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四中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四中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四中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四中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四中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四中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的胶体是纯净物,有的胶体是混合物B.有的胶体带电,有的胶体不带电C.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的某些性质设计的D.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2、实验室用足量的锌粒和100mL稀硫酸制备氢气,当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LH2时,反应停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硫酸中H+的浓度是0.5mol/L B.消耗硫酸物质的量是0.05molC.消耗锌的质量是3.25g D.氢气中可能混有水蒸气3、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氨 B.硫酸铵 C.氯气 D.醋酸4、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2:3 D.2:15、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KNO3溶液(AgNO3):加过量KCl溶液,过滤B.NaCl溶液(Na2CO3):加足量盐酸后加热C.KNO3溶液(NaCl):加热蒸发得浓溶液后,降温D.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6、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A.Fe+CuSO4=FeSO4+CuB.3CO+Fe2O32Fe+3CO2C.4Fe(OH)2+O2+2H2O4Fe(OH)3D.2KMnO4K2MnO4+MnO2+O2↑7、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CO3水溶液中:NaHCO3=Na++HCO3-B.KHSO4水溶液中:KHSO4=K++HSO4-C.Ca(OH)2在水中:Ca(OH)2Ca2++2OH-D.HClO=H++ClO-8、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A.M B.M2+ C.M3+ D.MO2+9、40.5g某金属氯化物RCl2含有0.6mol氯离子,则金属R的摩尔质量为()A.135g B.135g·mol-1 C.64g D.64g·mol-110、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A.3Cl2+6KOH5KCl+KClO3+3H2OB.2H2S+SO2=2H2O+3S↓C.2KNO32KNO2+O2↑D.NH4NO3N2O↑+2H2O11、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A.U形管内红色褪去 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12、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⑥碱液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全部13、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B.①②③互为同分异构体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的不同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14、《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文中未涉及下列操作原理的是A.溶解 B.萃取 C.蒸馏 D.过滤1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B.25℃时,0.1mol·L-1Na2S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2NAC.64g的SO2与足量的O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A个SO3分子D.2.3g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16、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HCO3”的分类正确的是A.酸B.有机物C.盐D.氧化物1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2mol铁原子 B.1molFe3+ C.0.5mol氧 D.0.5mol氮气18、下图转化关系中的m、n、p、q均含氯元素的常见物质,其中p、q为酸,n为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在标况下的密度约为3.17g·L-1B.反应③中物质n与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相等C.p氧化性强于qD.四步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1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D.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20、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可制得AgI胶体,当它跟Fe(OH)3胶体相混合时,能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A.该AgI胶粒能通过半透膜 B.该AgI胶体带负电荷C.该AgI胶体进行电泳时,胶粒向阳极移动 D.该AgI胶体是电解质21、下列在指定溶液中的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Cu2+、Cl-、OH-B.pH=2的溶液中:Fe3+、、K+、C.酸性溶液:S2-、K+、、Na+D.碱性溶液:Fe3+、、K+、Cl-22、下列溶液里离子检验的结论正确的是A.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可能含CO32-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C.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一定含有Cl-D.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a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MgCl2、K2CO3、NaOH,现做以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没有气泡产生;③向①的上层清液中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2)一定不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3)依次写出各步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③_____;24、(12分)有A、B、C、三种元素,已知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和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C能形成AC型化合物,A2+离子和B原子电子层数也相同。回答:(1)画出A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三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某实验需用0.4mol·L-1NaOH溶液500mL。配制方法如下:(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mL容量瓶;(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_______________g固体NaOH;(3)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50mL的烧杯中,倒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中;(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后的溶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_____________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6)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填各选项的序号)。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NaOH时,称量迅速但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26、(10分)某同学通过以下装置测定M样品(只含Fe、Al、Cu)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两份质量均为mg的M样品,按实验1(如图1)和实验2(如图2)进行实验,该同学顺利完成了实验并测得气体体积分别为V1mL和V2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1)写出实验1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1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于实验2,平视读数前应依次进行的两种操作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4)M样品中铜的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用V1和V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1进行实验前,B瓶中水没有装满,使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拆去实验2中导管a,使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___。(6)该实验需要0.50mol·L-1的NaOH溶液470mL,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配制时应称量______gNaOH,称量时需要托盘天平、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②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7)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是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的,则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27、(12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两套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d.______。(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3)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冷凝水由______口流出(填“f”、“g”)。(4)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下列实验步骤中,请指出有错误的一项并改正:______。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字母表示)。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B.准确称取0.045g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5)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若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③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28、(14分)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和NaOH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1)两种物质混合能发生反应且都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的是________。(2)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_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a.两物质都是非电解质b.两物质都是有机物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d.两物质都是氧化物(3)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物质中的另一种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洁净的烧杯取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得红褐色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9、(10分)(1)原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_______)的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的质量。(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Mg__________Cl-__________NaCl__________HCl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题分析】

A.胶体是混合物,故错误;B.胶体不带电,但有些胶体粒子带电,故错误;C.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的电泳性质设计的,故正确;D.胶体、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不是丁达尔效应,故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是混合物,胶体中粒子带电,但胶体不能带电,利用胶体粒子带电的性质进行电泳分离或除尘。2、A【解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应用。由题可知,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因锌过量,故H2SO4完全反应,生成0.05molH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粒子数目之比,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判断。【题目详解】由Zn+H2SO4===ZnSO4+H2110.05mol0.05molA.c(H2SO4)==,即c(H+)=0.5×2mol/L=1mol/L,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正确;C.消耗锌的质量,正确;D.该反应会放出热量,即随着H2的逸出,可能会有水蒸气混入H2中,正确。3、A【解题分析】

A.氨气是非电解质;故A正确;B.硫酸铵属于盐,是电解质;故B错误;C.氯气为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醋酸属于酸,醋酸是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是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氨气、部分有机物等是非电解质。4、B【解题分析】

1molCO2中含有2molO,1molCO中含有1molO,因此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2和CO物质的量之比为1:2,B正确。答案选B。5、A【解题分析】

A.加过量KCl溶液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过滤,滤液是硝酸钾和过量氯化钾的混合物,又引进了新杂质氯化钾,故A错误;B.加足量盐酸后加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NaCl、H2O、CO2,故B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以加热蒸发得浓溶液后降温,获得硝酸钾的晶体,故C正确;D.加过量Na2CO3溶液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滤液是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可以将碳酸根除去,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A。6、B【解题分析】A.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置换反应,不属于区域3,故A错误;B.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属于区域3,故B正确;C.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区域3,故C错误;D.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分解反应,不属于区域3,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①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③部分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④部分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关系图如下图所示:。7、A【解题分析】

A.碳酸氢根离子是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A正确;B.KHSO4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HSO4=K++SO42-+H+,故B错误;C.Ca(OH)2属于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a(OH)2=Ca2++2OH-,故C错误;D.HClO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ClOH++ClO-,故D错误。故选A。8、B【解题分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得失电子守恒,设反应后M元素的化合价为x,参加反应的M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02L=0.002mol,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为0.195g÷65g/mol=0.003mol,故存在:(+5-x)×0.002mol=0.003mol×2,解得x=+2,故选B。9、D【解题分析】

因为每个“RCl2”中含2个氯离子,含0.6mol氯离子的RCl2的物质的量为×0.6mol=0.3mol,金属氯化物RCl2的摩尔质量为=135g/mol,即RCl2的式量为135,所以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5-35.5×2=64,金属R的摩尔质量为64g/mol,答案选D。10、A【解题分析】

A.该反应中只有Cl2中0价的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A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H2S中-2价的S元素被氧化,SO2中+4价的S元素被还原,B不符题意;C.该反应中KNO3中O元素被氧化,N元素被还原,C不符题意;D.该反应中只有N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中+5价的N元素降低为+1价,-3价的N元素升高为+1价,不是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不符题意;答案选A。11、C【解题分析】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反应放热,可使广口瓶内压强增大,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以此解答该题。【题目详解】A.由于浅红色的水是在U形管中而非试管中,所以U形管内的红水不褪色,故A错误;B.由于浅红色的水是在U形管中而非试管中,则试管内溶液不变红,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所以气球a变大,故C正确;D.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热量,使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而出现U形管中水位d>c,故D错误;故答案:C。12、D【解题分析】

①试管加热时为防止局部骤热发生爆炸,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故①正确;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为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应该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故②正确;③制取气体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故③正确;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为防止爆炸要验纯后点燃,故④正确;⑤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先通入氢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先撒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故⑤正确;⑥进行分液操作时,先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然后再慢慢旋开活塞,保障气压畅通,故⑥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化学实验操作的要领是解题的关键。13、C【解题分析】

由图可以看出:①含有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为11H原子,②含有1个质子,1个中子,1个电子,为12H原子,③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1个电子,为13H原子,三者含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相互为同位素.【题目详解】A、①②③含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相互为同位素,而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A错误;B、同分异构体为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而①②③相互为同位素,故B错误;C、①②③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性质相同,故C正确;D、①②③质量数分别为1、2、3,质量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分清同位素、同素异形体与同分异构体的区别与联系。14、C【解题分析】

投茶、出浴涉及茶的溶解,淋壶、烫杯、酾茶过程涉及萃取以及过滤等操作,而蒸馏涉及到物质由液态变为气体后再变为液体,泡茶过程没有涉及到此蒸馏。A.溶解符合题意;B.萃取溶解符合题;C.蒸馏不溶解符合题;D.过滤溶解符合题;故选C。15、D【解题分析】

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物质的量;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2.3g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g产物,则产物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钠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题目详解】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2.24L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A错误;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物质的量,故B错误;2SO2+O22SO3,该反应可逆,64g的SO2与足量的O2充分反应后得到SO3分子数小于NA个,故C错误;2.3g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g产物,则产物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钠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所以2.3gNa完全反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故D正确。16、C【解题分析】

A.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B.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并非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比如CO,CO2,CO32-和HCO3-等;C.盐是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D.氧化物是指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O的化合物。【题目详解】NaHCO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符合盐的定义,所以属于盐。答案选C。17、C【解题分析】

使用物质的量必须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化学式,以此来解题。【题目详解】A.2mol铁原子,微粒指代明确,故A正确;

B.1molFe3+,微粒指代明确,故B正确;C.0.5mol氧,是指0.5mol氧气还是0.5mol氧原子不清楚,指代不明确,故C错误;D.0.5mol氮气,氮气为具体的物质,指代明确,故D正确。

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使用,注意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具体的物质或化学式,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18、D【解题分析】

m、n、p、q是均含氯元素的常见物质,n为单质,则n是氯气;p、q为酸,根据转化关系,m可以是NaClO,p可以是HClO,q可以是HCl。【题目详解】氯气在标况下的密度约71g22.4L=3.17g·L-1,故A正确;反应③可以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是2NaOH+Cl2=NaCl+NaClO+H2O,1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B正确;HClO氧化性大于HCl,故C正确;NaClO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次氯酸,该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选D19、D【解题分析】

A项,给玻璃仪器加热,如烧杯、烧瓶等,都要加垫石棉网;但是试管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故A项错误;B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为了避免沸腾液体溅出烫伤实验人员,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B项错误;C项,烧杯不能直接加热,给烧杯加热时下边需要垫上石棉网,故C项错误。D项,加热后的蒸发皿有很高的温度,为了实验安全,应该用坩埚钳夹取,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20、C【解题分析】

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可制得AgI胶体,当它跟Fe(OH)3胶体相混合时,能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这是发生了胶体的聚沉,说明AgI胶粒与Fe(OH)3胶粒带相反电荷,Fe(OH)3胶粒带正电,AgI胶粒带负电;【题目详解】A.胶粒直径在1到100nm之间,不能通过半透膜,A错误;B.该AgI胶体不带电,B错误;C.AgI胶粒带负电,则该AgI胶体进行电泳时,胶粒向阳极移动,C正确;D.该AgI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不是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C。21、B【解题分析】

A.Cu2+显蓝色,、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与题意不符;B.H+、Fe3+、、K+、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C.H+与S2-或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与题意不符;D.Fe3+、OH-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与题意不符;答案为B。22、A【解题分析】

A、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B、硫酸钡是一种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沉淀;C、除氯离子外,碳酸根离子等也可以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符合该现象的离子不一定是钙离子,如钡离子、镁离子等也是这种现象。【题目详解】A、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HCO3-或CO32-、HCO3-,故A正确;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由于硫酸钡和氯化银都是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故B错误;C、除氯离子外,碳酸根离子等也可以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溶液不一定含有Cl-,故C错误;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符合条件的离子除了钙离子,还可能含有钡离子、镁离子等,故D错误;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MgCl2、NaOH和Ba(NO3)2K2CO3Mg2++2OH-===Mg(OH)2↓Mg(OH)2+2H+===Mg2++2H2OBa2++===BaSO4↓【解题分析】

①取一定量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是Ba(NO3)2和K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MgCl2和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MgCl2和K2CO3反应生成MgCO3沉淀,沉淀的组成有多种可能。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消失,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沉淀中没有BaCO3、MgCO3,沉淀为Mg(OH)2,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MgCl2和NaOH,一定没有K2CO3;③向①的上层清液中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为BaSO4,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Ba(NO3)2,根据上述分析作答。【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MgCl2、NaOH和Ba(NO3)2,答案:MgCl2、NaOH和Ba(NO3)2;(2)由分析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K2CO3,答案:K2CO3;(3)①中白色沉淀为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g2++2OH-===Mg(OH)2↓;②加入稀硝酸Mg(OH)2溶解,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g(OH)2+2H+===Mg2++2H2O;③加入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为Ba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BaSO4↓';答案:Mg2++2OH-===Mg(OH)2↓;Mg(OH)2+2H+===Mg2++2H2O;Ba2++===BaSO4↓。【题目点拨】②中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常见酸、碱、盐在水中溶解性及主要化学性质在学习中要注意整理和记忆。24、MgCO【解题分析】

A、B、C三种元素,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上最多有8个电子,所以次外层应该是第一电子层,则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6,所以C是O元素;B和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B核外电子排布为2、4,所以B是C元素;A、C能形成AC型化合物,A2+离子和B原子电子层数也相同,则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2,因此A是Mg元素,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镁元素,B是碳元素,C是氧元素。(1)A是镁元素,Mg2+核外有2个电子层,电子排布为2、8,最外层有8个电子,其质子数是12,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通过以上分析知,A、B、C分别是镁元素、碳元素、氧元素,元素符号分别是Mg,C,O。【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推断,明确原子结构及原子构成的各种微粒关系是解本题关键。25、5008.0胶头滴管C【解题分析】(1)因溶液的体积500mL,所以选用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500;(2)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0.5L×0.4mol•L-1×40g/mol=8.0g,故答案为8.0;(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然后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混合均匀,故答案为胶头滴管;(6)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少量氢氧化钠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溶液浓度偏低;B.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NaOH时,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导致称量的氢氧化钠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错误;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方法,明确配制步骤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配制过程中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26、2Al+2OH-+2H2O=2AlO2-+3H2↑液封,避免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控制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控制反应的快慢;节省药品。冷却到室温调整BC液面相平mg-28V2-19V111200g无影响偏大10.0小烧杯(或称量瓶)药匙偏大【解题分析】

据题意,M只含铁、铝、铜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或三种,其中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铁只能溶于强酸,不溶于强碱;铜既不溶于氢氧化钠,也不溶于稀硫酸,依据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和题干中的问题分析回答。【题目详解】根据题意,M只含铁、铝、铜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或三种,其中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铁只能溶于强酸,不溶于强碱;铜既不溶于氢氧化钠,也不溶于稀硫酸。则(1)实验1中氢氧化钠溶液只与铝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2)实验1的装置中使用的是长颈漏斗,不是分液漏斗,无法控制液体流量,则小试管的作用是对长颈漏斗起到液封作用,防止氢气逸出,控制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控制反应的快慢,节省药品;(3)由于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影响大,则对于实验2,平视读数前应等到冷却到室温,并上下移动C量气管,使B、C液面相平,其目的是使B管收集的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这样读得的读数才准确;(4)根据V1结合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可知样品中铝的质量为V122400mol×23×27g/mol=V133600mol×27g/mol,铁和铝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根据V2(5)如果实验前B瓶液体没有装满水,不影响实验结果,因为理论上B管收集的气体体积等于排入C管里液体的体积;若拆去导管a,加入液体时,排出锥形瓶中部分空气,导致测定的气体体积偏大;(6)①要配制0.50mol•L-1的NaOH溶液470mL,所用容量瓶应为500mL,所以配制时应称量0.50mol•L-1×0.5L×40g/mol=10.0gNaOH,称量时氢氧化钠要放在小烧杯(或称量瓶)中进行,用药匙取药品;②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使得溶液中氢氧化钠偏多,所以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7)根据c=1000ρω/M可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1.84×98%)/98mol·L-1=18.4mol/L。27、蒸馏烧瓶烧杯酒精灯fB项应改为称取2.0gNaOHBCAFED偏低无影响偏高【解题分析】

(1)a为蒸馏烧瓶,d为烧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