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课件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课件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课件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课件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获。中华传统节日活动任务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活动任务一)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展示活动成果。展示成果时,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最后评一评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好。(活动任务二)习作内容活动指导【活动任务一】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选材典型。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来写,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比如,春节时和大人一起贴春联、放鞭炮的故事,端午节时自己学会了包粽子,中秋节时全家一起赏月……

2.言之有序。动笔之前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时间的先后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

3.适当加入自己的感受,抓住节日的重要习俗,把节日的活动场景写得生动、具体。比如:小作者抓住小伙子们划桨的样子和观众们的加油声来描写,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将端午节人们赛龙舟的场景写得生动、具体。节日选取场景片段欣赏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看!小伙子们绷着脸,咬着牙,随着声声锣鼓,使劲地划桨,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很快,一号龙舟和二号龙舟开始冲线了。此时,岸上观众的加油声、击掌声此起彼伏,那场面激动人心,催人振奋。我也顾不得正午的烈日了,挤在观众的最前排,不断地呐喊。4.引用诗句或介绍习俗的由来,体现节日的文化内涵。5.思维导图。怎么写写什么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喜气祥和的春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敬老爱老的重阳节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吃月饼赏月……登高插茱萸……开头中间结尾交代要写的节日过节的过程节日中印象深刻的故事节日的文化内涵抒发情感……

6.习作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过节的过程能写清楚一家人一起过节的过程。☆☆☆节日的习俗能写清楚过节的习俗。☆☆☆印象深刻的事所写的事与过节联系紧密。☆☆☆【活动任务二】展示活动成果。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1.小组展示。请大家品尝我家做的月饼。我们来写几副春联。我们小组朗诵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我来讲讲怎么包粽子。内容评价标准参与度小组成员人人参与活动,相互合作。☆☆☆自信心小组成员展示时态度大方,充满自信。☆☆☆形式形式多样,有创意。☆☆☆质量内容丰富,介绍清楚。☆☆☆2.小组展示互评。活动展示【写作提纲】难忘的端午节开篇点题,引出回忆——去年的端午村口爷爷等待的身影村子邻舍门檐上挂着的艾草表达情感:追忆端午节,突出“难忘”开头中间结尾一家人包粽子的情景难忘的端午节转眼,又是一年端午节,在我的脑海中,去年节日的余韵还没消散。去年的端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爷爷家。那是一个有着金色阳光的清晨,还没到爷爷家,我便远远地瞧见爷爷的身影,他正佝偻着背站在村口眺望。我急忙跑了过去,边跑边向爷爷招手,爷爷也瞧见我了,我仿佛看见了爷爷眼中突然迸发的光亮。12怎样写清楚过节的过程?开篇采用倒叙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文章奠定情感基调。难点突破①开启回忆后,直接进行场景的描绘:交代人物,寥寥几笔对爷爷的刻画,结合环境的描写,勾勒出一幅节日探亲的温情画面,调动读者的相关思绪,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通过“急忙跑了过去”“招手”这两个动作描写,写出了“我”见到爷爷时的兴奋。村子邻舍的门檐上挂着点点绿意,爷爷告诉我那是艾草,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端午时插在门上用以招百福、求吉祥。我饶有兴味地点点头,这点点绿意倒增加了不少节日的气氛。我这个小馋猫最关心的当然是吃的了,虽然超市里的粽子琳琅满目,但爷爷还是对亲手包粽子这事念念不忘。34端午的前一天,爷爷就煮好了诺竹叶,并且用清水一片片洗净,放在木桶里了。我一凑近就能闻到桶中那股淡淡的植物的清香,好闻极了!爷爷的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听爸爸说有十几年的光景了,枝繁叶茂,浓荫蔽日。我们就在这棵树下包粽子。点点日光投在木桶里被搅动的水纹上,只见爷爷拿上一片诺竹叶,下角折向右上方,成一个小小的漏斗,捞起泡好的糯米和红豆将它填满,中间再放5详略得当:围绕端午节,选取了端午节的两个相关习俗,对挂艾草一事略写,对全家人一起包粽子一事进行详细介绍,一家人节日里温馨美好的情景溢出笔端。难点突破②形容树木生长旺盛的样子。上一颗蜜枣,就这样将叶子左右摆弄,缠上彩线,一个小小的“菱角”诞生了。我拍手称赞道:“爷爷包的粽子真好看!”一家人的笑声混着诺竹叶和糯米的清香,如丝丝云烟萦绕在整个庭院。我吃着和爷爷一起包的粽子,品尝到了浓浓的端午的味道。比喻:将“粽子”比作“菱角”,写出了其小巧、精致的特点以及爷爷包粽子手法的娴熟。我最遗憾的是今年没能去爷爷家,不知村口是否会有一个落寞的佝偻的背影。那有着金色阳光的清晨,那石榴树下斑驳的日影,那遥远却又清晰的欢笑声……都令人难以忘怀。6结尾回归现实,并照应文章开头。连用三个“那……”的句式追忆去年的端午节,更显去年端午节的难忘。难点突破③【名师点评】全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回忆与现实的转换自然而动人。小作者采用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