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学习方法报——语文周刊
中国古典书法艺术博大精深,风格众采纷呈,有的质朴豪迈刚健丰伟,有的险劲锋利笔力刚劲,有的肥硕丰润圆紧浑厚。那么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大家是否喜爱毛笔书法?最喜欢谁的呢?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集序人教课标教材必修1第三单元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文章的诵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新的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作家简介
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创作背景有关“序跋”
序也写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1.全文共分三段,首段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什么?
2.第二、三两段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什么?记叙和抒情。
议论和抒情。
第一段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掌握下面词语。修、盛、信、虽、毕以为、所以、惠风、其次文本分析2、概括内容要点。叙宴集盛况3、作者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信可乐也。4、“信可乐也”到底有几乐?良辰;美景;
赏心;
乐事。5、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时间地点目的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受永和······癸丑······暮春············兰亭······修禊事也群贤······少长······此地有······,又有······
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信可乐也
“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精心塑造的人格精神或人格理想的标尺。当我们在现实中受到尘世生活缰绳枷锁束缚之时,“山水”便成为我们心灵世界的最后皈依。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之“乐”,固然在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更在于兰亭雅集这样一种简洁、宁静的诗意人生的逼真呈现——这才是作者“乐”之根源。6、感悟“乐”之根源第二段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掌握下面词语。活诸因曾虽向修期兴2、概括内容要点。人生感慨。3、作者所抒发的人生感慨是什么?死生亦大矣。4、作者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岂不痛哉!5、作者是如何由“乐”而“痛”的?承接上文不同的生活方式相同的内心感受思考生死发出感慨夫······或······或······虽······当其······曾······及其向······犹不能不······况古人云······乐痛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人生无常,欢乐短暂。6、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之“痛”?第三段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掌握下面词语。喻一齐为虽所以2、概括内容要点。明作序要旨3、作者是如何表明写作目的的?与昔人共鸣对今人批判于后人有感每览昔人······固知······后之视今······故······虽······后之览者······
作者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昔人兴感,已契我心,“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对生命的思考是人类永无止境的话题,也是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而玄学家的所谓“一死生”、“齐彭殇”,不过是些虚妄无稽之谈。
1、第二段开头几句,作者悲叹的是什么?
悲叹的是时光易逝,欢聚难长。所以作者一“悲”就悲在“欢聚难长”。合作交流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里,作者所感痛心的是什么?
人的寿命很短,终有尽时,即人生苦短。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句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死生不同的观点,也就是死生悬殊。
4、“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几句话表明了作者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既点明了集诗作序的缘由,更表明了王羲之对生命的珍视态度。
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总结全文延伸阅读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1.解释下面的词语列:列坐其次故列叙时人修: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之: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曾不知老之将至感慨系之矣及其所之既倦向之所欣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