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绒手工加工工艺规程_第1页
艾绒手工加工工艺规程_第2页
艾绒手工加工工艺规程_第3页
艾绒手工加工工艺规程_第4页
艾绒手工加工工艺规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艾绒手工加工工艺规程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传统手工艾绒制作工艺的技术路线,规定了工艺工装、操作步骤及产品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传统手工艾绒的制作。本文件不适用于机械粉碎方式加工制作艾绒的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0976-2021灸用艾绒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艾绒使用艾草净叶经过捣制、过筛而提取的柔细如棉的纤维。4技术路线技术路线(见图1)图SEQ图\*ARABIC15工艺5.1工艺设备5.1.1石臼石臼(见图二)宜使用耐磨不易风化、不易掉渣的天然花岗岩制成。石臼内腔为半球形,上口内径300-450mm,内腔深度200-300mm(上口径与深度比例约3:2为宜)。石臼按尺寸分为大号和小号,大号石臼上口内径400-450mm,小号上口内径约300mm。图SEQ图\*ARABIC35.1.2木杵木杵(见图三)宜使用硬木制成,杵头圆滑、无毛刺、无开裂。杵头直径100-150mm(与所对应的石臼上口直径比例为1:3),杵头长度与石臼内腔深度基本一致。手柄直径40-60mm,木杵总长度1000-1200mm。按杵头直径分为大号木杵和小号木杵,大号木杵杵头直径130-150mm,小号木杵直径约100mm。图SEQ图\*ARABIC45.1.3竹筛使用竹条编制成的长方形孔的圆形滚筒竹筛(见图四)。竹条宽4mm,筛孔宽1-2mm,筛孔长30-60mm。滚筒竹筛直径600mm,长100-120mm。图SEQ图\*ARABIC55.1.4盛器宜使用柳条或竹条编制的筐、篓,用于盛放艾绒。5.2原料要求5.2.1产地以河北本地野生或种植的大叶艾草为原料。5.2.2刈取时间每年端午节前后15D内刈取的头茬艾草为宜。5.2.3原料品质要求5.2.3.1选取粗壮叶片肥大的植株,有色变或病虫害、喷洒农药的艾草不得使用。5.2.3.2刈取时不得混入泥土、砂石以及其它植物。5.3工艺操作5.3.1原料处理5.3.1.1艾叶干燥艾草捋取净叶,去除枝干,置于阳光下自然暴晒干燥,水分含量≤13%,方可入库储存。5.3.1.2艾叶陈放干燥的艾叶装入麻袋或压成压缩包,须置于阴凉、通风、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室内仓库储存,不得露天存放。自然陈放三年以上方能使用。5.3.2初筛取陈储三年以上的艾叶放在带有筛网的挑选台上进行人工挑选,去掉枝梗、杂质。5.3.3杵捣5.3.3.1工具检查杵捣前进行杵捣工具检查,石臼内腔应干净、干燥无水渍;木杵应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无毛刺。5.3.3.2头遍杵捣取适量干燥干净的艾叶放入石臼内(约占石臼容积的2/3左右为宜),用大号木杵用力捶打,不停的翻滚石臼内的艾叶,使其受力均匀,反复捶打2000次以上,直至全部艾叶捣烂成绒絮状,取出。5.3.4过筛经过杵捣后的艾绒放入竹筛中过筛,筛去灰渣,筛取粗艾绒。5.3.5反复轻杵过筛过筛后的粗艾绒再次放入小号石臼内,使用小号木杵轻捣,然后再次过筛,重复杵捣—过筛步骤三到五遍,每遍2000锤以上,直至艾绒细腻黄熟、柔细如棉为度。5.3.6去杂质将反复捣制成的均匀艾绒平铺在挑选台上,拣掉艾绒中留存的小枝梗、杂质。5.3.7包装、贮存加工好的艾绒应装入塑料袋密封,置于阴凉、干燥、通风、洁净无污染的库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