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病人护理_第1页
脑血栓形成病人护理_第2页
脑血栓形成病人护理_第3页
脑血栓形成病人护理_第4页
脑血栓形成病人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血栓形成病人护理盛京医院康复科刘冬雪脑血栓的形成脑血栓形成概念辅助检查护理问题及诊断病因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发病机制治疗要点脑血栓形成概念脑血栓形成(cerebralthrombosis,CT),是指在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管壁病变基础上,官腔变狭窄,或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中断,供血范围内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病因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各种病因所致的脑动脉炎,如钩端螺旋体、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的动脉炎;血液系统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此外,血流缓慢或血压下降引起脑血流减少,血液黏度增高和血液的高凝状态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可分为两类:血栓形成和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脑血流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神经细胞点活动停止,细胞膜功能衰竭;脑血流阻断持续5~10min,神经细胞测发生不可逆损害。血栓形成: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后,血小板粘附、聚集、沉积于局部形成血栓。血栓逐渐扩大,使管腔进一步狭窄,最终使动脉完全闭塞,导致血流中断。若侧支循环不能代偿供血,局部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脑的任何组织均可发生血栓形成,但以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为多见,基地动脉和椎动脉次之。临床分类按症状和体征的进展速度可分为三类;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轻,持续24h以上,但可于3周内恢复,不留后遗症。进展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48h内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完全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常于6h内达到高峰;护理评估健康史

年龄与性别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50以上患者,男性稍多于女性。既往史患者多有动脉粥样硬化,伴有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病前有无失水、大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降压药使用过量等造成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经挛的情况。身体状况起病较缓,常在安静或者休息状态下发病,部分患者在睡眠中发生,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瘫痪;部分患者有肢体无力和麻木、眩晕等前驱症状;因脑血管闭塞的部位及梗死的范围不同而各异,常见得表现为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按血管闭塞部位分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表现为病损对侧中枢性偏瘫、面瘫及舌下神经麻痹,对侧感觉障碍、失语、失写、失认等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和感觉障碍,复视、眼肌麻痹、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脑神经麻痹症状和肢体共济失调。辅助检查血液检查有利于发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CT和MR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血管造影治疗要点溶栓治疗应超早期(起病6h)进行,以溶解血栓,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尿激酶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溶栓药,用100万~5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中,持续静滴30min。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药以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脑保护治疗针对损害脑细胞的因素,如自由基损害、代谢性细胞酸中毒、等进行联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