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试卷_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试卷_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试卷_第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试卷_第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1.下列关于放大镜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A.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苍蝇的复眼B.在放大镜下能看清楚蚜虫的外形结构C.用放大镜能看到蚂蚁体内的细胞2.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A.近视镜B.老花镜C.一滴水3.小雅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像太小。为了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眼睛离放大镜远些4.下面是不同透镜的侧视图,其中()的放大倍数最大。A.B.C.5.蝴蝶用()来辨别气味。A.鼻子B.触角C.嘴6.把印有很小的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A.pB.qC.d7.观察植物果实、根、茎、叶的切片时,把标本切成()的薄片。A.厚而均匀B.厚实完整C.薄而透明8.第一位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并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A.简·施旺麦丹B.列文虎克C.罗伯特·胡克9.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近似()的。A.圆形B.正方形C.长方形10.小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他看到的图像变化是()。A.细胞变大了,数量变多了B.细胞变大了,数量变少了C.细胞变小了,数量变多了11.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岩石B.细菌C.小草12.下列生物中属于昆虫的是()。A.蘑菇B.草履虫C.蚂蚁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B.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C.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14.对比右图中的玻璃片、放大镜、围棋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玻璃片和放大镜能透过它看见书本上的文字,围棋子不能透过它看见书本上的文字B.玻璃片、放大镜和围棋子都是中央厚,边缘薄C.玻璃片和围棋子不能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15.在下列细胞中能观察到叶绿体的是()。A.动物细胞B.植物的根尖细胞C.植物的叶肉细胞16.草履虫是由()细胞组成的。A.一个B.多个C.无数个17.观察水中微生物需要制作装片,盖上盖玻片的方法要正确,不然会影响观察效果,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A.B.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18.圆柱形或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的功能。()19.我们不能用放大镜去直接观察太阳,否则很容易灼伤眼睛。()20.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也能进行繁殖、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21.微生物对人类有害,我们应该彻底消灭它们。()2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让我们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23.观察昆虫标本时,选择直径大的放大镜,可以把标本放得更大。()24.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越多,但是视野会随之变小。()25.两个凸透镜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6.放大镜是人类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27.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28.借助显微镜,我们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像。()29.鱼缸、池塘、溪沟里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30.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_____。31.不同昆虫的翅膀形状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属于____________。32.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_______,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____________。33.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看到的图像____________,视野___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洋葱表皮是无色透明的,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制作玻片标本时需要____________。35.为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可以事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____________;36.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____(填“食盐”、“干草”或“酒精”)培养微生物。37.霉点是由肉眼看不到的____________聚集而成的。38.蝴蝶翅膀上的____________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科学家受蝴蝶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四、填图题(每空1分,共4分)39.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空1答案____________空2答案____________空3答案____________空4答案____________五、连接题(每题3.5分,共7分)40.将下列生物与其所属的种类进行连接。蘑菇蚜虫A.动物小草衣藻B.植物苍蝇水蚤C.微生物变形虫41.将下列生物与其名称进行连接。

A.新月藻

B.草履虫

C.钟形虫

D.线虫六、实验探究题(共19分)(一)豆豆想要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42.

在制作玻片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将合适的材料填在横线上。(3分)滴管

盖玻片镊子碘酒吸水纸清水①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②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___。③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井”字,用___________轻轻撕取内表皮。④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再将___________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气泡。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___________,并把玻片微微倾斜,用___________从另一端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43.

排序(2分)显微镜使用的正确顺序是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豆豆把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看到的现象如下图所示,为了能看到更多的细胞,他应该()。(2分)A.向右移动玻片B.向左移动玻片C.向右移动显微镜45.填空(1分)调整后,豆豆在细胞中看到的小黑点是___________,看到的大泡泡是___________。46.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时出现的现象与处理方式不正确的是()。(2分)A.观察时发现很暗,看不清——换一个角度重新对光B.视野中的图像模糊不清——转动调节旋钮C.观察到洋葱细胞有重叠——换一台显微镜重新观察(二)2019年暴发的新冠疫情的致病原因是一种冠状病毒,它很小,需要放大5~10万倍,才能有效观察到单个病毒,病毒繁殖、变异和进化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很容易寄生于各个生物体,需要特定的生活环境,但它没有细胞结构,本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无法独立生存,一旦离开寄居场所就很快死亡。47.要看清楚单个病毒形态,以下工具最合适的是()(2分)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48.医生、科学家们借助工具观察到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形状是________(填“球形”或“杆形”)。(1分)49.新冠病毒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它最直接影响的是下面器官中的()。(2分)A.心脏B.肺C.胃50.预防新冠病毒需要佩戴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应该放入口罩专用垃圾桶或()垃圾桶。(2分)A.可回收物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51.(多选)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没有有效的预防药和疫苗的时候,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包括()。(2分)A.避免与陌生人群接触。B.正确的使用口罩C.勤洗手D.保持环境通风E.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答案解析:1.答案是C。放大镜无法看到蚂蚁体内的细胞。2.答案是A。近视镜不是凸透镜。3.答案是B。4.答案是C。C的凸度最大。5.答案是B。昆虫的触角就是它的“鼻子”。6.答案是B。显微镜的图像与标本上下左右颠倒。7.答案是C。玻片标本必须做成薄而透明,否则光线无法穿透标本,看不见图像。8.答案是C。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列文虎发明显微镜并发现f微生物。9.答案是C。洋葱表皮细胞近似长方形。10.答案是B。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图像变大,但视野变小。11.答案是A。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12.答案是C。蚂蚁是昆虫。13.答案是C。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是不相同的。14.答案是B15.答案是C。叶肉细胞由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6.答案是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17.答案是A。18.正确。重要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有放大功能。19.正确。放大镜会汇聚光线,是能量密集。20.正确。微生物也具有生物的特征。21.错误。微生物有害也有益。22.正确。放大镜由放大功能。23.错误。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由凸度决定,不是直径。24.正确。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25.正确。两个凸透镜组合就是显微镜。26.错误。放大镜观察不到微生物。27.正确。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28.错误。显微镜看到的像是倒立的。29.正确。这些地方非常容易找到微生物。30..细胞31.答案依次是不同、复眼。32.答案依次是凸透镜、凹透镜。33.答案依次是变大、变小。34.染色。35.脱脂棉纤维。36.干草37.微生物38.

鳞片39.

空1答案:

目镜空2答案:

物镜空3答案:

反光镜空4答案:

调节旋钮40.蘑菇——C.微生物蚜虫——A.动物小草——B.植物衣藻——C.微生物苍蝇——A.动物水蚤——A.动物变形虫——C.微生物水蚤是小型甲虫。蘑菇归类为微生物。41.答案依次是C.钟形虫、B.草履虫、D.线虫、A.新月藻42.答案依次是滴管、清水、镊子、盖玻片、碘酒、吸水纸。43.答案是CBEDA。44.答案是A。显微镜图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45.答案依次是细胞核、气泡。46.答案是C。观察到细胞重叠说明洋葱表皮折叠了,需要重新制作玻片标本。47.答案是C。光学显微镜只能放大几千倍,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病毒。48.答案是球形。49.答案是B。会引起新冠肺炎。50.答案是B。健康人使用的口罩属于其他垃圾。51.答案是ABCDE。一、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1.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A.

老花镜

B.

一滴水珠

C.

近视镜【答案】C【解析】【解答】老花眼镜和一滴水珠都有放大功能。而近视镜是缩小的凹透镜,无放大作用。故答案为:C。【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春天,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因是(

)。

A.

绿色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池塘

B.

绿地上的绿草、绿树倒映在水中C.

水中绿色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D.

水中苔藓植物大量繁殖【答案】C【解析】【解答】A.绿色工业废水流入池塘不会使池塘全部发绿,不符合题意;

B.

倒影在水中只会是一小部分

水还是清澈的,不符合题意;

C.

水中绿色藻类生长在水中大量繁殖经久不衰

会使池塘保持绿色,符合题意;

D.苔藓植物大量繁殖只会停留在水底不会使水色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春季藻类会大量繁殖导致池水发绿。3.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

大肠杆菌

B.

木耳

C.

酵母菌

D.

青霉【答案】A【解析】【解答】真菌通常又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大肠杆菌是细菌。故答案为:A。【分析】真菌的形态多样,一般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酵母菌属于单细胞,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都属于多细胞的真菌。4.如图所示为蝇的复眼,根据放大倍数判断观察者所用的工具最有可能(

)A.

高倍显微镜

B.

放大镜

C.

电子显微镜

【答案】B【解析】【解答】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故答案为:B。【分析】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平时发面用的酵母菌是对人体有害的

B.

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C.

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

D.

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答案】D【解析】【解答】A、酵母菌是无害的,可以酿酒、发面。不符合题意。B、病菌是微生物,放大镜看不到,只能使用显微镜。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凸起程度有关,但是也有极限。不符合题意。D、病菌是微生物,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6.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A.

开发计算机程序

B.

观察植物的花

C.

修理精密仪器【答案】A【解析】【解答】修理精密仪器、观察植物的花一般是观察花粉之类的微小物体,用放大镜观察即可看到物体的图像,开发计算机程序在开发的过程中只要需用到肉眼即可,无需放大镜的帮助。【分析】放大镜能够观察到毫米级别的物体,对观察的物体具有放大的作用。7.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A.

较清晰的图像

B.

许多点状物质

C.

许多条状物质【答案】C【解析】【解答】用放大镜去观察电视机或者是电脑的屏幕,会看到很多条状的物质,是物体的三基色造成的散装光束。【分析】放大镜对物体具有放大作用,能够观察到肉眼看不清的很多微小物质。8.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有关。A.

长度

B.

凸度

C.

面积【答案】B【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放大镜的大小、镜片直径没有任何关系,放大倍数只与凸起的程度有关,凸起程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分析】重点掌握显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只与放大镜的凸透程度有关。9.有关显微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正确的是(

)A.

放大镜~电子显微镜一光学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

B.

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C.

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

D.

放大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一光学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答案】C【解析】【解答】放大镜观察到毫米等生物,光学显微镜能看到细胞、微生物,电子显微镜看到的是分子、原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到最微小的生物体。【分析】肉眼仅仅能看清昆虫等物体,放大镜能看清毫米长的物体,显微镜能够看到细胞和微生物10.下列物体的内部,不存在细胞的是(

)。A.

松树

B.

蝗虫

C.

花岗岩【答案】C【解析】【解答】松树是植物体,蝗虫是动物体,属于生物,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花岗岩属于石头,不属于生物。【分析】细胞构成生物,生物体有排泄、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11.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都是由(

)细胞组成。A.

一个

B.

多个

C.

无数个【答案】A【解析】【解答】草履虫、变形虫等都属于单细胞生物,也就是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分析】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结构单位。12.下列生物形状像草鞋的是(

)。A.

草履虫

B.

变形虫

C.

鼓藻【答案】A【解析】【解答】草履虫形状类似草鞋,变形虫形态不固定,变换形状来适应环境的需要。鼓藻是圆形状。【分析】微生物的形态多种多样,它们的形状一般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发展。13.下列(

)不属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成果的领域。A.

医药

B.

食品

C.

克隆

D.

重工业【答案】D【解析】【解答】医学,食品以及克隆都会利用到细胞等微小生物的作用,重工业属于大型加工产业,不属于微生物的利用。【分析】重工业不属于微笑生活探索的领域,重工业属于加工产业。14.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了(

)才会有的。

A.

微生物

B.

酵母

C.

细菌【答案】B【解析】【解答】在做馒头、面包等糕点时,会在生面团中揉入酵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当二氧化碳排出时,就会留下气孔,使面包疏松可口。故答案为:B。【分析】酵母在面团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要从面团中溢出来,就会造成疏松多孔的现象。15.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大肠杆菌。A.

光学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答案】B【解析】【解答】科学家们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分析】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1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有关。A.

凸度

B.

材料

C.

面积【答案】A【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17.下列生活中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

草履虫

B.

蚂蚁

C.

船形硅藻【答案】B【解析】【解答】草履虫、船型硅藻属于微生物。蚂蚁属于昆虫。故答案为:B。【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18.在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控制微生物运动正确的做法是(

)。A.

吸掉一些水

B.

滴上一些水

C.

用夹子夹住【答案】A【解析】【解答】在显微镜上面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里的水或者用吸水纸吸去周边多余的水分,可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故答案为:A。【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9.用放大镜观察到蟋蟀的耳朵长在(

)。A.

蟋蟀的头上

B.

蟋蟀的脚上

C.

蟋蟀的胸部【答案】B【解析】【解答】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故答案为:B。【分析】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20.观察水中的微生物需要(

)。A.

用小勺把水倒在载玻片上

B.

用滴管把水滴在载玻片上

C.

用滴管把水滴在载物台上【答案】B【解析】【解答】观察水中的微生物需要用滴管将水滴在载玻片上,这样可以使微生物保持活性,还不会运动过快影响观察效果。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的正确操作。21.下列各种物质不具有晶体结构的是(

)。A.

食盐

B.

雪花

C.

玻璃

D.

味精【答案】C【解析】【解答】A.食盐具有晶体结构,不符合题意;B.雪花具有晶体结构,不符合题意;C.玻璃不具有晶体结构,符合题意;D.味精具有晶体结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2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时,应该选取(

)做成玻片。A.

果肉

B.

洋葱根

C.

洋葱叶

D.

干枯的表皮【答案】A【解析】【解答】在观察洋葱细胞时,应该选择细胞数目较多的果肉,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时,应选择细胞数目较多、细胞饱满的结构或组织。这样才能便于我们观察研究。23.把印有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A.

d

B.

b

C.

q

D.

p【答案】D【解析】【解答】显微镜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所以“b”经过显微镜得到的是“p”,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24.讲一个5×放大镜和一个10×的放大镜组合起来,得到的是实际物体(

)的成像。A.

2

B.

50

C.

5

D.

10【答案】B【解析】【解答】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之积。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25.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A.

反射

B.

折射

C.

不变

【答案】B【解析】【解答】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原理。26.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B.

C.

【答案】C【解析】【解答】具有一定的凸度的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放大镜的结构特点。27.如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动到中间,应向(

)移动装片。A.

右上方

B.

左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下方【答案】C【解析】【解答】物体在显微镜形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要使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物像移动到中央,应该将物体往左下方移动。C虚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28.下列各种仪器中最适合科学家观察H7N9病毒的是(

)。A.

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D.

扫描隧道显微镜【答案】D【解析】【解答】H7N9病毒的体积非常微小,只有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来观察。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几种观察工具放大倍数的比较是:放大镜小于显微镜,显微镜小于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又小于扫描隧道显微镜。29.常见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是(

)。

A.

两块都是凸透镜

B.

两块都是凹透镜

C.

一块是凸透镜,一块是凹透镜【答案】A【解析】【解答】光学显微镜中的镜片是两块凸透镜。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30.下列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水中微生物,其中是草履虫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解答】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故答案为:A。【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二、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选择题31.观察如图所示的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地球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A.地核、地幔、地壳B.地幔、地核、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答案:A3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答案:C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托勒密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B.哥白尼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C.科学探索需要不断寻找新证据,来排除或修正观点答案:C34.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不同,这是因为()。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答案:B35.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A.太阳B.地球C.地球公转轨道答案:B36.我们用塑料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A.对比实验B.演示实验C.模拟实验答案:C37.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观察到周围的景物是()运动的。A.逆时针B.顺时针C.自北向南答案:A38.5月8日下午2时,状状的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约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竟然还是5月8日下午2时。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答案:C39.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都是受()的影响。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太阳热量答案:A40.下列动物中不需要冬眠的是()。A.刺猬B.熊猫C.乌龟答案:B三、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选择题41.撬棍在生活中的运用。(1)图中这个简单机械装置称为(

)。

A.杠杆B.轮轴C.斜面(2)图中小明向下压撬棍的力(

)木箱的重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3)如果将A点向8点靠近,那么撬起木箱时(

)。

A.用力大小不变B.变得省力

c.变得费力(4)如果小明向下压撬棍50厘米,那么木箱向上抬起的距离(

)。

A.小于50厘米B.等于50厘米C.大于50厘米【答案】(1)A(2)C(3)B(4)A【解析】【解答】(1)根据杠杆的结构,我们得出图中这个简单机械装置称为杠杆;(2)由于撬棍属于省力杠杆,所以小明向下压撬棍的力小于木箱的重力;(3)如果将A点向8点靠近,那么撬起木箱时变得省力;(4)根据杠杆原理,如果小明向下压撬棍50厘米,那么木箱向上抬起的距离小于50厘米。【分析】根据杠杆的结构以及杠杆原理,可以解决本题。42.选择题。

(1)下面几个斜面中,省力效果最好的是(

)。A.B.C.(2)(

)没有应用斜面省力的原理。

A.盘山公路B.开瓶器C.螺母(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轮轴、动滑轮、斜面都可以省力B.坡度为90。的斜面最省力C.沿斜面提升重物一定是费力的【答案】(1)C(2)B(3)A【解析】【解答】斜面的坡度越大,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子就越大,越容易省力。所以对于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分析】重点掌握坡度越大,越省力。43.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其形似汉字“金”字,故称“金字塔”。古代埃及、西亚和墨西哥等都有金字塔,以埃及的最著名。埃及金字塔共70余座。金宇塔是用石块砌成的,其中最重的石块达15吨,那么古埃及人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巨石搬上去的呢?考古学家有很多种“学说”,其中一种认为古埃及人使用盘旋的斜坡帮助他们建造金字塔等建筑物。他们也用树干做成的滚轴来搬运这些大石块。古埃及人可能利用(

)的原理把巨石搬到高处来建造金字塔。A.

轮轴省力

B.

滑轮省力

C.

斜面省力【答案】C【解析】【解答】斜面的坡度越大,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子就越大,越费力。所以对于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分析】滑轮、斜面以及轮轴是三个不一样的概念,要注意用概念去理解生活的事物。44.如图所示,小明和爸爸两个人玩跷跷板。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1)跷跷板可以看作一种(

)。

A.杠杆B.斜面C.轮轴(2)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那么小明的位置是(

)。

A.支点B.用力点C.阻力点(3)现在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小明要想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A.爸爸离支点更近些B.小明离支点更近些C.爸爸离支点更远些(4)如果爸爸的质量是小明的两倍,爸爸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是30厘米,小明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大于(

)厘米时,才能把跷跷板压下去。

A.30B.60C.45(5)如图所示,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成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两分钟后,蜡烛的位置怎么变化?(

)。

A.长蜡烛升高,短蜡烛下降B.短蜡烛升高,长蜡烛下降C.保持原位不动【答案】(1)A(2)B(3)A(4)B(5)B【解析】【解答】支点就是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点,在平衡杠杆中,动力臂*动力等于阻力*阻力臂,两者相等才可以平衡。如果爸爸是动力,则小明就是阻力。判断蜡烛如何运动时,可采取极值法,两边质量都为0.1,则右边的力臂较大,短蜡烛的力臂与力的乘机较大,所以短蜡烛升高。【分析】在平衡杠杆的条件中,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45.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范蠡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没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工具。后来范蠡经过潜心研究,设计出了一种对等衡量货物的秤,这种秤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杆秤。最初范蠡设计的秤以十三两为一斤,在市场上应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进制存在很大弊端。于是范蠡将一斤改为十六两,规范了市场货物交易的计量秩序。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知道,下列成语与秤有关的是(

)。A.

四两拨千斤

B.

举重若轻

C.

半斤八两【答案】C【解析】【解答】半斤八两与杠杆有关,因为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等于动力乘以动力臂,如果动力臂或者阻力臂较大,则会造成动力或者阻力的改变。【分析】在平衡杠杆的条件中,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46.选择题。

(1)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B.C.(2)小杆秤的支点在(

)。

A.杆秤提绳的位置B.秤盘的悬挂位置C.挂秤砣的位置(3)把杆秤提绳的位置向秤盘方向移动,秤的最大称重(

)。

A.变小B.变大C.不变(4)如图所示,用开瓶器打开瓶盖的过程中,开瓶器的支点在(

)。A.瓶盖边缘B.瓶盖凹陷处C.手与开瓶器接触的位置【答案】(1)A(2)A(3)B(4)B【解析】【解答】阻力臂大于动力臂,这个杠杆是费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这个杠杆是省力杠杆。在杠杆的平衡条件中,阻力乘以阻力臂等于动力乘以动力臂。支点是硬棒绕着某一固定点旋转的位置。【分析】如果杠杆平衡,增大阻力,要减少阻力臂来维持杠杆平衡;增大动力,要减少动力臂来维持平衡。47.选择题。

(1)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

)不是杠杆。

A.指甲刀B.锉刀C.开瓶器(2)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天平

B.钳子

C.筷子(3)下列机械中,(

)属于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A.天平

B.撬棍

C.压力井的压杆(4)人体许多结构也应用了杠杆原理,如我们的手臂就是一个杠杆。当我们用手托起一个重物时,我们的手臂是(

)。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5)使用同样的剪刀裁剪纸张时,用(

)。A.甲所示的方法更省力B.乙所示的方法更省力C.甲和乙所示的方法省力效果相同【答案】(1)B(2)B(3)A(4)B(5)A【解析】【解答】钳子属于动力臂大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杠杆分为等臂杠杆、费力杠杆以及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费力杠杆。天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甲图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乙图中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所以图甲更省力。【分析】明确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学会利用力臂判断是否属于省力、费力杠杆。48.选择题。

(1)拧螺丝钉时,我们选用(

)最合适。

A.螺丝刀B.剪刀C.羊角锤(2)下列选项中,(

)不是简单机械。A.B.C.(3)如图所示,我们过年时贴的窗花贴纸是人们利用(

)裁剪纸张而制作出来的。A.螺丝刀B.剪刀C.菜刀(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普通剪刀代替钳子来剪断钢丝B.所有的工具都是省力的C.不恰当地使用工具可能会使我们事倍功半(5)爸爸在修理家具的时候,手边没有锤子,这时可以用(

)来代替锤子。

A.斧子B.螺丝刀

C镊子(6)如图所示是一个内六角扳手,观察它的形状,你认为它应该是用来拆装(

)的工具。A.B.C.(7)拔图钉时,如果图钉帽和木板的缝隙较小,那么使用(

)比较方便。

A.羊角锤B.螺丝刀C.小刀(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棍不是机械B.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C.钟表是简单机械【答案】(1)A(2)C(3)B(4)C(5)A(6)B(7)C(8)B【解析】【解答】机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复杂、困难的问题。【分析】重点了解利用各种器具和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9.人们利用斜面搬运重物是为了(

)。A.

省力

B.

少移动距离

C.

方便【答案】A【解析】【解答】实验证明,斜面可以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分析】本题考查斜面的作用。50.木工师傅用斧头作为工具,是利用了(

)原理。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斜面【答案】C【解析】【解答】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分析】本题考查斜面的定义。51.坡度越大,斜面越(

)。A.

省力

B.

费力

C.

不省力不费力【答案】B【解析】【解答】实验证明,斜面可以省力,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分析】本题考查斜面的作用。52.螺丝钉上面的螺纹应用了(

)原理。A.

轮轴

B.

定滑轮

C.

斜面【答案】C【解析】【解答】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分析】本题考查斜面的定义。53.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

),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A.

支点

B.

杠杆

C.

用力点【答案】A【解析】【解答】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分析】本题考查杠杆的发现。54.下列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铁皮剪

B.

理发剪

C.

镊子【答案】A【解析】【解答】在铁皮剪上,由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是省力杠杆。【分析】本题考查杠杆的种类。55.下列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铁皮剪

B.

理发剪

C.

跷跷板【答案】B【解析】【解答】在理发剪上,由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是费力杠杆。【分析】本题考查杠杆的种类。四、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选择题56.电磁铁的制作与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可以作为电磁铁的铁芯的材料是(

)。A.粗铁丝B.粗铜丝C.铝块(2)试验中,大头针的作用是(

)。A.导电

B.测试磁力

C.检测电流方向(3)可以代替大头针的材料是(

)。A.垫圈

B.回形针

C.纸屑(4)在做“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是否有关”的实验时,实验中应改变的是(

)。A.线圈缠绕的方向

B.所用电池的节数

C.电池的连接方法(5)在实验中,发现调换电池的正负极,可以(

)A.增强电磁铁的磁性

B.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C.增强电流强度(6)下列方法能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是(

)A.增加缠绕铁钉上的导线圈数B.改变电池的连接方法C.改变导线的缠绕方向【答案】(1)A(2)B(3)B(4)A(5)B(6)A【解析】【解答】根据电磁铁的原理,增加线圈数量和电流的强度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在实验中,大头针的作用是测试磁力。大头针也可以用回形针代替,吸引大头针或者铁钉的数量越多说明磁力越强。要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是否有关”的问题,应该采用对比实验法,其他量相同,需要改变的是线圈缠绕的方向;在实验时,如果正负极调转了,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根据电磁铁与线圈的数量的关系,可知增加缠绕铁钉上导线的圈数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分析】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的数量以及电流的强度有关,增加线圈的数目,可以使电磁铁的磁力增大,增加电流的强度,也可以使电磁铁的磁力增强。57.激光可以打孔或者切割材料,是因为激光(

)。A.

具有能量

B.

很硬

C.

锋利【答案】A【解析】【解答】由于激光具有很大的能量,可以用来打孔或者切割材料。【分析】本题考查激光的应用。58.核电厂生产的电能由(

)转化来的。A.

化学能

B.

光能

C.

原子能【答案】C【解析】【解答】核电厂产生的电有原子能转化来的。【分析】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59.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无关。A.

电池节数

B.

线圈圈数

C.

导线绕向【答案】C【解析】【解答】电磁铁能够产生磁性,磁性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有关、与缠绕方向无关。故答案为:C【分析】缠绕方向只能够改变南北极,无法改变磁力的大小。60.电磁铁在通电时能吸起下列物品中的(

)。A.

塑料尺

B.

玻璃片

C.

铁片【答案】C【解析】【解答】电磁铁在通电的时候可以产生磁性,磁性能够吸引小磁铁。故答案为:C【分析】电磁铁在通电时周围会产生磁场。61.选择题。

(1)在制作电磁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导线在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

)。A.5圈~10圈B.50圈~100圈C.500圈~1000圈(2)电磁铁的南极会吸引指南针的(

)。

A.南极B.北极C.南极和北极(3)改变(

)不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A.线圈缠绕方向B.电池正负极接法C.铁钉的粗细(4)我们制作电磁铁时,导线两头应留出(

)做引出线。A.0.1厘米~0.5厘米B.10厘米~15厘米C.50厘米~100厘米(5)如果改变电磁铁的电流方向,则(

)。

A.电磁铁的南北极发生改变B.电磁铁的南北极和原来一样C.无法判断(6)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有许多优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磁铁可以控制磁性的强弱B.电磁铁可以控制磁极的方向C.电磁铁可以全面取代普通磁铁【答案】(1)B(2)B(3)C(4)B(5)A(6)C【解析】【解答】通电导体周围会产生磁场,电磁铁的圈数应该在50到100之间,电磁铁的南极会吸引小磁针的北极。改变电流的方向会让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分析】电磁铁的特点是: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和圈缠绕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等因素有关。62.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千米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要快得多。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低噪音、环保、经济和舒适等特点。磁悬浮列车从北京运行到上海,不超过4个小时,从杭州到上海只需23分钟。在时速达200千米时,乘客几乎听不到声响。磁悬浮列车采用电力驱动,其发展不受能源结构,特别是燃油供应的限制,不排放有害气体。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知道,磁悬浮列车能悬空行驶,是依靠(

)的作用。

A.

空气的浮力

B.

气体的反冲力

C.

磁力【答案】C【解析】【解答】磁悬浮列车是根据同性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分析】磁极中同性磁极相互排斥。63.选择题。

(1)在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应该只改变(

),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不变。

A.线圈圈数B.电池节数C.铁芯长短(2)在交流小组的研究计划时,我们不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

A.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帮助其他小组把计划制订得更好B.做自己的实验,不要理会别人C.听取别人的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3)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大电磁铁磁力的是(

)。

A.增加电池数量B.增加线圈圈数C.增加导线长度(4)在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铁芯长短是否有关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不变。

A.线圈圈数B.铁芯长短C.铁芯粗细【答案】(1)B(2)B(3)C(4)B【解析】【解答】选择谁作为变量进行观察,就选择其他的条件不变,改变变量来进行实验。增大导线的长度无法增大磁力。【分析】选择谁作为实验进行观察,就让谁变化,其他的条件不改变。64.手电筒中的电池使用时输出能量的形式是()。

A.

化学能

B.

电能

C.

光能【答案】B【解析】【解答】手电筒是把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照亮道路。【分析】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65.选择题。

(1)(

)不是可再生能源。

A.太阳能B.天然气C.风能(2)亿万年前,湖泊、沼泽等低洼地区的植物生生死死,渐渐被泥沙掩埋,在长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变成了(

)。

A.石块B.金属C.煤(3)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于(

)。

A.煤B.石油C.太阳(4)下列选项中,(

)是清洁能源。

A.煤B.石油、天然气C.太阳能【答案】(1)B(2)C(3)C(4)C【解析】【解答】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炭是经过亿万年植物的尸体慢慢形成的,实际上就是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能。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分析】了解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保护地球。66.小明用3节相同的新电池做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1)这个实验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

A.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品牌有关B.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C.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_。(2)在使用3节电池的实验中,第1次实验不成功,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接通电流B.回形针太重了C.线圈绕反了

(3)实验中,使用3节电池的电磁铁能吸引回形针数量,最合理的是(

)。

A.22个B.33个左右C.67个以上

(4)实验中,使用1节电池的磁力大小实验被安排在最后进行。从数据表中可以看出,被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比预想的要少得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线圈数量减少了.B.电流方向改变了C.电池使用次数太多,电量不足了。

(5)实验中,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电能主要转化为大头针的磁能B.实验中电能不仅转化为磁能,还能转化成导线的热能.C.通电时,电池中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6)下面的做法,依据上述实验原理的是(

)

A.给电动机接入能量高的电源中,增强转速B.长江三峡利用强大的水能进行发电

c.杭州萧山火力发电站使用天然气发电【答案】(1)C(2)A(3)B(4)C(5)B(6)A【解析】【解答】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力小。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铁芯。【分析】牢记影响电磁铁的影响因素。67.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石油和煤

B.

风能和水能

C.

水能和天然气【答案】A【解析】【解答】A、石油和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B、风能和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C、水能和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过人类开发利用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所以石油和煤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68.人和动物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属于(

)。

A.

热能

B.

化学能

C.

动能【答案】B【解析】【解答】人和动物摄取食物主要是为了是食物里的化学能,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食物中的能量是化学能,进入人体之后再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69.下列物体具有机械能的是(

)。A.

食物

B.

流水

C.

电【答案】B【解析】【解答】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叫做机械能。【分析】本题考查机械能定义。70.冬天洗澡前,打开电热水器,是将(

)。A.

电能转化成热能

B.

热能转化成电能

C.

电能转化成水能。【答案】A【解析】【解答】使用热水器时时将电能转化为水的热能,使水温变高,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能量永远是守恒的,它可以发生转移或者转化,电能是我们能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能量,可以利用它转化成热能、动能、光能等。71.下列发电站中,不用水力来发电的是(

)。A.

秦山核电站

B.

新安江水电站三峡电站【答案】A【解析】【解答】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只是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72.下列几组电磁铁中,可以吸起大头针数目最多的是(

)。A.

串联两个电池的电磁铁

B.

并联三个电池的电磁铁C.

接一个电池的电磁铁

D.

并联两个电池的电磁铁【答案】A【解析】【解答】电流的大小对电磁铁有影响。当电流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加可以吸引更多地大头针。电流减弱则相反。串联电池可以使电流增大。故答案为:A。【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电流大,磁力大;电流小,磁力小。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铁芯。73.将小钢条的一端A靠近磁针N极时,互相吸引,将小钢条的另一端B靠近磁针N极时,也互相吸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北极

B.

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南极C.

小钢条没有磁性

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解答】用A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相互吸引,则A端可能是S极,也可能钢条没有磁性;用B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相互吸引,则B端可能是S极,也可能钢条没有磁性。AB两端不可能是同一极。所以小钢条没有磁性。故答案为:C。【分析】磁体的性质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性材料由于可以被磁化,而被磁体所吸引。磁体间只有异名磁极才能互相吸引,而磁体与不带磁的磁性材料之间却总是相互吸引的。74.白炽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

)。A.

光能

B.

热能

C.

光能与热能【答案】C【解析】【解答】白炽灯通电时会发光发热。所以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答案为:C。【分析】电具有的能量,叫电能。能量的主要形式有电能、热能、声能、动能、化学能等。75.两只手相互摩擦,会感到热。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

)。A.

化学能转化成了动能

B.

生物能转化成了热能

C.

动能转化成了热能【答案】C【解析】【解答】在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所以是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故答案为:C。【分析】机械能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称。76.我们吃的食物中储存的能量属于(

)。A.

动能

B.

光能

C.

化学能【答案】C【解析】【解答】能量有很多形式,我们把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的能量叫化学能。故答案为:C.【分析】地球上的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以动能、势能、生物质能、光动能、电能等等。77.下列关于电磁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圈与铁芯之间的距离越大,磁力越强

B.

影响电磁铁磁力最大的因素是铁芯的大小形状有关C.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多少没有关系

D.

电磁铁的南极会与磁铁的北极相互吸引【答案】D【解析】【解答】电磁铁是使用电流使磁性金属磁化,磁化后的金属也是磁铁的一种,性质和磁铁的性质相同,因此电磁铁的南极会和磁铁的北极相互吸引。故答案为:D.【分析】由于磁铁都有一个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和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等因素有关。78.1820年,丹麦科学家(

)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A.

奥斯特

B.

牛顿

C.

爱因斯坦【答案】A【解析】【解答】丹麦物理学家奧斯特最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电生磁就是用一条直的金属导线通过电流,那么在导线周围的空间将产生圆形磁场。导线中流过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越强。磁场成圆形,围绕导线周围。79.电动机中(

)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能转换电流的方向。A.

电刷

B.

转子

C.

换向器【答案】C【解析】【解答】电动机中的换向器能够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80.下列关于电磁铁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电磁铁有南北极,不能改变

B.

电磁铁有磁力,大小可以改变C.

电磁铁有磁力,大小不能改变

D.

电磁铁的磁力是永远存在的【答案】B【解析】【解答】电磁铁有南北极,磁力大小和南北极方向都可以改变,断开电流,电磁铁磁性会消失。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电磁铁的磁力是受磁性强弱而改变的。81.下列选项中可以改变小电机转子的转动方向的是(

)。A.

增加电池的数量

B.

增加磁铁的数量

C.

调转电池正负极的接法【答案】C【解析】【解答】调转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改变了电流的方向,转子的方向也会改变。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小电动机是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而电流的方向与磁极的方向有关。82.老师说一个小马达就是一个小发电机,我们上课时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做实验时(如右图),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如果小灯泡能亮了,说明小马达能发电B.

如果小灯泡不能亮,说明小马达不能发电C.

如果小灯泡不能亮,还需要用其他办法来验证小马达能否发电【答案】B【解析】【解答】如果小灯泡不能亮,也有可能是发出的电流太小,可以再用电流检测器检测是否产生了电流,再得出结论。B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影响电灯泡不能工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应该进行分析检验。83.下列关于电磁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圈与铁芯之间的距离越大,磁力越强

B.

影响电磁铁磁力最大的因素是铁芯的大小形状C.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多少没有关系

D.

电磁铁的南极会与磁铁的北极相互吸引【答案】D【解析】【解答】A.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与铁芯之间的距离无关,不符合题意;B.影响电磁铁磁力最大的因素是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不是铁芯的性质,不符合题意;C.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多少有关系,电池的数目越多,磁力就越大,不符合题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