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故都的秋郁达夫
“故都”指哪儿?故都=北平故都的秋=北平的秋?
称为“故都”,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落日故园情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垒萧萧芦荻秋
课文中写了哪五幅秋景图?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庭院品秋清晨踏秋秋蝉听秋秋雨话秋秋果映秋读景
面对这五幅图,如果让你向未读过本文的朋友推介,你最愿意选择哪一幅?为什么?(景物+特点+手法)读景庭院品秋清晨踏秋秋蝉听秋秋雨话秋秋果映秋0102030405画面内容画面中心景物及其特点描写手法庭院品秋牵牛花:蓝朵视听结合、以动衬静清晨踏秋落蕊:无声无味
极细极软视触结合、情景交融秋蝉听秋秋蝉:衰弱、声残渲染秋雨话秋秋雨:凉闲人:叹凉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秋果映秋枣子:淡绿微黄、红衬托、(反衬)五幅秋景图读景读景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有何特点?请加以概括。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
(清冷、清幽、清闲,寂静,悲凉)文眼: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读情作者对他笔下这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又是什么情感呢?请加以分析。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第一节)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最后一节)
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赞美与眷恋。读情作者对他笔下这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又是什么情感呢?请加以分析。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第2节)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倒数第2节)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赞美与眷恋。
破屋:作者选“破屋”感受到的是带有历史与文化沉重感的美的体验。这是文化人所共有的追求,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的那样: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这些文化触觉敏感的人们往往能够发现一片自然风景背后深沉的文化意味,从而完成审美的一次超越。故都平凡的秋景也因郁达夫审美情趣的超越显得不平凡而更加动人了。(悲凉)一大片一大片“铺得满地”的落蕊,写出了一种生命的凋零。此情此景可否让我们想起一个人——《红楼梦》里的黛玉,想到其《葬花吟》里“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伤,在这里,郁达夫见落蕊也心生悲凉。可谓是“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生命的绽放固然美丽,但能看到生命的凋零之美也是一种领悟。而作者感情深处对生命衰亡的感伤,必须靠一颗敏感的心去体察,去深味。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作者拥有一颗纤细敏感的心。(清、静)
都市闲人的叹天凉正好与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相契合,没有名姓的都市闲人是故都一道特有的风景线。皇城根里有很多旗人,清朝灭亡以后,当时的政府养着这些王室遗民,他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遛鸟、古玩、字画,有着很深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其中对生活的领悟是别的城市的人所不能达到的。而郁达夫先生在茫茫人海中能够听得到他们的微叹,听得到他们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这充分反映出他极高的文人趣味。从小受到古诗词熏陶的作者,认为这平平仄仄的歧韵“来得正好”,正说明他是极喜欢这种清、静、悲凉的氛围和意境的。“一阵秋雨一阵凉”与“一层秋雨一层凉”两句哪句好?
“层”字是平声,显得平和,更符合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带有京腔京味,而“阵”字则显得急促。读人郁达夫喜欢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郁达夫为什么喜欢秋的“悲凉”?
作为读者,你能理解吗?画面内容画面中心景物及其特点悲凉内涵(秋景统摄在“悲凉”的情绪中)庭院品秋牵牛花:蓝朵强调破败荒芜以及牵牛花的冷色调清晨踏秋落蕊:无声无味
极细极软强调生命来无踪去无痕的落寞秋蝉听秋秋蝉:衰弱、声残强调来日无多的衰残秋雨话秋秋雨:凉闲人:叹凉强调人生几度秋凉、流年已逝的感慨秋果映秋枣子:淡绿微黄
红看似对枣子(秋的全盛期)的赞美,其实表达所谓的“胜景”只是终结前的狂欢,是短暂的,是以衰亡为背景的读人郁达夫为什么喜欢秋的“悲凉”?
其实,“时代是苦闷的——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绝对的苦闷中——他写出的每一幅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钱理群语)这只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思维推理,而忽略了作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我们不能把个人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做脸谱化、趋同化处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郁达夫这么喜欢秋的“悲凉”?物哀:事物引发的内心感动,大多与“雅美”、“有趣”等理性化的、有华采的情趣不同,是一种低沉悲愁的情感、情绪。悲与美是相通的。
——《日本国语大辞典》
爱宕山野的朝露,鸟部山麓的青烟,若永无消失的时候,为人在世,也想这样的长活下去,那人生的风趣,还有什么?正唯其人世之无常,才感得到人生的有味。
——《徒然草》这段话体现了日本人的一个重要学说“物哀说”,它体现了日本人在人世无常中玩味的悲哀,从残缺与不完美中发现趣味的美学偏好。
物哀说的几个重要美学特征:寂静为美,恬淡为美,残缺为美,死亡为美。读人郁达夫为什么喜欢秋的“悲凉”?
生命的欣欣向荣,很容易得到自发的欣赏,而要欣赏生命的衰败,则需要超载世俗的实用价值观念。因为情感只有超载了实用的束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派遗合同范本
- 养殖社购销合同范本
- 借条正规合同范本
- 公司网络线路维修合同范本
- 加工蔬菜采购合同范本
- 利益联结机制合同范本
- 出租专用桌子合同范本
- 与社区合作社签订合同范例
- 二手房按揭买卖合同范本
- 公司许可经营合同范本
- 2023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 五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专项训练课件
- 苏科版五年级下册《劳动》全一册全部课件(共11节)
- GB/T 7260.40-2020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第4部分:环境要求及报告
- GB/T 3199-2007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GB/T 19845-2005机械振动船舶设备和机械部件的振动试验要求
- GB 9706.14-1997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X射线设备附属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 变革型领导问卷TLQ
- 测绘安全生产专题培训课件
- 诊断学-绪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