名寡妇(根据该墓的规模,燕不可能为关内侯的配偶)。牍板左下所记“家忧不算不“,“家忧”即家无男丁,则更是说明燕为寡女。“寡”字木牍作“”,笔法与银雀山汉简所见之寡略同。“不算不”,“”不识,似可隶定为“”,但于此意义不明。“不算”即不缴纳算赋。牍乙记有“七年十月丙子朔庚子”,查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知其乃为西汉文帝前元七年,即公元前173年。此牍当为江陵中乡龙氏名起的丞为死者燕写给“安都丞”的文书。按新安乃汉县,故城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古属秦地,近涵谷关,《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至新安,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安都,汉文帝四年封齐悼惠王子志为安都侯,故城在直隶高阳县西南19公里。这说明墓主燕本乃新安人,因故迁居江陵,死后虽就地而葬但仍希望灵魂回归故里。文书中所言“徙安都谒告安都受”,“江陵龙氏丞敬移安都丞”,则正好证明于此。但新安与安都相去甚远,大女燕因何要徙安都而不徙新安,此安都是否即上述之安都,则尚有待研究。牍丁为遣策,所记器名及数量与墓中所出器物虽有差异,但主要器物则基本相合,现将遣策所记与出土实物对照如下:此外,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器物如豆、斗、梳、篦等,遣策缺记。四木序的应用与秦文化的关系江陵高台18号墓在高台墓地中虽只是一座较小的墓葬,但墓内所出木牍文字与陶器对研究整个墓地的时代与器物的分期却具有一定的意义。“七年十月丙子朔庚子”当为墓主燕下葬的确切日期,所以该墓的时代十分明确,为江陵地区一座比较特殊的西汉早期墓葬。墓主燕既拥有家奴,葬具又为一棺一椁,故其身份当为中小地主。墓中所出器物很有特点。漆器均为斫木厚胎,形制古朴,庄重,纹饰以变形凤鸟纹为主,秦汉时期常见的云气纹、动物纹等基本不见。陶礼器占有较大的比重(约占30%左右,而其他一些中小型秦汉墓中整个礼器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0%),主要组合为鼎、盒、壶、豆、匜、勺。器物形制也具特色。鼎为浅折腹圜底,鼎盖弧度较小,几乎为平顶;盒的身与盖基本相同,形体较高,较多地保留有这一地区战国晚期盒的风格;壶细长颈、溜肩垂腹,高圈足,一方面具有战国后期“楚式壶”的某些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秦汉墓中多见的所谓“钟式壶”的风格。几种主要礼器的外表多有彩绘花纹,且纹样则主要为战国后期楚仿铜陶礼器上常见的彩绘菱形纹。此外,陶质生活用器中也有绳纹瓮、折腹罐等典型的秦汉时器种,但却没有釜、甑、灶等器,更无蒜头壶、茧形壶等更为典型的秦器。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