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运用方剂特点探析_第1页
《金匮要略》运用方剂特点探析_第2页
《金匮要略》运用方剂特点探析_第3页
《金匮要略》运用方剂特点探析_第4页
《金匮要略》运用方剂特点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匮要略》运用方剂特点探析

《钱匮乏》是东汉张仲景的著作。这与《伤寒论》是一致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晋代王叔和将伤寒部分单行编纂整理后,《金匮要略》始另列问世。《金匮要略》是一部以“脏腑辨证”为核心治疗杂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之作。《金匮要略》共22篇,包括所论疾病40余种,所载方剂248首(其中4首方剂只有方名而没有列药味),主要以脏腑经络为基本论点,采用了病与证相结合并根据脏腑病机进行辨证的辨证方法。该书对后世内科杂证、外科杂证、妇科杂证,以及皮肤科杂证等的辨证论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上述各科的逐渐独立与完善具有重大影响,可谓开中医临床各科论治之先河。本文谨就《金匮要略》运用方剂的特点进行探讨。《金匮要略》用方遣药法圆机活,出神入化。其一方中药物或增或减,只在一味两味,而方义主治则别于天壤。尤其用一方治多病,或治一病选数方,更是该书运用方剂之显著特点。如八味肾气丸一方,既治虚劳腰痛,又治痰饮之“短气有微饮”;既治消渴,又治妇人转胞不得溺,此一方之治多病也。再如,胸痹心痛,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痰饮病痛“短气有微饮”,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病溢饮者,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等,此一病之用数方也。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金匮要略》在方剂运用方面的显著特点是“一方治多病”和“一病用多方。”它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思想。兹就这方面内容作如下介绍:1一方治理多疾病1.1制备阳明1、2合、3合的药物大承气汤由大黄4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5枚(炙)、芒硝3合,共4味药物组成,主要功效是峻下热结。本方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热入阳明之腑与燥屎互结而形成的阳明腑实证,非痞、满、燥、实、坚俱备则绝不可用。但在本书中则可用于以下几方面:1.1.1治疗刚痉挛《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第13条曰:“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1.1.2《隋书》卷7《地理志》“实践不交,同上引,并在交叉。。”《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第21条:“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第22条:“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第23条:“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1.1.3同上《承气汤》《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第37条:“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第38条:“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第39条:“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第40条:“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1.1.4治疗上腹部疾病《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第3条:“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1.2药6两、生姜小建中汤由桂枝3两(去皮)、甘草2两(炙)、大枣12枚、芍药6两、生姜3两、胶饴1升,共6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伤寒论》中主要用于阳脉涩、阴脉弦的虚寒性腹中急痛和中气虚的心中悸而烦。《金匮要略》则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2.1治疗《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3条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1.2.2治疗黄疸黄疸《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22条:“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1.2.3治疗女性腹痛《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18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1.3两组味药组成八味肾气丸由干地黄8两、山药4两、山茱萸4两、泽泻3两、丹皮3两、茯苓3两、桂枝1两、附子(炮)1两,共8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温补肾阳。本书对八味肾气丸的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3.1治疗气虚血虚和腰痛《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5条曰:“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1.3.2治疗短气和微喝《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1.3.3治疗糖尿病《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第3条:“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1.3.4妇人病,是否宜肾丸主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19条:“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1.4开泻肺气、泻水逐痰葶苈大枣泻肺汤由葶苈(熬令黄色,捣丸为弹子大)、大枣12枚,共2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开泻肺气、泻水逐痰。《金匮要略》中记载其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4.1h将清除下肺之汤主《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第11条:“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第15条:“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1.4.2治疗《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27条:“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1.5解表饮,服刑果小青龙汤由麻黄(去节)3两、芍药3两、五味子半斤、干姜3两、甘草3两(炙)、细辛3两、桂枝3两(去皮)、半夏半升(洗)8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解表蠲饮,止咳平喘。在《伤寒论》中,用以治疗太阳表实兼内有水饮迫肺之证,本书运用小青龙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5.1大青龙汤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本篇第2条:“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1.5.2治疗《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1.5.3治疗唾液《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7条:“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1.6从成果分析,分为3个味药组成及功效五苓散由泽泻1两1分、猪苓3分(去皮)、茯苓3分、白术3分、桂枝2分(去皮)共5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在《伤寒论》中用以治疗太阳经热入腑,与水互结而形成的蓄水证。本书用于以下几方面的治疗:1.6.1治疗吐痰和癫痫《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1条:“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1.6.2治疗内脏器官《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第4条:“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1.6.3治水与逆转《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第5条:“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1.7攻逐水饮,初病解菌十枣汤由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组成,主要功效是攻逐水饮。《伤寒论》中用以治疗表解后,具有头痛、心下痞鞕,引胁下痛,干呕短气等证者。本书用于以下几方面的治疗:1.7.1治疗饮酒《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22条:“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1.7.2治疗《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3条:“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1.7.3治疗咳嗽《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2条:“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1.8以质量为本,以使药物组分复配桂枝加黄芪汤由桂枝、芍药各3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黄芪2两,共6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温阳益气,调和营卫。本方与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基本相同,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无甘草,服用时须饮热粥以助药力,应为同一方剂的加减应用。主治病证主要为以下几方面:1.8.1治疗黄家均《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16条:“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1.8.2腰从下必汗出,现有病犯,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9条:“黄汗之病……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驰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1.8.3抗高血压药物《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2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1.9姜3两、第三、天麻12合作小柴胡汤由柴胡半斤、黄芩3两、人参3两、甘草3两、半夏半斤、生姜3两、大枣12枚组成,主要功效是和解少阳。《伤寒论》中用以治疗伤寒邪入少阳、经气不和之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半表半里证。本书则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9.1黄疸、腹痛和呕吐《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第21条:“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1.9.2处方:呕吐和发烧《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第15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1.9.3治疗产后头痛《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附方:“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1.9.4分娩后大便坚硬《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第2条:“产后郁冒……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1.10泻心汤泻心汤由大黄2两、黄连和黄芩各1两组成。主要功效是泻热除痞。《伤寒论》用以治疗热邪内陷胃肠而致的气痞。本书则用于以下两个方面:1.10.1.活血化瘀:出血《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第17条:“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1.10.方治多病《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7条:“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中,一方治多病的例子述有很多。另如,猪苓汤既治小便不利,又治呕吐思水;当归生姜羊肉汤既治产后腹痛,又治寒疝腹痛;当归芍药散既治妇人腹痛诸疾,又治妊娠之腹痛;白头翁汤既治湿热毒痢,加阿胶又能治妇女产后痢;吴茱萸汤既治呕吐胸满,又治干呕吐涎沫;白虎汤既治伤寒口渴,又治中暍;瓜蒂散既治太阳中暍,又治宿食停于上脘;越婢汤既治水气,加半夏后又可用于肺胀等。2使用相同的疾病2.1《隋书》第12条第13条痉病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者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外感、内伤都可致痉,治疗应予养阴舒筋、清热祛风。《金匮要略》治痉有以下诸方:《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第13条:“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第11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以上同为痉病,第11条脉沉迟是柔痉,用栝蒌桂枝汤;第12条和第13条都是刚痉,而第12条是欲作刚痉,症轻,用葛根汤,第13条是已成刚痉之重症,用大承气汤。2.2选择用麻黄制成薏养殖风湿以身体关节疼痛、重着为主证,临床发病有挟风、挟热、挟寒、挟湿程度轻重之不同,治疗自当因证而异。《金匮要略》治风湿有如下诸方:《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第20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第21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第22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第23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第24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第8条:“诸肢节疼痛,身体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第10条:“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以上同为风湿病,表实无汗者用麻黄加术汤;日晡所剧者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汗出身重者用防己黄芪汤;表阳虚而湿盛者用桂枝附子汤;里阳虚而湿胜者用去桂加白术汤;寒湿痹阻关节者用甘草附子汤;湿郁化热、关节肿大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寒盛痛剧者用乌头汤。2.3中医所见各病主胸痹是以胸膺部疼痛为主证,心痛是以心窝部及心前区疼痛为主证。二者实属一病,主要因阳气不行、寒邪痹阻、心脉瘀阻而形成。《金匮要略》治法有如下多种:《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第3条:“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第4条:“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第6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第7条:“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第8条:“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第9条:“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以上同为胸痹心痛,但因病情轻重不一,病势缓急不同,体质虚实相异,所以用药遣方各不相同。胸背痛而喘息咳唾短气者,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心痛彻背不能卧者,用栝蒌薤白半夏汤;胸中憋闷连于胁下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或人参汤;胸闷短气者,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或橘枳姜汤;胸痛时轻时重者,用薏苡附子散;胸闷心痛呕逆者,桂枝生姜枳实汤;心背彻痛剧烈难忍者,用乌头赤石脂丸。2.4病之病呕吐病临床非常多见,其病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