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王读后感_第1页
资本之王读后感_第2页
资本之王读后感_第3页
资本之王读后感_第4页
资本之王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之王读后感10篇篇一:核心内容第一,黑石公司是如何抓住华尔街的大趋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创业起步,迅速崛起的?第二,黑石公司成长为华尔街的资本之王,有什么独门秘籍?第三,像黑石这样的私募股权机构,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贪婪的恶魔,还是救人于水火的天使?读懂了黑石,也就读懂了私募股权这个行业。私募股权机构做三件事,第一,找项目。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目标公司,收购公司股权,这些公司要么是价格被严重低估,要么是具有很大的升值潜力。第二,找钱。设计合适的融资结构,发挥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募集收购所需的资金。第三,低买高卖。完成收购交割之后,帮助目标公司实现增值,再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方式,退出变现。第一,黑石公司如何抓住华尔街的大趋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创业起步,迅速崛起?第二,黑石公司成长为华尔街的资本之王,有何独门秘籍?第三,像黑石这样的私募股权机构,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贪婪的恶魔,还是救人于水火的天使?私募股权投资。这个行业我们在前边介绍过,就是募集客户资金,并购目标公司股权,然后卖出赚取差价。因为核心操作是并购,所以这门生意也被称为股权并购。开始将核心产业之外的资产分拆出售,这就为股权并购业务提供了很多目标。与此同时,有一家券商德崇证券发明了垃圾债券这种金融工具。垃圾债券的发行,为股权并购提供了所需的资金,光是德崇一家公司,就在八十年代发行了80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于是,股权并购进入了爆炸式发展的阶段。彼得森和施瓦茨曼选择这个方向创业,体现了他们的洞察力与判断力。股权并购要做得好,要做好三件事,也就是找项目、找钱以及低买高卖。其中前两点特别重要。所谓找项目,就是要精细选择股权并购的投资标的,标的公司要么价值被低估,要么具有很大的升值潜力,今天低价买进,未来时机合适的时候,再高价卖出。找钱就比较好理解了,股权并购企业并不是拿自己的钱在玩,他们需要吸引投资者,一般是通过成立投资基金的方式募集资金。而在具体的项目操作中,除了动用投资资金之外,往往还要使用多种财务杠杆,通过银行借债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充手中可以用来并购交易的资金。他们给黑石设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要募集1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在找项目和找钱的问题上,彼得森和施瓦茨曼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两人之中,彼得森年长一些,他曾经担任过尼克松政府的商业部长。在雷曼兄弟时,他做过CEO,是施瓦茨曼的上级。彼得森老谋深算,人脉深厚,在政界商界有着强大的关系网。施瓦茨曼则年富力强,在寻求并购标的、评估标的价值、把握脱手变现时机等方面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在公司的管理上也很有想法。两人优势互补,彼得森把握战略方向,负责为公司找钱,同时寻找项目线索,运用自己的人脉优势牵线搭桥;施瓦茨曼则负责项目的具体筛选和评估,直接操盘项目。这对黄金组合,使黑石这家小公司一成立就具备了很高的起点。1987年初,黑石已经成功募集了6亿美元。这6亿美元对黑石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按照行业惯例,黑石每年都可以收取1.5%的管理费,也就是每年900万美元;其次,对于已经完成的投资项目,黑石还可以从投资收益中间,收取20%的收益分成。对刚刚成立不到两年的黑石来说,有了这些收入,公司就可以活下去了。更重要的是,凭借这6亿美元资金做本钱,彼得森和施瓦茨曼就可以放手在并购市场大干一场了。很快,他们抓住了一个好机会。1988年,美国钢铁集团打算将旗下陷入困境的运输业务打包出售,黑石判断运输行业不久后将复苏,自己拿出1千多万美元,然后从银行那里得到了6亿美元的融资,完成了这次收购。很快行业就开始复苏了。两年之后黑石就已经拿到4倍收益。到2003年将股份全部卖光的时候,黑石和它的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达到了惊人的25倍,年平均收益率也达到了130%。这笔生意,也就成为了黑石早期的经典战例,也成了黑石吸引客户的金字招牌。黑石的独门秘籍概括起来,至少有三点值得你注意。一是谨慎的经营风格,二是独特的分支机构合伙运营模式,三是强大的并购资产增值能力。私募股权行业主要靠募集客户资金投资,一开始并不需要特别雄厚的资本。金融业靠的是人。私募股权投资并购这种商业模式,对顶尖人才的依赖性更大。所以,为了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大家使出了浑身解数。对于真正的牛人,工资奖金肯定是不够的,不足以将他们和公司捆绑到一起。行业里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将公司的股份分给牛人,形成合伙人管理公司的架构。但是,这样做也会造成公司控制权分散的问题。而且牛人多了之后,股份如何分配是个难题,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内斗。两人一番合计,设计出了这种全新的合资模式。对于黑石想要牢牢捆绑的牛人,黑石并不将自己的股权分给他,而是在这个牛人所负责的领域,成立一个专门的公司,由牛人和黑石来共同控股。这样一来,牛人的利益和黑石牢牢绑定,对于自己的这个领域而言,牛人自己也是老板,干得好就挣得多。这种模式跟律师、会计师那些行业常见的合伙人模式还不一样。其他行业的合伙人模式,会分散母公司的股权,但是黑石这种模式,不会分散黑石公司的股权结构,创始人仍然能够牢牢掌控大局。这种模式对于黑石在保持自身稳定的情况下,吸引华尔街顶尖牛人,发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而牛人和黑石共同控股的专业合资公司,也就成了黑石在不同领域发展业务的先锋。找钱靠人脉,靠品牌,靠熟练运用金融工具和财务杠杆;找目标靠洞察分析,靠把握趋势做出预判;出手变现靠果断决策,靠对IPO等变现方式的熟练掌控。黑石还有一个方面特别突出,那就是它善于帮助所购买的目标公司实现增值,这种并购资产增值能力,可以说是黑石的核心竞争优势。黑石赚到的差价,来自于判断和把握周期性波动的专业能力。黑石在购买目标公司之后,会主动帮助目标公司削减成本、改进管理,甚至拓展新的业务。因此,等到黑石出手变现的时候,也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差价。这差价里有行业波动和专业判断的价值,也有目标公司本身经营改善带来的额外价值。这种玩法,就不是所有机构都有能力操作了,而黑石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极为强大。帮助塞拉尼斯改进经营管理。首先是调整管理文化,提高管理的灵活性,克服原先的官僚主义风格。其次是压缩成本,在北美地区整合生产线,提高劳动生产率,出售部分亏损业务,并且把一部分业务搬迁到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国家。最后是扩大业务范围,黑石帮助塞拉尼斯在业内展开收购,提高了拳头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这些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年之内现金流就增加了40%以上。这笔利润里面,有化工行业整体复苏的因素,有黑石熟练运用财务杠杆放大收益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黑石帮助塞拉尼斯改进经营管理所创造的价值,是黑石强大的并购资产增值能力所带来的回报。黑石能够穿过一次次危机,成长为资本之王,虽然有踩准市场节奏的运气,但也绝非单靠运气。谨慎的经营风格,独特的分支机构合伙运营模式,强大的并购资产增值能力,这三点称得上黑石成功的独门秘籍,值得我们借鉴。私募股权机构虽然有的时候要对目标公司的业务和员工进行调整,看似冷酷无情,但归根结底,私募股权机构调整的目的,是要让目标公司得到市场更多的认可,才能在出手时卖个好价钱。从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历史来看,在早期阶段,确实快进快出的情况比较多,敌意收购的情况比较多,将原管理层全部无情裁掉的情况也比较多。但是,黑石一开始就定下了避免敌意收购的原则,并且在行业内引领了善意收购的新潮流。在善意收购的模式下,私募股权机构注重与目标企业原股东和管理层的友好协商,争取支持。在收购完成之后,一般会保留大部分管理人员,还会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帮助目标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实现价值增长,甚至还会将自身掌握的产业和财务资源注入目标企业。正是因为有黑石这样的玩家,倾向于善意收购,并且有能力帮助目标企业实现价值增长,私募股权这个行业并不是魔鬼。它对于企业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有价值、有贡献的。黑石和私募股权行业,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打击,但长远来看,它们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书认为,谨慎的经营风格,独特的分支机构合伙运营模式,强大的并购资产增值能力,这三条秘籍,帮助黑石在风险密集、竞争激励的私募股权行业屹立不倒,脱颖而出。

篇二:黑石在中国金融界被广泛知悉,缘于其2007年6月22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之前,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斥资30亿美元,购入黑石集团约10%的股份。由史蒂夫.施瓦茨曼及彼得.彼得森创建于1985年的黑石集团,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市值达数百亿美元、业务丰富多元的上市私募股权公司,既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新一轮并购浪潮和金融市场创新带来的全新金融服务业产物,也是创始人独树一帜、险中求胜的理念带来的丰厚果实。施瓦茨曼及其同行如亨利.克拉维斯创造了资本家的新形象,他们介于大银行和兼并公司之间,像银行一样注入资金,但又掌控公司,他们的生意遍布全世界。与企业不同的是,他们的投资组合一年一个样,每笔生意都是单独运营,或赢或亏,互不影响。私募股权公司体现了资本家最本质的特点:痴迷于把公司变得更值钱,而不管公司是增长还是衰退,结了一笔生意然后再开始一笔,不断地兼并,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对于任何收购者来说,现金流是衡量交易表现的标准,它决定了公司可以承担多大的债务以及购买者需要支付多少成本。现金流是交易者到底能赚多少钱的最原始的粗略指标,是除去运营开支之后剩余的部分,所有杠杆收购交易的资本结构都基于现金流。收购者通过三种方法获利:一是用现金流去偿付收购时所欠债务。二是通过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或者重组等方式来提高现金流,以便出售时能卖个好价钱。三是利用现金流再次借贷,所贷资金可用于发放股息,称为股息资本重组。1985年施瓦茨曼和彼得森从雷曼出来创立黑石集团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不得不承诺未来三年原来提供过咨询服务的公司的收入,一半要无偿交给雷曼。黑石很好地反映了两人的渊源,在德语和依地语中,施瓦茨是“黑”的意思,而在希腊语中,彼得意为“石头”。尽管注入黑石集团的资金很少,只有40万美元,但他们还是决定不冒风险,他们觉得如果黑石集团在增加投资之前不能自给自足,那就意味着投资失败。这种谨慎投资的态度成为黑石集团的标志,同时也解释了为何黑石集团总是能够安全地躲过投机陷阱,要知道,这些赌博式的投资陷阱导致黑石集团的不少竞争对手元气大伤。他们还找到了一种称为“分支机构”的类似合资企业的全新商业模式,这些机构可以在黑石集团旗下运营。为了吸引到合适的人才,他们给予合资企业大量股份。这种安排促成了黑石集团两家最成功的下属公司的成立:约翰.施雷伯培育起来的房地产投资机构以及劳伦斯.芬克一直领导至今的债券投资机构——黑岩公司(BlackRockInc,也就是后来的贝莱德集团)。1986年,他们募集第一只基金,在“黔驴技穷”之际,没有放弃最后一点希望,请保诚集团美国分公司的投资总监吃饭,结果保诚集团提供了三分之一的融资。那顿饭堪称黑石集团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业务发展,黑石推崇“友好合作型方式”,希望推广“黑石集团是企业合作伙伴”这一理念,向华尔街传递这样的信号:我们灵活多变,我们寻求友好合作,我们能够成为您最忠实可靠的拍档。1989年运输之星并购案的成功,标志着黑石集团与化学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形成了对彼此都非常重要的牢固合作关系。正是这种牢不可破的协同合作关系,使得化学银行和黑石集团相互提携,最终成为各自行业里的翘楚。同时,该并购案也树立了黑石集团“运营问题解决者”的口碑。不像其他收购者对其收购的资产采取强硬控制措施,黑石集团更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施瓦茨曼认为伙伴关系可以增加黑石集团的成功概率。后来黑石接连出现的几次投资失误,催生了一个残酷的不成文的规矩:任何人只要犯一次足够严重的错误,就必须出局,合伙人也不能幸免。麦克维带领的套利团队由于加入十个月就亏损超过8%,立即被扫地出门。走过1990年的濒临灭亡,黑石集团重整旗鼓,屡屡获利。1993年发起一笔13亿美元的收购基金,使其规模成为行业第三,仅居KKR和福特斯曼—利特尔公司之后。三位核心人员的离职使黑石集团深受打击,施瓦茨曼立即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施雷伯愿意出山来帮助黑石集团选聘一支前线管理团队,但报酬是投资公司的所有权,而且他仍住在芝加哥,并且每年只工作40天。令他惊讶不已的是,施瓦茨曼同意了。1991年,在步入低谷的房地产业务中,施瓦茨曼看到了大发横财的机会,募集成立了上亿美元的房地产投资基金。90年代中期,以对冲基金为主的另类资产管理的业务实现了赢利。1997年10月,正式结束募集的黑石集团第三只投资基金达到40亿美元,成为第二大私募股权基金。在1999年至2000年那段时期,通过风险投资并在IPO后出售其股权,人们赚钱的效率极高,这给并购公司带来巨大压力,黑石集团也不得不考虑参与其中,否则就会失去客户,挣不到钱。黑石集团在2000年正值市场巅峰时期所做的投资中,有三分之二都失败了。当2007年信贷市场崩溃,经济开始螺旋式下行时,这样的情况又再次重演。2002年,施瓦茨曼以大量股权吸引托尼.詹姆斯加盟。詹姆斯的第一步行动是在投资过程中设置了更多的规范,同时要求合伙人更加严格地分析交易风险。任何一件事发生的概率都很低,但所有事情中一件都不发生的概率也很低。当把概率累计起来,你会发现有的事件发生的概率高达55%,这足以致命。詹姆斯来后仅3年时间,黑石集团就变得完全不同了:更富有纪律性,权力更加分散,但也有点无趣。施瓦茨曼实现了其他同行没能做到的壮举,也很少有企业家能做到这一点:他从外部引进了继任者,并真正和他共享权力。而且,他使公司实现了转型,消除了公司创立前10年的那种动荡、怨恨和相互指责。黑石集团并购塞拉尼斯公司的成功是金融工程运用的典范。2007年当投资者将其持有的最后一部分股份售出后,黑石集团及其联合投资者从中获得的利润高达29亿美元,这一数字是他们投资成本的5倍,也是黑石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业务收入。“你必须充分尊重经济和行业周期,无论你是多么精明的投资者,无论公司的业绩如何傲人,公司的管理团队多么出色,如果你在2007年投资美国或欧洲的化工市场,并且在2010年退出,你肯定会损失惨重。”能不断为客户带来利润的投资经理就能不断获得更多资本,这是金融和人性的法则。黑石集团的规模终于超越了其最大的竞争对手。2006年,那确实是属于私募股权的时代。那年私募股权公司发起了全球20%的并购,在美国这一比例高达29%。尽管如此,黑石集团的合伙人已经开始警惕这些巨大的财富。但是对于他们的诱惑在于,在流动性如此宽松自由的情形下,很难抗拒这些看似很容易获得的资金。在价格上升的时候,黑石集团继续参与激烈的争夺式拍卖,其最大的一笔交易是参与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竞拍,留下了不少隐患。2007年6月,黑石集团的上市不仅仅是私募行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美国近5年来最大的IPO,它直接推动黑石集团晋升为华尔街顶级公司。2008年黑石集团的股价从IPO的31美元跌到了2009年初的3.55美元,当时所有的私募股权公司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损失惨重。2008年,除了举步维艰的经济形势使高杠杆经营的公司难以喘息外,收购行业还面临另外两个危机:一是投资者的退出,二是到2011年年初和2012年有巨额到期债务需要再融资。施瓦茨曼说:“当所有事情一团糟时,就像在战争中,你的整个排被敌人切断,但你必须活下去,你必须拼尽全力逃出来,找到支援部队。只要活下来,总有一天能东山再起。”对于黑石集团来说,募资方面的复苏是其业务回暖最显著的景象。2011年,在这个长达三年的拉锯战中,作为公司的第七只收购基金,总计募集了160亿美元。跟2007年的217亿美元相比,这还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在后危机时代,这笔资金无疑向市场发送了强有力的信号:王者归来!与此同时,黑石集团的收购基金总额也达到460亿美元,比2007年上市之初的330亿美元明显高出一部分。从黑石集团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公司的发展壮大绝不是偶然,肯定有其独到的过人之处。对于黑石集团而言,他们的过人之处在于:一是,谨慎的投资和风险的控制。任何一家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比拼的不是谁一时发展得多好、多快、规模多大,而是看谁走得更稳、更远、更持久。有太多的金融企业胆子太大,敢于下赌注,抓住某一个业务机会就飞速地发展,但一遇到金融危机或某一个突发事件,就全部功亏一篑。所以,任何一家金融企业都要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稳健者才能不断前行。二是,继承人的挑选和磨合很到位。施瓦茨曼能给予接班人詹姆斯足够的股份并充分地信任,这对于一名企业领导人来说是十分难得的。而詹姆斯也不负期望,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很快就使黑石集团的管理更加规范、风控更加严格。三是,管理的创新和多元化业务的发展。黑石集团是从并购业务开始起家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一些能人充足的股权和空间,使黑石集团不断发展对冲基金、房地产、咨询、信贷、债券投资等业务,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产生“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篇三:在并购融资中,过桥贷款是一项重要的融资手段。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德崇证券倒闭,垃圾债券之父迈克尔·米尔肯被捕入狱,垃圾债券变得声名狼藉,使得之前来源于垃圾债券的资金转为主要依靠投资银行的过桥贷款(这些贷款通常在随后的几年被公司发行的长期债券所替代)。过桥贷款是指金融机构A拿到贷款项目之后,本身由于暂时缺乏资金,于是找金融机构B商量,让它帮忙发放资金,等A金融机构资金到位后,B则退出。从一般意义上讲,过桥贷款是一种短期的过渡性贷款。通常并购谈判完成后需要马上交割,这个时候临时筹集大量中长期债务是相当困难的。过桥贷款起到了过渡作用,是使购买时机直接资本化的一种有效工具。在21世纪初,华尔街的资产证券化蓬勃发展,为并购基金筹集到充沛的资金。市场资金如此充沛,股票市场也牛气冲天,收购一个接一个,一个一个的大公司被易手,包括希尔顿,家得宝,飞思卡尔,玩具反斗城等,席梦思甚至被易手数次。随着竞争激烈,并购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到2007年被收购的大公司价格达到了现金流的9.8倍。要知道之前黑石并购塞拉尼斯,经过两年的漫长谈判,黑石的出价不过为现金流的5倍。2006年,KKR主导的以330亿美元收购连锁医院HCA并购案,打破了之前的RJR纳贝斯克250亿美元收购案记录。资产证券化即所谓的资产支持证券。贷款财团和债券融资集团仍旧先支付贷款,但是将贷款分级打包,卖给其它公司,“放贷人把贷款打包出售给新成立的企业实体,那些实体以抵押贷款为标的资产发行债券,并用从中得到的本金和利息偿还债券持有人。在整个过程中允许银行出售他们已经发放的贷款,以此筹集资金并再次发放贷款。”,随着资产支持证券的发展,银行渐渐地已经不把自己当成放贷人而是仅仅作为市场和借款人的中介,从而减少了自有资金的风险,因此也就没有动力去担心违约问题。这样流动性越来越宽松,贷款品质越来越差,雪球越滚越大,最终酿成次贷危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小荷露出尖尖角。国内的创新小心翼翼,着重强调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在这种情况下,当前获批的几乎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基建设施融资,比如隧道收费,高速公路收费,公园门票收费、污水处理厂收费等,这和美国的资产支持证券的发展历史完全不同。美国证券化先是从信贷资产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首先被用于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下面说说并购基金的退出渠道,实际上刚才我们也提到了退出渠道,比如平安信托卖掉集团资产收回现金,塞拉尼斯举债向控制人分红等。笼统来说,退出渠道分成大概以下几种。1.通过IPO。这种方法受市况影响影响很大。前几年PE火爆,大家都去做PE,均为投资但不控股、谋求IPO上市退出的突击式Pre-IPO。最近两年股市低迷,突击Pre-IPO的个个傻眼。实际上突击Pre-IPO的严格来说并不是并购基金的典型做法。2.二次收购。就是找个买家把股权卖出去,通常是下一个并购基金或者是战略投资者。还有个不太常见的是资本重组,着重说一下,并购基金并购标的后改善运营,提升估值和股价的特点也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带来了机会。黑石在以每股32.5欧元取得塞拉尼斯的控制权后,就立即着手重组,实际上这时还有大概16%的股份在外部投资者手里,在随后的一年半中,黑石花了更高的代价才陆续完成全部收购,最后一笔股份每股花费了67欧元,是取得控股权收购代价的两倍。就是因为这些外部投资者知道,随着公司运营的改善,股价必将越来越值钱。中国的并购基金发展不充分,2003年弘毅投资是中国并购基金的开先河者,如今券商系并购基金开始浮出水面。2013年1月22日,由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十二家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提出推进行业兼并收购,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并参与全球资源整合与经营。这对我国逐渐兴起的并购市场将是一个重大利好,金融机构参与并购的程度将更为深化,并购基金在并购市场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

篇四:戴维·凯里的名著。对于市场而言这是本老书了,关于私募黑石资本的起源与发展史,商业机构演变史。当然,有价值的部分,在于机构发展史常常就是一个行业发展史和交互关系演变的缩影。尤其是当代的商业机构,资本市场把大家都联结在了一起,一个机构的发展,牵涉到所在的行业,相关行业,以及有关这些行业的头部机构。有助于看到一些机制性的运作规律。核心总结为两个字:谨慎。巴曙松在前言,包括作者在中文版序言中,都谈到了西方著名的一些投行和私募机构,注重长期价值,注重与被投资机构的合作和价值创造,也都指出了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的短期效益和赚快钱问题。中国的投资机构或投资者看重短期、赚快钱,这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现状的原因而是一种现象,这个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不太正能量的原因——私有财产的清晰界定和保护问题。有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有恒产才有恒心,现有体制下,缺乏对私有财产的清晰界定,缺乏对私有财产在道德伦理上的支持,缺乏对私有财产明确的保护、发展机制安排——每年都喜大普奔一次的“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一锤定音”,回顾过去十年,几乎每年都得锤一下。短的政策几个月一变,长的顶多两年一变,理性的选择当然是做短期、赚快钱。其二,正因为没有清晰界定,因此,存在很多灰色和黑色地带,以公权的私用为主线,借助贸易手段、金融手段,把公共资源短期地转为私人资源,用于投资,收益完全私有化。这是所谓暴利的核心来源,也才是在现有体制下真正持久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由于涉嫌违法,涉嫌权力商用化,公共资源私有化,操作者们更需要短期化运作,快速转一圈赚取利益,以便尽快物归原主。这第二个原因较之第一个,对资本市场的短期化、赚快钱倾向的贡献和促进更大。并不是中国人短期化思维严重,这与思维方式,与操作技巧都没有关系,中国绝不缺思路,不缺战略,不缺人才。缺的就是机制——其实也不缺机制,而是缺建立机制的动力——真愿意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真的会允许有黑石集团、KKR集团、凯雷集团这种纯粹的私有机构,做大到可以搅动全球资本市场吗?以上是闲话。私募基金从诞生之日起名声就不大好,常被视为最恶劣的资本形式——纯粹以牟取暴利为目的,不计实际影响和价值创造的恶意收购兼并和出售,最重要的,他们很少上市,因此操作都很隐秘。即便在美国这样开放的环境中,也是最为人诟病的对象。由于他们对公司的恶意收购,常常导致原本正常的公司脱离既有发展轨道,主业被分拆,不计后果地降本裁员,人为制造非正常失业等等。当然,这也都拜德崇证券的迈克尔·米尔肯这类神人的神操作——垃圾债券催生了纯粹的敌意和恶性收购,让私募变得声名狼藉。反过来,也有不少私募培育起来的世界级伟大企业,毕竟,没有哪个中介机构能够像私募那样与标的完全融合。所以说,怎么看这回事。私募起源于杠杆收购。哪怕在20世纪,杠杆收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杠杆收购热潮却发生在21世纪前十年。其原因当然有20世纪最后10年的大放水,长期低利率,地产经济的高速增长,流动性过剩所催生的巨大收益需求,更有经过前二十年发展,大量的可供交易标的——公司数量的成倍增长。同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谓第二次兼并收购浪潮的驱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说价值创造,兼并收购这个动作本身就能够给很多公司带来账面上的虚荣——数字游戏。举个例子,一个年收入1亿元的企业,股票市盈率被高估到40倍,则其市值可以到40亿元。该企业就可以用自己被高估的股票,去收购其他市盈率低的公司。如果标的企业年收入5000万元,市盈率20倍。那么,收购方企业就可以发行10亿元新股(标的企业的市值),支付给标的企业的股东,实现收购。这样,收购方企业的年收入提高到了1.5亿元,提高了50%,但整体股份盘子只扩大了10亿元,也就是其原始值的25%——股权稀释得相对较少,因此每股收益还提高了20%!多好的业绩!对于收购方而言,牺牲较少的股权,增加了50%的营收,增加了20%的每股收益,市盈率还可以被继续高估。如果,收购方企业在收购过程中使用杠杆,比如说50%,那么就只需要发行5亿元的新股,营收增长50%,每股收益可以增长32%!想想这其中的奥妙。——前提是经济增长、牛市,一片兴兴向荣。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投行还是很规范标准的投行——服务客户上市或收购,赚取顾问咨询费,以及承销交易客户股票或债券赚取佣金。投行极少会动用自己的资金去参与客户的经营管理。八十年代初,一家名叫韦斯雷收购公司的投行,对一家叫吉布森贺卡的公司进行了杠杆收购,投入100万美元,其余通过融资,完成了总量为8000万美元的收购。一年后让吉布森公司上市,市值到了2.9亿美元,收益回报高达200倍。这震惊并刺激了美国的投行业。黑石集团的合伙创始人施瓦茨曼和彼得森,当时都在雷曼兄弟公司工作,他们都看到了杠杆收购这个金矿——或者说,他们看到了宏观大势推动下的这个巨大机遇。彼得森个人的起点很高,一路都是各种成绩优异,25岁就成了一家全国级广告公司的区域主管,即便是邻居兼朋友,也是国会参议员!34岁就担任了贝灵巧公司董事长,借助参议员朋友的人脉和关系,他很快就在白宫建立起广泛的关系网——44岁就成了尼克松总统的国际经济顾问,45岁成了美国商务部长,还与基辛格过从甚密。他不擅长政治手腕,但却非常热衷名利场中的交际,并且一直都保持这种习惯——注重高端人脉关系的维护。他即便是在政治上也有相当的发展潜力,不过彼得森自觉缺乏政治方面所需要的虚伪和斗争手腕,因此很快就向金融业发展。又由于他的政治地位很高,所以在金融业领域起点就更高——一开始就是雷曼兄弟公司的合伙人副总裁,这种位置既可以发挥他的管理才能和政治关系,又可以弥补他对金融业的一窍不通。彼得森是利用广泛人脉关系和信息渠道,来获取交易需求、信息及标的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揽项目过来的人。而施瓦茨曼则是一个执行者,细察交易细节、设计并操作交易方案,以恰当方式执行方案的那个人。施瓦茨曼的起点也不低——中产阶级家庭出身,在耶鲁大学完成学业,绝对的优等生,不但有百米速跑的纪录,还对芭蕾舞有浓厚兴趣,组织芭蕾舞团。在耶鲁大学期间,施瓦茨曼还收到了著名的骷髅兄弟会入会邀请,在那里他结识了小布什。从他步入金融领域开始就展现出杰出的洞察力和办事能力,他第一份工作是在帝杰证券,经过短暂实习后被录用。录用之后他被帝杰证券的高级合伙人唐纳森邀请吃午饭,施瓦茨曼问唐纳森为什么录用了自己,因为他想不出自己在实习期间创造了什么价值。唐纳森回答说,凭直觉,感觉你将来会是帝杰证券的总裁。即便是他的反对者,也认为他总是能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恰当的地方,给出恰当的意见。他加入雷曼兄弟时只是一个带来业务的交易员,让他在公司内名声大振的举动,就是公司的资深客户CSX公司意图出售两家报社,拍卖报价出来之后,佐治亚州奥古斯塔的Morris传播公司报出了2亿美元报价,CSX公司相当满意,报价实在是太高了。施瓦茨曼却建议不要签合同,再安排一次密封邀标——非公开招标,以让Morris认为仍然有潜在的对手在竞争。于是Morris报价再上调到了2.15亿美元。很快,彼得森和施瓦茨曼两人都无法忍受雷曼兄弟公司中恶劣的人际氛围和内斗文化,两人相差20岁却惺惺相惜,在经历了一番收购兼并——雷曼兄弟后来因内斗经营不善而被希尔斯公司收购——之后,两人终于决心辞职出来单干。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兼并收购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兼并收购也属于相对正常和规范的状态,因为石油危机导致经济滞胀,公司经营普遍较为困难,分拆出售、聚焦核心主业是当时企业们的主题。除去之前说的恶劣到让人崇拜的德崇证券米尔肯以外,还有KKR公司——与后来的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的黑石一样,它也是三个牛人科尔伯格、克拉维斯从贝尔斯登公司中辞职出来单飞的,三人的目标非常明确——并购交易。他们以2500万本金开始,用四年时间到1980年就干到了5亿美元。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复苏,利率下行,银行里充斥了石油危机中石油大亨们暴赚而来的石油美元,权益性资金和债务性资金开始富余,公司估值普遍上升,这就是杠杆收购的宏观环境——挣钱易如反掌,谁都是大牛。典型就如德崇的垃圾债券之王米尔肯,这实在是个推销天才,居然能把那个年代人们听起来跟原子弹之类的东西没什么差异的东西,大卖特卖——八十年代中期,米尔肯事业巅峰期每年承销200亿美元债券,也就是他可以从市场上为需要的人筹集200亿美元资金!同样是推销,你推销刷子或者榨汁机,那就是推销,但如果你推销的是债券,那换个高大上的说法,就叫你有融资能力。米尔肯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追捧,就在于他可以比任何银行或投行都更快地为你筹集到你要的资金。在米尔肯之前,低信用级别和竞争力的公司要获得融资,不得不接受保险公司们提供的,与敲诈无异的夹层贷款,不仅高利,且附带诸多苛刻的条款。毫无疑问,米尔肯的贡献在于,为私募们的崛起、为杠杆收购的崛起,创造了巨量的流动性。放大到KKR之类的收购公司那里,就变成1元成本可以筹集到10元资金。所谓“门口的野蛮人”,就都是拜米尔肯所赐。这就是黑石集团诞生的背景。1985年10月1日,黑石集团注册成立。奇怪的是,在一片喧嚣和嗜血的狂飙中诞生的,以收购为主业的黑石集团,从诞生之日开始就有了一种异常谨慎的底色——起始资本才40万美元,虽然彼得森和施瓦茨曼都不缺钱,但他们居然就是这么对待共同的事业——绝不因为不缺钱就玩火,他们决心要让公司运转到能够自给自足了,才会进行下一步投资。这是第一个原则。他们坚持到什么地步?公司成立,到拿到第一单生意,中间隔了将近四个月,启动资金只剩下了20万美元了。而第一单生意也就赚了5万美元,这就是黑石集团开始赚回启动资金的开始。再比如,在第一单生意之后,他们很快赢得了当时日本三菱集团旗下的日兴证券的一个大单生意,施瓦茨曼却非常理性地认识到,这与自己的努力与否毫无关系,只要是在那个时代,与任何一家日本企业打交道,都会成功。幸运而已。第二个原则,绝不分散黑石集团的控制权。虽然起步的公司规模非常小,两位创始人却非常注重绝对的控制权,为了确保集团控制权,他们从一开始就设计好了组织架构——采用一个架空的股权控制实体下辖诸多独立分支机构的形式,这样可以让杰出的人才可以独立自主发展业务,同时不威胁到集团控制权。这条原则是他们通过长期对华尔街投行内部治理存在问题的观察而得出的,不能因为业务的发展而损伤公司治理。第三个原则,人尽其为,物尽其用,规模越小,越要注重每一分钱的收益——必须注重边际高收益。因此,必然要走管理一支收购基金的路子。同时,创造价值而不是掠夺。以上就是黑石集团的宪法,底色或者说定位,从一开始的风格定位,就决定了其能走多远。比如,他们在后来第一次筹集收购基金时,接到的第一单大的投资——来自英国保诚集团的1亿美元投资时,就突破了当时收购公司们的普遍做法——不论基金投资人是亏是赚,管理人都要从有收益的投资中分红,他们规定,除非为投资人提供不低于一个特定底线的收益率,否则黑石集团不参与任何投资收益分红。这条规定,后来才被逐渐推广。

篇五:2013年5月中旬股票市场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事件:资本市场声名显赫的大佬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和大股东平安信托相互责骂,好像泼妇骂街一般,让人大跌眼镜。“平安进来后,家化集团便名存实亡,只有卖资产,我一直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法人结构决定他们不能为所欲为!”5月13日,执掌家化集团28年的家化股份董事长葛文耀突然在微博上声讨公司大股东平安信托。从葛文耀的意思看,貌似平安信托也企图染指家化股份。随即平安信托强硬回应,称家化集团个别高管私设小金库,侵吞公司与退休职工利益,涉案金额巨大。此前在5月11日,家化集团召开临时董事会议,罢免葛文耀在家化集团的职务,由平安信托副总经理张礼庆出任家化集团董事长。从公开报道看,大概是因为平安信托卖了家化集团的资产,而且还要阻挠葛文耀收购海鸥手表,把老葛惹火了。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起典型的并购基金和管理层冲突的案子,于是想起看看“资本之王”。这本书介绍了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展现了世界最著名的并购基金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施瓦茨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黑石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石、乃至整个PE行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轨迹。并购基金属于私募股权基金,是以控股或者私有化的方式控制目标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业务、管理团队等进行重组改造,待其盈利改善后退出,以获取收益。并购基金的收购资金通常来源于募集的资金和债券市场或者银行并购贷款。并购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陷入经营困局又有潜力可挖,有一定的业务基础的企业,可以是上市公司,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成熟市场中,并购基金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所占比重较大,对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购基金作为替代资本市场,对股权和债券市场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本文无意对平安和家化做是非评判,只是借这起事件研究并购基金的特点。请中国平安和上海家化两边的朋友勿拍我砖。我先来介绍一个书中的经典案例,以便展开分析。塞拉尼斯是一家总部在法兰克福的化工制造商,因经济萧条而陷入困境。黑石看中塞拉尼斯,是因为这是一家主要业务在美国的公司,经历了多次并购且在德国上市。黑石认为如果塞拉尼斯重新在纽约上市,市场将会给出比德国股市更高的现金流倍数估值。除了跨境套利外,黑石也认为化工行业低估,随着经济上升,成本降低,利润将大幅增加。在重组过程中,黑石设立了一家控股的空壳公司,这家公司除了少数由黑石以及黑石管理的基金注入的资金外,主要通过贷款进行收购。获得控制权后,黑石立即按照如下手段对公司进行重组。1,调整管理文化,从内部提升新任CEO,以便更对美国投资者的胃口,以完成最终的IPO。2,向塞拉尼斯注入资金,并且塞拉尼斯发行优先股以筹集运营资本。3,调整组织结构,消减管理费用4,裁员减薪,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出售亏损业务5,通过收购兼并扩大业务范围,在经济回暖时提价,提升现金流6,由塞拉尼斯借钱分红给黑石,黑石顺利收回大部分投资。7,在获得控制权8个月后将塞拉尼斯在纽约IPO上市,然后陆续卖出股票套现。黑石及其投资者在这笔交易中获得利润29亿美元,是投入资本的5倍,也是其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笔业务利润。后来黑石在总结经验时认为:行业周期性上扬,股票在美国的高估值使得公司获得了大部分利润,剩下的原因要归功于运营改善。这个成功经验和价值投资者的获利途径有些相似。这是一起典型的并购重组案例,作为参照,让我们仔细看看上海家化在平安信托成为大股东后发生了什么。葛文耀的微博明确提到平安信托卖掉了家化集团的资产,另外据媒体报道,平安信托也阻止了家化投资手表和精品酒店。据上海家化公告,家化集团挂牌价格为51亿元,其中包括持有的家化股份股权价值约为43.8亿元,由此可见集团公司评估价格应该超过7亿元。平安信托将这部分不相关的资产清理掉,回笼资金,是并购基金的标准做法。上海家化公告中还同时声称,”平安信托认同上海家化(集团)多元化时尚产业发展战略,对受让后的标的公司有明确的发展规划”。葛文耀主政家化数十年,一手把家化集团带大,是个说一不二的主。现在平安刚一入主,就像毛主席打土豪一样,马上“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葛文耀焉能不发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据《环球企业家》报道,2003年葛文耀就曾和投资人商讨国资委从家化股东席退出一事。一位家化高层表示,家化的国有股东上海国盛集团希望对家化每笔财务入账和支出进行审批,但葛文耀并不同意,其强势可见一斑。葛文耀要找的是一位理解并愿意与之共筑家化时尚蓝图的伙伴。葛文耀告诉本刊,他接待过的抛出橄榄枝的投资者,多达20多家,葛首先刷掉的就是外资背景和短期投资者。最终的角力,在海航与平安之间展开。平安在标书中尽表诚意,不仅抛出70亿注资计划,并承诺未来5年内追加投资70亿元,帮助家化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60亿元。不过,这其中的微妙决定因素,还在于葛文耀与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惺惺相惜。一位家化内部人士告诉本刊,“老葛觉得马和他有一样的做企业的价值观和理想。”说到底,葛要找的,是一位值得托付身家的挚交。借由平安投资,上海家化不但可以实施更强劲的内部激励人才机制,招揽更多人才,而且有能力着手打造包括钟表、酒店业的本土时尚帝国—这两点,均是葛文耀内心夙愿。这只是葛文耀一厢情愿,实际上他并不了解资本的本性!葛文耀应该庆幸,如果是海航入主,恐怕早磨刀霍霍向猪羊了。财经媒体上对海航高负债率、对现金的饥渴的报道连篇累牍,再蠢的人也能看出海航就是冲着家化充沛的现金流去的。再说,日化及时尚品牌培育期漫长,且全球巨头云集中国,竞争激烈,风险非常大,国内化妆品品牌和钟表品牌几乎被海外巨头赶尽杀绝。上海家化的旗舰产品佰草集投入7年之后才实现盈利,从2005年才开始逐渐成为上海家化的支柱品牌。葛文耀指望平安信托不仅不退出,还继续将70亿巨资投入虚无缥缈的钟表和精品酒店业务,实在天真的很。国产钟表命运多惨淡呀,飞亚达90年代初风靡全国,现在还不是一样沦落到瑞士名表的代理商。人家平安信托的钱都是有成本的,平安信托的投资者们天天都想着赶紧回本回利润,哪里愿意和你天长地久。除了平安信托出售集团资产和阻止收购钟表以外,我们还能在上海家化的年报中发现两个平安信托参与业务重组、改善利润的线索。其一,其实明眼人不难发现,上海家化2012年营业收入增长了25%,毛利率由上年的57.52%下降到55%,利润率居然大增72%,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销售费用只增长了8.72%,占营收比重大幅下降,由35.9%下降到31%。在竞争惨烈的化妆品市场,上海家化怎么敢随便消减销售费用?莫非根本就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平安信托指责"家化集团个别高管私设小金库,侵吞公司与退休职工利益,涉案金额巨大",是不是就是指这里呢?其二,上海家化2012年报中记载公司砍掉了一些产品线。“集中资源,做大“六神、美加净、佰草集”三个超级品牌,关停了投资效益不佳的清妃、可采、露美和珂珂品牌。“可采是上海家化于2008年初通过收购得到的品牌,运营一直没有改善,在2011年及之前的年报中从来都没有提到要对这些不良资产进行清理。平安一入主家化集团,家化股份就剥离不良资产,这是巧合吗?双方关系闹僵,里面也有平安的不是。当初平安为了竞标成功,不惜胡乱承诺,这对平安有不利的一面,将来再进行类似的收购,恐怕就会遭到管理层更多的抵触,增加并购阻力。黑石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黑石历史上第一笔重要业务,是和美国钢铁集团合作,重组其旗下运输之星业务。当时美国钢铁集团正面临恶意收购的威胁,“三个黑石合伙人没有将谈判焦点放在价格上,而是着重分析对方的担忧之处,并进行安抚”,美国钢铁集团高管说,”这三个人让美国钢铁集团感到放心“。不仅仅在言语上打动客户,黑石在交易结构上也做了有益于客户的安排。虽然黑石收购了标的公司51%的控股权,帮助剥离了相关负债,改善了美国钢铁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但是黑石仍然让客户在企业关键决策上拥有和黑石对等的表决权。黑石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美国钢铁集团反过来向黑石提供融资帮助。这项业务的成功为黑石赢得了”黑石集团合作伙伴“的好名声。平安在收购上也运用了这个技巧,可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旦成交马上就翻脸,不大厚道。要想了解平安信托的行为,还得从它的资金来源、运作和退出方式谈起。通常来说,并购基金需要在尽可能的短时间内脱手,如果有合适的买家,收购协议的墨水还没干,就可以再签一个卖出协议,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利息负担重。在家化案例中,平安信托的资金来源有所不同。从平安的年报来看,投资业务是平安的一项重要业务支柱,其核心子公司是平安信托。平安信托从事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在内的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2年12月31日,平安信托净资产为人民币151.47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达人民币2,120.25亿元,扣除子公司平安证券净资产85亿,平安信托合计自身只有66亿净资产,和管理的总资产规模相比微不足道。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30亿,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2.7亿占75%。可见平安信托就是个第三方资产管理服务公司,主要是靠管理费生活。这种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要不断退出收购,了结利润,将投资收益分给投资者,这样下一期信托产品就能募集更多资金,收取更多管理费。指望和这种搞一夜情的托付终身,葛文耀太天真了!平安信托的的融资手段主要是私募资金,从年报中看不出债务融资的迹象。实际上在华尔街成熟的并购交易中,并购基金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来源于债务融资,杠杆收购是并购基金的主要运作方式。”资本之王”书中对杠杆收购做了很好的描述,“杠杆收购是步步为营的地面战争,作为私募股权投资者,你需要成为一个某种意义上的“控制狂”,耐心地预想到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并制定好对策。……渐进改善它的盈利能力以提升公司价值。杠杆收购更关注现金流,这是因为只有公司能在经济起伏中保证还本付息,银行才同意放贷,投资者才会购买公司的债券。私募股权投资意味着要对企业进行深入探查和分析:年收入能增长一个还是两个点?最终利润有多少?那些成本可以降低以提高利润率?”。和偶这样的小散在二级市场的的投资评估不同,黑石这样的并购基金主要评估的指标是现金流倍数。一句话,借的钱是要还的,怎么还,拿并购标的的现金流偿还。这里现金流是指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支出剩下的部分,不考虑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等经济利益流出。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杠杆收购的浪潮,很多收购者觉得EBIT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于是更进一步,扣除折旧(depreciation)和摊销费用(Amortization)得出EBITDA,用EBITDA来衡量公司付息能力。在资本之王中,随处可见用现金流倍数评估并购标的案例。并购基金收购后使用并购标的的现金流快速归还债务,剩下的就是权益收益,并购基金自然大赚一笔,实现惊人的股权回报率。股权回报率通常是基于最终股权价值的初始股权投资的内部回报率。下面举一个日常生活中可见的例子来解释一下。这是一个简化模型。假设偶购买房子的价格是1,000,000元,用自有资金支付了250,000元的初始权益,并担负750,000元的负债。在未来五年内,除支付利息开支,用租金偿还了500,000元的债务。假设房子五年后的价值仍然为1,000,000元,则购买房子五年后,房子的权益已经提高为750,000美元。假设房子在第5年年底以1,000,000元的价格卖出,则250,000元用来偿还剩余的债务,750,000元留于业主。权益报酬率为25%。这个例子和杠杆收购基金的运作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杠杆基金动用的杠杆更高,而且因涉及到税务、资金来源的问题而显得非常复杂。据有个报道,(我不太肯定这个数据是否真实,可能负债也包括了KKR旗下管理的并购基金)KKR在竞购RJR纳斯贝克的斗争中胜出,收购价是每股109美元,总金额250亿美元。KKR本身动用的资金仅1500万美元,而其余99.94%的资金都是靠负债筹得。除了高杠杆带来收益,由于大量举债,导致并购标的扣除利息后的税前盈利很少或者干脆亏损,并购基金将本来应该交给政府的所得税也一并笑眯眯地纳入了自己的腰包。印象中巴菲特在年报中曾说,他和查理一见到年报中出现EBITDA就气的浑身发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指标忽略了折旧摊销费用。巴菲特也非常喜欢私有化收购,不过他会一直持有运营,不会想着通过IPO或者并购而再次出售。作为企业运营者,巴菲特当然不喜欢EBITDA。杠杆基金玩的是一夜情游戏,天亮说分手,他们怎么会有兴趣关注长远发展。说到巴菲特,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平安证券而是巴菲特收购了上海家化,结果又会怎样?虽然巴菲特号称不管并购的子公司的日常经营,但是他却一直要求子公司将多余现金分配回母公司,自己牢牢地把握着资本分配权,使他们无法把多余资金用于低效率的项目上。我相信巴菲特同样不会同意葛文耀去搞手表和精品酒店这些劳什子玩意。和平安信托的不同的是,巴菲特谈收购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像平安信托那样为了竞标成功而瞎许诺注入巨资云云。美国资本市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很多上市公司股权已经高度分散,管理层或者董事会这些内部人控制着公司。如果不改善,或者因为外界环境而陷入困境,导致股东不满,这个时候就会有并购基金,恶意收购者或者竞争对手接管。比较着看,国内的公司就太舒服了。华尔街并购基金的发展,伴随着融资渠道的发展,通常来说,并购基金公司自有资本相当少,基本上都是合伙人自己投入,相对于庞大的收购规模而言只是九牛一毛。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垃圾债券的大量发行,华尔街迎来了一次并购浪潮。其中最典型的一起就是“门口的野蛮人”中描述的经典案例:RJR纳贝斯克收购案。这笔被称为“世纪大收购”的交易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杠杆收购。这本书写的相当精彩,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在收购进入竞标阶段后,竞标价格快速交替上升。每一轮投标背后都是竞标人筹资能力和现金流评估能力的较量。KKR因大量使用了德崇证券发行的垃圾债券最终胜出。在80年代之前的华尔街,并购业务了了无几,并购贷款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且获得条件非常苛刻。这和我国当前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非常相似。国内商业银行对于并购的参与还远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尽管国内已经放开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限制,但并购贷款的投放条件有十分严格的限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在发放并购贷款时,“并购的资金来源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不应高于50%,并购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这些限制虽然有利于商业银行控制并购贷款的风险,但却不利于并购基金利用商业银行进行并购融资。2012年中国的垃圾债券刚迈出一小步,证监会允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企业私募债对企业发行主体有诸多限制,例如主体不能是金融机构,必须达到一定的资产规模,这使得PE基金以发行债券获得资金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偶甚至觉得这都不能叫做垃圾债。在并购融资中,过桥贷款是一项重要的融资手段。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德崇证券倒闭,垃圾债券之父迈克尔米尔肯被捕入狱,垃圾债券变得声名狼藉,使得之前来源于垃圾债券的资金转为主要依靠投资银行的过桥贷款。(这些贷款通常在随后的几年被公司发行的长期债券所替代);过桥贷款是指金融机构A拿到贷款项目之后,本身由于暂时缺乏资金,于是找金融机构B商量,让它帮忙发放资金,等A金融机构资金到位后,B则退出。从一般意义上讲,过桥贷款是一种短期的过渡性贷款。通常并购谈判完成后需要马上交割,这个时候临时筹集大量中长期债务是相当困难的。过桥贷款起到了过渡作用,是使购买时机直接资本化的一种有效工具。国内的投行过桥贷款业务甚至连第一步也没有迈出。上周媒体有消息说,有关部门开会研究草拟证券行业规划与发展战略,会上来自监管部门的人士向行业提出十年增长十倍的长远规划,监管部门领导给部分券商布置了两大研究选题,一是参照海外市场经验,研究FICC业务的方向及准则;二是研究证券公司融资业务的开展,包括质押、过桥贷款、并购融资等业务。有监管部门领导表示,这两项业务有望成为今年监管部门及证券行业的最大创新。如果上述规划能成行,看来信贷业务现在又要加上一项:过桥贷款和并购融资。在21世纪初,华尔街的资产证券化蓬勃发展,为并购基金筹集到充沛的资金。市场资金如此充沛,股票市场也牛气冲天,收购一个接一个,一个一个的大公司被易手,包括希尔顿,家得宝,飞思卡尔,玩具反斗城等,席梦思甚至被易手数次。有个笑话说美国人不是在车上就是在床上,和性联系在一起的床垫代名词席梦思与擅长搞一夜情的并购基金真是有缘啊。随着竞争激烈,并购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到2007年被收购的大公司价格达到了现金流的9.8倍。要知道之前黑石并购塞拉尼斯,经过两年的漫长谈判,黑石的出价不过为现金流的5倍。2006年,KKR主导的以330亿美元收购连锁医院HCA并购案,打破了之前的RJR纳贝斯克250亿美元收购案记录。资产证化即所谓的资产支持证券。贷款财团和债券融资集团仍旧先支付贷款,但是将贷款分级打包,卖给其它公司,“放贷人把贷款打包出售给新成立的企业实体,那些实体以抵押贷款为标的资产发行债券,并用从中得到的本金和利息偿还债券持有人。在整个过程中允许银行出售他们已经发放的贷款,以此筹集资金并再次发放贷款。”,随着资产支持证券的发展,银行渐渐地已经不把自己当成放贷人而是仅仅作为市场和借款人的中介,从而减少了自有资金的风险,因此也就没有动力去担心违约问题。这样流动性越来越宽松,贷款品质越来越差,雪球越滚越大,最终酿成次贷危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小荷露出尖尖角。国内的创新小心翼翼,着重强调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在这种情况下,当前获批的几乎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基建设施融资,比如隧道收费,高速公路收费,公园门票收费、污水处理厂收费等,这和美国的资产支持证券的发展历史完全不同。美国证券化先是从信贷资产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首先被用于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下面说说并购基金的退出渠道,实际上刚才我们也提到了退出渠道,比如平安信托卖掉集团资产收回现金,塞拉尼斯举债向控制人分红等。笼统来说,退出渠道分成大概一下几种。1,通过IPO。这种方法受市况影响影响很大。前几年PE火爆,大家都去做PE,均为投资但不控股、谋求IPO上市退出的突击式Pre-IPO。最近两年股市低迷,IPO暂停,项目“烂”在手里,突击Pre-IPO的个个傻眼。实际上突击Pre-IPO的严格来说并不是并购基金的典型做法。2,二次收购。就是找个买家把股权卖出去,通常是下一个并购基金或者是战略投资者。还有个不太常见的是资本重组,这项我就不详细展开了。我想着重说的是,并购基金并购标的后改善运营,提升估值和股价的特点也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带来了机会。黑石在以每股32.5欧元取得塞拉尼斯的控制权后,就立即着手重组,实际上这时还有大概16%的股份在外部投资者手里,在随后的一年半中,黑石花了更高的代价才陆续完成全部收购,最后一笔股份每股花费了67欧元,是取得控股权收购代价的两倍。就是因为这些外部投资者知道,随着公司运营的改善,股价必将越来越值钱。杠杆收购中包括一个特别的类型,管理层MBO。张裕和双汇MBO是杠杆收购的典型案例。张裕和双汇这两家公司在管理层完成收购后,着手改善运营,增加收入,降低成本。随着利润和现金流增长,股价也在持续增长,给很多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了很好的收益。家化被平安成功收购后股价反而盘整下跌,甚至跌破平安入股价,这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买入机会。我当时掂量了半天也没敢买,这只能怪自己眼光短浅,目不识珠啊。当前中国并购基金的现状中国的并购基金才刚刚起步。2003年弘毅投资是中国并购基金的开先河者,如今券商系并购基金开始浮出水面。2013年1月22日,由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十二家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提出推进行业兼并收购,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并参与全球资源整合与经营。这对我国逐渐兴起的并购市场将是一个重大利好,金融机构参与并购的程度将更为深化,并购基金在并购市场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当前并购基金大致包括如下类别,本文主要涉及基金型并购基金,不涉及产业并购基金。本土私募并购基金:包括弘毅投资、鼎晖创投、达晨创投、易凯资本等,在并购基金运作手法上与国际资本市场风格较为类似,着眼于产业长期投资,采用完全控股的方式,通过并购整合提升企业价值,最后通过退出方式实现投资收益。外资并购基金:不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并购基金,比如高盛资本、KKR、黑石、凯雷、华平、贝恩资本、德州太平洋等金融大鳄已经进入了中国并购市场。2004年6月,新桥投资以12.53亿元人民币收购深发展17.89%的股权,为了改善运营,提升出售价值,新桥甚至请了曾任美国财长的金融高官整合深发展。后来新桥通过将深发展出售给平安实现获利退出。张裕和双汇管理层收购的背后同样有这些大鳄的魅影。券商系并购基金:2012年,中信证券获准设立并购基金。根据中信证券公告,中信证券拟通过其全资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联合若干产业投资者设立中信并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开展并购基金业务的平台,管理公司以普通合伙人身份发起设立有限合伙制的中信并购基金。中信并购基金委托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规模为50-100亿元,以非公开方式向机构投资者筹集资金。在中信证券之外,中金、海通、国泰君安等券商也纷纷申请并购基金募集。券商系并购基金基于其投行业务项目积累、行业研究积淀以及专业团队优势,有望成为我国并购基金市场中发展迅猛的一大阵营。除了并购标的本身外,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对投行来说同样存在很多重大的业务机会,比如并购基金管理费收入,为企业发行债券、优先股这样的再融资承销,为后续剥离的业务寻找买家,过桥贷款利息和佣金、财务顾问费用,并购咨询佣金等,同样为投行带来了大量业务机会。在竞标RJR纳贝克斯的过程中,很多投行如雷曼、摩根斯坦利、高盛等闻风而至,就是冲着其中业务机会来的。”门口的野蛮人”从头看到尾,偶的感觉就是所有的人都在为钱争吵,包括律师,会计师,银行家,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层,公众媒体,没有人关心公司的产品、消费者、雇员和社区的利益。以至于作者感叹:”这些人为什么如此关心计算机中出来的数据而不是工厂的产品?他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拆散一家公司而不是去建设他呢?”为什么呢?哈哈。

篇六: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瞩目的新焦点就像是一部未完待续的剧本,2010年,私募行业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故事。行业目前现状已有所改善,但前景不够明朗。时隔一年,并购业务依旧顽强地发展着。在我们刚刚完成《资本之王》的出版时,并购生意兵败如山倒,并且许多业内在05—07年发起的大手笔生意都是江河直下。但也就是从那之后,市场开始强力反弹,超低的贷款利率以及复苏的经济及时扭转了并购界的颓势。在十年大额交易的中期报告中,绝大部分交易都是处于净盈利状态。新的收购生意开始酝酿。黑石集团的股价也从2009年2月的3.55美元反弹到2011年初的20美元。这一年间,我们跟踪黑石和杠杆收购的几个主题也愈发明朗。而且,业内的精英集团也不断多元化私募投资行业,同时业内企业公开上市的步伐也在加速。此次的经济危机改变,甚至重塑了行业的发展模型。这本书讲述了黑石集团以及整个私募行业近几十年来发展壮大的故事。这两个主题对中国的读者都有极大的吸引力。自从2007年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购买黑石集团10%的股权以来,黑石集团就与中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了。除了投资黑石集团(管理多家投资基金的母公司)外,中投公司还大量投资于黑石集团管理的投资基金,因此,中国人民可以间接地享有黑石集团及其投资的成功收益。除了黑石集团之外,私募股权在过去的30年内不断收购、重组企业,为企业提供资本,成了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最近几年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力更大。正如本书最后一章中所解释的,私募行业可以看作一个替代资本市场,为需要资本或者想要出售资产的企业提供类似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的功能。私募股权还可以看作公司出现经营困难时,比如价值被市场低估或者需要进行重大变革时,公司所有权的临时表现形式。上市公司和大企业的子公司自身很难解决这些问题。私募股权通过履行这些功能,同时巧妙地利用市场,在贷款利率较低时借款,在公司价值低估时收购,为其投资者和创始人比如黑石集团的合伙人兼CEO史蒂夫·施瓦茨曼取得了神话般的利润。事实上,施瓦茨曼的财富在2007年他为自己举办了一场奢华的生日宴会后变得众所周知,当时正是市场的顶峰。这次生日宴会也正是本书的起点。虽然到目前为止私募股权对中国经济的作用还微乎其微,但是,随着中国的货币不断流入私募管理的基金,中国的读者将会渴望获知黑石集团及其为数不多的竞争对手在几十年来是如何获取超常利润的——其收益率高于西方股票市场几个百分点,以及为什么其他公司轰然倒闭,给其投资者带来损失。即使黑石集团也曾经出现失误,我们在书中做了详细的编年记录。从许多方面来看,它的错误投资才是最有趣的部分。如今,亚洲市场正作为私募股权未来发展的重要部分快速崛起。私募股权基金过去的投资者主要是美国养老基金、大学捐赠以及金融机构。但是,随着财富在世界另一端的中东和亚洲不断累积,黑石等私募公司的投资资本越来越多地来自这些地区,正如中投公司的投资。而且,金融危机开始以来,大型私募股权公司把目光投向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不仅仅是为了投资资本,更重要的是寻找投资机会。如果美国和欧洲经济如多数观察家所预测的那样维持长期低增长,那么这将成为最重要的原因。黑石集团登陆亚洲市场较晚,但是2007年以来在中国进行了多笔交易。它投资了中国蓝星集团,一家化学公司,并且同意帮助中国蓝星收购国外其他企业。它还投资了中国的一家商场,2009年它还与浦东政府达成了创建一家人民币投资基金的协议,将其资本投资于中国。这些都清晰地表明中国在黑石集团这样的私募公司未来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以及他们希望参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多样性。这本书的一个关键主题是,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变化,像黑石集团这样最成功的私募股权公司一直在随着时间调整、改变其投资策略。当人们对他们的了解还限于杠杆收购(LBOs)时,即他们只投资一小部分自有资金(比如25%),通过借款获得剩余资金来收购一家公司,而在其他时间,他们已经进行了完全不同的投资。这种灵活性已经体现在美国私募股权公司与中国企业之间的联盟上。在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中,中国的企业与私募股权公司合作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而不是为了资本。反过来看,以黑石集团投资中国蓝星集团为例,其原因是黑石可以带来如何收购其他西方化学公司的知识。同样,2005年,黑石集团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得州太平洋集团(TPG)投资于中国的电脑制造商联想集团,以帮主其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货币的重要性比不上得州太平洋集团带来的如何兼并企业的经验及其对西方市场的了解。私募股权公司在收购、兼并和重组企业方面具有专业的知识,中国的公司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专业知识。而且,由于私募股权公司在几年后要以利润回报其合伙人,因此,他们对于那些不愿出售永久股权来获取帮助完成交易的公司来说是非常理想的中期合伙人。本书主要是介绍一段历史,自从2007年黑石集团上市以后,由于金融危机和黑石主要竞争对手相继上市的影响,私募股权公司的演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公司被迫进行多样化改革,根据市场随机应变。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本书将解释黑石集团及其竞争者是如何在西方经济中产生影响力,他们对所拥有的公司所做的改革,以及他们是如何不断以此获利的。同时,本书也展望了这些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亚洲将会成为他们的主要目的地。通过了解黑石集团及其同行,中国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公司在中国扩张的动机,以及他们将会带来怎样的机会和风险。

篇七:私募股权,不过是一桩先收购公司,然后若干年后再把收购的公司出售以获取利润的生意,现在,这种生意正式从经济的边缘地带移到了经济最核心的位置。私募股权的妙处在于公司人很少,多数时候在暗处操作,他们很少在媒体露脸,更不会向媒体透露投资计划的细节。痴迷于把公司变得更值钱,而不管公司是增长还是衰退,结了一笔生意然后再开始一笔,不断地兼并,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几位精明的金融家通过数次投资成功地将一家小公司发展成规模庞大的企业,并赢得了财力雄厚的公共养老基金和投资界其他巨头的支持。施瓦茨曼及其同行如享利·克拉维斯创造了资本家的新形象,他们介于大银行和兼并公司之间,像银行一样注入资金,但又掌控公司,他们的生意遍布全世界。这些精英们影响力巨大,他们所持有的公司不断地买进、卖出,精英们通过收购举措以及做出的收购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市场。杠杆收购的原理并不是晦涩难懂的金融学术,也不是什么骗人把戏,任何通过抵押买卖过房子的人都可以理解它的运作。杠杆收购早期,家族企业是收购公司的重要目标,因为很多家族企业希望将资产变现,而杠杆收购公司会与其他仍担任管理层的家族成员共同控制公司。“我们并不想把太多资金投资于低收益资产,我们的经营理念是:每个雇员都能撬动高额资产,边际收益率要非常高。”“我们希望推广‘黑石集团是企业合作伙伴’这一理念,但愿这笔交易可以起到效果,它给华尔街传达了这样的信号:我们灵活多变,我们寻求友好合作,我们能够成为您最忠实可靠的拍档。”“你很难说得清,究竟是黑石集团成就了摩根大通还是摩根大通成就了黑石集团,要是没有对方的话,他们都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成就。”不像其他收购者对其收购的资产采取强硬控制措施,黑石集团更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黑石集团还有一点跟其他竞争对手的思路不同,施瓦茨曼认为伙伴关系可以增加黑石集团的成功概率。“我们比其他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更加注重控制风险,这是出于本能。我讨厌失败,对我来说,亏损就是失败。我只是把个人偏好融合到公司战略里。”任何人只要犯一次足够严重的错误,就必须出局,合伙人也不能幸免。找出所有潜在风险是每一个合伙人的责任,任何人都不能对言辞激烈的讨论感到愤怒,因为这不是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他们应该意识到,被批评的不是“他们的”生意,而是“公司的”生意。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公司的利益。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全新时代的开端:产业情况不断变化,管理者和工人都缺乏安全感。正如穿衣方式有异,风险资本承担的投资风险与收购基金公司所面临的完全不同,它们为一系列入账很少甚至尚没有销售收入的小公司提供资金,这些创业者即使有收入也不足以抵消开支。秃鹰投资者有几种赚钱的方式,一种是属于趁火打劫式。另外一种方式是,你可以在那些可能不会完全偿还,但却可以在公司重组时转换为股权的债务上碰碰运气。“当你看到问题交易时,你的思考方式必须完全不同,因为你需要和债权人、股东进行博弈,要面对不同类型的债权人,因此谈判是非常复杂的。”购买者是十足的机会主义者,利用市场的混乱和商界的经济问题为他们自己和投资者牟利。但他们在市场底部投资的亿万美元资金为卖家提供了渡过难关急需的资金,也稳定了公司不断下滑的估值。那时私募股权公司有充裕的可支配资金,起到了主流资本市场无法起到的作用。这是金融和人性的法则:能不断为客户带来利润的投资经理就能不断获得更多资本。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各种非传统的、高收益的资产,可以实现整体收益的最大化。一旦发现有对某种金融产品的需求,华尔街就会想方设法满足它,这是条铁律。从公开市场筹集到真正的永久性资本是私募股权管理者的梦想和“圣杯”,既可以避免烦琐的资金募集活动,也能拓宽投资者的范围。从经济角度考虑,债务已经变成最为廉价的资金来源。投资者总是期盼着在股市中得到高回报——分红和股价上升,要知道,股票比债券或者贷款更有风险。但债务已经变得如此便宜,条款如此宽松,私募股权公司可以借钱从股东手里购买公司的股票,并且收购价大大超过该公司在股市上的价值。黑石集团由100多个合伙人、公司和基金以合同、交叉管理、所有权等方式聚在一起,但没有一个可以公开出售股份的母公司。“人都是矛盾体,我们希望生活在鱼缸里被人欣赏吗?我们希望公开披露自身的净值和私人补贴吗?与KKR集团设立基金从股票市场上募集资金相比,这是个本质上完全不同的决定。”如果收购很成功的话,被收购公司的市值和现金流通常会在几年后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恢复时间越长,投资收益率就越低:两年后以50%的利润率出售相当于25%的年回报率,而若在5年后出售这笔资产,年回报率仅为10%。因此那些象征着经济繁荣时期的巨额收购交易的回报率通常并不高。收购公司的利润是依靠公司能否维持长期成功来取得的,而不是靠以一个高估的价格将其股票销售掉而后迅速撤走资金的方式获得的。成功的收购只有大约1/3的收入直接来自于杠杆,剩下的部分得益于公司长期价值的提升。私募股权公司的利润来自于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杠杆交易、金融工程方法、良好的时机、公司的新战略、并购和剥离,以及运营调整,其中一些因素相对而言创造了更多基本的经济财富。我们很难说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对私募股权拥有的公司有多少贡献,但是对于私募股权所有制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当一家公司需要开辟一条新道路时。私募股权已经普遍被认为是与传统资本市场并行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市场,是企业所有权转移的一种过渡方式。杠杆收购仍然是私募股权公司的典型业务,当债务市场回暖时必将首先繁荣起来,但私募股权行业注定会向新型业务发展。

篇八: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网络科技兴起,催生了一批新型的投资机构——风险投资基金。风投与私募是概念和模式都迥然相异的资金管理模式。风投侧重的是特定技术或产品在未来的现金流,所以风投永远都在问“下一个风口”,以及“你的模式有什么特色”,它们面对的对象可拿不出过往三到五年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不然怎么叫风险投资。像黑石这类私募,则极为关注投资标的目前的现金流,说白了,私募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