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动力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药科大学_第1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药科大学_第2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药科大学_第3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药科大学_第4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药科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代谢动力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第一章测试

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B: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重要指导作用C: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答案: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药物的处置是指

A:吸收B:代谢C:分布D:渗透

答案:代谢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哪些方面

A:分布B:排泄C:吸收D:代谢

答案:分布;排泄;吸收;代谢

药物的消除是指吸收,渗透,代谢,排泄

A:对B:错

答案:对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的学科。

A:对B:错

答案:对

第二章测试

药物与蛋白结合后

A:能经肝代谢B:能透过血管壁C:不能透过胎盘屏障D:能由肾小管滤过

答案:不能透过胎盘屏障

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B: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C:药物和蛋白结合是不可逆,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犹豫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答案: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体内常见的结合剂主要包括

A:乙酰辅酶AB:UDPGAC:PAPSD:S-腺苷甲硫氨酸

答案:乙酰辅酶A;UDPGA;PAPS;S-腺苷甲硫氨酸

主动转运特点

A:逆浓度梯度B: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C:转运膜对通过的药物存在选择性D:存在饱和现象E:耗能

答案:逆浓度梯度;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转运膜对通过的药物存在选择性;存在饱和现象;耗能

易化扩散耗能

A:对B:错

答案:错

第三章测试

关于隔室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则为单室模型B:双室模型中央室一般由血液和血流丰富的、能迅速达到分布平衡的组织和器官构成,周边室则由血液供应少、分布缓慢的组织和器官构成C:单室模型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能迅速与各组织达到动态分布平衡,成为均一单元,血药浓度与组织浓度相等D:一种药物符合哪种隔室模型,主要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与给药途径及实验方法等无关

答案:双室模型中央室一般由血液和血流丰富的、能迅速达到分布平衡的组织和器官构成,周边室则由血液供应少、分布缓慢的组织和器官构成

口服给药,为了迅速达到坪值并维持其疗效,应采用的给药方案是

A: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D~t1/2B: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D~2t1/2C: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2D~2t1/2D: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2D~t1/2

答案: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D~t1/2

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水平某一百分比所需的时间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维持剂量B:生物利用度C:负荷剂量

D:给药次数E:半衰期

答案:给药次数;半衰期

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水平某一百分比所需的时间与维持剂量有关。

A:对B:错

答案:错

以下有关多剂量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B:静脉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脉注射维持剂量C:累积总是发生的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

答案: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累积总是发生的;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

第四章测试

一阶矩的数学表达式为

A:AUC0-n+Cn/λB:AUC0-n+CnC:D:AUC0-n+λ

答案:AUC0-n+Cn/λ

某一具有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肉注射后叙述错误的有

A:t1/2不变,生物利用度也增加B:

t1/2和生物利用度均无变化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D: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E: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答案:

t1/2和生物利用度均无变化;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下列关于药物t1/2的叙述,错误的有

A: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剂量无关B: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剂量无关C: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途径有关D: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t1/2短E: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剂量有关

答案: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剂量无关;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途径有关;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剂量有关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A:对B:错

答案:对

零阶矩的数学表达式为

A:

CnAUC0-n+λB:

AUC0-n+Cn·λC:

AUC0-n+Cn/λD:

AUC0-n+

答案:

AUC0-n+Cn/λ

第五章测试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中哪一个叙述不正确

A:药物消除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B:药物代谢物的组成和(或)比例不会由于剂量的变化而变化C:血药浓度和AUC与剂量不成正比D:其他药物竞争酶或者载体系统,其动力学过程可能受合并用药的影响

答案:药物代谢物的组成和(或)比例不会由于剂量的变化而变化

下列关于药物t1/2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剂量无关B: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t1/2短C: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剂量有关D: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途径有关

答案: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t1/2短

非线性药代动力学不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消除速率不再是常数,与初浓度C0有关B:剂量增加时,药物消除半衰期不变C:血药浓度和AUC与剂量成正比D:消除率不发生改变

答案:剂量增加时,药物消除半衰期不变;血药浓度和AUC与剂量成正比;消除率不发生改变

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多剂量血管外给药时

A: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曲线下的总面积B:每一次给药周期的峰浓度在两次给药间隔内C:已知吸收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和给药间隔可以求出达坪分数和体内药物蓄积程度D:稳态的达峰时间等于单剂量给药的达峰时间

答案: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曲线下的总面积;每一次给药周期的峰浓度在两次给药间隔内

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剂量无关

A:错B:对

答案:对

第六章测试

在进行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用的动物是

A:家兔B:大鼠C:犬D:小鼠

答案:家兔

以下关于I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A:

雌雄动物兼用,以便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B:所用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应尽可能与拟定的临床用药方式相一致C:临床前药动学研究只需要设置一个剂量组D:实验所用的药品应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使用的药品相一致

答案:临床前药动学研究只需要设置一个剂量组

以下有关I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有助于了解药效或毒性的靶器官B:有助于在开发早期淘汰成药性差的候选化合物C: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实验并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D:可以仅设置单一剂量组

答案:有助于了解药效或毒性的靶器官;有助于在开发早期淘汰成药性差的候选化合物;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实验并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

和原研药相比,仿制药具有

A:给药途径相同B:规格相同C:化学成分相同D:适应症相同

答案:给药途径相同;规格相同;化学成分相同;适应症相同

I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所用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应尽可能与拟定的临床用药方式相一致。

A:对B:错

答案:对

第七章测试

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以下哪项为II类药物。

A:高的溶解度,低的渗透性B:高的溶解度,高的渗透性C:低的溶解度,高的渗透性D:低的溶解度,低的渗透性

答案:低的溶解度,高的渗透性

用于生物等效性评价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是

A:CmaxB:AUC,Cmax,TmaxC:TmaxD:AUC

答案:AUC,Cmax,Tmax

通常情况下,生物等效性研究中要求进行等效评价的指标是

A:AUC0-∞B:TmaxC:

AUC0-tD:Cmax

答案:Tmax;

AUC0-t;Cmax

下列有关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相关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有

A: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溶解性与渗透性的差异将药物分为四大类B:溶量数是反映药物溶解性与口服吸收关系的参数,一般剂量数越大,越有利于药物吸收C:I型药物具有高溶解性和高渗透性D:III型药物生物膜透过是吸收的限速过程,与溶出速率没有相关性

答案: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溶解性与渗透性的差异将药物分为四大类;I型药物具有高溶解性和高渗透性;III型药物生物膜透过是吸收的限速过程,与溶出速率没有相关性

溶出数是反映药物从制剂中释放速度的参数,受剂型因素的影响,并与吸收分数密切相关。

A:对B:错

答案:对

第八章测试

对于肾功能减退患者,用药时主要考虑

A:药物在胃肠的吸收

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C:药物在肝脏代谢D:药物经肾脏转运

答案:药物经肾脏转运

I期临床药物动力学试验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一般应选择目标适应症患者进行B:受试者原则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C:年龄以18-45岁为宜D: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

答案:一般应选择目标适应症患者进行

以下关于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人体药物动力学试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I期临床人体药代动力学实验不需要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B:研究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研究药物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性C:在正常成年人进行试验,受试者最好男女相等D:给药途径通常选择静脉注射

答案:I期临床人体药代动力学实验不需要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给药途径通常选择静脉注射

进行新药的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时,下列错误的是

A:

受试者总例数为8例B:受试者原则上都为男性C:目的之一是探索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D:必须选择目标适应症患者进行试验

答案:

受试者总例数为8例;受试者原则上都为男性;必须选择目标适应症患者进行试验

药物主要经肾排泄或肝外代谢时,一般不需要调整给药方案。

A:对B:错

答案:对

第九章测试

通常情况下与药理效应最为密切的指标是

A:血药浓度B:尿药浓度C:给药剂量D:唾液中药物浓度

答案:血药浓度

对于无明显PAE的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给药方案设计时参考的PK-PD结合参数是

A:AUMC

B:AUIC

C:AUCD:T>MIC

答案:T>MIC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设计时,主要依据的PK-PD参数有

A:AUC0-24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