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选择性必修第19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50讲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_第1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选择性必修第19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50讲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_第2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选择性必修第19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50讲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_第3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选择性必修第19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50讲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_第4页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选择性必修第19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50讲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0讲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目录1知识清单2考向突破3课堂演练4课后提升【课程标准】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1.丝绸之路。由来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1]___________”地位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西汉时,[2]________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在长期发展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张骞2.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草原丝绸之路路线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3]__________影响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西南丝绸之路路线从关中平原入蜀至[4]________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影响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小亚细亚成都海上丝绸之路概念指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演变西汉开辟了通往[5]________的海路宋元时期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都十分频繁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广州、[6]________、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明初[7]________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印度洋泉州郑和3.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物质和技术交流中国输出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陶瓷特别是[8]________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不仅被用于日常生活,而且成为建筑或墓碑的装饰品瓷器物质和技术交流输入中国西汉一度征服大宛国,获得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饲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原产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它们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9]_________从陆、海两个渠道逐渐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棉花文化交流中国输出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输入中国[10]________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佛教1.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15世纪之前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新航路开辟后

背景随着[1]________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表现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影响贸易的扩大促进了[2]__________的出现和发展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新航路股份公司工业革命后背景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表现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3]_________和贸易格局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国际分工二战后

阻碍因素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因[4]________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促进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5]______________的成立,世界贸易突飞猛进表现1950—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增长约100倍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冷战世界贸易组织2.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国际贸易推动文化传播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表现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6]______、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欧洲表现服饰的国际化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明治维新后,[7]________在日本流行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有吸收了中国服装剪裁方法的“自由”套装,有杂糅了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这些服装大胆采用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西服表现服饰的国际化

民国早期设计的[8]________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钟表传入中国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内地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文化产品的传播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中山装角度: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古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史料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洲的商贸之路,它沟通了旧大陆上兴起的诸种文明。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与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交流、交往,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在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发展中,东方与西方、中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国与外国、陆地与海洋、人类与自然等领域的互动几乎无处不在。如族群的迁徙、多民族的融合、各种文化的传播、艺术的相互影响、物种与技术的交换、风俗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等,都是经过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互动带来的结果。——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解读】史料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互动贯穿于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始终。【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特征,并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答案】特征:古代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交往长久不衰;互动贯穿于丝绸之路多元文明发展的始终。意义:加强了中国与欧亚非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促进了全球文明的发展;古代丝绸之路是一部人类文明交往与联系的全球史。素养提升唯物史观: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整体特点(1)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是汉初复杂、多元并存的东亚地缘政治格局。(2)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是西汉王朝处理对匈奴关系方面的战略性附属物,具有历史无意识性。(3)古代丝绸之路的内涵逐渐扩大化与多样化,发展过程具有主动性与波动性。史论归纳史论: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1)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了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2)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3)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广泛而又深刻地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4)古代丝绸之路助推了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和包容的重要纽带。角度: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史料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逐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园和香近代全球性贸易的形成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解读】史料反映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思考】史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试简析这一现象的形成。【答案】现象:19世纪中后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在世界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炮舰和商品冲破与世隔绝和闭关自守的各国的大门。于是,亚非拉国家和民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的生产与贸易日益具有国际性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素养提升唯物史观: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封闭状态,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史论归纳史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1)必然性。①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让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全球化被赋予更宽泛的定义。经济全球化使人们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②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独善其身。单纯地从经济角度来谈全球化,而在文化的融合交互过程中一味排外,那么整个全球化进程都会受到影响。(2)文化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一样,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①机遇:文化全球化的发展,给各国人民的交流和新兴文化的产生创造了沃土。②挑战:文化不会走向单纯的全球化,否则势必滋生出更多的文化侵略和带有恶意的文化渗透。文化多元化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1.(2022•广东韶关模拟)丝绸的出口是汉朝贸易体系的一部分,除中国外还有五方参加,它们是罗马、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中亚人充当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人或向导,中国从中亚取得马匹和璞玉,最后,丝绸运到罗马。材料主要说明(

)A.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

B.贸易是开辟丝路的主要目的C.中国与罗马有直接的贸易交往

D.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罗马直接或间接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因此该材料主要说明了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故A项正确;汉武帝最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排除B项;汉朝时中国与罗马并未建立起直接的贸易交往,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2022•吉林长春模拟)草原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将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的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产品和农耕地区的茶叶、丝绸等生活必需品进行交换,故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这可以用来说明(

)A.“皮毛路”“茶马路”相互辉映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经济交流C.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D.农耕文明受到游牧文明剧烈冲击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主要是指北方草原地区用其盛产的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产品与中原的茶叶、丝绸等进行交换,以解决生活所需,这可以用来说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经济交流,故B项正确;“皮毛路”和“茶马路”都是指草原丝绸之路,不能说相互辉映,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农耕文明受到游牧文明剧烈冲击,排除D项。3.(2022•北京模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国际贸易发展趋于平衡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世界各国已经连为一体【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市场、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选A项。A4.(2022•福建泉州模拟)18世纪初,英国生产的部分瓷器结合中国瓷釉洁白纯净、色泽艳丽的特质,融合西方的审美准则,开创了新的技术和纹饰风格。西方的创新引起中国的关注,康熙帝曾指派两名意大利传教士指导中国工匠学习珐琅技法。这体现了(

)A.政府政策影响制瓷水平B.商业贸易推动文化交流C.西学东渐引发思想解放D.西方与中国审美观一致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英国学习中国的瓷器制作工艺,中国也借鉴和学习西方的珐琅技法,这一现象说明随着中西方商业贸易的发展,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也得到了交流,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述及英国或中国政府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与思想解放无关,排除C项;中英两国在制瓷技术上的交流不能说西方与中国审美观一致,排除D项。5.(2019•海南卷)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故选A项。A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转运贸易已具有相当突出的发展。在湖南等地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种被称为“蜻蜓眼”的琉璃珠,与古代西亚的同类产品如出一辙。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称中国为“赛里斯”(丝国)。由此可知,当时(

)A.转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B.中西贸易已经开始C.古代丝绸之路已经开通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解析】根据材料“在湖南等地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种被称为‘蜻蜓眼’的琉璃珠,与古代西亚的同类产品如出一辙。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称中国为‘赛里斯’(丝国)”可知,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中西贸易,故B项正确;仅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转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故A项错误;古代丝绸之路在汉代开通,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充分说明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故D项错误。2.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发现了数以万计唐至宋初的瓷片;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了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了唐代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

)A.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

B.丝绸之路等商路辐射范围较广C.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D.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丝绸之路等商路可以到达印度、西亚、非洲等地,辐射范围较广,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3.(2022•海南海口模拟)10世纪时,阿拉伯人麦哈黑尔东游写的《游记》中说到中国都城名为“新达比尔”(Sindabil),亨利•玉尔认为“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马可•波罗行纪》作“新的府”(Sindifu)。而最初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这可以用来佐证(

)A.当时西南丝路的存在

B.中阿之间缺乏直接联系C.中印丝绸贸易规模大

D.中国与南亚贸易的频繁【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是成都生产的,说明西南丝路的存在,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佐证中阿之间是否有直接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不能得出丝绸贸易的规模,排除C项;材料不能得出中国与南亚贸易是否频繁,排除D项。A4.明朝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记载:“文郎马神(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初盛食以蕉叶为盘,及通中国,乃渐用磁(瓷)器。”非洲发现了大量明朝的陶瓷,如蒙巴萨发现的茶具。材料说明明朝的对外贸易(

)A.废止了明朝初期实行的海禁政策B.影响到亚非一些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C.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奠定了中国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的人最初用蕉叶作为食盘,与中国有了交流之后逐渐改用瓷器,非洲蒙巴萨发现了明朝的陶瓷茶具,说明明朝的对外贸易影响到亚非一些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故B项正确;明朝的海禁政策限制民间海外贸易,材料无法说明该政策被废止,排除A项;明朝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5.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

)A.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C.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C【解析】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和垄断组织均属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组织,它们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项正确;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是早期殖民扩张阶段的产物,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垄断组织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故A、B两项错误;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和垄断组织均与国家干预经济不相关,故D项错误。6.(2022•山西吕梁模拟)18世纪,欧洲开始烧制瓷器,其图案最初是以华瓷为范本,德国梅森瓷器的“蓝洋葱”图案是对中国“福寿双全的桃子和代代绵延的石榴花纹”的误解。据此可知(

)A.对外交流促使西方近代工业发展B.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西方用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加以解读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欧洲瓷器受中国瓷器风格影响,德国梅森瓷器的“蓝洋葱”图案是对中国“福寿双全的桃子和代代绵延的石榴花纹”的误解,说明西方用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加以解读,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瓷器生产不属于近代工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排除C项。7.(2022•广东清远模拟)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法国的贵族与中产阶级纷纷仿效路易十四,将自己的房屋院落改造成中国式的,并高价购买中国瓷器来装饰自己的屋子。英国的王公大臣和上层社会的贵族等也莫不如此。这反映了当时中华文化(

)A.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C.受到欧洲社会上层推崇

D.成为欧洲反封建的武器【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18世纪,中华文化传到西方,西方国家兴起了一股“中国热”,材料中,法国和英国的贵族阶层“将自己的房屋院落改造成中国式的,并高价购买中国瓷器来装饰自己的屋子”,反映了当时中华文化受到欧洲社会上层推崇,故选C项。C8.下图所示为清朝时的更钟,它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并能根据节气的变化调整“更”的长短,符合传统计时习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清朝的时钟领先世界B.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C.时钟更有利于控制农时D.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一脉传承【解析】材料“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故选B项。B

二、非选择题9.(2022•广东江门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是几种日常饮料的概况。名称概况啤酒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第一批农业社会用驯化的谷物直接制造的产品。很长时间内,它一直是城市社群中最受欢迎的饮料,因为水的质量并不太可靠。20世纪真正成了一种世界性饮料红酒是地中海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象征,曾长期是西方精英所偏爱的饮料。红酒后来成为世界贸易的一部分,并突出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