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频繁的地区冲突_第1页
五-2-频繁的地区冲突_第2页
五-2-频繁的地区冲突_第3页
五-2-频繁的地区冲突_第4页
五-2-频繁的地区冲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频繁的地区冲突一、中东问题二、印巴冲突一、艰难的和平之路——中东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战后50多年来,全球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当代世界知识200题》(1)为什么中东地区如此频繁地发生武装冲突和流血事件?

中东地区几乎毗邻接壤的国家都有边界领土纠纷。除些之外,还有宗教和教派的斗争,各国对石油资源、水源、交通要道的争夺。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对中东国家的争夺,促使中东各国之间旧矛盾激化和新矛盾丛生。所以战乱频繁。

——《当代世界知识200题》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公里,人口一亿多。

中东处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和欧洲侧翼,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汇合点和交通枢纽。……1869年通航的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联系,使西欧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至1万公里。此外,这里还是沟通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的交通要道和从中东到欧洲的重要石油通道。因此,这里一向被西方帝国主义称为“生命线”。

特殊的战略位置“中东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波斯湾及其周围广大地区蕴藏着石油资源,有“石油海洋”之称。据统计,其蕴藏量约占全世界的2/3以上。近几年来,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量的2/3。”“除石油外,中东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已经探明的储量有21300O亿立方米,其中储量最多的是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卡塔尔,这三个国家的储量是178000多亿立方米。”丰富的自然资源耶路撒冷市(Jerusalem)位于巴勒斯坦中部犹地亚山的四座山丘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犹太教认为: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城内锡安山上还有他们的宗教圣殿;

基督教认为: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当然是无可替代的圣地;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清真寺。犹太人古时称为希伯莱人。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外族轮番占领。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侵占了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帝国后,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复杂的民族关系哭墙萨赫莱清真寺

(1)战略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2)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石油海洋”

(3)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人犹太人(4)宗教关系的独特性:(耶路撒冷)三教圣地(5)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两大矛盾:(1)阿拉伯国家与犹太国家的矛盾;(2)阿拉伯国家与西方大国的矛盾;冲突焦点:巴勒斯坦问题;1、为什么中东地区如此频繁地发生武装冲突和流血事件?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①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建立希伯莱王国。之后分裂为两个国家,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②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被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犹太人举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从此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③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此后他们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④1518年,巴勒斯坦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直至一战结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犹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但他们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们的犹太教义,保持着他们的文化,形成一支独特的、没有自己土地、没有自己祖国的民族。因为犹太人无法融入西方基督教社会,被当作异教徒备受迫害和歧视。犹太人逐渐意识到,要改变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只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在这种思想支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大批的犹太人迁到巴勒斯坦地区,想在这里恢复曾经的犹太国。大量犹太人渗入,势必给当地的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冲击。

这就使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日益尖锐。联大181号决议

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犹太人占巴勒斯坦56%的土地,居民只占当地人口31%;相反占人口69%的阿拉伯人,土地只有44%。)使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有联合国管理。

①.内因: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突出(耶路撒冷三教圣地)b、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②.外因:④.冲突关键:③.现实原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a、历史原因:(二)、中东问题的曲折发展①五次中东战争时间名称起因参战国结果第一次1948第二次1956第三次1967第四次1973第五次1982巴勒斯坦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六日战争十月战争黎巴嫩战争以色列建国

埃等国

VS

以以获胜埃及收回运河

埃及VS

英法以埃及胜利以色列袭击埃叙约埃叙VS

以以占埃叙领土埃叙收复失地埃叙VS

以埃叙夺回部分土地以打击巴解总部巴解黎叙VS以以胜利四次中东战争后的局面说明:地图中绿色为巴勒斯坦国土,白色为以色列国土。中东战争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加沙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搂着儿子坐在一片废墟中以色列性感女兵逛街

M16步枪不离身

全民皆兵2.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无法使阿拉伯邻国承认它的合法地位;3.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无法通过战争收得失地。五次中东战争的后果1.严重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面对现实,阿拉法特开始考虑改变斗争策略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拉宾说“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有和平一个机会……

”这次握手是两个曾经的死敌在公众面前的第一次握手,也标志了阿以和平宣言的签署经典瞬间阿拉法特说,“今天我们在这里达成的协议是一个需要用巨大的勇气去达成的协议。”(三)中东问题的复杂性、艰难性的体现1、最难的是耶路撒冷归属问题;2、400万阿拉伯难民问题;3、犹太人定居点问题;4、水资源问题;5、还有领土争端:未来巴勒斯坦国国土面积6、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而造成双方仇视;7、还有大国插手中东事务,希望中东局势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1995年,积极推动中东和平的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1993年,巴以双方和谈1998年,巴以双方达成临时和平协议2000年,布什提出中东和平“路线图”~2000年9月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路线图计划”陷入困境~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拉宾身上所带的被鲜血染红的《和平之歌》曲折的中东和平任重道远2000年9月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以来,以色列一再指责阿拉法特是恐怖主义的“幕后主使”。因此,从2001年底开始,阿拉法特一直被以色列“软禁”在拉姆安拉的官邸内,人身安全一度受到严重威胁。美国政府也对巴民族权力机构施加了极大的压力。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表示“巴勒斯坦必须更换领导层”,这使阿拉法特的处境更为艰难。2002年3月29日,全世界的人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个发誓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不屈的阿拉法特

以色列新任总理沙龙称,要向巴勒斯坦当局首脑宣战,要推翻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阿拉法特听到这一消息后坚定地说:“这是我的祖国,他们可以杀死我,但是没有人能够把我赶走。”……人们高举着阿拉法特画像,从四面八方奔向阿拉法特官邸。数千人群情高呼:“为了你,我们愿付出鲜血和生命!”晚风中,阿拉法特出现在大楼门口,一边向群众挥手,一边高声回答:“为了巴勒斯坦,我们愿付出鲜血和生命!”

在以后的几年里,以色列的围困时松时紧,但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阿拉法特飞往巴黎治病。2004年逝世。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

新华网拉姆安拉2008年2月7日电(记者洪漫王志强)

以色列南部城镇迪莫纳4日遭自杀式爆炸袭击,以军随后连续3天向加沙发动袭击,打死多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而巴武装人员则向以境内发射火箭弹还以颜色。巴以冲突升级,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和谈面临严峻挑战。冲突爆炸以色列军队深入加沙激战仍继续巴方已千人丧生2009年01月14日来源:中国新闻网以军深入加沙,城内硝烟弥漫

以军控制加沙城东北与哈马斯展开近身肉搏2009-01-0420:11:20来源:中国网

以军发动在加沙的“铸铅”军事行动

中东和平进程艰难的原因A历史遗留问题太多

;B双方就关键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信任,

巴以难以达成一致;C大国的干预

;D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分子兴风作浪。你思我想中东问题的启示(1)只有通过政治途径,用和平方式才能解决(2)调解要全面公正合理,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3)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手中(4)中东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巴以冲突长期停火前景仍不明朗

2009年02月06日03:33

来源:人民日报你思我想

和平之花不可能一夕绽放,中东问题远非一场选举、一次和谈,就能一蹴而就。巴以能否重回和平,要看双方内部力量的整合,也要等待地区局势稳定和国际社会的努力等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曲折中迂回前进,总体趋向和解与和平南亚次大陆:喜马拉雅山脉以南,亚欧大陆的南延部分。

因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使其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但面积小于洲,故称次大陆。又称印巴次大陆、印度次大陆。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锡金6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岛国不在其内)二、印巴战争1、“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㈠印巴分立的原因(2)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3)印度存在两大教派和两大政党间的冲突分歧两大教派:印度教VS

伊斯兰教国大党:两大政党政见分歧穆盟:国大党不同意与穆斯林联盟分享权利坚持“分治”,要求单独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1)二战后印度人民进行独立斗争印度宗教冲突(印度教VS

伊斯兰教)

⑴来源不同:⑵世界观和生活方式不同①印度教是多神教,崇拜千万个神,伊斯兰教是一神教,只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②印度教强调个人的解脱,伊斯兰教则宣称,拯救来自先知(穆罕默德)的启示,个人应服从真主的意志;③印度教以牛为圣物,伊斯兰教徒则有吃牛羊肉的习惯。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

伊斯兰教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印度教,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政治上就形成了两大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政党

印度教是土著宗教,起源于BC2000年左右,主要教义是因果轮回。主要特点是种姓制度

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AD10C前后,居住在阿富汗的伊斯兰教徒入侵印度,占领印度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在入侵过程中,穆斯林统治者让当地的居民在“伊斯兰教和剑之间作出选择”,强迫他们改信伊斯兰教,这样,伊斯兰教便在这些地区流行起来。印度政党分歧(国大党VS穆盟)国大党:

穆盟:坚持“分治”,要求单独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国大党不同意与穆斯林联盟分享权利1885年由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地主组成的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初期是英国殖民统治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后来成为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力量。1906年在英国政府鼓励下,成立的一个穆斯林政党。㈡印巴分立的过程1、英印总督蒙巴顿于1947年6月公布了“蒙巴顿方案”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2、1947年7月英国议会参照“蒙巴顿方案”制定并通过了《印度独立法案》3、1947年8月15日,印、巴正式实行分治,分别独立。1、“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㈠印巴分立的原因3、内容:以宗教为划分国家的主要依据4、结果:印巴分治,种下了印巴长达半个多世纪冲突的根源5、特点:人为地分裂“蒙巴顿方案”2、目的:使印度仍留在英帝国范围内,以便保持其影响力1、提出背景①印度人民要求独立②英国实力下降,想从印度“脱身”③两大政党在立国问题上存在分歧路易斯·蒙巴顿主要原则:以教定土(即按照一个地区大多数居民的宗教信仰来确定该地区领土的归属)主要内容:①把印度分为三部分:印度、巴基斯坦和土邦区②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立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独立国家③授予各土邦自行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的权力(不愿意加入两个国家中任何一个的土邦,可以继续保持同英国的殖民关系)《印度独立法案》

这样,在土邦的归属问题上,英国就制定了两个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1.“以教定土”原则:按这一原则,克什米尔土邦,因其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占多数,所以应加入巴基斯坦2.“自行选择”原则按这一原则,克什米尔王公又可以代表土邦选择加入印度这就使印、巴都认为对克什米尔地区拥有主权,这就为后来两国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埋下伏笔克什米尔㈡印巴分立的过程1、印巴的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终结2、给印巴两国带来严重后果:①难民问题:引发一股强大的居民迁徙浪潮②宗教冲突:带来空前的教派大屠杀,加剧宗教的排斥和对立③领土争端:双方对土邦归属展开争夺战,克什米尔问题④其它遗留问题: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河水分配问题、东、西巴基斯坦“飞地”问题㈢印巴分立的影响1、“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㈠印巴分立的原因时间目的结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947年至1949年1965年至1966年1971年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肢解巴基斯坦印度占领克什米尔60%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40%领土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2、三次印巴战争

“蒙巴顿方案”中规定,克什米尔地区可以自由选择归并印度或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500万人口中,77%是穆斯林,印度教徒占20%。但是,由于英国为在印巴两国间制造矛盾,将克什米尔的主权交给了信奉印度教的查谟土邦王公。

克什米尔地区

水源充沛、风景宜人的克什米尔地区1.克什米尔地区重要性

地理上:与中、印、巴、阿交界

战略上:在冷战格局中有重要政治、军事价值

(军事价值:建立机场可对亚洲大陆其他国家构成战略威胁;政治价值:与克什米尔联系在一起的南亚次大陆在东西方集团中的归属将对冷战格局的稳定与变化产生重要影响)2.印巴对克什米尔的认识角度不同

印度:从整个亚洲政治格局、战略位置的角度认识→反映了印度想通过控制克什米尔,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巴基斯坦:从民族荣誉、民族独立的角度认识

印巴双方都看重克什米尔地区原因:第三次印巴战争后的南亚次大陆材料: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祖籍应在克什米尔。他曾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克什米尔是“亚洲的心脏”。

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说过:“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