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析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摘要:本文主要对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和简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简单的评价和建议,明确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认知定位对教学相长的重要性,再一次展现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对学生个人品质的积极影响。关键词:握球,持球,蹬地转髋,最后发力一、熟悉球性阶段球性认知,铅球属于实心球类,具有球类的一般属性,还具有一定的重量。球类不稳定性,会让我偶尔难以掌握它的重心,重心不稳影响我们推球发力。球本身的重量会影响我们握球、持球的的手型,当我们去推球发力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会给我们手指手腕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量偶尔会使我们动作变形或者承受不住等等。所以我建议,当我们练习铅球初期我们要用五公斤的正常铅球练习球性,完整练习时我会让学生用四公斤或者实心球,理由是让我们的手指手腕手臂肌肉等适应五公斤铅球的属性和重量,完整练习初期为了保证完整动作的质量我们一般会降轻器械。刚接触铅球时,大部分学生基本上会觉得铅球很重,主要原因是触觉的第一感官,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我建议让学生多握球——五指用力伸直,大拇指靠近食指根部形成一个可以托起铅球的支架,球的重心落在在食指中指无名指根部,大拇指小拇指辅助支撑。起初我们一般会让学生握球上举放下,体会手指对球的控制和指根部对球重心变化的感觉,熟练以后学生可以单手抓球调整持球重心,这也是我们看到的一些熟练的人直接抓球举球持球扔球一气呵成,我一般不建议学生这样去做,后面我们会说原因。二、持球阶段学生会握球以后,我们会紧接着教学生持球——以正确的手型把铅球放在脖子上,利用手指肩膀脖子把铅球卡住,掷球之前的动作。上球我认为它是原地推铅球技术动作最关键的部分之一,为什么这么说,我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老师都认为推铅球最关键应该在蹬地转髋发力,好多学生去做动作时,持球重心不稳,出现滑手,铅球提前离开原来位置,或者出现单手托着掷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原地推铅球力量的训练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包括上肢的力量训练和下肢的力量训练。这里出现失误的原因,主要是针对上肢力量的问题,我认为是对铅球如何上到合适的位置不清楚和不重视,很多指导者和资料都认为推铅球时球应该放在我们的锁骨窝,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锁窝本身没有多大,不过我们抬肘时肩部和锁窝有个水平差,此时锁窝会变大变深,当我们去持球时,球会受到重力的影响改变重心,重心一变自然不会受我们得控制,那么这个球我们去掷时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持球到我们的锁窝里,重心不会动,上得也很稳定,做预摆时也不会轻易移动重心。蹬地转髋发力也很充分,为什么还是扔不好呢?那是因为,你把球放在肩上卡死了、扛着了,球的重心在你身上不在你手上,身体发力去掷,手臂没有发力参与。我认为初学者的正确的动作应该是我们手握球持与肩上时,利用脖子、肩和手掌把铅球夹住,这时切记为了防止重心影响我们上球时一定要外璇手腕指根抵住铅球,食指夹在铅球与肩之间,防止球的重心落在肩上。持球点尽量放在当我们转头时斜方肌上部,这样做是为了使我们的肩部肌肉拉伸打开形成最大的推力。这些细节我会经常提醒学生,持球时转头,双手上球,握球姿势屈肘翻腕,右肩尽量打开向后,左手辅助握球上到斜方肌上部一点指根抵住好,回头后你会发现,脖子、指根和肩部把球固定的很稳定,铅球重心一直在手掌指根处,食指在球的下面还能感受到一定的铅球重量。持球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多练,不管我们用什么练习,我建议练之前先用五公斤的热身持球,或者我们后期学生能完整练习五公斤的时候,我们一般多教学评价引导,注重学生的动作评价。三、蹬转发力阶段蹬转发力阶段是整个动作的能量源,我们扔球时大部分力量来自于大腿蹬地转髋传依次送到手臂。比如,右手持球的运动员在进行推球时,运动员的右腿要积极蹬地,依靠右腿、右髋两个位置来带动自身上体,实现蹬腿、转髋、抬体一系列动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蹬转的理解很迷惑,第一个问题会出现没有蹬转动作,直接利用弯腰起身和手臂纯力量去掷铅球,这是对蹬转最不理解的学生。第二种是蹬转脱节,好多学生有蹬转动作但是与投掷球连接不上,中间出现力量脱节,腿部力量衔接不上,导致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学生没有充分理解蹬转的发力顺序和重心的作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中都会忽略一些东西和细节,他们上课开小车主要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个人的性格,给人感觉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个铅球外行人看是力量活儿粗活儿,其实铅球的技术动作是复杂且精细的活儿,我一般都会跟学生说,虽然力量是基础,但不影响四两拨千斤,技术动作是拨千斤关键。我一般都会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技术动作的重要性,实践前首先理论培训学习,理论知识能让学生少很多错误实践,只有充分的知识细节理解,才能在练习过程中形成自我的技术动作,每个人的身高体重手型力量都不相同,不可能练出同一个动作,我们只能在相同的理论上通过反复训练和反思形成适合自己的技术动作。我们教练员一定得有这个认识,我们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不是主导者干预者,我要对学生身份充分的肯定,是学生不是学徒。当我们持球准备好以后,首先我们肯定要做预摆,持球手不需要管了,预摆手稍微放松侧平举,重心根据预摆手左右预摆移动,重心下压至右脚前脚掌,初练者或者腿部力量差的学生我们建议下压重心时不能太低,容易导致重心过低蹬转起不来,上身动作变形。蹬转腿膝关节我们一般建议大于九十度。当我们转身压重心时预摆手大致指向蹬转脚尖方向。大腿发力时前脚掌蹬地转髋,这时切记一是腿不能蹬直,二是上身不能转身。正确的姿势:右腿蹬转过来,重心依然在右腿上,重心抬高但右腿膝关节还有角度,腿部依然蹬地有力,上身还是预摆时的动作没有起身,背阔肌紧绷状态。右腿膝关节留有角度是为了我们投掷铅球时最后用力,重心放在右腿上我们才有腿部发力的支点,上身不起来一是为了保持重心,二是为了保持背阔肌继续蓄力为投掷铅球积极准备。此时我们身体形状正好形成一个满弓状,身体是弓,手和球是弓箭,蓄力待发。学生只有对每一针的动作有所认知他才能在训练过程中有所感悟,在实践和感悟中形成稳定的技术动作。针对每一个细节我会安排学生首先预摆练习,在预摆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每一处细节,预摆手大致摆到什么位置,身体是否放松自然,重心是否压到脚前掌,压的过程中重心是否过低,重心是否稳定,不能晃动等等。其次我会让学生负重杠铃练习蹬转,体会蹬地和转髋,并且上身不动不转低头看脚,腿部膝关节一直发力没有蹬直等等一些细节,在每一次练习中都有自己的认识,直到不需要提醒都能注意到每一个细节和认知。有了之前的练习,我会让学生用实心球练习预摆蹬转,实心球轻还有铅球的大小,能让学生感受铅球的大小而且动作不容易变形。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技术动作。四、最后发力阶段最后发力阶段,最理想的阶段是起身挺胸抬头蹬地伸臂推球,左手屈臂制动,右手推拨出手,身体随摆收体。出手角度一般在38℃到42℃,我们一般不会去规定一定到什么角度,适合自己的角度就行。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当我们去推铅球时,上身起身,蹬地,上下肢都在迅速积极发力,加快速度,推球离身时我们挺胸抬头,左手臂迅速屈臂制动,右侧身体会以更快的速度推动右臂向前,提高铅球的初速度,所以我们在曲臂制动时要挺胸抬头,提高铅球的初手高度,手臂打开,加大身体幅度,保持身体稳定性。练习最后发力投球时,为保证学生的动作不变形,我会让学生用低质量的铅球练习,熟练以后会逐渐过度到五公斤铅球。在练习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不要成绩,我要技术动作,动作错误你投掷的再远没有用,先练技术再提远度。在实际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心强会在技术动作和成绩面前会更在意成绩而忽略了动作细节。所以在起初我们要时刻提醒学生。结束语在整个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不能马虎。从握球,持球,蹬转再到最后发力推拨出手,短短时间几秒钟,够让我们分析几个春秋。铅球虽然外表粗矿,却有真实的内在、独特的个性,你越了解它,推球技术就会越熟练,它自然会听你的摆布。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原地推铅球的动作时,也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繁入简的规律,在潜移默化下规范学生推球技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向着示范动作努力,提高学生原地推铅球的规范性和积极性。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领域培训资源共享合作合同
- 股权对外转让协议
- 电子竞技在商业活动中的价值体现
- 短视频与直播内容创作的双刃剑
- 科技体育的融合发展电子竞技的未来展望
- 科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与挑战
- 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心理学分析
- 2025年度办事处与欧洲市场国际贸易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办事处设立与养老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级办公室劳动合同地址变更确认书
- ommaya囊的护理教学课件
- 新款h2夜视移动电源
- 《Python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
- 纸箱车间双色水性印刷机作业指导书及质量标准
- 2022-2023年(备考资料)辐射防护-医学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10
- 浅谈班级的文化建设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 PMC年终个人总结精编ppt
- DBJ∕T 15-129-2017 集中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监测及评价标准
- Q∕GDW 11612.4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1部分:物理层通信协议
- 闽教版(2020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整册教案
- 疫情期间离市外出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