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解放区的天1.“三三制”原则(1)目的:为了增强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2)时间、区域:1940年3月,在抗日根据地实行。(3)内容:在参议会和政府里,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的名额。(4)意义:团结了广大群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普选制度(1)内容: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参加到各级政权的行政管理中。(2)意义: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eq\a\vs4\al([深化认知])通过“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抗日民族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从目的上看,实行“三三制”原则的目的在于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抗日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从人员组成上看,在“三三制”原则下,工农群众、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加入民主政权,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基本一致。二、国统区的民主斗争1.《双十协定》的签订(1)背景: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标榜“和平建国”,而实际上坚持独裁内战方针。②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2)签订:1945年10月10日签订。(3)内容: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4)结果:国民党违背和平民主原则,制造一系列暴行。2.政治会议的召开(1)召开: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2)内容: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3)结果: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挑起内战。3.第二条战线(1)背景:全面内战爆发。(2)含义: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3)意义: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地配合了前线的军事斗争。eq\a\vs4\al([深化认知])国民党实行“以党治国”的模式,党组织延伸和渗透到社会、产业、文化、教育各个部门和组织中去,直达基层。在中国政党制度史上,这种以政党代替君主的独裁形式是首创的,所以叫做现代独裁。三、土地改革1.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1)目的: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2)内容: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3)作用:农民负担减轻了,地主也保有一定的经济利益,双方都支持抗日民主政权,愿意为抗日出力。2.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1)实施及内容:①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表《五四指示》,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②1947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2)意义: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eq\a\vs4\al([深化认知])中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实行不同土地政策的根本依据是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同。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是次要矛盾;解放战争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四、中国社会性质的巨变1.政治协商会议(1)背景:1947年10月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2)提出: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3)推进: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民主人士形成民主统一战线,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4)召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探究点一“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史料探究]材料一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材料阐述的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原则?[答案]原则:“三三制”原则。原因:为了团结抗日各阶级、各阶层,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材料二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实行“普选”的影响。[答案]充分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广泛民主权利,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论形成]“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含义、性质及意义1.含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普遍采用了“三三制”,即在政权人员构成比例上实行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分子和中间派人士各占1/3的制度。2.性质: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3.影响:“三三制”原则的贯彻,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争取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认同,加强了根据地内部各阶层的抗日团结性,巩固了根据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共产党的领导和抗战的胜利。探究点二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及原因[史料探究]材料一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上,大会发表《对中共问题之决议案》提出:“采取政治解决之方针……在不妨碍抗战、危害国家之范围内,一切问题可以商议解决。”在对内的《本党同志对中共问题之工作方针》中,又号召其党徒“均应提高警觉……努力奋斗,肃军肃政,加强力量”。大会报告指出:“党内许多同志常夸大中共力量……不知在某一定情况下,我们必消灭之。”——《抗日战争大事集》(1)材料一表明了国民党的哪些政策?[答案]在所谓“不妨碍抗战、危害国家之范围内”商谈解决;加强军事力量;消灭共产党。材料二双方又同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作,为达成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2)《会谈纪要》确认和平建国的实现途径是什么?与国民党的主张是否一致?为什么?[答案]途径: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作。不一致。因为国民党一贯主张独裁统治。材料三日本投降以来,共产党为实现国内和平的努力,是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的,本盟今后要与他们合作……彻底消灭独裁卖国的国民党反动集团。——1948年1月中国民主同盟《全会紧急声明》(3)材料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是什么?[答案]与共产党合作,消灭独裁卖国的国民党反动集团。[结论形成]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及原因1.国民党企图在中国建立专制、独裁的反动政府。(1)发表《中国之命运》,掀起反共高潮。(2)召开国民党“六大”,坚持一党专政,加强反共力量。2.共产党希望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联合政府。(1)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①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的反动实质和阴谋。②发动社会舆论,谴责其罪行。(2)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针对国民党独裁、卖国、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开宗明义地提出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表为1942~1944年陕甘宁边区庆阳县参议员统计表,它表明当地()成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合计数量(人)717412691A.停止划分阶级成分 B.实现了人人参政C.扩大中农贫农权益 D.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解析:选D陕甘宁边区吸收地主、富农为参议员,目的是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建立和巩固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故选D项。2.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解析:选A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规定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的名额,故A项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行党外合作的方式,共产党接受国民政府的间接领导,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故排除B、C、D三项。3.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解析:选A抓住题干时间“1945年8月”,理解题干材料联系史实(重庆谈判)即可确定其正确选项为A项。4.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毛泽东所说的“国内斗争”的实质是()A.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之争B.内战与和平之争C.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之争D.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之争解析:选C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就建设一个什么性质国家的分歧与矛盾逐渐成为了主要矛盾,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A.限制封建剥削 B.解放广大农民C.保护封建剥削 D.废除封建剥削解析:选A农民交租交息说明并没有废除封建剥削,排除D项;地主减租减息说明并不是保护封建剥削,排除C项;这一政策不涉及人身隶属,也不能说是解放广大农民,排除B项。故选A项。6.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政协协议,其本质意义在于()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B.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C.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D.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分析和认识能力。1946年的重庆政协会议由多党参加,并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从本质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独裁。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为集思广益,团结全国力量起见,特设国民参政会。第四条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之选任,提交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决定之。第五条在抗战期间,政府对内对外之重要施政方针,于实施前,应提交国民参政会决议。前项决议案、经国防最高会议通过后,依其性质交主管机关制定法律或颁布命令行之。第六条国民参政会得提出建议案于政府。第七条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摘自《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材料二国民参政会成立于1938年7月,是抗战初期中国政局上值得庆幸的事情。国民党称新成立的国民参政会是“反映民意决定国家大政方针之代表机关”。中共发表声明指出,国民参政会是“我国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制度的一个进步”,是“我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地域的团结统一的一个进展”。苏联《真理报》认为,参政会成立表明中国“联合反日统一战线之伟大力量业已形成”。——摘编自周勇《国民参政会与中国各党派关系研究:1938~1948》(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条例对组织国民参政会做出了哪些方面的规定?(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参政会成立的背景及作用。(8分)解析:第(1)问,材料第一条反映了国民参政会成立的目的,第四条反映了其人选的任命,第五、六、七条反映了其职权和工作原则。第(2)问,结合“1938年”所反映的时代信息去分析背景;其作用要从抗日战争前期和中后期两个时间段上去总结概括。答案:(1)方面:条例对国民参政会的目的、参政员的资格、参政会的职权等做出了具体规定。(2)背景:日本全面侵华;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用:成立初期,客观上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后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国民参政会逐渐演变为国民党进行反共、内战和一党专政的工具。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摘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材料二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除司法系统及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而人民则有用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40年代政权建设方面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变化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东海县2025年初三下学期统测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六校-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七校联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学英语(5)》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八校2025年高三历史试题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河源市重点中学2025届下学期高三数学试题高考仿真考试试卷含解析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微生物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朝鲜(韩国)语视听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海洋大学《行动学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碑体楷行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金乡县金育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退役锂电池清洁循环利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夜间安全施工培训
- 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
- 道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及保障措施
- 花粉购销合同范例
- 大学生就业规划西部计划
- 柑橘品种改良研究
- CSMS助力教师构建中职数学高效课堂的案例研究
- 银屑病门诊病历分享
- 无人值守道闸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