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课件_第1页
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课件_第2页
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课件_第3页
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课件_第4页
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埃及建築

AncientEgyptianArchitecture古埃及建築史的三個主要時期:1、古王國時期——西元前三千紀。金字塔即此時期建造。反映原始的拜物教,紀念性建築物是單純而開廓的。2、中王國時期——西元前21-18世紀。手工業和商業發展起來,出現了一些有經濟意義的城市。新宗教形成了從皇帝的祀廟脫胎出來神廟的基本型制。3、新王國時期——西元前16-11世紀。古埃及最強大的時期。最重要的建築物是神廟,它們力求神秘和威壓的氣氛。

埃及的領土包括上下埃及兩部分。上埃及位於尼羅河中游峽谷,下埃及位於河口三角洲。一、建築歷史演進

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後,靈魂不滅,只要保護住屍體,三千年後就會在極樂世界裏復活永生。因此他們特別重視建造陵墓。有財有勢的人家的陵墓很考究。早在西元前四千紀,除了龐大的地下墓室之外,還在地上用磚造了祭祀的廳堂,其形式可能源於當時貴族的長方形平臺式磚石住宅的模仿。內有廳堂,墓室在地下,上下有階梯或斜坡甬道相連,後來的金字塔是從此發展起來的。古埃及的建築歷史可以用兩句話概括:即——石頭的史書/死人的建築二、文化宗教背景1、瑪斯塔巴(Mastaba)住宅——金字塔的原型古埃及原始的住宅有兩種。一種以木材為牆基,上面造木構架,以蘆葦束編牆,外面抹泥或者不抹。屋頂也有用蘆葦束密排而成的,微呈拱形。一種以卵石為牆基,用土壞砌牆,密排圓木成屋頂,再鋪上一層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長方形土臺。為了防止洪水的侵襲,住宅底部一般都設有一定高度的土臺。最早皇帝的陵墓即模仿其生前的住宅,其身份和權力的象徵集中在土臺的高度上。

三、金字塔的演變(Pyramid)瑪斯塔巴——下埃及臺型貴族墓——上埃及2、多層金字塔

皇帝的陵墓的型制逐漸向紀念性的建築物發展,而不僅是死後的住所。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Nebetka)在薩卡拉的陵墓,就在祭祀廳堂之上造了九層磚砌的台基,向高處發展的集中式紀念性構圖萌芽了。

三、金字塔的演變(Pyramid)昭賽爾金字塔

古王國時期用永久性的材料—石頭,建造了許多的陵墓,最後形成了金字塔。第一座石頭的金字塔是薩卡拉的昭賽爾金字塔,建於西元前三千年,基底長126*106米,高約60米。六層臺階形。3、吉薩金字塔群西元前三千紀中葉,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吉薩(Giza)建造的三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今位於開羅近郊,主要由胡夫(Khufu)、哈夫拉(Khafra)及門卡烏拉(Menkaura)三座大金字塔以及大獅身人面像(GreatSphinx)組成。三、金字塔的演變(Pyramid)

中王國時期,首都遷到上埃及的底比斯(Thebes)的峽谷地帶,金字塔的藝術構思完全不適合了。皇帝們仿效當地貴族的傳統,大多在山岩上鑿石窟作為陵墓。於是,就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山岩崇拜來神化皇帝。皇帝陵墓的新格局是:祭祀的廳堂成了陵墓建築的主體,擴展為規模宏大的祀廟。它造在懸崖之前,按縱深系列佈局,最後一進是鑿在懸崖裏的石窟,作為聖堂。整個懸崖被巧妙地組織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中來,它們起著金字塔起過的作用。

四、峽谷裏的陵墓

新王國時期,太陽神廟代替陵墓成為皇帝崇拜的紀念性建築物。廟宇有兩個藝術重點:一個是大門,群眾性的宗教儀式在它前面前舉行,力求富麗堂皇,和宗教儀式的戲劇性相適應。另一個是大殿內部,皇帝在這裏按受少數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壓,和儀典的神秘性相適應。

五、古埃及神廟1、門的樣式:一對高大的梯形石牆夾著不大的門道。為了加強門道對石牆的體積的反襯作用,門道上簷部的高度比石牆上的大得多。石牆上滿布著彩色的浮雕,圓雕也著彩色。五、古埃及神廟2、柱殿:主神殿是一柱子林立的柱廳。殿內石柱如林,僅以中部與兩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側窗採光,光線陰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權神化”的神秘壓抑的氣氛。五、古埃及神廟卡納克神廟柱殿遺跡卡納克的阿蒙神廟:新王國時期神廟遍及全國,規模最大的是卡納克(karnak)和魯克索(luxor)兩處的阿蒙(Ammon)神廟。宗教儀式從卡納克神廟開始,到魯克索神廟結束。二者之間有一條一公里長的石板大道,兩側密排著聖羊像,路面夾雜著一些包著金箔或銀箔的石板,閃閃發光。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正是崇拜的起始,这就是卡纳克阿蒙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五、古埃及神廟卡納克神廟SEMINARAnyQuestions?通過金字塔的演變如何看待和處理建築設計與環境的關係?古代西亞建築

AncientMiddle-EastArchitecture底格裏斯與幼發拉的底

兩河下游的文化發展最早,同埃及約略同時。西元前四千紀,在這裏建立了許多小小的奴隸制國家。西元前19世紀之初,巴比侖王統一了兩河下游,甚至征服了上游。西元前900年左右,上游的亞述王國建立了版圖包括兩河流域、敘利亞和埃及的軍事專制的亞述帝國(Assyrian),並開始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市與宮殿。西元前625年,迦勒底人征服亞述,建立新巴比侖王國,巴比倫城重新繁榮,成為東方的貿易與文化中心,到西元前539年被波斯帝國所滅。一、歷史演進

古代西亞的建築成就在於創造了以土作為基本原料的結構體系和裝飾手法,從夯土牆開始至土壞磚和燒磚,隨後又創造了用來保護和裝飾牆面的面磚和彩色玻璃磚。對後來的拜占廷建築和伊斯蘭建築影響很大。二、主要建築成就1、巴比倫城巴比倫城以其豪華壯麗著稱於世,包括王宮、神廟、大道和寺塔。其城門尤為世界之最,共有100多座,城池的8道城門用8個神的名字命名,最著名是北門,以巴比倫神話中掌管戰爭和勝利的女神伊什塔爾命名。城門高12米,雄偉壯麗、氣勢磅礴。每道門有4個望樓,相互間以拱形過道相連,牆外壁及塔樓用色彩豔麗的彩釉磚和琉璃磚砌成,磚上飾有獸類浮雕,浮雕高約90公分,共有575座。由於多次戰火,此門現為該城惟一完整的建築,由柏林國家博物館復原收藏。三、城市建築2、空中花園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為了討好王后,下令在首都巴比倫建造空中花園。空中花園實際上是座假山花園,它採用立體造園方法,將花園置於高高的平臺上。假山每邊長一百二十多米,高25米,用石柱和石板一層層向上堆砌,直達高空。遠遠看去,花園就像在天空中一樣。假山共分上中下三層,每層都用大石柱支撐,層層蓋有宮室。為了防止滲水,每層鋪上浸透柏油的柳條墊,上面再鋪兩層磚,還澆鑄一層鉛,然後在上面培上肥沃的土壤,種植奇花異草,並設有灌溉的水源和水管。空中花園成為巴比倫城建築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由於花園比宮牆還高,又被稱為“懸苑”。後人稱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西元前539年,波斯佔領了新巴比倫,空中花園也隨之被毀,變為廢墟。三、城市建築SEMINARAnyQuestions?古希臘建築AncientGreekArchitecture一、西方建築的源泉

古希臘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古希臘的建築同樣也是西歐建築的開拓者。古希臘的發展時期大致為西元前8~前1世紀,即到希臘被羅馬兼併為止。它的一些建築物的型制和藝術形式,深深地影響著歐洲兩千多年的建築史。它與古羅馬建築一起並稱“古典建築”。古希臘建築風格的特點主要是和諧、完美、崇高。而古希臘的神廟建築則是這

些風格特點的集中體現者,也是古希臘,乃至整個歐洲最偉大、最輝煌、影響最深遠的建築。二、古希臘建築結構體系

古希臘建築的結構屬梁柱體系,很早便由木、陶材料轉為石料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限於材料性能,石梁跨度一般是4~5米,最大不過7~8米。石柱以鼓狀砌塊壘疊而成,砌塊之間有榫卯或金屬銷子連接。牆體也用石砌塊壘成,砌塊平整精細,砌縫嚴密,不用膠結材料。雖然古希臘建築形式變化較少,內部空間封閉簡單,但後世許多流派的建築師,都從古希臘建築中得到借鑒。

三、建築發展演進1、古風時期:BC.8~BC.6希臘建築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形式。愛奧尼亞人城邦形成了愛奧尼克式(Ionic)建築,風格端莊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Doric)建築,風格雄健有力。2、古典時期:BC.5~BC.4是古希臘繁榮興盛時期,主要建築類型有衛城﹑神廟﹑露天劇場等。雅典衛城建築群和該衛城的帕提農神廟是古典時期的著名實例。3、希臘化時期:BC.4後期到BC.1,古希臘文化隨馬其頓王亞曆山大遠征傳播到西亞和北非,與當地原有建築風格融合稱為希臘化時期。四、柱式的演進

柱子、額枋和簷部的藝術處理基本決定了石造廟宇的面貌。希臘建築藝術的種種改進,也都集中在這些構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組合上。BC.6已經有了成套的做法,羅馬人稱為柱式——Order。

早期有兩種柱式同時在演進。一種是流行於小亞細亞先進共和城邦裏的愛奧尼克式(Ionic),一種是義大利、西西里一帶寡頭制城邦裏的多立克式(Doric)。愛奧尼式比較秀美華麗,比例輕快,開間寬闊;多立克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築的影響。

後期又發展出一種科林斯式(Corinthian)柱式。五、三種柱式(ThreeOrder)DoricIonicCorinthian科林斯愛奧尼克多立克六、古典柱式的比較比例、尺度、象徵、細節、模度

陶立克的柱頭是簡單而剛挺的倒立圓錐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鋒利的棱角,沒有柱礎,雄和卷殺十分明顯,力透著男性體態的剛勁雄健之美。愛奧尼克,其外在形體修長、端麗,柱頭則帶婀娜瀟灑的兩個渦卷,盡展女性體態的清秀柔和之美。科林斯的柱身與愛奧尼克相似,而柱頭則更為華麗,形如倒鐘,四周飾以鋸齒狀葉片,宛如滿盛卷草的花籃。從比例與規範來看,陶立克一般是柱高為底徑的4--6倍,簷部高度約為整個柱子的1/4,而柱子之間的距離,一般為柱子直徑的1.2--1.5倍,十分協

調、規整而完美。愛奧尼克,柱高一般為的1/5,柱子之間的距離約為柱子直徑的兩倍,十分有序而和美。科林斯,在比例、規範上與愛奧尼克相似。這些比例與規範,與這些柱式的外在形體的風格完全一致,都以人為尺度,以人體美為其風格的根本依據,它們的造型可以說是人的風度、形態、容顏、舉止美的藝術顯現,而它們的比例與規範,則可以說是人體比例、結構規律的形象體現。所以,這些柱式都具有一種生氣盎然的崇高美。六、古典柱式的比較七、雅典衛城

雅典衛城建築群集中反映了古希臘建築成就,是世界建築史和藝術史上的珍品。建於西元前5世紀,建築總負責人是雕刻家菲迪亞斯。衛城位於雅典城中心偏南的一座小山頂上,高出平地70~80米。臺地西低東高,東西長約280米,南北寬約130米。四周陡峭,圍以擋牆;西端有臺階,可以登臨。

衛城總體佈局自由,順應地勢安排,山上各種建築貼邊而立,柱廊朝外。西端陡崖上的勝利神廟佈置得體,滿足山下瞻仰的要求。祭祀隊伍從山下的西北方出發,繞過衛城的北、東、南三面,然後從西面登上衛城。七、雅典衛城SEMINARAnyQuestions?古羅馬建築AncientRomeArchitecture一、歷史地位

古希臘晚期的建築成就由古羅馬直接繼承,古羅馬勞動者把它向前大大推進,達到了世界奴隸制時代建築的最高峰。西元1-3世紀是古羅馬建築最繁榮的時期。重大的建築活動集中在羅馬城。由於古羅馬公共建築物類型多,型制相當發達,樣式和手法很豐富、結構水準高,而且初步建立了建築的科學理論,所以對後世歐洲的建築,甚至全世界的建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古希臘人通過崇拜“神”來崇拜人,古羅馬人對人的崇拜,更傾向於對世俗的、現實的人的崇拜,人的意識,也從群體轉向個體,“偏重於對個人的頌揚和物質生活上的享受”。將古希臘建築風格的“神”意,轉變為了世俗的人意。二、建築發展演進1、伊特魯裏亞時期(BC.8-BC.2):在石工、陶瓷構件與拱券結構方面有突出成就。羅馬王國與共和初期的建築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2、羅馬共和盛期(BC.2-BC.30年):BC.146年征服希臘,承襲了希臘與小亞細亞文化。公共建築如劇場、競技場、浴場、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躍。同時希臘建築在建築技藝上的精益求精與古典柱式也強烈地影響著羅馬。

3、羅馬帝國時期(BC.30-AD.476):BC.30年羅馬共和國執政官奧古斯都稱帝。到AD.180年為興盛時期,建造了不少雄偉壯麗的凱旋門,紀功柱和廣場、神廟等等。規模宏大與豪華富麗。三、光輝的拱券技術

古羅馬主要的建築材料是混凝土。主要結構為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巴拉丁山上的弗萊維王朝宮殿主廳的筒形拱,跨度達29.3米。萬神廟穹頂的直徑是43.3米。AD.1中葉,十字拱覆蓋方形空間,拱頂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無需連續的承重牆,空間因此更為開敞。幾個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組合起來,能夠覆蓋複雜的內部空間。羅馬帝國的皇家浴場就是這種組合的代表作。古羅馬城中心廣場東邊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中央用三間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個跨度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準推力,結構水準很高。劇場和角鬥場的龐大的觀眾席,也架在複雜的拱券體系上。四、拱券與柱式的結合

發展了古希臘柱式的構圖,使之更有適應性。最有意義的是創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組合,如券柱式和連續券,既作結構,又作裝飾。帝國各地的凱旋門大多是券柱式構圖。出現了由各種弧線組成的平面、採用拱券結構的集中式建築物。西元2世紀上半葉建於羅馬郊外的哈德良離宮,是成熟的實例。券柱式券廊式疊柱式巨柱式雙柱式

多立克柱式塔司幹柱式愛奧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組合柱式

五、經典建築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代表是羅馬萬神廟(Patheon)它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現代以前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間建築。

早期的萬神廟是柱廊式的,但焚毀重建時,以穹頂覆蓋。新萬神廟是圓形的,穹頂直徑達43.3米。頂端高度也是43.3米。按照當時的觀念,穹頂象徵天宇。它中央開一個直徑8.9米的圓洞,象徵著神和人的世界的聯繫,有一種宗教的寧謐氣息。

結構為混凝土澆築,為了減輕自重,厚牆上開有壁龕,龕上有暗券承重,龕內置放神像。神像外部造形簡潔,內部空間在圓形洞口射入的光線映影之下寵偉壯觀,並帶有神秘感,室內裝飾華麗。

羅馬萬神廟六、經典建築羅馬鬥獸場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看,大角鬥場(75-80年)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大角鬥場長軸188米,短軸156米,中央的“表演區”長軸86米,短軸54米。觀眾席大約有60排座位,分為五區。前面一區是榮譽席,最後兩區是下層群眾的席位,中間是騎士等地位比較高的公民坐的。

它的结构是真正的杰作。运用了混凝土的筒形拱与交叉供,底层有土圈灰华石的墩子,平行排列,每圈30個。底層平面上,結構面積只占六分之一,在當時是很大的成就。

結構,功能和形式三者和諧統一,形制完善,在體育建築中至今沒有原則上的變化。

七、古羅馬廣場圖拉真廣場及紀功柱羅馬最宏大的廣場,廣場的型制參照了東方君主國建築的特點,不僅軸線對稱,而且作多層縱深佈局。在將近300米的深度裏,佈置了幾進建築物,室內室外的空間交替,空間的縱橫、大小、開闔、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築物交替。有意識地利用這一系列的交替醞釀建築藝朮高潮的到來,還使用了一些令人感到意外的手法。在運動中展開和深入,這是建築藝朮的一個重要的特點,不論是軸線的﹔還是繞彎子的。

八、建築理論

古羅馬時期形成了系統的建築理論體系。

《建築十書》由古羅馬建築師和工程師維特魯威所著,全書分為十卷,是現存最古老且最有影響的建築學專著。內容涉及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基本原理、建築構圖原理、西方古典建築型制、建築環境控制、建築材料、市政設施、建築師的培養等等。成為自文藝復興以後三百多年建築學上的基本教材。

九、建築十書第一書序言

一建築師的培養

二建筑的构成

三建筑学的部门

四動物的身體和土地的健康

五城墙的基础和塔楼的建造

六城内建筑的划分和避免有害气流的布置方法

七神廟的劃分

第二书序言

一房屋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萬物的要素

三砖

四掺在石灰中的砂

五石灰

六火山灰

七石材

八牆體的種類及構造

九木材

十冷杉木

第三書序言

一神庙的均衡

二神庙的种类

三柱間

四神庙基础的建造方法五愛奧尼式神廟的均衡

第四書序言

一科林新式神庙的均衡

二柱子上部的装饰

三陶立克式神廟的均衡四神庙的平面布置

五神庙的朝向

六神廟的出入口

七塔斯堪式神庙的均衡

八圓形九祭壇

第五書序言

一广场和大会堂

二元老院

三劇場的用地、朝向及音質

四和声学及其他形式的神庙五劇場的共鳴缸

六羅馬劇場的建造方法

七希腊剧场的建造方法

八场地的音质

九劇場的柱廊

十浴窒的建造方法

十一体育场的建造方法

十二築港工程第六书序言

一气候

二住宅的均衡

三住宅的平面

四各房间的朝向

五住宅的適合

六田园住宅的建造方法

七希臘住宅

八住宅的基礎的建造方法

第七书序言

一铺筑地面的做法

二消石灰

三顶棚和墙壁的饰面抹灰

四潮湿房间的墙壁抹灰、墙面装饰和餐厅局级地面做法

五壁畫

六大理石粉

七自然色料

八水銀

九朱色

十黑色

十一蓝色和暗红色

十二鉛白和銅綠

十三紫色

十四代用色料

第八書序言

一水脉探查法

二雨水

三各種水的性質

四水質檢驗法

五水準測量

六输入道

第九书序言

一天空和行星

二月

三黄道十二星痤

四北天星痤

五南天星痤

六星占学

七阿那勒穆瑪

八日规和水钟的制造方法第十書序言

一機械和工具

二牵引机的制造方法

三运动的两个要素

四揚水機的製造方法

五水车

六螺旋式扬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七克西比斯的機械

八水力共鸣器的制造方法

九行程计的制造方法

十輕弩炮的均衡

十一重弩炮的均衡

十二弩炮的调制

十三攻城機械

十四称做龟的机械的制造方法

十五赫革托耳的龟的制造方法

十六城市防禦機械SEMINARAnyQuestions?拜占庭建築ByzantiumArchitecture一、建築背景

“拜占庭”原是古希臘的一個城堡,西元395年,顯赫一時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2個國家,西羅馬的首都仍在當時的羅馬,而東羅馬則將首都遷至拜占庭,其國家也就順其遷移被稱為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建築,就是誕生於這一時期的拜占庭帝國的一種建築文化。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拜占庭建築是在繼承古羅馬建築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由於地理關係,它又汲取了波斯、兩河流域、敘利亞等東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築風格,並對後來的俄羅斯的教堂建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建築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建築風格建築風格特徵:1、屋頂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頂”。早期為集中式大穹頂,後期為穹窿群。2、整體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築中,建築構圖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體量既高又大的圓穹頂往往成為整座建築的構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部件,周圍又常常有序地設置一些與之協調的小部件。形成集中式構圖形制。3、創造了把穹頂支承在獨立方柱上的結構方法和與之相應的集中式建築形制。

4、色彩的使用上,外觀樸素、內部豪華。既注意變化,又注意統一,使建築內部空間與外部立面顯得燦爛奪目。

三、建築發展演進1、前期:興盛時期(4-6世紀),主要按古羅馬城樣子來建設君士坦丁堡。在6世紀出現了規模宏大的以一個穹隆為中心聖索菲亞大教堂。2、中期:(7-12世紀),由於外敵入侵,國土縮小,建築減少,規模也大不如前。其特點是占地少而向高發展,中央大穹隆沒有了,改為小穹隆群並著重於裝飾,如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

3、後期:(13-15世紀),十字軍的東征使拜占庭帝國大受損失。這時建築既不多,也沒有什麼新創造,後來在土耳其入主後大多破損無存。

四、結構與形制帆拱Pendentive五、裝飾外部樸素、內部華麗外部:紅磚、或兩色相間的水準條紋內部:1.馬賽克

2.彩色大理石板或粉畫

3.石雕六、建築示例拜占庭建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St.SophiaChurch),是東正教的中心教堂。集中式佈局,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屬於以穹隆覆蓋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體量相仿但有側重,前面有一個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門庭,末端有半圓神龕。

中央大穹隆,直徑32.6米,穹頂離地54.8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敦上。其橫推力由東西兩個半穹頂及南北各兩個大柱墩來平衡。內部空間豐富多變,穹隆之下,與柱之間,大小空間前後上下相互滲透,穹隆底部密排著一圈40個窗洞,光線射入時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顯得輕巧淩空。

教堂內部空間曲折多變,飾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鑲嵌畫。六、建築示例SEMINARAnyQuestions?西歐中世紀建築

WesternArchitectureInMiddle-Ages

1、傳統觀點:傳統觀念中,中世紀的歐洲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封建的基督教世界,中世紀是西方古代文化和近現代文化高峰中間的低谷,充斥著愚昧和野蠻。宗教禁錮著科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西方近現代文化就是在與封建的基督教文化鬥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科學與宗教呈現出激烈衝突,科學的每個進步都受到了基督教的阻撓,哥白尼的日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等都經過了與基督教的殊死搏鬥,大批的科學家受到了天主教宗教裁判所的制裁和懲罰,伽利略被長期監禁,布魯諾被活活燒死在羅馬的鮮花廣場。一、歷史背景一、歷史背景2、辨證觀點:西方中世紀基督教對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中世紀文化的繁榮,不僅表現為龐大的神學—哲學體系的建構,而且也表現為羅馬法的恢復,自然科學研究的蘇醒,特別是在文學和藝術方面,更是取得了輝煌燦爛的成就。基督教文化的繁榮把中世紀精神推到了頂峰,使它成為西方歷史的一個卓越而獨特的階段。”

西方中世紀的文化是一個信仰尋找理性支持的過程,這種尋找培養了西方人的邏輯思維和理性精神。“歐洲近代以理性和科學為主要特徵的文化絕不是一夜之間從地下冒出來的,而是在中世紀的母腹中逐漸孕育成熟的。”英國現代哲學家懷特認為在歐洲文藝復興前的數個世紀裏,歐洲受教育的階層在邏輯思維方面一直接受著一種嚴格的和精確的訓練。所以,不能簡單地說中世紀是一個反理性的時代。二、兩大風格西歐中世紀封建制建築大體上分二個時期:

一、10-12世紀以教堂為代表的“羅馬風”建築

二、12-15世紀西歐以法國為中心的哥特式建築

三、羅馬風建築(Romanesque)羅馬風建築又稱羅曼建築,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其原意為羅馬建築風格的建築,又譯作羅馬式建築、似羅馬建築等。羅馬風建築風格多見於修道院和教堂。羅馬風建築承襲初期基督教建築,採用古羅馬建築的半圓拱、十字拱等,有時也用簡化的古典柱式和細部裝飾。經過長期演變形成拱頂屋頂,採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頂的橫椎力,後來又逐漸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頂。平面為拉丁十字。出於向聖像、聖物膜拜的需要,在東端增設若干小禮拜室,平面形式漸趨複雜。這些結構與形式對後來的建築影響很大。

1、建築風格特徵:

羅馬風建築的典型特徵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鐘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鐘樓。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佈置。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聖壇形成對比,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築的均衡感。

羅馬風建築作為一種過渡形式,它的貢獻不僅在於把沉重的結構與垂直上升的動勢結合起來,而且在於它在建築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組織到建築的完整構圖之中。三、羅馬風建築(Romanesque)1、比薩主教堂建築群是義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包括教堂、鐘塔和洗禮堂。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中廳用木桁架,側廊用十字拱。正面有四層空券廊作裝飾,形體和光影都有豐富的變化。圓形鐘塔(1174年)在主教堂東南,高8層,中間6層圍著空券廊,由於基礎不均勻沉降。塔身開始逐年傾斜。但由於結構的合理性和設計施工的高超技藝,塔體本身並未遭到破壞,歷時近千年。就是享譽世界的比薩斜塔。四、典型建築示例五、哥特建築(Gothic)哥特建築是12~15世紀歐洲以法國為中心流行的建築風格。主要形式經常表現在城市教堂上。其建築形象有挺拔向上之勢與沖入雲霄之感。多採用比例瘦長的尖形發券。如淩空的飛扶壁,全部都採用向上豎起線條的墩柱,並與尖塔相配合,使整個建築如拔地而起的尖筍。哥特建築的牆面很少,幾乎全部都是高聳的尖券窗。窗子又都採用從11世紀就已產生的彩色玻璃,並作成各種圖案,形成了珠光寶氣、五光十色的正廳。整個建築內外幾乎全部都是垂直線條的裝飾,使建築顯得輕盈、挺拔,從整體到細部都是統一的風格,手法與技巧極為成熟。

五、哥特建築(Gothic)傑出的結構體系:

哥特建築的結構體系是把羅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骨架券以及從7世紀阿拉伯人所用的尖頂券加以發展而來,並成熟地應用了飛扶壁。它把羅馬建築中支承拱頂重量的堅實厚壁(羅馬時代都在60釐米以上)極巧妙地運用垂直於屋頂的構柱、飛扶壁、尖券以及肋料拱共同承擔,從而大大減小了牆垣的厚度,並又賦予極精美的藝術處理。這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結構體系,它把古羅馬結構體系中存在的難題都解決了。此外哥特建築的另一重大進展是創造了“拱扶垛”,其特點是使主要受力線都能沿著十字拱的對角線一直延伸到基礎。在這個階段,結構力學已逐漸發展起來,對於一些靜定結構都能作正確的內力分析。

五、哥特建築(Gothic)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於採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六、風格特徵哥特建築完全脫離了古羅馬的影響,其主要標誌為極具東方色彩的尖券、尖型肋骨拱頂、大坡度兩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鐘樓、飛扶壁、束柱、花窗櫺等。建築形式往往充滿了纖細、高聳和神秘的意境。七、典型建築示例SEMINARAnyQuestions?文藝復興建築RenaissanceArchitecture一、建築文化背景

文藝復興建築是歐洲建築史上繼哥特式建築之後出現的一種建築風格。15世紀產生於義大利,後傳到歐洲其他地區。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在文藝復興建築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文藝復興建築最明顯的特徵是揚棄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建築風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築上重新採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柱式構圖要素。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們認為,哥特式建築是基督教神權統治的象徵,而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建築是非基督教的。他們認為這種古典建築,特別是古典柱式構圖體觀著和諧與理性,並且同人體美有相通之處。這些正符合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文主義觀念。

建築風格的特點是追求豪華,大量採用圓柱、圓頂,外加很多精美的飾物。古典柱式再度成為建築構圖的主題,同時追求穩定感。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的特點是推崇基本的幾何體,如方形、三角形、立方體、球體、圓柱體等,進而由這些形體倍數關係的增減創造出理想的比例

二、建築主要風格三、歷史演進早期:標誌著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史開始的,是佛羅倫斯主教堂的穹頂,主教堂是13世紀末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了政權後,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八邊形的歌壇,對邊寬度是42.2米,預計要用穹頂覆蓋。這在當時,技術上十分困難,不僅跨度大,而且牆高超過了五十米,連腳手架的模架都是很艱巨的工程。其設計師,布魯涅列斯基,出身於行會工匠,精通機械、鑄工是傑出的雕刻家和工藝家,在透視學和數學方面都有過建樹,是文藝復興時代所特有的那種多才多藝的巨人。為了突出穹頂,砌了12米高的一段鼓座,連同採光亭在內,總高107米,成了整個城市輪廓線的中心,即便在今天,這個高度也是一幢超高層的建築,足以成為一個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物。

三、歷史演進三、歷史演進盛期:

文藝復興盛期建築的典型代表是位於羅馬的坦比哀多神堂,設計師為伯拉孟特。圓形平面集中式構圖,直徑6.1米,周圈16棵陶立克柱廊高3.6米,建築總體高度14.7米。集中式的形體、飽滿的穹頂、圓形的構圖加上一圈柱廊,使得建築的體積感突出,富有光影變化的層次。建築渾然一體,完整而不乏變化,是歐洲紀念性建築風格的典型代表,對後世影響極大。

三、歷史演進三、歷史演進衰退:

聖彼得主教堂穹頂統率地位被破壞,標誌著文藝復興的結束。四、聖彼得主教堂

聖彼得教堂是建築家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的共同傑作。它的頂部採用了米開朗琪羅設計的巨型圓頂,說明上帝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在以博大的胸懷蔭蔽著人間。這一設計理念是對哥特式建築的一種反叛,充分體現出文藝復興的人文精神。教堂的平面希臘十字型,建築規模可謂教堂之最,容5萬人之眾。138米的高度在羅馬迄今仍是最高的建築。羅馬人限制所有建築物都不得超過聖彼得大教堂。四、聖彼得主教堂

教堂正面共有5扇大門,中間叫銅門,左邊是神門和死門,右邊是聖門和災門。聖彼得墓在教堂中心位置的地窖裏。緊鄰地窖是教皇祭壇,梵蒂岡歷屆教皇主持宗教活動地方,羅馬皇帝在上任前還要來此接受教皇的加冕才算名正言順。圍觀者不只是看聖彼得的雕像,也看那些排隊的人是怎樣虔誠地去親吻聖彼得那只前趨的右腳。四、聖彼得主教堂

聖彼得廣場同聖彼得大教堂是一組不可分割的建築藝術整體。廣場長340米,寬240米,周圍是一道橢圓形雙柱廊,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柱端屹立著140尊聖人雕像,規模浩大,宏偉壯觀。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建築石碑的石料是當年專程從埃及運來的。石碑頂端立著一個十字架,底座上臥著4只銅獅,兩側各有一個噴水池。五、晚期文藝復興建築1、帕拉第奧母題五、晚期文藝復興建築2、圓廳別墅古典三段式構圖六、聖馬可廣場SEMINARAnyQuestions?古典主義建築ClassicalArchitecture一、建築文化背景

法國在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專制王權極盛時期,開始竭力崇尚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古典主義建築造型嚴謹,普遍應用古典柱式,內部裝飾豐富多彩。法國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是規模巨大、造型雄偉的宮廷建築和紀念性的廣場建築群。隨著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流行,巴黎在1671年設立了建築學院,學生多出身於貴族家庭,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學院派。學院派建築和教育體系一直延續到19世紀。學院派有關建築師的職業技巧和建築構圖藝術等觀念,統治西歐的建築事業達200多年。1、宮廷建築為代表2、上下三段、左右五段式樣3、比例與尺度4、教條主義

5、形式唯美6、功能服從於形式二、建築主要風格三、盧浮宮

17世紀六十年代初,宮廷重新建魯佛爾宮的東立面,法國建築師古典主義的設計送到義大利,被巴洛克建築師否定了,義大利建築師的方案,也沒有被宮廷選中。最終法國建築師說服宮廷,採用典型的古典主義設計方案,它完整地體現了古典主義的原則。

東廊長183米,高28米,構圖採用橫三段縱五段的手法。橫向底層結實沉重,中層是虛實相映的柱廊,頂部是水準向厚簷,各部分比例依次2:3:1。縱向實際上分五段,以柱廊為主,但兩端及中央採用了凱旋門式的構圖,中央部分則上有山花。柱廊採用雙柱以增加其剛強感。造型輪廊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

四、盧浮宮寶藏五、凡爾賽宮法國絕對君權最重要的紀念碑是凡爾賽宮,它不僅是君主的宮殿,而且是國家的中心。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王宮。凡爾賽宮原為法王的獵莊,1661年路易十四進行擴建,到路易十五時期才完成,王宮包括宮殿、花園與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宮殿南北總長約400米,中央部分供國王與王后起居與工作,南翼為王子、親王與王妃命婦之用,北翼為王權辦公處並有教堂、劇院等等。

五、凡爾賽宮

宮前大花園自1667前起由勒諾特設計建造,面積6.7平方公里,縱軸長3公里。園內道路、樹木、水池、亭臺、花圃、噴泉等均呈幾何形,有它的主軸、次軸、對景等等,並點綴有各色雕像,成為法國古典園林的傑出代表。三條放射形大道事實上只有一條是通巴黎的,但在觀感上使凡爾賽宮有如是整個巴黎,甚至是整個法國的集中點。五、凡爾賽宮

建築風格屬古典主義。立面為縱,橫三段處理,上面點綴有許多裝飾與雕像,內部裝修極盡奢侈豪華的能事。

居中的國王接待廳,即著名的鏡廊,長73米,寬10米,上面的角形拱頂高13米,是富有創造性的大廳。廳內側牆上鑲有17面大鏡子,與對面的法國式落地窗和從窗戶引入的花園景色相映成輝。五、凡爾賽宮五、凡爾賽宮五、凡爾賽宮SEMINARAnyQuestions?城市規劃理論與方法城市規劃理論的發展

理論發展▶動因:工業城市的發展及期望解決由此產生的根本問題。這個過程包含對工業城市的認識,解決問題的途徑,構築現代城市規劃的基本框架。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英國——法規管理。1868,“貧民窟清理法”、“工人住房法”開創了政府開發公共住宅建設的先例。巴黎改建從技術的角度解決城市問題。空想社會主義——歐文(R.Owen)的“新協和村”(VillageofNewHarmony)幻想通過對理想的社會組織結構的架構,提出理想的社區和城市。田園城市——霍華德(E.Howard)提出“田園城市”(GardenCity)從根本上奠定了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基礎。理論發展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巴黎改建:1853年奧斯曼主持巴黎改建。道路網為“大十字幹道加環狀路”。愛麗舍田園大道作為東西軸線,將布倫、維星斯公園引入市區。除市中心外還設置了若干區中心,形成功能分區,對後來的城市規劃發展影響巨大。理論發展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新協和村:1817年歐文提出“新協和村”(VillageofNewHarmony)。居住人口300-2000人,耕地面積0.4英畝。取消天井、胡同、小巷,村中央建設公共大院,設置食堂、幼稚園、小學等。1825年,帶領900人移居美國印地安那州,購買了12000英畝土地建設共產村,2年後失敗。理論發展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工業城市:1898年法國建築師加尼埃(T.Garnier)提出工業城市(IndustrialCity)設想。人口35000,採用明確的功能分區,各區間以綠帶隔離。中心區佈置大型公共建築,居住區為長條形,城市交通設置快速幹道和地鐵。理論發展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帶形城市:1882年西班牙工程師索裏亞(A.Soria)提出“帶形城市”(LinearCity)理論。反對城市同心擴展,建議城市發展應該依據交通運輸線帶狀延伸。城市應有一條寬闊的脊椎道路,鋪設各種地下工程管線,城市寬度限制而長度無限。其理論對後來的城市分散主義有一定影響。理論發展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帶形城市:

1948年哥本哈根指狀發展規劃最為代表。當代流行的“TOD”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帶形城市理論的影響。理論發展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方格網城市:1811年美國紐約城市總體規劃採用方格網(Gridiron)道路佈局。東西12條大街,南北155條大街,東西第四與第七、南北22與34街之間於1858年建設成為中央公園。當時紐約人口8萬人,規劃預計1900年250萬,因此城市規劃按照250萬人進行。實際1900年人口344萬。理論發展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田園城市:1898年霍華德出版《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Tomorrow:APeacefulPathtoRealReform)一書,提出“花園城市”(GardenCity)——兼具城市和鄉村的優點。每個田園城市人口規模限制在30000人。此模式對後來衛星城市的建設起到促進作用。理論發展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田園城市: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城市形態研究:

19世紀末的城市研究傾向於從城市的功能和結構入手,而城市部空間組織基本延續“學院派”由巴黎改建發展來的軸線、對稱、追求紀念性和宏偉氣派的特點,加上過分強調經濟效益,城市形態呆板乏味。1889年席諦(C.Sitte)出版《根據藝術原則建設城市》一書,開創了城市設計新領域。但由於其觀點與當時鼎盛的現代空間觀念格格不入,追隨者少,直到70年代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推動,席諦的思想才得到重視,並被視為現代城市設計之父。席諦在考察古代及中世紀城市的基礎上,建立起城市空間的豐富多彩和人的活動空間的有機構成,強調人的尺度、環境尺度與人的活動。認為建設是一種生長而非設計。理論發展一、早期理論探索與實踐▶區域規劃思想:

蓋迪斯於1915年出版《進化中的城市》(CityinEvolution),通過分析地域環境的潛力和限度對於居住地佈局形態與地方經濟體系的影響關係,突破當時常規的城市概念,提出把自然地區作為規劃的基本框架。認為組合城市乃根本趨勢,由此形成了區域規劃的思想。蓋迪斯的名言“診斷先於治療”,形成現代城市規劃過程的公式:“調查—分析—規劃”(survey-analysis-plan)。理論發展二、現代城市發展理論▶兩種趨勢:現代城市的發展有分散主義和集中主義兩種基本趨勢。城市發展的理論研究也主要針對這兩種現象展開。相對而言,城市分散主義更得到理論研究的重視,出現了許多帶有理論模型意味的比較完整的理論表述,而關於城市集中主義的理論研究則主要處於對現象的解釋方面,缺乏完整的理論陳述。理論發展二、現代城市發展理論1、城市分散發展理論:▶衛星城:霍華德的“花園城市”理論模型在實際操作中分化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孤立的小城鎮,一種是城市郊區。兩者均與霍華德的理論初衷相違背。於此,1920‘s厄文(Erwen)提出“衛星城”理論繼續推動霍華德的思想。衛星城是一個經濟、社會和文化上具有現代城市性質的獨立城市單位,同時又是從屬於某個大城市的派生產物(阿姆斯特丹國際城市會議1924)。1944年英國大倫敦規劃中建設了8個衛星城。衛星城概念突出子城與母城(中心城)的依賴關係,強調中心城的疏解,由此出現工業衛星城、科技衛星城甚至臥城等類型。它們對中心城的過分依賴促使對衛星城獨立性的研究,這種改良的衛星城稱為新城(NewTown)運動。新城的概念更強調城市的相對獨立性。理論發展二、現代城市發展理論▶倫敦三代新城建設:理論發展123二、現代城市發展理論▶有機疏散理論(OrganicDecentralization):

老沙裏寧認為治理大城市問題不一定通過建設新城的途徑,通過對其有機疏散同樣可以達到目的。有機疏散理論強調對城市發展和佈局重新結構。其目標首先是把城市衰敗地區的活動有計畫地遷移,其次在騰出來的地區有計畫地建設,第三保護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價值。其特點就是原先密集的城區將分裂成一個個的集鎮,彼此之間用保護性綠地隔離開來。有機疏散必須以“對日常活動進行功能性的集中”和“對這些集中點進行有機疏散”兩種組織方式為根本,前者提供城市生活和居住條件;後者則提供城市功能秩序和效率。理論發展二、現代城市發展理論▶有機疏散理論有機疏散與功能分區概念不同,一種是不同功能分區集中建設,一種是將集中的功能分散建設在不同區域。1942年,大赫爾辛基規劃突出反映出城市有機疏散理論的思想。理論發展二、現代城市發展理論▶廣畝城市(BroadacreCity):

1932年賴特《消失中的城市》在一書中(TheDisappearingCity)提出未來城市應該是無所不在而又無所在的。他認為現代城市應該取消,而代之以一種分散的文明形式,可笑的是儘管賴特極力反對工業化,貶低工業化成就,但是其廣畝城市的構思卻依賴於汽車這一現代工具。理論發展

二、現代城市發展理論▶廣畝城市:廣畝城市實質上是一種反城市的城市,以分散、低密度為特徵。居住區之間以高速公路相連,沿路設置公共設施,每一戶居民都有一英畝的土地來生產,自給自足。這實際上是將城市分散發展推向極端的狀態。理論發展二、現代城市發展理論2、城市集中發展理論:▶光明城市(RadiantCity):城市分散發展無論哪種理論,都基於對現代城市的不同程度的否定,而城市集中發展則對現代城市,特別是超大城市充滿信心和渴望。柯布西耶1922年出版《明天的城市》(TheCityofTomorrow)提出一種容納300萬人的現代城市構想。理論發展二、現代城市發展理論▶光明城市(RadiantCity):

1931年柯布西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