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_第1页
2023年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_第2页
2023年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_第3页
2023年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_第4页
2023年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相识分数》。分数的相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本册“相识分数一、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相识分数》。分数的相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本册“相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一些整数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相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且学生在生活阅历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是“初步”,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详细情境初步相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相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时相识几分之一又是相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接着学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学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相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和体验分子、分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简洁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通过参加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视察探究、动手实践、分析概括等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树立自信念。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探究和发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相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能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预设教学流程

为了使上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切实落实,我预设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本步骤教学中,我设想由特别到一般,从相识1/2迁移至相识几分之一。

1、相识1/2kfn

“分数的初步相识”必需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郊游时分食品的情境,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当分到一个蛋糕时,学生发觉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这时,已有的学问阅历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强调每份都是它的1/2。并结合1/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各部分的详细意义,这样教学不仅在发展学生符号感上有意义,而且简单激活学生的生活阅历,加深了对1/2的理解。

2、相识几分之一

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相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在相识1/2的基础上相识1/4。接着出示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推断这些图还可以用1/4来表示吗?主要是对平均分的理解,进一步强调肯定要平均分。

相识几分之一的其次个环节是让学生利用各种学具纸片长方形、正方形、圆,还有铅丝,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1/4,贴在黑板上,并说说为什么可以用1/4来表示。这时再追问学生:用的东西不一样,折的方法也不同,涂色部分形态更是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让学生思索探讨发觉:平均分的图形不同,它们的1/4形态也不一样,但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1/4来表示。老师重点指出“要讲清是谁的1/4”。这里为今后分数应用题中分率与对应单位1埋下伏笔。

接着是利用课本P99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组织学生探讨“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几分之一,并学会写分数。因为前面已突出相识了1/2和1/4,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直观图形相识几分之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二)在感受几分之一中比较分数的大小

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书本第99页第三题,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知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书本上是没有的,加入这一内容第一为比较分数的大小作打算,其次是为估计1/3做铺垫)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老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洁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当可以估计出。最终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相识,让学生在经验视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究出结论,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估算实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接着学习分数打下伏笔。

其次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100页第5题,通过涂出指定的分数,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三)面对全体,分层练习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留意面对全体学生,使全部学生在数学学问、数学实力、情感看法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但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2个练习:①想想做做第6题,《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哪一部分大些?②播放生活中的一段广告,引导学生视察并思索:广告中的动态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最终一幅图又是两人分蛋糕,每人“半个”,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来于生活。

接着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分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解决问题》是本册教材其次单元的内容,在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

2、教材选择了某旅游团到宾馆住宿的事情,提出了小组合作帮助导游设计几个住宿方案的问题,激励学生主动与同学合作。巩固除法的学问,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听取同伴得以斯,在各种方案的制定与探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教学目标:

(1)、结合旅游团的住宿问题,经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沟通、探讨住宿方案的过程。

(2)、能敏捷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3)、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感受数学的欢乐。

教学重点:

(1)、结合旅游团的住宿问题,经理小组合作,一起设计、沟通、探讨住宿方案的过程。

(2)、能敏捷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难点:能敏捷运用学过得知世界决胜火种的现实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4、本节课在教材的处理上要留意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选择学生熟识的旅游话题来绽开探讨。

3.在教材处理上值得留意和探讨的问题: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他们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老师授课的手段。教学力求体现自觉性原则、运用培育自学及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采纳自学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自主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思维实力的培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好听为主动自学,学生主动动脑、动口、动手;提倡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思索,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创建才能,保证课堂训练的密度。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三、说学法

学法是学生学习学问的方法。如何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会学”,主要要突出如下三点:

1、本节课所要采纳的是提出小组合作帮助导游设计几个住宿的方案,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由学生独立思索。

2.男游客的住宿问题在老师的教扶下进行,学生的思路已经被打开了,在解决女游客的住宿问题上,已经有法可依了,仍旧是在独立思索的前提下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沟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说明白老师怎样指导学生驾驭所确定的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通过视察、分析、归纳、从详细实例中抽象出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事,留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看书自学思索的学习实力,从而落实教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是老师详细施教的步骤,是老师教学设计的体现与教学思想的展示过程。

我教学全过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创设情境——供应素材——抽象概括——适时强化。

(1)导人新课。首先从学生感爱好的话题――旅游起先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为学习新学问创建了良好的开端。

(2)学习新课。A视察情景,找出信息;B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是问题(男女分开住,导游和司机的问题);C设计13名男游客的住宿方案,归纳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或者说是策略;D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沟通完成女游客的住宿方案的问题,进一步形成策略。

(3)巩固练习。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必需反复应用中强化巩固。所以,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吃饭用碗和登山统一帽子的问题,使学生的学问,实力、智力同步发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其次课时内容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相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洁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相识,培育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洁换算。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出2时就是60加60(分),等于120分。再通过例2及做一做第2题,亲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洁计算。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景,图上供应下列信息: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详细的计算方法上,教材供应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做一做第2题编排的是一学生去商店的情景,用生动的画面供应了两条信息,即商店的营业时间和该学生到达商店的时刻,要求算出早到了多少时间。本课时内容是后面运用时间解决较繁问题、计算时间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相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洁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相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视察实力,逐步培育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化,培育学生的时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洁计算。(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2、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与其它单位十进制进率之间的不同)

四、说教学法:

1、教法:

1)嬉戏法:儿童的生活是欢乐无邪的,学习也应当是美妙、愉悦的。这节课我采纳了开心式教学方法,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嬉戏、活动、童话吸引学生,用色调艳丽、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爱好。真正使学习变得欢乐起来,把数学课上得好玩、有益、有效。例如:本节课起先的猜谜语嬉戏,口答竞赛等环节对学生学习新知、巩固新知无疑起着特别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学问背景。本节课中,学生处在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中,例如,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最终回顾一节课40分钟的经验,相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如在学习例1简洁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在已知1小时=60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觉,去再创建新学问。这样子的学习就会是主动的,高效的。

2)动手操作的方法。课上可让学生在在黑板的钟面上拨一拨,学生轮番操作,验证自己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及算法的'多样性。

五、说教学打算: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钟面

六、说教学流程设计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胜利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究者、探讨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嬉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老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老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11时20,12时05分,4时15分,5时25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巩固已有的学问,用学生感爱好的方式进行复习,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相识。发展时间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2时=()分

(1)老师:1时=?(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老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老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已有的学问概念:1时=60分,再通过合作探究得出2时=120分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运用。]

3、教学例2:

(1)老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细致视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别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探讨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例2,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进行简洁的时间的计算。激励学生想出各种计算时间的好方法,实现算法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老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老师赐予嘉奖。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做嬉戏,让学生从练习当中找到学问的影子,并懂得运用到实际中去。]

(四)全课总结,回来评价

老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起先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珍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事,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让学生知道时间是无处不在的,结合思想教化,培育学生遵守和疼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七、说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例1、2时=(120)分

a)60+60=120分

b)602=120分

例2、小明7时30分别家,7时45分到校。经过了(15)分钟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4

一、创设情境,明白为何而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想在这节课中,这个价值的体现,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个四则混合运算学了以后有什么用,我们今日为什么要学习。针对这一点,我就创设了跳绳竞赛这个情境,意在通过学生列式解答,比较后发觉,综合算式和分步计算虽然都能达到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但是,很明显两条路是不一样的,综合算式显得更简洁、更概括,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说明我们今日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要用到的,这样设计为后面的接着学习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究,明确运算依次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中括号的出现是第一次,从这个符号的名称到它的作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一部分可能还没有听说过。依据这样的学习实际,我就支配了让学生自己来想方法解决问题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已经知道的学生用中括号来体现它的作用,让还不知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想方法来使原来的题目跟现在的运算依次符合。就像课堂中出现的状况那样,有一个学生就用了大小不同的小括号以表示区分,通过比较发觉,可是可以,但区分不明显,有时候甚至会搞错,而形态不同的中括号,用在这里比较合理。这样的支配,使已经知道中括号的学生进一步明白它的作用,使还没有听说过的学生从这里更明确了,它只是变更运算依次的一个符号、一个记号而以,它的作用和小括号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对运算的依次就更加明白了。

三、角色换位,培育逆向思维

平常的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还是被动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了更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实力,在最终,我支配了考考老师的题目,让学生当老师,来考老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想把老师难倒的心理,所以主动性特别的高,个个参加,小手举得高高,而在这参加中,无形地训练了学生的计算实力,可谓一箭双雕。

四、时时提示,留意有效阅读

“阅读”一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用得许多,特殊是高段,老师都很留意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时时刻刻都含有阅读,如何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提高有效阅读的实力,也是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育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有效阅读来帮助解答问题,在本节课中,我特意支配了这样几个环节:

1、在情境中,看完题目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在哪个地方值得提示大家留意的”,由此来引起学生通过阅读概括要点,为问题的解决搭桥铺路。

2、在计算118+1536÷12×63-59118+1536÷12×(63-59)两个题目中,我有意让学生说说怎么样会做得更快?你有什么发觉?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发觉在做其次个题目时可以“偷懒”,把中间的答案抄过来就可以了,这样的支配,学生明白了细致阅读、仔细看题的必要性,给解题速度带来了便利。

3、错例分析,提高阅读的实力。在完成了题目后,我支配让学生在数学小家庭中沟通,并要找出成员错误的缘由。这里的意图一是概括存在错误的主要缘由,以提示大家留意;二是培育学生的有效审题的实力,推断做得对或错很简洁,但要看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就不简洁了,这须要特别仔细地去看、去视察才能完成的,这给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起了很好的作用。

不足之处:

题目的难度有所偏大,导致时间惊慌,因为考虑四平八稳,重点突出不到位。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5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6册第2——3页上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相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的意义。驾驭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干脆关系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等相关学问。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须要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阅历为背景,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详细情境——“笑笑买文具”让学生经验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从而实现相识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①结合“买文具”的详细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②能认、读、写简洁的小数。

③培育学生视察,思索以及与同伴沟通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①能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详细相识小数的特征。

③学生能正确读、写、认小数。

教学难点:

结合详细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设计理念:

因为本课中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数。为了完成从分数到小数的过渡,我力求在课上体现以下几点:

1、注意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状况。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阅历动身,紧密结合“笑笑买文具”这一详细情境,使学生主动主动的参加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实与真实。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相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写法”等学问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学中小数的相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究,力求在学生自我视察,自主思索,合作沟通的过程中完成,老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意层次性和思索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重视培育学生的思索实力,让学生在思索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使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师:开学了!我们又发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你能写下来吗?

引导学生视察课本中写的定价:7.40元。

师: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它读作:七点四零元。

说一说:这个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数呢?

揭示课题:相识小数。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领学生轻轻松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地应用。另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觉。

1、小数的相识。

(1)视察情景图:

板书:买文具

让学生看买文具的情景图,在小组里自由地说出每件文具的价格。

(2)在班内汇报沟通,让学生读出小数: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钢笔:8.00元

水彩笔:16.85元

(在这个环节中,注意让学生充分沟通想法,因为小数表示价格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很多学生已经有体验,并已了解部分相关学问,让学生沟通互学,效果会比较好。)

(3)你能说说小数的特征吗?

A.相识小数点

让学生视察小数,跟同桌说说小数有什么特点,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进行补充讲解,这个数中的点叫做小数点。

师介绍,我们原来学习的数字如:7,27等数都叫做整数。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数是小数,生汇报后,师做小结:像0.50,1.06……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B.相识小数的两个部分

师:我们可以把小数分为三个部分: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小数点。以小数点为界限,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面是小数部分。

1。06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小数”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真正地去接触相识。对于小数各部分的相识应以老师的介绍和强调作为重点,不必让为学生盲目地去猜想和探讨,以免误导。)

2、小数的读法

让学生再读一读“文具店”各商品的价格,师逐一板书“0.50读作:零点五零元”等等。

(读小数和写小数的学习过程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口读一读,动手写一写,才能使学问落实到位。)

3、小数可以表示什么

在本课中,用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1)我们刚才知道了数学课本的价钱是7.40元,那么它究竟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

(2)学生独立思索后在小组内探讨,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3)班内沟通:7.40元表示7元4角0分。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做小结: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是几就是几角,其次位数是几就是几分。

(4)让学生说出每一件商品的标价所表示的意义。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钢笔:8.00元水彩笔:16.85元

学生独立思索后在课本上填出答案,然后在班内反馈。

4、小数的写法。

(1)师拿出10元2角5分,让学生说出总共是多少钱,然后让学生试着用小数表示出来。

(2)班内反馈:10元2角5分10.25元

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索过程。

师做小结:把10元写在小数点的左边,2角写在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5分写在小数点右边的其次位。

(3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反馈。对做全对的学生进行激励。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完成书上练一练①②。

2、实践活动。

笑笑买完文具回到家后,她想把这学期的教科书的价格统计出来,我们也一起来帮她统计一下吧。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说课稿6

一、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是探讨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系统性、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本课时的目标分别为:

1、通过实物、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培育学生动脑、动手的实力,逻辑思维实力以及应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创设情境,培育学生刻苦钻研,努力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确定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学问的驾驭与否干脆影响到今后学习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我给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两个理解周长的概念与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两个教学重点我是这样来突出的:

1、理解周长的概念

这个重点我是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导入

上堂课我们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相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谁能说说“周”是什么意思?“长”是什么意思?

其次步:理解相识周长这个概念

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说出哪部分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然后再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让学生说说周长。如书本的平面、黑板的平面、篮球场的平面等。

第三步:总结归纳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详细形象存在着依靠性。通过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在感性上相识了周长,这时要将感性上升为理性相识,通过探讨、总结、概括什么叫周长?最终得出围在每个图形边长的和,叫做这些图形的周长。这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全面、自然的、主动的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老师把学问强加给学生的过程,老师只起到了点拔的作用。

2、周长的计算这个重点分两步进行

(1)创设情境,探究求知

出示例题,谁能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请你想几种方法来计算周长?探讨估计有三种状况:①用绳子量②用长方形滚动③各条边相加。这是一次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练习。在没有得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之前,在目前学生的思维状态下,通过学生自己思索得出的方法,无疑都是一种好方法。我们可以发觉各种方法都存在着肯定的缺陷,用绳子量不便利,存在误差;用长方形滚动小实物可以,大实物、画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图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通过量各条边的长度,把各条边相加。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