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料生产线替代燃料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熟料生产线替代燃料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熟料生产线替代燃料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熟料生产线替代燃料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熟料生产线替代燃料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③2mm厚环氧地坪漆;④防渗混凝土地面,渗透系数≤10-10cm/s,满足HJ610-2016相关要求。注:一般防渗区可采取其他防渗措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防渗技术要求即可。6、生态本项目依托现有厂区进行生产,占地范围内不存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7、环境风险7.1、风险物质调查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特点和原辅材料使用情况,拟建项目涉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列举的风险物质,主要为废机油,暂存量及分布区域等情况详见下表。表4-15拟建项目风险物质识别一览表序号名称CAS号类别最大储存量(t)最大在线量(t)临界量(t)储存方式分布区域1废机油74869-22-0易燃矿物油0.1/2500桶装危废暂存间根据上表调查结果,计算拟建项目风险Q值,计算结果见下表。表4-16拟建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辨识结果一览表物质最大贮存量(t)临界量(t)q1/Q1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废机油0.125000.00004否由结果可见,拟建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0.00004<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C,当Q<1时,可直接判断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项目环境风险可进行简单分析。7.2、可能影响途径通过对风险物质类型、风险源、有害物质识别可能影响的途径,识别结果详见下表。表4-17拟建项目风险物质影响途径一览表序号危险单元风险源有害物质环境风险类型环境影响途径1危废暂存间危险物质矿物油废机油的泄漏;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废机油的大量泄漏或引发火灾,通过挥发、扩散、漫流、下渗等对周围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影响7.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严细安防检查、积极整治事故隐患。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的相关规定,在厂区相应位置设置灭火器材。不得在车间内使用明火,必须使用时,应办理审批手续,采取防火措施,将动火部位及周围的可燃物彻底清除,并准备好灭火器材,动火后应有专人检查,防止留下余火。(2)危废暂存间地面进行防渗处理,设置围堰或导流槽,一旦发生泄漏,将泄漏的物料收集、综合利用。(3)危废暂存间如果发生火灾等事故,可依托现有事故水收集系统,将事故废水全部收集进现有2座总容积800m3事故水池中。(4)建设单位应制定紧急应变程序,提供适当的应急设备,让员工能够迅速地做出正确反应,以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7.4、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等要求,通过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该项目需制定重大事故发生的工作计划、事故隐患的消除及突发性事故应急方法等,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1)应急预案主要内容①明确组织指挥机构,包括应急指挥人员、应急救援小组、日常管理机构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分工,并应建立通畅有效的通讯网络;②监控预警机制,建立突发事故预警制度,明确预警级别、预警方式;③应急响应机制,包括事故的报警、响应级别的确定、应急预案启动、紧急救援行动的开展、应急监测、信息报告、事故调查以及善后处理等应急环节;④应急保障,包括应急物资与设备、应急队伍、应急经费、通信与信息等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还应建立培训和演习的相关制度;⑤附图附件(应急通信联络表、应急资源分布、人员急救方式等)。(2)应急预案的落实要点①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为确保应急响应的有序、高效,应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建立应急指挥机构,并明确不同级别污染事故应急组织指挥人员组成、各岗位职责及其有效联系方式。②应急物资、设备的配备配备能应对项目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设备、器材和设施。③应急组织管理及演练企业设立应急指挥办公室,对应急救援及善后队伍制定定期强化培训和演练计划。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应急队伍能迅速投入应急反应活动。④应急通信系统为确保项目运营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上报和通报,以及事故状态下各种应急救援信息能及时、准确、可靠地传输,必须建立通畅有效、快速灵敏的报警系统和指挥通信网络。通过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可有效防止并减少因危险废物泄露、火灾等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危害。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内容要素排放口(编号、名称)/污染源污染物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标准大气环境上料排气筒(DA141)颗粒物集气装置(收集效率95%)+高效袋式除尘器(处理效率99.5%)+1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颗粒物有组织浓度排放满足《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8)中表2“其他建材”“重点控制区”标准限值要求计量排气筒(DA142)颗粒物集气装置(收集效率95%)+高效袋式除尘器(处理效率99.5%)+1根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窑尾废气(DA054)颗粒物、SO2、NOx、氟化物、汞及其化合物、氨、HCl、HF、二噁英类、铊、镉、铅、砷及其化合物(以TI+Cd+Pb+As计),铍、铬、锡、锑、铜、钴、锰、镍、钒及其化合物(以Be+Cr+Sn+Sb+Cu+Co+Mn+Ni+V计)依托现有废气处理设施《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8)中表2“其他建材”“重点控制区”标准限值要求;《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表1限值要求无组织氨、颗粒物对封闭的储料大棚喷雾降尘,承重计量仓设置封闭操作间《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8)表3中“水泥”标准限值臭气浓度通风、喷洒除臭剂、加强堆棚周围绿化《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新扩改建地表水环境洗车废水SS洗车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声环境--噪声基础减振、消声、隔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电磁辐射无无无无固体废物上料、计量收集粉尘回用于水泥熟料生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洗车沉淀池沉淀沉渣袋式除尘器废布袋作为替代燃料入窑焚烧设备维护保养废机油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设备维护保养废油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一般防渗区应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技术要求;重点防渗区应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技术要求;生态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危废暂存间地面设置坡度并建设收集池,事故状态下泄露的化学品根据坡度自流至收集池内。事故情况下事故废水通过雨水管道进入相应区域的事故水池中。事故水排入现有污水站,经处理后回用。设置导流系统和收集池,防止轻微事故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厂区雨水总排口(YS001)设置切断措施,将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防止重大事故泄漏物料和污染消防水经雨水进入地表水水体。其他环境管理要求1、排污口设置(1)排污口标志污染物排放口应按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1995、GB15562.2-1995)的规定,设置国家环保总局统一制作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并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2)排污口监测条件按照《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DB37/T3535-2019)的相关要求,废气监测断面及检测孔、监测平台和爬梯设置要求如下:①监测断面及检测孔要求:A、测断面应设置在规则的圆形或矩形烟道上,应便于测试人员开展监测工作,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对于输送高温或有毒有害气体的烟道,监测断面应设置在烟道的负压段;若负压段不满足设置要求,应在正压段设置带有闸板阀的密封监测孔。B、对于颗粒态污染物,监测断面优先设置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4倍直径(或当量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2倍直径(或当量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C、新建污染源监测断面的设置应满足上一条的要求。现有污染源监测断面的设置无法满足上一条的要求时,应选择监测断面前直管段长度大于监测断面后直管段长度的断面,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监测断面废气分布相对均匀。D、对于气态污染物,监测断面的设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监测断面应按第B条和C条的要求设置。E、在选定的监测断面上开设监测孔,监测孔的内径应≥90mm。监测孔在不使用时应用盖板或管帽封闭,使用时应易打开。F、烟道直径≤1m的圆形烟道,设置一个监测孔;烟道直径大于1m不大于4m的圆形烟道,设置相互垂直的两个监测孔;烟道直径>4m的圆形烟道,设置相互垂直的4个监测孔。②监测平台要求:A、距离坠落高度基准面0.5m以上的监测平台及通道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高度应≥1.2m。B、监测平台的防护栏杆应设置踢脚板,踢脚板应采用不小于100mm×2mm的钢板制造,其顶部在平台面之上高度应≥100mm,底部距平台面应≤10mm。C、防护栏杆的设计载荷及制造安装应符合GB4053.3要求。D、监测平台周围空间应保证测试人员正常方便操作监测设备或采样装置。E、监测平台可操作面积应≥2m2,单边长度应≥1.2m,且不小于监测断面直径(或当量直径)的1/3。若监测断面有多个监测孔且水平排列,则监测平台区域应涵盖所有监测孔;若监测断面有多个监测孔且竖直排列,则应设置多层监测平台。通往监测平台的通道宽度应≥0.9m。F、监测平台地板应采用厚度≥4mm的花纹钢板或钢板网铺装(孔径小于10mm×20mm),监测平台及通道的载荷应≥3kN/m2。G、监测平台及通道的制造安装应符合GB4053.3要求。H、监测平台应设置220V低压配电箱,内设漏电保护器、至少配备2个16A插座和2个10A插座,保证监测设备所需电力。配备夜间照明设施。I、监测平台附近有造成人体机械伤害、灼烫、腐蚀、触电等危险源的,应在监测平台相应位置设置防护装置。监测平台上方有坠落物体隐患时,应在监测平台上方3m高处设置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应符合GB/T8196要求。③监测梯要求:A、监测平台与地面之间应保障安全通行,设置安全方式直达监测平台。设置固定式钢梯或转梯到达监测平台,应符合GB4053.1和GB4053.2要求。B、监测平台与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距离超过2m时,不应使用直梯通往监测平台,应安装固定式钢斜梯、转梯或升降梯到达监测平台。梯子无障碍宽度≥0.9m,梯子倾角不超过45度。每段斜梯或转梯的最大垂直高度不超过5m,否则应设置缓冲平台,缓冲平台的技术要求同监测平台。2、排污许可证申请项目应在获得环评审批文件后,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要求及时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3、自行监测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水泥工业》(HJ848-2017)中的要求开展自行监测,并按照要求进行信息公开;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落实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包括台账的记录、整理、维护和管理等,台账记录频次和内容须满足排污许可证环境管理要求,并保障台账记录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4、环保验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三同时”验收是严格控制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遏制环境恶化趋势的有力措施。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修订版)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应当如实查验、监测、记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

六、结论项目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区域总体规划要求,其建设和选址是合理的;针对各种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环节,均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气、废水、噪声、固废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在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后,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保角度讲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①③④⑤⑥⑦废气颗粒物125.999(满负荷)207.64880.3420.1690.7205.81+79.811SO243.326(满负荷)244.125108.502.846148.98+105.654NOX169.38(满负荷)348.7515500324.38+155氟化物3.12/15.51.813.1217.31+14.19氯化氢///0.6100.61+0.61氟化氢3.12/15.51.813.1217.31+14.19汞及其化合物0//0.0629400.06294+0.06294氨5.46/24.80030.26+24.8Tl+Cd+Pb+As0//0.021100.02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