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中德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摘要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就业带动力强、企业链长、关联度高等特点。汽车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也有巨大的拉动能力,有利于一国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在分析、比较和借鉴的基础上设计提高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的合理化对策。总体来看,本文内容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目的和意义,它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二部分是中德汽车企业发展比较现状,它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中德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第四部分分别是中国德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它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五部分是结论,它是本文的研究总结。关键词:中国;德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
ABSTRACTTheautomobileindustryoccupiesthepivotalpositioninthenationaleconomy,hastheemploymentdrivingforcestrong,theenterprisechainlong,thecorrelationdegreehighcharacteristic.Thedevelopmentofautomobileenterprisesalsohasahugedrivingcapacityforeconomicgrowth,whichisconducivetotheadjustmentandupgradingoftheenterprisestructureofacountry.Onthebasisofanalysis,comparisonandreference,thispaperdesignsreasonablecountermeasures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Chineseautomobileenterprises.Overall,thispaperconsistsoffiveparts.Thefirstpartisthepurposeandsignificanceoftheresearch,whichisthepremiseofthispaper.Thesecondpartisthe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ChineseandGermanautomobileenterprises.ThethirdpartisthecomparativeanalysisofthecompetitiveadvantagesofChineseandGermanautomobileenterprises.ThefourthpartistheanalysisofthecompetitiveadvantagesofChineseandGermanautomobileenterprises.Thefifthpartistheconclusion,whichistheresearchsummaryofthispaper.Keywords:China;Germany;Automobileenterprises;Competitiveadvantage
TOC\o"1-3"\u一、研究意义及目的 4二、中德汽车企业发展现状比较 5(一)中德盈利差别大 5(二)中德汽车贸易技术利用现状 5(三)利用技术外溢的现状 5三、中德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 6(一)中德汽车企业集中度低的比较 6(二)中德汽车企业出口竞争力比较 7(三)中德自主品牌发展比较 8四、提升中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建议 10(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01.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112.注重发展商业模式创新 123.在研发方面投入资金 12(二)积极培养和引进汽车企业高端人才 131.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的员工培训工作 132.开展职业经理人和大学毕业生的选拔和引进工作 14(三)价格策略改进 141.坚持低价策略 142.购车优惠政策 15五、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中德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一、研究意义及目的目前世界汽车市场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而中国市场对汽车产品的需求却日益增强。随着中国加入WTO,许多外国知名汽车制造商从战略角度看中国,世界汽车产业在中国市场的投入的速度和深度都增加了。很多国际汽车巨头都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世界汽车产业的前15大汽车制造商都在中国找到了合作伙伴,已经进军中国的跨国企业也在以原来的规模扩大投资。与此同时,跨国企业的汽车零部件工厂也进入了中国,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重组,随着中国民营汽车公司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市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竞争。面对来自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当前中国汽车公司的快速发展,世界汽车公司为了控制国内市场而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汽车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原来依靠传统经验便容易掌握和判断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很多新的竞争需要现有的经验,在企业的经营中,实行科学管理方法,综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基础,为了满足企业开发的实际需求,有必要制定相关战略计划。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估的目的在于确立与不同主题、目的、环境下的评估指标体系相对应的评估方法,以及科学有效地准确地评估企业的当前状况和发展潜力。评估和规划可执行的商业经营战略。汽车企业竞争力研究与其评价的意义在于以下四点:(1)在理论上重新定义和规范企业竞争能力的含义,从实践上解决企业现有竞争实力的综合测定。(2)分别从行业的角度反映企业竞争力的现状,使各汽车企业能够客观的认识自身状况,找出存在的差距,然后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3)促使汽车公司分析影响竞争力的内部因素,测定内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并调整其组合关系,以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及竞争环境,找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法。(4)为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决策和政策,维持和加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总而言之,本篇文章采用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为题材进行研究不管在理论上或者说是在显示目的上的作用都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此文也希望可以付诸实践,站在决定条件的基本论据上,科学合理的对本论文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对我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成因提出合理化建议。本论文力争证实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能否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国一样位居世界一流水平。二、中德汽车企业发展现状比较(一)中德盈利差别大德国有自己的利益优势:1.德国汽车的深厚历史创始人卡尔奔驰(梅塞德斯-奔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德国企业独立的制作方法尊重消费者,也尊重德国汽车业。2.高速公路开始进行不限速,德国汽车制造商为了构筑强有力的品牌。3.强势的品牌,就要对品牌的长期承诺,品牌的清晰度,品牌的关联性,给予注意。对于科技为主的行业来说,工程师享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德国的汽车公司里工程师多,德国人不会拒绝投入大量的成本。中国落后于德国的汽车文化。其他交通文化起步比较晚。这个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在技术方面不具有核心技术能力。依赖于加工盈利收益性的处理,没有自主出口的品牌。(二)利用技术外溢的现状 德国企业在中国合资建立工厂,其实它的技术含量很高并且德国还是对我国输出技术的第三大国,截至2018年,中国共批准了10428份从德国进口的技术合同,总计394亿6000万美元。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数量最多。因此可以说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技术是先进的,德企对华技术转移一般通过特定的技术设备作为其主要载体;同时通过配套的服务方面和培训方式这方面的软技术转移,对华技术转移。但由于在中国的德国企业转移到中国的技术相对较低,面临淘汰的情况,中国需要通过自主开发增强核心竞争力,也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德国的汽车公司限制了汽车核心技术和新兴技术向中国跨国企业的转移方式。由于主要采用内部转移模式,东道主国家无法整合到技术系统中,技术企业很难实现硬件技术的转移。可以说技术的渗透效果是最小限度的。三、中德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一)中德汽车企业集中度低的比较根据上述中德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结果与科学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德国汽车企业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之所以较弱,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即汽车企业集中度低、汽车出口竞争力弱、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缓慢。从表3.1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汽车企业从2010年以来年产量超过1800万辆,并连续四年蝉联世界汽车第一产销辆大国宝座,但是整体来看中国的汽车企业集中度还很低,相对于德国企业集中度相差50%2010年以来,中国的汽车生产和生产企业大约稳定在370。但是平均每年输出超过50,000台的车辆只有31台。年产量超过10万辆,其余340辆汽车制造商的平均年输出只有22辆。不到10000台的汽车,甚至许多汽车制造商的年产量都不到5000台。中国的汽车生产和生产企业大约稳定在370家左右。但是平均每年生产超过50,000台的车辆只有31家。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22家,其余340辆汽车制造商的平均年输出只有10万辆。不到10000台的汽车,甚至许多汽车制造商的年产量都不到5000台。表3.12018年中国汽车企业产销量前10名共体数据统计情况序号汽车厂商名称生产量(辆)国内产量比重销售量(辆)国内销售占比1上海汽车集团公司397291021.57%396600421.42%2东风汽车公司305912116.61%305858816.54%3中国一汽集团256671913.94%260135214.05%4长安汽车集团200310310.88%200854110.84%5北京汽车集团15136968.22%15263378.24%6广州汽车集团7006754.01%7361363.97%7奇瑞汽车公司6374243.45%6417163.46%8华晨汽车公司5537663.02%5667983.05%9长城汽车公司4865632.63%4868122.62%10江淮汽车公司4858572.62%4948232.66%表3.1为2018年中国汽车企业产销量前10名的具体数据统计情况,从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汽车企业集中度CR1即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为21.57%,CR2即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为38.18%,CR3,即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为52.12%,CR4,即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及北京汽车集团为63%。与此同时,2018年德国汽车企业集中度方面,CR1即大众为47.3%,CR2即大众和奔驰为71.4%,CR3即大众、奔驰和奥迪为84.9%,CR4即大众、奔驰、奥迪和宝马为94.7%。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德国汽车企业,中国汽车企业的集中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大量中小整车生产企业亟待整合。(二)中德汽车企业出口竞争力比较不可否认,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大国和出口贸易大国,但是相对于强大的出口贸易规模,其汽车产品出口规模始终很小,比如2018年中国出口贸易额高达14.39万亿,其中汽车出口贸易额仅为775亿元,汽车出口占全部贸易出口的比重仅为5.4%。实际上,这是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最好成绩,如果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分析,汽车出口竞争力会更弱。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4年间中国的汽车出口占全部贸易出口的比重仅为1%,期间贸易竞争力即TC一直处于负值状态;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规模首次超过进口数量,同年贸易指数即TC为0.0558,随后到2007年一直呈上升态势。受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汽车企业的出口在2008-2010年间不断萎缩,贸易竞争力指数从2005年的0.0558下降到2014年的-0.093。从2014年开始,虽然出口和进口的总额逐年提升,但是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力指标一直稳定在这个值附近,并没有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复苏而升高。(具体如表3.2所示)。表3-2.22014-2018年中德两国汽车贸易竞争力指数统计表20142015201620172018中国-0.093-0.083-0.049-0.060-0.028德国0.6160.7150.6220.6140.636也许从汽车年生产量来看,2007年以来中国汽车年生产量连连攀升并始终在规模上呈压倒性趋势超过德国,但是汽车年出口量从2012-2018年间仅为年均产量的3%,与德国动辄超过75%的出口率相比简直是不可同年而语。相对于中国,德国的汽车企业出口规模和竞争力要好得多,作为汽车发达国家从2010年以来德国汽车企业年产量的75%销往世界各地,在这一点上是中国同期最好成绩即2014年5.1%的14倍还要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德国汽车产品出口规模为233万辆,汽车产品出口到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为954亿美元,是同期中国汽车出口金额的8倍多。综上所述,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还远远低于德国,加之中国汽车生产率和抗风险能力弱,未来中国的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中德自主品牌发展比较不可否认,从2008年以来伴随中国汽车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先后涌现了以奇瑞、比亚迪、长城、江淮以及力帆等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然而相对于德国大众、宝马、奔驰和保时捷等德国汽车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销售量从未超过50%,由此可见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还很缓慢。据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2014年中国汽车品牌销量为527万辆,其中293万辆是以本土品牌销售的,与2013年相比分别增长1.3%和1.22%:同期,占中国乘用车销售总量和轿车销售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6%与30.98%。由此可见,2014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无论是乘用车还是轿车均不到50%,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18年,同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占中国乘用车销售总量和轿车销售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8.4%与22.4%。相对于2014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乘用车和轿车市场占有率之所以下降,从外部原因来看主要是德系、德系和美系汽车品牌的强势扩张所致,从内部原因来看则是由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缓慢所致。相对于中国,德国的人口规模仅为8000万,2018年汽车保有量则为4390万辆,其中每千人拥有汽车563辆,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超过70%,远高于同期的中国汽车品牌占有率。突出的技术领先战略是建设企业强国的根本。无论是奔驰、宝马,还是生产普通乘用车的大众,都始终将追求技术领先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技术领先是德国汽车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在世界范围内,德国的信息技术未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汽车企业的自主技术水平没有核心上的突破。我国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低,与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有密切关系。中国汽车企业发展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有密切关系。以中型卡车起步,主要是在原苏联技术援助下,自力更生开发卡车和小轿车。技术水平处于缓慢起步状态。随后由于政治运动导致中国汽车缓慢起步状态。随后由于政治运动导致中国汽车策之后,我国汽车开始进入合资时代。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合资企业对中国汽车市场缺少足够的信心。我国汽车企业包括其他行业企业在思略特《全球创新1000强》榜单、《2018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排行榜》榜单上“榜上无名”。只有华为唯一一家中国企业上榜,却不是汽车企业。全球创新1000强中的前六车企集中在德日美三国,表6.8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排行榜前50中的车企也集中在德日美三国。我国汽车在研发费用绝对额方面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另外所示,我国汽车企业研发费用增长赶不上营业收入和销售额的增长,工程技术人员占比增长速度缓慢。表3.32018年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排行榜前50入围汽车企业数据来源:1.《中国汽车报》网2018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排行榜10家上榜车企上大众登顶四、提升中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建议前文通过分析,已经找到我国汽车企业的定位,并且根据计算结果,找到我国汽车企业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下面根据这些差距,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对提升我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有所帮助。(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十三五规划将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作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战略提出来。迫使注重自主创新成为所有中国本土自主品牌企业的战略核心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中国汽车来说是一项比较有利的政策。在十三五规划中,给自主创新企业提出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支持:第一,给与财税支持;第二,给与政府采购的支持;第二,给与金融支持。目前的3个主要战略支援的方案运用计划尚未确定具体的、详细,那些在汽车企业的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法并没有对应,这些三个战略从对策的观点非常明确,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书中被明确提出,为其实施和实施奠定了基础。如今汽车产品已经成为复杂的高科技产品,对于中国汽车来说,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掌握高新技术是其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20年汽车发展的趋势是以数字化为特征,系统控制集成化,零部件机电一体化,汽车企业成为工业化与信息化互为促进的最为典型的例子。今后在产品研发的布局上,中国汽车公司应主要注重以下两大方面:(1)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为独立的创新的重要任务,作为数字统一,统一化、汽车系统等模块的整合的技术,作为将来的努力做到的目标,实现更为人性化的产品设计。(2)独立的研究开发的目标是生产,节约能源,环保车辆,将来的主要生产任务作为新的电力及开发电动汽车,轻型材料和绿色制造,高科技汽车电子智能车等。对于独立的研究开发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得技术专利。技术上都依赖于别人。政治上和经济上独立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科学技术上独立的时候,才有独立的自主性。科技是主要生产力,只要具有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平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就能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自己的品牌。因此中国应当把自主创新作为重大战略问题认真对待。1.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可知技术创新这一因素对于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德国,已经有成熟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还落后很远。政府应推进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由科研机构、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如下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模型。图4.1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模型我国需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战略,德国的技术创新模式值得我国去借鉴。1950年,德国通过向发达国家购买技术,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但从本质上讲,我们必须发展自主创新,摆脱对引进技术的依赖。我国的汽车产品出口不占优势,是因为我们的汽车产品处于中低端的市场定位,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汽车的自主研发技术还比较落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从先天上已经处于劣势,但是我们要在汽车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奋起直追,就是要发展汽车自主研发技术,进而形成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我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注重发展商业模式创新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未来的汽车企业将是汽车与互联网结合的企业,更加智能化、定制化的工业发展方向将会催生出多样化的汽车商业模式,传统的“推出汽车产品,进而拼销量”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个性化市场的需要。当前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特斯拉,它率先采用智能化的系统,附带增值化的服务,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目前的一款汽车产品往往有几种配置,消费者从这几种配置里面选择一个配置的汽车去购买,而未来的定制化的方式将是消费者感兴趣的功能可以在APP上逐一选择,选择之后在软件上下单,汽车厂商按照客户需求排产,直至发运、到货,消费者都可以在APP上进行跟踪。这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一种。另外的上文中提到的共享汽车,或者叫汽车分时租赁业务,这些新的共享模式将逐渐替代汽车购买这一行为。2017年中国共享出行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2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借助区块链的技术,共享汽车有朝一德将发展成共享单车一样的方便快捷,手机扫码即可使用。3.在研发方面投入资金企业多在研发方面投入资金、培养汽车人才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建立中国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我国自主品牌快速发展,但对国外品牌的模仿比较多,而且相比于德、日、美、韩汽车品牌效应低。我国要加快民族品牌的崛起要先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提高研发投入。研发方面投入的提高需要企业和国家两方面做起。企业层面,要不断的从销售收入中拿出固定且增长的比例来投入研发。国家层面,要对一些有研发潜力的汽车企业进行研发资金支持,对研发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国家和政府作为波特理论里的一个重要要素。国家制定的政策和所能提供的国内外环境对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首先国家不仅要鼓励外资的进入更应注意外商技术的引进,推动国外技术的国产化,在技术研发方面给企业一些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国家政策应对外商投资具有引导作用,对本国民族企业具有适当保护作用,创造安定有序而有竞争力的市场竞争环境。此外,中国有必要参照国际标准来制定有关中国企业产业的法律和规定。由此,汽车产业拥有质量、安全性、节能、环保等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标准化开发,改善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积极培养和引进汽车企业高端人才核心技术的突破最需要的是人才,而且是高端人才。根据《战略性新兴企业开发研究》的调查,汽车公司的负责人指出,与德国相比,中国的部分汽车项目研究人员十分不足,甚至在德国也在开发同样的项目人数是我们国家同项目人的十倍。因此,积极培养和引进汽车高端人才是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前提。培养人才可以利用传帮带的方式,通过资深技术人员和研发骨干把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年轻人的方式,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好的效果扩大和充实汽车人才队伍。引进人才则主要是放眼全球,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其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的员工培训工作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要重点抓好关键时间和重要节点,对企业现有员工进行强化培训,比如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先进典型职工,在新员工入职时期开展入职培训;在新老员王传帮带方面,可以有选择地采取现场操作、指点迷津以及技能传授等进行培训;也可以根据企业职员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脱岗、在职以及继续教育等途径进行技能培训。我国现有的劳动生产率对竞争力没有动力作用,甚至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德日美韩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汽车企业的生产线技术水平不行,另一方面与劳动力素质有关。首先,我国汽车企业应改进生产技术和设备,这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另外,应加大对现有员工的在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吴先华(2007)等学者分析后认为劳动力过多导致出口和劳动生产率的负相关。⑨我国汽车行业从长远来看要“减员增效”,引进岗位激励机制、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另外,应对优秀员工进行生产目标激励机制,发挥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生产本领,发挥熟练工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比较优势。2.开展职业经理人和大学毕业生的选拔和引进工作大为开展职业经理人和大学毕业生的选拔和引进工作。引智,是中国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强化人为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校园招聘、竞争对手挖人等手段,快速实现营销人员、研发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的引进工作,起到立竿见影的效呆,并为企业节省一笔不菲的培训费。(三)价格策略改进1.坚持低价策略我们都知道,中国汽车之所以卖得好,除了市场覆盖率高、经销店众多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价格便宜。中国汽车一直采取低价策略,如形状和尺寸酷似丰田花冠的F3只有5万多,不仅远远低于花冠等合资品牌车型的价格,而且也明显低于奇瑞A3等车型价格。A00级小车奇瑞、长安的产品价格都在3万元以上,而中国的FO却能低至2万多。这种低价战略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非常有效。在这些市场上,很多消费者都不太在意汽车的品牌、产品功能和品质。奇瑞,吉利及其他独立品牌,不走以前的低成本战略,开始面向高品质及高价格,中国坚持低成本战略,并靠着高性价比的竞争上的优势性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中国汽车能坚持低价策略的原因在于其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中国在电池领域起家时就是将生产线上不必要的设备平台统统换成人工,通过人海战术打败德韩等不用人力化生产的电池企业。如今,中国又将这一生产思路延续到汽车生产中。为了更好地压缩成本,中国汽车的零部件很少外采,从发动机到塑料件,90%以上的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的。“除了车胎和少数难以达到规模效应的螺丝钉,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咱们自制的。这对中国来说不成问题,手机模具是咱们的一项首要业务,做手机模具的研发人员一样能做汽车零部件模具。”中国汽车的内部员工表示。不过中国自己生产零部件的成本控制策略也有隐患。今天,汽车行业分工细化、大量外采外包的分工模式是经过多年长期逐渐演变而来的,有其合理性,分工细致有助于专业化,也能层层转嫁风险。比如因质量问题而只得大规模召回时,汽车企业可以向各级零部件供应商层层转嫁风险,最终整个企业链将风险消化。中国汽车既然转变市场定位,转战高档轿车市场,就应该为高当轿车制定一个符合高档身份的价格,比如定位为高端产品的F6,其价格却在十万元之内,甚至还在降价,这对于那些追求高品质汽车,追求高档次的心理满足感的消费者而言,十万元以内并不能满足他们高档次的心理需求,降低中国的高档定位。因此将高档次车的价格制定的略高一些也是一种较为合理的价格策略。2.购车优惠政策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际上的品牌效应低,竞争力低下,在出口方面不敌一些汽车强国,但我国具有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国内市场巨大。我国人口众多、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不断优化,而且我国处于汽车普及初期,需求潜力巨大,再加上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国民对自主品牌有一定的认可度,因此国内市场是提高我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个有效且容易实现的途径。政府可以指定国产汽车购车优惠政策,制造舆论导向来提高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五、结论本文在研究中运用理论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中德汽车企业的比较分析,切实结合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实际汽车企业界和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等“三位一体”,有针对性地从政府管理当设计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对策。第一,中国政府管理当局,要若力为汽车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汽车企业发展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只有政府通过政策与法律支持,尤其是从资金、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政策,才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汽车企业发展的保障能力,引领新时期中国汽车企业逐步向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第二,中国汽车企业界,要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品牌的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考虑到汽车企业具有显著的价值链条长,企业带动性强,社会就业吸引能力大等特点,中国汽车企业界要充分应用管理当局提供的优惠政策,加快企业集聚发展层次和质量,努力形成以零部件为支撑,以六大企业基地为载体的集群式企业发展态势。最后,中国汽车生产和制造企业要具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加快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汽车产品与服务。中国国有、民营和外资汽车生产和制造企业,要立足国内市场,积极融入国际市场,通过人才引进、技术消化、工艺创新和品牌管理来提升发展后劲,努力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汽车生产与营销机制,引领中国汽车以更加昂扬的态势屹立在世界汽车之林。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影响着一国的总体竞争力,我国的汽车企业在传统汽车领域不占优势,通过找到与其他汽车强国的关键差距,奋起直追,弥补缺陷。同时我国也有占优势的部分,除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劳动力和较高的劳动效率之外,我国在互联网及电池领域的发展是在全球高水平的,我们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新能源与智能汽车这一汽车企业升级的机遇,掌握核心技术,赶超这些传统汽车领域的强国,在未来的汽车企业发展之中取得竞争优势,做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参考文献[1]马歇尔.中德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