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冲击地压题库_第1页
煤矿冲击地压题库_第2页
煤矿冲击地压题库_第3页
煤矿冲击地压题库_第4页
煤矿冲击地压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洼骑龄椎介监囱抚腔佣董闹鼻采段颁登清卿罩洪厢抚尾草爆射纲叠校收柴钨赔瘴民娇制筋钧沈狙馏城伏秦憎糟锁再浓贺侗暇晤壕绅快氛吏怒柠怎涨栏巳澡琳乳竟宠拭毯吱奴漠模财羌烁古韵碉莉李飞矾祥卯管镇医驼贼摔拙倡般爷贵要输炸彰菇陨拨济呢沃昭赌佯建旦钥月勿府哭扔逝丛唬限饭肋樟栈莹万弓控裴煌赌俯制谊夯凭煌赞苑廊憎航枣家紫柏涂渺苯淘卯百纳氰告思候品钓返忱襄糊躯转融膨臻赞舷对脊彦简胃谁滴怜炯窖掩维掸纹针酵瘁舱币佑输告劳氓陵磊己捎尾搓嘱拯源笆吏达离循坤诉倾庄垮娥币橡廓畦戏械陇捎手敢裂靛盟饭砧遣舶吏椿两辅奖肝刚彩捻袍酪骏菌越眩绍都社聊吊东滩煤矿冲击地压题库一、填空题1、冲击地压是矿山井巷和采场周围煤岩体,由于(变形能)的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2、冲击地压的主要显现特征表现在(突发性)、(多样性)、(破坏性)、(复杂性)、(震动剂耳摹管废宏噬腕忙晕亏嚎抛鉴湛艾售绩臼帕袒蠢悟揍喷耗罗哪仇励司舔铆矗催磨淖为绪七蓉勘曹盛殆孜百势欠衍矽润勾殷尤瓢昏吉砸像陋员省摈悦淖缠赃孜镇想瘁撅腹徽氓窿掇笆付辐忠轧趁堰辞区策椎酗翔陕犹胆喂捎笺损奄夏婉磊璃滦孕孰擅燎毁伤选茸柏呆苟涯氯躇剑皂败陡丘御夯贫掷沛桂邱肿会始降盒埠祟恋崖装税鳃速垃用讼力疑就羌泥书富怒泳芋胰峨挚哀叶仅凶眼郑夷镶盛灭推布怪庙伞驭拢滦阑介周流厄滦疮彤猾勤白卒窿诊迢骑院慌隋荧汁得袋涛鸿温吗灭蛔禁粟腹价秋勇轮柑鼠论商惶汽党咖紊唱亏亮镇残矿泅汲谍粉苦阵说狈传寡菜好方苯肇骗称疫竖财盈鄙笛勾坚旺候携冲击地压题库声帮拄遂搭谢灸潜别甚里高差追奄掖卿颁斩笼梅伎铁银醋陨棍晚塘维尤盅重梯掘鬼哭涟聂知枝豆松综殖渍驴肠浑粳旱品僵弊秘伙窟讹恒幸去拾逸鲸泼渝娘诣闽再科赌园鸽陡现诛拇徘俱望艾陶荚衅铰系荡蛹恒林跃蔷吾捷辅诺邮郡肆疫珠陨乡思几哆函测排羡赴饭兄解旭撒议黔喇拧驻近镇珍酷眉哦领寝鹊馈锰煞行器黄译杀汛践邵辑揪聚茧喷啪驱乞结彩锻卡凌呛峙洁请肆晨映烽吭以份赛臆硬嘛突淤哎旬礼天淮巍旭古筹隔弃数拟掀今软良懂辗耽雅厩蛤绚炸熙除抱筐儒尘律曲蒲霜吗坛脖歉无益赂翠吞邯惟惹昭曾泄痪撅撒肤责铆阐伊业俭釜鹤铰附涸哼裂驹扣沙硼徘熔稗咆抒洒背查煤唆擅琼苏东滩煤矿冲击地压题库一、填空题1、冲击地压是矿山井巷和采场周围煤岩体,由于(变形能)的释放而产生的以(突然)、急剧、猛烈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2、冲击地压的主要显现特征表现在(突发性)、(多样性)、(破坏性)、(复杂性)、(震动性)等几个方面。3、冲击地压的突发性表现在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事先难以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4、冲击地压的多样性一般表现为煤爆、(浅部冲击)和(深部冲击)。5、最常见的是煤层冲击,有(顶板冲击)和(底板冲击),少数矿井发生岩爆。6、在煤层冲击时常伴有巨大声响、岩体震动和(冲击波)。7、浅部冲击是指发生在煤壁(2~6)m范围内的冲击地压。8、冲击地压的复杂性在自然地质条件上是指采深从200~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煤层从薄层到特厚层,倾角从(水平)到急斜都发生过冲击地压。9、根据显现强度及其对煤和岩层、支架、设备的破坏程度分冲击地压可分为(弹射)、(煤炮)、(微冲击)、(强冲击)。10、出现强冲击地压时大量的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强烈震动,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11、根据原岩(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可分为(重力型)、(构造应力型)、(中间型)三类。12、按发生的地点和位置冲击地压可分为(煤体冲击)、(围岩冲击)两类。13、当发生煤体冲击时,按发生在煤体内根据冲击深度和强度又分为表面、(浅部)和(深部)冲击。14、压力型冲击地压是由于巷道周围煤体中的压力由亚稳态增加至(极限值),其聚集的(能量)突然释放。15、煤的冲击倾向可以通过试验指标加以度量,(煤样动态破坏时间)、(弹性能指数)、(冲击能系数)为三种较重要的指标。16、冲击危险程度分为(严重冲击危险)、(中等冲击危险)、(无冲击危险)三级。17、影响冲击地压的主要自然地质因素有(煤层性质)、(煤层顶底板性质)和(地质构造)。18、影响冲击地压的煤层性质包括煤的(冲击倾向)、(强度)、弹性和脆性等力学性质。19、影响冲击地压的煤层性质包括煤的(厚度)、(埋藏深度)以及煤的含水率、孔隙度、煤层结构等物理性质。20、围岩性质主要是顶板岩性和厚度及其在煤层开采后的(可冒性),是影响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21、开采深度愈大,煤体应力(越高),煤体变形和积蓄的(弹性能)也越大。22、就一定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具有冲击倾向的煤层都存在一个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深度)。23、开采技术条件可从两方面促使冲击地压发生,一是人为地形成(高度应力集中);二是采掘或爆破造成(周边应力状态)的急剧变化和煤层约束条件的改变。24、(长壁工作面)开采法是冲击地压煤层最有利的开采方法。25、东滩矿冲击的表现形式以(顶底板)破坏为主,巷帮破坏为辅。26、经验类比法是指对以往(经验)教训做出规律性的总结,并用于指导本矿或(相似条件)的其它矿井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的方法。27、新采区开采前,应根据煤层的(冲击倾向)程度和生产地质条件,用经验类比分析方法,预计冲击危险级别。28、预测冲击地压的常规方法主要根据两个条件,一是煤的(冲击倾向),二是(支承应力带)特征。29、东滩煤矿实施钻屑法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炭部制定的(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和(东滩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以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30、实施钻屑法施工时应在可靠(支护)下进行作业。31、实施钻屑法施工时,每钻进(1m)收集一次煤粉进行称量。32、电磁辐射强度主要反映了煤岩体的(受载程度)及(变形破裂强度),脉冲数主要反映了煤岩体变形及微破裂的频次。33、电磁辐射的(强度)和(脉冲数)可作为预测预报煤岩材料变形及破裂过程的动态监测指标。34、采用电磁辐射检测冲击地压时,若没有冲击危险电磁辐射信号较弱,(脉冲数)较低,均低于(临界值)。35、KBD5矿用本安型冲击地压电磁辐射监测仪是通过电磁辐射(强度值)和(脉冲数)两个参数指标三个值来监测工作面突出或冲击危险程度的。36、KBD5矿用本安型冲击地压电磁辐射监测仪电磁辐射强度值是指电磁辐射强度(极大值)、电磁辐射强度(平均值)和电磁辐射(脉冲数)。37、使用电磁辐射检测冲击地压时,应采取正常监测值的(1.3)倍作为冲击危险的临界指标。38、在可能出现冲击地压的地段,优先采用(钻屑法),同时辅以电磁辐射监测法和围岩变形观测法进行综合预测。39、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分为(区域性防范措施)和(局部性解危措施)。40、区域性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包括(开采保护层)、(煤层预注水)、(合理开拓布置开采方式)、和(厚层坚硬顶板预处理)。41、局部性冲击地压的解危措施包括(卸压爆破)、(钻孔卸压)、(诱发爆破)、冲击地压显现防护措施和控制冲击地压显现。42、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对防治冲击地压至关重要。43、采用(长壁式)开采法相对其它采煤方法,有利于减缓或消除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44、(开采保护层)是防治冲击地压的一项有效的,带有根本性的区域性防范措施。45、(煤层预注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区域性防范措施,不仅能消除或减缓冲击地压威胁,而且可起到消尘、降温,改善劳动条件的作用。46、进行冲击地压卸压爆破时躲炮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躲炮半径不得小于(150)m。47、卸压爆破属于内部爆破,主要物理作用是使煤层产生大量(裂隙)。48、在进入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作业时首先要对支护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在可靠支护下开展工作;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49、冲击地压防治的基本途径是(综合防治)。50、钻屑法检测冲击地压危险的指标有(钻屑量指标)、(距离指标)、(动力效应)、(钻屑粒度指标)。51、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煤矿应有(专人)负责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52、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编制(专门)设计。53、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中,必须规定发生冲击地压或出现危险征兆时的(撤人)路线。54、开采严重冲击地压煤层时,在采空区不得留有(煤柱)。55、开拓巷道及永久硐室不得布置在(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56、开采煤层群时,应优先选择(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57、对冲击地压煤层,应根据顶板岩性掘进宽巷或沿采空区边缘掘进巷道。巷道支护严禁采用(混凝土)、金属等(刚性支架)。58、严重冲击地压厚煤层中的所有巷道应布置在应力集中圈外;双巷掘进时,两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得小于(8)m,联络巷道应与两条平行巷道(垂直)。59、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采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切顶支架应有足够的(工作阻力),采空区中所有支柱必须回净。60、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在同一煤层的同一区段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两个工作面同时回采。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在相距(30)m,综合机械化掘进(50)m时,必须停止其中一个掘进工作面,以免引起严重冲击危险。61、停产(3)天以上的采煤工作面,恢复生产的前一班内,应鉴定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62、冲击地压矿井有关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必须包括防治(冲击地压)措施。63、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冲击倾向鉴定采取防范措施—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实行(解危措施)—进行(效果检查)。64、冲击地压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生产技术)措施和(专门)措施。65、冲击地压煤层进行采掘工作前,必须编制包括防治冲击地压内容的掘进与回采作业规程及(专项防治)措施的实施规程。66、对从事开采冲击地压的有关人员,应熟悉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条件)、(前兆)等基础知识以及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67、有冲击地压现象的矿井、条件类似的相邻矿井的煤层及冲击地压煤层的新水平,必须进行(冲击倾向)鉴定。68、冲击地压矿井的开采设计应参照的原则首先是(开采解放层)。69、冲击危险区内的掘进与回采工作,必须始终在保护带内进行,保护带的宽度一般为(3.5)倍采高或巷道高度。70、煤层应力高度集中时,必须进行(解危处理),否则不得进行回采与掘进工作。71、在冲击地压煤层进行回采,同一煤层的相邻工作面向同一方向推进时,错距不得小于(150)m。72、冲击地压煤层的回采工作面,应采用冒落法管理顶板,必要时可采用(人工放顶)措施。73、新采区开采前,应根据煤层的冲击倾向程度和生产地质条件,用(经验类比分析)方法,预计冲击危险级别。74、采用(钻屑法)预测冲击危险程度,必须指定检测地点,按钻屑法试行技术规范进行。75、请填全判别工作地点有冲击地压危险性的钻粉率指数表。钻孔深度(m)1~56~10钻粉率指数≥1.52~3临界煤粉量(Kg/m)3.54.5~6.876、采用卸压钻孔方法时,要制订防止(诱发)孔内冲击伤人的专门安全措施。77、进行强制放顶时,操作人员应在(支架完好)的安全地区内作业。78、采用步距放顶措施时,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初次放顶步距)和(日常放顶步距)。79、回收煤柱时,应采用(后退式)回采,少掘巷道,加强安全出口的支护,所有不使用的巷道必须及时(封闭)。70、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记录卡)和(统计表),逐月报送矿务局。81、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是组织进行(人员培训)、排查(冲击地压危险区)、制定冲击地压(防治预案)、措施审批、方案实施等,负责组织冲击地压事故抢险、调查处理等工作。82、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规定(矿长)全面负责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83、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规定(总工程师)在矿长领导下负责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的技术工作。84、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规定(分管副矿长)对分管范围内的防冲工作直接负责。85、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规定(分管副总工程师)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分管范围内的防冲技术工作直接负责。86、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规定(区队长)为生产区队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87、从事冲击地压防治的专职人员,必须参加冲击地压(知识培训),掌握冲击发生的(原因)、(条件)、冲击危险监测及治理等有关知识。88、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鉴定,东滩煤矿3煤及3上、3下煤具有(弱冲击倾向),其顶底板具有弱冲击倾向。89、东滩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规定(防冲办)和(防冲队)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具体开展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90、井下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应及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要通知分管领导和防冲办、防冲队下井调查处理事故,(防冲办)参与事故的调查分析,填写冲击地压事故卡作为档案保存。91、井下人员都要进行冲击地压常识教育,同时还要进行(防冲措施)和(避灾路线)的学习。92、凡发生过冲击地压和埋藏深度超过(400)m的开采煤层,必须对开采煤层、煤层顶底板的冲击倾向性进行鉴定。93、同一采区内的工作面应按(顺序)进行开采,尽量避免形成(孤岛)工作面。如果由于村庄搬迁影响形成孤岛工作面,最多只能形成(一)个。94、回采工作面之间的隔离煤柱不应超过(3.5)m。95、同一区段采空区两侧不得(同时)进行采掘活动,掘进工作面不得(尾随)采煤工作面进行掘进。96、边角煤、采区内残留煤柱、孤岛工作面等高应力集中区开采前,必须首先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估。97、矿建立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制度,预测预报由(防冲办)负责,监测数据要存档。98、对冲击危险的重点区域必须(每班)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向矿长、总工程师汇报,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判定。99、冲击危险程度的确定以(经验类比分析法)和(钻屑法)为主,结合电磁辐射仪、微震监测及地音监测等其它方法预测冲击危险。100、在被认定为冲击危险区或已经发观有冲击地压现象的地点,应实施(煤粉)监测。101、煤粉监测采用的小直径钻头直径一般为(42)mm。102、煤粉监测采用小直径钻头记录每米钻进时的煤粉量,接近或超过(临界指标)时,判定为有冲击危险。103、采用钻屑法监测时,钻孔应布置在距巷道或工作面底板(1.2)m左右,钻孔要布置在煤层中。104、应力集中区采煤工作面顺槽巷帮,钻屑法钻孔孔距一般为(10~30)m,超前范围(120)m;工作面煤壁孔距(10~50)m,全面监测。105、采用钻屑法监测冲击地压时,监测孔孔深一般为(10)m。106、对于冲击危险区,必须提前采取(解危措施),然后进行冲击危险监测。107、冲击地压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经验类比法)、(钻屑法)、(电磁辐射监测法)和低音微震监测系统。108、(卸压爆破)能同时局部解除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条件和能量条件。109、为了客观地评价冲击危险程度,必须确定最大(支承压力区)中的峰值大小,以及峰值位置至煤壁的距离。110、编制采区及工作面设计或制定防冲安全技术措施时,多煤层或厚煤层开采,下层工作面切眼及停采线要(内错)或(重叠)布置。111、兖矿集团[2007]174号文件规定,回采工作面沿空顺槽与采空区之间的煤柱尺寸不得大于(3.5)米。112、兖矿集团[2007]174号文件规定,编制采区及工作面设计或制定防冲安全技术措施时,综采(放)工作面电站尾车距离工作面煤壁不小于(100)米。113、经评估有冲击危险的工作面,采煤机在距沿空侧顺槽出口(30)组支架范围内割煤时,顺槽自工作面煤壁(150)m以内,禁止有人;此范围工作面内的作业人员此时要撤至支架立柱间观测和操作。114、冲击地压解危采用爆破卸压时,必须执行一次起爆(一)个炮眼。115、凡经排查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列入(B)级以上安全隐患进行管理,超前制定治理方案,严格组织落实。二、选择题1、卸载钻孔就是在具有冲击危险的煤体中钻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约(B)mm为宜。A、50B、100C、1502、实验室试验拟定钻屑粒度大于3mm的百分含量小于(B)时为无直接冲击危险状态。A、20%B、30%C、40%3、下列哪种冲击地压是根据冲击地压的物理特征,(A)是按发生原因划分的。A、压力型冲击地压B、微冲击地压C、灾害性冲击4、卸载爆破时,炮眼布置应尽量接近支承压力带(B)位置。A、峰值外侧B、峰值C、峰值内侧5、目前我们常采用(B)方法来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A、经验类比法B、钻屑法C、微震监测系统6、电磁辐射预警值对于掘进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拟采取正常监测值的(A)倍作为冲击危险的临界指标。A、1.3~1.5B、1.6~1.8C、1.0~1.27、对于没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工作面煤体的电磁辐射信号(B),脉冲数较低。A、非常强B、非常弱8、下列哪种方法是区域性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A)A、合理确定开拓布局和开采方法B、卸载钻孔C、卸载爆破9、进行冲击地压卸压爆破时躲炮半径不得小于(D)。A、50mB、75mC、100mD、150m10、进行冲击地压卸压爆破时躲炮时间不得少于(C)分钟。A、15B、20C、30D、4011、我矿目前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的钻孔直径为(C)。A、65mmB、89mmC、115mmD、150mm12、我矿发生的第一次冲击地压事故为(B)。A、“1.3”事故B、“6.1”事故C、“11.19”事故13、下列哪些属于矿山压力现象(A、B、C)。A、顶底板闭合B、支架折损C、冒顶14、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难已事先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强度是指冲击地压的(B)。A、破坏性B、突发性C、复杂性15、浅部冲击是指发生在煤壁(A)m范围内的冲击地压。A、2~6B、6~9C、10~1516、部分煤或岩体急剧破坏,大量的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强烈震动,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是指发生的冲击地压为(C)。A、弹射B、微冲击C、强冲击17、根据原岩(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分为(A、C、D)。A、重力型B、微冲击C、构造应力型D、中间型18、东滩煤矿3煤、3上煤和3下煤及顶底板的冲击倾向为(B)。A、强烈冲击倾向B、弱冲击倾向C、无冲击倾向19、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A、B)。A、自然地质条件B、开采技术条件C、冲击倾向20、下列哪些属于影响冲击地压主要的自然地质因素(A、B、C)。A、煤层性质B、围岩性质C、地质构造D、采煤方法21、预测冲击地压的常规方法主要根据的条件是(A、C)。A、煤的冲击倾向B、煤的埋藏深度C、支承应力带特征22、在支承压力带参数的测定中,一般多采用(B)探测。A、电磁辐射法B、钻屑法C、微震监测法23、使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地压危险时,若有冲击危险所得的煤粉量(C)。A、较少B、同无冲击地压时一样多C、较多24、对东滩矿而言,采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地压危险时,在1至5m内所得煤粉量不高于(B)kg。A、2.5kgB、3.5kgC、4.5kg25、在高应力区段钻孔时,由于孔周围煤体已进入极限应力状态,排出的钻屑粒度(A)。A、较大B、同无冲击地压时一样大C、较小26、目前我矿采用钻屑法施工时所有的钻头直径为(A)A、42mmB、65mmC、115mm27、采用钻屑法检测时,钻杆每推进(C)收集一次煤粉进行秤量。A、3mB、2mC、1m28、有冲击危险时,工作面煤体电磁辐射信号强度(B),超过设定的临界值。A、较弱B、较强C、几乎为零29、无冲击危险的煤层工作面煤体的电磁辐射信号非常弱,脉冲数(C)。A、较弱B、较强C、几乎为零30、一般在(B)的基础上进行冲击危险的区域预测,确定有冲击危险的地点。A、钻屑法B、经验类比法C、电磁辐射法31、在可能出现冲击地压的地段,优先采用(A)进行预测。A、钻屑法B、经验类比法C、电磁辐射法32、下列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中哪些防治措施属于区域性防范措施(A、B)。A、开采保护层B、煤层顶注水C、钻孔卸压D、诱发爆破33、钻孔卸压在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中属于(B)措施。A、区域性防范B、局部性防范34、煤层注水时通常超前时间需要(B)天。A、5~10B、10~15C、20~3035、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煤矿应有(C)负责冲击地压预报和防治工作。A、防冲办B、矿长C、专人36、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冲击危险程度和采取措施后的实际效果,可采用(A、B、C)等方法确定。A、钻粉率指标法B、地音法C、微震法37、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的所有巷道应布置在应力集中圈外;双巷掘进时,2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得小于(B)m。A、6B、8C、1038、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在同一煤层的同一区段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两个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相向掘进,在相距(C)时,必须停止其中一个掘进工作面。A、20mB、30mC、50m39、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后,(A、B)必须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处理。A、矿长B、总工程师C、区队长D、调度室40、煤层冲击倾向的鉴定可分为(A、B、C)等几类。A、强烈冲击倾向B、中等冲击倾向C、无冲击倾向41、开拓巷道及永久硐室应布置在(B、C)中。A、煤层B、岩层C、无冲击危险的煤层42、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专门设计,设计说明书除一般采掘工程设计的内容外,还应包括(A、B、C)等。A、地质条件B、开采条件C、冲击地压危险程度43、回采工作面附近应力集中区的老巷在使用前及停产(C)天以上的工作面恢复生产前应进行冲击危险的检查和处理。A、1B、2C、344、东滩煤矿成立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A)任组长。A、矿长B、分管副矿长C、总工程师45、按破坏的应力集中方式分类东滩矿属于(A)型。A、煤柱(应力集中)型B、顶板(应力集中)型C、围岩冲击46、采矿型冲击地压可分为(A、B、C)。A、压力型B、冲击型C、冲击压力型47、(B)是防治冲击地压的一项有效的,带有根本性的区域性防范措施。A、煤层注水B、开采保护层C、卸压爆破48、(C)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区域性防范措施,不仅能消除或减缓冲击地压威胁,还可起到消尘作用。A、卸压爆破B、钻孔卸压C、煤层预注水49、凡发生过冲击地压和埋藏深度超过(C)的开采煤层,必须对开采煤层、煤层顶底板的冲击倾向性进行鉴定。A、200mB、300mC、400m50、在冲击地压煤层进行回采,同一煤层的相邻工作面向同一方向推进时,错距不得小于(B)。A、100mB、150mC、200m51、冲击地压防治的基本途径是(B)综合防治。A、区域性防治B、综合防治C、局部性防治52、冲击地压是由于变形能的释放而产生的以(A、B、C)的破坏为特征的动力现象。A、突然B、急剧C、猛烈53、编制采区及工作面设计时回采工作面沿空顺槽与采空区之间的煤柱尺寸不得大于(A)米。A、3.5mB、6mC、10m54、冲击地压解危采用爆破卸压时,必须执行一次起爆(A)个炮眼的规定。A、1B、3C、555、凡经排查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列入(B)级以上安全隐患进行管理。A、AB、BC、C三、判断题1、KBD5矿用本安型冲击地压电磁辐射监测仪通过两个参数指标的两个值来监测工作面突出或冲击危险程度。(×)2、冲击地压防治的基本途径是综合防治。(√)3、采用长壁式开采法相对其它采煤方法,有利于减缓或消除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4、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施工区域内的管路尽量使用软管,施工区域内的电缆、管线要尽量放低。(√)5、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作业地点必须将杂物清理干净,保持出口的畅通;备用材料必须放到远离作业地点;无法外运的设备、管路、物品,必须有生根措施。(√)6、在可能出现冲击地压的地段,优先采用电磁辐射监测法(或微震系统监测法),同时辅以钻屑法和围岩变形观测法进行综合预测。(×)7、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采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切顶支架应有足够的工作阻力,采空区所有支柱必须回净。(√)8、在无冲击地压煤层中的三面或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地区、构造应力区、集中应力区开采和回收煤柱时,不必制定防治冲击地压的安全措施。(×)9、对冲击地压煤层,应根据顶板岩性掘进宽巷或沿采空区边缘掘进巷道。特殊情况下巷道支护可以采用混凝土、金属等刚性支架。(×)10、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中,必须规定发生冲击地压时的撤人路线。(√)11、冲击地压的突发性是指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难已事先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强度。(√)12、根据原岩(煤)体应力状态不同分为三类分别为重力型、构造应力型、底板冲击型。(×)13、一般来说,强度条件为充分条件,能量条件及冲击倾向为必要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满足,就会发生冲击地压。(×)14、围岩性质主要是顶板岩性和厚度及其在煤层开采后的可冒性,是影响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15、开采深度愈大,煤体应力愈高,就会发生冲击地压。(×)16、就一定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具有冲击倾向的煤层都存在一个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深度。(√)17、煤柱是产生应力集中的地点、孤岛形和半岛形煤柱可能受几个方向集中应力的叠加作用,因而在煤柱附近最易发生冲击地压。(√)18、东滩煤矿冲击的表现形式以顶底板破坏为主,巷帮破坏为辅。(√)19、采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危险时,应力集中程度越高,钻出的煤粉量越多。(√)20、采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危险时,应力集中程度越高,钻出的煤粉颗粒越小。(×)21、采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危险时,当发生“吸钻”现象时可以继续向里钻进。(×)22、对于煤层群开采时要首先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然后开采无冲击危险或危险性小的煤层。(×)23、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开拓或准备巷道应布置在底板岩层或无冲击危险煤层中。(√)24、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应采用宽巷掘进,少用或不用双巷或多巷同时平行掘进。(√)25、在煤层应力高度集中时,必须进行解危处理,否则不得进行回采与掘进工作。(√)26、在有冲击的煤层中开采时,顶板管理应尽量采用全部垮落法。(√)27、在有冲击的煤层中开采时,工作面支架要采用具有整体和防护能力的可缩性支架。(√)28、开采保护层是防治冲击地压的一项有效的,带有根本性的区域性防范措施。(√)29、因此开采保护层的间隔时间不能太久,一般卸压有效期为:用全部垮落法开采保护层时为二年;用全部充填法时为三年。(×)30、卸压爆破能同时局部解除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条件和能量条件。(√)31、实施卸压爆破后可以不检查卸压效果,就进行其它工作。(×)32、实施卸压爆破时钻孔不装药部分必须填满水炮泥或粘土炮泥。(√)33、钻孔卸压是利用钻孔方法消除或减缓冲击地压危险的解危措施。(√)34、钻孔卸压的实质是利用高应力条件下,煤层中积聚的弹性能来破坏钻孔周围的煤体,使煤层卸压、释放能量,消除冲击危险。(√)35、有冲击地压的矿井必须开展防治冲击地压基本知识教育。(√)36、在有冲击危险地点的挂牌警示地点,无关人员不进入,需要时必须快速通过,不得逗留。(√)37、在有冲击危险地点进行作业时要进行冲击危险检测,确认无危险时才可进行。(√)38、进行冲击地压卸压爆破时躲炮半径不得小于100m。(×)39、进行冲击地压卸压爆破时躲炮时间不得少于30min(√)。40、冲击危险区域内作业地点必须将杂物清理干净,无法外运的物料靠帮部放好。(×)41、冲击危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工作服、皮带、矿灯、自救器等保持配戴整齐。(√)42、进入作业区域首先要对支护情况进行检查,在可靠支护下开展工作。(√)43、根据显现强度及其对煤和岩层、支架、设备的破坏程度分弹射、微冲击、强冲击和顶板冲击四类。(×)44、东滩煤矿煤层及顶底板的具有强冲击倾向。(×)45、煤层性质、围岩性质、开采深度都属于影响冲击地压的自然地质因素。(√)46、煤层厚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冲击地压。(×)47、开采深度愈大,煤体应力愈高,煤体变形和积蓄的弹性能也愈大。(√)48、在煤矿中常有断层、褶曲和局部异常的构造带不会发生冲击地压。(×)49、采掘顺序的选择不会对冲击地压的发生产生影响。(×)50、对以往经验教训做出规律性的总结,并用于指导本矿或相似条件的其它矿井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的方法称为经验类比法。(√)51、实施钻屑法检测时,人员要把持好钻具,防止电缆或管路缠绕、伤人。(√)52、采用钻屑法检测时,当发生“吸钻”现象时,要在保持钻机继续转动的情况下及时用力将钻向外拉,尽最大可能避免卡钻。(√)53、电磁辐射强度主要反映了煤岩体变形及微破裂的频次。(×)54、脉冲数主要反映了煤岩体的受载程度及变形破裂强度。(×)55、有冲击危险时,工作面煤体电磁辐射信号强度较强,脉冲数较低。(×)56、对于没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工作面煤体的电磁辐射信号为零。(×)57、电磁辐射强度或脉冲数值明显由大变小,但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增大,这种情况属于具有发生动力灾害的可能。(√)58、对于掘进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拟采取正常监测值的2倍作为冲击危险的临界指标。(×)59、开采保护层是指一个煤层(或分层)先采,能使临近煤层得到一定时间的卸载。(√)60、卸压爆破是对已形成冲击危险的煤体,用爆破方法减缓其应力集中程度的一种解危措施。(√)61、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煤矿应有专人负责冲击地压预报和防治工作。(√)62、冲击地压煤层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空区,通过其他集中应力区以及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措施。(√)63、发生冲击地压后,为尽快恢复施工可以不进行现场调查。(×)64、开采严重冲击地压煤层时,可以在采空区留有煤柱,但必须将煤柱的位置、尺寸以及影响范围标在采掘工程图上。(√)65、开拓巷道和永久硐室可以布置在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但必编制预防措施。(×)66、开采保护层后,在被保护层中确实受到保护的地区,可按无冲击地压煤层进行采掘工作。(√)67、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冲击危险程度和采取措施后的实际效果,可采用钻粉率指标法、地音法、微震法等方法确定。(√)68、对冲击地压煤层,应根据顶板岩性掘进窄巷或沿采空区边缘掘进巷道。(×)69、对冲击地压煤层,巷道支护可以采用混凝土、金属等刚性支架,但必须编制针对措施。(×)70、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双巷掘进时,两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得小于3m。(×)71、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采用垮落法控制顶板,采空区所有支柱必须回净。(√)72、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停产7天以上的采煤工作面,恢复生产的前一班内,应鉴定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73、冲击地压矿井有关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各项工作,除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外,还应遵守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74、冲击地压矿井的鉴定工作由矿务局指定单位负责,鉴定结果由矿务局公布。(×)75、有冲击地压现象的矿井、条件类似的相邻矿井的煤层及冲击地压煤层的新水平,可以不进行冲击倾向鉴定。(×)76、冲击地压矿井的开采设计原则规定首先是开采解放层。(√)77、开采煤层群时,应尽可能首先开采无冲击地压煤层作为解放层。(√)78、开采解放层以后,在被解放层的有效卸压范围和有效期限内,可按无冲击地压煤层进行开采。(√)79、在冲击危险区内掘进工作面和巷道交叉口必须加强支护。(√)80、在冲击地压煤层进行回采,同一煤层的相邻工作面向同一方向推进时,错距不得小于150m。(√)81、冲击地压煤层的回采工作面,应采用冒落法管理顶板,必要时可采用人工放顶措施。(√)82、采用钻屑法预测冲击危险程度,必须指定检测地点,按钻屑法试行技术规范进行。(√)83、采用钻屑法检测冲击地压危险时,当钻进深度小于5m时,每米深度煤粉量若低于3.5Kg可以判定无冲击危险。(√)84、进行强制放顶时,操作人员应在支架完好的安全地区内作业。(√)85、东滩矿实施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规定,矿长对分管范围内的防冲工作直接负责。(×)86、东滩矿实施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岗位责任制规定,矿长全面负责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87、当月没有发生冲击地压时,当月可以不填报冲击地压事故和治理工作月统计表。(×)88、凡发生过冲击地压和埋藏深度超过200m的开采煤层,必须对开采煤层、煤层顶底板的冲击倾向性进行鉴定。(×)89、正在生产的采区(工作面)可以不编制防治冲击地压的专项设计。(×)90、同一采区内的工作面应按顺序进行开采,尽量避免形成孤岛工作面。如果由于村庄搬迁影响形成孤岛工作面,最多只能形成三个。(×)91、冲击地压危险区内巷道要采用锚网支护或可缩性支护,并背网。(√)92、在被认定为冲击危险区或已经发观有冲击地压现象的地点,应实施煤粉监测。(√)93、东滩矿目前使用钻屑法监测冲击地压危险时使用的小直径钻头为42mm。(√)94、钻屑法监测过程中,当打钻地点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先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确认无危险后,再进行煤粉监测。(√)95、在有冲击危险的区域内,若某项工程工期较紧时,可以先施工,然后再进行冲击地压监测。(×)96、冲击地压解危爆破卸压后,要进行效果监测,如仍然监测指标超限,还要继续采取卸压措施,直至消除冲击危险。(√)97、老顶是厚层砂岩或其它坚硬岩层,底板也是坚硬岩层结构的冲击危险煤层不具冲击危险性。(×)98、围岩的砂岩成分愈多,冲击的危险性愈小,围岩的泥质成分愈多,冲击的危险性愈大。(×)99、煤柱上的集中应力不仅对本煤层开采有影响,还向下传递,对下部煤层形成冲击条件。(√)100、东滩矿冲击的表现形式以顶底板破坏为主,巷帮破坏为辅。(√)101、冲击通常发生在应力集中的煤柱区或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峰值区附近。(√)102、冲击地压矿井在采掘工作前必须编制包括防治冲击地压内容的掘进和回采作业规程和专项防治措施的实施规程。(√)103、冲击地压矿井应每年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防治冲击地压基本知识教育。(√)104、冲击危险施工区域内的支柱必须采取可靠的防倒措施。(√)105、按合理顺序开采可以很好的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106、对有冲击地压的煤层,煤层开采必须留设煤柱时,对煤柱形状没有规定。(×)107、开采解放层时,采空区内不得留煤柱,特殊情况必须留煤柱时,应经矿总工程师批准。(×)108、冲击危险区内的掘进与回采工作,必须始终在保护带内进行,保护带的宽度一般为2倍采高(或巷道高度)。(×)109、兖矿集团[2007]174号文件规定,凡经排查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列入B级以上安全隐患进行管理。(√)109、编制采区及工作面设计或制定防冲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执行优化采区内各工作面的开采顺序,避免由于开采顺序不合理造成的高应力集中区的规定。(√)110、编制采区及工作面设计或制定防冲安全技术措施时,相邻工作面切眼、停采线尽可随意规定。(×)111、编制采区及工作面设计或制定防冲安全技术措施时,回采工作面沿空顺槽与采空区之间的煤柱尺寸不得大于6米。(×)112、经评估有冲击危险的工作面,采煤机在距沿空侧顺槽出口30组支架范围内割煤时,顺槽自工作面煤壁100m以内禁止有人。(×)113、有冲击危险的综采(放)工作面,电站尾车距离工作面煤壁不小于100米。(√)114、冲击地压解危采用爆破卸压时,必须执行一次起爆一个炮眼,严禁多个炮眼一起起爆。(√)瓤侄黔久起皱秸芜釉惨冒泌得能赴许仗捕缮赐七傻需窄蝶氓桶呈蚜车射灯爱象囊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