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宗教文化精神目录一、中国早期宗教二、儒学与宗教三、中国佛教及其世俗性精神特征四、中国道教及其世俗性精神特征第一节中国早期宗教中国历史上的宗教狂热期:原始宗教、夏商时期的宗教、巫卜文化、迷信鬼神、神权观念。原始宗教的思维基础:万物有灵。形式、仪式、技术:人神同体、各种献祭。自然崇拜:所谓自然崇拜是指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神化和崇拜。图腾崇拜:在原始人看来,动物或植物都是有生命的,自己的氏族就起源于的动物或某种特定植物,这种动物或植物就是本氏族的保护神,也就是图腾,膜拜图腾就会得到福佑。
祖先崇拜和祖先崇拜:原始人相信,死亡只意味着肉体的消失,而并不意味着灵魂的消亡,脱离了肉体的灵魂不但与生人有关,而且具有超奇的力量,可以福佑或作祟于生人。在所有的鬼魂中,与活着的人联系最紧的是那些死去的亲人或对本氏族、本部落做出贡献的英雄或首领,他们的灵魂可以保佑子孙,也可以降祸子孙,所以后人要敬祭祖先,以求平安。第二节存天道于人道:儒学与宗教一、儒学与儒教的关系儒学本是先秦诸学之一,经过了春秋战国人文主义思潮的洗礼,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人本主义哲学,是一种以理性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学说,宗教则以彼岸性的追求为根本特征。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儒学的精神取向是与宗教背道而弛的。但儒学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却扮演着近似于宗教的角色,并在后来被赋予了宗教形式,被神圣化了。因此,儒学也可称为儒教。
二、儒学的宗教化:儒学与宗教的联姻
1、儒家典籍经典化、神圣化:《诗》《书》《礼》《易》《春秋》等被抬上经典的位置。2、孔子及其弟子的神圣化:孔子被视为宗教领袖般圣人,后逐渐被加封为大成至圣等尊号。3、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神学化解释,将儒家的封建伦常道德永恒化、神学化。
4、建立了一套国家宗庙祭祀制度。
三、儒教的基本特征:世俗性与超越性混融
(一)儒学宗教境界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理想态和人生理想态的不懈追求上。(二)儒家学者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以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为旨归的。总之,儒教传统具有宗教性与世俗性相融相混的特征。
第三节中国佛教及其世俗性精神特征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1、两汉之际到魏晋南北朝。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步兴盛的阶段。官方提倡,大众追捧,寺庙林立,译事兴盛。
2、隋唐时期。佛经译介数量与质量高于前代;寺产经济发达;宗派林立,高僧辈出。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禅宗。
3、唐代以后。由盛入衰,陷于停滞。宋明理学振兴儒学。儒学神圣化。二、佛教的基本知识和教义(一)释迦的圣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佛,或曰佛陀,是梵语Buddha的音译,也译为“浮图”、“浮屠”,意思是“觉者”。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古代印度伽毗罗王国释伽贵族净饭王的太子,生卒约公元前565—前458年,一说为公元前623-前543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佛教徒尊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1、苦谛:人生充满了痛苦。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2、集谛:亦名习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即所谓的“业”与“惑”。集谛认为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有烦恼业因,即有身、口、鼻、眼、意等个人的欲望,人因为受到这些欲望的制约而不得自由,这种不觉悟的状态也叫“无明”。3、灭谛: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即根除一切“业”与“惑”,进入到宇宙生命的广大天地,达到涅槃的境界。4、道谛:消灭痛苦、克服自我的具体修行方法。即八正道。(二)佛教的基本教义:缘起论佛教认为,宇宙和人生并不是由造物主(神)主宰和创造的,而是因缘而起,所谓“诸法由缘而起”,因缘合和而生,因缘离散而消失。所谓“缘”,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关系或状态。三、佛教的中国化佛教来自印度,保存了许多印度佛教的特点,但它又不是对印度佛教的简单照搬,而是一种融会了中国精神的新的宗教。从碰撞、冲突到融合,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经历了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佛教的中国化。(一)佛教与儒、道思想的融合1、对道教的积极依附2、与儒学的斗争与妥协3、政治上依附统治者总之,中国佛教与原始印度佛教有明显差别,无论是佛教与权力阶层的联手,还是与忠、孝伦理和道教思想的互渗,都明显背离了印度佛教离尘绝俗的初衷。这标志着佛教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禅宗:中国化的佛教
1、禅宗产生的意义:禅宗的产生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首先,晚唐五代之后,“各宗归禅”,在隋唐时期产生的各种佛教教派中,以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为巨大。禅宗的一枝独秀,对中华民族(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心理性格、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许多方面特点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次,禅宗是印度佛学在中国创造性发展的产物,最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佛学的特质。
2、禅的意思:禅是梵文Dhyana的中文翻译,是默想的意思。禅亦以其日本名Zen见称,本意是调息静虑、定心默想,本为印度佛教修行方式的一种,因为主张用“禅定”来修习而得名。中国禅宗产生于唐朝,建立者为六祖慧能。光大禅宗的主要人物有南岳怀让和再传弟子马祖道一以及百丈怀海禅师。与禅宗产生有关的两个著名偈子: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神秀之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之偈)
3、禅宗主张“明心见性”,认为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礼佛,不立文字,不加言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顿悟在体验宗教境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却没有将顿悟与神秘的玄想或远离尘世联系起来,而是将其稳稳地落实于现实的生活之中。
4、禅宗中的中国文化精神首先,禅宗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禅宗以简便易行的体悟、直觉替代了抽象的思辨,在方法上是完全中国化的。其次,禅宗表现出一种相当实际和现世化的特征。禅宗的精神指向是超越性的,但它却没有否定世俗生活,而是认定精神解脱之道就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之中,大大淡化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
一、道教的来源
1、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理论广泛容纳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意识和学术思想,是古代宗教、民间巫术、神仙方术、阴阳五行及道家思想等汇聚、融合的产物,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2、道教的理论体系源于先秦老庄之学和秦汉黄老之学,其神仙谱系的构成大量吸收了古代民间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的内容,而长升不老的信仰则与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同时道教的宗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机构装修工人合同
- 脊柱手术室护理
- 策划书行业分析
- 咖啡厅内部装修设计协议
- 2024玛纳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北雄安新区兴达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简化版代理销售合同
- 化工制图与识图试题库含答案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植物考试题及答案
-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措施
- 人工智能基础(Python实现)-课件 第8章 生成式大模型应用
- 2024年安徽宁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纪检监察审查调查业务培训
-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课件
- JT-T-1045-2016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规范
- 住 用 房 屋 租 金 计 算 表
- 7.4.2超几何分布 课件(共14张PPT)
- 晶状体相关的继发性青光眼进展课件
- DB33T 1192-202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统一标准
- 电镀与化学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