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章章末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人和动物体内的生理活动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B.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C.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答案C解析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不发生在内环境中,A不符合题意;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发生在细胞内,B不符合题意;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中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C符合题意;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发生在细胞内,D不符合题意。2.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结构,①~④表示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2能向③中扩散B.构成a和d的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相同C.在①和④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淋巴细胞D.若人体出现病理性溶血,即红细胞破裂,则①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低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液。一般情况下,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所以③中的CO2浓度高于②中的CO2,CO2由③向②中扩散,A错误;构成a、d结构的细胞分别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它们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组织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B错误;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因此①和④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淋巴细胞,C正确;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若人体出现病理性溶血,即红细胞破裂,其中的血红蛋白进入血浆,则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D错误。3.下列病症中,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无关的是()A.小腿抽搐 B.镰状细胞贫血C.尿毒症 D.组织水肿答案B解析小腿抽搐是由于血浆中Ca2+浓度过低引起的,Ca2+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镰状细胞贫血是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所致,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因此镰状细胞贫血与内环境成分变化无关,B正确;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受损,血浆中的尿素等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造成的,是内环境成分变化引起的,C错误;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中水含量过高,是内环境成分变化引起的,D错误。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脑干B.脊髓调节机体本能防御反射,能建立能消退C.部分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D.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各器官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减弱答案C解析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A错误;脊髓调节机体本能防御反射,为非条件反射,不能建立或消退,B错误;排尿反射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受大脑皮层的分级调节,其他内脏的活动也受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因此部分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C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但对于不同的器官不一定是交感神经兴奋活动就增强,D错误。5.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有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抗抑郁药。如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AOID能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B.细胞X释放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C.细胞Y的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蛋白MD.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位由正变负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增加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A正确;细胞X释放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直接进入组织液,通过自由扩散到突触后膜发挥作用,B错误;突触后膜为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其中细胞Y的树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蛋白M,C错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位由负变正,D错误。6.人体的排尿是()A.随意的,不受生理条件控制B.通过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排尿C.不随意,只受脊髓的神经控制D.当膀胱贮尿达到一定量时,产生尿意,立即进行排尿答案B解析排尿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人体的排尿同时受大脑皮层和脊髓排尿中枢的控制,排尿反射是由反射弧来完成的,当膀胱内尿液积累达到一定量时,会使膀胱内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导到位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将冲动上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尿意。在适宜的环境下,冲动可以下传到排尿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尿道括约肌,括约肌舒张,尿液就从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大众面前讲话,就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是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是相反的C.每个内脏器官都必须受双重神经支配D.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是传入神经答案B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是相反的,B正确;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属于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A错误;并非每个内脏器官都必须受双重神经支配,如汗腺分泌汗液只受交感神经支配,不受副交感神经支配,C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都是传出神经,D错误。8.大脑表面分布的各种生命活动功能区,称为()A.大脑皮层 B.神经中枢C.脑神经 D.中枢神经系统答案B解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9.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答案C解析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B错误;结构④为效应器,其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正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10.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答案B解析排尿反射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望梅止渴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A错误;学生听到铃声赶往教室,是具体信号刺激下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一种条件反射,可能会发生消退,B正确;非条件反射也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只不过是比较低级的神经中枢,C错误;高级中枢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11.条件反射消退的机理是()A.条件反射弧的消失B.条件刺激变为非条件刺激C.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D.条件刺激的退化答案C解析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消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是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12.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内是正电位B.“瘾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H区兴奋性过高有关C.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后经多巴胺转运载体重新运回突触小泡D.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可卡因与多巴胺的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多巴胺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答案B解析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外是负电位,膜内是正电位,A正确;“瘾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S区兴奋性过高有关,B错误;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后经多巴胺转运载体,重新运回突触小泡,C正确;从图看出可卡因的作用是使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失去作用,多巴胺不能重新吸收到突触前膜中,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多,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D正确。13.如图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示意图,A、B、C为神经纤维上的三个区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局部电流的刺激会使相邻未兴奋部位Na+通道蛋白的通透性改变B.在膝跳反射中,兴奋传导的方向为B→A或B→CC.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B为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与K+外流有关答案B解析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传导示意图。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因此图中B为兴奋部位,而A和C为非兴奋部分。局部电流的刺激会使相邻未兴奋部位Na+通道蛋白通透性改变,使Na+内流,产生兴奋,A正确;兴奋在膝跳反射中单向传导,B错误;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C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B为兴奋区,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时K+外流,所以其过程可能与K+外流有关,D正确。14.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与突触类似)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ch属于神经递质,其合成发生在突触小泡中B.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处,不会导致突触前膜电位变化C.骨骼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开放后,Na+、Cl-同时内流D.该结构为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后可引起肌肉收缩答案D解析Ach为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后在突触小泡中暂时贮存,A错误;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处,引起突触前膜电位变化,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Ach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导致骨骼肌细胞膜离子通透性改变,Na+内流,进而引起骨骼肌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据此并依题意可知,该结构为效应器的一部分,刺激后可引起肌肉收缩,D正确。15.如图是某动物一反射弧模式图,b处细胞膜外接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效应器B.c处兴奋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C.③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a处接受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答案B解析①处右侧存在神经节,因此①代表感受器,②代表效应器,A正确;c处表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B错误;③表示突触前膜,兴奋传导到③处,会释放神经递质,从而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a处接受适宜的刺激,兴奋能传导到右侧的电流计处,从而会使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正确。16.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是一种蛋白质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答案C解析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都不属于蛋白质,A错误;神经元兴奋时释放神经递质,B错误;神经递质不一定会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可能会抑制神经元的兴奋,D错误。17.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农药中毒后会发生()A.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因此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故选A。18.2011年11月8日,因醉驾造成四车连撞,四人受伤,而被判六个月拘役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获释。近年来醉驾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A.大脑脑干小脑 B.大脑大脑脑干C.大脑下丘脑小脑 D.大脑小脑脑干答案A解析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行动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19.下图为各级中枢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成年人有意识“憋尿”的相关中枢是③,婴儿经常尿床的相关中枢是⑤B.①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C.某人因撞击损伤了②部位可导致呼吸骤停D.③中某些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能支配①②④和⑤中的某些中枢答案A解析据图示脑的结构可知,①为下丘脑,②为脑干,③为大脑皮层,④为小脑,⑤为脊髓。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脊髓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调节,相关中枢是③和⑤,婴儿经常尿床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造成的,A错误;①为下丘脑,具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的节律控制有关,B正确;②为脑干,具有呼吸中枢等,故某人因撞击损伤了②部位可导致呼吸骤停,C正确;③大脑皮层为人体最高级的中枢,其中某些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能支配①、②、④和⑤中的某些中枢,D正确。2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大脑有语言、学习和记忆、情绪的功能②抑郁症患者往往是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的浓度过高造成的③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④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解析抑郁症患者往往是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的浓度过低造成的,②错误;患者若V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S区受损不能讲话,③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B.代谢废物完全由泌尿系统排出C.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至少要经过6层生物膜D.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答案CD解析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部分代谢废物还可以通过皮肤汗腺、呼吸系统等排出,B错误;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至少要经过6层生物膜(红细胞1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1层膜和线粒体2层膜),C正确;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D正确。22.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人的体温太低,酶会永久失活进而影响代谢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与体液调节有关C.年龄、性别、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稳态在分子水平上表现为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答案BCD解析若人的体温太低,酶的活性会下降进而影响代谢,低温不会使酶永久失活,A错误。23.下列有关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唯一的细胞类型B.神经元的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C.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D.轴突又称神经纤维答案AD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A错误;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称神经纤维,D错误。24.下列关于神经元在神经系统中分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头面部、躯干四肢和内脏器官B.凡是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都能形成神经中枢C.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全部集中在外周神经系统内,形成神经D.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神经中枢答案A解析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脊神经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A正确;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特定生理活动的部位,叫作神经中枢,B错误;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中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C错误;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D错误。25.同学甲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同学乙患有小儿麻痹症,该病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引起的,下列关于两位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甲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C.乙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D.乙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答案C解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胸部的下方,当脊髓从胸部折断后,神经冲动无法传到大脑,甲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A、B错误;乙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出神经受损,上行到大脑的神经正常,所以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正确,D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26.(10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3)人体②的组成细胞,其主要的生活环境是[]________和[]________。④和⑥相比,⑥中含量明显较少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4)人体内环境通过________调节、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调节实现相对稳定。(5)④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eq\o\al(\s\up1(-),\s\do1(3))、H2CO3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6)正常人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⑦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________;如果人体大量失水,④的渗透压将________,这些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1)⑥(2)①④⑥(3)①淋巴液⑥组织液蛋白质(4)神经体液免疫(5)pH(6)吸水升高解析(1)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渗出的⑥组织液。(2)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④血浆、⑥组织液和①淋巴液组成。(3)②处细胞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内部为①淋巴液,外面为⑥组织液,所以其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血浆与组织液相比,组织液中含量明显较少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4)维持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6)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细胞吸水,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升高,这些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27.(11分)如图表示针刺手指取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甲中①~⑤代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其中效应器是________(填序号),效应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2)刺激图甲中的④,结合图乙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___引起的,电流表B发生________次偏转。(3)刺激图甲中的①,电流表B的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________(填写图丙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________(填写图丙中的数字)。(4)若刺激图丙1处,6处没有出现如图乙的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4处以________的方式释放了________神经递质。(5)若在图丙所示的5结构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不偏转,但发现图丙5当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不放药物时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________(用图中的标号表示)处的功能。答案(1)⑤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Na+内流1(3)46(4)胞吐抑制性(5)6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其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图乙是传出神经在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膜两侧的电位情况;图丙是突触结构图,其中1是轴突,2是线粒体,3是突触小泡,4是突触前膜,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1)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其作用是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2)图甲中的④是传出神经,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即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即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内流引起的;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故刺激④处,电流表B的左侧能形成动作电位,右侧为静息电位,故只能发生1次偏转。(3)刺激图甲中的①,电流表B的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图甲中的③是突触(图丙为该突触的放大图),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图丙中的4)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图丙中6)。(4)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抑制动作电位(内正外负)的产生,即抑制兴奋。(5)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突触间隙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图甲中①,发现电流表B不偏转,而神经递质的量与不放药物时相同,说明该药物没有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分解,而是抑制了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功能,使之不能与神经递质结合。28.(12分)青蛙后肢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缩回,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兴奋到达a时,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为“负电位到正电位”,原因是________。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________会形成痛觉。(2)肉毒毒素能阻断运动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导过程,使肌肉松弛。某实验小组用破坏了脑而脊髓完好无损的青蛙来探究信息传导阻断机理的实验,实验前先刺激b处,看肌肉是否收缩,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c处注射微量肉毒毒素,再刺激b处,预测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如果c处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一类兴奋性神经递质),则说明肉毒毒素能通过______________来阻断信息的传导。如果c处能检测到乙酰胆碱,但肌肉仍不收缩,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大数据分析处理外包服务合同
- 2024工人招聘合同范文
- 2024年中考物理力考点考题与提升训练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一争取人类和平1教学教案人民版选修3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14请帮我一下吧教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十章热力学定律5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3
- 2024年学校教学楼装修工程合同
- 网络支付解决方案合作协议
- 网络技术开发合作协议
- 物联网技术应用咨询服务合同
- 小学思想政治-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医院医务科科长岗位竞聘答辩PPT课件(带内容)
- 妊娠合并脂肪肝的护理
- 年产5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 渗透检测记录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县委统战部部务会议事规则
-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天津大学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第3章 无人机装配工艺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企业盈利能力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 常见上市公司名称证券名称中英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