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区域高三上学期11月语文试题专题分类真题试卷练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湖南省长沙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四)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而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观,古人所说的“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就是就此而言的。因为它“空”,所以它“有”;“空”通过我们的心灵变成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世界。(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空山》)材料二宗白华先生曾以“太虚片云,寒塘雁迹”形容艺术的空灵境界,这一描述是十分形象而精当的。空是虚,是无,是静穆;而灵则是实(不同于写实之实),是有,是灵气,是生命。这两者正好组成了空灵风格的两个基本点,也是所有中国艺术史上偏于抽象写意的艺术品的两个基本点。然而灵实以空为前提条件,周济说:“空则灵气往来”,可见不先求空,灵气就无法产生。不过反过来说,没有灵,空就成了“顽空”“死空”,谈不上美感的力量了。因此,中国古代美学谈空灵往往表现出一种辩证的眼光。苏轼说得好:“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外枯”乃指外形的简约、空虚;“中膏”是内在的生命力之旺盛,所以“似澹而实美”,并非一片死寂枯竭。刘克庄说过类似的话叫“若近而远,若淡而深”;金圣叹则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来表达这种艺术境界。那么,这种空而灵、虚而实的境界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涉及“简”的问题。简者简约,美学上的简约不同于科学论文或其他实用文体中的省略,而是说寥寥数笔而意趣盎然,也就是说,以极其简化的线条传达极其丰富的意蕴,从而使人想象于无穷。如果一首诗、一幅画中的意象或线条简约而又有无穷的美感发生之力,那么这首诗或画就达到了简约和空灵。李东阳认为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二句诗“淡而有味,近而愈远”,恐怕正是因为它们以简约洁净的意象深深地透衬出宁静、闲适、恬淡的心境和意蕴的缘故。王维这首小诗名为《鹿柴》,全诗共四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的首二句以空山之空旷、无人、静寂、幽深,作为背景,而活跃跳荡于这个背景之中的则是生命的声音,无人而生机盎然。后二句似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捕捉了一束晶莹透亮的光束,它像金色的线一样穿透深邃茂密的森林,最后栖息于青青的苔藓之上。深邃空幽的绿色丛林中透下这一束光芒四溢的阳光,这是多么空寂而又灵动的境界!“空山”“深林”是空;而“人语”“返景”则是灵了,这两者一旦被天衣无缝地接合起来,就是绝妙的空灵境界。总之,从美感经验的角度说:空灵和简约是指简化的外形中包蕴着丰盛的美感发生之力,每一意象、每一线条、色彩、音响都凝聚着旺盛的、生生不息的美感张力。如宗白华先生说的:“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画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而这,不正是抽象艺术超过写实艺术的地方吗?形简而旨丰,以高度抽象、饱蕴张力的形式传达丰富的情感内涵,这种艺术理想在我国古代艺术创作实践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中国的古诗一向以意象简洁称著,而简洁中包含无穷的情感意味。(摘编自陶东风《空灵论》,文章有删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艺术“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观中特别注重“虚”的创造,“虚”是使欣赏者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的途径之一。B.中国艺术推崇的“虚”在绘画、诗词、造园等各种艺术中都有所表现,其中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C.中国古代美学谈空灵往往表现出一种辩证的眼光,灵实和虚空构成了空灵风格的两个基本点,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D.以极其简约的意象或线条传达丰富意蕴,给人以无穷想象,空灵的境界由此达成,因此可以说抽象艺术超过写实艺术。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材料二采用了不同的论证结构,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空灵”这一话题。B.中国园林中假山、回廊等不可替代在于它们引领的虚空世界饱含着灵动性和深意。C.材料二将诗画放在一起论证,可表现出在中国艺术中“空灵”存在共通性的特点。D.中国戏曲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体现了“空”的艺术特点。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二的论据的是(3分)()A.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酌酒与裴迪》)B.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C.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晏几道《临江仙》)D.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4.结合两则材料,给“空灵”下一个定义。(4分)5.《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的景致作了如下描写: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这座“潇湘馆”具有空灵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对此加以分析。(6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弘扬色彩文化,丰富色彩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色中的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质中,白与黑是难以通过其它任何颜色混合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色。西周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过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开红色。“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的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范出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汉唐之后紫色被视为代表天帝居所紫微星的色彩,天子所居之地皇宫则对应称为紫宫,明清皇宫称“紫禁城”由此而来。“紫”天、“黄”地、“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集先秦五行之大成,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形成“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色彩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或说是皇家专用的颜色。但凡有重大的祭祀活动,皇帝都要穿黑色的服装。宋以后,黄色象征帝王之位,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是皇权的象征色彩,不可僭越。(摘编自陈向鸿《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观念探源》)材料二中国色彩观尤其是“五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广泛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信仰、礼仪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中。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两家色彩观记录着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发展过程。儒家色彩观的一大特色是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朝时期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儒家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定为“间色”,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等级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除了用色彩来规范“礼”这一特点之外,儒家色彩观亦推崇斑斓绚烂的“纯粹”美,追求各色颜色配合相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文人山水画审美倾向上。山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人们在江河、亭台、楼宇之中游玩、捕鱼、闲谈,展现出来的是一片平和的静态之美。小说《射雕英雄传》第十三回,郭靖于江上“但见山青水绿,天蓝云苍、夕阳橙黄、晚霞桃红,就只没有黑墨般的颜色”。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体现了“配合适宜”的审美价值标准。儒家色彩观的另一主要特色是“比德”,即用色彩暗示人的品德,这一象征性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中国戏剧脸谱色彩,以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寓意,暗示剧中人物性格和品德,形成特有的用色程式,如红色表示忠勇,金色表示神秘威武,黑色表示刚直不阿,白色表示奸诈阴险,等等。儒家色彩观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为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道家以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认为黑色高居于其他一切色彩之上。道家对黑色的选择本质上是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出发的,是“法自然”的色彩观。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是幽冥之色。天色为玄,因为“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产生万物的功能,显然玄(黑)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所以道家的建筑以及服饰多用黑色。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道德经》中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令人眼花缭乱,而趋于无彩色——黑白、玄素、水墨……中国文人画家大都政治失意,逃避社会现实,有的学道参禅,避居山林,超然物外,对黑色更为崇拜,主张“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运用墨色之变化,在浓淡间实现超然的艺术境界,追求以墨造型,达到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最先确认墨的正统地位—“运墨而五色具”,五颜六色无需色料敷染,仅用水墨便可传神写意,因而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呈现深邃却也荒寒淡远之境。中国水墨山水画色彩是哲学色彩观,在宇宙论的深处,飘然出尘、静默如禅、空灵如水的中国画色彩开辟了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改编自王志惠《论美轮美奂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色体系”形成于西周时期,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具有独特性,隶属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贯穿于民族色彩文明史。B.关于“五色”的文字较早记录在《尚书》中,虽然表达颜色的词语与今天有所不同,但与现代色彩理论中的原色相对应。C.儒家色彩观的形成,与孔子主张由“礼”达“仁”,极力维护周朝典章制度有关,也与孔子提倡中庸哲学思想密切相关。D.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显现深邃荒寒淡远之境,是画家心灵世界、运用墨色技巧、确立墨正统地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将五原色定为“正色”,将其他色定为“间色”,说明儒家既主张色彩有尊卑,使用有等级,又追求色彩混合形成的斑斓绚烂。B.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五色(黄、红、紫、白、黑)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C.天色为玄色,即幽冥之色,故玄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天”也就成了道家思想中产生万物的本源。D.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体现了仅用水墨传神写意,臻于以墨造型、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比德”色彩观的一项是(3分)()A.按中国戏剧脸谱颜色传统,赵高、严嵩扮演者宜用白脸,如来佛、二郎神宜用金脸。B.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之洁白表明自己的节操。C.中国文人画作者大都偏爱黑色,意在用黑色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刚正不阿的品格。D.《醒世姻缘传》善用服饰色彩表现人物,如嫡母刚去世的素姐着一身艳服外出烧香。4.结合材料一梳理我国各时期的色彩观念。(4分)5.阅读下面文字,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红楼梦》的色彩观。(6分)《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衣着:“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第五十一回写袭人回家探母病时衣着:“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怡红院题词“怡红快绿”,建造之初为蕉棠两植。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法兰克福的《论不平等》认为:经济平等并不具有道德性,经济上的不平等并不具有道德上的不正当性,刻意追求经济平等不但无益于事,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的社会后果。法兰克福抽丝剥茧地梳理出平等主义的论辩漏洞或逻辑缺陷,展开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的精湛分析,并创造性地赋予某些概念和词汇以学术和学科的规范意义,澄清了很多习以为常但其实是错误性的认知,使得其为不平等的辩护以及关于平等与尊严等相关问题的辨析,获得了充分的证成。一是“充足主义”概念的提出。在传统论述中,平等主义尤其是经济平等,具有强大的道德正当性,诉求经济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平等主义携手大众民主阔步前行,势不可当。但法兰克福认为,追求平等不等于消除贫困,甚至会产生贫困,而贫困情况下的平等同样不具有正当性。因此,关键不是平等与否,而是经济上的“充足”,促使贫穷之人越来越少,富足之人越来越多,“充足主义”才是正道。这样一来,平等的道德价值理念就失去了它的强大吸引力,不平等的污名论也会得到某种消解。某种意义上,不平等意味着差距,反而激发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创新,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在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平等主义的论战,随着“充足主义”概念的介入,鸡同鸭讲的悖论可以得到克服,对立的两派在“充足主义”方面能够获得长久共识,即社会公约数不是追求平等也不是追求不平等,而是促进社会的“充足主义”最大化提高,消除贫困问题导致的社会乃至个人的不幸与灾难。二是边际效益问题。关于平等主义的一种经济学支持理论,来自边际效益原理。按照这派理论,由于富人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边际心理感受方面是递减的,所以,在经济政策方面要求富人们拿出效益递减的部分分配给弱势群体,达致经济平等,显然具有道德正当性。对此,法兰克福认为,这种边际效益递减的福利经济学是有问题的,误导了大众的认知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作者指出,人获得某种满足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也是一种难以评估的感受,不能从量上予以划定。它们分为不同的多种类型,相互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设立每个经济财富上的某个门槛,以为超出了这个门槛就会导致富足的感受递减,是很不实际的。金钱固然是一个标准,但经济上的递增可能导致的其他充足感的追求,很可能是无限的。所以,边际效益递减难以为平等的经济学提供理论依据。三是平等的外在价值。平等主义的道义论很少受到挑战,追求平等,尤其是经济平等,从来就是理直气壮的,他们占据道德话语权。对此,法兰克福予以强有力的辨析,他认为经济平等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价值,属于外在价值,并不具有内在的价值性。因为,所谓平等与不平等,只是人们之间相互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诉求,作为独立的自主的个体,是自由而完备的,并不需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尤其是经济层面的比较,而获得自己的证成。平等并不具有价值的优先性,不平等也不具有价值的低劣性,它们本身与价值无关。所以,根据相对的非根本性的价值来制定的社会经济和福利政策,都是外在价值,只有基于人的独立本性而成就的价值才具有价值优先性。那么,平等的追求是否就完全不具有道德性呢?对此,作者另辟通道,形成某种转换,即若把平等转化为尊重,问题就获得了一定的解决。尊重问题成为道德价值论的焦点,在平等与尊重的问题上,尊重比平等更为根本。如果平等不是纠结于财富或经济上的平等与否,而是转化为对于个体的权利尊重,那么,它就具有了道德的优先性,超越了平等与不平等的话题。尊重之所以高于平等,在于尊重基于每个人的独立自主性,具有内在的价值属性。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权利资格的尊重问题,远比经济平等与否更为重要和根本,因此也就具有更高的正当性。在法兰克福看来,平等与尊重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关联的,他试图打开两者的联系渠道,从平等开出尊重的路径,把追求平等引向相互尊重的道路上,这是《论不平等》的又一理论贡献。过往的论述大多是通过论证平等的道德正当性,从而导向社会变革,不是制度上的重大革命,至少也是福利政府的理性构建。作者的论证路径则相反,它通过揭示平等的外在价值性,一方面提出了充足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正视不平等的并非不道德属性;另一方面,则提出一个价值的转化路径,把平等的外在价值转变为尊重的内在价值,引导人们从反对不平等,追求平等,过渡到正视不平等,超越平等与否,从而进入多元社会甚至经济不平等社会的彼此尊重,通过尊重,树立每个人的价值自主性。最深刻的价值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备,是权利保障,也是维系自己的自由权利。诚如作者所指出:把经济平等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目标,实际上往往是有害的,但经济平等也并非毫无意义,它通过某种方式也是可以重新获得道德性的,那就是把平等与尊重联系起来,通过追求平等实现人的相互尊重的权利自主性。(摘编自高全喜《超越平等主义》)(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兰克福在《论不平等》中认为经济平等不具有道德性,如果刻意追求经济平等,反而会产生有害的社会后果。B.法兰克福认为,不平等从某种意义上能够激发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创新,增加社会财富,它比平等作用更重要。C.人获得某种满足感的事情非常复杂,不能从量上予以划定;因此,边际效益递减难以为平等的经济学提供理论依据。D.法兰克福认为,经济平等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价值,并不具有内在的价值性,这一观点是对平等主义道义论的挑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等主义具有强大的道德正当性,诉求经济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这一观点与大众民主思想具有一致性。B.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平等主义的论战双方一向各说各话,但双方在“充足主义”概念所主张的观点上获得了共识。C.法兰克福反对根据平等主义这种非根本性价值来制定社会经济和福利政策,是因为他不认同平等的道德正当性。D.如果把平等与尊重联系起来,通过追求平等实现人的相互尊重的权利自主性,经济平等就有可能重获道德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三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贝勃定律: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B.霍曼斯成功命题:某人的特定行动越是常受到奖励,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该行动。C.帕累托改进: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提高另一方的福利。D.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某一层次需求相对满足,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形成行为动力。(4)第五段围绕“平等”与“尊重”展开论述,请简要概括论述的要点。(5)“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论语》,大意是不必担心财富不多,要担心的是财富不均: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平等观。请结合文本中“充足主义”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湖南省湘东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宋徽宗初年,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揭示了江南西路文化对当时的影响。所谓“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黄、陈等人都习禅甚深,所以吕本中用这个词来称呼诗派。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是他少年所作,名单的取舍都很随意,所列25人中除陈师道以外,只有少数作品有较多的流传,其余的只有零星作品留存,但吕本中所提出的江西诗派确实是符合事实的,诗派成员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黄庭坚的影响与指点,在诗歌的选材取向与艺术风格和黄诗存在相似之处,确实是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宋初以来,宋人对唐诗中的典范不断进行新的选择,这种选择沿着道德判断和美学判断两条途径同步进行,最终汇聚在杜甫身上。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的诗。苏、黄的诗学理想貌似有异,其实是殊途同归的。他们追求的都是“平淡”,那是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古老风格,到了北宋中叶,尊杜成为整个诗坛的深刻变革。苏轼则提出了著名的尊杜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庭坚举起了以杜甫为诗家宗族的大旗。到了宋末,因为诗派成员多学习杜甫,便把杜甫称作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推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江西诗派成为宋代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也是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的空气趋于凝固。当时宋代诗歌特征已基本定型,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收敛。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突然发生的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沉闷的空气。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蹄踏入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这可以算是北宋最大的历史事件。因为“靖康之变”,诗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原先平和的心境不复存在。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宋人宁静的书斋生活,诗歌创作的内容、意象、题材、风格均发生了变化。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涌现到诗歌题材当中。进入南宋以后,黄庭坚诗风的影响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轻快圆美的新风格。与此同时,吕本中提出“活法”之说,所谓“活法”是主张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其中并没有特定的风格论内容。但由于当时盛行的诗歌法则都源于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所以这意味着江西诗派的内部演变。(摘编自王晶《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对后世的影响》材料二:文学总是于不断创新中发展前进的。在文学的创新中,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时代氛围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都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但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文学家个体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般认为,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标志,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因此,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曹丕在论及文学创作时强调“文以气为主”,这里的“气”是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生命状态和内在修养而存在的,它决定着作家的个性与气质,从而决定作家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我们可以认为,文学的自觉是作家主体对自我意识的体认后的一种文学创作的状态,是作家主观能动性及对这种能动性及时把握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作家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创作,表现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审美理想。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表明,文学主体意识总是处于不断弱化和强化的过程之中的,就南宋中兴时期而言,诗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江西诗派的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而趋于失落后的强化和回归,正是由于此才有可能形成南宋诗歌创作的最高峰。江西诗派自黄庭坚始,形成了一套可供学习的创作理论和方法。黄庭坚首先强调要多读书,“资书以为诗”,“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其次是提倡作诗要讲究方法,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曾引黄庭坚语云:“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从此可以看出,黄庭坚强调作诗要注意在前人文辞文意上引申加工。黄庭坚的本意是借鉴和利用前人优秀的文学遗产,推陈出新,他自己也精于此道,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但他把读书作为创作成败的关键,同时又追求奇崛瘦硬的诗风,这样就必然填塞典故,连缀奇字,把创作活动引入狭隘的境地。因此,才力低下的江西后学以此法为诗,就难免蹈袭之弊。江西诗派的后学者在前人之后亦步亦趋,不敢稍逾规矩,逐渐丧失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这样,江西诗派作家放弃了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一环,即从生活中寻找诗思,以生活和情感作为表现对象。从而使得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放弃了对主体意识的把握,徒然注重表现形式和技巧,这就必然导致诗思的枯竭而使得创作进入困境,即使有所创作,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前人诗歌的“复制品”,没有个性,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从黄庭坚到江西诗派末流,诗人的主体意识处于不断的弱化之中。(摘编自颜文武《论南宋中兴诗人对江西诗派的超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而陶渊明的诗风平淡质朴,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所以,苏黄两人的诗学理想是不一样的。B.受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和当时严酷政局的影响,江西诗派的创作乃至当时整个诗坛的创作都倾向于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C.“靖康之变”后,宋代诗人宁静的书斋生活被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成为了当时诗歌创作的主要题材。D.南宋中兴时期,此前已经趋于弱化的江西诗派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和回归,诗人主体意识觉醒,由此最终形成了南宋诗歌创作的最高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宋以后,由于当时盛行的法则都源于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所以吕本中提出的“活法”之说也只是意味着江西诗派的内部演变。B.魏晋时期的诗人们能够有意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审美理想,这是魏晋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的真正原因。C.黄庭坚之语“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指出作诗要讲究方法,推陈出新。D.江西诗派后学者在文学创作上放弃了从生活中寻找诗思,以生活和情感作为表现对象,是因为他们在前人之后亦步亦趋,不敢稍逾规矩。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曹丕“文以气为主”观点的一项是(3分)()A.“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C.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荀子《王制》)D.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杜牧《答庄充书》)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江西诗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4分)5.请分析下面两则材料,说说每则材料的内涵并指出它们分别体现了黄庭坚的什么创作理论或方法。(6分)材料一:古人学书,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楷式。材料二:腐儒坐井观天,泥古不化,若五岳三江,瞬息间千变万状,岂陈陈相因者得之于笔墨间欤?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作为审美对象与自然禀赋的山水,历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滋养与资源。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的山水眼光,进而用这种眼光观看我们周围的真山真水。什么是山水的眼光?中国画家画一座山,通常先在山脚下住一段时间,在山腰又住一段时间,山前山后来回跑,又无数次登上山岭远望,最后整座山了然于心,待要画时,和盘托出。一画之中,山脚与山体俱见,山前和山后齐观,巅顶与群峦并立,这就是所谓的“高远、深远、平远”。不为透视所拘,不受视域所限,山水草木一例相看,烟云山壑腾挪反转。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饱游而铁看,游目而骋怀。山水眼光是一种不唯一时一侧的观看,更是将观看化入胸壑化成天地综观的感性方式。山水非一物,山水是万物,它本质上是一个世界观,是一种关于世界的综合性的“谛视”所谓“谛视”,就是超越一个人瞬间感受的意念,依照生命经验之总体而构成的完整世界图景这种图景是山水的人文世界,是山水的“谛视”者将其一生的历练与胸怀置入山水云霭的聚散之中,将现实的起落、冷暖、抑扬、明暗纳入内心的观照之中,形成“心与物游”的存在。多年前,我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北宋郭熙的《早春图》。我在这里看到一片奇幻的山壑被一层层的烟云包裹着,宁静而悠远,峻拔而生机勃勃。这是早春即将来临之时的山中景象一冬去春来,大地苏醒,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天的消息。看着这幅画,如行游在山下山上、山前山后的风景之中。我们可以在这些景色中与天地相往来,这就是中国绘画,这就是中国山水。不是在我们眼前打开一个镜头,而是使我们的身体在这里穿梭往还,使我们的心在这里吐纳元气。这就是与西方绘画和摄影作品全然不同的中国绘画。在这些生动苍润的描画之中,我们还感受到了笔和墨的美,这种美最能体现山水的形神。正是这种“戏墨”的方法最自由也最有效地把我们带入对“象”的体察之中。“象”既不是自然对象,亦非纯然意识里的心象,而是在自然对象与纯然意识之间的辽阔无际的间性世界。我们在这种“象”的体察中,走进了中国绘画的世界,走进了诗意栖居的世界。中国绘画让我们获得体象的诗意、生命的诗意。在宋代,还有一类文人画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大诗人北宋郭熙的《早春图》苏轼。苏轼第一个提出了“文人画”术语,以应对画院的专业画家。他写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他在绘画的题写中多次题道:“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作为诗人,苏轼对绘画强调天机,强调诗心独创,但他并不贬低“艺”的重要性,极重视有道有艺,道艺结合。他写道:“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宋代著名文学家、画家黄庭坚诗言:“一丘一壑可曳尾。”“曳尾”指《庄子·秋水》中的那只乌龟在泥沼中自乐。一丘一壑,则是寄情山水。人在山水中自足自乐,表现出传统文人尤其是隐居文人的纯粹与高尚。一丘一察虽有限,却以某种坚固的深度唤起恒远的积极思想,赋予人以自足自乐的充盈,以及“风乎舞雾,咏而归”的无名之志。这直接构成了山水世界的无边容量与意涵。宋韵的根蒂究竟在哪里?南宋诗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有尽,意无穷,或者说用有限的言抒发无穷之意,就是宋代诗画要达到的境界。这正是宋代文人与评论家所悉心追求的蕴涵。摘编自许江《沿着宋画,走入中国山水精神的深处》材料二:山水体现了道的特性,由山水可观天道。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能滋养万物,不会因为相争和冲突而破坏自然的和谐有序水处于卑微的位置,却彰显了上善、至德和圣人的无为而治,水之“道”有益于心性涵养和政治治理。水为天下至柔至弱之物,却能击穿石头等坚硬之物,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南朝宋画家宗炳表示,“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以其形质之美更直接鲜明地呈现“道”,使仁者在静观山水之中因悟道而喜悦。这也印证了孔子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按照朱喜的解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事理像水一样变动不居,义理像山那样永恒不变。山水形成一种互补,将变化与恒常融为一体。通过在山水间游走、居住、体悟、静观,人们可参透天地之道、治世之道,成为智者或仁者,抑或兼容两者。“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山水的自然本性充分体现了“道”和“至德”。水大不可极,深不可测,润泽万物,入于无间;而高山仰止,为万民所瞻。山水最能彰显道的本性,是人悟道的直观对象。中国的山水文明展现了“配对”的思维方式,而非西方式的组合逻辑。“山水”融合了静止与流动、恒常与变化、透明与晦暗、密实和稀疏、整体与部分、阴阳、虚实、高低等两极的概念.人在山水里通过“回到源头”可取得新的兴发,汲取新的能量和活力,从而解除身心的对立,回到最好状态。山水赋德、山水比德、山水兴德也是中国山水文明的特质。《诗经》中有大量描述山水的意象来传达道德教诲,山水赋德是通过展示山水的原貌来喻指人的德性。山水比德也是常见的传统用法,如《诗经·鲁颂·洋水》反复提到“思乐半水”,在洋水中采菜,在洋水边上饮酒,表达对德政的歌颂。诗中还进一步由山水兴德,引申出君王要通过修明德性而兴邦安民。《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也以山比德,用南山北山各种草本植物起兴,赞颂具备诸种德性的贤人君子称其“德音不已”。《诗经》的首篇《关雎》更是借助河流水鸟植物的比兴,歌咏“后妃之德”,“风天下而正夫妇”,使淑女配君子,而进贤思才。君子从起先的“寤寐求之”“辗转反侧”逐渐转变为以琴瑟钟鼓之礼相迎,心性从自然的情爱冲动转向礼仪贤德,使性情和德性获得涵养。山水天地间美好的景、物、人和生生不息的劳作,可激发人不断完善自身,走向道德人生。
(摘编自林志猛《中国山水文明与精神的超越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画家打破了观察事物的局限,运用“高远、深远、平远”三种眼光描画山水景物,将之化入胸襟。B.山水的谛视者超越瞬时感受的意念,将其一生的历练与胸怀置入山水云露的聚散中,构成完整世界图景。C.“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体现了苏轼对道艺结合的重视,是对贬低艺”的画院画家的回应。D.山水具有形质之美,两者可以形成一种互补,将永恒不变的义理与变动不居的事理融为一体,能够直接而鲜明地呈现“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列举了文人画家苏轼和黄庭坚的画论主张,二人强调山水画要表达自己的精神境界,都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B.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组合逻辑,中国山水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两极“配对”,以此彰显道的本性,让人从直观的山水中悟得“道”。C.水虽处卑微却能滋养万物,不会因为相争和冲突而破坏自然的和谐有序,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可见,水中有天道。D.材料二列举并分析了《诗经》中《半水》南山有台》关雎》等三首诗,说明中国山水文明自古就有山水比德、山水兴德的特质。3.根据选项内容,下列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春夜宴桃李园图》:仇英用工笔描绘文人们“开琼宴”“坐花”“飞羽筋”的情景,生动精致。B.《蜀道难》:诗人将蜀道高峻之山、险恶之水纳于心中,形于笔端,表达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C.《枯木怪石图》:枯木怪石无定形,利于放笔造形,以发泄胸中盘郁,以求英风劲气逼人。D.《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在对山水之景的描写中,寄寓了对现代文明及个人存在意义的思考。4.两则材料同以山水为论述对象,但论述目的并不相同,试简要说明。(4分)5.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将举行主题为“宋韵今辉,山水精神”的艺术特展,如果聘请你作为这次艺术特展的解说员,请你结合材料一列出解说要点。(4分)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24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武)李(陵)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最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这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珍重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上述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观点。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内容也仍不同于后世腐败之作。而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优秀诗篇,却正是在这种人生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学术深度。《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直到陶渊明的自挽歌,对人生、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相反,获得的恰好是一种具有一定浓度的积极感情,原因就在这里。如前所说,内的追求是与外的否定联在一起,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从哲学到文艺,从观念到风习,看来是如此狂诞不经的新东西,毕竟战胜和取代了一本正经而更加虚伪的旧事物。才性胜过节操,薄葬取替厚葬,王弼超越汉儒,“竹林七贤”成了理想人物,甚至在墓室的砖画上,也取代或挤进了两汉的神仙迷信、忠臣义士的行列。非圣无法、大遭物议并被杀头的人物竟然嵌进了地下庙堂的画壁,而这些人物既无显赫的功勋,又不具无边的法力,更无可称道的节操,却以其个体人格本身,居然可以成为人们的理想和榜样,这不能不是这种新世界观人生观的胜利表现。(摘编自《美的历程》)材料二:(以下简称李):我一直认为,中国近现代到今天许多高喊个人主义的人,并不了解什么是个人主义,大多数只是某种反传统反权威反既定秩序的情绪宣泄。这种宣泄在当时有它的某种积极意义,但今天仍然停留在这种水平上,便太可悲了。刘再复(以下简称刘):健康的个人主义除了意识到个人独立人格的重要,还意识到人类的存在是相关的,绝对的个人是不存在的。意识到这种相关性,就是不仅意识到个人的权利,也会意识到个人的责任,于是,在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具有自我抑制、自我反省的力量。五四时期的文化改革者也认识到这一点,胡适说自我也要“担干系”的意思也就是责任的意思,他在《不朽》一文中就说,“我这个现在的‘小我’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过去,须负重大的责任,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未来,也须负重大的责任。”但是,很不幸,“五四”之后的中国,特别是当代的中国,经常泛滥的是只要权利、不要责任的破坏性个人主义。李:现在比较盛行的是“老子天下第一”,唯我掌握真理,以为个人主义就是反社会、反理性、反现存的一切,把个人主义等同于毫无责任感的反社会的破坏性人格。市场经济发展之后,个人欲望还会继续膨胀,有个人欲望不是不好,但个人的欲望要尊重他人的欲望,健全的个人主义还应当包括自我抑制的一面。刘:正常的社会、正常的国家,一方面要尊重个人的权利,尽可能让个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公共权威和公共意识。这种公民意识就是对公共权威的尊重,即对法律和各种规则的尊重。(摘编自刘再复、《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沉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诗十九首》等文学作品,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直接抒发了对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之情,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B.魏晋时“人的觉醒”的核心是怀疑一切、重视死亡、感慨人生,这种悲观的思潮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影响非常大。C.魏晋时“人的觉醒”有破有立,既有对以往的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的怀疑和否定,又有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发现和追求。D.、刘再复二人认为,只有那种既发展自我又约束自我、既实现自我又无碍他人的个人主义才能算是健康的个人主义。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第三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式,主要论证了《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都具有直抒胸臆、深发感喟的特点。B.材料二中刘再复论述“个人主义”,辩证看待权利与责任、小我与大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思维严密,逻辑清晰。C.材料二以对话的方式深入探讨“个人主义”这个话题,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互为支撑,其目的是引起当代人的重视。D.材料一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魏晋“人的觉醒”持赞同态度,材料二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对“个人主义”持思辨态度。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B.“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C.“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孔融D.“周西伯昌,怀此圣德。”——曹操4.材料一第六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对“人的觉醒”展开论述的?请简要分析。(4分)5.材料一中的“人的觉醒”和材料二中“健康的个人主义”的内涵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6分)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湖南省长沙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四)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而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观,古人所说的“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就是就此而言的。因为它“空”,所以它“有”;“空”通过我们的心灵变成了一个蕴涵丰富的世界。(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空山》)材料二宗白华先生曾以“太虚片云,寒塘雁迹”形容艺术的空灵境界,这一描述是十分形象而精当的。空是虚,是无,是静穆;而灵则是实(不同于写实之实),是有,是灵气,是生命。这两者正好组成了空灵风格的两个基本点,也是所有中国艺术史上偏于抽象写意的艺术品的两个基本点。然而灵实以空为前提条件,周济说:“空则灵气往来”,可见不先求空,灵气就无法产生。不过反过来说,没有灵,空就成了“顽空”“死空”,谈不上美感的力量了。因此,中国古代美学谈空灵往往表现出一种辩证的眼光。苏轼说得好:“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外枯”乃指外形的简约、空虚;“中膏”是内在的生命力之旺盛,所以“似澹而实美”,并非一片死寂枯竭。刘克庄说过类似的话叫“若近而远,若淡而深”;金圣叹则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来表达这种艺术境界。那么,这种空而灵、虚而实的境界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涉及“简”的问题。简者简约,美学上的简约不同于科学论文或其他实用文体中的省略,而是说寥寥数笔而意趣盎然,也就是说,以极其简化的线条传达极其丰富的意蕴,从而使人想象于无穷。如果一首诗、一幅画中的意象或线条简约而又有无穷的美感发生之力,那么这首诗或画就达到了简约和空灵。李东阳认为王维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二句诗“淡而有味,近而愈远”,恐怕正是因为它们以简约洁净的意象深深地透衬出宁静、闲适、恬淡的心境和意蕴的缘故。王维这首小诗名为《鹿柴》,全诗共四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的首二句以空山之空旷、无人、静寂、幽深,作为背景,而活跃跳荡于这个背景之中的则是生命的声音,无人而生机盎然。后二句似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捕捉了一束晶莹透亮的光束,它像金色的线一样穿透深邃茂密的森林,最后栖息于青青的苔藓之上。深邃空幽的绿色丛林中透下这一束光芒四溢的阳光,这是多么空寂而又灵动的境界!“空山”“深林”是空;而“人语”“返景”则是灵了,这两者一旦被天衣无缝地接合起来,就是绝妙的空灵境界。总之,从美感经验的角度说:空灵和简约是指简化的外形中包蕴着丰盛的美感发生之力,每一意象、每一线条、色彩、音响都凝聚着旺盛的、生生不息的美感张力。如宗白华先生说的:“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画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而这,不正是抽象艺术超过写实艺术的地方吗?形简而旨丰,以高度抽象、饱蕴张力的形式传达丰富的情感内涵,这种艺术理想在我国古代艺术创作实践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中国的古诗一向以意象简洁称著,而简洁中包含无穷的情感意味。(摘编自陶东风《空灵论》,文章有删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艺术“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观中特别注重“虚”的创造,“虚”是使欣赏者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的途径之一。B.中国艺术推崇的“虚”在绘画、诗词、造园等各种艺术中都有所表现,其中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C.中国古代美学谈空灵往往表现出一种辩证的眼光,灵实和虚空构成了空灵风格的两个基本点,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D.以极其简约的意象或线条传达丰富意蕴,给人以无穷想象,空灵的境界由此达成,因此可以说抽象艺术超过写实艺术。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材料二采用了不同的论证结构,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空灵”这一话题。B.中国园林中假山、回廊等不可替代在于它们引领的虚空世界饱含着灵动性和深意。C.材料二将诗画放在一起论证,可表现出在中国艺术中“空灵”存在共通性的特点。D.中国戏曲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体现了“空”的艺术特点。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二的论据的是(3分)()A.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酌酒与裴迪》)B.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C.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晏几道《临江仙》)D.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4.结合两则材料,给“空灵”下一个定义。(4分)5.《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的景致作了如下描写: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这座“潇湘馆”具有空灵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对此加以分析。(6分)1.C(A项,“途径之一”有误,原文表述为“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B项,“造园艺术的‘虚’最能体现‘空’的精髓”有误,材料一“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并没有与绘画、诗词比较。D项,“抽象艺术超过写实艺术”有误,材料二只对抽象艺术和写实艺术的部分做了比较,并未得出整体上孰优孰劣的判断;“因此”也有误,属于强加因果。)2.B(“不可替代”于文无据,材料一只讲到了假山、回廊、小桥等陈设的美学意义和亭“有着独有的地位”,而并不能推出这些是不可替代的。)3.D(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空灵即在静穆的氛围、简化的外形中包蕴着丰盛的美感和生命的灵气。D项寥寥几笔,将荷的摇曳多姿、神清骨秀写尽,营造出一种清新恬静的境界。A项,意为小草得到雨露的滋润,变得生机勃勃,花儿却遭到春寒侵袭难以绽放。诗歌虽为王维所作,但写于王维晚年,这两句言外之意为花儿尚且有如此遭遇,何况世态炎凉,不说也罢。诗歌表面劝慰友人,实际也表达了王维欲用世而未能的愤激之情,有“金刚怒目”之意。因而A选项重在借花草抒情,与静穆的氛围、空灵的简约感、审美性不相符。B项,通过比喻和工笔手法,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女性的妆容,与空灵对简约的要求不符。C项,以叙述性的语言表情达意,材料二中所指的空灵则侧重于用简约的意象构筑诗歌意境,因而不符合。)4.空灵是以虚中有实、空中有灵,用简单的形式包蕴丰富的美感为特征,包括“空”(虚、无、静穆)和“灵”(有、灵气、生命)两个基本点,在中国诗、画、园林等中国艺术中共同追求的崇高境界和重要美学思想。(中心句为“空灵是一种崇高境界和美学思想”,1分;“虚中有实”“形式简单却美感丰富”的特征,1分;“两个基本点”,1分;“诗、画、园林”的外延,1分。要点全面,用语表达接近即可)5.①“潇湘馆”中曲折的游廊将人由外引领进入深处;②泉水流出形成的溪涧盘旋蜿蜒,与翠竹交相辉映,于小园中有山川之趣;③“潇湘馆”中“千百竿翠竹遮映”等景致形成“隔”,使物象造成距离,创设了“空”的美境;④“潇湘馆”的陈设简约,而有雅致清幽之意境,虚实相生,空灵相成。(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得满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弘扬色彩文化,丰富色彩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色中的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质中,白与黑是难以通过其它任何颜色混合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色。西周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过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开红色。“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的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范出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汉唐之后紫色被视为代表天帝居所紫微星的色彩,天子所居之地皇宫则对应称为紫宫,明清皇宫称“紫禁城”由此而来。“紫”天、“黄”地、“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集先秦五行之大成,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形成“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色彩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或说是皇家专用的颜色。但凡有重大的祭祀活动,皇帝都要穿黑色的服装。宋以后,黄色象征帝王之位,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是皇权的象征色彩,不可僭越。(摘编自陈向鸿《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观念探源》)材料二中国色彩观尤其是“五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广泛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信仰、礼仪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中。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两家色彩观记录着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发展过程。儒家色彩观的一大特色是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朝时期建立的色彩典章制度。儒家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定为“间色”,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等级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除了用色彩来规范“礼”这一特点之外,儒家色彩观亦推崇斑斓绚烂的“纯粹”美,追求各色颜色配合相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文人山水画审美倾向上。山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人们在江河、亭台、楼宇之中游玩、捕鱼、闲谈,展现出来的是一片平和的静态之美。小说《射雕英雄传》第十三回,郭靖于江上“但见山青水绿,天蓝云苍、夕阳橙黄、晚霞桃红,就只没有黑墨般的颜色”。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体现了“配合适宜”的审美价值标准。儒家色彩观的另一主要特色是“比德”,即用色彩暗示人的品德,这一象征性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中国戏剧脸谱色彩,以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寓意,暗示剧中人物性格和品德,形成特有的用色程式,如红色表示忠勇,金色表示神秘威武,黑色表示刚直不阿,白色表示奸诈阴险,等等。儒家色彩观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为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道家以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认为黑色高居于其他一切色彩之上。道家对黑色的选择本质上是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出发的,是“法自然”的色彩观。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是幽冥之色。天色为玄,因为“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产生万物的功能,显然玄(黑)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所以道家的建筑以及服饰多用黑色。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道德经》中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令人眼花缭乱,而趋于无彩色——黑白、玄素、水墨……中国文人画家大都政治失意,逃避社会现实,有的学道参禅,避居山林,超然物外,对黑色更为崇拜,主张“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运用墨色之变化,在浓淡间实现超然的艺术境界,追求以墨造型,达到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最先确认墨的正统地位—“运墨而五色具”,五颜六色无需色料敷染,仅用水墨便可传神写意,因而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呈现深邃却也荒寒淡远之境。中国水墨山水画色彩是哲学色彩观,在宇宙论的深处,飘然出尘、静默如禅、空灵如水的中国画色彩开辟了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改编自王志惠《论美轮美奂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色体系”形成于西周时期,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具有独特性,隶属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贯穿于民族色彩文明史。B.关于“五色”的文字较早记录在《尚书》中,虽然表达颜色的词语与今天有所不同,但与现代色彩理论中的原色相对应。C.儒家色彩观的形成,与孔子主张由“礼”达“仁”,极力维护周朝典章制度有关,也与孔子提倡中庸哲学思想密切相关。D.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显现深邃荒寒淡远之境,是画家心灵世界、运用墨色技巧、确立墨正统地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将五原色定为“正色”,将其他色定为“间色”,说明儒家既主张色彩有尊卑,使用有等级,又追求色彩混合形成的斑斓绚烂。B.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五色(黄、红、紫、白、黑)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C.天色为玄色,即幽冥之色,故玄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天”也就成了道家思想中产生万物的本源。D.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体现了仅用水墨传神写意,臻于以墨造型、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比德”色彩观的一项是(3分)()A.按中国戏剧脸谱颜色传统,赵高、严嵩扮演者宜用白脸,如来佛、二郎神宜用金脸。B.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之洁白表明自己的节操。C.中国文人画作者大都偏爱黑色,意在用黑色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刚正不阿的品格。D.《醒世姻缘传》善用服饰色彩表现人物,如嫡母刚去世的素姐着一身艳服外出烧香。4.结合材料一梳理我国各时期的色彩观念。(4分)5.阅读下面文字,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红楼梦》的色彩观。(6分)《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衣着:“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第五十一回写袭人回家探母病时衣着:“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怡红院题词“怡红快绿”,建造之初为蕉棠两植。1.A(偷换主语。材料一第一段说“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比西方早是就“形成色彩体系”而言,并非就“五色体系”而言。故选A。)2.D(A项“又追求色彩混合形成的斑斓绚烂”表述错误。文中(色彩)“斑斓绚烂”并非指色彩混合,而是指各种原色(“纯粹”色)配合适宜。B项“五色(黄、红、紫、白、黑)”错误,根据原文,五色应指五原色,不包括紫。C项,因果倒置。“天色为玄”的原因在于“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产生万物的功能,显然玄(黑)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故选D.)3.C(对应材料二末段,中国文人画偏爱黑色,是因为人生失意而选择超然物外,表达的是淡远无为的心灵世界,体现的是道家色彩观,而“比德”体现的是儒家色彩观。故选C。)4.①西周时期:形成了五色体系,并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五原色是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红色为五色之首。②春秋时期;色彩与政治紧密联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公然挑战五色礼制;孔子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③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衔将“阴阳五行”与色彩对应配属,④秦朝黑色最尊贵,为皇家专用。③汉唐以后:紫色变得尊贵,“紫”天、“黄”地、“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⑥宋朝以后;黄色象征皇权,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每点1分,任意答出四点给4分)5.①体现了儒家“正色论”色彩观,以五原色(正色)为尊贵色。宝玉着大红,体现尊贵地位:袭人着桃红,符合她一等丫鬟的身份。②体现了儒家“文质彬彬”“配合适宜”的色彩观。恰红院以红绿互补互衬呈现出斑斓绚烂的“纯粹”美。(两个要点各3分,色彩观1分,解释2分)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法兰克福的《论不平等》认为:经济平等并不具有道德性,经济上的不平等并不具有道德上的不正当性,刻意追求经济平等不但无益于事,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的社会后果。法兰克福抽丝剥茧地梳理出平等主义的论辩漏洞或逻辑缺陷,展开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的精湛分析,并创造性地赋予某些概念和词汇以学术和学科的规范意义,澄清了很多习以为常但其实是错误性的认知,使得其为不平等的辩护以及关于平等与尊严等相关问题的辨析,获得了充分的证成。一是“充足主义”概念的提出。在传统论述中,平等主义尤其是经济平等,具有强大的道德正当性,诉求经济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平等主义携手大众民主阔步前行,势不可当。但法兰克福认为,追求平等不等于消除贫困,甚至会产生贫困,而贫困情况下的平等同样不具有正当性。因此,关键不是平等与否,而是经济上的“充足”,促使贫穷之人越来越少,富足之人越来越多,“充足主义”才是正道。这样一来,平等的道德价值理念就失去了它的强大吸引力,不平等的污名论也会得到某种消解。某种意义上,不平等意味着差距,反而激发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创新,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在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平等主义的论战,随着“充足主义”概念的介入,鸡同鸭讲的悖论可以得到克服,对立的两派在“充足主义”方面能够获得长久共识,即社会公约数不是追求平等也不是追求不平等,而是促进社会的“充足主义”最大化提高,消除贫困问题导致的社会乃至个人的不幸与灾难。二是边际效益问题。关于平等主义的一种经济学支持理论,来自边际效益原理。按照这派理论,由于富人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边际心理感受方面是递减的,所以,在经济政策方面要求富人们拿出效益递减的部分分配给弱势群体,达致经济平等,显然具有道德正当性。对此,法兰克福认为,这种边际效益递减的福利经济学是有问题的,误导了大众的认知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作者指出,人获得某种满足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也是一种难以评估的感受,不能从量上予以划定。它们分为不同的多种类型,相互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设立每个经济财富上的某个门槛,以为超出了这个门槛就会导致富足的感受递减,是很不实际的。金钱固然是一个标准,但经济上的递增可能导致的其他充足感的追求,很可能是无限的。所以,边际效益递减难以为平等的经济学提供理论依据。三是平等的外在价值。平等主义的道义论很少受到挑战,追求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叶泡制培训课程设计报告
- 2024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标的及服务内容详细规定
- 2024年度电动车生产与销售合同
- 不锈钢烟囱施工2024年度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新能源电动车租赁服务合同
- 路肩劳务承包合同
- 2024版工程质量保证责任分配合同
- 2024年度000kW电站柴油发电机组购销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地坪施工技术咨询合同
- 2024年度舞蹈排练场地租赁合同
- 【人教版】《劳动教育》五上 劳动项目三《制作扇子》 课件
- 《公共科目》军队文职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设计
- 法律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试题(答案详解1)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
- 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架图
- 汾河水系流域图
- 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验报告
- 大肠菌群_菌落总数检验报告原始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