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妇女修嘴眼颦秋水 眉蹙春山中国妇女化妆史例_第1页
中国古代的妇女修嘴眼颦秋水 眉蹙春山中国妇女化妆史例_第2页
中国古代的妇女修嘴眼颦秋水 眉蹙春山中国妇女化妆史例_第3页
中国古代的妇女修嘴眼颦秋水 眉蹙春山中国妇女化妆史例_第4页
中国古代的妇女修嘴眼颦秋水 眉蹙春山中国妇女化妆史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妇女修嘴眼颦秋水眉蹙春山中国妇女化妆史例

眉毛在人们的面部上只占主导地位,但它是人们传递情感、交流思想的特殊“工具”。人的各种情绪,各种复杂的心理,都可能通过眉目来表达。所以,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关眉目传情一类的语词就非常丰富。如形容人的喜悦,云“喜上眉梢”,形容人的惬意,云“眉开眼笑”,形容人的得意,云“眉飞色舞”,形容人的忧虑,云“愁眉苦脸”,形容人的失意,云“蹙额皱眉”,形容人的愤懑,云“横眉怒目”等等。至于用它来形容妇女的妩媚神态和窈窕姿容就更为常见了。我们在旧小说里,往往会看到“面如满月,眉似翠翰”和“眼颦秋水,眉蹙春山”一类的描写。有的甚至把“娥眉”、“柳眉”等语词,直接用作“美女”的代称,就像把“巾帼”当作妇女的代称一样。一、女性市场的麻黄病从文献资料来看,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了描写妇女眉毛之美的佳句。《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说的是东周初期,卫庄公娶齐庄公的女儿庄姜为妻,当庄姜嫁到卫国时,卫人目睹她的美貌,于是编出了这么一首歌来称赞她:说她的双手长得像初生的茅芽那么白嫩,她的牙齿像瓠籽一样洁白、整齐……。其中“螓首蛾眉”一语,就是对她额眉的形容,意思说她的额头像螓(一种昆虫)首一样宽广而方正;她的眉毛像蚕蛾的触须一样细长而弯曲。这是我国古代描绘妇女眉毛之美的最早名句,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辗转传颂。由于古人对妇女眉目之美的崇尚,促使了妇女对眉毛修饰的重视。一些天赋稍差的妇女,为了使自己的眉毛能达到理想的标准,便触发了修眉的动机,于是,在妇女中出现了画眉的风习。画眉的习俗,究竟产生在什么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学者,多认为产生在秦始皇时代。如宋人高承认为:“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妇人画眉之初也。”明代学者王三聘作《古今事物考》,也承袭此说。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画眉之风就已出现,这在先秦著作中记载得非常明确。如《楚辞·大招》有句云:“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是一种画眉的材料,它和粉脂一样,都是当时妇女化妆的必需用品。可见在这时,不仅已有画眉的现象,而且出现了画眉的材料。又《韩非子》称:“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当时妇女对施粉画眉的热衷,于此可见一斑。画眉的习俗产生之后,很快在各地辗转传播。至秦汉时期,已相当普及。从整个画眉的发展历史来看,两汉时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它上承先秦列国之俗,下开魏晋隋唐之风,形成了画眉史上的第一个高潮。由于统治阶级的推崇和提倡,致使这个时期的画眉风气日趋普及。《二仪实录》记西汉武帝刘彻,“令宫人扫八字眉。”《后汉书·五行志》记:“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风尚。就连一般的官吏士人,也趋炎附势,卷入了画眉的热潮之中。据《汉书》记载:西汉时太中大夫、北京尹张敞,常为妻画眉,一时名声大噪,传为夫妻间恩爱和睦的佳话。由于画眉风俗的盛行普及,一些“眉不施黛”者反被认为奇特,如汉刘珍《东观汉记》,记明帝马皇后“眉不施黛”,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魏晋南北朝时期,画眉之风有增无减,益臻发展。史称魏武帝曹操,“令宫人扫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细长,谓之仙蛾妆,齐梁间多效之。”又称梁武帝时,“诏宫人……作白妆青黛眉。”至隋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个人的好尚,不惜加重征赋,从波斯国(今伊朗)运来大批眉黛,分发给后宫嫔妃,出现了“后宫美人”“争画长蛾”的景象。这是妇女画眉史上的第二个高潮。唐人冯贽在《南部烟花记》中记道:“炀帝宫中,争画长蛾,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出波斯国。”同样的记载还见于颜师古的《隋遗录》。后者所载,较前者为详,谓隋炀帝穷侈极糜,制尤舟凤舸,巡幸江都,“每舟择妍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板镂金檝,号为‘殿脚女’。一日,帝将登凤舸,凭殿脚女吴绛仙肩,喜其柔丽,不与群辈齿,爱之甚,久不移步。绛仙善画长蛾眉。帝色不自禁,回辇召绛仙,将拜婕妤。……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直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绛仙得赐螺子黛不绝。”到了唐代,妇人画眉,已成定例。尤其在盛唐以后,更是普遍流行,连一些女孩,都学着大人的模样,描绘起细长的蛾眉。李商隐《无题》诗:“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情况。至于那些贵族妇人,更把画眉看得无比重要。其它的妆饰可以不施,惟蛾眉是非画不可的。据《杨太真外传》记载,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封杨贵妃三姐妹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每人每月给钱十万,为脂粉之资。“然虢国不施妆粉,自衒美艳,常素面朝天。”当时的诗人杜甫,也用他的诗篇记下了这一史实,不过所说略有差异,他认为虢国夫人虽然未施脂粉,但眉还是画的,只是画的浅淡一些。其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涴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可见画眉在这个时期妇女的脸部妆饰中,已占首席地位。据史籍记称,唐玄宗染有“眉癖”,他对妇女画眉的嗜好,比起隋炀帝来,竟毫不逊色,杨慎《丹铅续录》:“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日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日汲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经过这么一番推广和提倡,唐代妇女的画眉样式明显增多,并有不少新创。我们从传世的画迹中就能看到这种情况。所以,可以说唐玄宗时期,是妇女画眉史上的第三次高潮。继唐代之后,画眉的风气依然在妇女中普遍流行,虽然没有出现像汉唐那样的高潮,却也盛行不衰。一直到近代,画眉之习,仍为广大妇女所喜好。当然,这中间已经不再含有封建君主对妇女的玩弄意识,而纯粹是出于妇女本身对美的一种追求。二、关于“残面”的材料和“螺子面”在回顾了画眉的历史过程之后,让我们再来探讨一下画眉的材料。从现存的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楚辞》、《国策》及《韩非子》等史籍,在记述战国时期妇女画眉时,都提到过黛。如汉代训诂学家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说:“黛,代也,灭去眉毛,以此代其处也。”按古代造字规则,为形、声、义三者兼备。照刘熙的解释“黛”字之所以称黛,是因为它的上半部分代表着意义,同时也表示了读音。它的下半部分——“黑”字,则代表了物体的形状,指的是它的颜色。但是刘熙并没有把黛的实质解释清楚。”何况在当时,黛字也不完全书写作“黛”,也有写成“黱”的。如许慎《说文》:“黱,画眉墨也。就是一例。《太平御览》也引用了此说,并在后面加了一条注释:“黱与黛同。”当然,许慎也没有把“黛”字的内容交待清楚。倒是与许慎、刘熙同时代的著名经学家服虔,将黛字的含意诠解得较为透彻。他说:“染青石谓之点黛。”这条记载为我们研究黛的实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即黛的本身,是一种名叫“青石”的矿物质。难怪有些文人在提到妇女画眉材料时,都称其为“石黛”,如南朝徐陵《玉台新·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靥。”唐刘长卿《杨州两中张十宅观妓》诗:“残妆添石黛”等,原来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值得庆幸的是,时至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可看到这种黛的实物。在我国南北各地的古墓葬里,曾多次发掘出研黛用的石板,石板的形状虽然不一,但其中常见有黛的痕迹。如江苏泰州新庄东汉墓出土的黛板,一面粗糙,一面平整,平整的一面略似细砂,平而不滑,上面即粘有黛迹。江西南昌东郊贤士湖南畔西汉墓出土的黛砚也很有特色,原物以长方形青石片制成,面上有园形青石片及圆形研石各一,研石环似,出土时粘在圆石片上。更为难得的是,在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里,还发掘出一包完整的“黛黑”,为我们研究古代画眉材料提供了直接的依据。这是一座规模巨大的汉墓,在墓的周围,分布着一批殉葬坑。黛黑实物就发现于这种殉葬坑内。据报导,它原先放在妇女梳妆用的梳篦盒里,除黛黑以外,里面还装有木梳、木篦各一件。黛黑与梳栉用具放在一起,肯定属化妆品无疑。据分析,这批殉葬者衣文绣,著鞋袜,棺内除化妆品外,还有乐器等物,似乎与一般的奴隶不同,很可能是墓主人生前近幸的乐伎舞姬或近身的奴婢。可惜这包黛黑在出土时已经粉化,至于其入土时究竟是什么形状,是粉末还是固体,现在已无法知悉。文献资料中提到的黛,除石黛以外,归纳起来,大约还有这么几种:一是螺子黛,见《南部烟花记》。二是铜黛,见《隋遗录》。三是青雀头黛,见《宋起居注》。所谓铜黛,当指一种新的材料,它与传统的石黛必然有所不同,可能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关于青雀头黛,究竟是指黛的颜色,还是指黛的形状,由于文献记载所见无多,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地说,它也是一种新型的品种。至于螺子黛一物,文献中有较多著述,有的认为那是因为它的形状与螺壳相似,故名螺黛。也有根据《隋遗录》“《螺子黛……虽为蛾绿”的记载,认为指的是黛的颜色。其实,都没有说出它的本意。螺子黛的名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螺”字上。原来在古时,“螺”是一个量词,多用于墨类的计量,相当于现称的“锭”。凡浇铸成固定形状的墨块,现在我们称一锭,在当时则通称为“一螺”。如晋人陆云《与平原书》:“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今送二螺。”明人陆友在《墨史》一书中也记:“南朝以墨为螺、为量、为丸、为枚。”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当时出产于波斯国的螺子黛,乃是一种经过了加工制造,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由于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墨锭相似,所以被称为“螺黛”,俗名“螺子黛”。也许是受这种波斯黛的影响,隋唐以后,我国也开始制造,名谓“石墨”,又称“画眉墨”。据说五代的张遇,就是制画眉墨的能手。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记:“前代妇人以黛画眉,故见于诗词,皆云‘眉黛远山’。今人不用黛,而用墨。”可见到了南宋时,由于这种现成的画眉墨日益普及,妇女们已很少用黛,以致人们只能借古诗文来揣测黛的含意。明代陆友著《墨史》,也已经弄不清螺子黛是为何物,只知与明代的石墨较为相似。其云:“《大业拾遗记》:‘宫人以蛾绿画眉’,疑亦石墨之类。近世无复此物。”关于画眉墨的制作方法,在宋人的笔记中常有涉及。据陶穀《清异录》记:“自昭哀来,不用青黛扫拂,皆以善墨火煨染指,号熏墨变相。”可见这种墨的质料,是一种烟墨。南宋学者陈元靓,在他的《事林广记》里,将这种画眉墨的制作方法介绍得非常具体:“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这种烟熏的画眉墨,与天然的石黛有着本质的差别,为了便于区别,所以在宋末元初,一般不再称其为“石墨”,而称“画眉集香圆”。到了二十世纪初叶,随着西洋文化的东渐,我国妇女的化妆品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画眉材料,主要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而成的黑色油脂。由于它们使用方便,并便于携带,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三、关于色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画眉的色彩,取决于画眉的材料。关于画眉材料,前文已有敷陈。概括地说,隋代是一个转折点。在隋代以前,我国妇女画眉,使用的多是天然的石黛。从隋代起,宫中嫔妃多用螺黛.但很快就被画眉墨代替。唐宋以后,石黛几乎绝迹,不论在宫中还是在民间,多用特制的烟墨。墨的色彩为黑色,这是人所周知的常识,已无须繁述。这里,我们着重来讨论一下黛的色彩。关于黛的颜色,史籍中记载很多,有黑色、玄色、青色、翠色、绿色等等。其中黑色包括了玄色,翠色和绿色属于同类,又可归纳在一起。这样,就可分成为三类。在这三类颜色中,以黑色所见最多,先秦史籍在提到黛时,几乎都说它是黑色的。如《战国策·赵策》:“郑周之女,粉白黛黑”,《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等等。后世的不少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也一再肯定黛是黑色。如《淮南子·修务训》:“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仳倠也。”《贾谊新书·劝学篇》:“傅白黱黑。”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释“黛”,也强调说明:“黛者,妇人画眉之黑物也。”另外还有个例子:唐人段成式,见蜀人工于刺黥,所刺纹样黑白分明,原以为刺完后填入的颜料是黛,后来请教了“奴辈”,才知道用的是一种“好墨”。对这件事,段成式感到很是新鲜,便将它记入到笔记之中。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唐人之所以会把墨误当作黛,那是因为两者颜色十分相像的缘故。由此可以断定,黛确实是一种黑色的物质。既然如此,为什么又有人把黛说成是青色或者是绿色的呢?这确是个扑朔迷离的问题。把石黛说成是青色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文献,其一:《中华古今注》:“梁天监中,武帝诏宫人梳回心髻、归真髻,作白妆青黛眉。”其二:《妆台记》:“唐贞元中,又令宫人(以)青黛画蛾眉。”其三: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青黛点眉眉细长”。考青黛之说来源,在服虔《通俗文》中,因为他说“染青石谓之点黛”,所以后人常把黛说成青黛。其实服虔所说的青石,并非为青蓝色的石质,而是一种黑色的物品。因古时忌讳“黑”字,常常用“青”字代替。如传统戏曲中的妇女,有一种行当叫“青衣”,就是根据她们所穿的黑色衣服而命名的。又如古典文学作品描写年青妇女头发谓“青丝”,也是取黑色之义。明白了这一点,对古人为什么要把黑色的石黛称之为“青黛”,就容易理解了。也许有人会根据白居易《新乐府》中“宛转双蛾远山色”的“色”字,来否定这个观点。因为远山只可能呈青色,而决不会呈黑色。关于这一点,有必要作一些说明。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翠眉”和“绿眉”。古文中关于妇女画翠眉、绿眉的记载很多,如按时间先后排列,较早的,有传为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他说东家之子“眉如翠羽”。以后相继出现的,有《妆台记》:“始皇宫中,……皆红妆翠眉”;晋崔豹《古今注》:“魏宫人好画长眉,今多作翠眉”;梁费昶《采菱曲》:“玉面不关妆,双眉本翠色”;曹元宠《夜归曲》:“吴妆秀色攒眉绿”和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等等。考我国古代雕塑、壁画、陶俑及帛画等,均不见妇女眉毛作绿色。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石窟寺中的菩萨,有时在黑色眉毛之下,露出一条绿色,估计是一种佛妆。其他的妇女形象,凡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一般多画黑眉或灰眉。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绿眉,为什么文献中有那么多著录呢?我们认为,关键还在于对“绿”字的理解。在现在的字书里,绿字除作绿色解外,一般已没有什么意义。但在古时,它还代表着一种颜色,那就是黑色。譬如古人形容青年女子乌黑稠密的鬓发,除“青丝”之外,还常常称之为“绿云”、“绿鬓”或“绿鬟”。如白居易《和春深》诗:“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杜枚《阿房宫赋》描写秦宫嫔妃头髻时谓,“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南朝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李白《怨歌行》诗:“沈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白居易《闺妇》诗:“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等等。非常清楚,这里所说的“绿云”、“绿鬟”和“绿鬓”,都不是绿色,而是头发的本色。乌黑的鬓发既然可以称之为“绿鬓”,那么以黛黑染成的眉毛,为什么不能称“绿眉”呢?至于“黛黑”何以被称为“黛绿”,苏东坡有个解释。他说是因为李愿(按即前文所引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中的李愿)以“道眼”看破了狐狸之相,“方变黑为绿”。所说虽过于神秘离奇,但“绿”字可代作“黑”字,却也由此而得到明证。翠色既然等同于绿色,那么翠眉也可以解释为黑眉了。关于这一点,也有两条旁证材料。其一,即上文所引费昶《采菱曲》诗:“双眉本翠色”;按“本”字即指双眉的本色,也就是黑色。很明显,这里说的翠色,指的就是黑色。其二,《南史·梁本纪》称简文帝:“双眉翠色”。从词义来看,指的也当是眉毛的本色。后人不明此意,往往把翠眉误认为绿(青黄)色,并且进一步借题发挥,把翠眉比喻为萱草之色,翡翠之羽。这样,就不免离翠眉的本义越来越远了。总而言之,黛是一种黑色的物体,尽管它有时被人们称作为青色、翠色或绿色,但都是一些别称,以它染画成的眉毛,尽管有着深浅、轻重、浓淡等差别,但都属于黑色的范畴。很久以来,海内外的不少学者,都极力企图在中国寻找出青色和绿色的画眉材料,但结果都未能如愿,其原因就在于此。四、女性形象的尚待考唐玄宗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得玄宗帝的专宠。自天宝五年(公元746年)起,宫内的妃嫔陆续被转运到洛阳皇城西南的“上阳宫”里,过着禁锢式的生活。这些宫女从十几岁的妙龄时代开始,一直被囚禁到老,直至五十多年以后,仍有一些老宫女生活在那里。与此同时代的诗人,如李绅、元稹、白居易等,有感于此,纷纷以乐府诗的形式,揭露了这一社会弊端,并对上阳宫人独居孤寂的痛苦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其中以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最为真挚、感人。诗中有几处描写到当时的宫廷妇女服饰情况。其称:“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意思说这些宫女在上阳宫生活了几十个春秋,一直穿着小头的鞋履,窄袖的衣服,用青黛画着细长的眉毛。如果她们走出宫外,一定会被人们取笑,笑她们的妆束早已过时。可人们哪里知道,这毕竟是天宝末年她们进宫时最时髦的妆扮啊!作者写这首诗是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可见从天宝末年到元和初这五、六十年间,妇女的画眉样式,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五、六十年况且如此,那么在整个画眉史的发展过程中,眉式的演变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历代眉式名目繁多,除个别特殊样式之外,一般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长短、粗细、曲直和浓淡等几个方面。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是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时过境迁,这些黛眉的样式大多已经失传。我们只能凭借古籍的记载,并结合部分文物图像,对古代画眉样式的演变作一个粗略的勾勒。先秦文献中虽然记有妇女画眉的习俗,但不曾详明画眉的样式。从大批文物图像来看,这个时期的画眉样式,尽管宽窄,曲直的程度略有不同,但都是一种长眉。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漆绘木俑、湖南长沙楚墓出土彩绘木俑及帛画,都作这种样式(图一)。西汉初期,广大妇女仍承继着这一遗俗,以描绘长眉为尚。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及木俑,凡作妇女形象,均为长眉。史称汉武帝宫人“扫八字眉”,其实,这也是一种长眉。不过在画这种眉毛时,常把眉头部分抬高,并将眉梢部分压低,形如正写的“八”字,如湖北云梦大坟头西汉墓出土的木俑即作此式。从图像上看,这种眉式不仅很长,而且很细。由此推想,当时妇女在画这种眉毛时,一定要在事先把原来的眉毛剃去,否则就无法改变原来的形状,更无法将它画得如此纤细。正如刘熙所说:“黛,代也,灭去眉毛,以此代其处也。”除长眉以外,西汉妇女也曾画过阔眉(又称“广眉”、“大眉”)。据说这种风气首先出自长安城内,然后才流传到各地。谢承《后汉书》记:“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且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画半额(一说‘四方且半额’)。”其语意和墨子“楚灵王好细腰而国多饿人”一语相同,皆用来比喻,“上之所好,民必甚焉”这个道理。不过说四方“画半额”,也未免夸张过份。查汉代文物数以千计,并无一例能证明当时妇女确有画“半额”式阔眉的现象。就连一般的阔眉样式,图像的反映也不多,只有在广州郊区的一座东汉初期墓中,才发现一个戴着巾帼、描着阔眉(眉上还画有几个圆点)的舞女形象,可能是这种习俗的遗存(图二)。到东汉元嘉年间(公元151~153年),广大妇女又恢复了画长眉的习俗。《后汉书·五行志》称:“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所谓愁眉,其实也是一种纤细而曲折的长眉,它的形状可能与西汉时期能与西汉时期的“八字眉”较为相象,也是眉梢向下,似“踧眉啼泣”,故名“愁眉”。后世形容女子发愁,谓“愁蛾紧锁”,就是从这里引伸而来的。魏晋时期,服饰形制基本承袭两汉旧例,其所损益之制无闻。妇女画眉也不例外,“一画连心细长”,仍用长眉的形式,如《妆台记》等书所记,已见前引,此不赘述。直到隋炀帝大业年间,这种纤细修长的眉式仍为妇女所爱好。凤舸殿脚女吴绛仙,就是因为“善画长蛾”,才受到隋炀帝的青睐。从此,数千宫人争画长眉,致使螺黛供不应求,不得不以其它物质来代替。唐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政治上的开放和思想上的活跃,都超过了以往历史水平。妇女的画眉样式也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史称唐玄宗令画工画“十眉图”,其实在这以前,妇女画眉的样式就不止十种。这在出土及传世的绢画、陶俑、壁画及石刻上反映得非常清楚。如果将这些眉式按年代顺序排列起来,基本可看出唐代妇女画眉样式的演变规律。总的来看,唐代妇女的画眉样式,比起从前要显得稍微宽阔一些。尽管有时也流行长眉,但形如“蚕蛾触须”般的长眉比较少见,常画成柳叶状,时称“柳眉”,或称“柳叶眉”。如吴融《还俗尼》诗:“柳眉梅额倩妆新。”韦庄《女冠子》词:“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等等。这种柳眉的形状,在贞观年间阎立本的《步辇图》、总章元年西安羊头镇李爽墓出土的壁画及天宝年间张萱所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有比较清晰的描绘。比柳眉略微宽些,描绘得更为弯曲的,在当时叫“月眉”,也就是后来在“十眉图”中所称的“却月眉”。因其形状弯曲,如一轮新月,故名。唐诗中有不少关于月眉的描写,如罗虬《比红儿诗》:“诏下人间觅好花,月眉云髻选人家。”杜牧《闺情》诗:“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等等。从形象资料来看,这种月眉的形状,除上述特点外,两端还画得比较尖锐,黛色也用得非常浓重。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有不少供养人形象,都作这种眉式(图三)。阔眉是唐代妇女在画眉时采用的主要形式。刘绩《霏雪录》:“唐时妇女画眉尚阔,故老杜《北征》云:‘狼籍画阔眉’。或云女幼不能画眉,狼籍而阔耳。余记张司业《倡女词》有‘轻丛梳阔扫眉’之句,盖当时所尚如此”。所叙情况与当时的实际情景大体相符。我们从唐诗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如法宣《和赵王观妓》诗:“城中画广黛”、沈佺期《李员外秦援宅观妓》诗:“拂黛随时广”等等。法宣是常州弘业寺沙门,生活在隋末唐初,可见早在初唐时,在广大妇女中就已经流行画阔眉的习俗。从形象资料来看,初唐时期的阔眉,一般都画得很长,给人以浓重醒目的感觉。在具体描法上,有两头尖突的;也有一头尖锐;一头分梢的;有眉心分开的;也有双眉靠拢、中间只留一道窄缝的;有的眉梢上翅;有的眉端下垂;真可谓诡形殊态,变化无穷。大约从盛唐末开始,妇女的阔眉流行起短式,到中晚唐时,这一特点反映得更为明显。我们从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就可看到这种情况,唐采苹《谢赐珍珠》诗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