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电子教案_第1页
世界地理电子教案_第2页
世界地理电子教案_第3页
世界地理电子教案_第4页
世界地理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地理》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和全球气候第一节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一、全球海陆分布大势(一)七大洲和四大洋地球表面陆地按照面积大小的不同,分为大陆和岛屿。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小且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陆(面积763×104km²)作为最小的大陆,格陵兰岛(面积217.5×104km²)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洲——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亚洲与欧洲地体相连,习惯上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作为二者的分界线。亚洲西南隔苏伊士地峡(后开凿了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地峡(运河)为界。目前经常使用的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围。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其狭义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屿;广义范围则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海洋——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它包括洋、海和海峡。根据其地理位置及被大陆分开的情况,全球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1.太平洋和大西洋通常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所处的67ºW线为界;2.太平洋和印度洋通常以通过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147ºE线为界;3.大西洋和印度洋则通常以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ºE线为界;4.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是一个寒冷的海洋。(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1、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北半球陆地面积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且在中、高纬度,分布几乎连绵不断;南半球陆地只占其总面积的1/5,且在中、高纬度陆地显著收缩,特别是在56º~65ºS之间,除仅有少数岛屿外,几乎全部为海洋。这种现象表明地球陆地系统的形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除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以外,亚欧、非洲、北美和南美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2、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除南极大陆以外,所有大陆南北成对分布,即亚洲和澳大利亚、欧洲和非洲、北美和南美,而且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陆间海,即亚澳之间的亚澳陆间海、欧非之间的地中海、南北美之间的加勒比海。3、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除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以外,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即亚非之间的苏伊士地峡(运河)、欧非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亚洲与北美之间的白令海峡、南北美之间的巴拿马地峡(运河)。4、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大西洋两岸大陆海岸线的走向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两岸大陆能够拼合起来;亚洲大陆东缘弧沟系发育,即岛弧和海沟伴生;南北半球极地的海陆分布正好相反,北为北冰洋,南为南极大陆。二、大陆和洋底地形(一)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全球陆地以海平面为基准,平均海拔为840m。陆地上的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最低点是西南亚的死海海面,海拔为-392m,陆地的高差约为9240m。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常态地形: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与平原;特殊地貌类型: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两条高山带:一条是环太平洋褶皱带,它沿太平洋周边大体呈弧形延伸;另一条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它沿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西北缘大致呈东西向展布。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亚洲大陆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和较高的高原位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周;欧洲大陆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平原;非洲是个古老高原大陆,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南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则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单元,即大陆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为山地或高原。(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1、深度大、高差大以海平面为基准,世界大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m。洋底地势起伏的高差要远远超过陆地,如洋底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m,而由洋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夏威夷群岛上的冒纳罗亚山,海拔4170m,所以海洋的最大高差为15204m。2、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大陆架——大陆周围的浅水地带,从低潮线开始以极缓的倾斜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世界上的大陆架占海洋总面积的7.6%,大陆架水深0~200m,宽度10~1000km以上。大陆架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海底还蕴藏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向洋底过渡的斜坡。其下限不等,一般为2000~3000m。世界上的大陆坡占海洋总面积的8.5%。大洋底——大洋的主体,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2.7%。大部分深度为2500~6000m。洋底地形与陆地一样类型众多,包括洋脊、海岭、海台、洋盆,海沟等。3、洋脊贯通四大洋四大洋中都有高峻的洋脊,且彼此相接贯通,全长约80000km。其中以大西洋洋脊最为典型、壮观,它宽约1500~2000km,相对高度约1000~3000m,约占大西洋面积的1/3,它的位置居中,与东西两岸的距离几乎相等,“中脊”之名即由此而来。三、地表形态的演化造山运动、火山爆发、地震活动等地球内营力的作用是造山造海,使地表崎岖不平;而风化、流水、冰川、海浪等地球外营力的作用则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夷平。(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1.板块的划分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在固体地球的上层,存在比较刚性的岩石圈及其下伏的较塑性的软流圈;地表附近较刚性的岩石圈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可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进行大规模的运移;海洋板块不断新生,不断俯冲、消亡到大陆板块之下;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岩石圈表层和内部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岩石圈板块的划分是以构造活动强烈的板块边界为界线的。按照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板块边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离散型板块边界——大洋脊的轴部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受到拉张而分离,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因此这里是板块的增生边界。汇聚型板块边界——海沟附近的板块俯冲带或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两侧板块相向而行,又可分为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平错型板块边界——即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发生水平剪切滑移,转换断层一般分布在大洋脊附近,有时可延伸到大陆边缘,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据勒皮雄等人的观点,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目前,一般认为全球共有十二个板块,其中以大陆为主、涉及少量海洋的板块有欧亚、阿拉伯、非洲、北美、南美和南极洲等板块;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有太平洋、菲律宾海、纳兹卡、科科斯、印度-澳大利亚和加勒比等板块。2.板块的运动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1)早期主张的地幔对流的“传送带模式”。(2)近20年来,有些学者认为板块的扩张作用不是主要的,而“冷”板块俯冲时下沉拖拉力才是板块运移的主要驱动。(3)由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而促使岩石圈板块的运动。(4)也有的学者想用地球周期性的膨胀、收缩或有限膨胀来解释板块运动。(5)近年来,根据大洋钻探的成果,发现大洋中有两次巨大的陨石撞击事件,有的学者推测,巨大的陨击作用使岩石圈表层物质发生显著的亏损,在岩石圈均衡补偿作用的影响下,诱发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造成海洋板块的张裂、扩张,从而使周边板块沿着不同的方向运移。(二)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岩石圈表面是由若干变动着的洋盆和漂移着的大陆组成的。1.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痕(地缝合线)等阶段。2.大陆的分合大陆自距今7亿年的前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合、分、再合、再分的过程,大陆相继发展演变,同时产生各地质时期的褶皱带。(三)板块构造学说研究的新进展板块构造学说对于地球表层的运动有两点基本的假定:①板块的内部是刚性的,是没有相对运动的。②运动集中发生在板块的边界,而板块的边界是狭窄的。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减灾的角度,未来构造活动的研究应突出两个内容:(1)关注大陆。与大陆相比,海洋是年轻的,而大陆则古老。大陆是记录地球全部历史的档案馆。此外,主要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大陆,且破坏性大,这也是地理学更注重的是陆地系统而不是海洋系统的原因之一。(2)关注大陆当前的活动。第二节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一、全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全球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根据世界各地区气候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的差异性,可将全球气候分成若干气候带。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据此,可将有的气候带分出若干气候型。我国学者将气候分为三个纬度带和高地气候,在各纬度带中又分为若干气候型。(一)陆地低纬度气候低纬度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的控制,全年高温,月平均气温最低在15℃(二)陆地中纬度气候中纬度地带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交绥的地带,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均较大。1.陆地热带气候陆地热带主要分布在0º~25ºN的地区,东西分异不明显,地带性分异显著。在赤道附近为赤道多雨气候,在回归线附近由于受副高的作用一般在大陆内部和西部多为热带干旱气候,在二者之间多为热带干湿季气候或季风气候。(1)赤道多雨气候(分布、气候特点、气候成因<简单的>、植被土壤<了解,不要求>)分布:又称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纬各5º~10º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以及亚洲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气候特点: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温为25~28℃,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多对流雨,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0mm以上,月降水量最少也超过60mm植被土壤:适合热带雨林发育,森林高大茂密,物种繁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地带性土壤为热带雨林砖红壤。(2)热带干湿季气候分布:又称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赤道多雨气候区的外围,一般可达南、北纬15º左右,也可伸至25º左右。包括非洲的苏丹草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的北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和奥里诺科平原、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成因:干季时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雨季时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气流辐合带移来时,湿润多雨。植被土壤: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稀树草原红棕色土。(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热带荒漠气候)分布: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西部,大体介于南北纬15º~30º之间。典型的的热带干旱气候区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以及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干旱气候区外缘,分别向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和亚热带夏干气候区过渡。气候特点:热带干旱气候区内终年降水量少(不足125mm)且变率大,气温高,气温年、日较差大,云量少,日照强烈,蒸发强,相对湿度小;热带半干旱气候区内气候有短暂雨季,年降水量250~750mm。植被土壤: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荒漠(或荒漠草原)荒漠土。(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出现于纬度10º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分布于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带。气候特点:本区水气充足,全年气温高,长夏无冬,年平均温超过20℃,最冷月平均温一般在1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500~2000mm,集中在夏季,有干、湿季存在。植被土壤: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5)热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分布于南、北纬10º~25º信风带的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包括中美洲东岸和西印度群岛、南美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沿岸地带以及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等。气候特点: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温在25℃植被土壤: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雨林砖红壤。2.陆地亚热带气候陆地亚热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º~40º之间的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和海陆位置等因素作用,在大陆东岸一般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为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二者之间为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6)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5º~35ºN的地带和南美的巴西高原东南缘、巴拉那河中、下游以东和潘帕斯东部,在非洲的东南海岸和澳大利亚的东南岸也有分布,但面积较小。气候特点:主要特点是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比季风区均匀;冬季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冬雨可占年降水总量的40%。植被土壤: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季风气候条件下的主要植被,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7)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分布于亚热带的亚洲东部,纬度25º~35º间,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的地带,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气候特点: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均温一般高于22℃,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年降水量在750~1成因:冬季亚洲大陆为高气压所控制,盛吹由陆地向海洋的西北风即冬季风,降水较少;夏季亚洲大陆为低气压所控制,盛吹由海洋向陆地的东南风即夏季风,降水较多。植被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常绿阔叶林生长,自然景观表现为亚热带季风林,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8)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又称地中海式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º~40º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沿岸及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在4~10℃左右,年雨量约为300~1000mm;贴近大洋沿岸有冷流经过的地区,最热月均温不足22植被土壤: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褐色土。(9)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分布于南北纬25º~35º间的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和西岸。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南美的格兰查科、墨西哥北部、阿根廷的潘帕和巴塔哥尼亚、澳大利亚南部。气候特点:亚热带干旱气候是热带干旱气候向高纬度的延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亚热带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过渡类型,它分布在亚热带干旱区外缘,夏季气温稍低,冬季降水量稍多。植被土壤: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3.陆地温带气候陆地温带主要分布在35º~60ºN的地区,南半球由于只有较小的陆地延伸到40ºN以南地区,所以温带面积不大。由于受大洋分割作用的影响,温带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分异现象。一般在大陆东岸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二者之间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10)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包括在35º~55ºN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即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和北美大陆100ºW以东大约在40º~60ºN的地区等。气候特点:气温、降水状况和温带季风气候类似,但风向、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如温带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寒冷干燥,降水较少;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如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植被土壤:植被在偏南地区以夏绿阔叶林为主,北部为针阔混交林带。(1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的大陆西部。包括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和南部,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北美加拿大科迪勒拉山地以西的太平洋沿岸、南美智利南部安第斯山脉以西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气候特点:终年盛行西风和温带海洋气团,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最热月均温在22℃以下,全年有降水,秋冬季雨量稍多,阴雨日较多,云雾多,日照较少;年降水量700~1000mm,迎风山地可达2000mm以上。植被土壤:植物生长茂盛,林木郁闭,遍布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发育有色棕壤和灰棕壤。(12)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分布在35º~55ºN左右的东亚地区。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四季分明、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年降水量500~600mm,6-8月降水量超过全年的70%;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最热月均温超过22℃植被土壤:阔叶林、针叶林,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带发育的是褐土和黑土。(13)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布:又称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气候,分布在35º~50ºN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亚和潘帕斯等地。气候特点:亚洲的北美的此类气候区距海遥远,深入内陆,四周有山地、高原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于是形成了冬冷夏热、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温带干旱气候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50mm以下,半干旱气候则为250~500mm。植被土壤: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条件下植被稀疏,自然景观为各种荒漠,植被土地类型为温带荒漠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地带的植被土壤类型为温带草原栗钙土。(14)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一般分布于50º~70ºN之间,大陆西岸则在60º~70ºN之间,包括北亚大部,欧洲北部,北美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中北部。气候特点: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产生的源地。气候特征是大陆性强烈,冬季漫长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集中在暖季,蒸发弱,属于冷湿环境。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绝对最低气温-73℃,成为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扬斯克的绝对年较差曾达101.8(15)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分布: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及岛屿,纬度大致介于70º~75ºN之间。气候特点:这里已位于北极圈以内,所以极昼、极夜现象明显。气候特征为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为0~10℃(16)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分布于南极大陆、北冰洋、格陵兰岛的绝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长年处在极地高压控制下,为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全年严寒,降水量极少,暴风雪常见,因长年积累,形成巨厚冰原。南极地区是全球的寒极、风极和最干燥的冰雪大陆,北极地区则是冰盖和浮冰的大洋。二、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分布呈现出规律性,包括气候的纬向地带性、非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其共同成因是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的地带性差异(或垂直方向上的差异)。(一)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定义,成因)1.定义——是指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2.成因——由于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椭球体的地表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南北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候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等的结果。(二)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定义,两种表现)1.定义——前述呈纬向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结构,因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破坏,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大陆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类型引起的气候差异。2.两种表现:(1)表现为同一气候带内分异出若干不同的气候型,如同属于亚热带纬度的亚欧大陆部分自西向东依次可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气候型(亚热带夏干气候、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帕米尔和青藏高原等的高地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2)表现为同一个气候型跨越不同的气候带,如亚欧大陆内部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北半球大陆气候带和气候型分布模式图(三)气候的垂直地带性(1)形成原因——在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降水则随高度增加而增多。(2)不同纬度的高地,如果海拔相同且达到一定的高度,则赤道地区的高地具有最完整的垂直带谱,垂直分带也最多,即从赤道多雨气候向上最终达到永久积雪带。

从赤道向南、北极区方向垂直带谱越来越简单,垂直分带数量也越来越少。第三节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未讲)第四节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未讲)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第一节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一、自然带的形成(一)自然带的定义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二、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及主要自然带的定量特征

(一)全球自然带的分布及其特点(见世界植被图,下图考核不要)1.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本带气候属于多雨类型,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林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林中动物以鸟类和猿猴最为活跃。林下的红色风化壳上发育着热带的砖红壤。2.热带稀树草原带本带与热带雨林带南、北相连,在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泛的发育,而在澳大利亚、中美和亚洲的相应地带则仅有局部的分布。本带气候属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最大的特征是一年中有长达4个月以上的干季。热带稀树草原也称萨王纳群落,主要由禾本科植物所构成,在草本植被中间,零星地分布着成片的乔木或独株的乔木,它们具有能储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构造。热带稀树草原的季相变化明显,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都很丰富,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过程的发育,因此土壤中进行着腐殖质、氮和灰分养料元素的积聚,形成红棕色土。3.热带荒漠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部非洲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类型,植被缺乏,有大片无植被的地区,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很贫乏,成土过程进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4.亚热带荒漠草原带位于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森林带之间,在北半球很清楚地表现于热带荒漠带的北缘,在南半球则表现于澳大利亚南部、南部非洲和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类型,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的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温时期,夏季的高温和干旱引起强烈的蒸发,因此本带仍是一个缺水地区。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在较湿润的季节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长。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5.亚热带森林带亚热带森林带被大陆内部的荒漠草原所隔开,而分成大陆西岸与大陆东岸两种类型。大陆西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又称地中海式植物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非洲的西南端以及南美洲西岸的智利中部。亚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夏干型,这里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发育着褐色土。大陆东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在南北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的东南部。亚热带大陆东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这里主要形成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6.温带荒漠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内部和北美大陆西部的一些山间高原上,在南美大陆南部的东侧也有所表现。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类型,这里植被贫乏,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个别灌木。土壤主要是棕漠土和灰棕漠土。7.温带草原带在北半球表现非常典型,如亚欧大陆中部,从东欧平原的南部到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就是一条很宽的温带草原带。由于一系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温带草原,都改变了呈东西向带状的分布形式。温带草原带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类型。温带草原植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土壤主要是黑钙土及暗栗钙土,也有碱土及盐土呈斑状分布。啮齿类动物、有蹄类动物和一些草原食肉动物是温带草原的主要动物。8.温带阔叶林带本带又称夏绿林带,主要是由一些秋后落叶的阔叶乔木组成的森林。本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南部亚带,因受海陆分布、寒暖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温带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温带大陆内部,则因大陆性气候较强,而形成了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亚洲东部夏绿林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阔叶树种类成分较欧洲丰富;欧洲西部的夏绿林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往往形成由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栎林等。北美洲夏绿林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这里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植被主要是美洲山毛榉和糖槭组成的山毛榉林。温带阔叶林带的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动物种类比热带森林少,但个体数量较多,其中以有蹄类、鸟类、啮齿类和一些食肉动物最为活跃。9.亚寒带针叶林带本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北部亚带,它沿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大陆北部呈非常宽阔的带状东西向伸展着,是温带森林带的主要部分,几乎横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是一条全球性的自然带。这里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了由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着森林灰化土。动物界中主要是松鼠、雪兔、狐、貂等耐寒动物。10.苔原带本带位于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许多岛屿地区。这里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这些环境条件均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的苔原带。土壤属于冰沼土。动物界比较单一、种数不多,特有驯鹿、旅鼠、北极狐等,夏季有大量鸟类在陡峭的海岸上栖息,形成“鸟市”。11.冰原带亦称冰漠带,它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极地的许多岛屿。这里全年皆被冰雪覆盖,仅在无冰雪覆盖的岩崖上可以观察到某些藻类和地衣的生长。冰原带动物界很贫乏,仅在沿岸地区特有企鹅一类的海鸟,在北极诸岛上有时可以看到白熊和北极狐,以及在北半球或南半球冰原带的沿岸海水中栖息着鲸和海豹。(二)主要自然带的定量特征(未讲)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整体性(二)差异性——指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分异性/区域性(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等级划分第一级——全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级——大洲或大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的总的概括。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内在联系性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在其运动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必然影响另外的要素,某一部分必然影响另外的部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该属性是整体性最基本的内容。2.空间组合性在自然地理环境内部,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按纬向地带性规律,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呈现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该属性是内在联系性在空间上的反映。3.动态演变性自然地理环境外部的能量和物质输入具有可变性和阶段性,同时,所有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都有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从而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始终处在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中。该属性是内在联系性在时间上的反映。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近于东西向延伸、呈南北更替的带状规律性。纬向地带性差异是由太阳热力因素造成的,即地球是一个运动中的椭球体,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缘故。非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呈偏离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特性。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和洋流等都属于非地带性因素,由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的经向地带性或区域性分布,都是非地带性的具体表现。经向地带性属于非地带性规律之一。它是指自然地理现象近于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带状分布规律性,表现为大气湿度、降水等因素自海岸向内陆递减及其所引起的自然地理特征的东西变异。经向地带性是因海陆分布、山脉南北走向等因素而造成的。垂直地带性亦称“垂直带性”,一般指高山地区自然地理现象随高度递变而呈现的规律性。高山垂直递变现象的产生同温度向上迅速减低、降水与湿度在一定限度内向上增加有关。在不同的地理地带中,垂直带有不同的表现图式。在同一地理地带内,因山体大小、坡向、高度、距海远近等的不同,垂直带的表现图式也不尽相同。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一)地域分异规律概说——有关学者的论述景贵和:地域分异是指地球表层各组成成分及自然综合体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分成相互更替的各级单位的现象。……反映地球表层各组成成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或空间地理规律。(1986)黄秉维:地域分异是指地球表层大小不等的、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地段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其中,带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1999)R.哈特向:地域分异包含了地域间的相互联系和空间的相互作用,这个意见是正确的。(二)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要知道,不一定会考)

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全球自然地理环境首先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如前所述,陆地上主要可分为11个自然带,这是全球第一级地带性差异;此外全球地表又可分为六块大陆和四片大洋,这是全球第一级非地带性差异。区域性的分异规律是在基本的分异因素——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地带段性是地带性因素在非地带性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纬向地带的变型;地区性(大地构造—地貌规律性)是非地带性因素叠加了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至于垂直地带性,也是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见下图)。地域分异规律相互关系第三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要求:分布、类型)第一节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一、海洋的分布(一)海洋的划分及其特征海洋是指地球表面广阔而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海洋的面积约3.6×108km2,占地球总面积的71%。1、海洋的基本形态单元大洋:它是海洋的主体,且远离大陆。面积约占整个海洋面积的89%,水深一般超过3000m以上。具有独立的潮波系统和海流系统,水色深,透明度大。海:靠近大陆、或受大陆包围,位于大洋边缘的水域。以狭窄的海峡与大洋相连的称为海,以岛链与大洋相连的称为海湾,水深一般在3000m以下。潮汐从大洋传来,水色低,透明度小。2、海的形态据其海陆相关位置,可分为边缘海、陆间海和内陆海边缘海是一边以大陆为界,另一边以半岛或岛屿为界,与大洋分隔开的海。特点是与海洋水交换比较自由。其中靠近大陆一侧较近海域受大陆影响大,沉积物丰富,水文状况随季节变化明显,而靠近大洋一侧的海域受大洋影响较大,水文状况相对比较稳定。如我国的东海和南海。陆间海是介于大陆之间的海,深度较大,有海峡与外海或大洋相通。陆间海地区一般地壳活动活跃,海底地形复杂,多火山,地震。如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地中海,南、北美洲大陆之间的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等。内陆海是深入大陆内陆的海,海洋状况受大陆影响十分显著,因而,在不同大陆环境条件下的内陆海,有很不同的特点。如作为苏伊士地峡延伸部分的红海和我国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渤海。(二)全球海洋的地理分布1、四大海洋系统太平洋:全球面积最大且最深的大洋。北起白令海,南到南极的罗斯海,东到巴拿马,西至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大西洋:呈“S”形南北延伸,是南北跨度最大的一个。南临南极洲,北连北冰洋,并与太平洋和印度洋有水道相通。印度洋:是一个热带大洋,它东西长,南北短,夹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面积最小、温度最低的寒带大洋。位于亚洲和北美大陆之间。2、海洋的分布特征海洋在地表上不是均匀分布的。北半球海洋面积60.7%,南半球占80.9%。在南半球,只有在80°S以南的南极大陆地区是陆地外,其他地区绝大部分都是海洋。此外,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还表现为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的格局。如南半球以南极洲大陆为核心,海洋呈环状分布;北半球以北冰洋为核心,大陆呈环状分布。二、洋流系统(一)洋流的分类与成因洋流亦称海流,是指具有相对稳定流向和流速的海水运动。1、分类梯度流:海水的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洋流。风海流:风对海面的摩擦作用产生的洋流。补偿流: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空缺所形成的海流。2、梯度流的主要表现地域3、南北半球盛行风所形成的风海流4、补偿流的分布地域海区补偿流离岸风北太平洋东岸加利福尼亚寒流东北信风南太平洋东岸秘鲁寒流东南信风北大西洋东岸加那利寒流东北信风南大西洋东岸本格拉寒流东南信风南印度洋东岸西澳大利亚寒流东南信风(二)大洋表层形成模式(全球洋流的分布)1、大洋表层形成模式:大洋表层环流主要是由稳定的盛行风引起的风海流。环流由于海陆分布不均,气压带被割裂成几个不连续的气压中心。因而,由风引起的海流只能成为围绕高压中心的环流。在北半球,绕副热带高压而流动的,为一顺时针方向的环流;绕副极地低压(中纬度低压)流动的,为一逆时针方向环流。副极地低压与极地高压基本上呈带状,那里的海流与纬圈平行。在南半球,与副热带高压区相应的环流为逆时针方向。副极地低压与极地高压基本上呈带状,那里的海流与纬圈平行。因此,与北半球相应的那个气旋(顺时针方向)环流便不存在。2、大洋垂直环流大洋表层存在着多个环流,在同样存在着海水循环。这样势必出现某海区深层也减水,其他海区增水。根据海水的连续性,必然出现上升流和下降流,从而形成垂直环流。在全球大洋中由海水辐聚和辐散作用形成的垂直环流主要有:信风和赤道逆流区、大洋西部暖流区、副热带高压区、大洋东部寒流区、极地区。综上所述,全球大洋的洋流是由表层环流和垂直环流所构成的统一的环流体系。一般在正常年份,大洋系统遵循着稳定的环流模式,从而形成沿岸稳定的气候特征。但在某些年份也会出现环流异常,最为典型的事发生在赤道以南太平洋东岸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第二节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海洋资源的概念:狭义概念:是指在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中所蕴藏的能量以及海底的矿产资源。广义概念:除了指上述的物质与能流量外,还包括港湾、航线、水产养殖空间、海洋上空的风、海底地热、海洋景观、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的纳污能力等。一、海洋生物资源与人类渔业开发(一)海洋生物资源分类和储量海洋生物资源的分类1、按海洋生物的系统分:海洋植物资源(包括海藻资源、红树林资源、海洋草本植物资源)和海洋动物资源(无脊椎动物资源和脊椎动物资源等)2、按海洋生物的习性分:海洋底栖生物、海洋游泳生物和海洋浮游生物3、按海洋利用的类型分:水产资源、观赏资源、工业资源、药用资源和生物遗传基因功能资源4、按海洋生物的相对丰度:普通海洋生物资源、特种海洋生物资源和稀有海洋生物资源等(二)世界渔场的分布与海洋渔业开发1、资源的储量与开发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储量是非常大的。据估计,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每年达1350亿吨的有机碳,海洋生物的蕴藏量约342亿吨,海洋动物325亿吨,而陆地上的动物还不足100亿吨。与此相反,人类每年从海洋中获取的水产品仅占人类食物总量的1%。到目前为止,海洋生物资源被开发的仅是一小部分,科学家以有机碳计算的目前开发水平仅达到海洋初级生产力的0.03%。这表明海洋生物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潜力难以估量。2、世界渔场太平洋渔场:大平洋是世界各大洋中渔获量最高的海域。渔场有秘鲁渔场、千岛渔场至日本海的北太平洋西部渔场以及中国的舟山渔场等。印度洋渔场:印度洋的渔业主要集中在西部,东部产量不高。印度洋西部塞舌尔群岛,是广阔的拖网渔场。大西洋渔场:大西洋渔场有挪威沿岸到北海的大西洋东部渔场、纽芬兰渔场、西北非洲和西南非洲渔场等。(三)海洋渔业中的过量捕捞问题人类海洋渔业的历史悠久,特别是工业文明之后,渔业技术的进步与由于人口增加而增加的对渔业产品的需求是部分经济鱼类的捕捞量大大超过了该类群体的自然生长量,渔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下降,许多近海渔场的资源趋向枯竭,各国对大洋渔业资源的争夺加剧,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化受到严重的威胁。目前,已有近1/4的海洋资源被消耗,近50%的渔储量被开发至其生物极限水平而濒临耗尽。接近75%的主要鱼类资源已被充分或过量捕捞。据估计,全世界的渔船捕获能力超过鱼类资源的承受能力30%~40%。(四)海洋水产增养殖与海洋开发前景海洋渔业发展非常迅速,而其中海洋水产养殖发展最快。平均每年增长10%。全世界养殖的贝类有近100种,主要由牡蛎、贻贝、扇贝、蛤子、鲍鱼等。养殖的鱼类目前约100种,养殖对虾近30种,世界虾类养殖产量80%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一带。世界藻类养殖的主要产品有海带、紫菜、裙带菜、江篱、石花菜、麒麟菜等。目前世界海洋捕捞和养殖的范围只占大洋面积的10%,绝大多数海域尚未开发。世界渔获量的90%来自于大陆架浅海区,各国对大洋和深海鱼类捕捞甚少。在各大洋中,南大洋是世界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海洋生物资源基地。大洋性和深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今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向。二、海洋矿物资源开发(一)海洋矿物资源的种类与储量在地球上发现的百余种元素中,有80多种存在于海洋中。其中能够直接开采利用的有60多种。据估计全球海洋矿物资源达6000亿亿吨。海洋矿物资源包括容存于海水中的海水矿物资源和赋存于于海底的矿物资源,这里所指的是海底矿物资源。海底矿物资源在不同深度的海域其种类与分布有着很大的差异。近岸带广泛分布着滨海砂矿,它既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矿物。目前世界已探明的有工业价值的滨海矿有20多种。滨海砂矿是未来增加矿产储量的最大潜在资源之一。在深海洋底的锰结核有以锰为主的30多种元素构成,是公认的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它们不连续地分布在水深2000~6000m的大洋底部,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号称地球上最大的“金属资源库”。(二)世界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从地区分布上看,世界海上油气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沿岸海域等几个地区。未探明的油气区主要集中在北极地区、南极地区、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周围海域。从各大洋的石油资源分布来看,印度洋的波斯湾是世界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已探明的储量几乎占世界的1/2。大西洋加勒比海的帕里亚湾、委内瑞拉湾等海域是另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大西洋北欧西侧的北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油气产地之一。西非岸外的几内亚湾已经发现了19个油气田,主要分布在达荷美-卡奔达浅海区。太平洋海域的澳大利亚岸外、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的浅海区以及我国的各海区也都是重要的海洋石油产地。目前海上的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水深100m以内的浅海区,深水区的石油资源甚至比浅水区的储量还要多1倍。因此,随着海上石油资源勘探技术的进步与新油区的不断发现,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在世界石油资源开发中地位将进一步提高,海洋将成为世界石油资源的主要供给区。三、海洋能资源开发1、海洋能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潜力海洋能是指海洋的自然能量(动能、势能和热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度差能等海洋能资源属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取之不竭的“能源宝库”,成为21世纪地球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许多国家都有开发利用海洋能的规划,但由于海洋能开发对技术要求高,前期设备投资大,加之海洋环境复杂、海洋能资源分布存在着密度低等不利方面,海洋能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能和波能。2、海洋潮汐能开发潮汐能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海洋能资源。潮汐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目前的技术下,只有潮差超过3m的地方才具有开发的意义。全世界潮差超过3m的地方约有23处,主要分布在浅海港湾与河口处。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目前,潮汐发电工程正向中型、大型化发展。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20几处地方,都在研究、设计建设潮汐电站。其中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库克湾、加拿大芬地湾、英国塞文河口、阿根廷圣约瑟湾、澳大利亚达尔文范迪门湾、印度坎贝河口、俄罗斯远东鄂霍茨克海品仁湾、韩国仁川湾等地。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

到目前为止,我国正在运行发电的潮汐电站共有8座:浙江乐清湾的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海山潮汐电站、沙山潮汐电站,山东乳山县的白沙口潮汐电站,浙江象山县岳浦潮汐电站,江苏太仓县浏河潮汐电站,广西饮州湾果子山潮汐电站,福建平潭县幸福洋潮汐电站等。以上8座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000kW,年发电量1000万余千瓦时。我国潮汐发电量,仅次于法国、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3、海洋波能开发在人类探索海洋波能的种种用途中,最早进行开发研究的就是利用波浪能发电。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包括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法国,德国,挪威,中国等都在研究波能发电,并提出了300多种不同的发电方案。我国波力发电研究成绩也很显著。20世纪70年代以来,上海、青岛、广州和北京的五六家研究单位开展了此项研究。用于航标灯的波力发电装置也已投入批量生产。向海岛供电的岸式波力电站也在试验之中。广东汕尾今年将建立世界首座波浪能发电站四、海洋水及其化学资源开发(一)海洋水资源及其开发海洋水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3.7%。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以被直接利用。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城市生活用水与工农业生产用水,在世界范围内已敲响地球水资源危机警钟的形势下,开发海水资源已成为大势所趋。海水利用的两种方式:1.海水的直接利用:海水直接利用是指用海水代替淡水作工业用水(主要包括冷却、水淬、洗涤、净化、除尘)、农业用水(主要包括海水养殖和海水灌溉)、商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主要包括冲厕、洗刷、消防、浴池、游泳等),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的短缺矛盾。2.海水的淡化利用:海水淡化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重要工业部门。世界海水淡化能力的55%分布在中东;其次是美国,占14.6%;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分别占11.4%和7.9%。(二)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开发海洋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各类溶解盐约48000万亿t。目前,海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五、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海洋运输业(一)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式现代海洋空间开发是指为了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要,把海上、海中、海底和海岸带的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和娱乐场所的海洋开发活动。1、海洋运输空间开发:海洋运输空间开发的传统领域是建造海港和开凿沟通海洋运输的运河。20世纪后半叶,海洋航运空间开发开始向多功能、立体化方向发展。2、海洋生活与生产空间开发:20世纪后半叶,海上空间的开发加强了生产或生活空间的综合开发,包括海上城市、海上工厂以及海上娱乐设施的建设等。3、储藏和倾废空间开发:海洋储藏基地是指在海中储藏石油、矿石、粮食、核燃料等物资的设施。海洋不仅提供了浩大的空间资源,同时它还有很大的环境自净能力。海洋倾废就是利用海洋所具有的这两方面特点,来处理各种垃圾。(二)世界海运业发展现状海洋运输是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传统领域,同时也是现代海洋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目前国际贸易运输量(以吨计)70%左右和货运周转量(以吨千米计)的90%以上都是通过海洋航运完成的。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是世界商船队快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这种增长趋势有所减缓,在20世纪90年代最后几年里,其增长速度保持在1.3%~2.3%,且逐年下降。目前,世界航运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集装箱运输规模的迅速扩大第三节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大陆架的形成经受了大陆与海洋的长期相互作用。加之其靠近陆地,接受了大量的陆地河流带来的有机质。因此这里蕴育着巨大的海洋生产力。大陆架是海洋生物的富集区。大陆架的沉积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大陆架是海底砂矿的产区。大陆架资源丰富,开发便利。目前,几乎所有的海洋开发活动都集中于大陆架区域,因此,这里也成为人类对海洋影响最为深刻的区域。补充:钓鱼岛之争地理位置:钓鱼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总面积6.3km2,该列岛包括一个面积为4.3km2的主岛-钓鱼岛和周围的四个小岛和三个小岛礁。钓鱼列岛位于台湾东北220km处,东西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360km。从地质结构上看是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

历史归属: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历代政府都对此岛拥有主权。二战结束后,美国长期占领该岛。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时,竟将钓鱼岛一并交给日本。此后,日本一些极端分子强行登岛,对钓鱼岛进行实际上的控制。由于一些历史的因素,钓鱼岛主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在1967年,一个联合国专家小组就发现在钓鱼岛附近的海底下蕴藏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估计有(30~70)x108t,可以和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蕴藏量相比。此后,日本的右翼极端人士先后在钓鱼岛上建立灯塔,而中国民间的保钓人士也两次登岛,宣布中国应该对该岛实施主权。钓鱼岛的主权之争在日本与中国之间逾演逾烈,造成了两国的关系紧张,目前这个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二、大陆架的开发与管理(了解,上课未讲)三、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一)海洋污染及其危害1、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2、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陆源与海岸带开发污染、大陆架钻探与深海采矿、海洋倾废、船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3、种类:石油污染是海洋污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全世界进入海洋的石油污染多达三四百万吨。重金属污染全世界每年进入海洋的汞约10×104t,铜约25×104t,铝约30×104t,锌约390×104t。有机物污染与赤潮是近岸最普遍的污染现象。有机物分解后使海水出现富营养化,加快了海水中某些海藻的生长,从而导致赤潮产生进入海洋中的固体废物,有些是通过江河自然排入的,有的是人们在海上或海滨活动中无意丢弃的,有些是专门用船只把垃圾从陆地运往海上的。放射性污染源于大量向海洋中倾泄核废料、核潜艇的海上失事等海洋放射性污染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系统(二)海洋污染调查与海洋监测(了解,上课未讲)(三)国际社会保护海洋环境的努力(了解,上课未讲)第四章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一节全球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一、人地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近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的进化与自然的演化密切相关。人类通过技术的发展去适应自然、挑战自然、控制自然,通过社会组织的形式来争取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自身也不断被改造,形成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形式。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原始技术为主的采集狩猎社会、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农业社会和以工业技术为主的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社会过渡。二、采集狩猎社会的人地关系时期:采集狩猎社会是指人类产生到原始农业出现以前的阶段(距今大约300万—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时间。人地关系:此时人类还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和食物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人的生存状态和其他生物物种并无大的区别。虽然采集狩猎社会的人类活动能力同其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距甚远,但从世界范围内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的分布来看,人类已基本具备了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能力。当时的人类已具备了其他生物所不及的大范围迁徙和生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漫长的。在旧石器时代遍布欧洲、西亚、非洲等地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可证明。采集狩猎时代的人地关系特征:①人类使用最简单的石块和木棒进行采集狩猎活动,生存资源仅限于自然产品,人们只是靠采集天然的植物果实和根块以及捕鱼、狩猎为生,对食物生产的干预属于自然状态下生物链的一部分,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也是自然界完全能够吸收的东西。②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落后,使当时人类的消费水平仅仅限于维持最低程度的食物消费以延续生命和繁衍后代,人口规模也被严格控制在天然食物供给量确定的限度内。③由于经常处于食物短缺状态,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形成了相互合作和财富公有制的社会特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亲族群体是主要的社会组织方式。总体上看,在采集狩猎社会中,由于人口数量少、技术原始,当时的人类并没有摆脱天然食物链束缚的能力。依赖自然并为自然所支配、而对自然的影响力极小,是该阶段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三、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时期:农业社会是指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阶段,距今大约1万年—200年。阶段:Ⅰ、原始农业社会:距今大约1万年到5000年是原始农业社会,相当于新石器时代。Ⅱ、传统农业社会:原始农业社会之后到工业革命之前则是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相当于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一)原始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阶段。①人类开始利用农业技术开发土地和生物资源来补充天然食物的不足。②主要技术手段是以磨制的石器(如石斧、石锛、石铲等)和打制的石器(如石锤、石片石器等)为主。③农业生产也是最简单的生产,但它却标志着人地关系作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根本原因: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极端落后。原始农业社会作为由采集狩猎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的过渡时期,虽然人类活动的强度较采集狩猎社会增大,但其仍然属于自然的控制之下,当时的技术结构和生产能力还不足以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其对自然的干扰完全可以通过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阶段。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阶段。⊕社会产品主要是人类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都是自然系统可降解和可同化的。(二)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传统农业社会出现了代表着先进的和主体的文明的种植业。传统农业技术中出现了青铜器、铁器等生产工具,使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系统成为可能。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特别是植物燃烧时提供的热量是最主要的饮食与采暖能源。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社会产品主要是人类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人们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都是自然系统可降解和可同化的。传统农业与原始农业的根本区别:传统农业中单位土地上人为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和由此带来的单位土地上的生物产出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而且物质、能量的产出和投入基本上是平衡的。传统农业社会主要人地关系问题:土地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侵蚀和土地退化,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十分无能为力。问题产生原因:技术结构改进和社会经济增长主要是导致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持续超过自然系统,尤其是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在社会调控结构方面出现了进步,有以下表现:1.实现了由原始农业社会的氏族公社所有制向传统农业社会奴隶主所有制和农户(地主)个人所有制的转变,公元前187年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的专制帝国——孔雀王朝。2.出现了国家这种社会组织来保护管理上述所有制和它们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土地等自然资源。3.促进了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人类聚落——城市的产生(城市的产生可以说改变了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也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三)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总体特征传统农业社会在人类的历史上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相对于工业出现而言)。从人地关系的垂直联系上看,基本上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其技术结构尚不足以对自然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社会调控结构又有力的保障了人与自然之间由于人口的增多而导致的脆弱的平衡。从人地关系的空间联系看,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造就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中心,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从而使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四、工业社会的人地关系时期:工业社会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形成时,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才得以在欧美国家全面确定。影响:工业社会是人类历史中人口增长最快、发展最迅速、财富积累最多及社会变动最剧烈的时期。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广泛开发与工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社会系统的结构乃至文明的模式。工业社会的形成:工业社会的形成和扩张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而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崩溃同步。直接动力: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支配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市场拓展到哪里,工业资本及其依赖的国家力量就扩张到哪里,传统农业社会也就在哪里崩溃。根本动力:产业经济学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说明,三次产业的顺序演替,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人们总是向高收入产业移动,这是很自然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形成——疯狂的土地扩张及其强制的方式圈地运动:圈地”运动最早发生在15世纪末的英国,刺激圈地的动力是毛纺工业的扩大和羊毛价格的上涨,于是,地主们开始圈围耕地和公用地用作牧场,农民被赶出了家园,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就是以圈地为基础的。圈地由单一国家向全球的扩张,是殖民主义者的“杰作”。殖民者大肆掠夺殖民地的资源,剥削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使之纳入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为其原始资本积累服务,进而对各殖民地国家的资源与公用地管理制度构成威胁,致使殖民地国家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管理制度发生变化而出现崩溃。最终由于原始资本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展开。圈地运动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1.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王室、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大量土地被拍卖,大一部分落入富有的资产阶级手中。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通过议会颁布了一系列圈地法令,圈占土地。地主夺得土地以后,或是把土地租给资本主义农场主经营,或是自己进行资本主义经营。于是,经营农场或牧场的人也就成为农牧业资本家。他们雇佣工人,改进耕作制度,改进牧畜品种。2.促进了工人和工业的产生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离乡背井,到处颠沛流离,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中,农民家庭自己进行手工业生产,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生活资料,现在农业由农业资本雇佣农业工人生产,破产农民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农村变成了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3.促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出口提供了日益增多的原料和粮食。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本质区别1.工业社会以工业化为主导,而工业化的本质是集中,这是由工业技术结构和市场经济制度决定的工业社会需要的是自然界中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从而使工业技术结构中的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得以满足和维持。矿物性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在相当程度上替代农业资源成为工业社会的主导性资源和物质基础,也是工业技术结构生长与扩张的物质基础。工业社会具有不可持续性(1)矿物性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更新性,因此工业社会是不可持续的。(2)工业化的集中也带来了废物的集中,而有些废物又是自然界不能吸收和降解的。2.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另一本质区别是人类的活动强度有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这种巨大的活动强度不仅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质的变化,也集中表现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产生的种种后果上。这种对资源、环境的掠夺性利用除了工业技术结构的原因外,还在于人类很快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它们都被统一调动起来,共同强化人类不断开发利用资源进行财富积累的过程。其中包括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以公司制为特征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等。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和矛盾: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诸多领域,如人口快速增长与规模扩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就业的压力,发达国家的人口老化,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紧张,水土流失、土地的荒漠化和盐渍化,森林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核放射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就是说,工业社会不仅包括了农业社会的全部问题,而且又增添了许多自己的“特产”,其中环境污染最为典型和突出。工业社会的人地关系:纵观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虽然短暂,但却使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程度在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不断激化,尤其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上。这与工业进程的地区差异是相关的。从局部上看,发达国家由于其工业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在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都具备了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能力,因而其产生的问题已经或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化。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却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正在步发达国家的后尘,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面对人类共有的“一个地球”确实值得深思,它需要当今的人类在生产力结构、消费结构和社会调控结构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发达国家也应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五、信息社会的人地关系信息社会是在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获得极大发展的条件下而出现的。时期:一般认为,信息社会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爆发的以微电子、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等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步入信息社会时代。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步入信息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程。但这并不能排除发展中国家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目前,世界上步入信息社会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欧盟各国和日本,但其距未来学家描绘的信息社会特征还是存在相当的距离。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1)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知识为主导的、以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知识经济将替代传统制造业经济。(2)劳动力的主体将不再是工作在装配线上的工人,而成为信息工作者。(3)经济活动不再以现金交易为主流,而代之以信息的流动,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4)经济活动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基本上是跨国经济或全球经济。(5)经济组织形式主要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制度经济,跨国公司、政府和工会是经济舞台的共同统治者。(6)由于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技术扩散的高效性,信息社会中,无论个人或公共部门都将变得空前富裕,且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空间组织形态也会发生空前快速的变化。第二节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一、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表现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诸多方面,政治上的恐怖主义、经济的全球化、种族的文化冲突等无不打上全球性的烙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更是如此。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全球性的三个含义:(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为世界各国所普通关注。(2)这些问题已产生跨国界的影响。(3)有些问题已发展成全球性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的扩大、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海洋污染等。(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关注1.人口问题与世界的贫困世界的贫困是伴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度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显得越来越凸现的问题。这是因为,贫困是人口、政治、经济关系的综合产物,贫困又与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化联系在一起,因而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目前,世界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以非洲贫困人口最多。贫困国家贫困根源:(1)贫困人口是与失业联系在一起的造成失业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缓慢,其工业的规模很小,根本不能为国家提供基本的就业规模。而造成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迟缓的原因则要复杂得多,既有殖民地体制下遗留的发展中国家所形成的单一矿物原料出口的经济结构原因,又有国家内部政治动荡,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得不到保障和一贯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等现实原因。(2)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单一的出口产品非常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市场波动的影响。一旦出口下降,外汇收入水平便随之降低,国家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工业品和谷物的能力即受到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因此陷入危机。(3)长期的低水平经济运转长期的低水平经济运转使得国家用于发展教育、卫生和其他社会保障的能力低下,居民的生活质量不高,而历史上遗留的民族矛盾长期激化又导致社会冲突的不断发生和发展,使国家的政治局势障碍外部资本的进入和本地资本的积累,便酿成了恶性循环。(4)农业生产的条件不断恶化在农村,由于缺乏教育投资和技术支持,农业生产只能是粗放的,对土地和植被的破坏不可避免,生态和环境的质量逐年下降,自然灾害连年发生,农业生产的条件不断恶化,食品供应的短缺又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结构性的影响。(5)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在一些国家的内部,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一些地区自然条件的恶劣也会使贫困大面积的发生。相对于其他经济较达的地区,这种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如果长期存在,势必引起地区间,特别是民族地区间社会矛盾的发展,给国家政治带来不利影响。(6)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发达国家的富裕和经济发展使得它们进入高消费的后工业社会。这些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发展中国家开发和出口其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维持基本的生存,发展中国家就要更多地开发它们的资源以供出口,这势必会进一步使它们的生态、环境走向恶化。2.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实质是全球有限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与人类社会经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1)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世界许多工业资源储量已急剧减少,甚至枯竭据统计,从1961—1980年的20年间,全球铁矿石开采量增长了80%,铝土矿增长了2~5倍,磷矿石为2.2倍,原油为1.9倍,煤炭产量增长了40%。照此下去,有人推测有些资源可开采利用的极限只有30~50年,铁矿石可在200年左右。虽然自然资源将随着科技进步而带来开发潜力的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人口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且,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又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原因。(2)水资源制约的短缺制约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是由于大气降水地表分布的不均衡,而世界人口相当一部分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全世界有26个国家的2.32亿人口面临缺水的威胁,另外有4亿人的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量。全球气候变暖使得许多地区大气降水减少,旱情的持续又使径流、湖泊和地下水被大量使用,又造成水资源的进一步紧张。(3)土地资源的短缺制约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全球除永久性冰川覆盖外的陆地面积为13300×104km2,如按全世界60亿人口计算,人均土地2.5hm2。如果考虑到地表的极地和高寒地区极度干旱地区、山地和不具有地表覆盖的岩石裸露地区,地表人类可以利用的实际土地面积只占上述面积的30%,即人均0.75hm2,而其中可耕地面积仅为0.45~0.53hm2,其余为居住、工业等的用地。根据“增长的极限”的研究认为,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在扩大,全球耕地的资源将趋于减少,到2000年即开垦完毕。如果开发潜在的耕地,可以使土地资源满足2010年人口规模的需要;如果农业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和使农业总产量成倍增长,可以在未来30~40年的时间里满足也已经成倍增长了的人口规模的需要。但是,这样农业的成本将大大提高,经济上将成为不可能,而且事实也证明陆地水资源的短缺已不可能保障灌溉农业的持续发展。这样,土地资源的前景是不乐观的。3.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与资源开发和人口增长相伴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原因:工业化的发展,不断向环境中排放自然界本来不具有,因而无法吸收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其必然的结果是造成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环境污染主要包括:(1)人类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在无处理排放时对水体产生的污染(2)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对大气质量的破坏(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