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建国理论研究_第1页
孙中山建国理论研究_第2页
孙中山建国理论研究_第3页
孙中山建国理论研究_第4页
孙中山建国理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中山建国理论研究

1917年至1919年,孙中山撰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战略》,解释了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宏观愿景。《建国方略》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分组成。《孙文学说》(卷一“行易知难”)于1919年5月发行初刊本(该书目次原列有卷二“三民主义”、卷三“五权宪法”,后因计划变更未续出),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实业计划》系用英文写成,原名TheInternationalDevelopmentofChina,1919年6月发表于上海英文杂志《远东时报》(TheFarEasternReview)第15卷第6期,1921年10月民智书局出版中文全译本,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民权初步》原名《会议通则》,上海中华书局1917年4月初版发行,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建国方略》再版后,孙中山在校订全书总目时曾亲笔增添“(四)国家建设(续出)”一项,拟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五权宪法》、《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外交政策》、《国防计画》八册,后来仅完成其中一部分,但均未再以《建国方略》的名义发行。1“以死为已,以民为本”,“只知未诊”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然而,仅仅几个月后,革命成果便被袁世凯所窃取,其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之后“洪宪帝制”、“张勋复辟”,诸种丑剧接连上演。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民不聊生。“风云变幻感沧桑,拒虎谁知又进狼。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国事飘摇之际,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孙中山领导下,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但均屡遭挫败。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结果,却是“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p105)1918年,终于认识到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的孙中山,被迫辞去护法大元帅职务,寓居上海。回顾历史,孙中山痛切指出:“溯夫吾党革命之初心,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之枉席之上也,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热,与革命初衷大相违背”,此情此境,不能不让这位革命领袖“不胜痛心疾首”(p105)。不过,尽管内心充满了失意和苦闷,但他并未完全绝望,依然在困境中苦苦思考着革命的道路。回顾之前革命的历史,孙中山深感,要“救水火中之人民,驱除武人帝孽者,当别有良图;惟目前宜暂持冷静无为态度,以待时机。”(p90)不过,冷静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孙中山投身中国民主革命几十年,几十年来,他和他的革命同志们有过胜利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失败的痛苦和教训,在此期间,孙中山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包括中国民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他指出,“方今国事颠跻,根本之图,自以鼓吹民气,唤醒社会最为切要。……文自客岁以来,闭户著书,不理外事,亦欲以素所蕴蓄唤起国人。异日群众之心理丕变,则澄清瑕秽之功,庶有可期,然后乃足以建设真正民治也。”(p91)通过“学说唤醒社会”,使国民“群怀觉悟”,以图“根本救治”(p103),毫无疑问,这是孙中山写作《建国方略》的重要心理动因。1918年至1919年间,在革命前途扑朔迷离之际,孙中山沉心静气,“以平生之抱负和积年之研究所得”,于在上海莫利爱路的寓所著书立说,先后写成《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连同1917年写成的《民权初步》一起,合为《建国方略》。这三部分内容是孙中山对自己几十年所走革命道路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今后革命道路的规划和探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孙中山的建国理论。2《建国方略》的主要内容和评论2.1“救中国必由之道”:知行合一1917年7月,在广东省学界的欢迎会上,孙中山发表演说,第一次提出了“行之非艰,知之为艰”的命题,并提出:“近日欲著一书,言中国建设新方略,其大意:一精神上之建设;一实际上之建设。精神上之建设,不外政治修明;实际上之建设,不外实业发达”,并表示将“实力肩任,勉为其难,实力造去可矣。”(p123)国家建设内容千头万绪,孙中山则将其化为实际上之建设(实业建设)和精神上之建设(精神建设、心理建设)两大部分,在《建国方略》中,将《心理建设》放在首篇,充分体现了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心理建设》是孙中山对革命党人屡次失败的经验总结,其核心内容是祛除“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传统学说束缚,树立新的知行观念。辛亥之后,革命党人的一系列革命斗争均告失败,不少革命党人意志消退,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对于孙中山提出的民国建设计划,以“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为借口拒不实行。孙中山痛切感到,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是由于革命党人对革命宗旨、革命方略“信仰不笃,奉行不力”的缘故。究其根本,在于“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传统旧说之毒害。在此观念影响下,革命党人既轻视革命理论,又害怕革命实践,孙中山对此深感痛心,认为这是其“可畏”“可恨”之“生平之大敌”,“其威力当万倍于满清。夫满清之威力不过只能杀吾人之身耳,而不能夺吾人之志也。乃此敌之威力,则不惟能夺吾人之志,且足以迷亿兆人之心也”。孙中山提出,必须摆脱这种思想束缚,破除革命党人内心的“心理大敌”,出“国人之思想于迷津”,民国建设才能走上轨道。从这一角度出发,孙中山特别强调“心理建设”的意义:“吾心信其可行,而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技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p105_106)在一封答复读者询问《孙文学说》要旨的信中,孙中山也明确表示:“文著书之意,本在纠正国民思想之谬误,使之有所觉悟,急起直追,共匡国难,所注目之处,正在现在而不在将来也。”(p66)1919年9月,孙中山在给于右任的信中再次谈道:“吾党同志向多见道不真,故虽锐于进取,而无笃守主张之勇气继之,每至中途而旁皇,因之失其所守,故文近著《学说》一卷,除祛其谬误,以立其信仰之基。”(p106)很显然,孙中山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和痛苦的体验之后,深感革命党人思想认识上的迷惑已成为革命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他看来,在目前情势之下,只有“灌输学识,表示吾党根本之主张于全国,使国民有普遍之觉悟”,才可能在时机成熟之际,“一致奋起,除旧布新”(p66)。现实的需要,促使他从认识论的高度,重新探讨知行关系,试图解决这一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孙文学说》正因此而作。孙中山认为,中国近代之积贫积弱,奄奄待毙的原因就在于“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传统思想的毒害,导致国人“不知故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最终一切无为。在《心理建设》一文中,孙中山以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十事为例证,说明了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是行在先,知在后。由此,他提出,“行易知难”是“宇宙间之真理”。“施之于事功,施之于心性”,“莫不皆然也”。“行易知难”之理为“救中国必由之道”(p143)。根据知行关系的演变,孙中山将人类社会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由草昧而进于文明,为“不知而行”时期;第二阶段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阶段自科学发明之后,为“知而后行”时期。人类也同样分为“三系”,其一是“先知先觉者”,创造发明;其二为“后知后觉者”,仿效推行;其三是“不知不觉者”,竭力乐成。他认为,这三系人如果能够“相需为用”,则“大禹之九河可疏,秦皇之长城能筑也”。孙中山把以自己为首的革命党人比作先知先觉的“理想家”、“计划家”,人民之“保姆”,并据此提出革命进行之三时期:军政、训政、宪政时期。在他看来,经过专制之后的人民,其程度“实等于初生之婴儿”,训政时期即为“保养教育”人民成年之后之政治。革命党提出理想,人民“不知亦能行”,只要信仰先知先觉的领袖,完全遵照革命党人的理论去执行,就可以“完成此容易安全之建设事业”(p149_161)。孙中山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出于革命的现实需要而探讨知行问题的思想家。胡适曾指出:“行易知难的学说是—种很有力的革命哲学。—面要人知道‘行易’,可以鼓舞人勇往进取。一面更要人知‘知难’,可以提倡多数人对于先知先觉者的信仰与服从。信仰领袖,服从命令,一致进取,不怕艰难,这便是革命成功的条件。所以中山说这是必要的心理建设”(p209)。孙中山为革命力辟传统“知易行难”之说,而主张“知难行易”,“不知亦能行”,对于促使革命党人“力行”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我们也应当指出,从纯粹的理论角度看,知和行的关系不是单单用难易所能衡量和说明的,因而用“知难行易”来解释知行关系并不是很科学的。而从实践角度看,由于革命和建设事业是纷繁复杂的,真正“行”起来并不易。因此,认为只要革命党人登高一呼,群众就会景从,即可致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亦是不可能的。也许正因如此,当时革命党人对此学说似反应平平。以后,学人对此说也是少有附和而多有批评。对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提出批评意见的学人主要有三位:第一位是胡适。他的《知难,行亦不易》(1929年)一文提出:“知固是难,行亦不易”;第二位是傅珮青的《知行难易问题之根本解决》(1933年),作者提出:“唯行有难易说”,认为此说是彻底解决知行难易问题的唯一途径;第三位是冯友兰的《论知行》(1940年)、《再论知行》(1942年)两文。三者均为学院派哲学家。他们或从事实的分析,或从逻辑的推演,或从哲学史的阐述等不同角度,对孙中山的观点提出商榷甚至批评和反驳。与上述意见不同,贺麟(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为中国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则在《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一书中专辟下篇讨论这一问题。他从“据知行的界说以证明”、“由知识可贵证明知识难能”、“由人类文明进化的阶段以证明知难行易”、“由人类的分工以证明知难行易”、“哲学史的证明”等五个方面,对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作了新的辩解(p158_199)。总体而言,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学说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有其创造性的意义,在革命实践中对思想启蒙的强调亦有其时代意义。不过,孙中山虽然自认“拿我的学说去做事,无论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到的”(p503),但是,在实践面前,他对自己这一学说的缺失之处也并不否认。1924年1月,孙中山总结自己的革命经验时说:“我们从前受良心上的命令去革命,讲到结果,没有俄国成功那样大而快的原因,就是在没有好学问好方法。至于实行革命,大家都是各自为战去干,实在是不知而行,做到后来能够推翻满清,且免去列强瓜分,都是无意中做出来的,预先毫没有料到。十三年以来,我们革命的知识进步,有了许多方法,旁边又有俄国的好榜样,此后革命,应该要先求知,然后才去行。本总理发明的学说,是‘知难行易’,如果知得到,便行得到。从前的革命,不知还能行,此后的革命,能知当更能行。知了才去行,那种成功,当然像俄国一样。”(p518)知了才去行,才可能成功,这是孙中山在艰苦的革命实践中悟出的真理。2.2以“实业计划”“交通为中心”的发展计划《建国方略》的第二部分——《实业计划》,是孙中山思想上一贯重视和强调经济建设的逻辑发展,是他为实现民生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与幻想的产物。民国初建,孙中山就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关于革命成功后必须致力于经济建设——“民生主义”的思想。他说:“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p84)1912年8月,在给宋教仁信中,他写道:“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盖内力日渴,外患日逼,断非一时所能解决。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p404)孙中山所谓的根本,就是发展和振兴实业。退职总统之后的几年间,孙中山风尘仆仆,往来于大江南北,其主要精力就是兢兢业业于其发展实业的宏大计划。《实业计划》写作之际,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孙中山认为,“民国数年以来,民生凋敝已极,斯虽由于政治不良,亦由国内贤者对于民生问题素未注意。国民生计既绌,举凡地方自治暨教育事业诸大端,自无从而谋发展。今日国事之愈趋愈下,其根源实由于此。况自欧战结束,经济竞争将群趋于远东,吾国若不于此时函自为谋,则他人将有起而代我谋者,思之至可悚惧”(p43)。孙中山敏锐地感到中国应抓住欧战结束这个难得机遇,利用欧美各国工业从战时生产转为常规生产、大量资金亟待寻求出路的有利条件,大规模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全面开展经济建设,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进人世界前列。“盖欲利用战时宏大规模之机器,及完全组织之人工,以助长中国实业之发达,而成我国民一突飞之进步;且以助各国战后工人问题之解决”(p186)。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主要内容有十项:一、交通之开发。诸如建设铁路十一万英里,碎石路一百万英里,修竣现有运河,新开运河等等。二、商港之开辟。在中国中、北、南各建一大洋港口,在沿海岸建种种商业港及渔业港等等。三、在铁路、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设新式市街、各具公用设备。四、水力之发展。五、发展钢铁冶炼和水泥制造之工业。六、矿业之发展。七、农业之发展。八、蒙古、新疆之灌溉。九、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十、移民于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该计划之特点:首先,计划宏大。举凡海陆交通、钢铁工业、民用工业、矿产开发均囊括在内,这是一项前所未有,万端齐发,规模宏大的计划。其次,是一个较为有序的计划。孙中山发展实业是从优先发展铁路、港口交通运输业着手,其次是农业和铁矿业。孙中山认为,交通运输是“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运输、屯集之利器,则虽全具发展实业之要素,而亦无由发展也”(p133)。“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p383)。从民国初年孙中山自告奋勇担当全国铁路总办以来,他对铁路建设即倾注极大的注意力,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交通不便,发展铁路运输在所亟需。引进外资,离不开对沿海港口的建设,因此港口、铁路成为《实业计划》的突出建设项目,这体现了他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先见之明。第三,主张实业发展分“两路进行”,“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至其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p191)。它反映了孙中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期望,也表明了他希望以“国家集产”遏制私人资本超大规模发展的意图,虽然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冲突和矛盾,却真实地反映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理想。第四,在中国缺乏资金、技术的历史条件下,主张大力吸引外资,以加速实业发展之进程。孙中山引美国现代化与国际化为中国之模范:“今之美国,吾人知其为世界最富最强之国也,然其所以致富强者,实业发达也。当其发展实业之初也,资本则悉借之欧洲,人才亦多聘之欧洲,而工人且有招之中国。其进行则多由冒险试验,而少出于计划统筹,且向未遇各国有投资闲置散之全备工厂,为彼取材之机会如我之今日也。而其富源尚不及我之丰盛,然其实业之发达,今已为世界之冠矣。”(p165)他认为,中国只要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本、技术,现代化就能收速成之效。《实业计划》最初在1918年以《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书——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英文版)为题发表,可见孙中山主要是针对国外而发。接到该书的美国公使芮恩施、美国商务总长刘飞尔、意大利陆军大臣嘉域利亚将军、北京交通部长顾问碧格、美国知名人士安特生等人,尽管对《实业计划》能否实现表示了他们的疑虑,但仍以友好的态度,委婉地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在孙中山的革命同志中,朱执信、廖仲恺、黄兴等人对《实业计划》和引进外资表示赞同和支援。朱执信在阐述孙中山利用外资的建设主张时说:“若夫利用他国人所已发现之科学原理技术,开发天然富源,以为国民经济之具,同时亦间接为世界全人类之益。此所谓人己交利者也,顾何所苦而不为。”(p399)不过,《实业计划》有其明显易见的局限。由于计划过于宏大,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不可企及的“乌托邦”理想。以修筑铁路一十万英里的目标为例,截止2009年底,中国铁路总长度也才只有8.6万公里,如此高的指标在当时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而在中国尚未获得国家独立,处于半殖民地的情势下,孙中山着眼于“研究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这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那些对孙中山的计划发表支持和理解的“国际友人”最终并没有人真正能够帮助他实现发展实业的设想。也正因如此,针对《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对发展前景的某些美好憧憬,有人说这是“想按空想的路径来改造国家”,“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美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颇不景气,而中国则处在南北对峙、内战频仍的混乱状态,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尽管某种程度上对19世纪末以来国人发展实业的热潮起了某种带动作用,但在实践中根本无能付诸实施。不过,从长远的历史发展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看,《实业计划》为中国第一次勾勒了一幅崭新的、颇具感召力的现代化蓝图,对今天的中国工业、交通建设、现代化建设仍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2.3从《民权初步》完善了政治文明孙中山的《民权初步》是根据美国亨利·马丁·罗伯特将军(HenryMartynRobert,1837—1923)《罗氏议事规则》(Robert’sRulesofOrder)一著编译而成。孙中山主要编译了该书的第一部分《议事规则》的第二条“动议的一般分类”、第三条“动议及先后秩序”、第四条“委员会和非正式讨论”和第二部分《组织和议事》。根据自己的需要,孙中山对是书的内容作了新的编排和调整。《民权初步》分五卷,卷一结会,讨论“临时集会之组织法”、“永久社会之成立法”、“议事之秩序并额数”、“会员之权利之义务”;卷二动议,涉及“动议”、“离奇之动议并地位之释义”、“讨论”、“停止讨论之动议”、“表决”、“表决之复议”;卷三修正案,讨论“修正之性质与效力”、“修正案之方法”、“修正案之例外事件”;卷四动议之顺序,讨论“附属动议之顺序、“散会与搁置动议”、“延期动议”、“付委动议”、“委员及其报告”;卷五权宜及秩序问题,讨论“权宜问题”、“秩序问题”。其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召集会议、如何组织会议讨论、表决,如何提出修正案、提议、附议,如何把握权宜等有关具体规则展开。全书看起来似乎都是一些具体、繁琐乃至刻板的规则和程序设计,但是它却体现当时西方资产阶级集会结社、民主参政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体现了当时西方政治文明的理性和秩序。对此,孙中山曾特别说明:“此书譬之兵家操典,化学之公式,非浏览诵读之书,乃习练演试之书也。若以浏览诵读而治此书,则必味如嚼蜡,终无所得。若以习练演试而治此书,则将如噉蔗,渐入佳境。一旦贯通,则会议之妙用,可全然领略矣。”(p341)孙中山声称:“此书为教吾国人行民权第一步之方法也。倘此第一步能行,行之能稳,则逐步前进,民权之发达,必有登峰造极之一日。”“凡欲负国民之责任者,不可不习此书。凡欲固结吾国之人心,纠合吾国之民力者,不可不熟习此书。”(p341)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还在1906年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一文中,孙中山就对将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了初步规划,指出:“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p297)他并根据“稗我国民循序以进,养成自由平等之资格”的原则,针对长期生活在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下的人民对民主政治比较陌生的现实,具体规定了革命胜利后的建设工作必须分为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个时期的程序设计,也就是在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后,应先经过一个革命专政的时期,扫除一切恶势力,然后实行地方自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提高人民的政治积极性,培养人民管理国家政权的能力,最后建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而,辛亥革命之后,虽然“主权在民”的所谓民主共和国已经建立,但是袁世凯帝制自为的倒行逆施,使孙中山体会到,在中国实现民权主义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在孙中山看来,由于满清专制统治造成中国人民“一盘散沙”的状况,使他们进人民国以后“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行使民权。鉴此,他认为,民权发达必须以“固结人心团结人心、纠合群力”为前提,而要做到这一点,“又非从集会不为功”(p340)。因此,有必要从如何集会之原则、条理、习惯和经验人手,对民众进行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将民主权利化为可具体操作的实际方法和步骤,逐步引导人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民权初步》可以说是孙中山在政治领域内对民众的民主启蒙。孙中山作此书之时,即希望“以主义普及国民,使之有彻底之觉悟。异日社会多数国民既经觉醒,则实行其主权在民之责职,协力并进,如是则真正民权乃能实现,而真正民国始可观成”(p114)。章太炎在为此书所作序言中,也对孙中山因“忧患而作”《民权初步》的旨意多有会意,他写道:“今中国议会初萌,发言盈庭,未有矩则,其纷扰固宜;……于是采摭成说,断以新意,为《会议通则》,以训国人。”(p599)他的评论,清楚地揭示了孙中山写作《民权初步》的深意所在。在美留学多年的胡适对《罗氏议事规则》并不陌生。在他的留学日记中,他曾写下了自己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