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从幼儿园孩子抓起-幼儿教师道德素养论文_第1页
立德树人-从幼儿园孩子抓起-幼儿教师道德素养论文_第2页
立德树人-从幼儿园孩子抓起-幼儿教师道德素养论文_第3页
立德树人-从幼儿园孩子抓起-幼儿教师道德素养论文_第4页
立德树人-从幼儿园孩子抓起-幼儿教师道德素养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德树人,从幼儿园孩子抓起|幼儿教师道德素养论文

立德树人,从幼儿园孩子抓起|幼儿教师道德素养论文

篇一:

【摘要】教育部部长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强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6岁幼儿期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时期。《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为了让幼儿将来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栋梁之材,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立德树人,从幼儿园孩子抓起。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优良品质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都起着巨大的奠基作用。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

幼儿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在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占据首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应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的德育教育,创造优良环境,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幼儿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在影响幼儿的性格。家长的宠爱和教育方法不当,成就了一大批小霸王。这些小霸王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关怀是理所当然的;对他人不懂得感谢、感激、感恩,只知道索取;甚至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厌烦情绪;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与同伴间产生不良行为。如:独占玩具、与同伴争吵、自私自利、攻击他人等。立德树人,必从小抓起。下面谈谈我对幼儿德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师自身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时期是人的思想、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有关专家以为,人在幼儿阶段的可塑性最大,判定好与坏、善与恶的一些形象概念,就是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的。而教师则是幼儿最直接,最重要的引路人,在幼儿眼中,我们教师就是学习、效仿的榜样。从这个意议上讲,教师构成了幼儿思想道德的主力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夸大了我们首先是育人,其次才是教书,身为灵魂工程师的我们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幼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二、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引导幼儿正确运用礼貌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通常是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意愿。例如:表演区的哲哲小朋友手里拿着木偶正在表演,忽然发现邻桌的小黎用拼插玩具制作了一架小汽车,于是乘小黎不注意,就冲上前去抢走他手中的小汽车。针对这些现象,老师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礼貌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为此,我就先从语言活动中教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要求幼儿向别人借东西时,说一句短语:请你借我一个(只、条)好吗?并督促他们在各种游戏中加以运用。开始时,个别孩子还不习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抢玩具现象还会发生。这时旁边的小朋友会提醒他说;你还没说借我一个×××呢!听到这里,这个小朋友马上会规规矩矩说一声:请你借我××好吗?然后才拿走玩具。从道德品质的形成上看,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言行统一程度是很高的,所以孩子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基本能运用礼貌用语来得到或让出心爱的玩具了。争抢玩具的现象明显减少,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能力开始增强。

(二)在班级小社会中学习一些交往技能。

班级是个小社会,在现实集体生活中,幼儿园的各种玩具不可能人手一套,有些玩具数量较少,如果单纯地让某些幼儿谦让玩具是消极的表现,那么,怎样使用少量的玩具又达到共同的目的呢?为此,我认为应该注意教给幼儿共同使用玩具的一些方法,这样既可以解决玩具少的问题,又可以让幼儿在玩玩具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如:一个皮球可让两个幼儿玩抛接球、滚球,或三个幼儿围成三角形玩滚球;一只圈圈可让几个幼儿一起跳圈、滚圈、追圈,或把圈当火车方向盘,开出一列长长的火车;一本图书可让二至三人一起看;一盒拼板三人共同拼贴每当幼儿在合作使用玩具时,我都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并对幼儿说:你们合作玩圈真好你们合作拼的图案真美等等。并以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点头,跷起大拇指等,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身心得到愉快的体验,更增进了同伴间的友谊。

(三)运用文艺作品中的友爱事例教育幼儿

文艺作品是以它生动、鲜明的语言韵律和优美的词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的,这对幼儿有很大吸引力。在实践中,我选取了一些比较简单、通俗的故事、木偶、情景表演等方式来教育幼儿。如:通过讲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救人等故事;观看情景表演玩具大家玩谁做得对等形式,激发幼儿去模仿学习角色中的优点,使幼儿从传统思想道德中汲取营养,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对同伴团结友爱的道德规范。实践证明,文艺作品中的友爱事例对培养幼儿的友爱品质是非常有利的,他们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能帮助幼儿具体理解规范或道理,并易于接受。

(四)德育教育,贵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为培养孩子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我们坚持将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每时每刻对他们进行教育:从幼儿早晨进园开始,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问好;晨间活动时,各班都对幼儿进行德育十分钟教育;在组织喝水时,教育幼儿排队接水,不推挤,不浪费水;区域活动时,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谦让、与人合作;户外活动前,领孩子们捡起院中飘落的树叶、纸屑等,增强幼儿文明意识,久而久之,请、谢谢、对不起、不用谢等文明用语已被幼儿常挂嘴边,打架、骂人的现象少了,乐于助人的现象却随处可见。

实践证明,幼儿德育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反复教育、不断培养的过程,良好的品德绝不是通过某项活动、几节课、几个故事就能奏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坚持一贯的要求,指导幼儿经常反复的练习,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育。

三、加强家园联系,步调一致共同培养。

教师和家长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榜样,我们是幼儿的一面镜子,任何一言一行备受幼儿的关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的教学来进行德育教育,让孩子们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成长。教师要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让家长获得了教育的知识经验.品德教育是多方面的,幼儿园德育工作不可能涵盖方方面面,我们要培养幼儿最基本的德育知识,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情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事敢于承认和改正,有礼貌和守纪律,会与人合作,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自信心和同情心。

总之,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既是纵向延伸的,也是横向联系的,可以散见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把握德育的时机,将品德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多用正面引导、积极鼓励的方法,正确地加以教育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他们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同时,身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将牢固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以培养和造就未来合格公民为已任,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篇二:

师德是教师必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职业要求,是一种有感染力的品行,是一种自觉内化的高尚情感。自古以来,师以德为本,育师先育德。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既是一名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幼儿教师是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第一开智者,是教幼儿如何做人的先行者。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我们是幼儿效仿的榜样。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这是一首幼儿园孩子都非常熟悉的歌曲,表达了孩子和老师之间具有的深厚感情。孩子们把自己的老师当妈妈一样热爱、尊敬,也从老师的一举一动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获得认知和心理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应该说幼儿教师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对他们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作为启蒙老师更应注重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和高尚的师德来感染他们,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以自身良好的品德形象,来影响和教育孩子,因为老师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最喜欢模仿的榜样!对于刚刚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集体、还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孩子来说,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和仰慕的对象。因此,老师只有用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形象濡染熏陶孩子,影响教育孩子,亦即身教,从而达到不教而教,一个好老师的最高境界。

那么怎样的标准才算具有了良好师德呢?它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深呢?首先让我们来追溯一下品德的定义,品德指的是个人依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固的心理特征。道德规范起源于社会,是社会进化、社会选择的结果,是千百年来人类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所需的行为规范的体系结构,也是对个体行为规则的规定,这些规定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相互协调,以形成和谐有序、文明进步的社会。所以,品德就是正常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一整套的行为要求。只有具有良好品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德、智、体、美各育都很重要,但德育是首位。因为没有为人正直、善良、诚实、勤劳良好品德的老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未必能是德才兼备的学生。德者本也,任何国家、社会、民族的教育无不如此!品德素质是个人的道德面貌,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经常,一贯的倾向,便是他的品德。

一个人的品德认识是从某些不成文的规则开始的。幼儿园的孩子最初或许只有好与坏的表面的零星的行为判断,但依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在具备有优良品德的老师的影响和引导下,会逐渐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规则体系。一般来说,幼儿园里小小班的孩子就能对某些行为产生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情感态度反应,认识到自己可以做某些事情或不可以做某些事情,体验到某些规范的权威性,形成了最初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的意向。进入小班的孩子们就能逐步学着按照某种道德方式来接触世界,从道德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给周围的事情打上一些粗浅的道德的烙印,如说话要讲文明礼貌,不说粗话脏话;坐在椅子上是好孩子,站在椅子上是坏孩子,因为把椅子弄脏了别人就不能坐了;纸条、果皮,要扔在拉圾箱里;书是我们的好朋友,不能损坏它等等。他们对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充满好奇和关注,他们正在建构自己的品德结构。皮亚杰说:儿童是一个主动选择的学习者,所有的外来的信息刺激都要通过他内部结构的过滤才能输入。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幼儿一方面运用已有的结构去认识客体,或施加影响于客体改造客体和发展新认识,另一方面,也对自身的内部结构进行不断地建构和重构。幼儿身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是受社会道德影响的主体。他在认识、判断各种道德现象的同时,协调和探索着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道德关系。著名的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说过:儿童有其自己的道德,甚至有自己若干系列的道德。如果我们当老师没有具备良好的品德,不但会给幼儿造成内心混乱,给幼儿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又怎能要求幼儿遵守某些行为规则和品德图式?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给幼儿灌输一些知识和规则,而不注意自己的思想、态度、言谈、举止,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成长!教育家孙铭勋说得好,幼稚教师可以说是替人类建筑基础的工人,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