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_第1页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_第2页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_第3页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_第4页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了交通犯罪,其中违反犯罪。根据刑法第25条的规定,共同犯罪只能是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而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却有两处规定了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一处是第5条第2款,另一处是第7条,由此引起了法学界的关注和争议,其中对第5条第2款的批评居多,对第7条的争议、质疑较少。本人不揣浅薄,也想就此规定作出自己的解读和评价。一、交通肇事逃逸与共同故意首先将《解释》第5条第2款的规定照录如下:“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该规定考其源应与《刑法》第133条第2款“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3款“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定有关。理解刑法第133条第2款规定的逃逸应是指交通肇事直接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后,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但逃逸与重伤、死亡的发生没有因果关系;第3款规定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根据《解释》中的说明“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逃逸与死亡结果的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情形都是以先行交通肇事构成犯罪为前提,逃逸是在此基础上的情节加重,对此没有单独评价为犯罪。反观《解释》第5条第2款却是将指使逃逸的行为单独评价为犯罪,从而使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因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对此规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第一种可谓赞成派,第二种为反对派。赞成派的主要观点是,虽然交通肇事罪为过失犯罪,但由于《刑法》第133条将肇事后逃逸行为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而交通肇事后肇事者逃逸,主观上已不是过失而是处于故意(一般为间接故意),肇事人将他人撞伤,这一行为导致产生救助被害人的法律责任,因逃逸而不履行此义务便够成刑法上的不作为,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肇事逃逸人对死亡的结果持放任心态是毫无疑义的。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主观上也是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持放任态度,其与肇事者具有共同故意(共同间接故意);在客观上,肇事人逃逸是在单位主管等有关人员的“指使”下产生的(“指使”至少对肇事人的逃逸起到一定推动作用),而且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有因果关系,因此符合共犯的构成条件。这种观点正是使用了所谓“复合罪过”的理论来解读第133条,即将《刑法》第133条规定的前两种刑档的交通肇事罪认定为过失犯罪,第三刑档的交通肇事罪认定为故意犯罪,同一罪名既有过失犯又有故意犯。反对派的主要观点是,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发生在交通肇事之后,尽管有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但毕竟与肇事者先前的违章肇事行为无关,没有交通肇事罪的构成事实,怎么能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否则,按照这种逻辑,指使伤害者逃跑致人死亡的,岂不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结合《解释》的规定具体分析,“指使”肇事人逃逸者,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目的,主观上是故意的,即明知在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应当实施救护,但故意教唆或者帮助肇事者脱离现场,客观上实施了教唆或者帮助行为,并且正是因为其教唆或者帮助行为,使肇事者逃逸而造成被害人因抢救失时而死亡,其教唆或者帮助行为与肇事者的逃逸,以及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具有的共同故意的范围看是“逃逸”的共同故意;从共同行为的范围看,是“逃逸”的共同行为,即上述“共同犯罪”的范围仅限于“逃逸”的共同犯罪,而不是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只应当发生于交通肇事行为实施的过程中,而不可能在交通事故已经发生之后,以主观上的“教唆、帮助故意”,客观上的“教唆、帮助行为”与交通事故已经发生之后的肇事者的“逃逸”行为,成立共同犯罪。理由很简单,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并不具有对单纯“逃逸”行为明文规定的犯罪,更遑论以事后的教唆或者帮助行为与过失的前行为共同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就目前对《解释》第5条第2款的争议来看,持反对意见者为大多数。本人亦赞成反对派的观点,并想补充两点:第一,刑法第133条第三刑档的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是以肇事者有肇事的先行行为而在肇事后负有抢救、报案等法定义务为前提的。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的规定是十分明确的:“发生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和财产,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值勤的交通警察。”2004年4月3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也有基本相同的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既然无肇事的先行行为,自然不存在抢救、报案的义务,这里需注意到的是该条后段增加了“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的内容,但这依然不意味着“乘车人”并推及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有了抢救伤员的法定义务,而只是“协助”的义务,如果没有履行“协助”义务,也不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为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规定“见死不救罪”。第二,即使承认交通肇事罪存在“复合罪过”,那么这种“复合罪过”也只能存在于先行肇事后又逃逸者本人,其肇事的主观罪过是过失,肇事后的逃逸则是对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后果持放任态度,罪过应属间接故意。假定说指使肇事者逃逸的行为人有罪过的话,也只是单一的罪过,那就是对交通肇事的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实际上持放任态度,如果要定罪,只能定间接故意杀人罪,事实上也有人持这种观点。然而如前所述,由于指使肇事者逃逸的行为人并没有实施肇事行为,因而并不产生救助伤员的作为义务,对交通肇事的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无论持何种态度,均无罪过。综上所述,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的行为既不应当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更不应当被认定为间接故意杀人罪。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这几种人可能与肇事的法律后果有一定的关联,出于利己动机指使肇事者逃逸,因而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解释》第5条第2款之所以规定这几种人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恐怕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但要解决其刑事责任,最好是在刑事立法中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方能解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共犯问题,而不能由司法解释来越俎代庖。刑法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相对于刑法应具有依附性和滞后性,而不应有独立性和超前性,即使是扩张解释也是根据立法的原意,对刑法条文作超过字面意思上的解释。如果在刑法条文之外设定“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则超出了司法解释的范围,不能不说是对罪行法定原则的践踏。二、明确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身份的确定依据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1979年《刑法》第113条用了两款作出规定,其一为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其二为非交通运输人员,实际上涵盖的是一般主体,但强调的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修订后的《刑法》第133条并未作出明确限定,即可认定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只要“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均可成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但人们在理解上往往仅限于直接违章肇事的行为人而不包括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行为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承包人指使、强令驾驶人员违章驾驶的情形,驾驶人员一般碍于身份都不得不执行,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追究谁的刑事责任呢谁是犯罪主体呢《解释》第7条即是针对这种情形作出的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2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解读时需注意到两点:其一是该条没有明确指出接受指使、强令而违章肇事的驾驶人员应承担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其犯罪主体身份的认定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最终是否违章驾驶的决定权还在其本人,重大交通事故也是由其违章驾驶的行为直接引起;其二是该条没有明确指出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应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只是规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那么如何认识其犯罪主体的身份呢这里又有两个层次的问题:首先,确认“指使、强令”者的犯罪主体身份是否有该当性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毕竟驾驶人员的违章驾驶是受其指使、强令的结果。就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来看,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即在交通运输中有关的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其客观方面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据此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在客观上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行为人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第二,必须发生重大事故且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第三,重大交通事故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以及与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重大事故与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承包人指使、强令驾驶人员违章驾驶从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行为无疑是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或许这部分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会以重大交通事故并非这些人员直接引起为由否认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或者认为是间接因果关系企图逃避罪责,事实上这种因果关系是一种合因一果的复杂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和驾驶人员接受“指使、强令”而违章驾驶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合因,就此而言,《解释》第7条规定对其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是有道理的。其次,确认“指使、强令”者的犯罪主体身份是否为共犯答案也是肯定的。由于受指使违章驾驶的肇事者不能免除责任,而强令、指使其违章驾驶的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承包人并无直接驾驶车辆肇事的行为,亦不可能单独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其身份应是共犯中的教唆犯。但这里无论是直接违章肇事的驾驶人员,还是“指使、强令”者的主观方面均表现为过失,就前者来看,其接受“指使、强令”而违章驾驶可能处于无奈,但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严重后果;就后者而言,行为人故意指使、强令他人实施可能导致危害后果的违章驾驶行为是一种教唆行为,但只是希望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对于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或者没有预见,或者已有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申言之,行为人实施的教唆从主观上来讲也应是教唆的过失。而界定交通肇事罪的的罪过形式,考察的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而不是其对违章的心理态度。因此,《解释》第7条虽未直接点明“共犯”问题,但结合《解释》第5条第2款尚且将交通肇事后“指使”肇事者逃逸的有关人员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而将“指使、强令”驾驶人员违章肇事的行为人认定为共犯,这一解读是符合该条规定的本意的。对《解释》第7条规定的共同过失犯罪进行具体分析评价者不多,在仅有的一些论著中,基本都持认可、肯定的态度,更有观点认为:“这一规定在我国刑法中确立了过失犯罪的共同犯罪理论,并同时确立了过失教唆犯的理论,这对我国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的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虽有超越解释权限之嫌,但却是十分令人欣慰的。”笔者不敢苟同。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该规定并非是在我国刑法中确立了过失犯罪的共同犯罪,而是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创制了过失犯罪的共同犯罪。这一创制恰与刑法第25条的规定相冲突:“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该条规定的用语表述是极为明确的,既明确指出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共同“故意”犯罪,又特别表明“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这里应注意立法者并非否认共同过失犯罪的存在,恰恰相反是承认其存在的,只是在法律上规定对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因此,《解释》第7条不是仅有超越解释权限之嫌,而正是越权解释。第二,越权解释不仅不能令人欣慰,更只能让人痛心。罪行法定原则是1997才写入我国《刑法》,从理论上讲坚持这一原则并不困难,但在司法实践中要真正贯彻、落实则要困难的多,来自观念上的抵牾不止是个别司法人员,最高司法机关在对有些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司法解释时也存在这种问题,《解释》第5条第2款和第7条即为例证。当然,就交通肇事罪来看,客观上确实存在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承包人指使、强令驾驶人员违章驾驶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共同过失犯罪,那么如何“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呢如果分别定相同的罪名——交通肇事罪,再按其责任大小进行处罚,由于罪名是一样的,这种“分别”有何意义呢由于评价的事实也只有一个,实质上还是将共同过失犯罪认定为共同犯罪。如果分别定不同的罪名而给予处罚,对直接违章肇事的驾驶人员无疑可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指使、强令”其违章驾驶者定什么罪呢即使是可以定其他罪名,又会使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的因果关系分离,从而陷于逻辑混乱,难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