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7837d9bae96e646aab503aa82ea82f4/d7837d9bae96e646aab503aa82ea82f41.gif)
![2022-2023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7837d9bae96e646aab503aa82ea82f4/d7837d9bae96e646aab503aa82ea82f42.gif)
![2022-2023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7837d9bae96e646aab503aa82ea82f4/d7837d9bae96e646aab503aa82ea82f43.gif)
![2022-2023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7837d9bae96e646aab503aa82ea82f4/d7837d9bae96e646aab503aa82ea82f44.gif)
![2022-2023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7837d9bae96e646aab503aa82ea82f4/d7837d9bae96e646aab503aa82ea82f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诗经》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诗经》()内容编目文王孙子,本(宗)支(子)百世《诗经·大雅·文王》大邦维屏,大宗维翰《诗经·大雅·板》此令(意即好或善)兄弟,绰绰有余。不令兄弟,变相为癒(意即害)《诗经·小雅·角弓》A.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B.主张削弱诸侯势力C.对诸侯争霸进行劝导 D.主张约束民众行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本(宗)支(子)百世”“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此令(意即好或善)兄弟,绰绰有余。不令兄弟,变相为癒(意即害)”等内容可知,《诗经》宣扬宗族观念、大宗观念,提倡宗族内部兄弟和睦,由此可知其受宗法观念影响,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削弱诸侯势力,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宗族观念,与诸侯争霸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约束民众,排除D项。故选A项。2.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A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B.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C.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D.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观问题。“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说法不科学,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西汉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西晋和南朝时儒家思想的地位没有变化,排除C项;西晋陈寿和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对曹操看法不同,故D项正确。3.传统观点认为,元末社会经济的衰退导致了元杂剧的衰落;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元杂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知识分子地位发生变化;又有学者提出,剧本结构的弊端是元杂剧衰落的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元杂剧衰落原因的认识A.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合理的 B.基于对其他剧种衰落的研究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传统观点是从经济条件观察,后又有研究者知识分子的地位来研究,还有学者从剧本结构的弊端进行研究,这拓展了传统研究的视角,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其它剧种的研究情况,排除B项;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4.以下是关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资料。据此可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与夷决战。A.得到清政府的大力支持 B.取得辉煌胜利成功挫败英军进攻C.反映出民族主义深入中国下层民众 D.是一场民众自发保卫家园的斗争〖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1年(中国)。据材料“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与夷决战。”等信息可知,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侵扰三元里,广大民众激于义愤,奋起反抗,保卫自己家园,“杀死英军六七人”,后英军率众而来,双方展开决战,由此可见,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一场民众自发保卫家园的斗争,D项正确;材料看不出清廷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双方决战的的结果,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三元里人民愤于英军侵扰,奋起保卫家园,无法得知民族主义深入中国下层民众,排除C项。故选D项。5.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的度量衡种类繁多,十分复杂,这种混乱的现象使得商品交易需要进行相互间的换算,不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提高了各个领域交易的成本,故A项正确;度量衡的不统一与军阀混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会加剧混战的局面,故排除B项;材料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衡无关,排除C项;“阻断了”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6.下图为民国初年山东经济发展的情况(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山东•1911年开办的棉织企业为8家,1913年增加到63家。•1912年至1913年间,酿酒、制糖、榨油、火柴、制蜡、制烟和皮毛制革等各行业迅速增加,由333家增到476家。•自民国元年至1920年,设立的各种铁工厂计有济南8家,青岛9家,博山5家,威海卫、济宁各4家,潍县3家,全省共33家。A.工业布局更加合理 B.经济运行环境有所改善C.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答案〗B〖解析〗通过阅读图片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山东的棉织、酿酒等近代企业数量增多,各种铁工厂纷纷出现等,说明当时山东经济运行环境有所改善,B项正确;与棉织等轻工业相比,重工业数量少,比较薄弱,不能说明山东工业布局更加合理,排除A项;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较弱,不能说明山东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排除C项;此间,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欧洲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只是部分客观条件,排除D项。故选B项7.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数据:第一届代表总数1226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为668人,民主党派人士为274人,无党派人士为284人;第二届代表总数为1226人,其中中共党员708人,民主党派人士为284人,无党派人士为234人;第三届代表总数为3040人,其中中共党员为1667人,民主党派为565人,无党派人士为808人。对以上数据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全国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C.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D.全国人大是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题中信息反映出全国人大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因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C项正确;“三权分立”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我国无关,排除A项;题中信息只反映了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情况,并未反映出其产生方式,排除B项;D选项错误,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政协才是统一战线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8.有人评价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下列说法最能证明此观点的是()A.为国内的改革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B.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稳定C.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孤立政策D.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立国之战”可知,材料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国内意义,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国内的改革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国内意义,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新中国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排除C项;D项是其国际意义,排除D项。故选A项。9.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文明都有洪水灭世的神话传说;古代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了古代文明()A.呈现明显的多元特征 B.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C.交往的趋势不断加强 D.发展水平已趋于同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文明都有洪水灭世的神话传说;古代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文明都有洪水灭世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这些地区都发生过洪水,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这些古文明的相同之处,没有体现多元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文明间的交往,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了洪水传说,没有提及各文明的发展水平,D项结论无法推出,排除D项。故选B项。10.《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卖酒的妇女往酒里掺水被人发现,将被扔进水里淹死;如果从事高利贷的大商人借贷利率超出政府规定的标准,他将白白地损失一切。据此可知,古巴比伦时期()A.保证了商业贸易的公平公正 B.消费者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C.借贷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D.注重以法律来规范商业秩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西亚。据题干信息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严惩商业活动中的欺骗行为,限制高利贷的利率,这些都有利于规范商业秩序,D项正确;虽然有相关法律,但不能完全杜绝违规行为,因此“保证了公平公正”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限制高利贷的利率是在保护借款人而非消费者的权益,排除B项;材料仅提及限制高利贷利率的法律规定,仅凭此不能断定借贷引发了严重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11.中世纪前期,教皇格利戈里一世说:“不学无术乃虔诚信仰之母”。直到11世纪意大利高级教士彼得·达米安还宣扬:知识是魔鬼创造的;认识上帝,无需学问,犹如人不用点灯就能看见太阳一样。上述观点()A.不利于西方古典文化的传承 B.促进了科学创新的不断涌现C.弥合了教权和王权间的矛盾 D.有效防止“异端”思想产生〖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知识是魔鬼创造的;认识上帝,无需学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基督教宣扬知识无用,不利于人们学习文化,不利于西方古典文化的传承,A项正确;材料中的观点不利于人们学习知识,不会促进科学创新的不断涌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出现国王,不涉及王权,排除C项;材料的思想并没阻止“异端”即新思想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12.“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这首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A.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C.屠杀印第安人的情景 D.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答案〗D〖解析〗根据“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罪恶的三角贸易过程中大量黑奴在运输过程中死亡,D项正确;开辟新航路只是探险,其本身并没有体现罪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鸦片贸易与“奴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项;屠杀印第安人主要是在美洲的土地上,了大海没有太大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3.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时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各方妥协带来君主复辟的风险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艰难曲折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虚伪性 D.英美政治制度比法国更优越〖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法国1875年宪法”可知,材料讲的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结合材料“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是‘较小的坏事’”、“温和的共和派眼里……‘妥协共和国’”可知法国很多政治派别对现有共和体制不太满意,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法在制定过程中及共和制度确立过程中不得不面临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的分歧,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君主复辟风险,排除A项;材料体现建立共和制度的曲折性,并非谈论民主虚伪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与英美政治对比,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面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世界其他国家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英国在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指数高于18世纪之前,体现了两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发展的推动,D项正确;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不能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排除A项;不能得知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英国经济发展速度,没有体现其他国家,不能得知英国发展的速度高于其他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15.提拉克认为,印度人民的当务之急不是社会改革……社会改革必将涉及印度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传统,是不可能由一个外国政府通过颁布法令来消除的,那样做只能分裂印度人民,加剧印度人民因种姓、宗教因素的矛盾与冲突。这表明,提拉克()A.主张实行暴力革命 B.追求民族独立C.意在保留宗教传统 D.反对社会改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强调印度人民的当务之急不是社会改革,社会改革不能由外国政府来进行,必须要先进行民族革命,取得民族独立,然后再进行社会改革,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要争取民族独立,没有体现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社会改革会涉及宗教传统,但并没有体现要是否保留宗教传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先取得民族独立,再进行社会改革,并非反对社会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表为亚太地区主要国家2003-2009年军费开支一览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美国492200536459562039570769585749629095679574日本56053555415533054637538855315954339俄罗斯38064395994319047264512755689259565印度27253316573369033962343743898745903澳大利亚17083177881841319400205912134122938A.亚太地区缓和与紧张并存的局势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C.世界各国军事竞争形势日益严峻 D.区域集团化加剧亚太地区紧张局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2003-2009年美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军费开支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军费开支的增加反映出当前亚太主要国家彼此之间并不信任,这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的世界局势,A项正确;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美国的军费开支一直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居于绝对主导地位,所以材料并不能反映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夸大,材料只涉及亚太地区,并未涉及欧洲等地,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区域集团化,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17.###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党史材料,回答问题。(一)重要军事行动示意图节选①②③④(二)重要党史资料节选平分土地利益甚多,办法简单,群众拥护,外界亦很难找出理由反对此种公平办法……因此土地会议应该采取彻底平分土地的方针,让农村中全部土地、山林、水利,平地以乡为单位,山地以村为单位……平均分配。此外,同意即由土地会议通过土地法大纲,作为向各解放区政府的建议。同时,起草一个党内决议,由中央公布。——《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1947年9月6日)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⑥(1)将上述党史资料①-⑥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任选其中两则资料,说明其涉及的重大事件及意义。(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答案〗(1)排序:③①⑥②⑤④。事件及意义:①事件:红军长征。意义:保存了革命力量,宣传了中共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开启中国革命新局面。②事件:百团大战。意义:打破了日本“囚笼政策”(或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振奋了国人抗战斗志,坚定了国人抗战信心,提升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威望。③事件:国民大革命(或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意义: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④事件:渡江战役。意义: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迎来最终的胜利。⑤事件: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意义:农民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经济保障和兵力来源。⑥事件: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意义: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意志,推动民族解放战争的发展。(2)原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武装斗争;建立统一战线;坚持群众路线;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根据时势发展,调整革命策略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排序:结合所学可知,③是国民大革命,时间是1924年,①是红军长征,时间是1934年至1936年,⑥是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时间是1937年,②是百团大战,时间是1940年,⑤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时间是1946年,④是渡江战役,时间是1949年因此时间顺序是③①⑥②⑤④。事件及意义:①事件:结合所学可知①是红军长征。意义:结合所学可知,长征保存了革命力量,宣传了中共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开启中国革命新局面。②事件:结合地图以及所学可知,②是百团大战。意义: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打破了日本“囚笼政策”(或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振奋了国人抗战斗志,坚定了国人抗战信心,提升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威望。③事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国民大革命(或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意义: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时期,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④事件:结合地图可知,这是渡江战役。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渡江战役后,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迎来最终的胜利。⑤事件:根据材料“土地会议应该采取彻底平分土地的方针,让农村中全部土地、山林、水利,平地以乡为单位,山地以村为单位……平均分配”可知,这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意义: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使得农民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经济保障和兵力来源。⑥事件:根据材料“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可知,这是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意志,推动民族解放战争的发展。【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结合###在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的作用可知,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结合毛泽东思想等史实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武装斗争,建立统一战线,坚持群众路线;结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可知,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结合所学可知,根据时势发展,调整革命策略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材料三1941年贺麟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提出“新儒家”概念,他认为新儒学就是“吸收转化、利用、陶熔西洋文化以形成新的儒家思想、新的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是在西洋文化大规模输入后,要求自主的文化”。——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答案〗(1)影响:推动日本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日本教育和思想的发展;影响日本社会生活。(2)背景:中西联系加强;儒家思想适应欧洲反专制反神权的需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的推动。(3)认识: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外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日本。根据材料“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可分析出推动日本政治体制改革;根据材料“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可分析出促进日本教育和思想的发展;根据材料“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可分析出影响日本社会生活。【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18世纪欧洲。结合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可知,中西联系加强;根据材料“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可分析出儒家思想适应欧洲反专制反神权的需求;结合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可分析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结合启蒙运动的史实可分析出启蒙运动的推动。【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可分析出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材料“吸收转化、利用、陶熔西洋文化以形成新的儒家思想、新的民族文化”可分析出外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鉴,共同发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物质传播之路,更是人类的一个文化舞台与文明平台。在此场域中,人类文明空间与时间相互融通、物质与精神齐头并进、人种民族相互交融、宗教与世俗相互适应、文化与艺术相互补充、经济与政治良性互动、战争与和平相互交替,真正具象地释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命题下“人类文明共同体”的细微肌理,因之也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文化意蕴。——摘编自林少雄《丝绸之路的文化意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观点: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文明交融互鉴之路。
论证:丝绸之路自公元前2世纪后期(汉武帝时期)开辟以来,就一直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商贸和文化交流,也增进了古代世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学习借鉴。古代印度的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经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并最终为中国文化所吸收,实现了中国化,并对宋明理学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中国丝绸、瓷器的出口,影响了中亚、西亚、欧洲等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古代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对人类社会迈入近代发挥了巨大作用。
总之,自汉代以来,丝绸之路一直扮演着中西文明交流的大动脉,古代不同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沿着这条路线交流学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加以论证,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根据材料“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物质传播之路,更是人类的一个文化舞台与文明平台。”结合所学可得出论题: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文明交融互鉴之路。分别从汉朝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远销中亚、北非、欧洲;中亚和欧洲的商品和物种也传到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各种生产技术等外传;佛教的石窟、造像、壁画等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大地推动了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说明。最后总结,自汉代以来,丝绸之路一直扮演着中西文明交流的大动脉,古代不同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沿着这条路线交流学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格式无误。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实行了世所罕见的高关税保护主义政策,正如托马斯·K.麦格劳写到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美国国会中那些旨在保护美国新兴产业、成长期工业以及弱小工业的政治势力常常获得胜利。因此美国经济是在30%进口关税的铜墙铁壁的保护中步入成年期的”。美国经济在1894年就崛起了,但其高关税保护主义却又继续实行了四五十年,只是在其工农业帝国的稳固地位无法被其他国家所撼动的时候,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才改变了高关税政策。——摘编自张学博《英美历史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材料二二战后,美国倡导世界贸易自由化。在美国推动下,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序言明确规定其宗旨是: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各缔约国应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实行高关税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二战后贸易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答案〗(1)原因:保护新兴产业和弱小工业的需求;重商主义的影响;世界大战的影响;缓解经济大危机的需要;巩固工农业帝国地位的要求。(任答3点意思相近即可)(2)变化:由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到倡导贸易自由化。影响: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符合美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需求(有利于美国经济霸权的扩张)。(两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本问是原因类的材料分析题。根据“美国国会中那些旨在保护美国新兴产业、成长期工业以及弱小工业的政治势力常常获得胜利。”得出保护新兴产业和弱小工业的需求;结合时间信息,从重商主义的影响的角度分析;根据“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才改变了高关税政策。”得出世界大战的影响;根据所学,可从缓解经济大危机的需要;巩固工农业帝国地位的要求角度分析概括。【小问2】本问是对比类、影响类的材料分析题。变化:根据“因此美国经济是在30%进口关税的铜墙铁壁的保护中步入成年期的”“二战后,美国倡导世界贸易自由化。”可得出由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到倡导贸易自由化。影响:根据“各缔约国应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可得出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结合美国战后的需求,可得出符合美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诗经》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诗经》()内容编目文王孙子,本(宗)支(子)百世《诗经·大雅·文王》大邦维屏,大宗维翰《诗经·大雅·板》此令(意即好或善)兄弟,绰绰有余。不令兄弟,变相为癒(意即害)《诗经·小雅·角弓》A.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B.主张削弱诸侯势力C.对诸侯争霸进行劝导 D.主张约束民众行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本(宗)支(子)百世”“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此令(意即好或善)兄弟,绰绰有余。不令兄弟,变相为癒(意即害)”等内容可知,《诗经》宣扬宗族观念、大宗观念,提倡宗族内部兄弟和睦,由此可知其受宗法观念影响,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削弱诸侯势力,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宗族观念,与诸侯争霸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约束民众,排除D项。故选A项。2.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A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B.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C.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D.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观问题。“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说法不科学,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西汉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西晋和南朝时儒家思想的地位没有变化,排除C项;西晋陈寿和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对曹操看法不同,故D项正确。3.传统观点认为,元末社会经济的衰退导致了元杂剧的衰落;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元杂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知识分子地位发生变化;又有学者提出,剧本结构的弊端是元杂剧衰落的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元杂剧衰落原因的认识A.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合理的 B.基于对其他剧种衰落的研究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传统观点是从经济条件观察,后又有研究者知识分子的地位来研究,还有学者从剧本结构的弊端进行研究,这拓展了传统研究的视角,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其它剧种的研究情况,排除B项;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4.以下是关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资料。据此可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与夷决战。A.得到清政府的大力支持 B.取得辉煌胜利成功挫败英军进攻C.反映出民族主义深入中国下层民众 D.是一场民众自发保卫家园的斗争〖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1年(中国)。据材料“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与夷决战。”等信息可知,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侵扰三元里,广大民众激于义愤,奋起反抗,保卫自己家园,“杀死英军六七人”,后英军率众而来,双方展开决战,由此可见,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一场民众自发保卫家园的斗争,D项正确;材料看不出清廷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双方决战的的结果,无法得出B项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三元里人民愤于英军侵扰,奋起保卫家园,无法得知民族主义深入中国下层民众,排除C项。故选D项。5.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的度量衡种类繁多,十分复杂,这种混乱的现象使得商品交易需要进行相互间的换算,不利于商品交易的进行,提高了各个领域交易的成本,故A项正确;度量衡的不统一与军阀混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会加剧混战的局面,故排除B项;材料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衡无关,排除C项;“阻断了”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6.下图为民国初年山东经济发展的情况(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山东•1911年开办的棉织企业为8家,1913年增加到63家。•1912年至1913年间,酿酒、制糖、榨油、火柴、制蜡、制烟和皮毛制革等各行业迅速增加,由333家增到476家。•自民国元年至1920年,设立的各种铁工厂计有济南8家,青岛9家,博山5家,威海卫、济宁各4家,潍县3家,全省共33家。A.工业布局更加合理 B.经济运行环境有所改善C.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答案〗B〖解析〗通过阅读图片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山东的棉织、酿酒等近代企业数量增多,各种铁工厂纷纷出现等,说明当时山东经济运行环境有所改善,B项正确;与棉织等轻工业相比,重工业数量少,比较薄弱,不能说明山东工业布局更加合理,排除A项;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较弱,不能说明山东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排除C项;此间,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欧洲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只是部分客观条件,排除D项。故选B项7.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数据:第一届代表总数1226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为668人,民主党派人士为274人,无党派人士为284人;第二届代表总数为1226人,其中中共党员708人,民主党派人士为284人,无党派人士为234人;第三届代表总数为3040人,其中中共党员为1667人,民主党派为565人,无党派人士为808人。对以上数据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全国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C.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D.全国人大是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题中信息反映出全国人大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因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C项正确;“三权分立”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我国无关,排除A项;题中信息只反映了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情况,并未反映出其产生方式,排除B项;D选项错误,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政协才是统一战线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8.有人评价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下列说法最能证明此观点的是()A.为国内的改革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B.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稳定C.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孤立政策D.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立国之战”可知,材料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国内意义,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国内的改革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国内意义,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新中国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排除C项;D项是其国际意义,排除D项。故选A项。9.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文明都有洪水灭世的神话传说;古代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了古代文明()A.呈现明显的多元特征 B.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C.交往的趋势不断加强 D.发展水平已趋于同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文明都有洪水灭世的神话传说;古代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文明都有洪水灭世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这些地区都发生过洪水,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这些古文明的相同之处,没有体现多元性,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文明间的交往,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了洪水传说,没有提及各文明的发展水平,D项结论无法推出,排除D项。故选B项。10.《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卖酒的妇女往酒里掺水被人发现,将被扔进水里淹死;如果从事高利贷的大商人借贷利率超出政府规定的标准,他将白白地损失一切。据此可知,古巴比伦时期()A.保证了商业贸易的公平公正 B.消费者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C.借贷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D.注重以法律来规范商业秩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西亚。据题干信息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严惩商业活动中的欺骗行为,限制高利贷的利率,这些都有利于规范商业秩序,D项正确;虽然有相关法律,但不能完全杜绝违规行为,因此“保证了公平公正”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限制高利贷的利率是在保护借款人而非消费者的权益,排除B项;材料仅提及限制高利贷利率的法律规定,仅凭此不能断定借贷引发了严重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11.中世纪前期,教皇格利戈里一世说:“不学无术乃虔诚信仰之母”。直到11世纪意大利高级教士彼得·达米安还宣扬:知识是魔鬼创造的;认识上帝,无需学问,犹如人不用点灯就能看见太阳一样。上述观点()A.不利于西方古典文化的传承 B.促进了科学创新的不断涌现C.弥合了教权和王权间的矛盾 D.有效防止“异端”思想产生〖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知识是魔鬼创造的;认识上帝,无需学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基督教宣扬知识无用,不利于人们学习文化,不利于西方古典文化的传承,A项正确;材料中的观点不利于人们学习知识,不会促进科学创新的不断涌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出现国王,不涉及王权,排除C项;材料的思想并没阻止“异端”即新思想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12.“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这首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A.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C.屠杀印第安人的情景 D.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答案〗D〖解析〗根据“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罪恶的三角贸易过程中大量黑奴在运输过程中死亡,D项正确;开辟新航路只是探险,其本身并没有体现罪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鸦片贸易与“奴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项;屠杀印第安人主要是在美洲的土地上,了大海没有太大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3.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时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共和国”,它还需要大力改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各方妥协带来君主复辟的风险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艰难曲折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虚伪性 D.英美政治制度比法国更优越〖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法国1875年宪法”可知,材料讲的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结合材料“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是‘较小的坏事’”、“温和的共和派眼里……‘妥协共和国’”可知法国很多政治派别对现有共和体制不太满意,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法在制定过程中及共和制度确立过程中不得不面临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的分歧,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君主复辟风险,排除A项;材料体现建立共和制度的曲折性,并非谈论民主虚伪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与英美政治对比,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面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世界其他国家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英国在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指数高于18世纪之前,体现了两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发展的推动,D项正确;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不能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排除A项;不能得知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英国经济发展速度,没有体现其他国家,不能得知英国发展的速度高于其他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15.提拉克认为,印度人民的当务之急不是社会改革……社会改革必将涉及印度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传统,是不可能由一个外国政府通过颁布法令来消除的,那样做只能分裂印度人民,加剧印度人民因种姓、宗教因素的矛盾与冲突。这表明,提拉克()A.主张实行暴力革命 B.追求民族独立C.意在保留宗教传统 D.反对社会改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强调印度人民的当务之急不是社会改革,社会改革不能由外国政府来进行,必须要先进行民族革命,取得民族独立,然后再进行社会改革,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要争取民族独立,没有体现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社会改革会涉及宗教传统,但并没有体现要是否保留宗教传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先取得民族独立,再进行社会改革,并非反对社会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表为亚太地区主要国家2003-2009年军费开支一览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美国492200536459562039570769585749629095679574日本56053555415533054637538855315954339俄罗斯38064395994319047264512755689259565印度27253316573369033962343743898745903澳大利亚17083177881841319400205912134122938A.亚太地区缓和与紧张并存的局势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C.世界各国军事竞争形势日益严峻 D.区域集团化加剧亚太地区紧张局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2003-2009年美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军费开支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军费开支的增加反映出当前亚太主要国家彼此之间并不信任,这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的世界局势,A项正确;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美国的军费开支一直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居于绝对主导地位,所以材料并不能反映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夸大,材料只涉及亚太地区,并未涉及欧洲等地,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区域集团化,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17.###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党史材料,回答问题。(一)重要军事行动示意图节选①②③④(二)重要党史资料节选平分土地利益甚多,办法简单,群众拥护,外界亦很难找出理由反对此种公平办法……因此土地会议应该采取彻底平分土地的方针,让农村中全部土地、山林、水利,平地以乡为单位,山地以村为单位……平均分配。此外,同意即由土地会议通过土地法大纲,作为向各解放区政府的建议。同时,起草一个党内决议,由中央公布。——《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1947年9月6日)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⑥(1)将上述党史资料①-⑥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任选其中两则资料,说明其涉及的重大事件及意义。(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答案〗(1)排序:③①⑥②⑤④。事件及意义:①事件:红军长征。意义:保存了革命力量,宣传了中共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开启中国革命新局面。②事件:百团大战。意义:打破了日本“囚笼政策”(或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振奋了国人抗战斗志,坚定了国人抗战信心,提升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威望。③事件:国民大革命(或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意义: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④事件:渡江战役。意义: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迎来最终的胜利。⑤事件: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意义:农民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经济保障和兵力来源。⑥事件: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意义: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意志,推动民族解放战争的发展。(2)原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武装斗争;建立统一战线;坚持群众路线;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根据时势发展,调整革命策略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排序:结合所学可知,③是国民大革命,时间是1924年,①是红军长征,时间是1934年至1936年,⑥是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时间是1937年,②是百团大战,时间是1940年,⑤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时间是1946年,④是渡江战役,时间是1949年因此时间顺序是③①⑥②⑤④。事件及意义:①事件:结合所学可知①是红军长征。意义:结合所学可知,长征保存了革命力量,宣传了中共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开启中国革命新局面。②事件:结合地图以及所学可知,②是百团大战。意义: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打破了日本“囚笼政策”(或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振奋了国人抗战斗志,坚定了国人抗战信心,提升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威望。③事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国民大革命(或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意义: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时期,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④事件:结合地图可知,这是渡江战役。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渡江战役后,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迎来最终的胜利。⑤事件:根据材料“土地会议应该采取彻底平分土地的方针,让农村中全部土地、山林、水利,平地以乡为单位,山地以村为单位……平均分配”可知,这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意义: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使得农民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经济保障和兵力来源。⑥事件:根据材料“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可知,这是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意志,推动民族解放战争的发展。【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结合###在新民主主义民主革命的作用可知,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结合毛泽东思想等史实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武装斗争,建立统一战线,坚持群众路线;结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可知,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结合所学可知,根据时势发展,调整革命策略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材料三1941年贺麟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提出“新儒家”概念,他认为新儒学就是“吸收转化、利用、陶熔西洋文化以形成新的儒家思想、新的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是在西洋文化大规模输入后,要求自主的文化”。——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答案〗(1)影响:推动日本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日本教育和思想的发展;影响日本社会生活。(2)背景:中西联系加强;儒家思想适应欧洲反专制反神权的需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的推动。(3)认识: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外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日本。根据材料“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可分析出推动日本政治体制改革;根据材料“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可分析出促进日本教育和思想的发展;根据材料“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可分析出影响日本社会生活。【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1《古诗三首》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6《摸一摸》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001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7 Unit 2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2025住宅装修物业管理合同(合同范本)
- 8《池子与河流》(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2025锅炉拆除安全施工合同
- 2025有关电梯广告的合同范本
- Unit 6 Disaster and Hope Understanding ideas 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高中英语(2019)必修第三册
- 代理制 合同范本
- 玻璃反应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高中英语新课标词汇表(附词组)
-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金公司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全题库及答案(新)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GB/T 20909-2007钢门窗
- GB/T 17854-1999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
- GB/T 15593-2020输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 直线加速器专项施工方案
- 储能设备项目采购供应质量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