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_第1页
【生物】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_第2页
【生物】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_第3页
【生物】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_第4页
【生物】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包括——

兴奋在__________________和兴奋在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传导形式:电信号(神经冲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真题题型考点分值2023•全国乙卷T30非选择兴奋的产生与传导22023•广东卷T19非选择兴奋的传导与传递22022•全国乙卷T3单选兴奋的传导与传递22021•浙江卷T30非选择膜电位变化测定实验72021•广东卷T18非选择兴奋的产生和传递42021•全国乙卷T4单选兴奋的传导与传递62021•河北卷T11单选膜电位的变化32021•湖南卷T11单选离子流动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22021-2023高考真题细目表基础部分为对兴奋产生、传导、传递基本过程的考查综合部分多为对影响兴奋产生、传导、传递的因素的考查课标要求: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学习目标:1、通过问题导读,能准确回答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相关的基础知识。2、通过建立指针偏转模型和膜电位变化模型,培养模型构建能力搭建基础知识框架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以什么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实验装置怎样设置?2.静息状态的电位是什么电位?电位表现?形成原因?

钾离子外流消耗能量吗?3.产生兴奋时的电位是什么电位?电位表现?形成原因?

钠离子内流消耗能量吗?4.局部电流怎么形成的?

兴奋在神经纤维(离体)的传导方向是怎样的?

生物体内的反射弧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怎样的?5.膜外局部电流方向?膜内呢?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还是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阅读教材P27-28,能准确、熟练的回答问题1、画图:下面是一段神经纤维,当在B点给以刺激时,在图中画出刺激时,A、B、C三段的电位分布图。并画出膜内外电流流动方向和兴奋传导的方向。BAC基础知识检测:2.(23年乙卷30)神经元未兴奋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可测得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是____

___。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分)模型一:膜电位测量测量装置电位变化曲线——验证兴奋传导的方向或测量传递方向

——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的测量

①a点之前——静息电位主要表现为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②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K+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后,K+通道关闭。一膜电位曲线解读刺激③ce段——静息电位的恢复④ef段——兴奋完成后钠钾泵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膜内,以维持细胞外Na+浓度高和细胞内K+浓度高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1)请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而与Na+无关,所以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改变并不影响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与神经元外的Na+内流相关,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值下降。拓展应用: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2)如果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该在何种溶液中测定?为什么?

应在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与枪乌贼内环境浓度相同的环境中进行)拓展应用:A.乙图,等渗溶液K+浓度更B.乙图,等渗溶液Na+、K+浓度都更高C.丙图,等渗溶液Na+浓度更低D.丁图,等渗溶液K+浓度更高练习: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E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可能会呈乙、丙、丁图所示。与小鼠的组织液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1)刺激a点,指针偏转___次,方向____________(2)刺激e点,指针偏转___次,方向____________(3)刺激c点,指针偏转___次,方向____________在神经纤维上刺激不同点电流表偏转bc=cd模型二:指针偏转模型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20不偏转1、(2020·全国模拟)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与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不偏转,乙指针不偏转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乙指针各偏转一次A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什么是突触,什么是突触小体?2.突触由哪三部分组成,谁可以作为突触后膜?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在突触位置信号如何转换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信号转化是怎样的?4.为什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为什么比较慢?5.关于神经递质相关知识点,你能说出哪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受体突触小体突触1)突触的结构(含组织液)1.什么是突触,什么是突触小体?2.突触由哪三部分组成,谁可以作为突触后膜?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的细胞膜(1)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2)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3)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4)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5)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2)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氨基酸(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神经递质会与受体结合,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1)种类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引发突触后膜的Na+通道开放,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引发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突触后膜产生抑制。(3)释放方式:胞吐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2)作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4)去向:补充: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 (1)电位变化示意图(2)产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Cl-、K+的通透性,Cl-进细胞或K+出细胞(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主要与Cl-内流有关)(3)结果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练习.神经中枢的抑制机制有3种模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模式Ⅰ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B.模式Ⅱ中,④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导致⑤兴奋、③抑制C.模式Ⅲ中,⑧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兴奋由⑦传向⑨D.屈肘反射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神经调节机制属于模式Ⅱ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会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下个神经元兴奋。+表示兴奋-表示抑制1.一个神经元兴奋可能会导致下一个神经元抑制。

2.在一个反射弧的链条中不可能存在两个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因为抑制作用(超级化状态)是不能被传递的√√第一个神经元如果是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对下个神经元起抑制作用1.(科学思维)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但仍主要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是什么?2.(高考真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什么?

短时间内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从而有效实现神经兴奋的快速传递(背)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背背背)3.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而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为什么?正常反射活动中,只能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所以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背)4.若催化分解神经递质的酶失活,会出现什么情况?神经递质持续发挥作用,引起持续兴奋或持续抑制。(背)(3)某些化学物质对神经调节的影响①麻醉剂作为神经递质类似物能够与神经递质抢夺受体结合位点,阻碍兴奋传导②有机磷农药会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乙酰胆碱持续作用导致持续兴奋。课本P31选择题2对位训练2、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的钠离子通道,从面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结合如下图示,如果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处理动物,引起的后果是(

)。A.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B.使用有机磷,在a处给予刺激,c处保持静息电位C.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b处释放神经递质D.使用蝎毒,在a处给予刺激,c处产生动作电位A①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完作用后会被________上的__________从突触间隙_____;②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__________失去______________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这样,导致突触后膜上_______________④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____________,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因来______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突触前膜转运蛋白回收转运蛋白回收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多巴胺受体减少多巴胺受体减少维持可卡因成瘾机制可卡因的其他危害

此外,可卡因能干扰__________的作用,导致_________异常,还会抑制__________的功能;

吸食可卡因者可产生____________,长期吸食易产生_______与_______,最典型的是有___________,奇痒难忍,造成严重的抓伤甚至断肢自残、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暴力或攻击行为;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卡因后突然停药,可出现_______、_______、失望、疲惫、失眠、厌食等症状;交感神经心脏功能免疫系统心理依赖性触幻觉嗅幻觉虫行蚁走感抑郁焦虑——可卡因1.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于

,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为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2.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________,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________突触后膜的附近。3.神经递质的作用

,发挥作用后的去向:_________________。4.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结构上具有________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引发某些离子的内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功能。组织液糖蛋白胞吐扩散被降解或回收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流动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读教材:1.神经信号可以从轴突到树突,也可以从树突到轴突。2.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一定是双向的,而在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3.如果一个反射弧中只含有一条传入神经,一条传出神经,则只含有一个突触结构(不考虑神经肌肉接点)。4.神经冲动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树突;也可以传递到肌肉细胞。能力提升,判断对错:刺激离体的神经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